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负业果,所欲求不得;四顾环幽暗,孤掌复开合;但问情何起,欲说暮已昏;自与君相识,何曾属他人;且探且独行,此身为爱生;仰头见蔽日,侧耳听暗瞑;造化弄世人,人世足别离;冬日寒蝉声,至今不相逢;芦苇漠湿原,凛凛立淡天;身似玻璃透,簌簌流沙涓。
第一话:伤痕第二话:少女第三话:流转第四话:永诀
昨天下午一下子把4集全都看完了,对于我来说,与其说它是一部4集的电视剧,不如说他是一个四小时的电影。
该剧无论从画面风格、镜头语言还是配乐上都很精良,采用的完全是电影的拍摄手法,不多的台词,缓慢的节奏,无一不展现黑暗片的风格。
整部电视剧以中灰色调为主,没有太绚丽的色彩,即使很好的大晴天,天空中也似乎蒙上了一层灰。
时间上,整个剧大多以冬秋季节为主,偶尔出现夏季(比如女主唯一一张笑颜的照片),但也是那种不是很夏天的夏天。
剧的画面风格与主题相呼应,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连剧里的景物也是悲伤的。
镜头语言上,导演拍摄了各种女主的大特写,背影全身镜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女主冷冷的性格。
由此可以看出导演很会抓拍女生也很懂女生的内心。
此外,本剧各种风景长镜头拍摄也相当的令人印象深刻。
配乐方面,导演采用了各种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演奏的音乐来表达剧情的发展、转折,让我这种完全不懂音乐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说完整个剧的拍摄手法、配乐、导演等方面的功力,我们再拉回来说说剧的本身。
看完这部剧,去百度了一下,发现大多的讨论焦点都集中在剧的大尺度镜头上,让我很诧异。
我想这也许是剧方宣传的一个点,把他扩大化了,虽然剧里面大尺度的镜头确实很多,但是这部剧需要更多的是关注剧情本身,它的立意很深远,表达的内容也挺多的。
于我来说我也只是用我的方式去理解皮毛而已。
这部剧是一部典型的女性题材剧,以女生的视觉出发,来展现和探讨社会的黑暗面,有情欲、畸恋、家暴、救赎、自杀、谋杀等。
剧中女主的母亲是个靠出卖肉体为生的女人,女主是在母亲的家暴中长大,不知道父亲是谁。
女主母亲一个一个的换男人,直到有一天幸田先生出现了,他如父亲般的关爱女主,照顾女主。
慢慢的女主爱上了他,而幸田先生也爱上了这个小姑娘,是作为女儿离开后对女主替补的父爱还是真正的爱情,我不确定,或许幸田先生自己也不清楚。
幸田先生是最了解女主的人,他告诉女主想要的话就要大声说出来,有机会请把她所背负的一切完完全全的埋葬掉,他知道女主的过去,知道她背负的太多,但是他却不确定女主对他的感情,或许他误会了女主和泽木直接的情感,也许并没有。
所以当得知生命即将终结时,他选择自杀来成全女主与泽木。
但是事与愿违,自杀并未成功,女主反而要因此放弃与泽木的联系。
然而母亲的一番话,让女主对幸田先生对自己的感情产生了怀疑,一怒之下弑母。
之后出现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与女主小时候的遭遇一样,长期受到家暴。
所以她用幸田先生教育她的方式来教育小女孩,帮助小女孩能更好的生存,后来甚至为此再度设计杀人。
当救赎了小女孩,看着小女孩与母亲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许女主已经无线无挂,又或许她开始向往,所以最终她选择了“自杀”的方式自我救赎,埋葬过去。
最后的结局有意想不到的事,在此就不透露了。
整个剧以倒叙的方式展现,从女主自杀那一幕开始,然后回到过去。
整个剧中穿插了一首特别重要的诗歌,就是本文第一段内容。
我不能理解全部,但是我想玻璃芦苇代表的大概就是女主吧。
在严冬这么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芦苇整株都覆满冰霜,但是坚强如它,还是能安然的度过严寒,等翌年春天来临继续萌芽重生。
<图片1>
看毒sir推荐的,《玻璃芦苇》和《贤者之爱》表面上为同一类型的影片,禁忌之恋,但实际上玻璃芦苇中表达出来的内容重心在于家庭生活,女主节子爱上自己妈妈的情人,和许多妈妈的情人上床,这种畸形的恋情关系很可能只是她对于从小遭受变态家庭虐待的宣泄,一个从小看着母亲和不同男人上床后暴打她,这种可怕的遭遇对她来说造成的影响很复杂。
似乎节子对于妈妈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之前她并没有对妈妈的暴力和变态行为有过反抗,她唯一可以算反抗的就是和妈妈的情人上床,这一点其实很扭曲的,可以理解为女主对于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暴力的反抗最后来源于另一个家庭,也就是她看到了那个小女孩被家暴行为之后,和她自己童年的遭遇想重合的时候,她开始反抗,这种反抗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人,也是对自己过去的反抗,最后在她误杀了母亲后,选择金蝉脱壳,去过“另一种人生”。
相比于家庭中的感情,她和大叔幸田之间的感情反而不是主线,我一直觉得这位幸田大叔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强,他的存在对于节子的意义可能在于,他和泽木一样,都只是节子一时的安身之所。
剧中描写非常苍白和薄弱的是关于幸田和泽木的家庭,他们的家庭经历过于符号化,并且他们和女主的感情描写也过于平淡,很多时候泽木的出现总在强调他和节子之间的情感非常深厚,但是描绘得非常刻意不自然,我认为观众应该是很难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最后好想说,女主不是那种长得非常美的人,但是确实有一种迷人的气质,非常让我着迷。
我心所欲求不得,一身业障陷囹圄。
与君相识情窦开,日暮西山心无归。
寻爱往前敢摸索,黑夜仰天听寂寥。
人生如梦遇不逢,邂逅相拥似寒蝉。
玻璃芦苇丛中立,沙砾蜿蜒在湿原。
这是女主角节子写的短诗。
诗歌是最佳的抒情方式,所以这首短诗毫无疑问透露出节子的情感。
“我心所欲求不得,一身业障陷囹圄。
”业障,搜了一下,是指罪孽。
节子童年时被母亲虐待,用烟头烫伤大腿,母亲变态的行为使节子成为一个思想扭曲的人。
她身体成熟之后竟然找回母亲之前的情人,与他们做爱。
我理解不了,但是我认为这是长大后的节子对母亲的虐待行为的报复。
她是如此憎恨她的母亲,她被仇恨束缚动弹不得。
然而,节子是由于母亲的缘故,认识了母亲的情人幸田先生。
“与君相识情窦开,日暮西山心无归。
”节子在幸田出事以后回忆第一次与他相见的时候,他注意到她手上的伤痕,于是他怜爱地让她猜猜那只手有糖果,其实两只手上都有糖果,无论猜那一只手她都会得到糖果,但是这样简单的小游戏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父亲的爱。
我认为就在此时,节子迷恋上幸田先生了。
但其实幸田先生只是作为她母亲的情人才善待节子,扮演父亲的角色。
包括之后他在她高中毕业那天特地开车等她,并且为庆祝她顺利结业带她去海边的餐厅。
即使节子报复式地与幸田上床后,她还是觉得不够,心还是空荡荡的。
她明白幸田也是与母亲之前的情人一样,与她上床仅仅是片刻的激情与肉欲的操控。
“寻爱往前敢摸索,黑夜仰天听寂寥。
”节子的报复完成后,于是她答应了幸田,接受他介绍的工作,留在他身边,与他一起生活。
这一切都是为了寻求爱,寻求归属,像孩子一样摸索如何爱别人。
在他出事以后,她带上那对幸田第一次送她的礼物,那双她不喜欢的耳环,寂寞地来到有着他们回忆的沙滩,面对一如既往的大海,她大哭起来。
在那里,幸田无意之中博她难得的莞尔一笑,立刻拿起手中的相机,将时间定格在这一刻。
而这张相片成为节子仅有的笑着的相片,后来她要求把这张照片当成遗照 “人生如梦遇不逢,邂逅相拥似寒蝉。
”节子与上司泽木有着肉体关系,她明白这不是她寻求的爱情,他们之间只是逢场作戏。
即使相拥也不能另节子感受到温度。
泽木过去曾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对婚姻恐惧了,所以当他得知节子将与幸田结婚时,他不敢用婚姻挽留她。
这时的节子也渴望有个家,一个回家时可以喊“我回来了”,也有人回应她“你回来了”的家。
于是他们就一直保持这种关系。
到剧终,我才能发现他也是爱着她的,他后悔当时没有阻止她结婚,他因为了解他家的财政问题为她以后的生活发愁,本以为他只是贪恋她的肉体与香气。
然而这一切都太迟了。
她已经杀了她的母亲,她必须要离开现在的生活才能脱罪。
在他们最后的欢愉后,她便交代他处理自己的身后事。
他们无法在一起了。
最初知道这部剧时便被剧名所吸引,看了以后才知道玻璃芦苇代指节子自己。
节子拥有玻璃球一样漂亮的眼睛,就是因为这双眼睛,母亲莫名其妙地虐待她,使她的童年残缺。
芦苇象征坚强的性格,剧中节子处处表现坚强。
被虐待时没有哭泣,在幸田出事后冷静地处理家事,帮助同病相怜的女人私下还击暴力。
尽管这些坚强不都是指向好的方面,但是却让我深深着迷于这样的节子。
而玻璃和芦苇合起来,就表现了节子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性格,既有女人脆弱的一面,又有女人难得的坚韧。
这样的节子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缺陷美。
节子说过她讨厌愚蠢的女人,并告诫小女孩要变得聪明,即狡猾。
但是节子并没有做到。
其一,她因为母亲与幸田先生一直没有停止来往而怒不可遏,于是在以前母亲用烟头烫她的角落里失手杀死母亲。
她幻想幸田枕着母亲的大腿,同时母亲淫荡地念着自己写的诗歌。
我没有读过原著,但是我认为她母亲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找她,很可能是想惹节子妒忌而夸张说出来的胡话。
退一万步,即使是真的,我也认为幸田没有与律子再做苟且之事了,因为幸田是深爱着节子啊。
他与她结婚,为她花费巨额出诗集,求死留给节子保险赔偿金,刻意隐瞒他患癌的病情,原谅节子与泽木的婚外情,等等。
这些都是他爱她的证明。
节子被妒忌蒙蔽双眼,不信任幸田对自己的爱。
其二,节子整容前拍摄的照片经伦子寄回给泽木。
或许是不舍,或许是爱,促使节子这样做。
照片中节子的笑容祥和使泽木疑惑,立刻驾车到伦子寄信的地址询问。
最后整容了的节子依然瞒不过细心的泽木,从她的星星耳环和吸烟的动作就能确认这就是节子。
不得不说,假若节子没有多做这件事,她不会暴露身份,更不会勾起过去的回忆和唤起对幸田先生的爱。
她都没有聪明地处理这两件事情,归根到底,是爱没有让她变得狡猾,使她变成一个普通的有血有肉的女人。
这一点当然是归功于幸田先生长时间的爱了。
反观整部剧,受虐待而向外界求助无用这样赤裸而残酷的真相异常的令人发指,这个事实就是整个剧情诞生的缘由。
当年幸田看到节子的伤却没有意识到律子的虐待,当然就没有寻求外界的帮助。
律子和真弓受丈夫的虐待只能忍气吞声,真弓甚至被托付于不相熟的节子,真弓失踪一事更是牵动了警察。
如果能得到外界的有效的帮助的话,节子就不用冒险救助真弓,更不会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终结虐待。
如果这部剧不足以引起政府的重视,我就不知道还要有怎样离奇变态得像小说的真实事件发生才能使他们如梦初醒。
老套的空话我不写了,你们懂的。
此次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只是从剧情来说的,角度狭隘,也参考了豆瓣的其他作者的影评。
里面包含了我许多个人的想法,如有不当,望指出。
如果你们从头看到这一行字,谢谢你们,说明我花费的两个多小时总算没有白费。
施加暴力的人,都应该去死。
原生家庭的不幸,难道影响的仅仅是当事人吗?
最的受害者无非是孩子。
节子母亲的虐待,难道不是谱写她这一生命运的肮脏之手吗?
没有被爱过,所以不懂得什么是爱,不会去爱,只能把自己封死,不让自己再受伤。
她用了一生来报复,以为嫁给了幸田,她的复仇就成功了,可当她知道幸田与母亲一直有往来的时候就已经无法接受自己复仇的失败,从不正面反抗的她,亲手了结了这个给了自己生命却又一直残骸自己生命的女人。
我们的教育一直都说,赐予你生命的人是伟大的,你要爱她,小女孩爱她的妈妈,可她的妈妈却宁愿在丈夫身边苟延残喘的讨生存而不顾女儿安危非要将小女孩接回家,小女孩却真真实实的爱着她的妈妈,怕她受伤。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爱爸爸妈妈的孩子,只有没有人性不曾被爱过的父母。
前几天看过一则新闻,母亲得了妇科病,为了挽回男友的心,诱骗亲生女儿回家,眼睁睁看着男友多次强奸女儿,并且以裸照威胁多次发生性关系。
女儿担心妈妈的安危,一直不敢反抗,这个女孩才14岁,我想当她再长大一点,到底要怎么接受这个世界上给了她生命的人却对她做出这样的灭绝人性之事。
女主终是帮助伦子杀了施暴的丈夫,这是电视剧,可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孩子在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暴力,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爱,没有救赎。
幸田真的是爱女主的吗?
更多的是心疼与救赎吧!
嗯,用节子缺乏的亲情再救赎,我觉得更像一位父亲。
节子是爱泽木的吧,可是她更需要稳定的毫无动摇的被爱的吧,所以才会问泽木“你想过结婚吗”,所以才会在泽木回答“不想”,与幸田结婚以后,依然与泽木做爱,她是爱泽木的,可她的爱没有那么强大。
我本以为她真的会在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选择自杀,告别这一世的所有。
可当我看到最后,是啊,应该让那些施暴的人统统去死,可是当我们整了容,换了姓氏,就真的可以抹去那些阴暗的日子与伤疤吗?
唯有祝福。
被爱才是缺爱的救赎。
两个故事
玻璃冰冷,芦苇坚韧。
阴暗的过去似乎总在玻璃的另一面,一抬头就能看见。
挣扎的女人似芦苇,坚韧地品尝自己既自尊又自卑的爱。
这是一部关于毁灭与埋葬、救赎与重生的诗篇。
日本四集短剧《玻璃芦苇》根据樱木紫乃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第一话:伤痕第二话:少女第三话:流转第四话:永诀
海报正文:我和我母亲的爱人结婚了1第一集开始时,幽暗的旧房间里,女主角幸田节子低语:“我心所欲求不得,一身业障陷囹圄,与君相识情窦开”,手里的诗集一张张燃烧起来,“玻璃芦苇丛中立,沙砾蜿蜒在湿原”,她继续念,房里的火势更盛,节子躺在火边,不一会,整栋房子燃烧起来。
这一开头即奠定了这部剧的美学基调,那种日式特有的阴郁而诗意的美。
这部剧采用的完全是电影的拍摄手法,4集看下来,像是观看了一部长电影。
台词少,节奏慢,但包含的信息量巨大,以女性的视觉出发,展现和探讨社会的黑暗面,家暴、情欲、不伦恋、救赎、自杀、谋杀、重生,多重敏感的情节挑拨着观众的神经。
画面以中灰色调为主,秋冬季节的场景,蓝色的天空中总是蒙着一层灰,这与它的主题相呼应,一段悲伤的故事,一个阴郁成习惯的主角,几个挣扎的病态的人。
片中大量的镜头都在表现女主角节子阴郁、冰冷的性格,没有表情的脸,简单冰冷的话,频繁地抽烟。
夹着香烟的手紧紧地覆在嘴上,好像怕漏掉什么似的,烟雾徐徐吐出,无言,继续望着远方。
与节子的阴郁、冰冷相对的,是她的情欲和勇气。
近似于报复和反抗母亲的虐待,她睡遍了母亲睡过的男人,甚至和母亲最在意的情人结婚。
在遇到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小女孩之后,节子向她伸出援手,并和女孩的母亲联手杀死了向母女施暴的女孩的继父。
她的这份勇气成为全剧亮点,成功表达出救赎与重生的主题。
2节子的母亲开了一家色情酒馆,以出卖自己的肉体为生,节子从小就遭受到母亲的虐待,每次回家看到的都是母亲和各种男人在一起的画面,从小,节子就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会哭,也不会笑。
阴郁的眼睛盯着母亲看几眼,就自己拿了杯子接凉水喝,吃饭也是自己拿了面包啃。
遭受足够多的伤害,隐忍变得再自然不过。
无聊的时候,母亲说:“你哭一个怎么样。
”撩起节子的裙子,大腿上密密麻麻的伤痕映入眼帘,母亲的烟又一次烫在节子的腿上,节子强忍着疼,没有哭出来。
心如死灰时,肉体上的伤痛也平添了几许麻木。
幸田喜一郎,节子母亲的情人,他是节子生命中第一个给予她温情的男人,像爸爸一样关爱她,试图打开她紧闭的内心。
母亲带着节子在餐馆与幸田约会,母亲对幸田说:“这孩子很古怪,不哭也不笑。
”幸田像逗普通小孩子一样让节子猜糖果在左右还是右手,其实他两个手里都有糖果,随便选哪一个都不会让节子感到失落,以为是自己的运气好,其实是因为被疼爱着。
节子伸出手,胳膊上的烫伤从衣服下面滑出,她胆怯地缩回了胳膊,幸田把糖果塞到她手里,轻轻地为她拽上衣袖,掩盖伤痕。
爱她,便多了份善解人意,为她保护小小的自尊。
节子高中毕业那天,幸田带她去海边的餐厅,送她一份礼物,是一对星星耳环,她说不喜欢,幸田问她喜欢什么,她说没有喜欢的东西。
幸田劝她去上大学,她说不想上,就算学得再多也改变不了什么。
幸田说:“你不上大学的话就上班吧,我来给你找工作。
”幸田说他是第一次见到,像她那样目光空洞的女孩,所以他的内心对她是充满怜爱的,为她的未来考虑。
爱她,就想把她安顿好,给她安稳的生活。
或许节子被他的温情感动,或许只是出于报复母亲,她睡了幸田,那个母亲的情人。
幸田看着节子大腿上的疤痕,温柔地吻着,充满了怜爱。
节子说,她睡过的男人都会给她钱,作为封口费,她苦笑了一下:“真是可笑,我又不是为了钱才和他们睡的。
”
幸田让节子考虑一下结婚的事情,她说从来没有想过,是啊,一个在那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孩,对婚姻和家庭会有什么信心呢?
幸田劝她考虑一下,其实,一个中年男人,还有一个长大成人的亲生女儿,他完全没有结婚的必要,但他为了给她一个家,让她回家的时候可以说我回来了,也有人会回应她说欢迎回来,所以他说,婚姻还真不错。
幸田经营的旅馆生意越来越差,但还是克服困难,为节子出版了诗集《玻璃芦苇》,里面是节子写的诗,都是对自己感受的直观表达。
在短歌会社团,家庭主妇们读着节子的诗,矜持地笑道:“我们听着都害臊……尽是些男欢女爱的事……”节子冷冷地说:“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原原本本表达出来,这才叫诗不是吗?
”那个家庭主妇还想分辨几句,节子冷漠地堵住她的嘴:“老忍着对身体可不好,欲求不满的女人才叫人看不下去。
”越绝望便越直白,越不顾他人的眼光。
3节子并没有安稳地生活,即使在与幸田结婚后,也经常与情人泽木上床,泽木有过失败的婚姻,他对婚姻感到绝望,所以每次结束欢愉,两个人就各自回家。
幸田先生是最了解节子的人,他告诉节子有想要的东西就说想要,就要大声说出来。
在沙滩上,他用搞怪举动逗她笑,她第一次展露笑容,他抓拍下来,于是有了那唯一一张笑着的照片。
他对她说有机会要把所背负的一切埋葬掉,他知道节子的过去,知道她背负的太多。
幸田先生出了车祸,躺在医院危重病房只能靠着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其实,他是故意放弃自己的生命,让节子获得保险金,也成全她与泽木更好的生活。
节子从母亲口中得知,母亲和幸田一直维持着情人关系,幸田之前就患了癌症,生命只剩下半年的时间。
这些,节子居然不知道!
她唯一相信的幸田的感情难道也不可信吗?
在母亲的冷嘲热讽下,积怨已久的内心终于爆发,“都是因为你,我才会这样,都是你……”,节子与母亲撕扯在一起,失手杀死了母亲。
母女之间的互相纠缠、互相伤害真让人心酸。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光只有爱,只要稍微掺杂些不满和怨恨,就会丧失正常的判断。
在她和幸田去过的海滩上,她放肆大哭,那是隐忍了多年才难得发泄一次的泪水,只有大海见证了她的这份柔软和脆弱。
她去继女居住的地方,依然冷冷地回应继女的冷漠和埋怨,带继女去医院看望父亲。
知道幸田是为了她而自杀,内心潜藏的感情使她对泽木提出分手的要求。
节子遇到了被家暴的一对妻女,女儿和儿时的自己如此相似,被折磨着,却不得不依靠这种家暴继续生活。
一向以冷酷示人的节子心软了,她照顾小女孩,用幸田先生教育她的方式来教育小女孩,帮助小女孩更好地生存。
那样矛盾的生活,懦弱的母亲,节子恨铁不成钢,仿佛现在的自己遇到了曾经的自己,想要解救曾经的自己,又恨曾经的自己。
照顾了小女孩后,反而被家暴的男主人威胁,后来节子和女孩的母亲联手杀死了向母女施暴的男主人。
节子的这份善良和勇气救赎了小女孩和母亲,终于亲手解救了曾经的自己。
当小女孩和母亲在车站笑着离开时,一丝温暖感动了整部剧的冬天。
在拯救了小女孩后,或许节子已经无牵无挂,又或许她开始向往,想到了幸田对她说过的“有机会要把过去好好埋葬”,她选择了“自杀”的方式实现自我救赎,毁灭和埋葬过去。
她点燃了从小生活的屋子,一边读着自己的诗,一边把过去的一切烧掉。
节子准备重新开始生活的最后一面,她拿起幸田的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让他的手慢慢抚摸着童年时留在身体上的伤疤,只有幸田先生才可以抚平节子内心的创伤吧。
大家都以为节子在火中丧生,但结局出人意料,节子没有死,那具被火焚烧了的尸体是节子的母亲。
节子以另一副面容与被她帮助过的母女居住在一起,很可能是整容重生了。
4这部剧用近乎忘我的精神讲述着黑暗,《玻璃芦苇》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病态,有人试图自我拯救,有人自暴自弃。
一旦无法继续下去,毁灭是常用的方式,充满了宿命的孤独感。
但这部近乎毁三观的剧却在说:“生活还会有希望,要做出改变啊”。
节子的冷漠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不想受伤害,所以才爱抢话说,堵住别人的嘴也关上自己的心。
终于,幸田的爱让她把那句“将过去好好埋葬”牢记于心,她终于有勇气毁灭和埋葬过去,用最孤独的倔强与过去诀别,开始新的生活,向前看,好好活着。
严冬里,冰霜覆满芦苇,但芦苇坚强地度过寒冬,等春天来临时萌芽新生,一如剧里实现救赎与重生的节子。
“玻璃芦苇丛中立,沙砾蜿蜒在湿原……”
大家知道,日剧是个刷三观的存在。
有《婚内出轨完全指导手册》之《昼颜》。
有《如何报复婚内出轨配偶完全指导手册》之《我的危险妻子》。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是《如何报复抢抢抢抢走自己一切的闺蜜完全指导手册》之《贤者之爱》。
由于《贤者之爱》的连带效应,另一部三观清奇的四集片《玻璃芦苇》也消无声息地被刷上了微博热搜,各大电影营销号纷纷推送。
尽管《玻璃芦苇》的爆红是《贤者之爱》的连带产物,不过反观这两部剧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情节逻辑,人物塑造还是剧情可解读深度,前者都要比后者复杂深刻得多。
实际上除去虐童、家暴、弑母、杀夫等等噱头性情节,《玻璃芦苇》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弱者的自救之路。
这是一部四集片,格局有限,剧中出现的所有主要人物都围绕故事主题。
而根据出现的人物,导演干净利落地拉了两条线,一条以女主节子与丈夫往事为中心,另一条以节子拯救的小女孩为中心,用节子的丈夫和小女孩真弓替观众见证了节子作为一个弱者,在性和爱两方面的成长直至成熟。
《贤者之爱》和《玻璃芦苇》两位女主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真由子做出的所有行为是为了夺回,后者却是为了夺取。
目的不相同意味着两人本质的不相同,真由子既不缺爱,同样她也不缺少爱人的能力,整部剧中一直以强者的姿态步步为营地进行复仇;节子则不同,在畸形家庭生长出的她既没有被人爱过,自然也不会爱人,她的一切行动实际上都源于对爱的追寻。
从这一层面上说,节子从小到大都是弱者,而真由子一直是强者。
节子幼时被母亲虐待,她的母亲确实是个奇葩存在,年轻的时候动不动用烟头烫自己的女儿,在女儿面前和别的男人啪啪啪,老了之后和女儿抢男人,对女主角的三观崩坏她应当负全责。
少年时的节子出于报复妈妈的心态,fuck了她妈妈的所有男人。
此时的节子手无寸铁,用身体作为自己的复仇方式,可惜这种复仇毫无意义,受伤害的反而是她自己。
长大之后节子身高一米七气场一米八,与从小认识的幸田交往,继而嫁作人妻。
婚后尽管有一个固定情人择木,与丈夫的感情也算不错,经济独立家庭幸福,如果她的丈夫幸田没有出车祸,也许节子的生活还能持续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
在丈夫幸田出车祸后,节子发现了丈夫的秘密——他不仅与母亲有联系,就连他患了绝症时日无多,她也被蒙在鼓里。
实际上,看似和睦的家庭内里波涛汹涌。
节子丈夫幸田的人设非常的一言难尽,一方面他怜惜节子,努力让她幸福,另一方面他又与节子的母亲藕断丝连,贪恋成熟女人的妩媚风情,这恰恰成为节子与母亲感情彻底断绝的导火索。
对幸田信任危机的爆发另节子再次陷入无助境地:自己十年来的安定生活似乎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而一直信任的、被看做保护者和守护者的丈夫,其实早就背叛了她。
此时节子的弱者本质再次暴露:她并没有摆脱童年阴影,看上去一切妥当的节子,在失去了丈夫之后重新回到孤立无援的境地。
剧中节子有个特殊文艺技能是写诗,诗集的名字颇耐人寻味:《玻璃芦苇》。
芦苇柔韧舒展,却被囿于坚硬的躯壳中,与这个世界只有一步之遥,或者说,这个世界与真实的她只有一步之遥。
而挡在她与世界之间的玻璃罩,是她的童年经历,以及看似是她避风港的丈夫。
在得知丈夫对母亲之间的关系比与自己亲密后,节子之所以会愤怒到失去理智,是源于她与丈夫之间的复杂感情。
幸田节子对丈夫的感情以幸田出车祸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幸田出车祸之前,在节子的眼里,幸田的父亲身份大过了丈夫。
看过剧的人应该都对其中一个片段印象深刻。
十几年前,幸田第一次与六七岁的节子见面,当他看到小女孩胳膊上的烟头痕迹时,眼神非常复杂(演员演技点赞)。
他替小女孩放下衣袖遮住伤痕,又伸出两只手,握拳让她猜哪一个有糖,实际上两个手里都有。
后来他又为节子庆祝高中毕业;交往时一边吃火锅一边求婚,问她:“你难道不想体验一下回家之后可以说一句‘我回来了’的感觉吗?
”幸田想给节子一个家,节子也怀着对家的好奇嫁给了幸田。
对于节子来说,幸田是她在这个操蛋世界的唯一依靠。
此时和节子谈爱情是没有意义的,前面说过,节子从小不曾被爱,她缺乏爱人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幸田出车祸以后。
得知丈夫撞车后,节子悲痛欲绝,表示要和她的情人泽木断绝关系。
节子在婚前和婚后一直有个固定情人择木。
尽管她不会爱人,但是作为正常人的合理欲望她丝毫不羞于表达。
剧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在短诗会上,节子的诗集被拿来朗诵,一个一身和服的中年女人取笑节子的诗中色情意味明显,节子冷冷反呛,诗就应该表现心中所想,真正可笑的是欲求不满还遮遮掩掩的女人。
想要什么就说出来,这其实是为她在后来的所有所作所为埋下的伏笔。
《玻璃芦苇》由日本作家樱木紫乃的同名小说改编,获得过直木文学奖,被誉为“新官能小说”的代表作。
所谓官能小说,说白了就是包含感官刺激的十八禁文学。
从小说到影视剧本,性表达占了很大比重,而节子对性的态度是她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幸田正式交往之前,对于节子来说,性与欲望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少年时期fuck around行为于她只是一种复仇方式(即便这种方式实际上毫无意义)。
这里幸田节子的弱者本质被暴露的彻底,当一个人已经黔驴技穷到除了身体再无其他时,那么她作为人的尊严已经被践踏干净。
与幸田的交往成了少年节子的救命稻草,不过婚后与择木的情人关系却也暗示了节子本身对幸田角色的不确定。
这个时候的节子游走在两个男人之间,幸田可以给她带来稳定的生活和一直期待的家庭,择木可以给她带来身体上的满足。
欲望是人生而就有的本能,性在人类社会中,从来不能被孤立出来单独讨论,它是“以亲密关系为基础铸造与他人之关联的一种手段”。
从不违背传统道德规范的层面上说,当在合法夫妻或者恋人之间发生亲密关系时,作为本能的欲望就转化为现实原则下的爱欲,换一句话就是,只有当爱和欲同时发生时,这种亲密关系才是理想化的成熟关系。
丈夫的突然意外,让玻璃世界中的节子大梦初醒。
她忽然意识到,结婚多年的丈夫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仅仅是年幼时期的保护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悄悄演变为爱人。
剧中一贯表情隐忍克制的节子有三次情绪失控,一次是妈妈挑衅她与幸田的关系,她在狂怒下失手伤人,另外两次是得知幸田出车祸成为植物人和得知幸田去世时的崩溃痛哭,这三次情绪失控都与丈夫幸田有直接关系。
所以当我们再次提问节子是否爱幸田时,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不管是出于爱,出于愧疚,出于责任,或者出于潜意识中对家庭的执念比她自己想象的要深得多的原因,她提出与择木结束情人关系。
一段非道德认可的性关系的理性终结,意味着节子对爱与欲的自觉与不自觉反思。
她在择木与丈夫中选择了后者,说明当爱与欲产生分离时,爱才是她的最终追求,曾经她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心中欲望,如今她真正直面心中所想,爱与欲的拉锯在转了个大弯之后,终于在她未来的人生轨道中平稳运行。
在失去保护者后,节子成为保护者。
或者说,失去丈夫这个事实作为一个触发机制,让节子开始学着爱人。
小女孩真弓以弱者姿态出现,但她的出现对于节子来说是一记重锤,将那层玻璃罩彻底打碎。
这部日剧也带来了对家暴、虐童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当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出现时,会给观众带来很大震动。
近年来日韩的很多影视作品都开始将创作眼光转向现实社会,暴露出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会让人不忍直视。
可是只有当深度挖掘人性之恶时,生而为人的善良与正义才会更清晰立体,也只有当我们敢于直面鲜血淋漓的真相后,才会更加有勇气去创造一个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节子最后整容重生,从弱者蜕变成强者的过程痛苦且代价巨大,但好在曾经她有幸田的陪伴,今后她将与真弓母女一同前行。
“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
这一部被很多营销号带着“毁三观”的怂人标题推销着。
但其实在看似猎奇的标题下,这还是一个爱的故事。
这部剧一共4集,并不长,以一个凶杀案为开头,带出了女主的一生。
节子这一生啊,叙述出来 ,的确离经叛道,被母亲抛弃,后来受到母亲情人的温暖关怀与他结婚,同时婚前婚后却又和另外一个情人保持着关系。
但是她丈夫的去世却像一个导火索,把她这么多年的看似已经平静的生活打破了,丈夫暗中还和母亲有联系刺激了她。
但是我想最后她终于看清楚了爱的是谁,以及自己是否可以一个人走下去。
不得不说,这部剧的镜头语言很美,很像女主写的诗。
日本影视剧中的女主角,大多温婉和顺,逆来顺受。
如松子;即便是“昼颜妻”也是外表和顺的。
像节子这么凌厉、明目张胆地散发戾气女主不多见。
睡过母亲所有的情人,和母亲的情人之一结婚,婚内出轨、亲手杀死亲生母亲并焚尸灭迹、伙同受虐的人妻和孩子杀人……这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在节子身上却能找到合情合理的理由,小时候所受的虐待如同一把利刃插在节子心中,时间推移,利刃未除,而是被节子的血滋养得愈加锋利,与自己合为一体,与利刃共存亡。
当她看见同样被刺伤的真弓时,向其伸出了援救之手,以己之刃,除天下可恶之人。
世间万物不应给事物的两极做出一个明晰的定义,如善恶,如黑白。
处于黑白间的模糊地带,才是对人性及万物合理的解释。
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人有多爱你,常常决定了一个人此生对爱的感知,对幸福的感应,对世界的感受。
节子的母亲不爱她。
烟头灼烧皮肉的疼痛一如腿间那道长而深的伤疤,不仅永不消褪,而且在她与日后遇见的每个人之间划出界线。
即使他们真的很爱她。
第一个是幸田先生。
没错,就是那个带着父亲般温度的男人,就是那个愿意每天对她说“你回来了”的男人,就是那个选择提早结束生命还她以自由的男人。
他说从没见过像节子这样眼神空洞的女孩,他拍下了她唯一一张笑容灿烂的照片,他对节子说:“最好还是好好把它埋葬起来吧,把你,和你背负至今的所有东西。
”泽木也是爱她的,尽管因为自身的原因没能给节子以婚姻。
发现节子伪装自杀易貌隐藏的真相后,他以深切的口吻对她说:“你要活下去,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啊。
”他们都是爱她的,包括那对为她所救的母女,还有幸田的女儿,那个小她仅八岁的继女。
节子也依旧会爱,她想要过另一种人生。
她不惜杀人以拯救真弓母女(虽然母亲已死,再杀一个似也无妨),她始终带着幸田送的星星耳坠。
她爱他,虽然那种爱很大程度上或并不同于爱情。
然而,童年灰暗的底色已蔓延至她的整个人生,铲除无望,涂抹亦难。
即便真有那种明亮足以覆盖一切的色彩,她没有,绝大多数人也都没有那个运气遇到。
《玻璃芦苇》随《贤者之爱》大热而再度进入我们的视线,但二者有多么不同。
如果说《贤者之爱》是两个女人的相爱相杀,那《玻璃芦苇》就是一个女人的自我挣扎。
真由子说:“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
”这话用在节子身上也许更为相宜。
童年的不幸催生了很多意味难言的故事,如《玻璃芦苇》,如《白夜行》。
童年的伤痛还造就了一批非凡的作家,如张爱玲,如萧红。
想到她们,看《玻璃芦苇》,不禁想问:在底色已定的生命画布上,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所以,愿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人能很爱很爱你,那份爱足以帮你应对此后人生中可能会遭遇的每一次伤害。
如若不能,唯有使自己更聪颖更坚强,就像节子对真弓所说的。
无聊的一部剧,实在没看下去,中途弃
好像很黑暗的样子
3.5
下载坐车煲剧,本来想坐车看,结果看罢第一集就一发不可收拾,但是感觉还是第一集好看,其他成了另外一个故事了。熬夜看完
杀鸡的表演虽然很努力,但全片水准差强人意~~
剧情有惊喜,但没有神作那么夸张吧,豆友的评分非常靠谱宽容了。镜头和色调的使用电影感,演员的表演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两个小朋友除外。好像在表演这件事情上,小朋友总是能轻易打败成年人。嘛,我也是个靠谱且宽容的人233
我不会说我看这部剧就是看中了塔的复杂变态的 当时看到网上介绍这部剧 我的三观都要震碎了 在网上快进看了十集 其实快进看 根本看不懂 哈哈哈 日本的剧口味都好重啊
第一集没看完就看不下去了,日本片在越来越追求刺激三观同时也渐渐丢掉了基本的影片素质。莫名其妙的剧情、根本就没有情节。
畫面和bgm都很讚
一对腹黑心机表母女,以及其他心机表,扭曲的心路历程。
杀鸡为了市场真的是突破的可以。但是还是拯救不了演技
ep01弃.
明明是一部好看的电视剧,被宣传成黄片了。
在“矫揉造作好装13”和“怎么突然又疯起来”的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h处理的和跑马拉松一样囧rz大胡子男主(应该是吧)真是丑爆了。。。
谁跟我说这个比贤者之爱好看,狗屎噢,贤者之爱好歹还有小鲜肉看。这个呢,看勒半个小时不知道在说什么。
杀鸡终于黑化,但是开头演的不好。画面质感好强,电影的感觉。虽然剧情缓慢,但是铺垫很好。推荐了。
不喜欢无病呻吟还死长死长的电影。。。
伤害的抚平,要伴随着多少牺牲。逃离当下不容易,放弃过去更难;爱与死何尝不是双刃剑,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盖上了新的烙印;她与她,只能一起牵手,重新迈步
一集弃 杀鸡牺牲太大不忍直视 苦大仇深的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