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胡安的上映,是古巴人民力证自己价值观的对外宣传。
电影中很直接的表现了对诸多国家的看法,例如黑大个,china,拯救者(第一句话说的是俄语)等等主角的看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古巴百姓对外界事物的看法。
僵尸如果说是反对派,还不如说是毛左,即使是毫无人性的毛左横行,新闻里仍旧是一次次告诉大家,一切尽在掌握。
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还是生存,赚钱;就算是已经不再适合居住,还是希望留在本地。
01 古巴式幽默勉强能get到,总比那啥英式幽默强;02 丧尸片基本都是以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为潮流,子弹大炮伴随着高难度任务,偶尔看看其他国家的丧尸片就舒服多了,比如日式,韩式的。
03 没有什么爱情,也不谈什么亲,没啥逻辑,就是自说自话,谈谈荒诞的丧尸灾难,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04 颜值普遍很低,除了男主的女儿,男主当老爹也挫地很,拉低了整部片的质量。
罕见的古巴喜剧丧尸片,属实有些粗糙的小成本制作,特效也极其简陋;但无论是致敬《僵尸肖恩》的无厘头风格与黑色幽默 ,还是漫画式的镜头风格、各种各样的犀利台词,再或是通过各种细节隐喻表达出的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和对社会主义的讽刺都能带给观众不少惊喜。
本片中的丧尸在主角一行人面前基本没有战斗力:于是他们靠花式击杀丧尸大发横财,不仅三番五次误杀雇主,甚至连路边坐轮椅的老头都不放过。
再看主角们的形象:爱好打飞机的基友一言不合就鱼叉误杀别人;颜值担当的女主基本全程打酱油;看起来最能打的黑胖子居然晕血,只能靠异装癖搭档领路;而Juan作为幸存者,虽然是屌丝小人物的形象却始终有着自己内心的底线与坚持(以为他要跳楼,结果是去当隔壁老王偷情就离谱)——但不得不说众人演技还都挺到位。
还有两个印象很深刻的片段:运钞车那段拍得跟基佬大乱斗似的;Juan同美国人的英语交流真的初中水平不能再多了,展示出的词汇量堪称毕生所学(简直笑死)。
结尾Juan孤身一人留下对抗尸群(不知为何让我想起了白胡子“新世界没有我能上的船”的悲壮),向世人展示了卡斯特罗美好理想下现实的无奈,并且刻画出如今的古巴人——他们面对着封锁制裁、物资匮乏和外面世界的诱惑,面对着无数的困难和矛盾,却仍然深爱着他们的国家。
影片最后的彩蛋中,同伴们选择回到岸上留在古巴和Juan一起战斗,他们并不需要资本主义的救赎,只因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
P.S.切成两半的尸体直接扔到垃圾桶和用汽车改造游艇这些操作也太屌了。
我觉得从始至终,片子都充斥着一种小人物的悲悲戚戚的忧伤。
美式片子,就像嚼着汉堡、喝着可乐的胖小子,或者无脑大胸女,一般是满脑子没有什么狗屁忧伤,小人物成为大英雄,勇敢无畏,坚信光明。
而这里的胡安,却是一个前半生窝窝囊囊地活着,后半生挣扎着奋斗,他从头到尾都没笑,永远很严肃很沉重。
他的人生,最爱的女儿想见一面都难,见了也是被嘲讽,被犀利地睥睨,女儿喊他一向就是“胡安”“胡安”,至于到了影片最后才有了第一次喊“爸爸”。
描述中,女儿曾说过,胡安曾在她小时候,把她化妆成小难民,去乞讨钱,而正因为他总是做这些不靠谱的事情而让老婆带着女儿跑到了外国。
就是这样的胡安,一无所有,却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这位朋友尊重他,倚重他,依赖他,爱他。
我也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感到挺幸运的。
胡安趁着丧失爆发,带着一批朋友,开创生财之路。
尽管非常非常地艰苦,一不小心就是丢了性命。
生活如此乏味,意义不知何在,每天都是大大小小的风波与危机,但也便是如此平平淡淡地度过。
直到某天,连电视里面都不能再宣扬,粉碎了反动派的阴谋,暴动得到了控制,共产主义又一次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选择共产主义是正确的,是必然的道路!!!
这时必须离开。
有时候我们知道,充满谎言和问题的ZF存在,至少是一片庇护,当ZF不存在了,连生存也就没有保障了。
去哪呢?
呵呵呵,加利福尼亚?
迈阿密?
全世界都向往米国,尽管一出事,电视里面就开始,米国的阴谋,米国在背后搞鬼。
刚看到《生化危机诅咒》里面,一位特别憎恨米国的反政府人却对米国的文化无比崇拜,有时候也说不清爱与恨与神马的,强大的事物面前即使憎恨也会被吸引。
胡安和朋友们杀出重围,中间还顺带牺牲了一位米国人,然后要离开时,胡安却意愿留下,面对那么一大批的丧尸。
(这里确实矫情)。
这大概就是全剧的剧情,没有什么剧烈的戏剧冲突,没有明显的黑与白的主线。
正如我思考过,电影版《生化危机》,有一天最大的黑BOSS被干掉了,留下一堆白,故事再该怎么编?
于是电影版的生化危机,一个BOSS被干掉,又出来一个BOSS,总之,必须得有一个坏人存在,然后好人去干掉坏人,丧尸成为酱油。
(《行尸走肉》不就是已经这样了么)《僵尸胡安》就是这样,所以,有的人说故事如流水账,琐碎。
琐碎就是人生,琐碎就是小人物的真实世界。
我们不是爱丽丝,不是李昂,艾达王,懂得很多背后的事情,很多key。
不知道丧尸是怎么出现的,所有的情报还得召集大家,一个个举手发言来慢慢把信息补充完整,甚至连BOSS是谁都不知道,关心的还是财产和生存和亲人朋友。
看的时候我都在想,全世界都沦丧,要钱还有毛用,或者这个时候要钱还不容易吗,找个一家就洗劫一空,银行沦丧了还可以直接在钞票里面跳舞,不过胡安干的事情就是,”杀你想杀的人“。
中间失手了一次,”该死的西班牙人“,不小心雇主挂了,于是直接洗劫财物吧唉,胡安曾说过,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就该找个山头,落寇为王滴,确实,不然命运根本不由自己操控,就像全身被脱光的几个男人铐在一起那段确实忍俊不禁,再加上一个人妖= =大大小小的讽刺,搞笑桥段(例如胡安噼里啪啦把所有会说的英语都撒豆子一样撒出来how are you fine and you too....)小人物的喜乐哀,手舞足蹈,你爱笑不笑。
(风格大概有点《武林外传》)就丧尸桥段来讲,那段超酷的钢丝圆规斩群尸好牛叉!
看了之后我也有冲动,想要这样一个天台,可以躺在躺椅上,喝着饮料,一边看着夕阳的天空,一边抱怨”那栋楼挡住了太阳“,然后瞬间楼就爆破,塌了,金灿灿的光都照了过来。
THE END ...///............"lazaro!你殺人前就不能分清好壞嗎“ ”姑娘阿!在這個國家很難能做到呀"
作为一部僵尸片,《僵尸胡安》可以说是非常的经典,这种经典既体现在电影本身所带来的那种讽刺内容,更体现出来他所表达的思想。
讽刺是真讽刺,这也是它所能被主流电影界接受的基础,但是这种讽刺全然不是一个浅显的讽刺,而是将讽刺的源头直指问题的最深处,能看到这个问题的电影不多,什么问题呢?
我们一步一步说。
《僵尸胡安》说的是一个身处古巴的社会平民胡安的故事,他原本过着一个普通的底层人应该过的生活,却没想到有朝一日却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英雄。
胡安的妻子跟他离婚了,原因就在于妻子想要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然而胡安本人却没有事业心。
为此,胡安的女儿也对于他失去了尊重。
胡安自己却没有将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他依旧是每一天都跟自己的好伙伴厮混。
说是厮混,其实无外乎喝喝酒,吹吹牛,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没有事业心的人。
但是这种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整个世界就变得天翻地覆了。
因为一种不知名的病毒的袭击,整个古巴顿时陷入到了一种水深火热的境地。
胡安的身边的人们一个个的变成了丧尸,而仅剩下自己的几个朋友保持清醒,于是,原本是一个咸鱼的胡安顿时化身战士,开始了自己与丧尸的搏斗。
当然,整个搏斗结果就跟很多的僵尸片没有什么两样了,主角依旧是开挂,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几个人能死里逃生。
但是本片的意义并不在此。
为什么《僵尸胡安》能与众不同,原因就在于他找到了讽刺的根本。
一般的讽刺的电影对准的无非是当下的社会以及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或者是政治制度。
但是僵尸胡安所对准的却并不是这些,而是别的,是什么呢?
是起源,是这些国家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在上个世纪二战结束后的时候,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世界上一下子冒出来了好几百个国家,原本的世界是没有这么多的国家的,原本这新独立的国家也不是以国家的形式存在的,但是二战结束后,殖民地宗主国放松了对于这些国家的管控之后,这些国家就纷纷独立了。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对于这些国家的原住民来说,还是好事情吗?
我们所熟知的古巴,阿根廷,巴西等美洲国家的现有政权完全都是被外来人口占据,原来的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呢?
他们为什么不能成立国家?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人回答,但是《僵尸胡安》回答了,而且回答的不错,这一点作为中国人似乎是可以共鸣的。
他怎样回答了呢?
《僵尸胡安》中,他的好友以及女儿准备前往美国的迈阿密求得好生活,这一种前往是不是似曾相识。
当一个国家遭受灾难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世界人开始前往自己心中向往的国度去避难的,这个从古到今太多太多了。
但是胡安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呢?
他选择留下来,留下来同将这个国家搞坏的丧尸们作斗争。
这就很伟大了,虽然平日里胡安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关键时刻他还是有着这种家国情怀的,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人,你说没前途?
《僵尸胡安》明面上讽刺的是古巴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实际上讽刺的是所有的制度对于原住民的戕害。
原住民就是原住民,他可以选择任何的制度,不论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古巴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不过是改变原有生活的工具,他们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当所有人为了这些制度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古巴原住民,原来的那些印第安人对于现代社会的制度有选择权吗?
没有。
胡安就是一个原住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样貌上看出来,同时胡安的扮演者Alexis Díaz de Villegas 你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更多的信息,但我们能知道的是,他是一个代表原住民的声音。
而原住民的声音,现在很少有人提及了。
二十世纪的解殖运动发起后,一些国家纷纷独立,这些独立了的国家照搬的是原宗主国的政治制度,但是这些形成政权的人群却都无一例外是白人,为什么少有原住民去做这样的事情呢?
很简单,当殖民地形成后,原住民很多时候就被归于下等人,他们最终的走向可以参看美国的印第安人。
原住民不被屠戮殆尽,殖民者如何获得大片的土地呢?
所谓的大农场模式之下,哪一个农场主不是白人?
然而胡安所代表的而是最后的卫道者,他代表了原住民对于这个国家的维系着的感情,即使是身死,即使是孤独对抗,这也是他的祖国,他不是殖民者,破坏了这里又去破坏那里,他想要让坏的变好。
……你好,再见
一开始看评分和简介觉得挺新颖,结果一看闷的要死,节奏差而且毫无逻辑,一切剧情安排都是为了主角团队们方便而设计,主角团想干什么什么就会成功,想开公司赚钱于是电话铺天盖地就来了,不用市场调研不考虑是否有这需求,只是因为主角觉得有这需求了于是就有这需求,然后乱七八糟的接单进场乱砍,全程开挂,偶尔遇到一点障碍还没进入绝境就轻松化解,根本吊不起紧张的气氛,而且主角们在这种末日情况下也是极其淡定,一点感情渲染都没有。
从人物设计剧情设计背景设计全部都是乌托邦式的,看完想知道为什么这么高分,以为评价区里会点出我看不出的一些门路来,结果只是说剧情暗讽社会或者什么丧尸代表广大群众,没说你不能代表,导演完全可以用剧中任何人事物来影射现实,但前提是你要能把这些想表达的东西在影片中融合好。
比如林中小屋,导演想影射恐怖片的种种约定俗成的套路,于是把这些东西都很好的在剧中表现出来了,但这剧只想要影射却没能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好的表现出来,结构和设计都是随性且混乱的,这是导演编剧能力不足的锅,这就是所谓的烂片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就这样一部烂片也能7.2分?
寓意和暗讽好就足以替代演技和剧情设计等等一部电影最主要的因素了是吗时间不仅浪费了,而且已经对豆瓣评分失去了信任
看了僵尸胡安之后,我真的是第一次而且非常惊讶于这种脑思路。
这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的作品。
故事整体节奏都是很快的,再加上较活泼的风格,一点都没有拖沓。
直到最后还有让人非常出乎意料的台词,好兄弟临死前跟胡安告白说我爱你,想跟他发生一段ji情,这脑洞真的不一般。
好吧,虽然后来说是开玩笑的,不过刚听到这段对话真的好惊讶,很幽默。
我们看一般的丧尸片,一定是这样的,先是交代事件起因,因为什么原因病毒之类的丧尸开始出现了,先是一部分,而后一定是大面积的壮观场面。
然后男主一定很强。
然后总会失去一些能让人舍不得想要哭出来的人。
不得不说,通过一个演员镜头传达的作用真的是很大,对待同一种任何人的情感的时候,因为渲染程度的不同,我们自己内心的感情也会变得不同。
他们一开始想要解决丧尸也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正义和多伟大的行为,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趁机捞一把。
在作为弱势群体坐在轮椅上的老爷爷求救时,他们也会把老爷爷送给丧尸为了得到老爷爷的轮椅。
同伴变成丧尸后也是毫不犹豫的就把他从楼上弄下去眼睁睁的看着他摔碎也没有一丝留恋和多余的情感。
队友把救他们的人不小心杀死,胡安生气是因为他下一秒就要说出对他们有利的计划,而不是因为这个人救过他们所以感觉气愤。
不要把你所谓的善良强加别人身上,没有谁规定了必须应该这样做,所有的规则都是人类自己设定的。
最后比较关注刘鑫江歌事件,很多事情都能联想到这里,这社会带给我的,是悲痛,不知道后人如果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他们会怎么批判这个时代的我们。
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最让人动容,因为电影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出很好的效果,同时爱情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电影的取景非常棒,特别是它的特写镜头,把所有人的内心世界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充满了背叛、痛楚,但是在爱情面前,这些都是渺小的。
只有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能帮我们战胜一切。
这部电影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结尾,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有个大家出乎意料的结尾,恰恰能够体现出编剧的能力。
感觉这部电影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一点也不花哨,特别的平静而又舒缓。
笑死我了,整部电影就是一本冷笑话大全果然被板鸭宗主过的国家,都欢乐得不得了。。。
之前去过古巴的朋友还告诉我古巴是多么休闲和开放(生活)我还不信,用看朝鲜的眼光可怜兮兮看他们,现在觉得好想去古巴这个神奇的MIX国家看看啊!!!
1、那个带着见血就昏倒的大块头的异装癖,叫CHINA(想起哪个国家和哪个国家);然后CHINA感染,也变成了僵尸,还和JUAN死死栓在一起2、宾馆里冲出来衣着暴露的西班牙人们穿着ESPANA的T恤,老板娘说,西班牙人总是成群结队出现(宗主国侵略的时候?
)。
3、男主接到一个电话提到2012伦敦奥运会冠军的,片子是拍在2010年。
(没记错的话,古巴曾经申办过2012年奥运,当然失败了而已)4、小帅哥叫美帝的CALIFORNIA?
5、男主的女儿演过板鸭偶像剧FISICA O QUIMICA,并且以自己的MADRID 土著口音而自豪;6、后期窜出来救他们又被LAZARO误杀的牛仔外国人,明显是西语国家的人讲英语的口音。。。
(西剧每次都这样,弄两个明明是西语口音重到不行的人来演说英语的歪果仁)7、还有一些有趣的台词,什么这个国家一向公平公正啊,在这个国家瞄准很难呀其实仔细想想都又好笑又好气。
8、我看的是非常恐怖影视的字幕,翻译是豆瓣的刁蝉,这是我见过最有才最与时俱进又不玩过头的西语字幕了!
我都想以身相许了字幕大哥如果你是大哥的话。。。
9、这本片子的合作方之一是Instituto Cubano del Arte e Industria Cinematográficas,就是古巴电影艺术学院。
能让艺术来反面修饰自己全民政治偶像的,起码社会主义阵营里只有古巴了吧。。。
好!
想!
去!
古!
巴!!!
En realidad, al terminar el cine, no entiendo el fin de la película. ¿Por qué Juan se negó a abandonar el país? Y el hilo argumental de la película también me parece muy aburrido. Solo se reiteran las luchas y el heroísmo individual en la batalla.Pero, después de leer este comentario, me di cuenta de que de hecho era muy importante tener conocimientos históricos y culturales para entender mejor la película y lo que presenta la película.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5905890/&dt_ref=02B380E3F459AA448E530105625086E976469B6FD190C6BA4158A0EC407E53312A63661AD90C87A0&dt_dapp=1【在于它用无数的隐喻,完美的表现了la comunidad socialista 治下古巴的历史,影片中主角一行人一路上都在发泄似的砍僵尸,这却不完全是动作片搏斗元素的需要,也并不是为了抨击政府, 只是向世人展示,卡斯特罗美好的理想下现实的无奈,并且刻画了地地道道的今天的古巴人——他们面对着封锁制裁,却并不保守无知,面对着无数的困难和矛盾,却深深爱着他们的国家。
】(引用)Eso explica que por qué Juan se pusiera tan atrevido y sobresaliente frente a la situación y también hace racional muchos detalles en la película.好像对拉美的电影很容易产生好感,大概是由衷的喜欢他们身上的那种不羁和隐隐透露出来的对家人 对挚友 以及对国家的那种深情。
这片大陆不需要救世主,这里的人自然有他的活法。
啊,好想去古巴啊!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3.5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BJIFF14 英嘉(🐳💗)
摄影很美...但是...
慢节奏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