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На млијечном путу,送奶路上,牛奶配送员的魔幻人生(台),牛奶佬魔幻恋曲(港),银河漫漫路(误译),送牛奶的路上,牛奶之路,牛奶漫漫路,爱与战争,On the

主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察,莫妮卡·贝鲁奇,斯洛博达·米恰洛维奇,谢尔盖·特里富诺维奇,米基·马诺伊洛维奇,佐兰·茨维亚诺维奇,玛丽亚·达金娜,达沃·扬吉奇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英国,美国语言:塞尔维亚语,意大利语年份:2016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剧照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2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3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4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5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6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3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4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5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6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7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8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19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剧照 NO.20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长篇影评

 1 )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中包含了怎样的隐喻?

1- 奥匈帝国时代留下来的咬人的大钟(奥匈帝国土耳其人在塞殖民四百年)2- 辗转难民营,维和部队将军,最后希望在山谷里安度的女一,一部巴尔干半岛血泪史3- 84-87体操冠军女二(那么战争一定是八十年代及以后的事情,难道是95年结束的波斯尼亚战争)4- 炸羊场面,地雷与无辜羊。

5- 男主的符号大约是正义或自由,永远虽迟但到。

只能抛思路,并不能解答。

蹲答案。

 2 ) 一部过分的电影

开头三十分钟不知所云,或许是该导演的魔幻现实主义太过强烈,虽听到影片名中有“奇幻”二字却没想到会是如此的一部电影。

过分的内容设计,带有一些血腥,是我未曾料想过的。

手被坏掉的时钟割破,缝上耳朵,啄掉眼球,烧焦的人,炸羊等等。

这些大胆的画面引起观众惊呼。

让我想到所谓第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一条安达鲁狗”中最为经典的割眼球。

交代完人物关系便开始了男女主的私奔逃亡,节奏非常快夹杂着各种超现实的拯救(各种动物的帮助,反重力等等)在地雷达到最高潮。

漫山遍野的羊被炸飞,士兵终于追上了两人,蛇试图拯救女主。

本以为干掉士兵以后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未曾想女主竟然也被炸死了。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的部分。

男主默默用自己的方式日复一日的去哀悼她,替她活下去。

这份深刻的感情让我为之动容。

同时我也认为本片也有一定的爱护动物的思想存在。

以上,仅为自己记录而已。

 3 ) 战后二十年的政治转变

老实说,同样的配方看起来没有之前爽了。

库斯图里卡元素结合更好莱坞化的配置,加上老库自导自演与莫妮卡贝鲁奇相爱,一度有些出戏(尤其是瀑布那一段,我的天这是洗发水广告吗),难免被人指责”自恋“”自我复制“等等。

让我动容的主要是影片结尾的政治转向吧。

战火过后的绵延时间,战争遗人的用一块块石头铺满大地,很难说这个带着强烈西西弗斯意味的结尾不含一定的政治意味,对于裹挟在大国角力中命运不能由己的国家,所谓和平年代的步步重建与疗伤,就像这石这地。

像是@seamouse在影评里提到的,在老库此前自导自演的一部短片中,他扮演的东正教苦修士,背着两袋石头,途中遇到毒蛇、骷髅和乌鸦,最终来到山顶。

当时,向导曾为待在村子里的我解读:“在塞尔维亚迷信里,蛇是敌人、乌鸦是死亡,库斯图里卡登山过程象征这个民族深重的灾难,到了山顶见证死亡后,总算释怀,却又将石头抛下山,一切的苦难还得重来。

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塞尔维亚主义者。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91779/)此前的影片虽然都以实际战争作为背景,但并未将矛头指向战争中的哪一方政治。

战火,更多地作为一个面目狰狞、不辨黑白的随机怪物四处弹跳,或是作为某种普遍人性的寓言。

但On the Milky Way指名道姓地将北约作为反面,他们以类似雇佣军的面貌出现,以夺女的名义肆虐村庄。

这种“战争代理人”的处理,更像是对巴尔干战争背景中大国角力的一种塞族视角。

影片里,战争本身是荒诞的,和平协议一边签一边打,远方的政事与眼前的战争仿佛没什么关联,打仗就像吃饭睡觉,是每天的机械作业,战火之外,另有狂欢。

而停战协议的签订与生活真正的和平也毫无关联,炮火依然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从天而降。

这带有我很大的主观性,在我看来,政治或许也是这部片子在西方遇冷的原因。

西方能直面的反战,是越南,是中东,但决不是巴尔干半岛的北约。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面目模糊的战争与赤裸的人性,就像《地下》中那样,历史的部分被寓言包裹起来了。

而这一次,老库抛弃了人的复杂性与政治寓言,取而代之以指名道姓的政治讽刺,我更愿将其视为老库有意识的态度转变。

On the Milky Way结尾展现的,是波黑战争结束二十年后这个国家所经历的漫长颓态,它不同于《地下》里的酒神激情,在1995年所有未来尚不可知的绝望里,反倒能够迸射出最狂放的生命力,就像一个丧失所有的人在瓦砾残垣里的声嘶力竭。

然而,随着颓势在时光中绵延,过去腾空的烂漫癫狂转为牧羊人的深沉伤怀。

试图用块块碎石铺满大山,老库老了,他也终究从民俗奇观走进了民族历史的现实。

 4 ) 属于上古时代的浪漫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善良的男人和漂亮的女人的故事。

女人说,美丽没有给她带来好运,就像你和你的善良。

如果没有战争,女人会嫁给一个意大利人,生几个孩子,然后男人出轨。

这种人生在两个人逃离的路上说起来俗套而开心。

前半部分,这个山村的人们习惯了枪炮,只看见军人们躲在战壕里打枪,敌人是谁?

为什么而战?

不清楚。

这种稀里糊涂的战争就是战争的常态。

等到停火后,英雄回家结婚。

人们载歌载舞,南斯拉夫体操冠军迫切地要结婚。

她早在战争中已经精神异常了。

然而一队特种兵从天而降血洗了这个村庄。

幸存的女人和男人开始了逃亡。

他们计划着今后的生活,历经千辛万苦马上要脱离险境,女人却炸死了。

结尾有着上古时代的浪漫。

男人为了记住这个女人和她的故事活了下来,做了修士,余生都在怀念女人。

这样的结尾是我们的年代的浪漫。

我们要用一生爱一个人。

如果只有爱情,就辱没了此剧,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不只是讲一个爱情故事。

这里面肯定有对人性的反思:有颂扬有批判。

把这些放在哪个背景之下,取决于作者的考量。

而这部剧是这近代“战争”这个背景下。

普通人因为战争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轨迹,遭受了巨大的伤害。

这是比较容易的写法。

所以我给它的评价不是很高。

 5 ) 魔幻现实公路片和无人怀念的爱情

第一次看老库的电影,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一见如故”最为合适。

如果要找一个全片的文眼,我会选择这句台词。

对着鹰鹫称兄道弟,首次提起梦这个字眼,各种意义上都预示全片主题:荒唐一梦。

从战争开始,老库饰演一个幸运的配送员,他穿梭战火之中却总安全无虞,“幸运”一词,也成了男主角的人物弧光。

全片很容易就能讲完:男主被两个女子所倾心,其中就包括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新娘。

幸运的男主,就这么在她们之间周旋,可本该举办的婚礼,被战火打断,角色们一个一个死去,只剩下男主和新娘用尽办法躲避士兵的追捕,最后新娘也死于枪口,而幸运的男主,再次幸运的活下来,出家为僧。

就像做梦一样离谱。

幸运一词在男主身上尽显,可到最后,周围的人一个个地死去,才发现这或许是最大的不幸,最后渴望自杀的男主选择活下来,正是为了纪念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

为什么说公路片呢,因为男主走的实在太久了。

片名叫做On the milky road,而全片也紧紧契合着这个主题,男主的一生,似乎一直进行着一场路上的追逐,年轻时在硝烟中送货,为了躲避追杀,一次次的巧妙逃亡,后来出家为僧,更是进行着一场灵魂的修行。

除此之外也逃不开荒诞。

饮奶的蛇,边跳边下蛋的鸡,还有屡次出现的鹰和驴,都让我想起了少年派里动物喻人的手法,诡谲而又神秘,之所以我觉得“一见如故”,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而这些“神奇动物”的出现,塑造了整个电影背景的荒诞感,魔幻现实的主题也就这么被刻印了下来。

我对这电影本没兴趣,最吸引我的或许就是莫妮卡贝鲁奇,但看完后观感太过特别,细细想起颇有姜文风范,可再一想,或许说姜文有老库风范更合适8⃣️,相比姜文拍的不少艺术商业两头不讨好的片子,倒觉得这样一本正经扯淡的荒诞戏更合胃口一点。

对了,这片子配乐也很不错,节奏感很好,据说导演之前玩过几年乐队来着。

愿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milky road上,正如永远幸运的男主,和那场永不停息的追逐。

 6 ) 惯性思维

影片的主题表达、视觉元素和故事套路,都是库斯图里卡的惯性思维。

本片通过两个流离失所的灵魂曲折的爱情故事,控诉着战争对美丽家园和平静生活的毁灭。

但剧本前后明显断裂:前半部分讲述难民与村民的爱情纠葛,重点落在难民与难民间的心灵相通;后面恋人的逃亡过程,是导演在控诉战争对难民无止尽的追杀。

导演运用动物设计桥段喜感、配合气氛营造真是一绝,但这些设计也都是他的惯用套路,缺乏新意。

影片还是荒诞不羁,但他自己的表演反而显得木讷。

 7 ) 不要只盯着女神莫妮卡·贝鲁奇的丰胸和美腿,导演还想让大家看点别的。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2016) 这部是两届戛纳金棕榈得主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的新作,库斯图里卡在内地的口碑很高,人气不怎么旺。

这部的资源出来有一段时间了,豆瓣标记看过的人数刚过三千,评价也不温不火,和库斯图里卡之前的作品相比,甚至有库斯图里卡已经江郎才尽论调,鲤鱼觉得这部和之前库斯图里卡几部殿堂级的作品相比,属实有一些差距,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片,鲤鱼给8分。

果说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很难懂我同意,可是要说他电影Boring,我是无论如何理解不了的。

这部和老库以往的作品一样,诙谐,浪漫,癫狂,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这部可能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绝对不无聊。

从其他任何角度批评这部电影,我都可以接受,毕竟一部再好的电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是正常现象,可是这部无论如何都不能用无聊形容。

今日被奉为神作,可以进入文艺青年装逼十大电影的《地下》,刚出来时同样也是骂声一片,老库挨骂不奇怪,可被骂无聊很奇怪。

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一部充满了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电影,无数个看似荒诞离奇的桥段,只看一遍真能了解导演的用意吗?

只用无聊来定义属实太草率了。

忘记那部了,可能是科波拉的《教父》,库布里克看过十遍之后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以库布里克的电影修养对一部自己感兴趣的电影看过十遍之后,才给出评价,这绝对不是夸张。

一百多年来有很多电影是在反复的研读和解析之后成为经典的,比如希区柯克,比如奥胖。

对一部一知半解的作品过早的定性,将失去很多看电影的乐趣。

之前说过当代库斯图里卡是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这个定义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

对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鲤鱼很着迷,但是受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此类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看第一遍时对于整部作品的理解,好的时候能有五成,不好的时候也就三成左右。

这个鲤鱼有些偏执,我觉得是好东西,可我又没法理解,我会之后看很多遍,有些永远也看不懂就放弃了,有些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会逐渐理解的更多。

这类电影我也喜欢每次看过之后,搜索相关影评,很多高人的见解受益匪浅。

这部我现在只看过一遍,我的理解肯定不具有权威性,我想这部在之后的很多年,会有人不断的重新解读。

我的看法算作抛砖引玉,这些看法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几年之后自我否定也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烂俗的爱情片,爱情只是象征着库斯图里卡对祖国的爱,这个祖国甚至不是塞尔维亚那么简单,这个祖国甚至可以扩大到前南斯拉夫。

而电影的主题还是库斯图里卡心底永远的伤痛波黑战争,正向他所说的那样这场战争“可以原谅,但不可以遗忘”。

我之所以人为导演对东欧社会主义时代还有留恋,这里注意!

不是说老库是个白左,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无关,再糟糕的时代对经历过的人来说也会有美好的东西值得怀念。

是从电影中的这个桥段,莫妮卡贝鲁奇在收容站只看的一部电影。

1957年前苏联电影《雁南飞》,这部电影的意义这里不多复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库斯里亚卡这里是致敬,是在缅怀,是对自己电影艺术启蒙的追忆。

电影不只是奥斯卡,电影手册,旬报十佳,当年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出过很多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那只闹腾杀人的老吊钟,这里我觉得是库斯里亚卡悲观的民族历史观。

这只奥斯曼帝国的老钟,时至电影的年代还在不断的让塞尔维亚受伤流血,而奥斯曼帝国在世界地图上消失,这时已经七八十年了。

但是整个大南斯拉夫地区的各族人民百多年来从来无法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奥斯曼,德国,苏联,到之后北约,电影中导演多次表露出这种悲哀,列强决定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些国家和名族的命运,而不是他们自己。

老库骑着毛驴,挂着牛奶桶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却毫发无损。

而在双方停火结束之前厨师还在悠闲的做蛋糕。

我觉得老库是在表达自己对波黑战争的判断,虽然库斯里亚卡自己是塞尔维亚人,这部里却没有一处明确塞族的立场。

换言之库斯里亚卡认为,无论塞族,穆族还是克族之争都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打的再激烈死的人不多,极端夸张的表现手法就是不死人。

而电影的后半部分当北约的维和部队介入之后,则是尸横遍野,一片焦土。

女神莫尼卡贝鲁奇,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而是美好的家园,幸福安详的生活,牛奶配送员和她之间也不只是爱情,莫尼卡贝鲁奇代表着库斯里亚卡珍爱的一切。

这里吐槽下,再性感的女神,年过半百来象征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有点显老。

三个不死小强,不能确指北约列强,当然波黑战争时期,俄罗斯解体不久国力衰弱,敢怒不敢言,闷声做缩头乌龟状不假。

但是时间线放大,俄国人对斯拉夫地区各个民族下的黑手也不少。

这里库斯里亚卡还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些东西方列强,不是掠夺,而是要将老库珍爱的一切彻底毁灭。

很多人评价电影的后半部无聊的很,可是对于导演来说,上天入地,历尽磨难却还无法保护自己珍爱的一切,不恰好是一种痛彻骨髓的悲哀吗?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电影,鲤鱼并不敢确定自己的看法就是对的,但是这部无论如何都不是一部无聊的电影。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

 8 ) 你要自殺

你要自殺,誰來懷念那位小姐和你們之間的愛?

這可不是做人的道理。

你要自殺,誰來懷念那位小姐和你們之間的愛?

這可不是做人的道理。

你要自殺,誰來懷念那位小姐和你們之間的愛?

這可不是做人的道理。

一部電影,得此一句足矣,觸人心弦的這句,讓人久久不能忘記。

不求做人什麼道理,只是不能忘記你們之間的愛,記得懷念那位姑娘。

 9 ) 头一次看这么奇特的片子

🎥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非常奇特的反战片。

结尾应该是让大家一起鼓掌的原因吧。

很困惑男主为什么要背着两袋石头走,特别是他装石头的时候,周围人看他觉得是神经病的眼神,让我以为他是上山去盖自己的墓地。

毕竟在爬山累倒拽着两袋石头的时候,还在幻觉中看到了死去的女主。

结果,最后镜头盘旋着往上升,景象越来越明晰:15年,一个人把地雷区用各地扒房子不用的石块慢慢填满。

“你不要死,你死了就没人能记得她了。

”以为是俗套爱情,结尾让人忍不住惊呼。

反战的意味不声不响,升华了。

电影到处都很奇特。

里面的配乐好奇特。

里面的动物更奇特。

跳进血里洗澡的大鹅、死的冤枉的驴、火力加成的游隼、炸上天的羊群、喝牛奶报恩的蛇、照镜子下蛋的鸡……后半程电影演男女主这对亡命鸳鸯的时候,看得有点疲惫,特别是从树上飞天、跳瀑布没事,让我才缓缓记起这部电影确实挺奇幻。

里面的台词也很有趣。

几个百姓在签署了和平协议后啃着面包聊天,A:总觉得不太真实,竟然真的不打仗了。

B:强国某某某、某某某、英国都签字了,不会说话不算数吧。

来抓女主的就是刚刚出狱的英国将军派的人。

这个被买来的女人,从一开始就是因为战争,从这个战俘营逃到那个战俘营。

被买回来做新娘,新郎也是去阿富汗打仗的人。

女主对男主说过:看到你,我想到了自己以前。

美貌只给我带来了不幸。

如果没有战争,在意大利,我能有一档自己的节目吧。

如果,没有战争。

🔎 搜“游隼”时候,网页提醒要爱护野生动物。

也算是有趣的发现。

 10 ) 魔幻的爱情

第一感觉是送牛奶的男主,一张不算英俊的胡茬脸,一只黑隼立在肩头,一只手打着大遮阳伞,无事人一样骑着馿穿过枪林弹雨去送奶的路上,觉着他就是缄默版的唐吉诃德。

影片里面太多隐喻,配乐意外的诙谐,死生一线的大灾难也没有太多的难过,其实中间男女逃亡的时候,还不如双双被枪打死的好,但是后面女主被地雷炸死,倒成全了男主结尾埋藏了十五年的痴情。

之所以没有当场选择和心爱的人一起消失,为了纪念这一场爱恋,纪念那个她。

女主的脸部轮廓性感的换了我我也会疯狂的爱上她。

只是不懂,为什么在女主香消玉殒的地雷草场上铺满一块块石头,而不是铺其他的,比如气球,蜡烛,南瓜,等等,大概这就如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短评

库爷这部竟然忘了标……这片最牛逼一点就是这个坑了中国影评圈快十年的片名吧哈哈哈哈,“漫漫银河路”(误)也是没谁了。导演们到一定岁数就遏制不住在新片里开个人作品回顾展的冲动是咩……第一幕库爷的水准在线,不过第二幕什么鬼哟,感觉就是为了公款跟莫妮卡·贝鲁奇谈恋爱才拍了这部片子……第三幕还找回一点意思。福茂在日记里写库爷主动跟他友尽,不过片子拍成这样被戛纳拒了也正常,16年那么强的局面去了也就是替多兰和西恩潘分些口水吧,目测如果去戛纳场刊评分不会超过2.0……

7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水井渔网以及家禽家畜乱趴,战争与婚礼、死亡与结合,库斯图里卡元素大拼盘,乱哄哄的好看,但终究显得堆砌;对内战创伤与北约入侵的回忆,于结局处在旧雷区摆满祭奠爱情的石块时到达顶点。

1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这些动物真会演

11分钟前
  • 苹果碳酸水
  • 推荐

大师巅峰已过不可怕 大师为了泡妞拍电影才是真的可怕

16分钟前
  • 老阴阳人儿
  • 较差

库爹,前半小时还觉得可爱,后面越来越油!男的,老了是否都一个样,自恋得要命,真会给自己安排剧情哈!!重复成分过高,下次记得联系个好点的特效公司,就酱。

19分钟前
  • 塔列金
  • 较差

◎BJIFF

24分钟前
  • Jeannels
  • 较差

2020.12.17(补标)【中国电影资料馆小西天】

29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对库斯图里卡期望太高,而这部电影丰富庞杂得简直意义过剩,如同一颗滋味复杂的跳跳糖,每一重滋味在口中爆炸开来,还不待细细品味,这种味觉就已经退散成荒诞。巴尔干半岛的战争沉重确实不可遗忘,但老库的生命经验似乎就永远停留在那里,一遍遍重复着狂欢与伤感、逃亡与欢喜和那些魔幻主义的动物生灵

34分钟前
  • Dear deer
  • 较差

洋溢着满满的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配乐绝佳。只是这个故事更适合风华正茂的人来演。估计导演想在这部电影里完成他多年的莫妮卡·贝鲁奇情结(纯属瞎猜)。

39分钟前
  • 叶飞Phoenix
  • 推荐

后半段一直在笑场啊2333,库老现在也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44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片名叫《送奶路上》,基本是平行版的《地下》第三段,出现了大量重复使用的元素,甚至包括水中的新娘和被烧死的军阀。音乐非常强,画面的律动感也没人弄的出来,看来乐队这么些年是没白玩。

46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不仅脑子不好而且精神还有问题

50分钟前
  • 闪电标
  • 很差

会有人反复看好几遍吗?

51分钟前
  • 麒麟
  • 很差

库斯图里卡的灵气都去哪里了,怎么各种拖沓和生拉硬拽???莫妮卡贝鲁奇的胸胸还是好美!

53分钟前
  • 黄柑柑
  • 较差

虽然内核是地下2.0,但我确实更喜欢这种借助电影技术发展而把视听表达又上一层楼的新作品。从蛇蛇以伤人之势行救人之实开始感觉有封神潜力,后面的水井、婚纱、渔网会有点出戏到地下,但最后的接生小羊的欣喜、羊群在地雷阵中的惊慌失措让人动容。驴驴、游隼、蛇蛇、羊羊构成的小型动物园真好。

54分钟前
  • LawRachel
  • 力荐

电影最大的敌人是完全的自然主义。看似炮火连天,实则心如止水。姜文只学了个皮毛,差得还远。

5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分数给音乐

1小时前
  • 大刚
  • 较差

战争从来不是库斯图里卡关注的重点,即使在《Milky Road》自始至终被暴露在UN、英美俄等"国际"视野之内的战争,也如同那座"咬人"的机械钟,外人仅可进入True Stories,却无法进入其中的Fantasies和神性,而动物,在影片中角色至关重要,作为其"泛灵论"的见证。

1小时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開場的動物調度和鏡頭設計頗令人驚豔,覺得庫斯托力卡仍然保有電影創作能量,中段之後追殺的戲則拖得太久了點,感覺導演玩調度和特效有點控制不住。對放映的畫質存疑。

1小时前
  • alfredo
  • 还行

库斯图里卡真是一辈子都在拍同一部电影。你能从本作里看到他以往的几乎所有电影:老实人爱上「被寄存的少女」像是《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外加《生命是个奇迹》,乱点鸳鸯的四人婚礼瞬间穿越到《黑猫白猫》,水下被追杀的苦命鸳鸯则是对《地下》的复刻,而群魔乱舞的各类动物(照镜子的鸡,沉默的母牛,喝了牛奶后报恩的蟒蛇),载歌载舞的欢乐婚礼更是库斯图里卡每部电影里几乎都会出现的叙事元素。但除了无趣的库氏元素堆积之外,这个故事既没有玩到歇斯底里,又没有辛辣有力的讽刺,三幕戏节奏也有点脱节。库斯图里卡上一部演不形于色的克格勃特工还算合格,但像本作这种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历经风霜,需要人物型格和表演上都有层次变化的角色他就完全不行,甚至分掉了他场面调度的精力,拉低了电影的水准。同样地,贝鲁奇也显得过于苍老了。

1小时前
  • Mr.Graceless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