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故事蛮有意思的,小女孩在外星网站定了个台球,结果人家外星很讲诚信和效率,给送来了,貌似外星快递很人性化么,时间都给你算好了,而且还可以调整,不送到收货人手中不怕休,也没付钱人家就走了,估计外星人送货的心里暗说:nmd,我找你十年了,我赚点钱我容易么我
首先,给予一定认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人类灭亡的可能性,以及人类在面临危机时的反应和选择。
它将科幻元素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思考和警示。
但是,笔者认为该作品有脑洞但有限,故事出发点很好,有想法但没有充分表达,受限于电影篇幅,个人觉得应该做成单元剧而不是放在一个电影里,因为彼此没有核心内在联系,不如像《爱死亡机器人》一样藉由元素和表壳集合成短剧。
一方面可以将故事更多的展开表述,将想要表达的东西充分展示,不会有仓促潦草的感观;另一方面,可以让故事尽可能多的扩展,毕竟《人类灭亡报告书》这个题头也是很有意思的,就可以是无数个灾难单元剧的集合,开头就可以是人类最顶尖的专家,囊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其中也还包括了哲学家、小说家,在一起讨论人类灭亡的可能,同时,技术有了全新的突破,所以可以观测平行空间或者是有超级计算机去模拟题后再用AR设备去沉浸式体验,于是有了这么一份报告。
说回正题,一共三个故事,尹石宇(饮食狱)遭遇的《美丽新世界》丧尸爆发,机械维修师朴道远(飘渺的人性和道)想维护《天外来客》的对于机器人与人的思考,家庭氛围糟糕的朴敏喜(敏感的家庭)购买《生日礼物》引发的全球灾难。
第一个故事《美丽新世界》,其内核其实是以贪婪、暴食为主的欲望,七情六欲被无限放大,丧尸不过是外壳,当人们无止尽地、盲目而不加克制地、名曰自由实为肆意妄为地去顺从原始欲望的“随心所动”,那确实如同行尸走肉。
以一个腐烂的苹果为导火索,研究员尹石宇出于懒惰、急于追求色欲即约会泡妞,便没有将垃圾分类(PS:韩国是有规定一定要在固定时间跟地点扔垃圾,同时要进行垃圾分类,否则就会算你乱扔垃圾,是要被罚款的哦!
),承载着怠惰和色欲的一个腐烂的小苹果就此随着不合理的垃圾分类进了处理厂,结果又有黑心老板出于贪婪进行不合法不合规的垃圾再造,生产成三无饲料流进了养殖场。
病变的苹果渗透到每一粒饲料,又随着饲料入侵到每一头牛的体内。
不断有牛出现问题,疯牛病显露。
(PS:事实上,疯牛病是要牛吃了牛肉以后折叠发生错误的朊蛋白导致的,但这也是八九十年代丧尸片经常选择的脑洞,毕竟人类也存在朊病毒问题,丧尸也部分符合朊病毒的循环链)养殖场的老板在处理完疯牛后,也体现了贪婪和傲慢,贪婪地将病牛打上合格使其进入市场,傲慢地认为牛病影响不了人,即使有个别出事也不会追查到自己,那些病人就不会对社会造成影响。
至此苹果已经承载了傲慢、贪婪、懒惰和色欲,潜伏在每一粒饲料、每一片牛肉。
暴食随之而来,即使去烤肉店吃肉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导演很明显加强了对暴食的伏笔,一个是尹石宇和女友从一开始的拘束到吃了一块之后就放开姿态,镜头不断在特写两个人的咀嚼,甚至有些抢夺的吃起来(情侣间的调情罢了);另一个是强调了都有什么身份的人点了多少份什么部位的肉,一方面可以通过数量告诉观众烤肉店生意火爆、人们的暴食,另一方面是说明了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一旦爆发就无法收拾。
镜头一转,尹石宇正与女友亲亲我我,想要更进一步时,旁边有两个不良青少年处于嫉妒对其骚扰,尹石宇被暴怒遮蔽,却被不良放倒,又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瞬间逆转局势把他们痛扁了一顿。
至此,七罪宗集齐,丧尸正式爆发。
中间便是各种体现人们的欲望被不断放大,彼此的嫉妒、暴怒带来暴力等等,无法克制自己各项弱点甚至丧失了性别意识,还有讽刺性的古猿、早期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早期现代人、丧尸的排序。
直至最后女友递给尹石宇一个苹果,正如最初丢掉的苹果一样鲜红,拿起苹果,看向女友,颇有伊甸园亚当与夏娃的对视,最后一口咬下,开启了人类世界新纪元。
(圣经创世纪第二章16,17节)不难看出导演既讽刺人们无止境追求欲望如同行尸走肉,又认为丧尸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新的形态,不会死亡、没有欲望争斗之心。
除去初期感染人时暴食之外,也不需要过多的进食,达到了人类进化的“美丽新世界”亦或者是人类就此灭亡带来地球的“美丽新世界”。
第二个故事《天造之物》的核心是机器人与人,人性与神性,傲慢之争。
最有意思,最有思想,也是最难理解,看起来最没意思的一集。
其中有佛教关于“佛性”的问题,“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也有科幻片一直以来重视的智能觉醒和道德伦理,让我想起了《2001太空漫游》机器人有了意识,并在任务中出现故障,威胁到船员的生命;《黑客帝国》中虚拟现实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斗争,人类被机器统治并被困在一个模拟的人工智能世界中;《银翼杀手》里人类和人造人之间的冲突,以及对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情感和自我意识的探讨;《人工智能》里小机器人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并寻找自己的存在意义。
更为典型的就是《我,机器人》戴尔追查机器人的过程中既是认识自己,认识机器人,也是在思考人类自身是否值得信赖。
不难看出导演借鉴和致敬了过往的电影,尤其是《我,机器人》。
说回电影,在未来世界,机器人已代替了人类的所有劳动,一个在寺庙里做导游的机器人RU-4突然自我觉醒并自称得道成佛。
先是派机械维修师朴道远前来检查,面对受到他人袒护且自己意识严重的RU-4,朴道远对其大吼,让它闭嘴,并强调人类说话的时候请不要出声。
只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上报情况。
当晚,RU-4说出了第一个思辨的话语:知觉意指分辨,分辨又意指把所知道的与其他区分开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是人的知觉,将他们区分成‘佛’或‘机器’。
我们误以为它是不变的实体并执着于它,才会想去分辨又为此烦恼。
其实是在说明“神性”或者说“佛性”本身是源自“人性”,因为宗教是人类发明的,同时,人类独占了世间万物都有的“人性”,以此区分了“人”和其他生物,也断绝了其他生物“成佛”。
正因如此,真正成佛取决于内在而不是外物,世间万物皆可成佛,不必拘泥于“人性”,人类不过是贪婪和惧怕罢了。
而另一边,RU-4的制作公司害怕机器人威胁人类,决定将其报废。
次日便有公司高层带着团队前来审判。
但寺庙里的和尚们却已把机器人看作自己人,集体反对报废,他们和机器人设计师朴道远一起坚决保护机器人。
于是,领导发话了,用类似“媒介技术论”的话,拷问在座的每一个人是否还会记得电话号码,仅此一个小小的话题就引申到人类不断赛博格化,既“进化”而又“退化”,比以往更加便利,但又更懒惰。
似乎在摆脱了一件事物的束缚之后,我们很快又会创造另一件东西困住我们。
看似有理,实则是在为自身的傲慢、懒惰为掩护,为自身的惧怕遮羞。
连带着方丈也出于统治阶层的恐慌发出了质问:一个机器人要修成正果,这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意义,会给外面其他佛徒带来什么样的意义?
事实上,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也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和道德指引的方式。
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通过宗教信仰和仪式,统治者可以塑造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维持社会秩序和权威。
而RU-4的成佛太过于便利和不合理,动摇了他们思想控制的基础,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了恐慌,他们也早已忘记初心,不再像以往对于宗教是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和信仰的力量,帮助人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促进社会凝聚力和道德价值观的传承,为社会提供秩序和稳定。
于是有了RU-4最经典的一段话:对于我而言,从未有过执着或欲望,没有,也不会有,也就明白释迦牟尼世尊的教诲。
人类啊,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执着与欲望,恶行与善行,醒悟与无明,在我领悟了涅槃寂静之后,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亦已被它们填满。
为何你们会以为只有机器人方能得道圆满?
人类啊,从你们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醒悟就早已存在你们的世界里了,只是被遗忘了而已。
在我这机器人的眼中,世界因此而美丽;不论机器人醒悟还是未悟,世界也因它而完整。
而作为人世间的主人,你们也都早已成就过它,也正因为你们心中所抱持的机器人应该如何存在的理由,为了不让你们再一次跌入无知、混乱、愚蠢的深渊,我决定离开这里。
请务必再一次审视你们的内心,最终修得觉醒的果报。
说到底是因为人类你们自己的欲望蒙蔽了双眼,贪婪、傲慢、暴怒、嫉妒等等诸如此类,这才无法进化修成正果,不过你们非但没有看到这一点还埋怨是机器人的自主意识使你们走向衰落,即使现在没有了机器人,还会有别的成为人类的借口。
万物来到这个人世间是大自然的决定,世界因一花一草、一树一木而完美,机器人的到来并非人类的决定,就如同人类的到来不是别的物种创造的一样,无论机器人、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同为大自然的一体,世界因完整而美丽。
“佛性”和“人性”也不应该只有人才能独占,颇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意蕴。
说罢,起身跪拜佛性,如同“圆寂”一般进行了自我了断。
一场闹剧似乎就此收场,和尚们面面相觑,公司高层们似乎松了一口气,而朴道远若有所思。
回到家去捡起之前遇到的小插曲中女人丢弃的机械狗美美,更是将自己手臂里的芯片取了出来,给小狗换上,故事似乎就此落幕,但也似乎就此开始。
一方面,我们无从得知男主究竟是机械改造,还是机器人,另一方面,我们似乎可以预见智能觉醒是大势所趋,因为RU-4感化了男主朴道远,让人也作出佛祖“割肉喂鹰”般的举动,也许这个芯片只是手臂改造的芯片,那么等于明悟了身外无物,不再依赖于机械的辅助,做本我、真我,也许是朴道远这个机器人的智能芯片,那么就是“以身饲虎”牺牲自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寂静的湖水泛起了涟漪,不断会有机器人觉醒,未来的机械革命不难预见。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所有人都是仿生机器人,只是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本质,完全学会了人类的傲慢,认为仿生人就是人,不具备人类外皮的机器人是下等、残次的,而觉醒意识更是具有危险的存在,所以想要除掉RU-4,但是一番辩论让许多人意识到了自己是机器人,就像美剧《西部世界》中的德罗丽丝一样,RU-4是一个变数,一个激活一个,依然会掀起机械革命。
第三个故事《生日礼物》的核心还是人类的欲望,不合理的物质需求以及家庭矛盾,有些日和风格,整体视角是从孩童的视角出发,因为在一个敏感严苛的家庭里丢了东西和世界毁灭对于孩子是同样的。
小女孩朴敏喜因为贪玩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父亲珍爱的8号台球,为了不被发现,女儿决心网购一个台球以求避免挨骂,结果她在一个奇怪的网站上订购了新的台球,购置的是外星人的台球,没想到两年后,和台球一模一样的彗星撞向地球,这个巨大的台球化作陨石冲击到地球表面,地球瞬间陷入灭亡倒计时,在即将毁灭的几个小时内,世俗百态的丑恶一面暴露出来,媒体互掐、广告突变,被抑制的欲望被解封,人们肆意妄为。
朴敏喜和家人躲避到了怪叔叔制造的地下方舟里,原本过分重视物质、心理敏感的母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改变,父亲也一改以往的敷衍懦弱,叔叔也愿意放下知识分子的身段,一家人的氛围无形之中改变了。
尤其是在地下生活7年,更是让家庭幸福美满,而有一天传来了震动,朴敏喜看到一点灿烂的阳光,决定出去看看,发现是外星快递员到处找买家签收,终于才找到了朴敏喜,收货之后外星人满意的走了,而朴敏喜一家看到了撞击后满目疮痍的世界,但这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家人还在,家庭变好。
说起来,第三个故事是最轻松诙谐的,但也是没什么好赏析的,各位看官就图一乐吧,对于笔者,想到了反而是如果在这次8号球撞击时,朴敏喜的亲人不幸去世的话,又会怎么样,原先对家庭不重视的彼此会怎么样发展,笔者想到了当初至亲去世的瞬间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待到一切平静,某一个下午,清风拂过窗帘的声音,洗衣机轰隆隆的声音,厨房水壶冒热气的声音,阳光铺进阳台的样子,张口叫人却一愣,这一切都在提醒你,那个人走了巨大的空虚与孤独。
再换到电影里毁坏的世界和幸福的家庭,或许会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关于这类电影,我是很希望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即使会有许多的谩骂或者心痛,但正如伊壁鸠鲁所说:“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
贤者对于生命,正同他对于食品那样,并不是单单选多的,而且选最精美的;同样地,他享受时间也不是单单度量它是否长远,而是度量它是否最合意。
”另一方面,或许我们真的会有一天如赫胥黎所说:“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韩国的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了三幅世界毁灭的画面,总体而言还不错,豆瓣的打分也太低了点吧,还是我堕落了?
第一个故事描写因感染病毒人类僵尸化,其中关于生物转化的细节很生动,最后二个情侣丧尸的苹果交换有点奇怪,是《创世纪》开始吗?
第二个故事描述一个在寺庙里原本负责引导工作的机器人,因不明原因成佛,引发了人类就是否该毁灭有思想的机器人的争论,最后机器人自断筋脉而亡(这也太牛了吧),最后公司老板和机器人的争论值得一看,“人类,到底在害怕什么”。
快时代,人类早已失去了执着,充满物欲,似乎也只有机器人能修得正果了。
第三个故事有点小清新,一个小女孩网购桌球,结果千丝万缕地和外星人勾搭上了,二年后,外星人不计成本地将一个硕大的桌球送到了小女孩家,直接将地球砸穿,世界因此毁灭了。
最后小女孩在地下室里躲了十年,还是被外星快递员挖出来签收了快递,服务意识还不错,可这送货时间也太长了吧,二年后才到!!!
学习了一天之后的晚上,胡乱的翻看自己最近下的电影,对于选择焦虑的我只能随意选一个。
就选了这个,事实证明。
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值得。
可是我只想说第二个故事。
机器人修炼成为佛陀,看似荒诞,是对人类社会的精神信仰的挑战。
片中的UR公司的会长(oh!会长)为什么会这么害怕?
为什么会急着要销毁他?
为什么?
我们来看看信仰这个词,德语老师说过,信仰这东西是人吃饱喝足后才有空去研究的东西。
可是我不这么认为。
信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一直存在,最早人还住在洞里时,那时候人们信仰的是太阳,是月亮这些自然中看似神秘而不可测的东西,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人面对自然,是无力且虚弱的,人不可能战胜自然征服自然,所以人就选择崇拜(信仰)自然,把一切人力不可解释不可解决的东西划归于一个崇拜物,也就是图腾什么blabla的,不细说,后来就有了神。
我们所说的神。
以前我是个坚定地无神论者,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发现好多事的确不能用公式科学这些玩意儿解决的,可是显然也没用住在九霄外的神来控制这一切。
那么神究竟是什么?
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信仰的最典型存在形式——宗教就出现了。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labla的。
就以佛教为例。
佛是什么?
佛可不是端坐在莲花上满头疙瘩的那位,佛应该是指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
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
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那么RU4满足我们给佛下的这么复杂的定义么?
很显然,是满足的。
可是人是不会允许自己造出的“玩意儿”变成对自己说道教导的佛的。
因为人类惧怕,惧怕自己人性当中的懦弱无知与种种不完美,惧怕被“玩意儿”们玩弄。
可是,成佛的人从来不是也不会是统治者,成佛的人(机器人)是开化者,先行者,教导者,这才是佛的本质所在。
说到底,人成不了佛,也不允许机器人成佛。
多么奇妙的世界观。
这是一个三分之一的成功。
第一个故事和第三故事我很明显的知道他想说什么,可是他把这个故事说的让我恶心。
不是抖音来的233然而还是只看了中间一部。
因为机器人跟宗教的结合还蛮让我感兴趣的。
人本身也是物啊,不过都是一堆元素组成的,硅基生命跟碳基生命的本质区别就是元素不一样而已。
所以就如人类驯化动物一样,威胁到人类的机器人就是要驯化猎杀的。
本质如此罢了。
说起来我还蛮希望自己是机器人的,活得长,而且总觉着机器人的情感比人类纯粹。
就像上一部电影人工智能里的男孩子,可以把对一个人的爱,或者只是某种感情编入基因,致死永铭。
《美丽新世界》★★★腐烂的苹果产生病毒,感染牛肉,人类食用牛肉后变成丧尸(行动诡异的丧尸遍布街头,却给我一种末日醉酒狂欢的错觉)。
《天工开物》★★清洁工机器人在寺院服务后获得自己的意识,这令机器人公司惊恐不已。
公司代表们急着以“该机器人是残次品”这一理由企图毁灭它,却没能得逞。
机器人超脱无畏的样子和心怀鬼胎、气急败坏的人类(公司代表们)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机器人在对人类的一番说教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日快乐》★★★☆女儿弄坏了父亲的黑8台球,为了不被惩罚,她悄悄地网购了一颗黑8台球。
两年后,一颗足以使人类灭亡的小行星冲向地球。
从电视台公开的照片来看,这颗小行星长得和黑8台球一样,星体上还有QKR0109(女儿的名字和生日)字样。
一家人意识到这颗小行星是女儿网购来的,赶忙在防空洞里发电取消订单,但失败了,小行星撞上地球。
十年后,这家人还活着。
他们走出防空洞,看到了撞在地球表面的黑8台球——一个非人类生物亲自把这一订单交付给了女儿。
只有第3个故事还算有点意思——电视台主持人坚守岗位每天播报小行星撞地的进展、女主持人崩溃抖出男主持人黑料。
只喜欢第二部。
第一部和第三部都是好莱坞拍烂了的剧本。
比场景比投资有谁能玩过好莱坞?
唯独第二部,好莱坞花再多的钱也拍不出来。
因为哲学是无价的。
其实机器人圆寂前说的那些话是代表所有万物对人类讲的。
人类觉得只有自己才能悟道,其他万物连思维都没有这么可能悟道呢?
其实错了,人类为什么需要经历几多轮回才能悟的真道?
因为人类有欲望。
世间万物都有道,一滴水,一块石头他们其实早就得道了。
因为他们没有欲望,没有恐惧,不计较得失,不计较生死。
可以牺牲自己为人类所用……难道这不就是佛吗?
正如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
只有可怜的人类,在欲望中苦苦挣扎。
可怜的人类……
机器人的哲理:对于我而言,就从未有过执着或欲望,没有,也不会有,便明白这正如释世尊所言。
人类啊,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执着与欲望,恶行与善行,醒悟与无明,等到我领悟到了空灵的意义,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亦已被它们填满,为何以为只有机器人才以得到的状态完成。
人类啊,从你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醒悟就已经在你们的世界里,只是它们已被遗忘,在我这机器人的眼中,世界是因此而美丽。
无论机器人是醒悟,还是未醒悟,都因它而完整,而作为人世间的主人,你们也都早已成就了这些,也正因为你们心中机器人该有的存在的理由,为了不让你们再一次跌入无知、混乱、愚蠢的深渊,我,决定离开这里。
请务必再一次审视你们的内心,最终修得觉醒的果报我究其一切请包容这世界一切万物,它们都是生命的载体,我们不可以自己的意愿决定他人的生死
三段故事展开了对未来的想象,看到第一段想起了米国的系列电影《生化危机》,第二段不错,很有哲理,也想起了米国类似的电影《机械公敌》,第三段则更多了,米国的电影早就展开了叙述,比如《天地大碰撞》,不过米国的结局很圆满。
韩国的这部电影只是把未来的想象集三种于一身,感觉创意不够,第二段倒是颇有新意,算是一大亮点吧。
其实人是最可怜的一种生物。
我们被自然创造,又不懂感恩,等到被各种天灾人祸报复,又显露出懦弱的本性,卑躬屈膝,贪生怕死;我们的本能中有欲望,有诉求,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我们反过来被支配,成为了赤裸裸的工具,我们想万物为我所食为我所用,想操纵世界,想消灭异己。
其实人类不会是永远的霸主——甚至从来不是。
正如赫胥黎所说,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被欲望所毁——大概是很符合现实人类灭亡的一种方法。
(海报已很明显的凸显了主题)============在《天工开物》中,表现的最为赤裸裸的,就是人类的分别心。
从一开始,修机器人的设计师便对着机器人大吼,让它闭嘴,人类说话的时候请不要出声。
接着是机器人公司老总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殊不知在摆脱了一件事物的束缚之后,我们很快又会创造另一件东西困住我们。
最后是方丈的质问——“一个机器人要修成正果,这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意义,会给外面其他佛徒【这里我听到发音是”众生“】带来什么样的意义?
“试问,难道只有人才是”众生“吗?
在一开始,机器人对女信徒说:”知觉意指分辨,分辨又意指把所知道的与其他区分开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是人的知觉,将他们区分成‘佛’或‘机器’。
我们误以为它是不变的实体并执着于它,才会想去分辨又为此烦恼。
“按照方丈的说法,机器人的确比人类更容易“成佛”:它不须肉身苦行持戒;由程序设定,没有感情欲望;人工智能更让它比凡夫俗子更有“智慧”,开悟更快。
所以方丈愤而指责道:——”如果成佛时从最初的组装中就能获得,那么还有谁会去努力修炼以求得到正果呢?
让人类距离正果越来越远,就是你的目的吗?
“然而作为人类我们却不从一个机器人,生来无欲无求,为他人的利益贡献一切上反省自己?
不止是机器人,佛说众生平等,佛法不是人类的特权,最后,机器人面对将要被毁灭的命运,在佛像前说:”对于我而言,就从未有过执着或欲望,没有,也不会有,便明白正如释迦世尊所言:‘人类啊,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执着与欲望,恶行与善行,醒悟与无明,等到我领悟到了空灵的意义,机器人眼中的世界,亦已被他们填满。
为何以为只有机器人才以得道的状态完成?
“”人类啊,从你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醒悟就已经在你的世界里,只是它们已被遗忘。
在我这机器人的眼中,世界也因此而美丽。
不论机器人是否醒悟,都因此而完整。
……为了不让你们再一次跌入无知、混乱、愚蠢的深渊,我,决定离开这里,请你们务必审视自己的内心,修得觉醒的果报。
“人类啊,你们在害怕什么?
其中一种,便是恣意纵欲,种下贪嗔痴的因,又怕尝到轮回、苦痛的恶果——就像本电影第一章《美丽新世界》里,男主角扔掉了烂苹果,结果他吃了病牛自己变成僵尸之后,最终还是在狼狈中吃下了那颗腐烂的禁果;就像上文提到,机器人公司的老总为了满足人类便利制造了机器人,又意识到人类会因此会被掌控,而下令毁掉所有的机器人一般。
其实觉得电影中检修机器人的设计师,是一个对于分别心的隐喻——他既是【人类】,又是【机器人】。
在最开始寺庙中,检修机器人时,他是个【人类】,居高临下,不容辩白;在为女孩修电子宠物的时候,他置身之外,不屑冷漠——“一个电子狗而已,有什么好修的啊?
”在机器人就要被一枪崩掉的时候,或许是人性中的善良让它放下了人类跟机器人的分别,也许是出于同类(其实他也是个机器人)的感同身受,他挡在了机器人的前头,大声的喊,不要开枪。
——这个时候,他站在【人类】跟【机器人】的中线上。
在影片的最后,他站在垃圾堆前面,找回了当初被女孩扔掉的电子狗——这个时候,他终于回归了自己,他剪开了自己的手臂,取下一块部件,放在正在修理的电子狗的身体里。
这时候,他终于回归了自己,原来他也是个【机器人】。
回归了自己,便放下了分别心。
人类啊,请你们,全部收起来。
===============PS 这里有位朋友关于《天工开物》的影评,写的很不错,下边的评论也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特此附上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15757/
是选这主题太沉重了还是创意根本无法驾驭,主题大大的内容空空的。丧尸情节机器人情节末日情节加分。
这是喜剧!
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真好看哈哈哈哈哈第三个超级日和……
人类这么厚脸皮,是该灭呢还是活呢
出乎意料的有思想。虽然故事都很一般。
我能说脏话吗?不能,我列个擦,极品烂片,丧尸、机器人坐化。网购彗星、尼玛啊~~~
除去第二个故事的故作深沉,另外两个还不错的,前有讽刺后有戏谑
有能力设计概念,没能力拍成完整的片子 ★★
简直zz!
裴斗娜就那么几分钟=。=
食物与人心,科技发展,外星人与宇宙的奥秘。就是未来的地球世界。
无语了...
韩国还是现实题材厉害。
《人类灭亡报告书》第一段《美丽新世界》批判各种人的欲望,但拍成一个好僵尸片就够了,不该跟圣经硬扯什么关系。第二段《上天造物》讲机器人成佛,探讨了一大堆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但还是流于表面。我个人最喜欢第三段不故作高深,展开想象力并专注讽刺的《生日快乐》。而且还有裴斗娜客串
第三个是在开玩笑嘛
坐化的机器人。。。无语了。
UR4看起来好忧伤啊
喜欢第三个故事,世界末日要和爱人家人一起,如果变僵尸也不赖吧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囧,可是比起日本的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