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写点关于《女人俱乐部》的影评:一直以来,喜欢看TVB主要是刑侦剧、警匪剧,但这次却选择一部女人剧来看,还看得如此入神,自己也感觉意外…都说港剧没落了,但不看的人永远不知道TVB剧的价值。
喜欢 TVB剧的原因有很多,演员演技棒、剧集剧情好、主题音乐棒等等...但关键的是,每部剧看完都有一种既让人开心又让人感动的情绪,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真实地表达,亲情、友情、爱情...不是台词里说的“有异性没人性”,相反,港剧里传达的那种积极向上的人性价值观是内地剧里没有的,港剧里的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让内地编剧、导演们好好反思反思。
其次,对于我来说,喜欢TVB剧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里面的音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很多TVB剧中的主题曲片尾曲都非常好听,以前的不用说了,几乎都是经典,现在多为叶肇中和邓智伟的作品,这两位大家可能不熟悉,他们是2000年后才进入TVB,现在是TVB的御用音乐监制,很多剧的主题曲、片尾曲、背景音乐都是他们一手包办。
当然,剧里也充斥着大量好听的背景音乐,每一首都和剧情配合得天衣无缝,真的很赞叹,每次看到一定时候突然响起,真的很让人为之动容...说回这段时间追的《女人俱乐部》,每一集都让人感动,也让我有了重看以前那些香港电影、电视剧的冲动。
早在这部片子筹备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关注了,因为记忆中的小龙女李若彤又复出拍戏了!
而且其余主角也都是那个年代的女神,女神归来,很有看头!
看着镜头里上了年纪的李若彤,不得不感慨,岁月真是把杀猪刀啊!
但是比起一般人,还是很漂亮,身材还是很好,可惜现实中却情路不顺,谈了十几年恋爱,什么都没有,只有抑郁症;另一个亮点是饰演朱莉的李丽珍,回想当年《大时代》中那青春逼人,敢爱敢恨的方婷,真是满满都是回忆…李丽珍在这部剧里演技表现得很好,把那种特定的角色刻画得惟妙惟肖,不得不赞,饰演李丽珍年轻时代的王敏奕,也是年轻那辈里最漂亮的;袁洁莹饰演的政府公务员很干练,但是瘦得脱像了,取的名字居然也是她曾经演的《开心鬼》系列里的“小叽喳”,难道故意让人怀旧?
叶蕴仪,记忆里那个可爱的小姑娘,也变成肥菜了,哎…饰演丹丹的陈慧珊,妆化得太浓,没有了年轻时的那种气质,遥想当年《鉴证实录》中的聂宝言,真是经典;还有饰演珍妮的张慧仪,经常在TVB出现,可惜却未大红过。
至于剧情,我觉得还行,轻松搞笑,感人温情。
复古是流行,80后逐渐老去,是该我们回首青春的时候,下个十年、二十年,我们会是怎样?
年少的事情,还是那么记忆犹新,而我们却奔三了,不甘心青春走的太快,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的情绪,不理解我们为何看这部剧,他们不懂,我们只想翻看一下自己的回忆,看看十几年前的自己,想起来有种莫名的伤感,却说不出为什么,或许只有看完了这部剧我们才会懂,什么是青春,什么是友情…
其实剧情已经不重要了,各位看客最大的好奇大概就是想看看40+的美人们是半老徐娘风韵犹存还是曾经沧海满目风霜。
这是所有女孩的故事,一群闺蜜在相互扶持和撕B中成长,期间经历不靠谱的男人和人生的伤痛,剧中袁洁莹和上司密恋,李若彤嫁做商人妇,但因为曾向夫家借钱而总是被婆婆呼来唤去,叶蕴仪嫁了个很怂的老公整天被嫌,李丽珍浮浮沉沉,性格变得势利一心想靠嫁个有钱人改变生活,陈慧珊一心扑在事业,因为觉得老公保护不了自己,江欣燕没有男人,大概因为保有一颗童心所以也没有什么磨难,所以相对也没有什么故事。
李若彤,李丽珍,袁洁莹都是曾经惊人天人的美女。
现在都是张张botox脸同地心引力斗争,陈慧珊也是,但是感觉脸分分钟要塌方,所以老了还是有点婴儿肥像叶蕴仪和江欣燕维持的好一点。
叶蕴仪输在身材,多年的师奶和生活的摧残让她身材像气球一样吹起。
因为是师奶也无需打botox,清纯气全都化为心酸的人间烟火。
在情比纸薄的香港,美人们沉沉浮浮,李若彤和陈慧珊都是德艺双馨的代表,老公(男友)破产,多年不离不弃,袁洁莹谈的不管是富豪还是拉拉,最后都是分手收场,李丽珍应该是最有女人味的,终于在去年又嫁作他人妇。
当年看玉女心经,身材脸蛋其实李丽珍都是不输舒淇,96年李丽珍30,舒淇20,里面李丽珍演女儿,而舒淇演后妈,娃娃脸是优势也是劣势,张曼玉也是在娃娃脸消肿之后成为女人,走上人生巅峰,结婚离婚成为超一线。
故事其實很老套,幾個女人的友誼,但是講述的手法我很喜歡,不溫不火、有條有紊,還有年少的回憶,大概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那些在年少時輕易說出口的承諾、那些在青春時突然的心動、那些回憶起來會令你覺得當時怎麼那麼傻卻依舊嘴角上揚的事。。。
只有過了那個年紀才懂得當時的美好,只有在沒心沒肺時期交下的朋友才能承擔一輩子的沉重。
縱使容顏老去、青春不再,而最美時光中遇見的那些人依舊相伴左右,這樣仍然是幸福的。
某天在家的晚上,與家人一邊聊天、一邊隨意摁著遙控器轉著節目,無意中轉到TVB,剛好在放著這部劇。
忽地想起不久前的宣傳,據說由曾志偉監製,出面邀請了一眾當年的女神回來拍的這部劇。
看著劇情,當時已是放到臨近結局,於是又在網上重新補回,以便迎接大結局。
當然一開始對所謂的名人“回歸”並不抱有太多期待,皆因TVB 今年確實不甚景氣,即便邀請當年鼎盛時期的各紅人回歸,效果也不見得很驚喜,不是主演演員過氣而演技不再,更多是因為缺少好的劇本及配角(或說年輕一輩演員)青黃不接,著實難以與老戲骨搭上戲。
TVB鼎盛時期的好戲,之前常常有人總結為時裝劇“警匪、醫生、大律師”,古裝劇是“宮鬥、廚師、騷文人”。
從題材來看,這樣分類確實沒錯。
而仔細想想,卻又好像不僅僅只是如此,90年代,時代劇稱霸電視圈,《創世紀》、《流金歲月》、《天地男兒》等等,無不以暴風驟雨之勢衝擊觀眾,古裝劇又有多次翻拍金庸的武俠片,各種古典名著、文人軼事改編的故事,《再生緣》、《施公奇案》、《聊齋》等等。
在那個手機及網絡還未很發達的年代,看電視是最主要的娛樂方式,做作業做到一半,都要偷溜出來喝水上廁所,只為瞥幾眼電視,也是很歡樂的事情。
甚至可以說,港劇和港產片幾乎奠定了我的三觀。
到後來上了大學,晚上窩在宿舍可以看各種各樣電視劇,TVB卻少有好劇可追了。
都市劇確實TVB的拿手好戲,在每個平凡崗位上的人,警察、醫生、 律師、教師又好,抑或消防員、飛行員、公務員、演員、商人也好,題材不一樣,但深入人心的原因卻是類似的,一是貼近現實和人性的生活情懷。
很久以前,中學的語文老師跟說過,一部好的作品,是能引起人性共鳴的作品,可以穿越時代、跨越種族國界,直達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二是傳達的正面能量和積極的精神。
而傳遞的正面積極的能量,港劇之中,最令人敬佩的是對專業的追求,最令人感動的是堅守的毅力,最打動人心的是團隊的默契和信任,最激動人心是拼搏的激情和勇氣。
就如這部劇來講,是TVB近年來少有好劇。
首先從劇本主題來看,雖然此劇改變自韓國電影《陽光姐妹淘》,然又更深入了一層,有更多的懷舊情調和堅守夢想的精神。
女生之間的友誼,常常不及男生般坦蕩爽朗,男生們有爭執有不爽,打一架出口氣,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而女生卻因為各種各樣小事情可以生出許多嫌隙,生出許多是非;即便好來好去,經過了青春期的躁動,在事業奮鬥和建立家庭之後,生活的重心更多是專著事業和操持家事,友誼亦慢慢變淡。
劇中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年輕時因朱莉的加入,而與丹丹決裂;後來又因各奔前程而疏忽照顧朱莉母女,產生種種事端,最終各散東西。
28年後的重遇,既富戲劇性,又合乎常情。
鳳仙的舞室是她們的一個基地,包含著她們幾乎所有的青春回憶——友誼、初戀、秘密。
而這里將要被毀滅之際,重新集合的她們又一同找回當年的記憶,共同捍衛她們的舞室。
若說這部劇是關於回憶,那麼就不僅僅是劇中主角們找回青春的回憶,還有觀眾在找回青春的回憶和對港劇港產片美好時代的回憶。
有人說這是一部港版的《致青春》,我覺得這部劇較之有更深的情懷,不只是初戀難忘,而刻畫更深的女人之間的友誼和對夢想的堅持。
都說女人友誼很脆弱,一言不合,便就此陌路,而這部劇見證的就是女人的友誼,有間隙有不和,有妒忌甚至有陷害,但最終都可以原諒一切,都可以和好如初。
而不論是團體面對的共同困難,還是個人遇到的困境,都是共同進退,絕不留下一個。
當大家知道是肥菜遭到丈夫的欺騙而無意中出賣朋友,肥菜回來向大家道歉而糟糕拒絕之後,Cyndi只是講一句,你只是遲到了;當丹丹在最後比賽時問Cyndi,你們還當我是朋友?
Cyndi說,幾十年了,不止是朋友,還是老朋友。
M Club隨時歡迎你。
我相信,很多時候,女人之間根本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經歷將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太多的人生際遇之後,無論是執著什麼、依賴什麼,只是需要有人先退一步,原諒、寬恕,或是重新開始,都並不是太難的事。
只需要下定決心,只需懂得放開。
就如小詩的婆婆講的一句,重新開始,適合任何人在任何時候。
劇中所講的故事,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同追星、一同上體育課、一同講其他人的是非八卦、一同吃飯逛街。
年少時,追求新鮮刺激,越是犯禁的事情,越是覺得有趣過癮,偏是越想嘗試。
到年紀漸大,大多數的女人卻選擇過早地放棄保持一個優雅的自己,諸如覺得年紀大了,某些衣服就不能穿了,會被取笑;年紀大了,要照顧形象,許多瘋狂的事情就不能做了;年紀大了,還是省點錢買菜什麼的去好了。
在專注工作和照顧家庭之餘,女人還應該有屬於自己空間,有自己的形象、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友誼。
或者說比較倒霉的是,劇中的幾位主角的婚姻並不是十分愉快,朱莉未婚產子遭到拋棄,小詩在幸福婚姻之中卻中年喪夫,小吱喳因丈夫不能原諒她間接導致破產便帶走兩個兒子而淪落為他人情婦遭到利用,肥菜的丈夫只會對她呼呼喝喝當工人使喚,珍妮因要照顧中風的母親而到處奔波無暇打扮談戀愛,Cyndi執著跳舞不諳世事而遭到騙財騙色,而丹丹即便搶到到各人心中的王子,也得不到王子的心。
而整部劇的主旋律卻不是因為各人因各自的悲慘際遇而走到一起同病相憐,而是因為走到一起才有重拾走出困境的信心。
這樣的主題很老土,卻十分真實而動人。
她們可能各是一類人的縮影,雖然各有各的困擾和不幸,而人生那麼長,不能輕易放棄和墮落,進一步又好,退一步又好,換一個角度也好,換一種方式也好,都能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其次是選角。
這部戲的演員“回歸”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之前TVB劇所言的名人回歸,諸如呂良偉、苗僑偉、黃日華、黃子華、戚美珍,甚至更老一代的人所謂“回歸”,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次回歸的陣容可謂豪華,一眾女神幾乎全是闊別影壇多年而因此劇重聚首。
即便多年沒有演戲,除開頭覺得有些生硬,很快就都進入狀態,而表現得非常自然。
劇中不斷穿插年輕時的故事,而年輕一代的演員都算是較新面孔(恕我最近關注香港娛樂圈較少),演技稚嫩,并不成熟,卻也恰如其分地將少女情懷表現得很到位,飾演黃河的妹紙也相當可愛,倒是力捧的岑麗香每每在劇中都顯得不如人意,總讓人有種慌慌忙忙、冒冒失失的感覺。
劇中的男人卻成了配角,而同樣闊別演藝圈多年的鄭丹瑞和吳啟華的表現,算是非常放得開,絲毫不覺得做作;崔建邦和鄭敬基都是本色演出,差強人意。
再有便是一眾老戲骨,演刁鑽婆婆的苗金鳳和耍寶小詩爸爸盧大偉,中風的珍妮媽呂珊,都把角色演繹得非常到位。
最後再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小詩家菲傭Daisy,絕對誠意演出!
新一代的青春和稚嫩,中年一代的迷惘、掙扎和堅守,老一代的豁然、幽默和人生智慧,三個層次的演繹都十分出色,沒有搶戲,沒有做作。
個中可想而知,需要這麼多不同年齡層的演員配合和默契,在中間調度的人(曾志偉)功不可沒。
最後是各種雜感。
無線的劇看多了,大致都知道劇情發展脈絡,橋段情節的設定幾乎都有套路可循,所以中間漏掉或跳過也沒太大影響。
而前面也說到,我看的時候接近結局,前面是重新煲的,但卻是一集都不想跳過,不是猜不到中間的劇情,而是好像重溫一個美好故事,不想錯過和漏掉哪怕一段。
看的過程中,不自覺就將自己和幾個閨蜜代入其中,回憶起那些屬於我們的“那些年”。
這種感覺,確實《致青春》和《那些年》都給不了我的感覺(個人偏好問題,對《那些年》和《致青春》并不十分有感,都太浮誇而不接地氣)。
而當然啦,私心里還是帶著看女神的心態的。
最喜歡的當然是袁潔瑩的角色,這麼多位女神裡面,看過最多的就是袁潔瑩的戲。
她的戲路非常廣,而且那種酷酷的感覺最帶感了。
當年最喜歡她的戲是《人龍傳說》、《闔府統請》和《大喜之家》。
她跟陳浩民當時真是男才女貌,襯到絕啊!
讓人有種他們不能在一起就惋惜到心疼的感覺。
而後面兩部都是比較輕鬆大團圓結局的故事,同樣非常有港味的劇。
而這幾位主角裡面,也只有她和李若彤保持得最好了,其他幾位風韻猶存,但畢竟歲月不饒人了。
而她劇中所扮演的角色性格,又與我本身性格比較相近,都是短髮帥氣的事業型女人(我短髮但不帥氣,事業未成),外表堅強,內心脆弱;外表冷漠,內心柔弱得很啊。
(就是她淪為別人情婦的一段很心酸啊,所以到她決心分手的時候,真的好痛快!
)然後要贊的是台詞。
這部劇創造了很多經典金句啊,也有很多感人和不做作的對白,惹得人又哭又笑。
如果有時間的話,真的很想整理一下劇中的各種金句。
嗯,看這部劇找回很多美好的回憶。
我觉得这部戏才是港剧近年最被低估的一部,每个演员都交足戏,尤其是陈慧珊,骄傲、神经质还有后段的啜泣、吃汉堡,声量有强弱,情绪有渐变,拿捏到位之余还有细节可推敲。
七位女主里,也就江欣燕和陈慧珊两个没在出道之初当过花瓶吧,江欣燕是模仿见长的谐星,延续到本剧的罗凤仙;而陈慧珊出道就是气质女主,淬炼至今表演里确实更加有层次。
两个年代交错的剪接手法,《天与地》被奉为神剧,《女人俱乐部》被嘲为烂剧,我觉得个中差距就是:前者是男人剧,后者是师奶剧。
所以《天与地》从首集吃人肉的阴郁氛围,到政治隐喻和城市已死的探讨,有内容有深度;《女人俱乐部》就唯有贩卖回忆、婆媳不和、家长里短和缀述直白的梦想、浅显易懂的姐妹关系。
总的来说,剧情是无脑的,但结构是完整的;故事是积弱的,但线索是渐进的;结局是俗套的,但又不乏亮点,比如袁洁莹舞至忘情脱掉面罩完全在我意料之外,差点大哭。
M Club在播出的时候已经被阵容和怀旧主题吸引,呼朋唤友守住TVB观看。
一集集看下来发觉,这部剧唯一功能只有一起八卦的集体回忆,并无其他。
剧情不可谓不狗血,六个姊妹当年义结金兰之后因为经历人生风浪以及误会而分开。
多年后重遇,短暂温馨一番之后又因为各自的熙熙攘攘而产生矛盾,最终因为一个主心骨的坚持和一个莫名其妙的目标达成而冰释前嫌。
剧中Cydni的舞室坚持好似香港一样「五十年不变」实在荒谬至极。
当年已经是古董的旧舞室,怎么可能不经历大时代的洗涤,怎么可能不拆迁,不重新装修,不改革,依旧保留原样,这么多年也能生存下来?
更何况这个世界哪有什么东西五十年不变?
2014年的HK不也改变了吗?
而Julie这样的小人物,以她的学识修养外在条件,可以拥有如此精彩的人生经历也实在少有。
在现实世界里,人好难在自身条件没有改善的前提下,能够与跨阶层的圈子建立connection。
而Julie不仅做到,还玩得风生水起。
虽然一朝打回原形,但起码曾经风光过。
珍妮、肥菜、小吱喳,分别代表着不同阶层的香港女性,受大时代摆布,被生活推动,无可奈何又无能为力。
小诗与丹丹,不想再提。
被主角光环笼罩的角色,根本没有合理可言。
忽略掉所有狗血励志的剧情线,六个女仔当年经历过的流行,小习惯,小心思却是很值得细味。
肥菜小吱喳她们最爱看的南宫夫人栏目,不就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看的Yes杂志后面那几页?
收集「明星」杂志上中森明菜照片的她们,不就是收集Yes杂志Twins闪卡的我们?
她们的闲聊话题充斥着Alan Leslie,我们同样有霆锋,Edison,Sammi,Kelly,Gigi和Joey,还有Twins。
她们可以去电视城捕获野生Alan,我们也会在劲歌金曲颁奖礼、叱咤乐坛颁奖礼、新城电台颁奖礼等一系列颁奖礼捕获偶像。
礼拜六日还会看欢乐满东华、星光熠熠耀保良等筹款节目,看偶像在台上感谢善长仁翁,载歌载舞助力慈善筹款。
还有麦当当,简直填满小时候所有开心回忆。
最记得那个婴儿躺在摇篮上的麦当劳广告,摇篮向前,BB就会笑,摇篮向后,BB就会苦瓜脸。
原来是摇篮向前BB就能看到麦当劳的M字标记,所以它才会这么开心。
这个广告已经很久很久,无论后面麦记换了多厉害的营销手段,跨界做了多厉害的crossover,都难以超越这个经典。
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们一众同龄人,都只会吃麦记,不吃KFC,因为KFC对我们来说就是后来者,没有参与过我们的童年回忆,所以不愿为它分出一点点的爱意。
现在想想,那个年代真是好啊。
我们的选择是如此之少,大家喜欢的东西高度雷同。
在各种快餐店出来之前,我们只有麦记的开心乐园餐;在Avril和Britney入侵之前,我们只有Sammi、Kelly、Joey和Twins可以听(后面很快日韩联手集中入侵了);在互联网发达之前,我们喜欢看DVD,一起看一样的电影,彼此分享模仿喜欢的台词或片段;甚至小时候没有这么多牌子可以给我们选,运动鞋除了Nike就只有Adi,没那么多品牌间的攀比风气;2004年小学期末考试,我们不约而同地在书桌上刻上哥哥和梅姐的名字,希望他们保佑我们考试顺利;不久前我们在家看过电视直播梅姐出殡的画面,回到学校再谈起也不免伤心流泪;那个精彩得来又信息局限的年代,将我们拉得好近好近。
大家被迫紧紧挤在一起,一起关注着一样的东西,制造一样的回忆。
现在虽然通讯发达,什么信息都能搜寻到,什么人都能一下子联络到,但却再也回不去,因为我们的圈子,的确是远了。
最后送上4星,给我最爱的程可风——Fennie Yuen,袁洁莹,心目中永远的男神。
在经历了这么多事业上感情上的错失和病痛后,她活得越来越肆意,越来越像她自己。
无论M Club后还能不能看到她再为心仪剧本复出,现在的她健康又开心,就什么都好。
看TVB大的我,除了不认识肥菜的中年演员外,其他都是非常熟悉的。
不管剧情和演员多老,现在的演员和以前的是没得比的。
现在的演员演技浮夸,气质平庸,无法看下去的。
看这部戏是童年的回忆,一代人的青春,演员们都老了,但依旧怀念。
一开始看是为了李丽珍而来的,变化时肯定会有的,但四五十岁能保持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看到后来,不喜欢朱莉了,感觉她很自私,自己做错事什么都怪责别人,但后来觉得17岁这个懵懂的年代,做出的抉择又是那般的荒唐悔恨。
青春很美,青春很无奈。
李若彤气质还是很高贵,夏天的衣服很美,高跟鞋的衬托,佷清雅脱俗。
心地很好,每次都默默地成全别人。
开始有那么刁蛮的婆婆也是醉了,但国梁很好。
国梁死后,几乎每一集都有泪点,最后两集更是哭的泪不成声。
看多年TVB,就《巾帼枭雄只义海豪情》和这部《女人俱乐部》让我狂飙眼泪。
国梁的去世的确是遗憾,有种想揍编剧的冲动。
找手印和国梁留下的信,加上Alan Tam的歌,已哭的天昏地暗。
很喜欢袁洁莹,虽然很瘦,但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多年来都有没变。
小吱喳的变化最戏剧性,从八卦对话变得沉默冷酷,很接近现实,要是能多点描述她变化的过程点滴就很好了。
最后摘下面具是我意想不到的,我泪点有低了。
那勇敢的一扔,扔开了二十多年的包袱和负担,扔开了官场的虚伪和冷漠,敢于用真面目面对所有人,重新找回属于自己青春的舞台。
多少人,多少年,都带着面具做人,脱下面具后,发现已经找不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那张脸。
张慧仪依然很美,说话和身材还挺性感的。
从一位空姐变成一位邋遢随便的中女,实在让人唏嘘,她妈妈的故事挺感人的。
霍金向她表白很搞笑,相差十二岁的CP,哈哈哈哈。
看过《同事三分亲》很喜欢江欣燕,里面的Diana很美很美,很有气质,霸道女总裁视觉。
到了这里的Cindy,变肥了,但五官依然很好看。
二十多年依然坚持同一个梦想能有多少人,被现实磨去棱角,梦想早已抛诸脑后,真的变成了一个梦。
为Cindy的坚持感动,就是她的坚持重造了M Club。
我之前的确不认识叶蕴仪这个演员,看过她以前的图片,相差巨大啊,但五官还是很端正的。
肥菜的角色更加地现实,中年发福,师奶扮相,生活激情全无,每天在地产铺对客人恭恭敬敬的推销,生活艰难。
一个肥师奶,没激情没梦想,靠着男人过日子,整日活在地产铺的小天地。
后来敢于认清自己,脱离男人,追寻第二春。
的确很励志,但又有多少人只有羡慕的份儿呢?
陈慧珊,经典演员,这次也震惊我了,虽然化妆显老,但也是霸道女总裁角色需要。
身材保持的挺不错,随口几句地道英文口音,更显品位非凡挑剔。
她戏里几次跳舞都太惊艳,这样的年纪,实在不容易。
丹丹其实心地很好,只是人太傲娇不可一世,才会得到友情和爱情的离弃。
最后一集她说,买个微波炉闹钟都有说明书,就是人与人的相处没有说明书。
看见她的悲哀。
最后收到M Club的接纳,挺感动的。
Alan Tam的歌,贯穿了少年时代和中年时代,满满的感动与回忆。
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人和事,仅仅二十多年,一切变得离谱,但很现实。
戏里是美好的,简单的,人人都有完美的结局,但现实中依旧不能与戏里相比。
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岁月如何变迁,要是能为戏里小小的情节而感动,证明现实还没把你透支,你还可以脱离一会现实,感受戏中人物的喜与悲。
古早的评,硬盘坏了,整理资料,害怕丢失,就贴上来了,很不成熟,纯粹自娱自乐。
刚刚开始看就有点泄气,后来慢慢就放下了。
冲着几个老美女去的,但是看到的结果就是岁月是把杀猪刀。
脑海中反复回放着一句话,人生中最残忍的事情,某过于英雄断腕,美人迟暮。
尤其是李丽珍,曾经的青春退却之后,不管再怎么涂脂抹粉,扮可爱,还这也是像是整容手术失败之后的凄凉。
于是,把原版韩国电影找出来,看的倒是很有滋有味。
到底旧瓶装新酒,酒的滋味也是不同的,有勾兑的,也有慢慢酝酿的。
今天无聊了,看到剧终了,还是拔出来看了一下。
到底是为了大团圆结局,Cyndi如愿以偿的让M club参加了舞蹈大赛,并且获得了冠军,但是他们的舞蹈说实话,实在是烂。
如果我是编剧,就会安排他们收获回忆,而不会收获大奖,毕竟那样太不现实了。
看到很多网友的留言和自己都一样,跳舞的时候,成年的女子和青年的女孩的身影交织,实在是让人感慨,尤其是袁洁莹脱下面具的一刻,实在是让人激动,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流泪,或许是那一刻袁洁莹脸上的眼泪,不是假的,于是我心底的什么东西也被打动了。
对于这样一部剧,这就够了:一首好听的歌,几个美丽的女子,还有一句话:人生中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曾经拥有青春,永远拥有朋友。
20140606
对于女人来说爱情是必需品,而友情才是奢侈品。
很久都没看TVB的港剧了,TVB港剧的定位主要是师奶,有钱有闲,脱线太远。
会看一眼这部《女人俱乐部》是因为谁也难免会有怀旧的心,这班演员都是TVB90年代比较有人气的演员,有的真算得上是女神级别了。
十几年过去,他们也年界四十,再度复出就是本剧最大的噱头,当年袁莹洁可是我心目中的女神。
剧本按韩影《阳光姐妹淘》改编,改编的部分主要就是本地化了一下,剧情基本一致,主打怀旧牌,片尾参考日剧《最佳离婚》走复古路线,电视剧回忆与现实穿插,剧情比较拖沓,因为是舞蹈题材即使经过改编还是显得有点不接地气,电视剧里的姐妹淘经过四十年的人生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不好,电视外的女神们经过四十年的洗练,也是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不好,但看到他们的状态保持的还算不错,还挺励志的。
本剧歌颂的主题就是女人之间的友情啦,身为女性,其实我觉得女人之间的友情非常的微妙,女人之间的比较之心无时不有,而且女人普遍话比较多,一时话不投机这段关系就很容易完结,年纪再大些的女人的重心就不在交友方面了,更多的精力会分给家人,子女,自己的时间都比较少,与朋友相处的时间更少。
剧中女仔们的组合叫M Club,M的代表Money、Man、Marry这些对于女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女人的词典里友情这个词总是排得比较靠后,生活中看起来女人好像也没有男人讲义气,友情对于女人的价值究竟几何?
这时代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遇到以互相理解为前提的友情才真是人生的奢侈品。
女人是普遍有点小心眼,普遍话多事儿也多,普遍爱比较,但女人之间的友情贴心绵长。
总有些事还是同性更理解同性,总有些话还是跟姊妹们说才不至于对牛弹琴。
我大学时期的朋友来找我玩,送她走的时候她跟我说为了让我们友谊长存,祝我们各自都变得更有利用价值吧。
这话听起来不那么顺耳,不过我倒觉得这是真挚的祝福,交朋友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互相利用,但是如果自己能有什么事帮到朋友然后促进互相来往也挺好的。
谢谢赐予我这件珍贵奢侈品的人。
这部剧很早就知道啦,因为噱头很大嘛,曾志伟监制,各当年女神出演。
真正看到的时候,觉得还挺不错的。
更难得的是,一班年轻演员,长得都很漂亮,很有当时的风情。
除了女神之外,张国荣,谭咏麟,陈百强等也频频刷存在感。
甚至校长当年和哥哥的关系也是其中桥段。
更让人有种时光飞逝的唏嘘不已。
歌也都很好听,那首 初恋。
小诗现在的丈夫很不错啊,理解包容。
我要杀了编剧!胡编一通!
太喜欢了有木有!
中间一段真的很想弃 后半部分还不错 大结局喜欢
李若彤好美。
女人把自己放在这种位置 想法都这样 还谈什么友谊、理想、成功 就算喜剧还无法原谅 弃
关于友情的终于在TVB大多数烂梗剧中脱颖而出~PS李丽珍演技很烂~肉毒打多了吧~袁洁莹好有气质~
我只是想测试下可不可以给0个星星。。。原来不可以昂
翻版阳光姐妹淘
太残忍,姑姑请自重。
坚持看完了
师奶剧老女人俱乐部,很俗但俗得还算到位,给姑姑点个赞。
岁月是把杀猪刀,但每个角色的少年和中年时期都性格迥异的像有精神分裂,缺乏说服力。人人都变了,不变的只有狗血的TVB。
现在才觉得珍惜。想看flora和女主姐妹团的对手戏多过同吴启华
镜头切换很好!
补记
明明是女神俱乐部
張慧儀 李若彤 李麗珍~~!
有很狗血的情节,但是不管是少女时期还是中年时期的故事,都还有打动人的地方。
翻绰时候发觉let's dance都好好听,睇真d原来系李建达作曲,师奶兵团找回昔日的美丽和舞台总是很令人感动
剧情不忍吐糟太多了,反正就是青春年少时嘅友情中年时候又重新挞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