还是爱港片的一天!
少看喜剧,如此一部荒诞佳作。
无蒸鱼你演喜剧也这么好笑死我了。
出乎意料的好看,好笑,温情,深深的凄凉。
虽然我一向是喜欢悲剧的,但还是觉得结尾公主的自杀有些败笔,逻辑也不大通,或许这样更有教育意义?
着重夸一下配乐,给影片增添了百分之五十的荒诞和戏谑色彩。
反复出现的过山车既像刺激的赌桌,又像一个接一个的反转。
赌桌上春风得意几天后回去坐牢的印尼人,赌场门口日日讨钱头发花白的赌徒,起哄着收高利贷的小黑社会…共同构成了澳门的别样风景线。
公主和舒奇是两个善良的烂人,颠沛流离一场,终于不再孤独。
公主终于又获得了快乐,在残留的一点幸福余温中死去;舒奇终于睡了个好觉,得到一切后又失去了一切。
黄粱一梦,什么都没有改变,还是坐到了赌桌前麻木的下注,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
珍爱生命!
远离黄赌毒!
影片内容还是比名字好太多了。
如果不是因为关注吴镇宇,我大概这辈子都不会看这部名字听起来跟它的主角一样普通到有点俗气的电影。
大概是肤浅吧,以前看电影的时候,期盼的主人公都是顶天立地、无所不能的英雄,哪怕他们一开始被人万般欺辱,总有拨云见日,时来运转的一天。
主角即使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那也必须是具备高富帅条件的普通人,方觉得电影赏心悦目。
可惜,吴生的角色,除却黑帮片,却大多都是从外表到能力都及其普通的人,普通到放日常生活中绝对能被淹没在人群中不引起丝毫注意。
而吴生,也甩开了外貌的包袱,收敛了他自身的气质,将这些角色演绎得实打实的普通,这大概也是我一直错过他的原因吧。
舒奇的外表不帅,甚至颇具屌丝气质;事业无成,终日混迹赌场,却也未修成赌神,经常输得只剩一张回程的车票钱;他也没有光辉伟大的思想,面对生存的困境他也会去骗老人家的钱,面对垂死的老人,他也会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放弃帮助他。
可这样一个看起来百无优点的男生,却还有个肯为他挨打的兄弟和为他买单付房租的女友(虽然女友终究还是弃他而去但不管怎样也容忍了他很久),又是为何呢?
舒奇性格中的闪光点随着故事的展开而逐渐浮现,他虽然在好友为自己被暴打时吓得躲起来不敢现身,却终究在有能力的时候记得将好友受到的伤害一拳一拳还给对手;虽然女友弃自己而去,他还是担心她所托非人,在她现男友前维护她的名声;在逃亡过程中,他坚持与只见过一面的公主共同进退……所以,哪怕他外表再平庸,哪怕他再滥赌,还是一次次地收获了友情和爱情。
整个故事随着主角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展开,但是主角却没有彻底的咸鱼翻身,每次刚有点起色,却又随即被打入谷底——他还是那个平凡的赌徒,在起起落落之后还是只身一人回到了那个赌场。
但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人生写照呢?
没有万人景仰的传奇,没有花好月圆的童话,只有简单的柴米油盐,悲欢离合,独自品味。
但是,即使被打回原点又如何呢?
哪怕一无所有,重新开始,却因为有了那么多经历而丰富了自己的忆思,前方依然会有爱和希望在等着自己吧。
我很久没有真正体会到开心的感觉了,直到那天我在医院重新遇见了你,冰冷的医院里,公主的眼睛含满了温暖的眼泪,那一刻一种莫名的感动喷涌而来,在这个忙碌而陌生的世界,已经过久没有体味到真正的眼泪是什么滋味,在这部弥漫着小人物曲折卑微的命运的影片里,我试着寻找久违的感动,很庆幸,找到了。
公主与舒奇,一个在灯红酒绿中忍受孤独,一个在喧嚣热闹后陷入孤独,相同的是他们都害怕这份无依无靠的感觉,也因此在他们落难的时候才会不由自主惺惺相惜,偌大的城市里,每天上演着这样那样的故事,有多少人因为相同的境遇走到了一起,不需要一见钟情,或许仅仅是因为回眸时一个温暖的眼神,让我读懂了你心里的万千故事。
说也奇怪,人生就是这样,在遇见那个人之前,你觉得生命的二十几年都是平淡无奇,而当你与他的时空交织在一起,也许很短的时间却让你历经生活的大起大落,经历痛苦,愤怒,悲伤,疯狂,激动,当公主与舒奇的轨迹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知道这一生都要为彼此活着,舒奇为了公主宁愿用命去赌,而公主为了陪伴舒奇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感叹世事无常,当舒奇疯狂地喊着“我不用死了”的时候,当舒奇拿着鲜红的玫瑰花狂奔的时候,他不曾想到挚爱已经走了,那红得如玫瑰花般的鲜血是否也让你泪流满面,当舒奇死死地咬着公主身旁的沙发时,是否也让你有着深深的痛惜。
过久没有流泪的我在这部电影有点俗套的剧情中找到了情感宣泄的出口,或许生命过于平凡,过于波澜不惊,但庆幸还有这么一部充满真挚情感,投射每一个你我的电影让我温暖。
看习惯了《赌神》《赌侠》这样叱咤风云的电影,第一次看以小人物作为主人公的故事。
但不同的是,这样的电影哪怕你不会和主角有过相同的经历,还是愿意相信这好像就是生活。
比起那些光芒万丈的故事,这才是现实的样子。
影片小bug依然存在,但演员的演技和对细节的掌控都很能戳中人心。
说实话看到前三分之一的时候我确实事没有提起多大兴趣,也不太明白主题何在。
这种经历和当初看《我的大叔》时一样,过了前三集就突然变得被吸引起来。
果然30パーセント就是事物的一个节点吗?
(笑) 看完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世事难料”。
C'est la vie.有人说结局算烂尾。
但其实我觉得圆满的大结局才算烂尾。
人生都是圆满的?
愿望都会成真的?
不不不,生活不是靠活在想象里的。
更何况人死了有怎样呢?
活着的人还是要照样活着,未来人会变成什么样,会走什么路,若干年之后又会怎么想,都是未知数。
什么是完美什么是悲剧,它只是一个结果,而结果只占整体的一小小部分,重要的是过程。
不要把人生作为一场赌博,直奔着结果去,没有过程也就没有一点改变的我们自己,得到结果又如何?
没有意义的呀。
人这一生,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意义和活法。
但我只为了快乐和意义活着,所以更在乎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是怎样的。
换肾那里,弹幕里好多人在说为什么不要多点钱。
有点好笑,如果真的多方面考虑要多少钱那就不是主人公了,那是你和我。
个人看法,主人公只是喜欢赌的过程,结果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
他如果要多点钱,又或者是为了最后输掉的290多万后悔,那就不是这些经历造就出来的他了。
有一句话我很赞同,不要去赌,上了赌桌那一刻,你就输了。
输的不是金钱这些身外物,输的是你对生活剩的最后那一点信念和坚持。
生活体验实在少得可怜的我,每看一部作品仿佛都要对生活重新进行一遍梳理。
(笑)
“赢钱固然好,但不是最兴奋,最High的就是生死一线,赢输未卜的时候那种刺激的感觉……”职业赌徒舒奇坐在澳门赌场百家乐台前,伴随着画外音中兴致盎然的自白,响起的是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过山车“我叫舒奇,从小到大,我都好钟意过山车。
我喜欢那种刺激,大起大落的感觉……”26岁之后,舒奇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职业赌徒。
当我们乘坐过山车的时候,急速的翻滚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不真实感,那更像梦境而不是实人生——而这种感觉恰是舒奇的最爱。
舒奇何许人也?
奔三的男人没有一份正经工作,整天徘徊在马场与澳门之间。
他会因为吃混沌面没钱付账Call女友来买单,会为了回家的路费骗老婆婆的钱,也会眼看着朋友因为自己挨打却不敢相救。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因为赌钱所以没有朋友,还是因为没有朋友所以赌钱。
但是,“有赌未必输”,这是舒奇的口头禅,他相信上帝的骰子总有一天会撒中自己。
不论输掉多少,与所以赌徒一样,他相信总有一把能全部赢回来。
片中,过山车一共出现六次,每一次都出现在舒奇际遇中悲喜的拐点,成为串联故事的线,亦是导演直接说话的媒介,意即:人生如过山车般起落,一切皆不在掌控之中。
玩骰子的儿童赫拉克利特说:“时间是一个玩骰子的儿童,儿童掌握着王权!
”这个在阿耳忒弥斯神庙旁和孩子们一起玩骰子的哲学家,无比清醒地看到,世间一切的成败悲喜,不过取决于上帝随意的一掷。
而舒奇就随着这颗命运的骰子上下翻滚,至死方休。
当舒奇的自尊心被女友的3000元“肉金”狠狠折磨的时候,一张打错的马票却让他赢了一次——精心挑选的号码毫无意义,他人偶然的失误却让舒奇终于踩上了命运的步点;到夜总会找女人,却发现自己的老相识不是死了,就是进了监狱,最后来的是个“重量级摔跤手”;被高利贷关在黑屋,苦盼“公主”的干爹前来赎人的时候,等来的是直升机上莫姓老翁心脏病发丧生的消息;在赌场用290万去博10万,以为稳赢却输了个精光……另一个赌徒在夜总会昏暗的灯光下,舒奇认识了公主。
巧的是,她也是一个赌徒。
而且一开始就赌输了一把:在发现男友跟姐妹偷情之后,相信姐妹的哭诉而甩了男友,结果姐妹第二天就挖走了她所有女孩。
第二次见面,是在澳门高利贷的黑屋里。
迫于无奈的公主,又一次下了注——这次是她自己。
如果不是曹达华扮演的干爹突然以“万佛朝宗”的姿态暴毙,她这次又会输。
但人生就是这样不可捉摸,你想要控制它,只能是妄想。
曾经的舒奇正是这样,从来没有想过控制和反抗人生,他只是麻木地被命运牵着走,直到认识公主。
最大的赌注“上帝给他的一切,三个不幸就彻底毁掉了。
”公主的弟弟得了“玻璃骨”,轻微的碰撞就会让他骨折,另外,他的脑部还有一个肿瘤,随时可能破裂。
正是李灿森扮演的弟弟,让舒奇看到了命运的另一面。
“我原来以为上天只会作弄我,没想到作弄你弟弟作弄得更厉害。
”公主的弟弟15岁就会考毕业,兴趣广泛,一表人才。
现在,他却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没有未来,没有前途,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原来,命运给我们的一切,都是随时可以取回去的。
我们只能以塞涅卡的态度来面对:“我把命运女神给我的一切,财富、地位、亲人、朋友乃至自己的健康,都放在另一个地方,以便她随时取回而不打扰我。
”与自己的世俗遭遇保持距离,站在更高的位置看自己的人生,才能得到一种超然的眼光。
或许,正是获得了这种超然的眼光,舒奇才有决心下了他这辈子最大的一次赌注:一个肾、三分之一的肝。
生还的几率是:30%。
配乐的突兀与和谐本片的配乐突兀而又和谐,突兀的是在所有紧张、悲情、惊悚的桥段里,配乐都是欢快的弦乐和轻舞曲,似乎令人莫不着头脑;和谐的是所有欢快的配乐却那么契合本片“人生如梦境般不可捉摸”的主题,令人回想起《海上钢琴师》里1900第一次在弗吉尼亚号船舱里弹奏乐曲,并让钢琴随着海浪的起落而滑行的情怀。
人生不过是梦的碎片的组合,没人能清楚地证明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梦。
所以,为梦的碎片配上欢快的音乐,哪怕梦里尽是悲伤和失落,给人和谐的感觉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片仅有的两次悲伤的配乐,都是源自“孤独”。
第一次,在澳门码头,公主被干爹带走后,舒奇问自己:“为什么每次到最后,都剩下我一个人?
”欢快的音乐逐渐平缓,继而是短暂而阴郁、落寞的伴奏;第二次是在最后,公主自杀后,舒奇又一次彻底孤独了。
在一阵悲怆的重低音过后,舒奇只能选择再次投入人生的大赌场,欢快而又麻木的音乐又响起。
细节的喜剧与整体的悲剧叔本华曾表明,人生从整体来看,一定是一场悲剧;但是从细节上看,却有可能是喜剧。
《一个烂赌的传说》的基调正是如此,全片接连不断地上演荒谬、诙谐和黑色幽默的片段,虽令人捧腹不止,但这却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一幕人生的悲剧。
死里逃生之后,发现深爱的人为了追随自己而自杀殉情,人生跟舒奇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
从最初打错的马票中奖,到“干爹”吃了蓝色逍遥丸后暴毙,再到舒奇意外地保住一个肾和三分之一的肝,一个个喜剧的桥段却揭示出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的一切都是“偶然”,包括我们的存在。
面对命运,人是完全无奈的。
一切的选择毫无意义,因为最终的决定权根本不在你我的手里。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赌场,每个人都被迫在里面下注。
公主死后,颓废的舒奇又一次回到了赌场,在一次次投注中体验过山车的快感。
其实,你我不也一样?
在人生的赌场里被迫永远赌下去?
其实这片子结尾从情节发展以及角色性格的逻辑安排上来看,结尾公主有好几个理由不选择自杀,让我一一道来。
首先,公主的弟弟还在美国治病,本来没有陪同弟弟治病而是跟着舒奇一起就已经很费解了,算是小bug,而后即便舒奇会死,她心里还有弟弟啊,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情亲可不是随便就能抛的,所以公主不会选择轻易自杀殉情。
然后,舒奇买器官,还有30%的生存几率,作为职业赌徒的公主应该更加会赌剩下的30%,即陪同舒奇去做手术,照顾术后的舒奇,至少这是深爱的表现吧,再再至少也要等到舒奇奄奄一息的时候一起殉情吧,我觉得现实中的人应该这么做才符合逻辑和感情。
那么最后,导演编剧这么安排结尾,无非就是一个悲情的结局会加深主题和剧情,随之豆瓣分高等等,我之所以这么思考当然也有个人的喜剧情节,哈哈,毕竟大起大落后,喜剧收场是人之常情,所以看完电影的各位不必纠结于结尾,因为这两个赌徒结尾应该是幸福的在一起。
《一个烂赌的传说》 经典的老派港片,昏黄的旧色调下,过山车式的剧情载着孤独的读白,玩的不亦乐乎。
还要把观众扔在里面,随着这跌宕起伏,或开怀大笑或忧伤至深。
《阿甘正传》里说,生活就像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
而《一个烂赌传说》却告诉我们,生活就他妈的好像闭着眼的过山车,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到底是极速向上冲,还是飞快向下坠…… 影片荒诞中带着泪点,又通过起伏的剧情和孤独的读白演绎并诠释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未来是未知的,我们面对命运之神毫无力气。
电梯里偶遇的色魔,莫老头磕药过量意外死掉,手眼通天的朱先生却在等待阿奇移植手术的前一天离奇去世……每当剧情变化,影片中刻意播放蒙太奇式的过山车也会急转直下,这一切随着音乐和画面彼此映射暗示着。
另外朱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末日来临之时,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财富,地位,特权而有任何改变……片子里的读白和台词意味深长。
“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赌博没有朋友,还是因为我没有朋友而去赌博,但只有当我到了赌桌上的时候才会忘记过去,忘记现在,忘记将来。
”这突然让我想到很久前看过的另一部港片《门徒》,里面也有一句神似的台词 “人为什么要吸毒?
人之所以要吸毒是因为空虚,到底是空虚可怕还是毒品可怕?
”“我已经很久很久不记得什么叫开心。
直到我认识了你之后,才知道原来开心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公主自杀前说过的一句台词, 公主的自杀是因为如果阿奇死了,她确定再也不会找到爱自己的人,生活还是回归原来那个烂赌般的生活,终日抑郁,毫无希望。
他们其实是一类人,曾经都那么孤独,颓废以至于浑噩,直到彼此相识,似乎找到了心灵上的共振,彼此希望支撑着过下去,但黑色幽默的命运喜欢存心捉弄这对苦命鸳鸯,到头来一切回到原点……我想不论是吸毒还是赌博,大概都是因为寂寞和孤独吧…
台词:到最后,我还是回到这里,因为我知道在这赌桌上面,我才可以忘记过去,忘记现在,忘记将来。
我已经很久很久不记得什么叫开心,直到认识你之后,原来开心是这样的,和你一起,就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一个人赢多少输多少,根本没意义,任何人到最后,都一定是输清光,时候一到,什么也带不走,自己就变成一堆灰,最重要在输清光之前们尽量令自己开心,又多开心就多开心。
感:有些留下希望,却给她带来最无情的等候,天天天夜夜夜,没有尽头,看不到出路。
有些如实相告,回来时却是她为了能与他奈何桥执手共度,已经离去。
爱的都是深,到底是留下来的人痛苦,还是离去的那个人痛苦。
犹如过山车。
赌侠有赌侠的风流快活,烂赌有烂赌的尘世大喜大悲。
都是那么深刻的人间故事,到底是哪个能体味最深。
主人公说他喜欢坐云霄飞车,而他的生活也如同云霄飞车一样,起起落落。
一个三天三夜没睡的赌徒,回到香港,吃馄饨面,结果却找不到放在鞋子里的100块。
找好朋友阿B,没空来。
找自己的女朋友,帮忙付钱,接着做爱,煮了顿饭给他吃,给了3000块。
拿着感觉自己是被嫖了的3000块,去买马,买的8号,结果电脑打单却是9号,却赢钱了。
去卡拉OK找小姐,相熟的妈妈,Carmen跳楼死了,Judy撞车死了,Marina斩了自己的老公在坐牢。
来了个失恋的妈妈,自己的女全部被挖走了,剩下个猪扒。
再次去到澳门,赌钱,输钱,遇到公主。
公主找干爹来还债,看电视新闻以为干爹死了,在澳门的街道上狂奔着,花5块的香油钱拜妈祖,希望得到启示。
最终拿透明胶粘着出币口,想要骗钱。
来了个阿婆,被识穿,好心的阿婆还给了300块他们买船票。
来到码头的时候,发现干爹没死。
一切都很很开心,结果公主要去陪干爹,也就分离了。
回去的时候,遇到印籍色魔,强奸了包租公(那时候的林雪貌似肚子还没有那么大)。
在医院再次撞到了公主。
几天内撞到3次,也算是有缘额。
玻璃骨的弟弟,会考差点就拿状元,打球很好,念MBA,被个蟑螂弄的断了6根肋骨,需要20万美金去美国治疗。
想要看下自己能不能帮忙,验了下血,不适合弟弟,却适合黑白两道通吃的朱Sir。
要卖1/3个肝,1个肾给他,那么什么条件都答应,3成的机会会活下来。
放纵的两人去Pub,想喝醉,找相熟的酒保,Joe却死了,“好人都不长命”。
遇到前女友的男朋友,打了起来。
第二天被黄德斌的手下追杀。
被黑道人物追杀,自己喜欢的女人的弟弟又需要钱治疗,3成的机率,所谓有赌未为输,决定卖自己1/3的肝和1个肾。
死前的最后一天,想要好好地开心下。
住总统套房,吃杯面,看别人吃大餐。
赢了290万,最后全部输掉。
去到珠海,朱Sir死了,不用卖1/3个肝1个肾。
买戒指买花想着要求婚,去到房间却看到惨白的公主,和血写的字条“9点钟,我和阿奇一起去了天堂。
”音乐和电影配合的很好。
额,这不算是个评论,把电影看完回忆了下情节,坐云霄飞车的过程。
整个故事里,过山车的起起伏伏一直贯彻始终,不时地暗示着人生的际遇。
但是关于命运的无奈却不是故事带给我的最大感慨。
我最好奇的是,人到底是在何时影响了自己的命运的?
舒奇生性是个赌徒,这可算是上天安排他走上这条路。
烂赌的本质是只要有命就不会停止。
似乎只要有这个设定之后发生的一切就顺理成章。
没错,无论是钱、爱情、兄弟,没有一样是舒奇认真看待的,只是在看天何时收回这些本来就是凭运气来的东西。
所以他从来未曾真正操心过要如何保留这些,从未想过要离开赌场。
欠高利贷、女友离开、给兄弟添麻烦、骗阿婆钱等等又怎样?
可是,直到舒奇爱上和他一样烂赌的公主,直到亲眼看着兄弟几乎被人打死,他才发现自己的人生也是有责任的。
于是他决定为他们做点什么。
只不过赌鬼只能去赌,也只知去赌。
虽然烂赌都知道赌就有输,但是都会义无反顾。
也许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没什么输不起。
就好像老早以前的老太太已经知道骗子伎俩,今日还有人被骗。
老早前人已经知道失肾后果,今日还有人卖肾。
人生处处是赌场。
舒奇也许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决定用命来赌。
只是这一次,赌资却是别人的命。
当公主的尸体和充满爱意的遗书出现在舒奇眼前时,他哭的那样悲痛欲绝。
我好想知道那泪水中出了悲伤之外,是否还有悔恨?
我好想问问舒奇觉得自己这次是赢还是输呢?
而他会不会还是无所谓地说输了什么都没关系呢?
故事的结尾,舒奇还是回到了赌桌上。
仿佛已经回答了我的疑问。
由此我终于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这回事。
同时我也终于找到此文最开始的问题的答案—原来人从一出生到死都在不停地做着自己影响自己命运的重复动作。
我曾想象过如果舒奇不告诉公主真相,自己又永远回不来,给她留下的是希望?
还是无情的等待?
同样的,如果换了是别人,会不会对舒奇的离去刨根问底?
还会不会为舒奇的离去割腕自尽?
这一切性情、一切行为是否也是命运安排?
如果的问题太难回答,但是有些注定确是避无可避。
人生最无奈的莫过于当你知道你想要的生活上天不会给你,给你的你又不想要的时候。
从这点来看,赌徒真是比很多人要幸福得多。
他至少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别样绚烂,至死不渝。
说到这个故事的口感,我觉得真的很幸运。
我有足够时间并且有这么好的机会仔细地品尝到了如此优质的一桌文化盛宴.。
让我摄取了营养也提高了口味。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在边吃边谈生意的时候把味道错过了,把吸收忽略了。
对他们来说或许价格排场比菜肴本身重要太多。
不过这样的初衷早已和吃饭没什么关系了。
其实吃饭有时也像一场赌博,好不好吃要试。
不过试过也不一定知道,因为味蕾发育好不好也一样由不得人愿。
既然我自知味蕾正常,没道理不去吃点好的,享受发现和咀嚼的快乐。
然后把美食推荐给同道,在尝尝分享的滋味。
当年电视上只看到了结尾,被惊艳到之后找了很久,终于看全,原来是个更加草根的《两个只能活一个》,才气和颜值稍欠,但浪漫依旧,绝望则更胜一筹。
吴镇宇 林雪 李灿森
我想说,10年前的港片都比现在的大陆片有诚意。
很无趣
好久没有看吴镇宇的电影,无意中发现这部电影,顺便看看咯。精彩呀!人生真的好无常!有得必有失!作为一个职业的赌徒很多东西是注定的。每个人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要为以后的每一部买单。 关秀媚真有爱。另外,我的心态一直在跟着关秀媚走动,真希望是一部三级片。唉~~!可惜是黑色笑话。
另类赌片,讲赌博进而推及人生哲学多D,找到了点儿当初看旺角揸Fit人的赶脚。剧情好出奇,各种有爱!料想结局会反转,但还是小悲情,人生真的是起落无常的,兜兜转转最终也要无奈的回到起点。(拖BT到50分钟左右,剩下的只好在线是有多大的不情愿啊!有好版本一定要dl来藏的那种电影。
空虚的过山车剧情
吴镇宇很帅,演技也没的说。关秀媚get不到。结局有点刻意了,男女主的感情还没深到可以殉情的程度吧?
吴镇宇的巅峰时期。现在再也没有很适合他发神经的本子了。
补
很可爱的阵雨。
真是一波三折,无常是人生的常态,好事坏事似乎都让他经历了,又失去也有得到,爱过笑过,这一生也不会有遗憾。这一遭的经历如同一个圆,让他又回到起点,但一切都不一样了,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了。
结尾很令人不快,这个安排毫无道理
这部电影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当灰暗悲观。故事一直在向着上扬基调铺垫着,但是剧作者单纯的为了出人意料而无脑般的滥用着惊奇和转折,导致结尾狗血的殉情,这一败笔导致这部电影的素质急降。整部电影用了两个老人的死亡和太多的巧合,使影片可信度大打折扣。
人生并不像过山车,而是俄罗斯轮盘
肥晶本子不错,有点朱丽叶与梁山伯的意思,赌棍罗曼史,人生过山车,笑中带泪;林雪惨遭爆菊,哈哈哈。10年之后肥晶用同样角色拍了个《烂赌夫斗烂赌妻》。
难得没有一丝丝霸气的镇宇笑哭,关姐好靓,林雪更靓救命。
过山车式的烂赌,赢只为输而倒数。爱过错过的公主,回到原点再独舞。
好久没看过的港式喜剧
一个烂片外壳下的追寻自我的浪漫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