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写不完,就改成影评发表。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结婚生子后回到工作奋斗的故事,以松岛菜菜子40多岁演这部戏刚好适合。
这部戏里编剧对日本现代社会里的传统观念刻画得入木三分,女性结婚后出来工作就要被社会里各种男性歧视,里面女主所遭受的性别偏见、歧视、职场压迫遭遇全都是日本当今社会对职场女性压迫的血淋淋的现状写实。
这部戏里,女主和里面的女性角色遭受来自各方阶层的明里暗里的嘲笑、偏见是编剧对日本社会不偏不倚的客观描绘。
里面台词的功底与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能看得出编剧的用心良苦。
但是,这部戏里所呈现的,不是一个全面拥有现代化思想观念的日本,而是用着现代化科技工作生活但思想却腐朽传统的日本。
这样的日本里,女性依然是男性的附属。
结婚后的女性,不能以工作为中心,不能为自己事业奋斗,而要默默地为家庭付出一切。
如果想要去做自己要做的工作,还得下跪讨好结婚后的男方。
这样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观念在日本居然是常态。
或许,日本要改变的不是科技化的运用,而是对女性地位的提升,对女性的尊重。
只有改变了整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观念,日本才会真正走入一个现代化社会里。
说白了,这部剧其实就是披着现代化的传统正剧。
一直想看真正对广告行业正确描写的影视,朋友推荐了此剧,说自己是外行,要么我看看。
怀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和对菜菜子的好感,打开了许久不会看的日剧看了2集。
然后就是如题的感受。
这部戏旨在讲述生育后的职场女性的励志故事。
继续继承日剧的热血套路。
这些不是今天我要吐槽的重点。
要吐槽的点在于,做职业背景的题材,真的不能靠yy,否则就是贻笑大方。
先说一开场,女主明明是一个能力很强的CD,也就是创意总监,突然被委派成为了营业,也就是account的部长。
实际上是公司的阴谋,想要把她作为话题营销打公司温情牌算是合理的解释。
接下来,女主上岗了,专务和下属有几句话说得很有时代感:你离开的三年,广告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码广告已经盛行,不再是传统广告的天下了。
当时我看见这几句台词的时候,只想点赞,是的,这是做过行业调查的,这就是目前全世界的广告业界面临的从传统广告转向数码广告的时代啊!
这个精彩的开头让我有了期待看下去,然后看第一个case就觉得不对劲了,故事发展并没有描述女主是如何适应数码广告时代的需求,进行人生的扫雷,而是开始着手做老本行——拍CM,也就是广告片。
实际上这是最传统的广告手法,好吧,拍片就拍片吧,比稿也正常,最后比稿胜利的一方为什么要恶狠狠地告诉女主,客户只是利用他们来压价而已,拜托,竞争对手赢了还当面告诉你他为什么赢了,是不是有点太没有城府了??
是脑残么?
第一个case完了之后,接着第二个case才是漏洞百出,简单来说是公司有另外一个营业组和女主所在的废柴营业开发组实力悬殊,然而另外一个营业组把持着一个化妆品大客户,并且把做活动的大权放在了现任CD高木的手上。
而女主却争取了另外一个化妆品小品牌。
这2个品牌都要在一个活动里面展出。
好了,到了这里我必须很严厉地问,编剧你是不是在鬼扯?
1.剧里的广告公司动辄就提客户的预算是几十个亿,所以是一家大型广告代理公司,这么大的代理公司难道不懂,同一家公司是不可以接竞品的嘛???
什么是不可以接竞品,简单的说,就是接了雅思兰黛就不可以接欧莱雅。
这是大广告代理公司的职业操守。
2.一个公司分几个营业组可以理解,但是绝对不会出现几个营业组互相敌对,接了竞品互相怼对方争营业额这种事好么??
我发现好多影视剧都对广告公司或者品牌市场部有严重错误理解,认为自己希望看见的宫斗就是来自于几个营业组之间对客户的争抢和互相的敌对,请理解,老板不是白痴,有人力不是拿来这样玩的,老板的宗旨只有一个,最少的人力做最多的客户,资源应该互相配合使用,还几个组人力争一个客户,或者互相怼?
除非他吃饱了要故意亡江山。
3.大客户和CD吃饭,直接把工作委托给了CD,女主的废柴组却没有创意人员,于是女主还派人过去意图刺探CD方的情报。
广告公司的工作是创意和营业互相配合的,好像这个废柴组根本不需要创意帮她一起做案子,好吧就当女主是创意出身,这种活动就她亲自上阵好了。
啊我已经自己脑补了不用解释了。
4.活动现场,大品牌请大的kol化妆师过来场面很盛大,小牌子居然就这样孤零零地等着客户光临。
这是啥活动,一点诱导客户的现代手段都没有?
网络报名也没有?
最后又只好开启了人肉上阵秀诚意拉客的老套日剧套路,感动得客户哗哗地,最后还是天真的小姐姐在推特上推送活动消息,真的好有数码广告的感觉哦拜托你不是网红的话谁会看啊?
这样欺负观众的智商真的好意思吗?
好了,我看了2集已经把硬伤都看完了,本来想这只是一部休闲日剧,当偶像剧看看算了,然而还是恨不得告诉所有观众,编剧无知害死人,不要再yy一个公司里存在组和组之间争强一个case 的幼稚宫斗戏码了。
以上,希望,做戏如做人,要诚实,要认真,否则我,好吧,这种偶像剧也不少我一个观众。
很真实啊,不论是女性在职场上受到的歧视还是母亲重返职场面临的艰辛。
女主开局就陷入了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里,身为日剧主人公既没有点嘴炮金手指还拖着一堆每一集坑她一次的下属,即使是在金牌策划高木小天使的加持下,到第七集之前没有一件事是成功的。
有人说女主干啥啥不行闯祸第一名,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女主是跨部门空降部长,之前又是绝不低头的女王属性,总要有成长的时间的,在第七集太刀川道歉时,女主不就发挥了她不同于普通人的优势,反套路了一波,成功逆转了局势吗。
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女主的主人公特质才逐渐显现,对她不肯服输这一特质的不断强调,才使得最后几集她垂死挣扎,硬闯董事会议这些剧情看上去励志而不算离谱。
可以说,这部剧和现实的差别,就在于现实中的女性并不会有一个在危难时帮助她的高木,她们只有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或是为了事业离开家庭两条路,更甚者,可能就是女主挣扎失败老公出轨成真的结局,即没了事业,又没了家庭。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讨论母亲职场生存的剧,虽然它的主人公不那么强,没有国产大女主见神杀神见鬼杀鬼的逆天能力,但是它的的确确营造了一个十分真实的空间让我来思考女性对事业和家庭的两全是多么艰难,如吉良般打了鸡血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女性都差点想辞职回归家庭。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想到这里越发觉得,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真是很难,就算两个人是以爱为原因结婚,在对家庭付出的占比上都会生出许多争吵,许多矛盾,更何况两个人没有爱呢。
这个世界对女性的恶意很大,对男性的要求也很苛刻,我想只有各退一步,打破男女之间对于家庭分工观念的刻板印象,才能寻求到一个合理的办法解决这件事。
这个剧6.5分有些低了,个人认为7分应该是有的,还有一分送给菜菜子姐姐
整个剧还算励志,涨了很多见识;有几点想法:1、家庭与事业只有女人才需要考虑如何平衡,男人就想当然的搞事业,无需考虑家庭。
吉良是个很好的妈妈,关于孩子的事亲力亲为,工作再忙都不会忘记给儿子准备明天上学需要用到的东西;虽然工作很忙仍然每天接送儿子上学,工作忙不过来会拜托丈夫去接,还要跟丈夫说抱歉,丈夫下班有时间搞社交没时间接孩子,还会各种抱怨(我寻思孩子合着就是女主一个人的呗?
)出轨保姆,虽然没有发生实质关系,但是接受保姆的邀请就已经是出轨了。
保姆就是一个典型的绿茶,“我只是心疼giegie”的梗用在保姆身上很贴切。
(保姆这条线或许只是为了让吉良的危机经历再多一点吧,属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2、在独立自强的女人这里男人所起到的角色是什么?
吉良的办公桌上只有儿子的照片,没有全家福。
为了儿子选择不离婚,甚至差一点就要离职,回归家庭,幸好暗恋者高木用一条感人的宣传片把她重新带回了职场。
为了儿子故意忽视高木对自己的爱慕(我觉得吉良应该是明白高木的暗恋,只是没办法放弃家庭,只能选择忽视)。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本身就很强大,要照顾好家庭还要处理事务,在这里面好像几乎没有男人的参与。
丧偶式婚姻不得不让我好奇现在的男性在家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为什么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下班后安逸的生活?
3、本剧最不喜欢的一点就是关键时刻总是高木出手相助,好像再告诉我们女人再独立再强大还是得找个男人依靠。
明明女主也搞过策划,编剧愣是强行降智,非得高木来救火;还有很多都是这样,让我很不理解。
开篇自白就点名了一切都是基于女主是女王的前提下展开的,包括略有点牵强的剧情,凭什么以前受尽女主凌辱的前部下会不惜一切地帮助她无数次,甚至连一点男女私情都不夹杂,“就是想看到你不被任何事情打倒的样子”就这一句话就想打发观众们的逻辑也实在太敷衍了有没有。
虽然我也知道松田龙平和松岛菜菜子,龙平在这里头又是一副食草系的样子,菜菜子么又是正气凌然圣神不可侵犯的样子,这要怎么演感情戏啊……
高木即将奔赴纽约。
临行前打给吉良,他说眼下的事对我们俩来说都很重要,“吉良小姐,等我从纽约回来后,我有话对你说”。
话虽然没有说出口,可是每一位观众都能猜到。
那一端的吉良“无动于衷”,到底知不知道呢?
她不知道高木的爱慕吗?
还是知道高木的心意,但是无法回应呢?
然而直到最后一刻,吉良与丈夫重归于好、扫平职场危机,生活重归平静,高木都没有吐露半个字,更不必说吉良会给高木任何回应。
高木与吉良的感情线着实平淡,仿佛平静的湖水,没有半点涟漪。
因为它平淡,所以这仅存的一句告白前奏,格外让人觉得甜。
不过说起来,本剧主创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给这条感情线一个完满的结局,毕竟这与本剧主旨几无相关,也与本剧想要传达的观点不吻合。
归根究底,本剧想探讨的是女性能否平衡家庭和工作。
为了强化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冲突对立,特意选择了一位曾在职场上有过突出成就的女性,让她在休完三年育儿假后再度返回职场。
诚如吉良的上司所言,在吉良带孩子的这三年里,广告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哪个行业不是呢!
),何况吉良所做的并不是自己之前熟悉的领域。
工作上的难度可想而知,生活上也不甚轻松:孩子年幼需要母亲的陪伴,绝非善良之辈的保姆和时不时刁难一下的婆婆,加上丈夫的不甚配合…吉良想要平衡天平真的很难。
于是,女主很用力地去改变(并且得到了龙平小天使的辅助)。
在故事的结尾,女主扫平了一切障碍,再度回归平静的生活。
微微叹息一声,高木也是。
于是有天和朋友聊起来,“职场女性究竟能不能平衡工作和生活”。
对曰,“不能,连男性都不能,何况女性”。
我自答,“不能,因为不是每位职场女性都有龙平小天使”。
私以为朋友的回复并不意味着她认为男尊女卑,而是身处这个对待男性更宽容的社会,她认为男性尚且不能平衡二者,女性更不能。
女性究竟能不能平衡职场和生活?
我曾经以为可以,并由衷地羡慕那些实现二者平衡的人。
但伴随着我在职场的挣扎,伴随着读到、看到更多案例,我渐渐接受了“无法平衡职场和生活”。
无法断定选择哪个,但毫无疑问,最后我们都会在被生活要求选择一个。
从结尾来看,本剧主创应该倾向于认为“职业女性可以两全工作和家庭(生活);生活中总有那么点的不完美,还有爱(?
)就这么过吧”。
生活如此艰难,电视剧还不能给一点点希望吗?
实不相瞒我也这样希冀,能不能也赐我一个龙平小天使?
谢谢。
刚开始是看瑛太的作品看到他了,大概搜了下他的百度,提到了那部被人称惊天动地妖冶美感的电影。
留了心。
有天无聊好奇打开来看。
因为是舞台风格,以为会看不下去,结果还看完了,带了悬念所以不闷。
觉得他确实在片中很美。
少年的美。
不过也这样吧。
这段时间的日剧都不好看。
点开一部《营业部长》,嗯不错还有点内容。
女主好有气质,看了弹幕扫盲又去搜了菜菜子的《魔女的条件》来看。
果真大胆之作,结尾有个情节稍牵强,其它都不错。
营业部长中,龙平很有看头,他和女主的互动尺度拿捏的很好,有点小火花又没有过头。
这次去搜了他的生平介绍,原来他的风格来源是这个原因。
幼年丧父,长子,父亲盛名。
看了他父亲的照片,哇好像。
他弟弟则像妈妈,典型的日本偶像风格。
他像爸爸,朝鲜族的模样,加上他特别的成长经历,变成他现在这样的演绎角色的风格。
内敛、沉稳、细心、冷静,看似随意其实心里是有情感活动的,但是很少表现出来。
在娱乐圈太少见了。
像一股清新的风。
多看了些他的访谈,被访或他访别人,可以看出这人真的是很帅的,不张狂威胁的帅,舒服又非常有精神的帅,脸和神态身体都有女性的柔美的帅。
可是他演绎的却是普通人,可能也因为他觉得自己其实就很普通,这种反差特别动人。
当需要演绎影视作品中这种风格的人物时,他就非常适合。
是这么一个帅、美,又认真体会角色的人。
看了他的访谈,还有跳着看了家鸭野鸭那部电影,觉得《营业部长》里面的角色和他本人是最贴近的了。
但其实那些角色都有他本人的影子。
导演在考虑由谁演出时,必然考虑演员本人气质是否贴近这个角色。
有些东西不贴近和理解是根本演不出来的。
勉强很容易发现。
对电影是致命的。
女主育儿假三年再重返职场(福利真的好),对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来说三年真的会被淘汰,公司给安排的职位也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用来背锅的,然后就是工作受挫,同时家庭出现一些问题(保姆很诡异,并且想撬墙角)我想很难有职场女性,结婚生完小孩之后就完全做家庭主妇,都会想再出去职场上拼一拼,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丈夫却很怨念,觉得女人应该负责小孩所有的事情,而不是老婆工作然后占用他应酬的时间去照顾小孩……不过夫妻俩确实缺少沟通,造成一定的误会…前面几个事件也挺好的,总有打动人心的地方,虽然有些假😂我才看到第七集)但总的来说,日剧总有振奋人心的地方,拼过才知道输赢!
我猜最后应该是圆满的,就是工作跟家庭两手都能稳抓,鼓励职场女性去结婚生娃(虽然我1点都不想)
朋友生完二胎上班,领导找她谈话,第一句就是:我对你的工作能力很满意,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后边说的什么你们都知道了,无非是劝她好好回家带娃,女人嘛。
那我们就先聊聊精力这件事儿。
一个女孩下了班可以去逛街。
一个男孩下了班可以打游戏。
一个女人下了班可以买菜做饭。
一个男人下了班可以陪老婆,看电影。
这里还有一个职场妈妈,下了班自然可以带娃,同时也可以看书,健身等等,这一切都是个人选择。
精力这件事该由谁判断呢?
子非鱼。
上进的人在什么状态都会努力,我一直相信一句话:每天进步就是最大的稳定,这与你在什么公司无关,在一个人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你什么时候辞职”的公司如此,在500强也如此,不努力才会随时出局。
最近看的这部《营业部长》,佩服编剧能抗住压力,我们都爱看励志,没人写不如意,但这个剧偏偏就写尽了不如意,写尽了职场妈妈“精力不够”的现实。
女主生完孩子休满三年假期(日本可以休三年,也只是数字好看,哼!
),回到公司竟然从广告创意岗升职成营业部长,原来这都是设计好的圈套,本来就要解散营业部(销售部),把她提拔上去充当花瓶,让外界以为这个公司对职场妈妈非常友善,不想解散就要完成30亿的指标,但是每一集她都要失败一次,同时家里雇来的漂亮保姆图谋不轨,3岁萌娃和爸爸都开始喜欢起这个大姐姐。
事业挫败,家庭矛盾升级,尤其女主的老公总是一副妈妈就要以带娃为主的不帮忙脸,惹怒了弹幕里的小姑娘们,大家纷纷吵着老公有何用,还好没结婚,你们一定是没有看过一个统计,问妈妈们认为什么育儿产品最没用时,排名第一的就是孩儿他爸。
知乎上有个问题,简直是爸爸中的一股清流,他说当奶爸很纠结,感觉时间都被宝宝占据了,怎么办?
我估计很多人想回答他:你还缺老婆吗?
咳咳,回到正题,你看,男人也会面对职场爸爸精力不够的现实,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呢?
为什么偏偏要虐职场妈妈?
逼迫她们做出选择:不全职,不称职,尤其是二胎妈妈。
是不是男权,逼迫二字很重要。
站在公司的立场,当然有权选择更能全情投入的员工,就像孕妇把怀孕当特权是不对的,职场妈妈也不能拿孩子当做懈怠的借口,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把劣势弱化,强化优势才是根本。
到底该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有一本书《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作者是妇产科医生,这个职业已经很忙了,怀第三胎时她考上了哈佛,继续进修,到这本书2012年出版时,已经是5个孩子的妈妈!
结合一点她的时间管理方法(5和7),我们来谈谈精力管理:1.选一个最想成为的角色试着从长远来看,家里有老人帮忙吗?老婆/老公是怎么规划的?好女儿,好妈妈,好老婆,好领导或好员工,怎么可能同时做到,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你信?就算是,你能说出几个。
做不到才是正常,努力协调到老公不要总抱怨而自己也比较满意的状态就是大成功了。
你的心里一定有排序,做最想成为的那个角色。
很喜欢一个场景,作家蔡颖卿与母亲的相处方式是常常坐在一起讨论最近看的新书,而不是家长里短,我也想拥有这样的老年光景,所以设想下:10年,20年后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剩下的角色只能是占用更少的时间,更想做自己而不是妈妈就大声说出来。
2.不要认为自己自私,感激并规划时间。
有很多言论,宝宝的成长只有一次,需要你爱的陪伴,但是,需要设限。
我们这一代已经不是围着孩子转的一代,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有思想,有能力,可以指导和沟通,自己成长为这样的父母比什么说教都有力量。
而且陪伴的质量比陪伴时间更重要,我老公很少带大女儿,但是今年三岁的她最喜欢爸爸,为什么,因为每次都一起玩得很尽兴,举高高,骑脖颈,用手臂荡秋千,这些都是爸爸的独有项目,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独家记忆。
做好取舍后,可以把每晚都陪伴改为每天1小时,改为一周陪三天,或改为周末带出去玩一天,其他时间做自己的事,循序渐进很重要,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跟老婆/老公沟通。
重点在于,如果你已经选择要放弃一部分亲子时间,也不要内疚和自责!
痛快的做想做的,需要的事,并感激那个替你承担的家人。
3.用钱买时间如果没有可以承担的家人,没有老人帮手,那就果断找个人来帮忙。
现在孩子还小,以后他或她会要求更多的陪伴时间,陪一天还是觉得不够,你是无法一直满足的。
不要和别人比较,只从自己的家庭需要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自己的内心需求出发。
否则就会变成:我都是为了你们!
除了请帮手,也可以买一些工具,做辅食的,做家务的,不要看眼前的得失,用钱买时间是最划算的。
4.抱怨只是浪费时间带娃时用心带娃,而不是:如果不是因为娃我早在喝着咖啡看着书了,这么想的大多数闲下来,也只是歪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已,很多人浪费时间,其实都是把时间浪费在了焦虑上:别人都在进步,我却在带娃。
忘记这种想法,做应该做的事。
5.不想or,想and最常见的句式就是:等宝宝去了幼儿园我再XXX,总以为等等就有空,周围行动力超强的辣妈,健身,学习,旅游,根本就没有停下来,一件事一件事去做是来不及的,如果你想做更多的事,怎么想办法每天做一点才是关键。
6.规矩是自己定的很多人被社会既定印象所累,为了维持好妈妈形象,要陪伴,要做家务,要辞职在家指导孩子学习,不只一个人跟我讲过,等你家孩子上学就知道了,只要不看着学习就会退步,而我想做个差不多妈妈,想办法让她养成好习惯,有内在动力,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才更重要。
前几天接到一个付费电话问我怎么让母乳变多,我说完三点转头却多嘴,二胎妈妈也不要太执着纯母乳,搞得心情很差很累,完全没时间陪大宝,偶尔加一点点奶粉又怎样?这当然违背妇产科共识,那又怎样?
要试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没有什么“对的事”是必须执行的。
7.辛苦是难免的,努力也是难免的之前朋友劝我别要二胎,太累,哦不,是巨累。
睡眠是一个大问题,孩子都是6点就起床的小魔鬼,夜里也特别体贴的三小时醒一次,基本上想要有自己的时间,不是晚睡就是早起,别无他法。
作者每天凌晨3点起床!
3-6点是她的阅读时间,平时先把时间用在搬大石头上(重要的事),有空再填小石头,不能用眼的时间就用来听,听英语,新闻等。
有些轻微拖延症的人,会在截止时间前几个小时把工作做完,此时,效率往往最高。
而妈妈们正因为要兼顾多面,无法拖延,时刻保持高效,成为精力和时间管理的高手。
产后康复是系统地恢复体能的过程,精力也在不断转换的快乐事件中恢复,有人加班累了打打游戏,职场妈妈累了就不能逗逗娃?
因为写好一篇文章而有成就感;因为突然想起一个彩页的设计而兴奋;因为讲课被认可而激发动力;因为组织一次成功的活动而更加充满自信;责任感和效率也在看似更加复杂的生活中成长。
所以,最后,希望我们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
只不过,当你回到公司,发现男同事已然成了你的上司,淡定,这就是现实。
以下内容可能含有剧透,请观看电视之后阅读哦。
这次的剧评有两部分,前面部分是剧情简介和剧评,后面请允许我针对女性的家庭和事业的问题唠叨几句,不喜欢看唠叨的可以只看前半部分哦。
谢谢理解哦,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哈。
<图片1>《业务部长 吉良奈津子》在今夏一众女性主役的剧中可谓独树一帜啦。
问题一提出来就深刻,“女性是否能够兼顾家庭和事业呢?
”第一集一开篇,首先旁白加分好评,带着童话感的“女王”的减轻了本来可能太过沉重压抑的氛围,为整部剧诸如了一抹闪烁亮色。
让整部剧的感觉更加平衡柔和。
休产假三年(先别羡慕啊,剧评之后咱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哈)的女主,曾经的广告女王吉良奈津子重返职场,却被上司(话说这个叔叔自从《半泽直树》之后就不觉得他是好人啊)明升暗贬的调到营业开发部当部长,其实是个烂摊子,目的是逼她离职。
女主顶着家庭和公司的压力,作为一个雷厉风行干练女性自然想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为了拿下广告合同先找到了曾经欣赏自己广告而来寻求合作,却被自己忽视而得罪的寿司连锁店老板。
强硬不服输的吉良吃了一次闭门羹后终于和以前被她s过的原下属现总监言和,业务部本来懒散的下属也肯出手相助,然而还是没有拿下广告,还成为老板和竞争对手压价的砝码。
另一方面,认为女人应该守护家庭的婆婆对她十分不满,虽然开朗却没有生活能力的丈夫也有些小小的抱怨,可爱的宝宝无人看管请来的保姆又好像有目的不纯。
曾经的“女王”将怎么样应对接来下来自家庭和事业的挑战呢?
不得不说这部剧目前的节奏真的很好,第一集里面对过去的总结流畅简洁明不枯燥(以及有趣的旁边)。
女主对家庭的温柔和在职场上的干练转换自然而真实。
骑着自行车带着可爱宝宝去托儿所,喊着bongbong的妈妈,也是穿着职业套装高跟鞋的部长大人。
特别应该说一下“高跟鞋”这个细节,阔别三年回来的女主在进入大门的时候不经意的扭了一下脚,细微却又明确的展现了女主对于职场的“生疏感”。
虽然失落不能重回热爱的广告部,却迅速的振作精神。
虽然为人妻人母,却仍旧是以前那个有主见的女性,不放弃工作,甚至保留自己的姓氏,这一点值得赞扬。
(等下去查一下,因为一直听说日本结婚改姓是法律规定,虽然改成任何一方都可以,但是实际上基本都是改成男方的姓氏,除了入赘的。
但是另一方面看综艺节目,又提到现在日本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夫妻别姓”的情况。
)女主性格设计的起点不错,很好的衔接了以前趾高气昂的不听人言的总监大人,“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女王”重回职场也没有一下子变得情商爆表亲切温柔。
这一点可能成为女主魅力的减分项,但是却更加真实,也为以后的转变做出了成功的铺垫。
目前女主还是那个高傲的女王,更直接说努力满分,专业强悍,但是情商堪忧。
<图片2>当然,第一集的时候女主对“不低头”这件事做出了解释,在努力的目标前也诚心的拜托了以前的下属,可以说是开篇一来在性格方面的一种发展。
<图片9>被大策划案包围,虽然精力上的确会更少的给予小公司是事实,但是没放在心上也是一个理由。
虽然现实,但是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她难以与成长起来的连锁店老板互信合作。
而且居然对寿司老板没有任何了解,对于过去的策划没有复习研究就前去商谈,才发现自己当年的忽视伤害了对方本来对她给予的期望真的有点过分啦。
<图片3>自省之后第二次行动,虽然感觉老板的确受到了感动,但是一方面长久的伤痕不是那么简单能够抚平,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也不会以一时的感动来决定那么大型的策划归属。
顺便说一句,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龙平那个广告虽然感动,但是实际上不适合老板吗?
一来,老板失去儿子,而这样被儿子带去吃饭回报父母恩的广告画面更会触痛他的心。
反而是父母带着儿女愉快温馨吃寿司的场景可以让他开心一点。
二来,每个商品定位都不同,不一定格调高得就是好广告啊,又不是拿去获奖。
对于老板这样价廉物美的寿司连锁,就是欢欢喜喜吵吵闹闹干脆明白的洗脑广告最合适啦。
言归正传,女主到目前只有热情,却仍然缺失一颗体贴和理解他人的心(智商爆表情商不足啊)。
感觉正是这一点才是女主在本剧中最可能的成长空间。
龙平的角色外冷内热,气质出众,沉默寡言,偶尔的开口几句或意义深刻或吐槽精辟都让人印象深刻。
<图片4>
<图片6>丈夫的演技还是很不错的,可是泰造叔的脸好出戏哒。
<图片7>还有daigo,夫妻双双把剧上,是在攒奶粉钱对不对呀?
可是daigo的演技真是十年如一日啊。
<图片8>小宝宝超萌超可爱,声音脸蛋儿都可爱。
但是,才和(美女)保姆相处了一天就这样,让人好担心啊。
<图片10>感觉接下来,事业上女主必须做出一定的成绩才能避免部门被撤,一般来说可能需要全员振作,旧同事帮助(龙平),以及进一步的自省,在家庭的危机下,顶住压力千钧一发才能拯救部门。
但是这样有点俗套啊。
至于家庭方面,婆婆的反对,保姆的插足和上位,老公看起来不是个特别有主心骨的人,感觉十有八九会出轨,不知道会不会发展到离婚呢。
但是以日剧编剧抽风一样的不按常理出牌,或者加上现实的原因,更倾向于这样的结局:女主情商上升是肯定的,但是部门还是被撤,丈夫出轨离婚,但是自强不息的女主带着儿子和龙平一起开个工作室,有没有新的爱情不知道,但是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及还有未来。
下面是关于女人家庭与事业的唠叨,请选择性心平气和地阅读哦。
作为单身人士,如果见解有误请友善指正哈,谢谢。
还有就是这只是一个人的观点想法的聊天,不是两性关系研究报告啊,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而已。
女性在全世界也没有绝对和男性平等的地方,绝对的平等也是对女性的不平等。
东亚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但是反正不平等是一定哒。
改姓氏这事儿先不说了,咱们没有哈。
就说说婚姻与工作。
先说一下上面在“三年产假”那里说了不一定是好事儿,为什么?
因为这样会使得女性在社会,尤其是职场更加艰难。
换位思考,一个老板也不喜欢员工休息那么长时间没办法工作还保留职位,回来还得想办法安排是不是?
所以,产假越长,越使得更多企业对女性员工避之不及。
当然,这也算是歧视,可是你怎么证明呢?
公司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说不适合不采用,独独真正的原因不提及。
那么有人说了,男女一起强制休产假会好一点。
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执行了,虽然很有争议。
那么会有用吗?
一定程度上会。
注意,必须是强制的,这里也只谈强制的,要是能选择的话估计绝大多数男性会选择不休,不然回来领导给脸色看或者职位不保怎么办。
女主本身生理的原因,以及哺育婴儿不得不休,那么如果男方不强制,女方必须休,你说男方有多少会主动休?
那么是不是强制产假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难题,不是。
一方面男女的休假长短差多少,平均吗?
女的三年,男的一个月有什么用?
但是,如果说两性平均时间,又是否能真的合理呢?
收入高低,工作性质都不提,就说照顾孩子和家庭,男女能达到同等的水平吗?
不可否认,也有男性温柔细腻善家事,但是整体呢?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整体上大多数时候就是女人在照顾孩子,做着家务。
女性工作而男性能同样的水平照顾好孩子做好家务吗?
暂且还不说女性心思相对更细腻,和婴儿之间的母子牵挂等等。
中国的确时兴双职工,但是回到家里男女双方同样程度照顾孩子做家事的家庭有多少呢?
有多少不需要把养育孩子的责任转嫁给岳母或者婆婆的呢?
如果想自己养育,夫妻双方的工作怎么办?
孩子太小不能上幼儿园,不放心不愿意请不起保姆的怎么办?
实话实说,夫妻都工作又想自己养育孩子的太难。
难得像是一个无解之题,却又不得不解。
除了一定程度上强制双方产假,制定制度措施保护女性就业之外,我个人感觉最必不可少,还有育儿和家务的“工作化”,也就是说将一直以来视育儿和家务为婚姻无偿义务,慢慢合理程度上向视之为工作转变。
即家庭工作性质要向社会工作靠拢。
家庭主妇或者家庭主夫的地位要被保护(物质上和观念上双方面),一方面就是一旦一方放弃社会工作专职照顾家庭和子女,那么另一方的薪水能不能强制同时发放给双方。
另一方面观念引导和转变也非常重要,不然像是日本这样在薪水上给了保护的情况下,还是地位差别巨大。
所以只有,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正视家庭劳动的价值,另一方面在法律规章制度上加以保护可能才有缓解这一难题的可能性,不只是薪水,还有社保等等方面。
其实,热爱工作的女性大把,想呆在宝宝身边亲自照顾教育的也大把,但是就算是想专心照顾孩子家庭的女性甘愿放弃工作的也很少,暂且不说男性一方的收入是不是足够支撑全家费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经济不独立,就必须依附于男方,继而各种没地位,没尊严,甚至面临失去婚姻,孩子,正常生活的危险。
如果家庭工作真的可以趋向和社会工作的平等,观念真的开放到男主外女主内和女主外男主内大多数人都能一直同仁,那么大家,无论男女其实都能更加自由的安心的做更好的自己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复安利以及多次说《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是神剧的真正原因。
除了精彩的剧情演技帅哥美女搞笑吐槽,真正让这个剧上升的是其内涵,是编剧的思考,社会责任感和远见。
是打破传统思维的一种新思路的试探。
当然,无论社会工作者还是家庭工作者,紧随时代脚步,不停地汲取最新的知识,才是最好的对自己的保护。
每次看到社会新闻,看到男女地位的真实情况,“剩女”这样的词大行其道,男人做家务温柔体贴女性做家务理所应当,男人做家务都是帮老婆做的,以及一些落后地区生个女孩送人的,女性不能上桌吃饭之类的。
此时此刻,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歧视女性的,以及很多歧视而不自知的男女老少,真是让人又失望又疲惫。
我一向更多喜欢平权这个词汇,因为它更能准确的表达真正的追求。
不是谁压过谁,而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让各种性格的男女都能更真实自然的生活。
但是,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男性,又能够有多少肯眺望一下未来,小小的“he for she”一下呢?
反观上述文字都觉得是不是理想化到不切实际。
可是,还是不能放弃吧,就像是一百年前裹着小脚只能被称为“xx氏”的女人们不敢想象今天女性拥有的自由一样,几十年后或者上百年后真的有现今无法想象的平等吧。
祝福看到这篇影评的善良温柔的朋友们都能和真心疼爱体贴自己的可人儿在一起,幸福快乐哦!
其实我一直阴暗得想我要是老板 也不想要女性员工 特别是那些一怀孕就请假的…… 真的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的 大陆现在的大部分看上去兼得 无非就是妈妈或者婆婆等长辈帮忙带小孩 虽然她们都带的喜滋滋
活活浪费了卡司
婚后女性压力实在太多 龙平穿衣风格大爱
会坚持追到底,即便收视率再低,这是一部慢节奏现实得可怕的好剧,看得不爽但是很现实,菜菜子的演技一如既往地好,松田龙平小天使,你们赶紧在一起啊!
对女主的喜爱不足以撑起我对这部剧的热情,很难想象这样的性格做管理
菜菜子和龙平也无法弥补我对这剧的失望感。
菜菜子真的美,我的女神呀……就是,这剧情安排真的蛮尴尬的…
就算用硬纸板剪个龙平拼菜菜子边上 也够我抱着这剧过夏天了
经历过生子再重返职场的时期,看了很有共鸣。
一星 →_→松田龍平
女主人设太勉强……腹黑保姆当小三这情节也插进来……有点不想看了,但又很期待后面怎么反转
挺好玩的,虽然人物有点脸谱化。
剧情一颗星,小壮太一颗星,还有一颗星是我来学nanago的搭配的……
剧情有点做作,开头起的不错,很真实,越往后越有点敷衍的趋势,但演员们的表现都很到位,整部剧演出了广告公司的一些日常,虽然蜻蜓点水,但也能让外行看个大概吧,不过具体事务的严谨性编剧还需要下下功夫,励志煽情部分还是可以给人一种激励的。整部剧更多讨论的是女权社会、家庭和工作的协调。
为了菜菜子和龙平追完了,编剧水平真的不太行啊。。。
最后的结局,无力吐槽。什么鬼价值观。
全程只看龙平哥哥!!!高木CD!!!!!!
这几集让我感觉本季最佳的心都有了,后面几集假的不行,都快看不下去了
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夫妻一个部长一个课长,都想好好工作,就不可能有时间照顾孩子。中国好像默认了要爷爷奶奶来帮忙……人家产假有三年!这个什么时候国际接轨一下?
无语,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