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馒头事件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看凤凰的节目,窦文淘说了一句话真是让我觉得舒服了很久.他说你们对电影要求真高,这不好那不好.我这人只要到电影院里面一看,幕布上有人影,我就觉得很神奇了.(大意是这样)我觉得我也是属于这样的人.或许是欣赏档次太低,这样众说纷纭的东西我也在家看了一遍又一遍.平凡的人,尤其是女人,看这样的电影是很容易满足的,温情,有趣,还有教化的意义.也曾经跟冰一样很固执的不愿意接受一些糟糕的现实,哄骗自己,只要天亮所有的噩梦都会结束.觉得那个傻傻的似乎就是自己,看的自己都会掉眼泪.记忆比较深刻是侧田中间在地道里面唱的那首英文歌.商业电影如何运做是商人的事情,呵呵我只负责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况且看过的烂电影多的是.
看完片子,回头再看了一眼片名,发现名字起的还是一语双关呢!
“天生一对”和“2 become 1”说的既是男女主角,又是乳房,有意思。
片中的冰冰是个非常独立自强有个性的女孩子,有坚守这的自己的信念,比如对爱情和对工作的执着。
当病痛的消息来袭时,也没有急着找一个依靠的肩膀,而是独自一人默默承受,还抛硬币,“花是好了,字是突然好了”,看到这里觉得心酸,又觉得感动和佩服。
我想应该就是这份坚强和勇敢同样打动了任贤齐。
失去一个乳房的小小缺憾和一个女人散发的内在魅力来比,根本不算什么。
你介意吗?
为什么会介意?
如果得了癌症已经是既成事实了,那与肝癌、胃癌、肠癌、子宫癌等等相比,乳癌是最能接受的了,至少与那些维持你生命的器官比较少个乳房对于身体的危害是最小的。
女人会害怕因为失去乳房被男人嫌弃,女人的乳房对男人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能接受男人看外貌选老婆,但看乳房选老婆,想不通。
故事情节很简单,也没有所谓的惊天动地,只是很平淡地阐述了一个道理,展示了另一种至纯的爱。
不是说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么,那当他的女人不完整的时候,他还能完整地爱她么?
或许这样也可以看出一个男的是不是真正地爱一个人,无论是从精神还是肉体。
不太合格的女性乳房健康公益广告,很不合格的喜剧电影。
虽然主题是积极有意义的,但是剧本的混乱模糊了视线。
杨千嬅和任贤齐倒是很搭,杨千嬅的相貌平平众人皆知,本片更是将身材的缺陷暴露无疑,任贤齐近年来事业走入低谷,岁月无情,演技实在扭捏的他也变的越来越难看。
不知道是否是出于商业考量顺便捧一下香港新晋歌手侧田,还是让他的人气带动本身的票房,但这戏加的实在多余。
作为监制的杜琪峰,其配角班底倒是来了不少,也许是导演对自己的作品太不自信了。
当然知道罗永昌是银河映像的王牌剪辑,参与制作了N部声名显赫的片子.直到看《天生一对》的花絮,才看到罗导本人的影像,原来是熟面孔——《枪火》里那个阿鬼的手下。
看起来温和木讷,却在阿鬼单刀刃“老鼠”之后酷酷地冒了句“我大佬”。
当时就独自喝彩,实在是味道恰好。
《天生一对》是罗导的首部执导作品。
其实罗导虽然以剪辑而闻名,但他也担任了多次执行导演。
所以他的熟稔无比的镜头感,和拿捏到位的执导功力,都透着股百炼成钢的劲道。
看了《天生一对》才明白,自己最喜爱的调调,还是这种带着热闹,透着善良,秉着乐观的喜剧小品。
片子的主题其实也不是单纯指癌症,而是针对女性尤为敏感的乳癌。
医学进步,治疗甚至治愈癌症,已经可以实现。
但是,乳癌的症结在于,治愈或许能使病人获得健康,但是,也可能对病人意味着失去。
那种失去,是无可逆转,伤害身体更伤害心灵的失去。
影片用喜剧来表现,却没有过分轻松;阐述了人生道理,却没有过分沉重。
仅是在轻松和沉重之中站在一个平衡的立场和角度,已经算是成功。
罗导在花絮中说到,全片他只让杨千嬅有一场哭戏。
用眼泪来表现绝望和恐惧,不是不恰当,而是不入味。
在这个年代,谁人不聪明,什么样的道理都听地明白,而遇事未必想地开。
明里笑颜如花,说什么“小病是福”;暗地挣扎、逃避、再敷衍,敷衍地不是疾病,而是自己。
让观众看得心酸,看地为难,看得叹口气。
哀悼是需要过程的,第一阶段,表面乐观,内心凄然;第二阶段,万念俱灰,生死茫然;第三阶段,勇敢果断,直面疾病。
罹患绝症,仍然可以有希望;放弃完整,依然可以有完美。
简单道理,人尽皆知。
却叫人在嬉笑之间,一点点被感染,心中有了暖意。
最简单的,也是最困难的。
正确的抉择,是痛苦的抉择,也是改变的过程:对疾病果敢,对感情坦然,对工作真挚,对身边人关怀。
最后,女主角Bingo躺在手术台上,用手掌抚摩着自己,与病变乳房做最后的告别。
微笑着却有了泪意,只有女人才会有这样的情绪,以这样的方式去道别。
楊千樺加任賢齊主演的電影。
看牌面應該是輕鬆攪笑的愛情片,斷估都不會是 "餃子" 那些題材吧。
(任賢齊 vs. 梁家輝 ?!) 再看這個一度被禁的電影海報,猜想千樺是真的為藝術犧牲,或是宣傳的噱頭 ?出來的作品,淡淡的愛情的氣味只是為那嚴肅的題材於些輕鬆的調子。
觀乎電影的結構,角色的舖排及故事的高低起伏,這部電影只可以算是編劇\導演的創作力與商業計算之間的不平衡之作。
情節上少了香港 (或荷里活) 的電影的一貫緊湊的,沒有強加上去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生離死別的悲痛,有的是主角如何面對危疾的種種反應,感覺很細膩,可以見到編劇\導演的苦心經營。
但為何徧徧要加入側田一角? 這一個角色即使完全刪除亦對全劇沒有影響。
無可否認主題曲唱得不錯,但單是主題曲不夠嗎。
這個無謂的舉動徒然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即時減分。
話說回來,楊千樺慢慢放下大笑姑婆的形象,轉戰難度較高的角色,掌握仍算不錯,看來香港的導演開新戲時可以多一個選擇。
originally posted at http://idpt0000.wordpress.com/2006/04/19/film-%e5%a4%a9%e7%94%9f%e4%b8%80%e5%b0%8d/
生病了,没去健身房,从电脑里找出这部看名字感觉像喜剧的片子打发时间。
以前总是会把杨千桦和郑秀文弄混了,不过这部片子没有,杨还是比较胖的,相比于郑来说,呵呵。
喜欢阿冰的乐观态度,对于生活来讲,什么样的意外都有可能发生,难过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快乐一些呢。
不过V仔还是该打的,发现了阿冰的乳房有问题的是他,发现阿冰前男友在骗阿冰的也是他,不仅仅是发现了,还给揭穿了。
试想,一个女人最在乎的是什么呢?
完美的身材?
完美的爱情?
内心里的那种美好却被现实无情的打破了,换你,你会怎样?!
也许有些时候,宁愿想要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吧,起码,还能唯持心中的那份美好的幻想,呵呵另外的插曲就是阿冰的那两个姐妹,忘了叫什么名字了,挺漂亮的两个姑娘,挺好的两个朋友,却因为一个男人打了起来了。
要打也该打那个没有露过面的臭男人么,不过那个插足的女人也该打的,明知道那男人有女人的么,何况那女人还是自己的朋友,还听他甜言蜜语,欺来骗去,被爱情冲晕了头的女人啊,都挺傻的不过还好这两位醒悟的及时,可喜可贺总的来说,还是挺适合打发时间的,尤其是最后阿冰和V仔在餐桌上交换纸条的时候,还是让我很不争气的掉眼泪了我还跟阿冰学会了扔硬币,说“字”代表你请我吃饭,“花”代表你天天请我吃饭哈哈
和楼上兄弟有共识侧田的戏加得实在多余最后的生卒年让饕餮笑出声来的当然这是唯一一处算了暂且当他是立志吧!
这部影片给正在思考平面创意的饕餮多少帮了些忙俺也是学广告的
如果在手法上较真儿就比较无聊了,我看了倒是挺受安慰的。
珍惜自己的人如果突然发现某个大玩笑开在自己身上怎么办?除了绝症,荒唐的大玩笑,比如无偿献血得了艾滋病。
你,她,还有他,你们怎么办?
这个瞎编的故事对患绝望症的人倒真是应时应景的良药,不说根治,起码能消炎。
别说这事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有一种没有看完的感觉,杨千嬅最后没有跟任贤齐成为一对庅?我很费解~~
无功无过,但不要再盲目说任贤齐帅了好不好……
3.5,低配版。
。。。。。。。。。。。。我保证要是我得了这病肯定好好的仔细的认真的看一遍。
为了侧田的A Song Per Day
~~
他害的我总是找不到美国电影天生一对~ 乱世公益电影
一般
比较喜欢千嬅跟小齐,所以加颗星
胸的故事
转台看到的 不知道剧名 于是百度 结果百度出来的净是些什么任贤齐坦言摸了之后有生理反应 什么俩人吧啦吧啦 。。。。。。。。😑
对于这两个人有永久的好感和信任,一个女的像男的,一个男的像女的,褒义的。虽然简单的剧情,浅显的道理,有的还是容易被人忘记,如此的喜剧时不时的看一下,生活里就会轻松好多!
勇敢面对病痛而不再逃避,目前给我看这个那是相当合适。电影有一些肿瘤君的即视感,06年的画面有点粗糙。
只为精神
实在一般啊
hv seen
我当“天生一对”是仔仔和梁小斌的“新天生一对”的前身呢……我被大大地欺骗了 里面那个其貌不扬的小子唱的歌很好听
喜欢那首歌,所以也喜欢这部电影。
与电影无关 但突然想到 一个是杨千嬅 一个是蔡卓妍 两位都是不断在电影里渗透自己胸小特点的标准港女演员 这种标签的定义很容易在2000年后的十年里取得更多观众的好感 往往象征独立 坚强的新女性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只有通过削弱女性特征才能来强化女性形象
我喜欢原版拼图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