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妮、拉荞和碧琪丽是拉贾斯坦乡间的三个好姐妹。
拉妮三十出头却守寡多年,她为儿子古拉布的婚事不惜债台高筑,而古拉布则是个败家子,只知每日胡作非为;拉荞婚后一直未能生育,她的酒鬼丈夫常常对她拳脚相加;碧琪丽是流浪舞团的花魁,同时也操持着皮肉生意,老板曾拿她的身体当作摇钱树, 如今却将她冷落。
在十胜节的夜晚,饱受折磨的三个人终于下定决心,结伴踏上了寻找乐土的道路。
一部非常冷门的印度高分女性电影。
印度女性的地位之低简直让我难以想象,不被尊重,没有尊严,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随时可能被丈夫辱骂抽打,生不出孩子就会被唾弃……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印度女性强太多了,但女性备受歧视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比如这两天备受瞩目的滴滴事件,很多人听到女生被奸杀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她自己打扮的太性感太暴露?
是不是她有夜生活所以打车的时间太晚?
Scalars说过一句话,“有没有进步取决于你的第一反应变没变”。
第一反应没变,我们的时代就依然算不上进步。
前一阵跟蕾姐聊天,她说我的人设非常简单明了,就是不被婚姻、家庭束缚,活出自我。
想想还真是,我的人生和这部电影的精神不谋而合。
喜欢电影的开放性结局,尽管电影并未明确给出女人们的未来,但我坚信她们一定会活出精彩!
看了这部片子对命运和苦难又多了一层认识,无法选择的出身是命,不能掌控的社会环境是运。
在恶劣困难的生活中我们能做什么,《炙热》这部片子给的答案是:不要将苦难传递下去,无法改变大环境,却能坚守自己内心的小生态。
拉妮年轻时备受丈夫欺凌直至丈夫去世,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为儿子娶了媳妇以后,起初拉妮展现的也是一副不近人情的恶婆婆形象,但实际上拉妮的内心一直都是渴望改变的,不然不会一直与碧绮丽交好。
片子全程拉妮都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这种状态在片尾拉妮儿子出走,拉妮将儿媳送与真心疼爱的人时得到彻底的转变和释放。
让拉妮最终不再矛盾的是,儿子对儿媳的殴打谩骂让她想起自己年轻时遭遇的一样的痛苦,她选择了不让苦难在自己眼前传递下去......拉妮面临的矛盾,也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人的状态。
我之前在一个小县城有过一段工作经历,当时一起工作的有个会记三十出头的年龄,长得算是貌美,嫁的也还不错,并且通过她的朋友圈看出她十分重视教育,希望孩子综合的发展,成为一个优秀卓越的人,因为当地的社会氛围不是太好,起初我很欣赏她这样的态度,然而她自己一方面表达出对更优秀的更先进思想的向往,一方面平时对一些同事刻薄打压,耍一些俗不可耐的小伎俩,做一些让人觉得很low的事情。
她是如此的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走出这种环境,一方面自己又是当下氛围的恶分子之一。
包括我自己前些时间遇到一些让自己痛苦的人,处于一种低落的状态时,也想过以牙还牙做一些和他们一样糟糕的行为。
因为我发现我真的改变不了他们,但是我又不想让自己一直痛苦,不过最终我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他们这样做让我感到痛苦因为我跟他们不一样,我痛苦但是我仍然是一个值得自己骄傲的人,如果我做出了和他们一样的行为,那我才是彻底的失败了。
别说改变外部环境,能坚持自己不被改变真的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了......生活中总会有像拉妮儿子古拉布、拉荞丈夫那类人的存在,就是自己不行过得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这种人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将你一起拉入泥沼,和他们一样散发着恶臭。
实际上他们反而是最不幸的、最让人悲哀的,他们的灵魂如此鄙陋。
拉妮、拉荞和碧绮丽最后没有改变现状,但是她们坚守了自己,在三个人一起剪了短发离开的时候,我热泪盈眶。
最后,祝愿每一位坚守自我、永怀美好的人。
看到妓女比莉拒绝的拉珠求婚那段,想起了《茶花女》的玛格丽特,但比莉又是那样的要强,刚开始只是比莉的老板说她妓女就是妓女,可拉珠却以对妓女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女王”的一片倾心,拉珠说最后笑着说:“老板是对的,我忘了,我是个妓女,我永远都会是个妓女,我只是这个社会上的人渣”,这句话深戳我心,拉妮的丈夫和儿子都花钱去寻妓女比莉,舞台上的比莉让男人为之倾倒,拉荞想要孩子希望博得丈夫欢心,不料换的是一声声你就是个妓女,女性在这个男权主义的农村是多么讽刺,她们被人买卖,还要委曲求全,最后把自己的思想也禁锢于“读书的女孩当不了好老婆”,基山夫妇在该片起了点睛之笔,他们的出现最终也没能改变这个村里女性的地位,被禁锢的思想让这些女性变得愚昧,但又好在这个以宗教信仰之名的国度,让拉荞以及拉妮、比莉三个不同的女性追逐了自己的自由,幸之有这样普通但又不甘平凡的女性站出来为女权发声,当印度歌声响起的时候让人感到的是轻快和自由。
三个女人,三种悲剧的代表,根源都是印度那种男权至上文化。
给五星是因为我挑不出缺点了,很喜欢。
这部电影反映的信息很多,一开始个人以为只是单纯反映印度的性文化,但其实关于教育、发展和传宗接代的观念都有涉及,不仅仅是一部解放女权的电影。
————————剧透分割线————————只是有点疑问的是,拉纳对肚皮舞娘的感情到底是真的吗?
剧中拉纳说她眼睛很美,她说他是唯一一个不关注于她脖子以下的男人。
到这里我以为是真爱了,但后来拉纳却给她钱,说带她去德里重新开始创业(就是做她的皮条客)。
所以到底哪个是真的?
随着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越发密切,印度电影渐渐得到了中国民众的关注,但即便如此,国人对印度电影的认知仍旧停留在非常浅表的阶段,说起印度电影,就只想到歌舞、打斗、搞笑、爱情大杂烩的马萨拉作品。
今年新春档,两部象征中印文化交流的电影,《功夫瑜伽》和《大闹天竺》全部定位成嬉笑怒骂的搞笑片,也折射出了中国人对印度电影,这种不正经的刻板印象。
其实,印度也有很严肃的影片,2015年多伦多电影节的印度参选片《炙热》,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不禁严肃,且意义深刻。
影片讲述的是印度三个农村女性的故事。
15岁就童婚的拉尼,从没得到老公的爱,丈夫早逝后,年纪轻轻的她又成了寡妇,此后,她就一直过着侍奉婆婆、养育孩子的艰辛生活,没有半点的感情滋润,而所有人都认为,她就该安于现状。
拉荞的生活是另外一番光景,结婚多年的她,一直没有怀孕,为此,老公总是时不时迁怒于她,对她拳脚相加,对此,她只得默默承受。
碧琪丽则在舞蹈团担任舞女,私底下从事卖淫活动,为此她遭到了主流社会的排挤,甚至被规定不得参加任何仪式。
碧琪丽参加拉尼儿子的婚礼三个女人,三种生活,我们发现,不论她们有没有婚姻、有没有丈夫、有没有孩子,都无一例外的不幸,这种不幸都源自传统理念对女性的压迫,拉尼是童婚、寡妇守节制的牺牲品,拉荞则是女性被当做生育机器的典型代表,碧琪丽体现了传统对女性性权利的剥夺。
显然,这是一部反映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作品,而罪魁祸首就是印度人一向引以为傲的传统。
传统,是印度的财富,也是阻碍印度走向现代文明的羁绊。
故事背景被设定在农村,是相当有现实意义的,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印度城市女性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巨大改善,接受教育、参加工作,都不是新鲜事,但在农村,则完全不同,如同中国人对农村的普遍印象一样,印度的农村也是落后思想的最后堡垒。
元老们诟病电视机的弊病影片的一开始,就安排了一段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剧情,拉尼和拉荞结伴路过村口,巧遇村庄召开村会,元老们像一尊尊菩萨般,庄严的主持着会议,但他们带给女人们的并不是福祉。
逃回娘家的女人,被元老们强行送回婆家,尽管她在婆家沦为了全家男人的性奴,因为离婚有违传统,妇女代表要求给村庄安装上电视,以丰富妇女们的生活,元老们却指责电视、手机等现代设备,让妇女们过多接触外部世界而学坏,所谓的学坏,只不过是注重打扮和自由恋爱,这些都是传统不允许的。
被强行送回婆家的女子现代法律在这里不起任何作用,一切都是由年长男性组成的元老团说了算,人权、自由更是无法投射到此地,落后的传统思维,像枷锁般牢牢的把控着整个村庄,并随处可见,女人不该外出、不该工作、不该受教育......
在这种环境下,三个主角的境遇,可想而知。
拉尼是个典型的传统女人,守寡苦熬15年,也没有任何意识去改变现状,年迈的婆婆总是安慰她,一切都会好的,然而一切依然如故,只有岁月的流逝,悄然无息的带走了她的青春。
儿子大婚当晚,婆婆安详离世,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拉尼,拉尼嚎啕大哭,这番哭声中,除了对婆婆的哀悼,更是对自己的悲鸣,此刻她能一眼望穿自己的整个人生:像婆婆一样孤独终老。
这一年,拉尼只有32岁,但她觉得自己一辈子已经完了。
拉尼没有孩子的拉荞,通过出色的手工活,得到了工作与报酬,本期望以此能博得丈夫好感的她,迎来的依旧是丈夫的打骂,在男人眼里,女人的自立,就是十恶不赦。
拉荞除了忍受,不敢有半点顶撞,相比于拉尼,她有改变现状的自我意识,但缺乏勇气。
拉荞被丈夫殴打碧琪丽则不同,她有意识、也有勇气,可惜没有能力,貌似独立生活的她,其实严重的依赖舞蹈团老板的平台和男性嫖客的恩惠,性格泼辣的她企图超越传统男权的权杖,最后却被教训的很惨,而她自以为是真爱的男人,不过是又一个皮条客。
碧琪丽可见,在这种情形下,女人有没有意识,有没有勇气,结局都是一样的,几千年的传统男权统治,让女人几乎在出生的那刻,就注定是弱者。
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部印度电影《没有女人的国家》,影片描述了一个光棍村里,五兄弟共娶一妻的故事,这个被众多影迷称作暗黑系印度电影的作品,是我观影人生中的一个梦魇,我看到了男权、夫权、父权对女性的轮流压榨,女人如弱不禁风的稻草,被蹂躏、欺辱,却处于完全失语的状态,像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没有女人的国家》《炙热》却完全不同,它并不意在仅仅描摹三个被压迫的女性,它更希望刻画出三个鲜活的个体,如同片名一般,赋予她们炙热的生命力。
三个主角有着大量女人间的私密对话,这些谈话中,透露出友情的真挚,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性爱的向往,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
其中有一次,传统的拉尼甚至表露出自己很享受手机在下体震动带来的愉悦......
拉尼非常善良,她没有因为拉荞的不育和碧琪丽的不贞,而歧视她们。
当拉尼终于认知儿子不是一个好丈夫时,她放走了为儿子找的童养媳,让她随恋人去追逐自己的幸福,即便此刻,拉尼也未必真正觉醒,知道什么是女人的权利,但她的良知,战胜了腐朽传统对思维的禁锢。
拉尼送走儿媳拉荞希望成为母亲,得知男性也可能不育后,大胆向陌生男子借种,当男子爱抚她时,她激动的流下了泪水,这是她一直渴望得到的爱意,碧琪丽更是敢爱敢恨,她没有因为自己被主流社会排挤,而变得尖酸刻薄,相反,她珍惜每一个对自己好的人。
三个女人,没有因为生活的不幸,传统的压迫,而变得麻木不仁,相反,她们个个情感充沛,个个生动感人。
也许,生活遗弃了她们,但她们从没有背叛生活。
拉荞故事的最后,颇有宗教的禅意,印度教节日十胜节来到了,拉荞的丈夫得知她怀孕后,恼羞成怒,原来他一直都知道是自己不孕,男权的虚伪不过如此,然而人在做,天在看,当他再一次向拉荞举起拳头时,竟然被油灯烧着了,这时,欢庆节日的民众也正好点燃了十首魔王罗波那的纸扎像,一向没有勇气反抗的拉荞,顺应天意,任由丈夫被大火噬灭。
拉荞得救了。
三个女人偷了舞蹈团的车,出发赶往大城市,打算靠做手工活谋生,开始新的生活。
影片用宗教,为女人们解围,看似无稽,实则是挖掘到问题的根源,印度是宗教文明,每一个传统习俗背后,都有宗教的影子,传统捍卫者,也总是拿信仰作为盾牌,认为有违教义的行为都是对神的不敬,影片让宗教为女人助力,实则是抨击了这些卫道者是假信徒,如同圣雄甘地说的那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神就是真理,但是现在我明白了,真理才是神。
”信仰应该遵从真、善、美,而不是泯灭人性的压榨、剥削、欺凌,这才是真理,才是神的旨意。
故事乐观的结尾,表达了影片对印度女性地位提升的美好期望,但现实还是残酷的,就像片中描述的那样,村里终于安装上了电视,女人们将有更多机会了解世界,而有可能受到启发,但村上唯一尊重女性的男人基尚,却被拉尼的儿子,带人打成重伤,黯然离去。
要普及现代化的生活,很快,要改变落后的思想,还任重而道远。
不可否认,这部影片反映的内容是落后的,但影片本身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它敢于去批判印度的传统,敢于去揭露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现状。
其实,这部片子里所有提到的情况,中国都有,比如童婚、重男轻女、家庭暴力等等,但中国却没有类似的影片,这值得深思。
印度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他们面对自身缺陷的巨大勇气,而这正是中国人所缺乏,除了《炙热》,印度还有很多类似的正经好片子,是时候对印度电影刮目相看了。
PS:本片没有任何歌舞片段。
首发于 电影通缉令 微信平台
三位女主人公,他们的身份不同,有守寡的母亲,有常年被家暴的妻子,有不肯出卖肉体的妓女。
当然,还有一位年轻的妻子,他们在一个村子里,为亲人,为好友,共同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有因多人强暴殴打怀孕逃回娘家却被强行送回婆家的女人,有自认为自己不能生孩子而忍受家暴的女人,有青春守寡独自扶养儿子为儿子娶妻掏空家底的女人,也有为了抗议婚礼剪短头发而被嫌弃的小姑娘,也有为村子里争取电视机的女性领袖,也有上过大学会说英语的女教师,也有那个让男人为之疯狂的妓女。
可是男人们呢?
泥古不化的长老们,殴打妻子的不育男,年纪轻轻欠了一屁股债的嫖客,唯一的那个肯为女性发声的男人却被揍得半死,男人们有着怎样的品性?
自私,贪婪,无知,自大…所以呢,那位不肯卖肉的妓女被迫营业了,那位勇敢的女教师决定搬走了可,终究有人站起来,那位小小新娘,被她的婆婆放去上学了,那三位好朋友,开车走到了十字路口,至于去哪里,你们关心娜拉去哪里了吗
这部电影是我闺蜜在快手看到,我们就找平台看了,真的超级好看。
这部电影里的岁月女性根本没什么人权可言,她们就是生育和干活的工具,所有女性都活的很卑微,幸好有像三个主角一样反抗为自己活的,她们最后的确也自由了,可是里面有个嫁过去邻村的女子,女孩自己回娘家最后又被父亲强行送回去的那个人,她最后为了不回去都告诉了自己被轮奸了,而且是丈夫带人干,可父亲还是让人把她带走了,真的就没有人性呀,还有好几个点都让人无法呼吸的情节,演的太好了!
残酷 压抑 沉重 心疼她们被愚昧的旧制度残害 看着她们遭受的那些苦难 心里是十分抑郁的,残忍的现实摧残着她们 本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不是吗,就因为是女人,因为是在印度 所以她们必须接受这令人作呕的现实,非人的折磨 还必须用自己的一生去奉献给所谓的丈夫 所谓的儿子 只因为她们是生长在印度的女人 她们就成了所有物 被父母像物件一样买卖给别人!
欣喜于她们的挣扎 反抗 出逃 欣喜于她们三个逃离了苦难 有了改变 她们学会了反抗,而不是默默的承受着所有不该属于她们的苦难!
全文指路:https://mp.weixin.qq.com/s/5KjjYjbYcov38-R5iYPqTA《炙热》是一部关于女性被奴役与自我解放的影片,直白地刻画了印度底层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
《炙热》中的印度农村,女人们生活在如人间地狱般的,被极端男权所控制的落后地区,那里只有对女性的剥削、奴役与虐待。
印度籍编剧、导演Leena Yadav 对于偏远地区的文化内核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与认知,通过一个虚构的,发生在Gujiarat小村庄的四位妇女的故事,反映出印度主流男权社会的“厌女症”仍旧在蓬勃发展。
影片指出父权社会结构下的社会环境奴役女性的各种方式,绘制出一幅关于性别不平等的尖锐肖像。
■Rani是一位32岁的寡妇,正在为她17岁儿子Gulab的婚事操心。
因为支付高额彩礼而债台高筑,而14岁的新娘Janki却剪短了头发想逃避婚礼,让她在婚礼上丢尽脸面。
十几年来,她独自一人拉扯儿子长大,照顾瘫痪的婆婆,是最典型的印度女性代表。
如今终于媳妇熬成婆,新娘却给家庭带来了耻辱,害婆婆在大婚当日离世,引起儿子Gulab对她的不满。
Gulab被溺爱长大,是一个蛮横无理的小混混。
经常与朋友一起去嫖娼,记恨给女性带来工作机会的商人Kishan,谴责他有一位受过大学教育的外国妻子。
他与混混们在Kishan的手工艺品上撒尿,毁坏他们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维持家庭生计的物品,丝毫没有对母亲的尊重。
更甚至于,他们将对女性友好的Kishan打到重伤住院,不得不与妻子一起逃离这个村庄。
可以看出印度的新一代青年只想着固守成规,粗暴地想除去进步性思想,希望整个社会遵循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以更好的奴役女性,彻底的利己主义。
■Rani最好的朋友Lajjo在外面自由随性,却是一位因无法生育孩子而被丈夫长期家暴的女性。
事实却是她的手工技能保障了这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无法生育也完全是丈夫的责任。
这些印度女性从小被灌输的思想便是“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坏妻子”“不孕不育是一种诅咒”,女性成为一位“好妻子”,一个生育机器便是她们所被社会要求的生活目的。
连用自己劳动所换得的电视机、手机也被认为是男人对她们的一种恩赐。
男人们深谙如果女人懂得更多,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就会脱离他们的掌控,即——发现他们无用的真相。
■Bijli是一位舞者兼妓女,也是Rani和Lajjo的共同好友,她因为吸引了村庄里的男人去舞团看她表演,或者花钱和她上床而被村庄里的人诋毁,她所遭受的性虐待、强奸都被认为是正常的事情。
可悲的是,她以为找到了真爱,不过是另一个想当她皮条客的男人。
因为经常拒绝客人,Bijli的老板安排了另一位舞女与她竞争嫖客们的喜爱,她不自觉地被卷入到不良的雌竞当中,为此她重新开始认真地“做生意”,老板也达到了他的目的。
男人利用男权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力无时无刻在训练女性成为他们理想中的样子,而女性从一出生开始便无意识地接受着这类信息,不懂何为反抗,一昧地遵从男权。
电影摄影指导Russell Carpenter (“泰坦尼克号”)使影片整体的视觉效果在严酷沙漠的荒凉与繁茂的歌舞性感之间来回切换之间也保证协调。
干旱的沙漠荒地,夜间光照波光粼粼的水面,她们三人在水中嬉闹,探讨着性带给她们的愉悦与解放。
她们的性欲是男人们既鄙视又觊觎的,Gulab一边拿着钱试图与Bijli上床,说明他渴望着她的身体,而得不到之后又破口大骂她是个婊子。
影片中Rani给Lajjo上药,光影半打在她裸露的胸上,暗示了她对Lajjo肉体的兴趣,而Yadav对她们之间的关系及其身体亲密关系的戏剧化表达也清楚地表明,与其说她们是潜在的同性恋,不如说她们共同对那种温柔的亲密感情的渴望。
她们无一不在现实中被配偶侮辱殴打,活得毫无尊严。
影片的最后,浓烈的火光中,女神打败了恶魔,Lajjo杀死了丈夫,她们终于都摆脱了压迫重获自由。
Yadav将所有故事编织成一幅关于女性压迫的画卷,传达了男性的残忍以及女性本能责备自己之间的联系。
《炙热》探讨了不容忍所获得的持久的、系统性的牵引力以及摆脱男性控制的方式——逃离也是一种反抗。
Kishan和他的妻子逃了,Janki和前男友逃了,Bijli骑着车带着Rani和Lajjo逃了…这个村庄已经无药可救,导演也借着这样的结局表明了她对印度女性生存现状的无力以及对男权压迫社会的极度不满。
愿所有女性都拥有光明的未来。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迷影交流群| 添加微信 shiqiaojie11
三位女性的自我救赎,《灿烂千阳》是悲剧,但这一部不是。看完全片,最大的感触是很庆幸生在中国。
只能说很棒!!特别是拉妮决定卖掉房子给了詹琪自由,自己去寻找新的生活,拉荞终于对丈夫的反抗。生在印度,生了女儿只会让她受苦,生了儿子像古拉布那样不如自己掐死,所以其实不育反而是好的,或者死了老公日子反而好过。而且那个村子的男人看起来反而是不事生产的蛀虫啊!
不好意思看不下去
这一看就不是三大汗拍的那种主流电影,印度女权,有点意思。
结局有点理想主义
《炙热》里的印度村庄,固步自封、愚昧无知、腐朽落后……程度跟《盲山》里的中国村庄有一拼,不过,拉妮、拉荞和碧琪丽还相对自由、能苦中作乐,比白春梅幸运一些。(因为相信拉朱是真爱碧琪丽,所以为其惋惜…思想开明的基尚及其妻子也很难改善残酷的现实…酒瓶、露点镜头的马赛克不是导演加的吧?)
印度拍的电影为什么都很好看呢,想不通。这部电影有现实的不堪,有梦想的璀璨,有印度歌舞片少有的的热辣钢管舞,有婚礼、衣着、饰品等印度民族风情……三个女主角更是各有味道,美不胜收。情节跌宕起伏,爱了。尤其是着火、点燃神相,欢乐的游乐场与闪着彩灯的大篷车,处处对比与呼应,看得非常过瘾。另外,这次新冠疫情,我邪恶滴想,把印度那些垃圾男人多带走一些吧!
为了阻止婚礼剪断了头发却没成功,一开始见面的时候就剪断就可以跟初恋一起了吧
女性崛起开端,说明印度还远没有解决这个重大问题。
三位好友的故事都想讲,却没能掌握好篇幅与节奏,还多了不少完全应该删掉的支线,显得重点不够突出。前段压抑太久,后段刚一爆发影片就结束了。不过,希望这部影片能引发思考与讨论,这是它更重要的作用。
【补標】
没有打动人心~
挺无语的。莫迪指望带领这样一群人在2025年GDP达到10万亿美元?
这个还不错
★★★☆中规中矩的女权电影。
哭成狗。故事完整流畅,饱含情感,讲述苦难但不拘泥于苦难,是女性的控诉和呐喊,也是逆风生长的勇敢与坚韧,末路狂花式的自由其实是无奈且可悲的。评论里指望电影解决问题的,还要政府干嘛?
神打败了恶魔,真相打败了谎言。你要觉醒,你要崛起,不要再甘做奴隶。
本来以为是讲三个女性逃脱桎梏之后的故事,结果看到100分钟3个人才开着三轮车出发,然后电影结束。所以导演心里也没谱,她们逃出之后能变得怎样更好?或者根本无法想象?
大概是平等观念已经融进核心原则,这种片就像是大喇叭对准耳朵嚷着早已熟知的道理,另一部有类似感觉的是《V字仇杀队》。私以为:能推翻暴力的,必须含有暴力。
41698人在豆瓣评分。2025年4月30日。可看。但不知道里面的那些内容是不是现代印度的日常。总之,女性的苦难都集中在片子中她们身上了。本片属于用正常的故事片电影,非大多数的那种夹杂夸张、慢动作、歌舞的娱乐型印度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