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相〉阿丈:帅痞又颓的余文乐,从小不爱读书,长大了只想过过差不多的生活,只求一时风流爽。
最底层无编制警察混混,跟黑帮的界限早已模糊,早就被残喘苟活摁住头颅。
眼神里有流露出不甘过嘛?
有,两次,一次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刚跟自己温存完的露露又马不停蹄接客,转瞬即逝的眼光一闪;另一次是看着小女孩要被南裔男子侵犯时,垂死挣扎又特么的满血开挂坐起。
虽然大帅哥阿乐演绎得挺到位了,但遗憾主角光环还是被樊乞丐抢了不少。
樊乞丐:一身脏棉被一样的破布从头裹到脚,一头又脏又油的头发像一条条黑蛇盘踞在头上,几乎完全挡住正脸,完美掩饰他的杀手身份,但挡不住万种眼神,惊慌的(看到女孩初潮崩漏时)、疯狂的(母亲的遗物被水打湿)、绝望的(知道自己难逃让女孩走)、搏命的。
不过这个杀手有点蠢。
樊少皇除了有些用力过猛之外,演的很不错。
小女孩:家境不好没有母爱,只身投奔表姐,也并无太多感情,只是为了尽快赚更多钱(当然选择了做雏鸡这个捷径)。
只不过因为心理还没准备好,第一次没成功,被客人骂骂咧咧赶出来了,第二次也就是差点被南裔qj那会,阿乐和樊少抢着爬起来救她。
因此,小女孩最终还是清白的。
一块捡来的绿宝石成了她的慰藉,也代表了对“有钱”生活的向往。
剧尾,小女孩用力地把宝石扔到海里,意味着她认了做青苔的命。
肮脏潮湿的阴影下生活,有光有水就顽强活着。
斩妈:出场就冷酷凶残,在废弃工厂里暴打小啰啰再扔地下水里,让人不寒而栗。
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寻子心切的老母亲,甚至面对阿丈,本以为会发生点腥风血雨,结果乜也没有。
颇有点虎头蛇尾,略遗憾。
四眼堂:仅有一场跟阿丈喝茶的场面,一飞白眼和一声嗤鼻很有戏。
被杀时贪生怕死很怂。
阿星:四眼堂的小弟,是雇凶策划黑吃黑的幕后人,这个南裔人物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可讲,可惜刻画不足。
(长得莫名像厨王争霸刘一帆)安哥:曾志伟友情露脸,av片就是audio video片哈哈哈,真是好父亲,没想到那么正能量。
〈深水埗〉场景都在深水埗,狭促的筒子楼,堆满杂物的过道,塞满衣服以至于分不清方向的服装店,都太真实了!
福华街,现在依然这般模样。
〈故事性〉绿宝石少女这个童话故事在电影中反复出现,是导演安插在黑暗消极里的一抹亮色,有点潘神的迷宫的感觉。
结尾不太喜欢,打不死的男一男二,命不该绝的女一女二,温馨感人的姐妹海边相拥,太罗曼蒂克了。
前面98%的血腥暴力,最后2%却像个娘炮。
两组cp,小姑娘和乞丐杀手vs阿丈和妓女露露,前者不得不让人和这个杀手不太冷联系起来,后者常把去海滩挂嘴边,女友变成重症患者又被发现怀了孩子,怎么看也是韩剧剧情。
导演心里大概是住了一个小萝莉。
是以为记。
余文乐在进步。
从本片开头登场的时刻开始,我们就可以看见余文乐在演技上的野心。
尽管整体色调昏暗,但这是纯正的香港电影,并且夹杂着那么些黑色幽默。
以前,我以为余文乐只能去演那些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人物,但在本片中我们却的确看到了他完全可以表现得很张狂、很黄很暴力。
虽然不是什么好角色,但却是很好的演技考验。
冲着他的这份野心,推荐一下此片。
因为我喜欢努力的人。
---http://www.leeforce.com
最早关注余文乐是在早期他与杨丞琳主演的那部偶像剧《爱情白皮书》里开始,那时候的他像极了我年少时暗恋的男生XXX,忧郁、迷人、轮廓分明,又带着点女生才会有的羞涩感。
是谁说的,女人是感官动物,当看到像余文乐这样的男生出现时我的内心还是暗暗欣喜了一把,不可否认像这类型的男生很受得女生待见。
(至少包括我)但是在此剧里余文乐早已丢掉当初《爱情白皮书》里青涩腼腆的欧阳挂居的味道,跃升为一个带着痞气比小混混还小混混的“放蛇”人,成天无所事事的游荡似乎自从卧底失败当不上警察后再也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找不到存在的意义……直到LULU(剧中角色名)的表妹阿花的出现。
我为什么不是说因为LULU的出现而改变了余文乐呢,虽然的的确确也与LULU有关系,但是因为他们相遇时余文乐就已经是个小混混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了并无什么大的改变,但阿花却是令他当上了骑士当上了一个敢挑战恶势力的英雄。
LULU是一个妓女,余文乐是她的常客。
在双方的心里,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嫖客与一个妓女的关系那般简单。
似乎在这个大千世界在这个颠沛流离充满黑暗肮脏的世界,只有双方才能给予自己想要的安全感,他们已经不自觉的把对方当做自己心灵上可以存放一些精神的寄托的对象。
所以当LULU因为阿花的关系被樊少皇饰演的乞丐殴打成重伤入院一直昏迷不醒并检查出已怀孕时,他开始有点惶惶然他开始很悲伤很激动。
他不仅担心LULU的生命安危以及阿花被樊少皇带走后会发生的事,还担心樊少皇会供出他在黑社会头目堂哥死的那晚与之呆过一起的事实他怕被警察怀疑是凶手,樊少皇的另一个身份是杀手。
他是堂哥手下阿星用钱买来去干掉堂哥的凶手。
所以余文乐势必得找出樊少皇干掉他,为自己也为了LULU阿花。
当影片出现了阿花这一角色时,我从未意料过她是整部电影的主线,在后半段几乎所有的角色剧情都得围绕着她去进行,一个十一岁的少女从其他地方来到表姐身边也想学她一样从事妓女赚钱但偏偏在她初次会客的这晚由于频频发抖而被客人生气的烂骂着无论如何在那晚一定要干到她,又被刚行完凶的樊少皇撞见且不惜狂性大发杀害了阻拦他带走阿花的人,用樊少皇的话来说他是来救她的。
很明显从他救走她的那刻开始,阿花是不情愿被他带走的,任是谁在你面前狂暴的杀害了人之后且欲将你带走你都会忍不住害怕的把。
阿花就是这样,她看到了这个乞丐残忍血腥暴力的一面,就算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拯救她,但她还是忍不住的害怕。
让我最震撼也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是:余文乐与樊少皇的牺牲。
当阿花被阿星的手下带走时,樊少皇倾尽全力与之搏斗去保护她,搏斗过后自己已是全身血迹奄奄一息,而此刻余文乐闻风赶到现场正想举枪了结樊少皇殊不知却被阿星开枪打中,但我想让他们更意料不及的是突然出现的印尼匪徒,一阵枪声过后阿星与其手下全都死亡。
匪徒发现了阿花,欲对其奸淫,此时樊少皇已静止不动,余文乐中枪后躺在地上想起来阻止却被匪徒同伙残忍的用长柄枪暴力的殴打毫无还击之力……我完全想不到已经奄奄一息的樊少皇还能够用尽最后一分力气去干掉匪徒护阿花周全,而在另一边余文乐受到重创之后居然也还能够绝地反击,而后身中数枪的他是靠着如何惊人的忍耐力才能够忍下那口死亡的气息奋力的奇与匪徒搏击?
那股气力那股精神直逼得我落泪,当残暴被正义战胜即使是用死亡换来的,我也大叹过瘾,我是女生我见不得血腥但是当看见余文乐与樊少皇近乎残暴的去反抗邪恶势力时我是开心的我是连一眼都不舍得眨。
骑士终于可以保护到他们所想要保护的人,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就如同青苔一样卑微渺小,但在那一刻他们人生的价值他们生命的终止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
死亦无憾。
美丽故事的开始 悲剧正在倒计时 无处不在地充斥着暴力和血腥一次误会,一场闹剧却引发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仿佛了一颗小石子却能在平静的湖面上演着一圈圈的涟漪做过警察,当过卧底,进过黑社会身份的重叠,尤其是相对面的角色倒置注定了这个角色的可悲命运黑社会团体,警方,杀手,小姐,劫匪互不相干的人群,却因为你的存在扯在了一起千丝万缕,相互纠结,仇恨,杀戮,亲情,义气…本来与自己无关的一桩事故,却把自己卷了进去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的作弄事不关己,本可高高挂起 可是仔细想想,又似乎哪个环节都少不了他来贯穿当下人常感叹生活节奏太快,社会压力大在我开来,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不趟这趟浑水,哪来的两面受气和左右不是人?
樊少皇的角色无疑是剧中最可悲的人物杀手,任务和目标是生命里的所有这个邋遢的拾荒者却不然有亲人的念想,有感情的寄托因为一句“我们其实都一样”而甘愿用生命来维护誓言小女孩获救了,是两位风格迥异的骑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屠戮了所有面前的怪物,同归于尽悲剧--从头至尾 配合着香港街头特有的昏暗色彩 一直感觉压抑亮点虽少,却值得提取出来剖析其对剧情发展的满意度女友工作之余的梦想,给了观众提示,笨的永远是男主角阳光沙滩,伴侣结晶,如此惬意的生活状态永远只是幻想凸显梦想破灭的最好方法是在现实里给做梦的人们一个耳光拾荒者不理智的行为理智了很多人的思想至少不再白日做梦,开始明白思考活着的意义他懂得静下心读书,去听“梅花三弄”,“渔舟晚唱”小警察明白了自己身为父亲应背负的责任,只要自己还抱得动,那就是榜样小女孩明白了世间的好坏,用血的教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倘若以感情基调重新审阅该片,是部值得再听一遍的电影当然,只是听,画面效果做的很差;还有,只考虑积极向上的感情因素忽然想到一本书上提到作者不愿回答的三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爱情是什么,钱是不是万能的第一个问题没有答案,以此为首的一类问题都是如此第二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只是人们太过挑剔,总是不满意第三个问题其实只有一个答案,但是人们又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偏偏不愿意相信照这么来想,似乎读书和欣赏古典音乐是无用功,不值得提倡该死的人都死了,不可能死的用来收尾童音再次响起,叙述着它本身的不真实性思者如逝 必灰飞烟灭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杀戮过去,寂静一片血如残阳,残阳如血只剩下青苔和海滩海底,绿宝石闪着诡异的光
一开始那胖子在上做的时候,他那下垂的胸部震撼了我一下,还真大啊,他搞自己就够啦.....再来胖子又生事端,竟然把宝石从屁股里喷出来,真的有点扯....而且,这胖子的演技有点烂的说。
女主角冼色丽还挺好看的,纯纯的,有点李丽珍的味道。
樊少皇的角色真的很暴力,真不懂为什么影片介绍可以说他善良,难道善良是独立存在的一种人格?
他的造型真的很脏!
一直很想帮他洗干净,搞到我很难过。
曾志伟说的关于教育孩子的那番话还挺有市井智慧的:只要我还抱得起他,他在世界接触到什么事情,我都有责任的,每种新事物进他脑袋,一定得是我告诉他的。
一早猜到是阿星要篡位找人买起堂哥,黑吃黑反骨仔这种情节也忒常见了点。
乞丐对素昧平生的小女孩这么好,几乎可以为她去死,都不知道他是恋母还是爱萝莉。
终于明白为什么这片子是2B级,真的又血腥又暴力,还有企图qj小女孩的情节,真是很dirty。
看了制作特辑之后,觉得导演所说的天才儿童史雪怡很假,尽管她抽离得很快,但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她没有拿出心来演戏?
可以说,作为80后,是在香港电影的熏陶下长大的。
小时候一开电视看的必定是电影台,周星驰,王晶,徐克,数不胜数。
那时候的香港电影给人最大的感觉是轻松,快乐。
而现在很多香港电影总给人很阴暗,不快的感觉。
不论是门徒,青苔,更严重的是陈小春拍的《黑势力》,总让人感觉过于残忍血腥。
青苔也是如此,阴暗沉郁的色调,虽然很写实,但总感觉让人不舒服,很压抑。
说起黑势力,不得不说说那时候的古惑仔,同样是讲古惑仔,社会黑暗会,但那时候的电影告诉人的是做人要讲义气,现在的呢 ?
我还真不知道了,难道是说原来美丽的童话复制到现实中来其实是无比残忍的 ?
不知时代在进步还是怎样,现在这种对黑势力描写的港片我实在接受不了。
一开场的妓女,中间的谋杀,到后面一顿乱砍。
这个片子看下来脑子里就是血腥的红,阴暗的黑,还有那诡异的绿。
说实话,在那残忍的环境下,配个天真无邪的童声讲故事,听了心里总觉不对劲,很震撼很冲击,但就看不懂。
电影嘛,要么看了让人感动,要么让人放松,这样的片子,我还真找不出让我喜欢的理由。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拿了金像奖什么什么***,还是有优点的,画面,演员都挺不错。
但我还是希望香港能出点让人喜欢的电影。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电影,今天中午看了《青苔》。
不得不说余文乐的演技日益成熟,也许趁着陈冠希不在,他有更多机会提升自己。
在命运里我们该是卑微的吧?
看似顽强的生命,任凭你的信念再强悍,也逃不脱浮萍的命运。
我并不是悲观的人,但看了这部电影还是忍不住感到了命运的不可抗力。
但结局里孕育的那个小生命,谁又能说不是向命运的又一次宣战呢?
虽然不是出自同一导演之手,但《青苔》却有着和《狗咬狗》《军鸡》惊人的相似。
生命的力量不可小觑,信念是最好的武器。
我们以为倒下的他们不会再有喘息的可能,但为了心中的信念他们一样用生命捍卫了生命。
为了心中的那份希望和温暖,他们坚持了那么久。
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满面疮痍也毫无退意。
浮萍的生命亦如此,卑微却不懦弱,飘摇又不失顽强。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青苔,随处可生,无论几经践踏也一样可以顽强呼吸。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浮萍,随处可亡,不管多么艰难都可以留下生的希望。
电影同样把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大白于天下,把最惨烈的伤疤狠狠地层层揭开。
惨烈,却惨烈得痛快淋漓。
沾满鲜血的双手握住的是生的希望。
故事依旧围绕卑微的生命,用刺目的阳光下最黑暗的喘息展现最真实的生活。
直白,却直白得饱含温情。
布满伤痕的身躯包裹的是爱的力量。
28届香港金像奖 新晋导演 郭子健。
冼色丽给人个惊喜,很美很美,看起来很纯。
其实本片不怎么好看,不知道这个奖是怎么颁发的。
当年看金像奖的最佳摄影影片《恋之风景》,获得很多惊喜。
这次也是为了获奖影片才看的《青苔》却发现令人失望。
本片和《黑拳》的风格路线比较接近,但最后的表达,却达不到前者的效果。
亲情、故乡情、人生路给的启示,前者会更加令人唏嘘。
从《证人》和《男儿本色》就发觉个事情,白话和普通话结合的影片,总是令人感觉不伦不类。
痕迹太明显了,或者说,香港导演,不太在意普通话的对白表现,只要能说就行了,这样反而感觉,说普通话的演员,声音比较生硬,表演痕迹太重。
片尾字幕的画面给了人一个惊喜,原来胖子还活着,母子团聚,同时斩妈扮演者邵音音和冼色丽的片尾曲《偶然》也是娓娓动听,可惜我没找到,最后下载了蔡琴和陈秋霞的版本。
最后说下,本片有露点。
因为不好看,就不推荐了。
“这几天我完全嗅到他们的模样,看到他们的声音,听到那些垃圾味。
我想,我真的是感冒了……”请细细咀嚼这些颠倒错乱的独白,咽下暴力与温情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你的舌尖是否感觉到了命运的艰苦?
电影以很文艺的倒叙开头,海水拍打着岩石上的青苔,两个忧郁的女孩在码头眺望,旁白缓慢的读着一段童话:“这里的天很蓝,比海水还蓝……”画面却是一片惨青,这种阴沉的基调贯穿了整部电影,犹如青苔生活的环境,偏僻、潮湿。
接着,随着镜头快速切换——夏日最热一天的市井小巷,拼命抽风的排气扇,破旧的水管污水直流,老鼠毒饵的投放告示,漏水的旧式空调——简洁地交代了环境——脏、颓废、不安全。
就像线人所说的:“我们这没什么多,就一楼一、马榄、毒品多。
”如此龙蛇混杂的环境,也为乞丐杀手、南亚人等边缘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
故事随着斩妈儿子被杀,逼阿丈(余文乐)追查凶手逐渐展开,引伸出乞丐杀手(樊少皇)刺杀四眼堂,带走来港当性工作者的小女孩阿花和南亚人抢劫后逃避警察追捕两条主线,平行叙述,互不相干,到最后才交叉:杀手、阿丈、南亚人在荒废的仓库狭路相逢,几个卑微的小人物最后的火拼中同归于尽。
间中又穿插了阿丈和LULU(洗色丽)、杀手和小女孩阿花的两条感情线。
几条线索脉络分明,顺理成章,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屡次出现的绿宝石,虽然对整部电影的推进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也某些寓意。
绿宝石从被阿花无意捡到、收藏,最后被经历恐怖折磨后的阿花抛进大海,象征着向厄运的告别。
《青苔》情节构建在警匪片的框架上,重点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刻意放大的血腥,不经意的幽默,人性化的温情,都遗传了香港警匪片独有的魅力,而这些仅仅是小人物悲惨遭遇的注脚。
《青苔》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样的黑色空间里,底层阶层总是被摆布、践踏、抛弃。
乞丐杀手受雇杀人,雇主最后要杀他灭口;阿丈单身追凶,临死之前代表正义的警察也没有出现。
两个悲情人物,都因为一段感情而看到了重新生活的希望,而最终结局却是带着遗憾的死亡。
花儿意外拾到的绿宝石,并没有给她带来财富;LULU怀上了阿丈的孩子,却永远也等不到大团圆。
由此也不难看出电影以“青苔”为题的用意——命运如青苔,虽然只要有光、有水就能生存,但也主注定不能开出娇艳的花。
余文乐早期走偶像路线,演过不少电影,但出彩的不多,此次扮演落魄小警员,颓废的形象发挥得十分到位。
其他两个主角洗色丽和樊少皇则中规中矩,客串的曾志伟、廖启智都是滚打多年的,自然游刃有余。
相比《野良犬》的不够老练,《青苔》的故事则趋向成熟。
郭子健作为一个新导演,拍警匪片无疑是很大的挑战,香港电影最多且最出色的类型电影莫过于警匪片,且经典不少,像《暗花》、《无间道》、《黑社会》等等,如果没有新意,很难满足熟悉各种各样的套路的资深影迷,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模仿的习作。
《青苔》并没有纠缠在黑帮的恩怨中,而是借着黑帮仇杀的火,点人情火,把重点放在小人物的命运上。
香港电影史上小人物题材的也有不少,最出色的应该是草根导演陈果的香港三部曲,不过近年来警匪片大行其道,小人物题材往往叫好不叫座,没有了赚钱效应,已逐渐销声匿迹。
《青苔》能够取巧出击,两边讨好,也是导演的聪明之处。
写在前面:推荐大家去看粤语版,那才是完整版本。
国语版开头几分钟的情SE戏和后面某些片段被删,而这些被删片段正好是故事讲述前因后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广电活脱脱剪成了一部烂片,骂人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这部电影我看了许多遍,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地非常喜欢。
08年的时候,偶然在某视频网站上搜到了这部片子,当时看的是国语版,只看了一半,不是很清楚剧情,却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写实的电影。
当时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觉得余文乐在这部戏里表现十分突出,相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油光满面、邋里邋遢、神情颓废、一副小混混的模样,大大改变了以往奶油小生的形象。
某些细节上的东西也被他很好地诠释了出来。
比如被子弹擦过头部,醒来之后感觉非常疼痛,脸部那个狰狞的表情啊,让人看了都觉得非常疼。
还有最后中枪倒地,那半睁半闭的眼神,看了让人五味杂陈。。。
冼色丽的表演也挺有突破(尤其后来还看到她去演了《囡囡》!
),这次演的是一个妓女。
翻了一下她的资料,没想到《新封神榜》里的哪吒就是她演的!
太让我吃惊了!
扮演小花的那个小女孩,第一次这部片子我之所以能看到一半,就是因为这个小女孩的表演很抢眼,很漂亮、很可爱。
还有樊少皇,虽然一口不流利的徐州话讲得有些蹩脚,但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这次乞丐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我看了很久才看清乞丐是他演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国语版时,脑海中对那些角色残存的一些印象。
再次看这部片子已经是2010年了,看的粤语版,这次终于知道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了。
给这部电影取名《青苔》是非常准确的。
这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电影,描写的就是当下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状态以及这个社会的现状。
那些底层平民,在残酷的社会中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行业,努力地让自己生存下来,非常渺小、非常贫贱。
故事以一块绿宝石作为导火线,将这些平民联系在一起,串起了整个矛盾事件,也为最后的冲突埋下了一个很深的伏笔。
阿丈和lulu之间的感情比较隐晦,这不是爱情,也不是怜悯,但是当阿丈跟lulu在一起时,总有一种能安心睡一觉的感觉。
也许就是这种感觉让他们俩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相互间产生了情愫。
而小花和乞丐的情感也比较模糊,不过他们之间也存在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同类人,同病相怜。
为了保护小花,乞丐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些底层的平民,真的就像青苔,渺小、不起眼,却有自己的生活,努力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树大了会被人砍,而青苔不会,只要有水有光,就能生存。
最后阿丈倒地的时候,他在心里对着躺在病房里昏迷不醒的lulu说:没事了,我们去海滩。
因为lulu曾经对他说过,如果有时间,他们要去海滩,他把他的事告诉她,她也把她的事告诉他,然后再一起生活。
结尾处,缓缓地响起了一曲《偶然》,冼色丽唱的,非常忧伤,这首歌曲放在最后,明显升华了电影的主题,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配合着悲情的画面,让人心中生起一丝伤感,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很辛酸。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 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 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 互放的光亮
开头感觉挺好的啊,后面不知所云。
不错呢
这片sense好足,余文乐sense好足,郭子健真是被北上商业片磨平棱角的导演,还是司徒锦源靠谱。
余文乐长大了;好久没看过这样的港片了。
配乐不好,很乱,除了一段cd很好听之外,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有几个地方的音乐很像《潘神的迷宫》。
你不是青苔,你是花儿。。。。
风格像狗咬狗 但差多了
镜中镜都重复使用,小女孩被绑的双手可以看书却不解开绳子跟嘴里的纱布,这影片,它以为它很美丽!最后因为那首很喜欢的《偶然》,感性地再给半星。
小女孩演的真不怎么样
粘湿,无用
雷焦了
没有凶猛配乐的暴力
话说邵音音现在去演谢逊不用化妆,够威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三星吧,一般般
郭子健第二部作品,边缘人生
冼色丽
本来挺喜欢看香港电影的,可心情不好,看不下去了,,,这次飘过~~
内地人,kuso
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