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开篇前两句就给出结论,定下基调,教人不要把恶人一棒子打死,恶也曾经是善,也可能回归于善,再之前,孟子也说过“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至于人性是否真的本善,或本恶,或无谓善恶,争议从未平息,在各种作品中被反复探讨,《倾城》是一部坚定的倾向于人性善的电影,给罪犯装上了一颗英雄的心,影片以大地震为事件背景,讲述一个警察、一个罪犯、一个美女在灾难降临前后,在生存、情感、职责的交织中,联手进行的绝地救援,救助生命,也救赎自我的故事。
影片中有三位主要角色,黄觉出演的罪犯刘川是根本,围绕这位逃亡经验丰富、身手也不错的罪犯,展开了他的救人亦自救的历程,怎样在地震过后,逐渐被激发出内心深处的善意,从而以一个罪犯的身份履行了英雄的责任。
如果说这个刘川初出场时是一个善念被封闭在内心中的恶人,那么其他角色就是打开他的钥匙,第一把是比较轻松的临时救援小组组长,错把穿着警服的刘川拉进了救援组,完成了对他的初级改造;也有比较浪漫的女游客,林心如饰演的秦肖雄,以现代女性特有的魅力,进一步感染了刘川,这个角色虽然刚出场时貌似很自我,性情也偏刁蛮,但随着故事的展开,她渐渐露出内心温情和浪漫,她对于感情的表达方式,对于生活的态度,让刘川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另一面。
相较于刘川因家庭破碎而产生的心理阴影,她就像阳光一样灿烂,重新点燃了刘川对新生的向往。
另一位男主角,丁勇岱饰演的警察王老石,则在影片中与刘川形成了善与恶的对立关系,一个执意要把罪犯缉拿归案,一个要为了女儿继续逃亡绝不肯轻易就范,两个誓不能两立的人却在灾难中罕见的形成了联盟,正是王老石屡行职责的不败信念,打了刘川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反之,刘川则用一个罪犯的真实情感,在灾难中做出的义举,让王老石第一次感受到了捉人的纠结,同样,林心如的角色,也从刘川的身上得到自己所缺失的一种责任感。
因为题材和故事的关系,《倾城》的整体氛围始终是悲烈且沉重的,很难想象大喜剧演员、曾执导过《二十五孩子一个爹》这样喜剧风格鲜明的黄宏也能如此沉稳。
不过影片中还是有一些情节上能体现出幽默和轻松,比较有趣的部份基本上都集中在地震前和地震初期,三个主角之间身份未曾明确时的一些乌龙,救援小组长让人哭笑不得行为,都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偷手机小贼的跳跳游戏,灾难凶猛,却消灭不掉人们的笑容。
《倾城》当初拍摄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不久之后,不止是无数废墟场景非常可怖,还有许多发自人心的真情实感,可以看出无论主创团队还是群众演员都表现得很扎实,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都满含热血,给影片形成了一股不散的精神力量,而当这股力量凝聚于一个罪犯身上,让他的人性发出真实的闪光,这世界也仿佛随之变得格外光明。
光看片名《倾城》两字太容易被人误会成这是一部爱情片,实际是上这却是一部有些另类的宣扬人间正道与与人性之美的影片。
《倾城》不太好进行类型定位,可以说是灾难片,也可以说是警匪片,当然,还有爱情与喜剧的元素。
《倾城》以汶川地震为背景讲述了小城市里的警察、银行盗窃犯与叛逆美女这样三个普通的小人物因为大地震而关联到一起,并各自影响各自改变的故事。
在沉重的主题下,《倾城》却依靠巧妙的故事编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灾难片传递的悲惨、恐慌的气氛,转而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面能量,拍的是地震,说的还是小人物的善恶之心以及人性的挣扎与改变。
这不得不提到作为导演的黄宏对小人物行为及心理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就如同在他的小品中创造的那些小人物,骨子里是善良的,但有些行为确实又爆料出这些小人物的无知、贪婪与自私,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人对财富都有着无穷无尽的贪婪的欲望,正确的情况为了追求自己的财富或者梦想,去进行不断奋斗,这种奋斗是建立在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服务和财富基础上的。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影片中黄觉出演的银行罪犯刘川,他开始出现时展现的就是一种人性之恶。
他为了获取财富采用的是不正确的手段,他没有约束住自己的的贪婪之心,爱财,但取之无道。
丁勇岱饰演的警察王老石作为正义的维护者,正是处在刘川的对立面,捉拿刘川是王老石的职责所在,他代表着公正的法律,他与刘川是警与匪,猫与鼠的关系。
但是在灾难到来时,作为罪犯的刘川在错穿警服被迫进入救援组去展示他对受灾的公众人性中善的一面,以至于太过投入完全忘记自己的原本身份,从服装延伸到心里真的错位时,我们就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几个字的意义。
而警察王老石却不能因为刘川的身心错位而放弃抓捕,刘川的善此时却成了王老石的困惑与纠结。
当刘川是一个坏人时,可以直截了当的将其抓捕,当刘川成了救援队的一员时,他又分明是一个好人,他们依旧是警匪关系,却也是同为救助者的朋友关系。
《倾城》将一场废墟之上警匪之间的猫鼠游戏变得耐人寻味,这样的故事与人物设定非常大胆,既荒诞又真实,没有绝对的善恶,好人坏人的状态也可能发生改变,甚至的模糊不清,没有谁规定英雄是绝对善良的,罪犯也可能成为英雄。
在一次次选择中,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慢慢的完成了一次人性的转变,如果说《倾城》是一部弘扬人间正气的主旋律电影,那它也不是另类的主旋律电影,对于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倾城》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导演黄宏说:“城市可以倾,但人心不能倾”,人心,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文 / 赤叶青枫一座地动山摇的危城,一群地震中的男女,这不是汶川伤痕的复刻,也不是雅安悲痛的重演,是“不为了忘却的纪念”——由家喻户晓的笑星黄宏执导,青年演员黄觉、林心如、丁勇岱联袂主演的一部《倾城》,在这个五月娓娓诉来。
电影《倾城》将故事地点设置在西南某城,丁勇岱饰演的警官王老石与黄觉饰演的银行盗窃犯刘川,在生死追逐之中,整座城市突发地震并轰然倾塌,苏醒过来的两人上演了一番反角逆袭的“猫鼠游戏”,在这过程中,有无私大爱的延续,有真善美良知的唤醒,也有林心如饰演的叛逆女孩秦肖雄表露爱意……三个小人物的命运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而发生改变,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放弃恩怨,携手救援,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救赎:银行盗窃案犯刘川奔逃在路上,他在不停躲避警察追捕的同时,还在疯狂地寻找着自己多年未见的聋哑女儿,他时而凶狠、狡猾,面对警察的追捕,他在秦肖雄耳边悄悄说警察是伪装的;他时而忧伤、温柔,在面对女儿时悲伤的眼神让人感同身受,在和秦肖雄一起时,昏暗的灯光柔和了他脸部的线条,眼神竟温柔得似春水。
于是全片里,狼狈逃犯黄觉的造型虽然大多满脸灰尘、破衣烂衫,却彰显了另类的帅,正是他的形体语言和变化复杂的眼神感动了观众,将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诠释得淋漓尽致。
本是警察身份的王老石却被逃犯刘川“掉包”,上演警察和劫匪角色上的离奇互换。
丁勇岱一直都是以正面形象示人,而他的警察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一身肌肉线条分明,热血男儿让人感动;在电视荧屏大热的大眼美女林心如加盟电影,出演一个性格叛逆、特立独行的女孩秦肖雄,为灰蒙蒙的废墟残垣增添不少,人物角色也在一系列的变故和对生命的重新体会之中寻到了人生真谛。
《倾城》虽是一部抗震救灾题材电影,讲述地震灾难下的小人物抉择,却不打“悲情”“苦难”牌,相比较于其他抗震救灾的影片,《倾城》更像是一部举重若轻的作品,拍的是地震灾难,反映的却是人性两面的挣扎,不仅诙谐幽默又充满爱,而且将一个大主题、大精神、大情怀放在三个小人物的身上,以“悲剧喜唱”的方式通过主人公在地震中的转变来展示出人类在天灾面前如何迸发出内心中的真善美,可谓是为主旋律电影如何拍得生动好看而开辟了“新”河。
《倾城》于细微处观察人间百态,捕捉人情冷暖,展现人性之美,最大的亮点在于“情”,灾难片充满了黑色幽默,无论是警察、逃犯还是叛逆女孩,都在危急关头暂时放下恩怨,携手救援,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救赎,直指人心最深处。
当看到最后逃犯抱着警察前行的背影时,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那是一种力量,即使“倾城”,也倾不倒的力量。
就算地震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
只因城市可以倾倒,但人心不倒,群心澎湃,众志成城。
电影《倾城》始终闪烁着小人物质朴的光辉,更让人感到灾难来临之际,假使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假使所有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唯有更加珍惜眼前人。
你我天各一方,却可同心,愿振作精神,重建家园。
本片在单纯的抗震题材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尝试。
突破了以往抗震救灾等灾难片只强调群体面貌的框架,积极的讲述了在大灾难背景下个体小人物的心路历程和心灵上的蜕变升华,以及灾区民众在大灾过后那种互帮互助,积极乐观的生活面貌。
让人们看到了四川人民骨子里的那种硬汉精神和乐观顽强的生活态度。
王老石,一个从业多年的老公安、老片警,对自己管辖的小城可谓了如指掌。
街上的商家店铺的老板伙计们也都对他再熟悉不过。
敬他,可以用一元钱的冰棍儿“贿赂”他只收五毛钱;爱他,可以主动帮他擦鞋、剃胡须;更烦他,只因这个朽木般的老警察,五年来一直持之以恒地追查着当年银行盗窃犯的蛛丝马迹,几乎每天都不厌其烦地举着帽子里的嫌犯照片四处询问……刘川,当年那一起“名扬”小城的特大银行盗窃案的始作俑者。
在东躲西藏了五年之后,终于耐不住思亲之情,冒着被抓的风险,再次潜回小城,苦苦寻找着妻子与女儿的下落……秦肖雄,大都市来的现代女孩儿,崇尚自由,行事果断,敢爱敢恨。
因与父母的分歧,而离家出走,至小城欣赏美景的同时,继续着自己寻找人生路的旅程。
身为网络写手的她,虽能自给自足甚至为自己的未来置地,但依旧在“逃避”与寻觅的十字路口上纠结着……虽不算偏僻,却也称不上发达的山间小城里,每一个人似乎都在享受着生活的安逸,并不富足却津津乐道、快乐其中。
突然,山崩地裂般的震撼,大地在一阵剧烈摇晃过后,原本生机盎然的小城,几近被夷为平地,废墟狼藉间,哀嚎声阵阵,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王老石终于发现了潜逃的刘川,但这一场惊险的你追我逃,却被大自然的力量戛然终止。
也让这三个人的人生路上的“追与寻”,瞬间转变了形态和意义。
的确,大灾面前,人人平等。
大难不死的警察王老石,即便身份被掉包,却依旧对逃犯紧追不舍。
乔装后的刘川则在阴差阳错的安排下,成了小城为数不多的救灾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秦肖雄却在与刘川的几度勇救民众的事件中,渐渐觅得人生与爱的新方向。
警与贼的接连的几次生与死的交锋中,不断涌现出人性的魅力的所在。
多年来直率到不会、不愿甚至不懈与领导好言好语的王老石,却始终执着着擒贼归案的本分,哪怕是房倒屋塌、性命不保。
因生活所迫和为女儿治耳疾,而无奈之下错念中走上犯罪道路的刘川,在无法掰开地震中丧命的妻子与他人紧握的手时,悲伤而泣的表情,以及寻找女儿苗苗是否安危时的不顾一切,时时呈现出人性本善的意义。
而当两人在警察与窃贼的身份重归之后,各自的心愿达成之时,编导们则用戏剧化的手法,令影片自然而然地情至高潮,意义升华。
想追的追到了,要找的也找到了。
警察走了,却留下字字千斤的文字,重重地压在窃贼和每个观众的心坎上!
窃贼回来了,用救灾中砸断了指头的双手,抱着警察,从震后的废墟上向着太阳的方向走去……
看起来挺有意思的电影,剧情不论,我看了两分钟,觉得黄宏导演在电影镜头艺术的处理上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第一个镜头是从左到右的跟镜头,追踪逃犯的在大街上的移动,不过介绍背景的字幕处理得相当不好,居然是和人物反方向移动,而且位于画面中间位置,使人眼花缭乱,在看字幕的时候遗失很多画面信息。
不如在进入画面之前用淡入淡出几秒钟就可以把字幕先行呈现。
第二个镜头是警察,字幕的问题同上。
而且警察移动的方向是从远到近,这与第一个镜头脱节。
不如也用跟镜头,方向从右到左,可以显出与逃犯的连系,增加紧迫感,也能和第一个镜头形成方向上的呼应。
用音桥引出第三个镜头,一个男人在唾沫横飞做广告。
用wide angle扭曲主体的特写。
完全没问题,不过男人在说最后一个词的时候可能是表情最丰富的,却切到了远景,效果马上大打折扣。
第四个镜头逃犯看舞台,模特完全失焦,中间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跳切。
除非有特殊目的,一般来说跳切在电影中很少用,否则显得很突兀。
这里我看不出有任何必要。
影片对细节的打磨、道具与台词的相得益彰,前后呼应,比如派出所内两套警服与台词的呼应。
简洁的镜头语言、精炼的台词很是让人惊喜。
一些诙谐的场景设置,比如,五洲大酒店,川剧及方言元素的加入也让影片增色不少。
也是因为过于追求简洁精炼的效果,影片的总体把握上仍不太顺畅,个别情节有些突兀,比如感情戏。
而左手手指砸断后竟然一点都不影响救灾无疑是个最大的败笔。
作为国产影片,这是一部有诚意的影片,能看到编剧和导演的诚意。
这一点在烂片满天飞的当下实属难得;作为力图展现主旋律的警匪片,能够说出基层警察的生活状态(进步、中午喝酒)也不能说不是一个进步。
读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看过很多版的同名电影,总觉得“倾城”二字应该是爱情的代名词。
可是看过黄宏导演的电影《倾城》之后,这种感觉却骤然之间发生了变化,在黄宏的导筒下,倾城被赋予两层的含义,既指突如其来的一场地震,让一座原本安详的小城顷刻间倾塌,也指在城市倒塌之后,无数人表露出来的善良的人性。
警察也好,罪犯也罢,在刹那间伸出爱的双手,过往的罪恶只能代表过去,黄宏想要表达的则是地震对人性的重塑。
因为赌债,刘川铤而走险,隐姓埋名五年,一场地震让他诚心悔过;因为刘川,王老石耿耿于怀五年,一场地震让他感悟颇多。
本来是一场猫追鼠跑,毫无悬念的警匪游戏,伴随着整座城市的轰然倒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个故事发生在汶川地震之后,尽管是虚构的情节,但是其中展现的小人物的大爱情怀却让人无比感动。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曾经被认为罪恶滔天的刘川,在强大的地震面前,依然表露了人性从善的一面。
他不顾个人安危的穿梭在倒塌的楼板下面,如果说开始时还在挂念着自己的女儿,那么之后的一系列举动则在努力搜寻着每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救人的过程亦是自救的过程,刘川的善行最后也拯救了自己,换来了跟女儿的真情拥抱。
亲情,总是可以在任何时候击穿人的内心,再坚强的人也无法摆脱亲情的力量。
而亲情作为影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为刘川的人物性格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一个罪大恶极的男人,当他成为父亲,一切都变得柔软起来。
丁勇岱饰演的警察王老石,以最朴实的一举一动却给了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震撼。
这是个顽强又执拗的警察,五年前的失误,一直让他耿耿于怀,这种在意并不仅仅是因为被降的职位,更是在他对警察这种职业的畏敬。
也许有人当看到他的帽子里,鞋底下都藏着刘川的照片时,会会心一笑,就连打麻将的牌友都会说“五年了,你烦不烦”。
简单一句话,却将王老石的性格暴露无遗,这个倔强的老警察,即使爬到废墟里,依旧不忘自己的指责,这个看似无情的执法者,却在默默记录着刘川的立功表现。
当刘川从死去的王老石口袋里掏出那张写满了自己救援人数的画像时,又有几个人不被感动?
都说大爱无疆,这句话乍听上去总有点冠冕堂皇不接地气的感觉,可是在《倾城》里,在刘川身上,观众却真切体会到了这种精神。
作为一名出色的喜剧演员,黄宏给影片同样赋予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是无情的灾难面前,愁眉苦脸仍旧于事无补,能收拾好绝望的心情,能够乐观的面对这样的不可抗力,不得不说是黄宏让观众看到了一种希望,同样但愿这种希望能够感染到依旧在水生火热中的四川灾民。
导演黄宏的作品跟他的小品一样,草根气息浓郁。
从之前的《25个孩子一个爹》,到现在即将上映的这部《倾城》,展现的都是平头老百姓身上的那种最质朴的特质,说的都是他们身上最平常故事,但往往这些平凡与质朴却铸造了一座座大爱与丰碑。
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一个四川的小城市,人物全部操着四川方言,有些对白很生活很喜感,不少演员(也许只是群众演员)的表现也很生动自然。
比如说杂货店老板对警察王老石吃半价冰棍的小不满;剃头匠动不动就要给王老石剃头的本分实在;还有擦鞋的故意弄脏王老石鞋子然后主动上去的擦的巴结心理。
黄宏用一个很了解这个小社会的局内人视角展现出了这个很市井人文的小城市的生活气息,也刻画出了一个喜欢占小便宜,喜欢别人奉承两句,偶尔也为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生活伤神的鲜活警察形象。
丁勇岱的表演很符合人物性格,既能表现出作为一个警察的职业敏感度,又能把那种混地方的小城警察的熟络与痞劲儿演得很生动。
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小城警察和在逃嫌犯这两个普通人物之间,导演找到了一个最最不普通的处理方式,两人既是猫鼠关系,又似敌似友,甚至还是欢喜冤家。
最后嫌犯不跑不逃,愿意主动回到警察身边;警察也是不追不抓,因为他相信逃犯会迷途知返,这样转折很出人意料,但这个转变过程却自然而然。
影片有大量的细节描述来展现警察和嫌犯的内心世界,比如刘川经常看手机上的照片,老石帽子里的通缉照片,两人对目标的执着就是两人殊途同归的最主要原因。
林心如作为片中唯一一个跟整部片子气质不太搭噶的花瓶,也确实戏份很少,她对刘川暗生出的情愫影片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延展,所以爱情这一元素在片中非常酱油,尤其是在生死攸关,救死扶伤,人性光辉的映衬下,就更显得微不足道了。
戏份虽然不多,但林心如表现的还不错,本身气质自然清新,还带着一种年轻女孩固有的热情。
能看得出,如果影片能给爱情故事多一点延展性,肖雄一定是个敢爱敢恨的女性角色,并且能给男主角刘川带来一种个人情感上的救赎。
影片中一场追逐场面的动作戏,这是黄宏在这次导演过程中有所突破的。
能看得出,这场动作戏的拍摄并不容易,场景是在一片废墟中,演员的动作都是亲力亲为。
黄觉年轻,腿脚利索,跑酷动作还能一气呵成,而丁勇岱作为一个四五十岁的警察,那种力不从心也被导演表现得丝毫不加修饰,这也形成了一种很无奈的“笑果”,所以这段并不长的跑酷场景看起来没有那么顺畅,这也会让看惯了港台、好莱坞电影华丽视效包装的观众感觉有点不过瘾,不过却别有一翻实战的真实感。
420雅安大地震再一次留给我们的是黑色的记忆和无尽的伤痛。
相信所有人都会拒绝灾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逃避对灾难的思索。
因为只有思索,才能预防,才能警醒,才能在无情的灾祸面前找到内心的力量……在电影的历史长廊上,曾经有不少非常经典的灾难片,影片所描述的在灾难中凸显的人性真善美本质总令我们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继2010年《唐山大地震》之后,今年又一部有关地震的灾难电影《倾城》再次催泪上映。
电影《倾城》是黄宏导演继《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阳光天井》后第三部执导的电影作品。
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笑星,“黄宏导演作品”无疑是本片最大亮点。
黄宏在小品舞台上,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欢声笑语,而在电影银幕上却大相径庭,黄宏导演作品《倾城》让你哭泣。
往往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天灾人祸为题材的影片,一般渲染惊心动魄的灾难,以刺激观众的恐惧感,也有的表现摆脱灾难的方法,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智慧,或宣扬非理性的宗教解救等。
电影《倾城》 拍的是地震灾难,反映的却是人性两面的挣扎,没有假大空的官方宣传,只有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的,面对灾难的契机,爆发出的各种人性。
电影《倾城》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汶川大地震后三天内,讲述了西南某城警官王老石对五年前逃脱的银行盗窃犯刘川一直耿耿于怀,发誓要亲手抓获。
刘川东躲西藏了好几年,为了女儿,他再次潜回小城,却与王警官不期而遇。
两个人展开生死追逐,就在王老石抓获刘川的瞬间,地动山摇,整座城市轰然倾塌。
苏醒过来的刘川为了方便,换上了王老石的警服,却没想到这身警服让他陷在救援中无法脱身。
随着救援的深入,刘川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时真把自己当成了警察。
而警官王老石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幻梦。
可是王老石的一只手带着刘川逃脱时为他戴上的手铐,所以被人们误认为是罪犯。
危急关头,两个人暂时放下恩怨,携手救援,但又各怀心思。
而叛逆女孩秦肖雄因为刘川的勇敢,心生爱意。
《倾城》:黄宏导演作品让你哭泣影片将老街派出所片警、银行盗窃案在逃犯、性格充满叛逆的女青年三个不同命运的关联在一起,在城池废墟上,三个人物,两条主线,警察与罪犯之间上演“猫鼠游戏”,罪犯与恋人之间上演患难见真情,在灾难中为了救援,警察与罪犯虽然是各怀心思,但也给了彼此信任;一对男女在救灾中偶遇,从互相鼓励到最后的坚强勇敢,天灾来临却阻断不了那一刻两人的拥抱。
他们一起拯救孤儿,一起拯救国家,一起拯救着自己的爱,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一个人的爱,在灾难中探寻着人性的光辉。
黄宏导演以一部讲述大情大爱的灾难影片,荣获得了法国红水晶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中国夏衍电影文学奖优秀剧本一等奖,电影《倾城》是一部艺术性、思想性极高的电影作品。
黄宏导演作品我们在艺术的渲染中敬畏生命的可贵,学会保持乐观、理智的心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只要不抛弃不放弃,一起努力,一定可以重焕生命的光彩,不需要记住电影里的故事,我们只需要记住的是——人间自有真情在!
其实剧情还凑合 就是有些环节过渡的实在太扯淡了
三星半,还不错
灾难对人性的重塑,黄宏执导地震背景犯罪题材,影片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灾难发生后警察和罪犯身份互换,用旁观者的颠覆视角非常好,可惜几个情节安排不够细致精巧,略显突兀,结尾完全是奔电影审核去的了,没办法。三星
是部好电影,上映的时候碰到脑残但市场推广做得超好的致青春算你倒霉!
立意很讨巧,但讲故事的技巧尚有待提高,色彩、氛围什么的都对,就是衔接上总有点小别扭....
林心如有什么作用?作为花瓶都不合格!总体不错,想起了笑过2012.导演竟然是那个小品演员!
不错的国产电影
感觉像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政治任务,叙事敷衍,人物不合常理的行为也不少见
警察和犯人之间的羁绊,地震的那一刻我以为是怪兽要出现了!
好演员,好导演,好剧本。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难看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大半夜居然去看地震,作为一个四川人,真是无话可说。看完不知道主题何在?
美美满满过一生
心如+3
该演小品的,就别串行拍电影……汶川地震中的“警察抓小偷”,带出一个大爱无疆的主题,可惜,不随人愿。剧情拖沓,伤感点和泪点都不充分……看着打瞌睡,地震来临时的震撼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精彩。以小窥大,视角是好的,可惜导演功力不足,没有把握好
原来片名这个倾城是地震后倾倒之城的意思。比预期要精彩的电影,至少故事讲的可以有温情还有幽默。孙敏演的主任就是巧奔妙逃里面爱音乐的日本军官,这个角色包袱不少。
在512这天看的,有点沉重.....
看一半睡着了。
对于无脑一星的国产黑而言还能说什么呢?
在汶川五年后雅安地震的这天看到了这部电影,希望一切都好
说实话,真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