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小时候都希望自己是大雄。
大雄其实很普通,成绩普通,打架普通,长相普通,胆小,贪玩,犹豫,有时候懦弱,跟宜静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在一起。
可是因为他有一只无所不能的机器猫,所以,大雄也变成了每个小朋友的梦想。
机器猫有一个万能的口袋,可以变出所有你想要的东西,还有竹蜻蜓,可以背着你飞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有这两样的机器猫已经很厉害了,它居然还有一个任意门,推开那扇门,它可以一秒钟就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小时候我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
弟弟问我,如果我可以选择的话,我最想要机器猫的什么,口袋,竹蜻蜓,还是任意门?
我想了半天,说 任意门。
弟弟很得意,说 真笨,应该要口袋的。
有了那个口袋之后,还可以从口袋里掏出竹蜻蜓和任意门。
如果弟弟再问我一次,我应该答案还是一样。
我只想要任意门。
不记得大几的时候,看一个机器猫的剧场版电影,里面写了机器猫的结局,这么一只威武的要死要活的机器猫,最后居然没电能源耗尽,需要回自己的星球,所以跟大雄告别之后,就死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它怎么可以这样死?
看的老娘都哭了,恨不得把那个编剧拖出来暴打一顿,然后说 不行,你重新再写一遍,重来。
你写不出来就让我来写。
K。。
很久之后有一天,我看到红小姐的一篇文章,说你到底是爱机器猫,还是爱有口袋,竹蜻蜓,和任意门的机器猫?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还从来没有想过。
看《Ted》 的时候,我想起了机器猫,和红小姐的那篇文章,以及那个问题。
小时候的Ted,各种萌和可爱,它陪John度过了一整个孤单的童年,答应他永远做他的朋友.他们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一起躲在被子里,互相承诺会永远陪在对方身边,永远不分离。
可是长大之后它变了。
它变得粗俗肤浅,抽烟喝酒乱性,它变得啰嗦,刻薄,懒惰,胸无大志。
它变成了John的负担和拖油瓶,变成这个男生长不大的理由和与伴侣move on到新生活的绊脚石。
多么自私的人类。
自己逃避的成长,让一只泰迪熊来承担。
所以看到Ted狠狠的教训John,狠狠的抽他,打他,拳打脚踢的时候,我在电影院里笑的都出声了,心里暗爽的不得了。
你凭什么?
你需要朋友的时候就可以许愿让我变成一只会说话有生命的泰迪熊,然后做你的朋友,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这样相依为命。
现在你开始嫌我烦,嫌我幼稚,嫌我成为你的累赘,然后说把我扔掉就扔掉,说让我搬出家就搬出家,你为了一个企图要改变你的女人,和一个自己不想面对的真实人生,就决定要抛弃我?
你凭什么?
电影里最心酸的镜头是John又跟女朋友吵架,女友开车扬长而去,然后他把气都撒在Ted身上,骂了一通之后,转身就走。
Ted跟在后面,落寞的按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按钮,I love u。
但是他已经不想再听了。
可是最后还是Ted主动去求和示好,甚至愿意以彻底搬离他们的生活为代价希望John和Larry能够重归如好,他是如此的爱他,忠于他,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这只一无所有只有爱他这一件事情的笨蛋熊。
电影的结尾有点扯。
Happy ending的有些牵强。
许愿有这么容易的话,NND,我许了二十几年的生日愿望,就不能实现一个么?
看完电影之后,我跟H说,我也希望身上有一个按钮,一按就会自动说 I love u . H 很不屑的按了一下我的手臂,我说:这样多酷阿。
从此以后告白都不是问题了。
又想了一遍那个问题。
嗯,即使机器猫什么都没有,我想我依然爱它。
如果非要从这部爆米花-consuming的电影里看到些什么,我想,非得女主所塑造的西方女性“完美人格”莫属了。
同样的状况放到我们这里来,暂且不说你固定交往对象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租车公司打工仔(打工仔也可以奋发图强,知耻后勇,参考彭浩翔《破事儿》里的飞鹰,从修理工变成大老板),仅仅考虑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条来说,整日里和一只ted熊厮混,就没办法和片中米拉库尼斯扮演的女主一样,忍受四年,最后还共结连理。
男主身上有诸多我们东方女性最深恶痛绝的恶习和劣根。
比如,不思进取,比如没有主见,比如视兄弟重如泰山,比如有很多无聊幼稚的兴趣爱好,比如女方提分手时不是挽回,而是祝福她活的更好。
一言以蔽之——还不是一个男人。
中国人对男人,讲究的是孔夫子所帮忙划下的最低成功年龄下线——“三十而立”,所以一个三十五的男人,还没有事业,靠女人的房子、车子,这在我们的价值系统判断来看简直匪夷所思,当然,逻辑上我不是说在西方人看来就习以为常。
至少,在导演和编剧看来,他们要表达的是美利坚女性独立包容的性格和对爱情与物质分离的决绝。
这是一次大众化消费下的美国女性精神弘扬,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娱乐狂欢。
每当我看到米拉是如何嫌厌地拒绝高帅富的纠缠时,内心顿时升腾起作为屌丝的快感,并迅速完成了对米拉这类女性的封神。
ted作为影片的卖点,自然肩负起所有笑点和泪点,他被拟人化的同时,玩具的本质依然被保持着——供大众娱乐消费。
正如片中ted的台词所说,我只是一只ted熊,我这样混混日子就可以了,至于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你自己的选择。
我们情绪上的惯性往往容易错将反省的焦点放置于自我的对立面,这使得我们每一次的思考都搁浅在问题的边缘,诸如下次不听某某某的教唆了,下次不和某某再交往了,殊不知这种割席断袍,只是你人格缺陷的恶性循环,你需要的是一只ted熊的当头棒喝。
熊且如此,人何以堪啊!
当然,导演最后还是让男主走出沉沦和浑噩度日,在失而复得的痛彻心扉后,合理进入好莱坞电影主流价值观的圭臬。
喜剧电影,喜剧的结局,合情合理。
只是,切莫对号入座。
女人本不必如此包容,男人亦不会如此萧条,众人只是在这个大众化平庸的时代里,尽职尽责地,活着。
前两天和英国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了电影《ted》。
非常佩服自己的勇气。
因为跟他们一起去看,其实是冒着抓不到笑点,人笑我不笑的尴尬。
后来发现其实还好,整部片子的点还算比较简单,光是憨态可掬的泰迪熊满嘴跑火车就抢走了影片大部分的喜感。
片子开始的时候,旁白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和一个小男孩的愿望一样伟大——这种道貌岸然的台词让你觉得可能进错了放映厅。
但后来话锋一转:可是谁都有长大的时候。
从此,这部被无数网友说成是毁三观毁童年的电影终于进入了喜剧阶段。
一切都从童年时候的天真美好变成了长大后的“屎一样的生活”,就连泰迪熊的声音也从小孩子变成了老爷们。
买票时候是否超过十五岁的询问,说明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成人影片。
除了里面脏话部分,看过之后,我觉得这也确实是一部跟小孩子没什么关系的电影。
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除了博君一笑之外,更多的是让成年人们知道,我们大家心中都有一只泰迪熊。
这只熊就是我们的不成熟与孩子气。
很多时候,就像John一样,那只贱熊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很难赶走他,也舍不得赶走他。
表面上,你可以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大男人,你可以抽烟,喝酒,泡妞,做爱,说谎,骂脏话,把脚搭在桌子上看电视;但当下雨打雷,或者闪电人现身的时候,你一下子就露馅了——即使你是三十岁的大男人,即使你坐在了一个只有15岁以上的成年人才能进的电影厅里,总有一刻,你会发现其实你内心深处还是个孩子,抱着一只贱熊不知所措。
当然,除非你学会一件事情——负责任。
这件事情在影片中是泰迪教给John的。
John在管不住自己参加了闪电人的聚会而被女友甩掉之后,反而责备泰迪的邀请,并说,自己其实真的希望八岁那年没有许愿让泰迪说话。
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招致了泰迪的一顿胖揍。
而后来的拯救泰迪行动更让John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做的。
因此在泰迪死的那天晚上,John有了改变:尽管打雷下雨,也不需要再唱那首“放屁歌”来给自己壮胆了。
他通过泰迪的死,终于意识到——不会负责人的男人,最终只是个男孩子。
因此,我们想要真正成熟,就要先干掉心里的那只贱熊。
当然,当我们学会负责任之后,贱熊还是可以复活的。
电影《泰迪熊 Ted》 我十分十分万分万分讨厌,就是个屌丝男YY片子。
一个烂到掉渣的男人,35岁了,车子房子都没,靠女友,工作迟到早退不认真碌碌无为,还好意思说I love you?!!
把所有的错误都推给ted,ted没说错“你35岁了,有自己的判断力”最后这个烂渣也没反省,就得到幸福,啊呸我给这片打了一星我都嫌多,还是看在ted不错和米拉不错的份上。
我连一星都觉得多打。
喜欢这部片子的一定都是小JJ,喜欢这部片子的,不要和我说话,我们三观不一致。
本身看预告挺好看的,结果看完整部电影,气愤啊!
本以为是和银魂一样的吐槽片,结果是屌丝YY片。
银魂虽然也是屌丝但是没有毁容高富帅这片子从头到尾在蔑视(我都不用鄙视啊)辛辛苦苦工作的人(不务正业还可以录用升职?
那我们这种勤恳的人真的要自杀了!)和高富帅。
高富帅又不是花花种马,md我觉得样貌都比男主帅多了。
据说男主要去演变4,我tm不想再看这男人一眼!
ps。
barney是帅哥,本来就有高富帅潜质,至少捣糨糊能力高,男主P个能力都没有,至少电影没体现。
米拉你在frieds with benefits里多可爱啊,配justin多嗲多有爱,偏偏配了个这么个屌丝男,拉低分数啊!!!
几年前有部片子,讲的是狗和人的约定。
大意说,人有各种精彩的生活,而狗就只有主人,所以人要保护狗,爱惜狗,善待狗。
这些跟这部Ted又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太大了。
因为影片中的Ted并没有按照通俗的设定,成为一只温柔善良,忠心专一,隐忍守护的玩具熊,而是按照自我意志发展,变得爱爆粗口,放荡,又肥又贱精。
而Ted虽然是John的最好基友,也并没有就跟小媳妇一样指着John过活。
上至知名影星,流星歌手,下至水烟大麻,性感美妞,一样没少。
Ted既不正紧,也不作为,责任心可以说几乎没有。
但是就是因为他和外表呈现出来的巨大反差,大家才特别爱他。
熊可以这样潇洒快活,John就不行。
因为John爱上了个姑娘,而姑娘希望John成为她理想中的型。
John怎么就不顺姑娘的眼呢?
引用于关的话,其实John既不是混蛋,也不是寄生虫,没杀人,也没放火。
干嘛非得崩一块儿,一副坚挺昂扬的样子,这才叫好孩子,累不累啊?
整部片的情节并没有特别多曲折,但是笑点是一个接一个,包袱抖的很多,段子没有歇过。
不知道在家观影效果会如何,反正影院里隔壁大叔都笑抽了。
如果您要问我,哥们,Ted怎么样?
我只能答,这个不能说,您可以自己去看,不过可以透露一点,影片相当粗俗!
“她和你四年。。。
我和你已经27年了,我特么的戒指呢??!!
”Ted的拳打脚踢外加怒吼让我笑翻,但也让我想起了陪伴过我的朋友们。
无论男人,女人,在童年时候,我们都曾有过Ted这样的玩伴。
尤其当自己在学校不是那么popular的时候,家里的朋友们就备显珍贵。
我的第一个好朋友是穿着红裙子的小兔儿。
6岁时从妈妈手里接过来的时候,她看起来又大又高,象牙白的毛,配上长长的耳朵和碎花布的红裙子。
睡觉的时候抱着她,照相的时候抱着她,无聊的时候和她说话,还有小女孩儿特有的过家家,小兔儿是我的家人,朋友。
陪伴了我15年的小兔儿后来变得矮小了,毛也掉了,脖子因为没有了棉花的支撑摇摇欲坠,小裙子也不再鲜艳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把她扔了。
为此,20岁的我和妈妈闹了一天的变扭,赌气地流了眼泪。
也许是那一次的反应太激烈,妈妈再也不敢随便乱扔我的东西。
如今,我的其他朋友们得以幸存,虽然躺在柜子里(因为太多没地方放),但很安全。
好容易回家的时候,会打开柜子,逐个抱一遍。
我平时用的东西,也都没有随便丢弃。
比如,大一那年买的红筷子,一直和我南征北战辗转至今已近有了12个年头。
比如我的水瓶子,虽然上山下海几经磨难,多年来还是伴随我左右,此时此刻,她正安静地站在我的电脑边上。
岁月,时光,一点点地流过。
我长大了,我的朋友们也逐渐破旧了。
既然我不可能给他们搞个戒指,那么就让他们一直陪伴着我,我也陪伴着他们,慢慢老去。
Ted说,他只属于John Bennet。
是John赋予了他生命,他对John也不离不弃。
相伴27年,是个奇迹也是场缘分。
虽然那只贱熊抽烟喝酒下流无比,但他是John的家人,一生一世。
这也许是玩具特有的一根筋气质,但作为人,我们怎么忍心抛弃曾经陪伴我们度过童年时光的朋友们呢?
以此纪念多年前被妈妈丢弃的我的朋友”小兔儿“。
女孩代表了美国普通民众,男主人公即观海。
四年前,也就是2008年,两人初次相遇,一见钟情,主人公答应要作“积极改变”,但四年过去了,境况似乎并没有明显改观,主人公还在和自由主义者的(大烟、粗话、泡吧)发小泰迪熊胡混在一处。
于是,女孩面临着重新抉择。
是给主人公再一次的机会,还是干脆转投不断示好的象征着资本势力的高富帅老板的怀抱?
片中,同时进行的两场派对很重要。
在女孩老板的派对中,主人公差点被虚伪善意所蒙蔽(“你一走,我就去睡了你的女朋友”),好在泰迪熊一通电话及时“救了”他。
而且这次泰迪熊也没有再拉着老友旷工看碟,而是积极主动地引荐了八零年代的漫画英雄飞侠戈登。
戈登的抗“明”精神显然是感染到了主人公,俩人与隔壁华裔之间爆发了口角和肢体冲突。
其中,击穿墙壁象征着主人公在他的“第二次机会”中要变得主动强硬一些,某一“壁垒”必须被打破。
但!
邻居身份的特别设定,以及打斗烈度之温和,之快速收场,却意味着这场与“明”后人们(后人代表叫王明?
屋挂毛相,名作王明?
好吧,姑且认为仅是配合戈登事迹随意杜撰,并非某位西方D史达人特别制作的黑色幽默)的较量虽然必须,却绝非你死我活。
当然,这一重大转变的实质精神并没有马上获得女孩的理解,而后面化解误会的过程中又穿插了变态父子(象征极端保守势力?
茶?
)对于泰迪熊的绑架和意图私人占有。
故事的结尾,自然是皆大欢喜。
除了女孩的老板死于非命。
这是一个将长期禁药欺诈的兰斯·阿姆斯特朗视作精神图腾的“有钱人”的必然下场。
文/谢小森和往常一样,我下载了这部电影,然后一个人把它看完。
我并不是独生子女,所以我小时候并不孤独,有兄弟姐妹,有同学朋友可以玩。
反而是现在,大家都走散在各自的时光里,没有了交集,没有了联系,没有了说话的机会。
现在才体会到什么是越长大越孤单,一开始我们在一条小溪里认识,我们碰碰撞撞,彼此融入对方的生命中,小溪总会有尽头,然后我们汇入了江河,我们还不会相隔很远,我还能听得见朋友们在说话,我还看得见朋友们在嬉戏。
到后来,江河归入大海,汹涌的海浪把我们冲散,各自有路走,各自也没有自由,向着自己以为的方向奋力游去。
什么叫做长大?
什么才是我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没有收到爸爸给儿子的一封信,也没有听到妈妈说我长大了,老师只教我怎么去考试。
当然我不会因此而责怪任何人,我知道他们也不知道。
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没有见过村子以外的世界,更不用说为我指一条光明的路。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明白我处境,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农村来,读了点书,然后在社会上挣扎的人很多。
很多背后的人看好我,只是他们都不是我,他们不懂我的世界。
借着社会的发展,我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我甚至了解世界,我知道像我们这层人,能有个梦想,很不容易,所以我尽力地去捍卫它。
知道了所有烦人的事情,知道了什么都要量力而行,知道了自己的背景,知道了自己的卑微,这就算是长大吗?
长大难道就是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什么事情却要想后果?
心爱的人,曾经就在眼前,却不敢上前说句话?
长大难道只是为了认识自己的卑微?
难怪那么多的人不想长大。
我写东西经常是没有中心的,胡思乱想一通,有时候觉得在这写篇不入流的影评是在浪费时间,有时候觉得这是我靠近梦想的小洞,也许有一天我会把小洞磨成大洞,进入另一个世界。
如果你跟我一样,你是否会觉得我们这层人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身后的人把我们垫高,让我们得以靠近一个类似出口的东西,然后我们发现自己正在另一个底层。
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只是很遥远,也很耀眼。
我们向往,我们想象,我们渴望,我们挣扎,却似乎永远得不到。
我们想得太多,导致晚上都无法入眠,我们能做的却又太少,就像在一个洞口,差一点点就可以爬上去,就差一点点了。
我有时候羡慕我爸,他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如何,他不会想很多,这样活着反而轻松。
只是他却把我送到了那个洞口,然后,我只能靠我自己。
长大后流入社会的大海才发现,不光可以为传宗接代而活着,还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活着。
会发现有些人可以花光自己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有些人可以不顾后果地随心而行。
我却要设法回馈父母,组织家庭,生活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这或许就是责任,为家人,为自己甚至是为社会的责任,至少在我们生活的国家就是如此。
过来人会用“长大”来逼你就范,长大了不应该怎样,长大了又应该要怎样。
时代的巨轮我无法逃避,要么现在被它压在底下,要么跑快点,以后再被压在底下。
我不满现状,想要挣扎,想要做一些事情,结果才发现,就像一滴雨水扎大海,涟漪也荡不起半点。
现在才发现我是那么的没有归属感,生活在社会的隔离带,好的一面进不去,身后的一面不想回去。
有人说,当你感到生活有压力的时候,你就是长大了。
好吧,我是彻底长大了,我的身边没有Ted,我不抽烟也不嗑药,可我不见得就有人喜欢,人就是这样奇怪,拥有了想更好的。
其实我现在的生活就挺好的,只是外面还有更好的而已,如果要我说什么向上的话,我会说:在满足中进取。
长大并不可怕,孤单也只是暂时的,所有的故事的结局最后都是好的,如果不是,那说明故事还会延续。
我不能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可能它连我最爱的TOP50都没份,只是在电影里看懂了一些东西,与电影无关。
正如约翰和劳丽的愿望会实现一样,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那天,所有的阳光只为一个人闪耀,现在需要做的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我喜欢电影,因为电影总是带给人希望,即使最烂的电影,也有彩虹般绚烂的人。
我是理想主义者,希望好一点,为何不可?
For Ted2012-11-17
又是一部關於長不大的男人的喜劇電影,幸好導演對男人成長命題維持了適度又不會太過的認真,重點放在導演Seth MacFarlane化身Ted所傳達出的一種自在的幽默、可愛臉孔和成人笑話的反差喜感,和對八零年代的懷舊。
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作品,但能讓人哈哈大笑 也不用再多期待什麼。
相較於Judd Apatow那種更加自憐自卑,又強裝自我成長的青少年成長為男人的自覺,Seth MacFarlane在《熊麻吉》處理相同的題材是更輕鬆,或說是更有意的兒童化幼稚化,所以雖然電影塞滿了成人笑話 ,還是著童話的外衣,劇中還有兩組幸福兒童和不幸兒童的對照,可看出導演自始至終都緊抓住泰迪熊的兒童形像。
裏面兩性的關係也沒有任何焦慮、控制、背叛、仇恨的情緒,反而充滿了純真的愛意,這也是最後男女主角三人可以順利大合解的前提,因為電影裏三人某種意義上還是處在兒童的世界裏,而兒童的許願威力還是非常強大。
許多兒童電影多少都會把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適度分隔,兒童所經歷的各種冒險或奇遇都像徵了兒童才有的純真力量,成人不是看不見就是無能無心插手。
《熊麻吉》裏面直接就把兒童許願成真的奇蹟帶到成人世界,或說把裏面的成人世界兒童化了。
或許一直到最後Ted死亡的那幕才閃過一絲童年要結束的恐懼。
这不是一个睡前童话,这是成年人的意淫。
孤单寂寞的小孩子常常会期待家中的玩偶能陪他说说话,当他孤单寂寞,当他害怕打雷。
然后有天实现了。
当这只泰迪熊跟你一同长大,他必不可能如最开始说话时那么纯洁可爱萌系无极限,他学你抽水烟爆粗口泡妞吃豆腐,特别是当他长着那么萌的脸,反而更容易得逞。
简而言之,如果他有不好的习惯,嗯,一般都是跟你学的,or else?你们就像所有的狐朋狗友一样长大了,你的熊还是那只熊,但有一天,你们不能继续住在一起了。
准确点,是你的女朋友不干了。
然后你开始嫌弃你的熊不好,你让他搬出你家,还差点弄死他。
当然爆米花的电影从来不会让观众犯堵,于是泰迪死而复生,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若在其中,必喊一句ted甩了那个不爱你的渣男跟我住一起吧!
哼!
此处不留熊,自有留熊处!
然后吐槽点在于,这电影确实没下限我看之前就知道了,但是!!
但是!!!!
请解释一下一个没有penis的毛绒熊是怎样fuck妹子的!!!
导演你不解释清楚我跟你没完!
充满了黄色段子的童话,稀烂。
难看到爆!怎么会有这么让人觉得耻辱的电影!
基友神马的,人人都需要~ps:兰兰和泰勒躺着中枪了~
恶搞+温情并存的电影
脑残的时候看的脑残电影。快进点完= =
看得很顺心,结果Ted也木有挂掉~我觉得Ted最好的归宿是和John的小孩玩,所以John赶紧生个小孩,让Ted继续他的陪伴使命吧~~
精华都在预告片里了,出乎意料竟然是部温情剧
它让我想起了我的那些玩具
我跟你在一起二十多年,我特么的戒指呢戒指呢XD
我们长大后都会想童年若是有那样一个玩伴该有多好,你看人家多会说成故事~很黄很暴力但又这么可爱温馨~
多一星给波士顿 ̄▽ ̄
推荐妈妈带孩子去看
我努力,为了配得上我所欢喜的姑娘,为了回报社会,而这种不负责任的三十五岁的废物轻易就有一个好姑娘,电影本身就是狗屎,只是看完更不爽,只是jeff和斯嘉丽前夫RR让我稍微开心了一下
果断坑爹了 可惜了那么好的预告片
都被预告片骗了吧,不要以为又黄又腐你就不是烂片了唷
老套
远远远远远没有预告精彩。剧情有点侮辱人智商。轻松一下的话,还可以
熊君好基友一一辈子!
好烂的剧。男主太丑女主太傻剧情太弱熊熊同学太贱
这种又萌又怒爱糟毁的贱货我家也有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