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江山风雨情

江山風雨情,강산풍우정

主演:李强,张澜澜,刘威,李丁,陈道明,陈宝国,王刚,王绘春,牛莉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3

《江山风雨情》剧照

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1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2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3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4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5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6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13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14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15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16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17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18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19江山风雨情 剧照 NO.20

《江山风雨情》剧情介绍

江山风雨情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明朝天启末年,朝廷暗藏着一场宫变,天启皇帝病危待亡,却无子嗣继位,唯一的骨肉便是皇弟朱由检。大内总管魏忠贤阴谋用宫女的婴儿冒充太子承继大统,以保住阉党的荣华富贵。不料,那宫女却生下一个女婴。这时,已被驱逐出京的朱由检被锦衣卫捕回宫中,以为自己将被殉葬,万没料到竟继位成为崇祯皇帝。而宫女带着女婴逃至扬州,起名陈圆圆。 陈圆圆一日当中被卖了三次,落入妓院学艺。长成后,成了名满天下的歌妓。 崇祯即位后,立志中兴大明。然而朝廷始终内忧与外患。内忧是由于天灾全国饥民过半,中原一带以高迎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蜂起;外患是关外的后金叛军压境,皇太极登基开国虎视关内。崇祯始终处于巨大的危机中,苦心竭虑地试图挽救大明。 陈圆圆被大太监王承恩选入宫中侍驾,她屡屡抗拒崇祯“圣宠”,却爱上了吴三桂。 中原农民军被朝廷官军围困在车厢峡,即将全军覆没。正当崇祯调兵将想一举全歼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守信少年龙与虎OVA:便当的精髓巅峰人生继承高校抢红治愈系恋人一路向前德州长子第一季东京大空袭秘谍夫妻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和全世界一起爱你江南爱情故事因为我爱你碧瞳恋爱不可抗力巴风特大人物迷情错爱基础所需名模夜惊魂裸婚之后边疆甜心战士Universe桃乐丝·罗奇的恐惧白色杀机2蜘蛛侠3分手专家皇室冬日千姬变2之帝女幽魂

《江山风雨情》长篇影评

 1 ) 淺談《江山風雨情》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深畫眉,淺畫眉。

蟬鬢鬅鬙雲滿衣,陽臺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

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白居易要是知道他的這首《長相思》被後人改成了淫詞艷曲,非氣活了不可。

《江山風雨情》,上學的時後看過幾集就棄了,原因是時間線混亂。

劇中崇禎即位的時候,陳圓圓剛出生,而寧遠兵變是崇禎元年,這時陳圓圓已經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

這種劇情,完全是在拿觀眾的智商開玩笑。

由於這些年一直都比較無聊,我刷劇的要求也降低了許多,最近又把這部劇翻出來,完整地看了一遍。

除了時間線混亂以外,問題還有很多。

比如:把複雜的故事簡單化,把歷使人物臉譜化。

大量的情節和人物缺失,從而用一些虛構的陰謀和厚黑來填補,以推動劇情的發展,只能說編劇的認知水平太低,就好比古代的農民,他只能想象出皇上家用金锄頭刨地。

同樣是寫詞,白居易能寫出“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編劇朱蘇進就只能寫出“情哥哥,親一口。

”高下立判。

我不想挑劇中的史實錯誤,太多的虛構、錯位和張冠李戴,挑出來也没有意義,而且每集開篇也寫了,本劇根據歷史主要事件,經藝術虛構創作而成。

所以我就說點和戲劇有關的吧,主要問題有三:一:唐國強演皇太極的狀態,和他演毛澤東一個樣,這是很失敗的。

一個好的演員,應該演誰是誰,不能被某一角色定型。

本劇抑明揚清,還給清廷安上了民族大團結的思想,每當看到描寫清廷的片斷,我都有一種看主旋律電視劇《解放》的感覺。

敢問編劇:後來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州屠城又如何解釋呢?

二:劇中對農民軍的描繪,無始無終,只有零星的片斷。

明亡清興,是一幅很大的歷史畫卷,而劇組能力有限,把臥不了,弄得全是破洞。

三:没有深度,且缺乏反思。

明之所以亡,闖之所以敗,清之所以興,其深層原因是什麼?

當時的人們是有反思的,且有了一些民主啓蒙。

比如黃宗羲,他就說過: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而我們現在拍的電視劇卻看不到這些,只有對帝王的歌頌、低維野蠻的陰謀與厚黑、太監對主子的忠心、漢奸和妓女的愛情。

都21世紀了,認知還只有這些,這也是一種恥辱。

 2 ) 历史是公正的,它给予每一个人机会

农民造反拉起队伍,建立政权,稍有规模,都必须解决自己的给养问题,建构自己的经济供给模式。

从历史上看,农民造反队伍,一般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流寇型,如黄巢之流,到处流窜,走哪儿抢到哪儿,所有的军资供应,全靠劫掠。

一种是换班型,如刘邦和朱元璋之辈,创出一份家业打出一片地盘之后,按照原有的统治模式统治,尽量安定民心,照旧交粮纳赋。

而李自成的农民军属于第一种。

1,打仗是需要花钱的,从古至今都是。

崇祯皇帝之所以吊死在煤山上归根结底还是缺钱,自古有言,皇帝不差饿兵,没钱什么事也干不了。

就算你是皇帝,也只能困在紫金城里等死。

明朝政府之所以缺钱是因为身上背得包袱越来越重,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李自成轻装上阵,明朝政府的税负越重,李自成的人马越多。

明朝政府再加上饥荒、官吏贪污腐败,成为恶性循环,李自成只会越战越勇。

清政府不一样,新生政权背负的包袱就小,组织能力和收税能力也高。

而且入关时的清军已经不是当初抢了就走的土匪集团。

经过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努力,吸收大批投降的明朝将领,通过武力掌握了先进生产力。

有钱,有粮,自然无法阻挡。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武装有大多数农民起义军的通病,组织涣散,财政来源不稳定等等致命弱点。

一只没有稳定财政来源的农民军队,遇见清政府这样新生政权的有组织军队,自然只能节节败退。

2,明朝政府人心向背,清朝政府作为新生政权,笼络了大批士绅官僚,而这样士绅官僚在地方都算是实力派。

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并没有很好的笼络地方实力派。

李自成能攻入北京城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他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机会。

军纪涣散,将领不受节制,打家劫舍,不仅明朝政府投降官员受到严刑拷打,就是普通百姓家庭也深受其害,由此失去了民心。

而清朝政府一方面通过武力镇压反对力量,一方面又注重笼络这批地方实力派,通过拜孔庙,设科举,封官加爵等多方面举措安定地方,稳定人心。

3,农民军内部的‘山头主义’在胜利之际开始显现,使领导层出现了分化。

对比清朝政府的领导层,有很大的劣势。

李自成手下大将,如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刘体纯、李双喜、张鼐、谷可成、马世耀、吴汝义、李友、李强,这些人一方面能征惯战,为大顺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方面都拥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在革命胜利之际开始自我陶醉,贪图享乐,李自成也无法节制。

反观清朝政府,尽管内部也有争执和矛盾,但在对外时能同心协力共同合作。

4,人心思定,大家都想好好过日子,厌倦了战争。

而明朝政府没有这种能力,李自成本来有机会却没抓住机会,但清朝政府牢牢抓住了历史给予的这次机会。

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想踏踏实实的过平安日子,没有多少人愿意过这种朝不保夕刀头舔血的日子。

明朝政府的政策让种田的无心种田,当兵的拿不到军饷,当官的贪污腐败无心理政……但到了李自成手里,他依然无力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只能继续闹哄哄。

但清政府通过血腥暴力和政治手段实现了社会稳定。

种田的,读书的,经商的,当兵的,都能安于本职工作,对生活有了盼头,从而赢得了人心。

这一点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所不能比的,也是他失败的根源。

 3 ) 《江山风雨情》就不该套一层明末的皮

看了7,8集就弃了,真心看不下去,白瞎了明末这么好的题材。

以2024年的眼光来说,这部剧最大的问题还是历史观太肤浅了,拍明末,拍不出民间的饿殍遍野,又拍不出上流社会的腐朽糜烂,又拍不出官场的剧烈倾轧,又拍不出战场的可歌可泣,甚至拍不出后金的暴虐暴戾,整体的戏剧冲突竟然围绕着一个根本可有可无的陈圆圆推进(在当年可能确实是陈圆圆比较出名吧),导致剧情看起来非常平淡,可以说角色换换名字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说得过去。

目前看,明末题材的影视类作品还是《大明劫》、《绣春刀》,但这个题材可以拍的角度还很多呢。

希望资本看一看这个题材吧,现在影视市场这么萧条,我们可都是手里拿着钱花不出去啊。

实在不行你翻拍下《明末千里行》、《甲申前夜大晦》,实在不行拍一下 b 站关毛的《李成梁》和《皇太极》也不错,哈哈

 4 ) 随笔

皇太极跟庄妃聊着聊着就做起来了,是一种隐喻吧,一边是不近女色的崇祯帝,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皇太极,代表着中原王朝的槁木死灰和野蛮民族的原始欲望。

不过剧里对话直接叫他皇太极属于是个错误,皇太极是乾隆朝才定的官方译名,在当时汉人应该称他为红太吉。

这部剧很好的展现了崇祯帝的性格缺陷,大多数时候紧绷,要命的关头又放纵,言而无信,反而不如不给这个承诺。

崇祯帝与袁崇焕,和魏明帝与司马懿,是硬币的两面,看似忠臣又无法放心的权臣,如何处置呢,如果留下他,最坏的可能姑息养了个司马懿篡权,如果斩了他,又难免有自毁长城之叹。

若是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如果魏明帝斩了司马懿,司马懿会不会得到袁崇焕一样的评价呢。

原来这部剧我小时候就看过,看到王承恩在假山里哭的那段全想起来了。

但是小时候居然没发现这部里的陈园园和济公新传的钱英是同一个人

 5 ) 好大的风

#江山风雨情#电视剧;我想说 国产电视剧 我还没用忘记你 哦,前几集 王刚老师 你往这一站 别人 我都没看进去,木匠皇帝 我觉得你们浪费资源呵呵,吴三桂真是萌萌哒呀 崇祯皇帝我们表示你太累了 如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 如果,11集老唐啊 你也出来了 怎么还动上手了呢?

,我觉得 多尔衮你们 我看着这演员 能行吗?

,37集的 李自成 皇太极都给崇祯皇帝发诏书?

这剧情太呵呵了,这电视剧对 历史人物的公平 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崇祯皇帝 有点萌 有点愤怒的小鸟的感觉,王承恩 一只忠诚老狐狸 当然我们电视剧外面的人 对这个人物没什么 感情复杂 只有喜欢 也喜欢这个王刚老师 还真有点想和珅了,吴三桂这个版本 有点不一样啊,周皇后和孝庄 这两个人对比起来挺有意思 其实都是尽职尽责 下场······反正是都有皇帝的爱你们也不错了, 洪承畴差一点你就能像曾国藩那样了 也不亏位高权重,范文成怎么了这是?

死了?

,袁崇焕···乱世把一个文臣变成了 统兵大将,2017年11月5日看完结局···我只想说 你这电视剧里 风好大啊 我的可怜的 小三啊 可是我想想 老百姓死了多少 他们呢 看不见而已。

 6 ) 情节离奇扯淡

看了8集,还是放弃了。

刚看完《朱元璋》过来的,相比之下,此剧情节拖沓,两小时憋不出一个屁来,边看边感叹“磨叽”。

演员缺乏表现力,不是那个味道。

另外,情节逻辑有些荒唐,为演而演,为拍而拍痕迹明显。

比如,第8集吴三桂平息兵勇闹事,他妈最后把巡抚给砍了,这事就没后续了?

他妈怎么想的。

接着砍杀兵勇事,还来个决斗比赛,你耍猴呢,待死的兵勇还能这么配合吗?

如此,看不下去了,时间浪费不起啊。

 7 )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每个朝代更替的时候,也必然是伴随着无数的流离失所、杀戮征伐,细腻地表现出了崇祯的挣扎,多尔衮的狡诈,吴三桂的心机,王承恩的尽忠……让人不禁感叹,明朝的最后是何等的凄凉!

又让人多么地扼腕,沉思,每一个身处这种崩溃浪潮其中的人,都难以全身而退,这难道仅仅是个人人品问题么?

后人将吴三桂洪承畴评为汉奸小人,可如果换成诸君身处当时的情势又该如何抉择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全剧情节有些散乱,想要表达的主旨也并不清晰,有诸多明显不符史实的内容,陈圆圆的出生时间更是硬伤,但是确实在用心演绎明亡清初的那一段故事,那个时代下的一些人物,通过这种演绎来让人感叹人生,思考自身,反思历史,这比当今许许多多只知粉饰太平,歌颂明君盛世的历史剧还是更有意思一点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尤其是王刚老师,简直就成全了王承恩这个角色,冲着演员的演技,打四星

 8 ) 不错的历史剧

今天,通关了一直想看的历史剧《江山风雨情》。

这个剧在我小时候应该看过,我一直记得剧最后吴三桂一边骑着马,一边胡子拉碴失魂落魄地嘶哑地唱歌的情形,但是一直不知道是哪部剧,今天终于找到了。

过瘾,过瘾哪!

整个剧展现了明末风云时代的群像,朱由检,王承恩,袁崇焕,洪承畴,杨嗣昌,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孝庄,就这样走过了。

整个剧可谓戏骨云集,陈道明,鲍国安,唐国强,王刚,剧情也不错,抛掉必要的戏说部分,剧情整体遵循了历史脉络,情节衔接也比较自然,没有像《大清风云》那样剧情出现大的雷点,始终能够自圆其说,人物塑造也符合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算得上是上乘的历史剧佳作

 9 ) 从西门庆到朱由检

这是我对崇祯扮演者李强专访稿中关于他演古装剧的部分。

据了解,当年《江山风雨情》本来是在央一播,但因为讲的是亡国之君,影响不好,最后没上央视。

此外,王承恩一角一开始定的是陈道明,他也谈过“下一个角色是演一个太监”。

陈道明还和导演沟通设计了人物一些细节,这些王刚演的时候都做了保留。

放在今天,一个演员挑战一个家喻户晓的反面人物,多少会担忧是否对自己的形象造成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观众把对角色的火,撒到演员微博评论下的案例。

但李强却表示,自己当年决定出演西门庆时,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我接这个角色,是觉得西门庆非常有演头,至于演多好多坏,我自己心里也没底。

西门庆是《水浒传》中非常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兰陵笑笑生还在施耐庵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个“同人文”——《金瓶梅》。

事实上,那时候,很多人分不清《水浒传》和《金瓶梅》,再加上一些香港三级片的渲染,人们对西门庆的印象停留在了一个“淫”上。

到底该如何演,分寸感很难把握,李强的压力主要在此。

对《水浒传》李强并不陌生,拍戏的时候又拿出来读,他每天中午还听袁阔成的评书。

这是他第一部古装戏,恶补了不少知识,下了很多功夫。

李强外形高大英俊,眉宇间自有一番风流倜傥,加上他的一些神态设计,一下子把西门庆这个形象深深印在观众脑海中。

“我个人和西门庆其实差得挺远,这是大家对我的抬爱,他们认可了这个角色,就觉得‘我’就是西门庆。

事实上,西门庆一角也对李强的演艺生涯造成一些影响。

比如,大家都喜欢找他来演一些灰色地带、反派的角色。

李强对此却很乐观,“以前的作品,凡是正面的人物,都高大全。

恰恰是一些灰色地带的人物,是接地气的。

”“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

忘了!

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

”在《康熙王朝》中,这场廷训戏令人印象深刻。

这部戏之后,编剧朱苏进、导演陈家林又合作了历史剧《江山风雨情》,而李强则扮演了吊死在煤山上的悲情皇帝朱由检。

李强表示,“这个角色演得很过瘾,但内心消耗太大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来。

”朱苏进把崇祯写成了一个莎士比亚悲剧式的戏剧人物,他胆小怕事,活得战战兢兢,又意外当上了皇帝。

那时,明朝已经病入膏肓,他却想重振大明。

“自身的瑕疵加上明朝的乱局,使得他身心疲惫。

他内心在哀嚎、失望、大发雷霆,他想拯救大明,但是国家因为前几代皇帝的懈怠已经岌岌可危。

包括他的多疑、用人不当,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他非常想有作为,但还是做了亡国之君。

内外交困,没有人能帮得了他,他也没办法相信别人。

”在塑造崇祯这个角色时,李强耗费了不少元气。

“当时冬天在棚里拍,一场戏下来,里面的衣服全湿透了。

我内心非常撕裂和挣扎,而且每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戏,那时候都有点快崩溃了。

从艺以来拍得最纠结的戏就是这个。

2017年,青年演员刘端端在电影《绣春刀2》中再度塑造了朱由检这个角色。

有趣的是,刘端端和李强都参演了《庆余年》,“两代朱由检”就这样碰撞在一起。

“这个孩子非常好,我跟他以前不太熟,通过这个戏认识了。

第一季没有交手戏,生活中有时候一起吃饭,也一起聊戏。

”2020年,古装剧《清平乐》让宋仁宗这个相对冷门的皇帝浮出水面。

事实上,李强早年在电视剧《苏东坡》中也演过这个角色。

以西门庆一角成名,又演了《江山风雨情》和《苏东坡》,李强在此之后却很少演古装剧,反而接了不少刑侦剧、抗战剧、职场剧、谍战剧。

李强解释道,“现实题材的戏,我本身就感兴趣。

我对古装戏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是对剧本和人物感兴趣。

如果真碰到好剧本、好人物,那真的不演不行,心里痒痒,能把你的魂勾走。

就比如《庆余年》。

”《庆余年》中的言若海也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

到底谁要谋害陈萍萍?

作为鉴察院的二把手,言若海有最大嫌疑,而实际上这是他与陈萍萍布的一个局:表面不对付,私底下是一伙的。

对于儿子言冰云,他一直不苟言笑,把他派到北齐搞情报……这又是一个局。

事实上,一开始李强对网络小说有偏见,但不少人都给他推荐过这部小说,他看了剧本之后大为惊叹:“哎呦,这个故事还挺好看。

”在都匀拍戏的空闲时刻,他也忍不住想知道后续剧情,在网上追看《庆余年》的小说。

“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多的秘密,所以这个戏好看。

拍这个戏的时候,我是越演越瘆得慌。

”功夫不负有心人,《庆余年》在2019年底播出后大火,成为男频IP剧的翻身之作。

据悉,《庆余年》第二、三部会在今年套拍,李强将继续扮演言若海这个人物。

文/杨文山

 10 ) 江山多少恨,尽付明月中

很喜欢片头第一句话,“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流淌过许许多多朝代,每个朝代的开始与结束都是历史最震撼的时刻”。

这句话让我一下子想起张养浩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了一下评论区,很多人都同情明朝、同情崇祯,可有多少人同情当时的百姓啊?

剧里有句话说的好,“大明朝不爱民,民众也不会爱这个大明朝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军为何能以“迎闯王,不纳粮”就让百姓追随其后?

“饥民是逆之源泉,人无饭吃,必然造反”不是逼到民不聊生的绝境,朱明王朝治下的百姓又怎会选择造反啊?

“饥民是逆之源泉,人无饭吃,必然造反”,正如洪承畴此言,如果不是逼到民不聊生的绝境,朱明王朝治下的百姓又怎会选择造反啊?

剧中有个情节从侧面说明了朱明王朝最重要的覆亡原因——失了民心。

皇太极兵临城下之时,朱由检原先答应过给护城百姓每人20两银子,结果事后反悔,还说“赏百姓根本不必花那么多银子,朝廷要用银子的事情还很多,银子要花在更重要的地方,朕要重整军备。

朕只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犒赏百姓,这几年来,京城百姓共拖欠朝廷的税银400万辆,朕决定将这笔税银全部免了,不就等于少了百姓400多万两吗?

他们比该得到的还多了几十万两。

”当初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而晚明朱由检则舍不得银钱诓骗于民。

还有第8集的时候朱由检宁愿把自己的皇银内帑留着也不给缺饷数月的将士以平息哗变,还言之凿凿要这笔银子不能轻易动用。

😅朱由检说他自己“朕并非亡国之君哪,百官们都是亡国之臣”,真是可笑之言!

多少忠臣良将被其罢免甚至处斩。

朱由检此人“龙驭深宫”、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总是把自己的面子放在第一位,犯错也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

至于某些人说他怀有中兴大志,倒不如说他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剧中冤杀袁崇焕是朱由检这个无道昏君自毁长城的愚蠢行为,在他看来,皇帝的脸面、朝廷的尊严比将帅的性命、国家的安危重要得多,历史上的他也是如此。

在治国理政和抚民驭臣方面,他差他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还很远啊。

🤣🤣🤣再说说剧中的王承恩,虽然不为百官和敌人所容,但他却是唯一一个做到了既忠于朱明王朝,又忠于朱由检这个皇帝的人。

他看人准到让人惊叹、料事神到让人惊讶、处事也独有自己一套风格。

我相信,只要他愿意,只要他肯,只要他稍微没有那么忠,没有忠过了头,他一定也可以在新朝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正因为没有那么多“只要”,才成就了最好的王承恩。

范仁宽(原型人物是范文程),至今不少人还对他有很多误解,骂他没有气节、两头不是人的走狗。

可我却觉得,他只不过是早生了数百年。

他所追求的不是一家一姓的大汉族主义,而是满汉蒙回藏五族平等相处,让所有人都能生活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土地上。

他也深知历史发展规律,“首先,任何城关都永远保护不了王朝,秦开筑万里长城却二世而亡;汉唐宋元,无不深沟高垒,却既不能阻挡强敌的铁蹄弯刀,也不能阻止内部的腐败瓦解。

王朝之兴衰,在于天下大事,在于人心向背,在于君王的贤愚。

”所以,他说“望皇上以天下苍生平安康乐为己任,力排万难,一统天下,早成大业”。

面对皇太极这个异族皇帝,他也敢犯颜直说“您现在是个圣君,可不敢说得天下之后仍然是圣君”。

皇太极听后反而加其官进其爵,也足见皇太极远胜朱由检太多太多太多。

皇太极任人唯贤唯才唯德,而朱由检则是任人唯亲唯顺唯庸,所以朱明王朝的朝廷是“满朝能言鸟,一片赞扬声”。

“你们抬起头来瞧瞧,这里是朝廷,是天下中枢,不是菜市场,能在这儿立足的,个个都应该是国家栋梁。

可你们哪,谁是弄臣,谁是草包,谁早年是弄臣而如今是草包,谁早年是草包,而如今是寡廉前耻的弄臣,你们自个儿心里有数吗?

”明清对比,清胜明太多太多太多。

正因如此,范仁宽才是最贤的范仁宽,皇太极才是最英的皇太极。

吴三桂,相信他初见陈圆圆的第一眼一定是如少年郎见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其内心的感情一定是纯粹的、干净的。

正如他一开始追随袁崇焕也是出于对袁崇焕的欣赏、敬重,当袁崇焕把“以战促和”方略对他和盘托出并希望他能在自己不在人世时接过来继续完成下去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激动和欣喜的,他一开始也一定是把王承恩当做一个见多识广、智谋超群又宽厚忠善的老人家来相敬相重的,他一开始对朱明王朝也一定是赤胆忠心的,他应该也想过对其尽忠到马革裹尸还。

可后来,他经受不住权欲的诱惑,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锦绣前程,不惜亲手逮捕自己的恩公和伯乐良师袁崇焕并设计让其被处以1200刀的千刀万剐的凌迟之刑,最后甚至不顾父亲性命而打着“国仇家恨”之名顺清并把过错全部归到陈圆圆一个无辜女子身上。

在用朱慈良换取豪格的信任之后还打骂侮辱陈圆圆,像一条猎犬一样,毫无政治人品,叛了一次又一次。

曾经的恩、爱、忠、义都是真的,可后来的伤害、阴谋、叛变、出卖更是真的。

在他身上,我再一次读懂了“权力和欲望是最可怕的两头怪兽,任何一个靠近它们的人都会被咬得面目全非”这句话的含义。

每当离权欲靠近一步,他就离成为最猾的平西王更进一步。

陈圆圆,身世浮沉,生在宫变之夜、自幼丧母、沦落风尘,十八年后几经转折又回到出生地,却始终如一的保持善良的心地、单纯的心思、活泼的性格,她对身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尽心尽力地做到最好,她只想他们都能好好的活着。

(本剧编剧朱苏进说,由陈圆圆一个弱女子来送朱由检最后一程,更能显本剧的悲剧性。

)她以一片赤子之心真诚相待每一个真心实意对她好的人——王承恩、乐安公主、朱慈良。

对于吴三桂,她爱他的孤胆赤忠、顶天立地、英雄气概。

在吴三桂牺牲袁崇焕换取和自己的婚姻时她有过疑虑,在吴三桂选择顺清手刃刘宗敏时她有过疑问,但这些都没有阻止她继续选择和吴三桂相依相伴,因为她是真的深爱着他,哪怕此时的她已经感觉到吴三桂变了,她也累了,希望吴三桂可以放下一切和自己一起远离是非之地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因为她认为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还打心里在乎她。

可当吴三桂向豪格交出她的小三儿并对她进行打骂侮辱的时候她的心就彻底凉了,不,应该是彻底死了。

所以,她摔了那只琵琶选择只身离去。

正因为她最后的离开,才谱写了最美的陈圆圆。

导演陈家林说,“《江山风雨情》是一个历史的大悲剧,看了心里会很难过,会被历史激荡起心中的情感。

”这部剧配合的最好的就是它的背景配色和背景音乐阴沉昏暗,给人一种压抑的亡国末世之感。

“臣等生在崇祯年间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幸福啊!

”“君昏臣庸,犬儒当道,关山破碎,壮士含冤,三桂呀,我看,我们这个大明王朝快完了!

”“如今要想做一点实事,就要从说真话开始。

”“公公这辈子从来就不相信什么海誓山盟。

看人要看心,别光听他嘴上说什么。

”“这就是我们汉家数千年所说的王道,当然,王道中包含霸道,但是王道绝不仅仅是霸道。

”“我看见好些兄弟进京城之后,很快的就变了,生死考验经得起,却经不起荣华富贵。

”“自古以来,种地的人才是天地的真正主人,他们重回大地,但总有一天他们还会翻天覆地的。

《江山风雨情》短评

就为天启帝,明叔病娇戳中我。

7分钟前
  • 一大朵
  • 力荐

首播时候看过一点,觉得当时觉得王刚演得很好。然后演陈圆圆的美女就这么和谐了。那几年她还是很活跃的。唉,一入侯门深似海

9分钟前
  • 踔厉疯发作
  • 推荐

能把这样的卡司召集、也能同时把它毁灭的也只有陈家林了。

10分钟前
  • Yan
  • 较差

剧如片名,戏说成分太多,儿女情长太多,演员阵容男角强大无比,女演员表演垃圾。白瞎了题材,和大明1566比,天地之差。

14分钟前
  • 四季稻
  • 还行

的确没想到冲着人来的几个角色都迅速下线了!王承恩演的特别好,虽然是个off- caption的超糊生肉,加上叙事上乱七八糟,但还是非常有感觉,真的会为世纪初4:3画幅怼脸拍bgm狂风大起的电视剧手法迷死……

19分钟前
  • 第五大道东
  • 推荐

明星云集却有些不伦不类 张力也是不够 突出洪承畴与吴三桂这样的投机者 究竟何为?

24分钟前
  • Fal Conde
  • 较差

因为剧名而差点忽略掉的佳作。这部剧看着真让人心痛。王承恩这个角色也是绝了,王刚和这个角色是相得益彰,互相成就

28分钟前
  • 烨林
  • 力荐

歌颂鞑清?

31分钟前
  • three water
  • 很差

看到第三集,魏忠贤阴谋篡位。第9集,袁崇焕刚刚被任命和王承恩交流,说到,做好了被骂的准备。既然做事,哪有不挨骂的,事情做的越多,骂声越大。怀疑这个是王承恩传???结束了,确信这就是王承恩传。

32分钟前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推荐

这剧现在应该不会重播了吧?毕竟圆圆已成御弟妃

34分钟前
  • 薄荷
  • 较差

乍一看是个偶像剧,再一看有点正剧的意思,再一看,其实还是挺戏说的

38分钟前
  • 与非门七巧板
  • 还行

没啥新意。改编太多,没有一个看下去的主线人物。陈圆圆的戏份完全没有必要,毕竟历史上这时候并没有她的戏份。崇祯帝毫无政治头脑。满清太伟光正了,不合史实。

39分钟前
  • 陈小胖君
  • 还行

豆瓣居然评分才7.8,剧情简单却不失深刻,除了陈圆圆、孝庄表现一般,其余都是戏骨啊,放至今日,实在是良心剧

40分钟前
  • 小夜子
  • 力荐

虽有魔改,总体来说是一部不错的正剧,可惜陈圆圆加戏太多。

44分钟前
  • 小宗
  • 推荐

喜欢那种色调,很有历史真实感,赞李强的表演

49分钟前
  • 岁月如歌
  • 推荐

看了前几集。弃掉了。演员没的说但设计的有些不妥

54分钟前
  • 第二直觉
  • 还行

王刚演得很好,其他人嘛,尤其是陈圆圆,一般般

57分钟前
  • ngnghe234
  • 还行

这片为什么能有这么高分真的不理解,每一个角色从年纪、性格上是附和的,作为同人历史作品还能一看。

1小时前
  • 两四元
  • 还行

王刚奉献出,他这一生,我认为除了"和珅",演出的最精彩的角色!

1小时前
  • pauper
  • 力荐

韩磊蜀黍唱的片头曲真好听

1小时前
  • kia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