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蝴蝶飞,觉得蛮不错,还捣鼓了一篇相信真爱的人应该看蝴蝶飞,可是在mtime和douban上面看到的评论却大出我意料之外。
先说mtime的评论,大部分是公映前出的,估计是媒体场后被逼着写的评论。
评论的意向上一致的偏好评,可是全部读下来,其实他们骨子里面都在说一个东西:不知道有什么好的,为了交差非得帮它找点出来。
是一致的恶心杜琪峰。
再看douban的评论,表扬的一方就比mtime的表扬真诚得多,可是批评的声音明显更大,而且是非常恶劣的评价,让我几乎怀疑大家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
我看的是粤语版,当时就非常奇怪东莞万达怎么会放粤语版的,周渝民一开口的粤语我还想:坏了,不是应该是国语的吗,两个讲国语的主演讲粤语太不伦不类了吧。
相信其他大部分写评论的哥们看的是国语版的,难道是因为语言不同导致感觉迥异?
这是有一定理由的,在粤语版里面周和李都是配音,其他香港演员应该是原音,至少几个比较熟悉的演员我听着是原音,配音有时候会破坏一个好演员的自我表现,但是有时却能掩盖演员自己言语表达上的不和谐,粤语版的配音是岸西的原版对白,而粤语的表达又是杜琪峰自己可以掌控的语言。
只要演员的表演和配音没有出现音像分离的情况,这个版本反而是更原始的表达杜琪峰的意思,所以我斗胆揣测一下是语言让我得到了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理由也可以在mtime上面自称独家的视频中找到一点答案,杜琪峰说他不懂得什么北京国语、台湾国语、四川国语或其他国语的区别,他只是忠实的使用张艾嘉的国语版本。
对于他而言,他认可的是演员的表演能否达到他的要求,至于现场收音的语言,他无法判断。
我常常觉得台湾和国内演员一起用国语演习的时候很奇怪,虽然在外国人听起来是一致的,可是实际上总是非常突兀,本来周和李从外形上已经有一些不协调,在加上语言的突兀,说不定这就是让人容易抽离故事的原因。
反正目前我也无法考证,我只是想帮蝴蝶飞做一个公正点的正面评价,毕竟港产片现在太多烂片,一个导演和编剧用心之作不要被误抛入这个队列,那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
mtime上的专访算是杜琪峰最直接的解释这个电影的资讯,但是mtime的文字部分有不少谬误,全部看反而有些误导的意思。
我想把杜琪峰对这个电影的最重要的表达摘录下来。
关于主题,这是杜琪峰拍这个片子的最直接的动力。
“这个戏的主题是我喜欢这个剧本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是失去的东西是没法去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在我们回忆里。
为什么这么讲呢?
回忆,你可以将过去一年、五年发生的事情加入进去,将以前遭遇的事情做一些修正。
这样就是把回忆改变了,但是过去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改变的,你生命越长就越可能对过去的事情有不同的结论。
简单的说比如失恋,你会痛苦的度过失恋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月、一年,但越往以后这种痛苦就会越来越变淡。
你可以改变你对失恋的看法但你不能改变当时失恋的事实。
而你在时间的流逝中是在不断的改变着你对失恋的想法的。
”杜琪峰说这段话的时候并没有读稿子,所以有些地方比较跳跃和重复,所以我帮他把一些意思总结了一下。
当时我看电影的时候并没有体会到这一点,我更多的是在等李冰冰的爱或者不爱,所以在看完电影之后我写相信真爱的人应该看蝴蝶飞时,感觉他避重就轻的说爱情,听了他这个访问才知道本来爱情就是他用来讲这个道理的手段,他的重就是在上面那段主题里面。
作为一个导演,相信他更愿意观赏者在看完全片之后,能产生和他所要表达的主题一样的感觉,可是我是在看了访问之后才恍然大悟,问题出在哪里?
就在于李冰冰的表演,对于杜琪峰而言,他需要李冰冰把这个主题带出来,但是李冰冰的表演更侧重的是爱情这个工具,虽然表演流畅,推动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可是却无法把导演要表现的最本质的主题穿透出故事的表象。
关于风格。
“其实拍这部片,我当初考虑的设置的方法和整个戏的格调,我很想它有别于以前我拍的电影。
很多东西放在里面,比如说灯光、镜头运用都有比较多的变化。
这部电影里我比较想运用一个简单而且直接的一个方法,尽量把关注点放在处境和人物身上,这个方面很容易让我想起以前看的许多国语片和邵氏片的导演的style(风格),在这部电影里面我觉得这种感觉很容易让我去捉摸戏里面的人物的世界,不想有太多的花式在里面,让戏的表达直接点。
”“我想讲讲当初整个戏的想法是怎样的。
当初我看完剧本的时候,其实我希望自己做一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一个一字都不改的剧本,试一下我自己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既定的世界里面(既定的创作世界里面)能做好导演的工作。
而我在之前拍的电影的时候差不多大部分都是一边写剧本一路拍戏,而这个剧本是一个最完整的剧本,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
拍这部电影时什么都不能动,最终的考验是我想尝试一下到底拍电影的规矩有多少。
所以当你看的时候你会觉得为什么有一点不像我的手法呢,其实这个就是我找的方向。
”所以,我们在这个电影里面看不到原来的杜琪峰非常正常,这样来怀疑杜琪峰只是挂名导演太武断了,而且根据上面主题那一段,我相信杜琪峰有足够的理由选择这么一种固定模式的拍摄。
正是因为这种模式不是杜琪峰惯用的方法,加上李冰冰表演穿透力的不足,让电影无法震撼人心,但是却已经是近期港产片中的佳作,至少粤语版本让我这么以为。
蝴蝶是一种诡异的动物。
幽暗而美丽,翩然如同不甘命运的灵魂。
总是听得王菲唱:早知蝴蝶飞不过沧海,只是不忍心责怪。
飞是一个动作。
舒展而开阔的动作,渐行渐远的动作,释然自由的动作。
这是一部关于灵魂的电影。
关于幽暗而美丽的灵魂如何获得释然和解脱。
蝴蝶是稚嫩而脆弱的,感性而易受伤害,一如人们的灵魂。
单薄的翅膀之所以不能飞翔,往往因为,不能承受之重。
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只蝴蝶。
每个人都曾经年少轻狂。
因此我们不能承受,不能承受年少轻狂是所犯的过失,为我们灵魂的蝴蝶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三年只是一个数字。
更多的蝴蝶被囚禁在自我逃避的罅隙里,不得救赎。
爱人的逝去,亲人的落魄,自我的堕落,可能世界上每一片凋零的叶子上都有我们错误的痕迹,我们越是想要努力的去忘记,灵魂上的绳索就会勒得越紧。
追问和求索,都没有答案。
我们无法面对的,只是我们灵魂里真实的自己。
回忆原本并非是利刃,就象遗忘并非就是良药一样。
只是太多的人选择在回忆里刻舟求剑,跌落在过去某一分某一秒的沟壑里。
于是往事变得暗无天日,灵魂一次次的在噩梦里惊醒,遗忘就是逃避的开始。
人们总会说,如果能够让那天的意外不发生,我愿意用全部去交换。
这是人类最天真的自欺。
当历史再一次历历出现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灵魂依旧别无选择。
最爱的爱人永远已经死去。
我们关起自己,再一次的、再一次的、再一次的在往事里看他死掉,那一幕象火焰一样灼烧、蔓延,我们可以假装忘记,而灵魂依旧无所遁形。
人们之所以忘却,是因为他们记得太牢。
一切可以是开始,一切也可以是结局。
如果我们的灵魂能够亲历我们自己,我们将无法在感动与爱里再用刻舟求剑的残忍来欺骗自己,无法在眼泪的咸涩里用恐惧和懦弱来麻醉自己。
那一刻,她说,我喜欢你,我知道我很坏,但我必须喜欢你。
那一刻,他说,对不起,可不可以再给我一次机会。
那一刻,即是开始,也是结局。
蝴蝶翩然而翔,沧海渺渺,只影茫茫。
必须牢牢铭记,才能够真的遗忘。
一部杜琪峰不参与剧本,不修改,不用风格化镜头和灯光的电影,本质上应该不算杜琪峰的作品。
更何况,在本片拍摄过程中杜琪峰竟然没有骂人。
整部戏除了依旧熟悉的郑兆强的运镜和林雪尤勇的客串出现外,皆是平乏叙事的典型。
杜琪峰为了证明自己也可以不是一个作者型导演,让【蝴蝶飞】挂着自己的名字,实际打出了“岸西作品”的隐藏字幕,从开头到结尾,不厌其烦地将这个俗套故事用尽全力表现,但结果还是没有高潮没有亮点,沦为平庸。
据说这部电影岸西原本打算自己执导,从剧本中可以看出岸西多少有点刻意落力要把这部自己可能的处女作在情感方面处理得事无巨细,无愧于她爱情金牌编剧的美名。
但是这样的剧本框架本身还不及银河《我的左眼看到鬼》,刻意的结果只能过犹不及,要煽情的话也没有《阿郎的故事》或《天若有情》中的悲情桥段,让杜琪峰执导必然溃不成军。
如果你对杜琪峰的这部挂名实验作品期待过高,最好别看;把期待值放低点,或许会觉得不错,就像周渝民也并没有我想象中演得那么烂。
故事嘛,就不说了,有情人因为误会阴阳两隔然后冰释前嫌各奔前程的故事.来说下李同学和周同学多么的不搭.周同学偶像剧出身,演技显然不到火候,一幅鲜嫩多汁的偶像剧耍酷表演模式,李同学久经沙场,在镜头前混这么久,显然是大陆的真感情表演路线,俩人整个不在一个星球,毫无火花不说,都浪费了李同学那么真挚的眼泪.跟尤同学对手戏就自然一点了.再来说说主题,可能是觉得光演爱情太单调太肤浅,于是又扯了亲情,可惜周同学的人物就缺失了立足点,变得没有立场和性格,如果上升到宽恕的高度呢,又太欠火候,于是就是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卡在当中间的四不像,很可惜.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演爱情呢.
好久没从电影院中途开溜了,原来香港电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原来杜琪峰的脑子早已进了大米粥。
这还是那个拍出孤男寡女的导演么,如果是,他看上这剧本哪了?
这整个片是不是一个“潜规则”的产物啊?
电影院还把片子归成“惊悚”,结果还不如哈里波特惊悚,所谓惊悚,是靠悬念支撑的。
得有谜,再揭谜,才能显出点惊悚味。
本片呢?
男主角持续骚扰女主角,纠缠在“你到底是不是真喜欢我”这个问题上,摆出一副痴情的样子。
可悲的是,他除了以尸体的形式出现一次,大秀伤疤之外,其他时间都与李冰冰互吐心声,相谈甚欢。
还说是东方的人鬼情未了,我拜托它啊,人鬼里 一 女主角看不见男主角 二 女主人公有生命危险而不自知 这就制造出了矛盾,一个鬼如何传递信息就构成了看点。
本片呢?
当然不能再用这个戏码,于是编出一个少年犯,掺合进男主人公的家里去,这有啥意味?
是等着一场前男友和追求者的人鬼大战制造惊悚?
当然我没有看完,或许所有的惊悚集中在最后?
他俩是亲兄妹?
那什么有外星人?
少年犯是男主角的弟弟?
说真的,就算以上三种情况出现,也没啥可悚的。
如果放弃惊悚,探讨本片的爱情描写,就更加令人痛苦。
人对鬼的身世大感同情,这聊斋早玩腻了!
男主角对李冰冰的咬牙切齿的恨莫名其妙就消解了。
描写男主角身世痛苦是为了博取观众同情?
从而为他俩的爱情感动?
这男主角要是冤死的也就罢了,可他自己和他女朋友才是杀害自己的凶手,这样的悲剧哪值得同情?
现在看来,或许这是一部教育意义颇为浓厚的影片。
一 教育广大女生,韶华已逝,请珍惜青春,不信看邵美琪,衰老得多么快。
二 教育恋爱中的男女,还是真诚坦白点好,是有人能扛欺骗,但这样的人太少了。
三 教育正在觅友的人,找对象擦亮眼,脾气秉性都摸摸清,不然很有可能抱憾终生。
最大的教育意义是,以后对港片,杜导的片,还是慎重慎重再慎重吧。
宗教上说,人类有七宗罪,贪食、色欲、贪婪、伤悲、暴怒、懒惰、自负及傲慢,换句话说,人类的罪恶皆来源于欲望。
对各种需求的过度追逐,过犹不及,构成了欲望,所以说错误不在需求本身,而是人类要求的程度。
可是世界上有一种需求,它的密度越高,越弥足珍贵,越为世人所称颂,那就是爱。
对爱的执着追求,难道不是欲望的一种,为什么它不是人类的原罪?
东东对爱的过度追求,使得他走不出今世,去不到来生。
这也实在怨不得东东,他的要求,在他看来绝对是人世间对亲情最基本的要求,父亲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就有义务来爱他,给予他关怀。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个要求对于东东的父亲来说,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不具备爱人的能力,或者说不懂的爱人的方式。
向一个根本没有爱或者不懂爱的人去要求父爱,我可以说,东东没错,父亲没错,错的是安排。
这样的说法又荒谬至极,安排怎么可能错,安排是前提,我们无时无刻都活在安排这个前提,如果承认了安排的错误,我相信也就没有存活的必要了。
安排没错,爱无能的父亲似乎也是安排设定好的一种缺失,所以,伸手要爱的东东就是安排的扰乱者,他的要求,等同于缘木求鱼,还埋怨树木,进而暴怒。
这样看来,对爱的追逐,在某种情况下,就是一种欲望,就是一种原罪。
成年后的东东,把这种不加以克制的欲望转移到爱情上面,女友被这种要求压得透不气来,女友回应不到这种高浓度的爱意,也许她开始要的只是一份小小的虚荣,虚荣本就是年轻的代名词,东东再一次的缘木求鱼了。
导演的慈悲,让父亲在后来慢慢懂得了爱,女友也终于看清了自己的真心,自己确实是钟意东东身上叛逆的特质,而不仅仅是虚荣本身,这种种的回应,哪怕是微弱的,都足以让东东满足,释然离开。
实际上,东东并没有放下执念,他承载这满满的爱意,才心安理得的走开,可是现实世界的东东们多数都是两手空空。
东东的生命,只能通过别人对爱的给予,才能圆满。
个体本身是不充盈的,这样的生命是合理的吗?
对爱的要求本没错,但我们对爱的满足,必须针对特定的人,比如父母,这种强制性追求爱的方式,对爱要求的程度,是否是错误要求,是否给对方造成压力,进而伤害。
也就是说,父母必须爱子女,真爱无价,这些话有待商榷。
李冰冰是这个年纪少有的实力派女演员,每次看到她没有风采毫无自信的走红地毯,都不禁莞尔,这些浮夸的东西本就不适合你,何必为难自己去迎合别人呢,你有你自己的美丽。
仔仔的表达稳定在一定的水准,和流星花园时期一样,这种毫无进步的能力也算一种能力,考虑改行吧
有的电影是用来哈哈一乐,看完就忘的。
这部是有内容有主题就是俗称的有中心思想的的一部片子,你不可能忘记它,因为你与它产生了共鸣。
东东的父爱情结抛不开,走不了,在恩佳 的帮助下。
解开了。
便安心走了。
他和父亲互相爱着,却又拧着,并不是爱情让他走不了,是和父亲之间的爱。
所以我说爱情重要还是亲情重要,其实如果是真爱,都很重要是吗?
这是我们善良的人普通的人都逃不开的情结。
在这个整个过程中,恩佳也渐渐解开了自己的结,真是好孩子。
善良的人才忧郁呢。
不是吗?
天问:这是杜棋峰拍得电影吗?
这是岸西的剧本吗?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宁愿相信,这是导演和编剧共同发的一个梦,或者身边的一个白日梦。
像我这样一个无比善良的人,为什么要把我在豆瓣电影评价中目前唯一的最差给这部片?
实在是因为他是部烂片并且导演是老杜同志。
对杜琪峰吧,不说多欣赏爱戴,但仍然觉得他的电影的水平一般都维持在中上,故事讲得也很有意思,而且也好看。
但是这么一部所谓的中国人鬼情未了实在让我无从说起。
周渝民演的那个鬼徘徊人间不可离去,只因还有未了之事,一句执拗的喜欢不喜欢,和相互无法体谅的老爸。
彭顺彭发看着是不是觉得好笑呢?
这就是一部低智版的塚爱或者鬼宿舍啊,更糟糕的是,相对于整个电影,这个概念还要稍微高智能一点。
我不爱看李冰冰站在路上歇斯底里地大吼,我一直不喜欢演戏过度用力的演员,表示崩溃,表示愤怒,表示悲伤,只会用肢体语言和高分贝,实在有点经不起推敲。
周渝民我想可以直接忽略了,讲着一口莫名腔调的鬼也太磕碜点了吧。
这和一些瞎搞的烂片不同,人家本来就是奔娱乐去让大伙一乐就完的。
这是一部貌似严肃的制作精良画面优美的烂片,抱着感动大家的念头制作出来的,这一点尤其令人发指。
我看完后一点想法都没有,我看剧中人在那苦苦挣扎我就觉得挺好笑的,于是我苦苦思索,只得出一个结论,不是他们都脑残了就是我自个儿脑残了。
东东和佳佳……真是谢谢您了:(看完以后再看神探,我就有了惊艳的感觉。
我大胆猜想,蝴蝶飞的意义是否在于方便我们对比,最后得出杜琪峰还是拍男人戏的料。
杜导说以后大家伙就别老指责我不关心女性题材了,实在是力不能及爱莫能助啊!
这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每个人都拍的很丑尤其是周 他杂一只眼大一只眼小加龅牙了 再加上恐怖做作的笑声还有 干吗叫东东 为什么不叫喔喔 刚好和佳佳凑成一对还有那许绿禾 那头卷毛 干吗不叫许麦田许水稻你们还可以制造更多 可爱 的名字那红颜料 调的太红太稠了吧台湾腔 香港腔 普通话的交织真是真是让我郁闷直接损害了我心目中的帅哥美女的形象怎么看都象是一份被赶出来的贺岁作业糟蹋了一个好故事
昨天在高中的日记里发现这部电影的影评。写得真好!
歌很好听,觉得换人唱会更好听。还是不错的。。。。电影的流动很不错
老杜你肿么了···
突然发现,我居然看过这部脑残片。。两星半。。。
感觉好像看过,想再看一遍。不管他们如何说它烂,也不管这个世上有没有鬼,至少这部片子给了我直面的勇气。
这也叫电影,丢人啊
可以提名多對最爛電影搭檔:杜琪峰和岸西,李冰冰和周渝民,李冰冰和她的假髮。杜琪峰和岸西不搭,影像十足銀河映像的同時,故事完全不銀河映像,同樣是在戀人鬼魂陪伴下走出傷痛的故事,《我左眼見到鬼》有多輕盈感人,《蝴蝶飛》就有多故作深情,岸西還不如把故事寫成小說出版,應該會受初高中生喜歡。李冰冰和周渝民不搭,一個太過用力苦情,一個超出當時能力,不僅彼此沒有火花,更加無法融入港片氛圍,完全無法。
鬼片
人鬼情未了
味同嚼蜡
凑和看!
垃圾片
昨天无意中拨到中央六台,无意中看到这部电影,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什么吸引了我,我只是被剧情带着看完了它,竟然真的让我感动了一下!
可以是开始,也可以是结局
这竟然是杜琪峰的作品!!唯一一个煽情之处就是尤勇对儿子道歉的那场哭戏,很动容。看来内地女星的容貌感染力实在不及港台,李冰冰显得很老很不好看。仔仔接这部片子让人都没法收藏他俊美的脸。。剧情太狗血了!
挺引人思考的。。
那时候和一群同学在电影院看的,他们都睡着了,我却挺喜欢这片儿...当时根本没注意到导演和编剧是谁
在IPTV上看的,忘记情节了,仔仔永远都不老的- -
3颗星,全给仔仔了
竟然是岸西和老杜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