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电影。
导演园子温延续了一贯的血腥、暴力和荒诞的风格,但在这部片子中却意外地显得克制。
尽管整部片子看起来光怪陆离、不知所云,但其中暗含了大量的铺垫和暗示。
看懂这些铺垫和暗示,对于理解这部电影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我先还原一下整个故事的背景。
女主光子在2034年春天去世,一名对她一直有着不良企图的男生在150年之后利用未来科技成功地克隆了女主,并顺带也克隆了她的朋友们。
但是这些克隆体并没有生命。
变成老宅男的男生利用这些克隆体制作了一部游戏,风靡全球,这部游戏的内容就是操纵女主摆脱追杀。
但是在这款游戏的一遍又一遍运行中,女主的朋友们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逐渐产生了意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后面解释)。
影片的内容就是从这款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游戏的一开始进行。
首先,女主被怪风追杀,整车的人被拦腰截断,死状恐怖。
这是游戏的开始阶段,玩家一般要先在这一阶段熟悉操作。
女主被玩家操纵,一路逃到溪边,脱下血淋淋的衣服,换上路边的学生服,完成变装任务,随后来到游戏的第一幕。
女主逃入上学路上的学生潮中,认识了自称是好基友的秋,以及平子和另一名外号“超现实”的女生。
随后四人逃课,来到树林里,玩家又操纵女主熟悉了一波操作。
在树林里,外号“超现实”的女生阐述她的观点,主要有两个:1、这个世界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无数个平行世界存在无数个可能。
2、想要改变既定的生活轨迹,就必须做出“超现实”的行为。
这两点非常重要,基本上解释了整个故事内容,后面谈。
女主四人回到教室上课,正在板书的老师突然狂暴化,掏出一把加特林机枪,扫射全班。
女主完全被吓傻了,这个时候,平子和“超现实”冲进来救出了女主,但这两人随后也被杀死了。
女主又开始了一轮大逃亡。
玩家在操作女主摆脱各种地雷和扫射之后来到一座城镇,随后进入游戏的第二幕。
在第二幕里,女主的容貌发生了改变,事实上是玩家变换了角色。
惊慌不知所措的女主被带到婚礼现场进行化妆,好基友秋突然出现,她赶跑了一群喋喋不休的女人,并对满腔疑惑的女主说:“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暗示了整个游戏已经发生了变异,但还在原来的设定之内。
紧接着女主被一群疯女人逼迫嫁给一个“猪头”。
忍无可忍的女主用秋给她的破碎啤酒瓶杀死了“猪头”,开始了反抗。
这一幕里,玩家操纵女主对现场的女人进行杀戮,并得到NPC秋的帮助。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女主和秋杀出重围后,NPC秋引开了追兵,女主被大桥上的一名女生招引,随后进入游戏的第三幕。
在第三幕里,玩家又变换了角色,女主的容貌自然又发生了变化。
这一幕里,玩家操纵女主进行马拉松比赛。
比赛中,队友的激励使女主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这一段应该是女主光子童年真实的经历并为游戏制作商老宅男所熟知的,因为这段回忆引起了女主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她奔跑的动力。
然后第一幕里的三名好友出现在马拉松队伍里,女主正在诧异之时,第一幕里的Boss两名女老师,第二幕的“猪头”突然出现在她们身后,紧追不舍。
在秋的指引下,女主越过高山,踏过平原,一路跑进一间废弃的砖窑(注意这个砖窑,后面还会出现)。
一名神秘的女生突然出现,她挟持了女主,并控诉她“因为你大家才会死掉”。
这时秋又一次突然出现,轻易地制服了神秘女子,并带着女主又一轮狂奔。
至此,整个游戏进入完全不同的一个阶段。
秋要女主记住自己的名字“光子”,并不停呼喊之后,女主的样子恢复到第一幕的样子。
秋要女主破坏她创造游戏通往现实世界的出口,女主不忍,但最终还是这么做了。
女主来到现实世界,被一名年轻男子招呼,但陷入昏厥。
醒来后,女主发现自己在第三幕里的废弃砖窑中,一阵过度后,她看到墙上站着一个个穿着学生服、婚纱、马拉松运动服的女生,随后见到了老宅男。
老宅男要她与曾经招呼过她的那名年轻男子OX,以满足150年前的梦想。
躺在床上的女主想起“超现实”的话,杀死了年轻男子,随后自杀。
然后,游戏里三幕的女主都选择了自杀。
影片最后女主躺在雪地上,说:“结束了,终于一切都结束了。
”接着起身奔跑。
全片结束。
整个影片最重要的助推器是秋,她的一次次出现成为全片一次次的拐点。
那么这么一名本该在游戏第一幕就被杀死的酱油人物怎么有如此的变化呢?
答案事实上在“超现实”阐述她的观点时已经给出了:这个世界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而无数个平行世界存在无数个可能。
在这款游戏的一次次运行之中,某个平行世界里,程序运行出现了BUG(也许是某一个过程出现了故障),女主光子的朋友秋、平子和“超现实”产生了人的意识,注意,她们本来就是人类的克隆体,并拥有了可以自由出现在整个游戏任何时候的能力。
她们逐渐意思到自己其实是游戏里的人物,随着游戏一次次地运行,她们被一次次地杀戮,这使她们极度痛苦,但又无能为力,因为她们被游戏设定的程序所控制。
这个时候,她们把希望寄托在完全不受限制的女主身上(事实上女主受玩家控制),她是整部游戏的主角,她才能改变整个局面。
于是在第一幕里,“超现实”故意阐述了她的观点,这段话给女主光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后三个人按照游戏的设定心甘情愿地被暴走的老师杀死。
在第二幕里,秋冒充了原本为女主提供武器的人,这可以从秋极力按照游戏设定(杀死女伴、提供武器)进行,安抚女主但又强调什么都不能说这些表现看出来。
但事实上由于秋等人BUG的存在,整部游戏已经大乱。
第二幕结尾,女主说:“好像有什么东西跟过来了。
”这是游戏中枢逐渐意识到秋这些BUG的不合理,决定铲除她们,“这些东西”是跟着秋而不是跟着女主的。
所以在第三幕中,秋等三人一出现,女老师和“猪头”(游戏的保护程序)也立刻出现,并且只追秋而不追女主。
因此可以设想在原本的第三幕中,女主一路跑着马拉松,最后在废弃的砖窑到达终点,从而结束整个游戏。
但游戏既已大乱,连路人也产生了自我意识,事实上在第一幕中溃逃的路人对女主大喊:“光子,快想想办法,到底发生了什么,快想想。
”就已经在暗示这种变化了。
到了第三幕,路人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甚至试图杀死女主以实现自我救赎。
而站着一排排披头散发的女生正是被杀戮的路人亡灵(其实是游戏的废弃数据)。
秋带着女主跑向砖窑的黑暗深处,实际上暗示从游戏结束的最终场景回到游戏主菜单的过程。
回到了主菜单,意味着游戏回到一开始的临界面,女主也恢复到第一幕的样子。
秋要女主破坏她,因为只有破坏这个混乱整个游戏程序的BUG之首,游戏才能结束,女主才有机会来到现实世界。
而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秋身上插满了电线,正是这些电线的存在才使游戏程序能够轻易地控制她,她才不是完全的自由。
女主来到现实世界的过程中来到了老宅男制作游戏时产生的意念世界。
这个意念世界只充斥着两个元素:食欲和淫欲,正是这两个元素驱动着老宅男完成这部游戏。
女主在这里遇到一名年轻男子,这名男子显然是认识女主的。
他说:“没事吧。
好开心啊,还认识我吗?
连名字都想不起来?
真是没办法,可我真是震惊,你竟然来到了这里。
光子,现在与你过去陈旧的世界不一样了。
”这一系列的台词暗示这名年轻的男子正是年少的老宅男,一直苦苦暗恋着女主可女主对他连点印象都没有的可悲吊丝啊。
随后女主昏厥,醒来,走出游戏的最终场景——砖窑,最后在背景是雪天的开始界面来到现实世界游戏制造商老宅男的面前。
注意观察老宅男的游戏画面,在第二幕里女主是拿着破碎啤酒瓶战斗的,因此那群疯女人见到女主用啤酒瓶代替鲜花,并不感到诧异,是因为这都是游戏设定。
从老宅男的话里,我们推断出女主的身世,同时,“在你不知道的未来世界里,你的DNA被好好地利用了”,这句话可以推断,老宅男用女主的部分DNA制造相当多的克隆体,这些克隆体被用来调试和制作整个游戏。
因为在全片中女主唯一的一次受伤,即树林里手指流血,此时她看见两名女生站在山坡冲她笑。
这两名女生,一名穿着学生服,另一名穿着婚纱,正是女主在第一、二幕所穿的衣服。
这正暗示正是她的DNA制造了这些克隆体。
其他的克隆体被老宅男安放在墙上的壁洞里,可以看到她们所穿的衣服也是女主在三幕游戏里所穿的那三套。
而女主和她朋友们的克隆体被罩上氧气罩,小心地保护了起来。
最后部分,前面的那名年轻男子出现,但他并非老宅男,他说:“游戏里的是你吧”,显然他并不认识女主,因此可以判断这名男子应该是老宅男的子孙。
女主在老宅男的驱使下,躺在床上,想起“超现实”的话:羽毛从空中落下的时间和落下的地点都是确定好的,想要改变既定的生活轨迹,就必须做出“超现实”的事。
女主意识到终结自己的生命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超现实”的事,于是在干掉老宅男的子孙后,女主自杀了。
于是游戏里的三个女主都自杀了(第三幕女主的死亡应该是因为前两幕女主死亡,数据丢失而死,因为她的身上只有血迹,没有伤口),游戏里的所有人因此而避免了被屠戮的设定,得到了救赎。
最后一个画面,女主躺在类似游戏开始界面的雪天地里,起身奔跑,暗示她最终也得到了救赎。
一个意象:枕头。
大巴上的枕头、树林里的枕头、教室里的枕头、现实世界的枕头。
前三个枕头的出现都紧跟着一场对女性的屠戮,而最后一个枕头却成了杀死年轻男子的工具。
实际上,枕头指代着婚姻契约,更进一步来说,象征着男权主义。
每一次男权主义的出现都是对女性的一次血腥摧残,而最后女主终于奋起反抗,撕碎了男权主义,干掉了直男癌,大喊“不要再玩弄我们了!
不要再玩弄我们了!
”,女权主义高涨到了极点。
几处细节:1、第一幕中,两位女老师面对神情怪异的女主光子,以“女生总是有点怪怪的”这样一句发自女老师之口颇有怪异的话解释过去,实际上这是男生在制作游戏,设计台词时,以自己的男性思维揣摩虚拟出来的。
2、老宅男在见到女主时说:“你终于来了。
”似乎老宅男对女主的出现已有预计,程序出现BUG也在预料之中,只是女主最后的极端行为是他没料到的。
导演园子温在最后没有让女主杀死老宅男,因为老宅男一死,整个游戏世界就会毁灭。
他选择了妥协,让游戏里的人物得到救赎,这样的克制和他上一部作品《地狱为何恶劣》的极尽癫狂给我的印象完全不一样。
我因为女主特林德尔•玲奈而看的此片,不过老实说,此片节奏鲜明,叙事流畅,配乐出众,确实值得大家看一看的。
============================2015.11.25补充================================昨晚太困了,没把意思表达完。
1、老宅男对女主光子的态度,并非暗恋那么简单。
他说,为了150年前的梦想,要女主和自己的子孙OX。
暗恋者的梦想,一般来说,当然是希望和所爱的人在一起。
OX这种事,虽然追求者可能会偶尔想想,但对于青涩的年轻人来说,绝不可能将之当成梦想来追求。
这说明老宅男对女主有一种霸道的占有欲,他对女主的迷恋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2、园子温的妥协不仅仅表现在没有让女主和老宅男同归于尽,在游戏第二幕和最后一个场景中,事实上为了更能体现男性丑陋猥琐的淫欲思想,让那群疯女人和年轻男子脱至全裸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园子温保留了他们的内衣,当然这可能是出于对影片分级的考虑,不过片子里的其他血腥暴力场面早已不适合部分人群观看。
女主后来虽然以自杀的形式为游戏里的其他人物换来救赎,但是女主的自杀本身只会导致游戏的不断重启,其他人物的命运早已注定,只是被拖延了时间而已,这种妥协的救赎根本不彻底。
3、启子和泉是否是女主光子不同年龄的形态?
我认为不是。
因为老宅男很清楚地表示,他复活了女主和她的朋友们,而氧气罩里的人,除了三个女主之外,分别是秋、平子和“超现实”三人而已。
启子的朋友女警官友子、激励泉的三个马拉松妹子并没有被复活。
所以启子和泉是光子的朋友,并在游戏切换场景时,充当女主灵魂的容器。
============================2015.11.27补充================================多谢豆友们的提醒,最后部分的斋藤工(原来骚年叫这名)应该是老宅男的克隆体,我之前的解释太牵强了,不好意思哈!
斋藤工是老宅男的克隆体的话,就带来两点思考。
1、老宅男所制造的克隆体并没有原来人类的记忆。
事实上从女主一开始就没有丝毫以前回忆和印象的残存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老宅男和女主的关系就非暗恋那么简单了,但由于女主丧失了从前的记忆,所以只能推断出老宅男对女主有很强的怨念。
2、为什么斋藤工刚见女主的面,打完招呼就脱裤子?
我认为这是这一种思维定势。
即未来世界里,男性普遍把女性当成OX的工具,或者准确来说,男性普遍把女主当成OX的工具。
由此可以推断,老宅男把利用女主的DNA制造的各种克隆体当成充气娃娃卖往全世界,女主在未来世界里扮演着类似充气娃娃的角色。。。
如何评价园子温?
让我们回到园子温初次踏进主流视野的时候。
2001年,Suicide Circle,自杀圈。
56名互不相识的高中女生通过网络聚到一起,手牵着手站成一排,在电车开进新宿站的时候跳轨自杀。
坦白来说,比起巴士横削两半的镜头,那一幕在视觉震撼上要经典得多。
而且,那一幕绝不仅是猎奇的刺激,而是一种宣言式的行为艺术姿态。
如果当年的园子温有今天的名气……《自杀圈》是一部乘着日本恐怖片(J-Horror)全球浪潮的跟风之作,也因此让他走上了海外获奖转销国内的道路。
你瞧,Circle(圈)的概念,作为圈子(自发组织的团体)和无限循环的双重意象,简直和《午夜凶铃》三部曲《Ring(轮)》《Spiral(螺旋)》《Loop(环)》的中心概念一脉相承。
在从影17年后,园子温终于从《自杀圈》开始,奠定了一种“标签性”的“血腥、变态、猎奇”基调,也开始扬名海外,成为了“变态日本”在海外的代言人。
在此之前,他拍的是地方青年难以宣泄的荷尔蒙,乡镇街道上的奔跑,漫无目的的青春。
他从小看欧洲著名导演的文艺片长大;他写诗,登在国内最好的诗刊上;他做行为艺术,走上涩谷街头为了抗议而抗议。
多年后的今天,拍摄了玩具特摄片《爱与和平》的他承认,当年走上血浆片的道路不过是为了市场。
他一直以来最喜欢的电影是《小猪宝贝(Babe)》。
这不是他第一次投机,园子温在书中将他的营销天才倾盘托出。
为了糊口,他拍过色情片;为了得奖,他拍过文艺片。
为了观众,他开始拍血浆片。
然而,正如《自杀圈》探讨了日本社会在网络时代的孤独与家庭的失败,《奇妙马戏团》描绘了多重人格与多重身份的世界,《真实魔鬼游戏》在表面的“鲜血淋漓”之下,讲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婚姻制度(无处不在的枕头)的压迫,以及男性消费者(玩家)的丑恶。
血浆不过是他在思考的问题上的一层糖衣。
熟悉园子温作品的人可以辨识出许多一直延续的主题:不能停止奔跑是从最早的独立电影《男人的花道》《自行车叹息》就开始的姿态;多重身份的转换、梦与潜意识(“我是美津子!
我是美津子!
”)在《纪子的餐桌》《奇妙马戏团》时期集中探讨过;女性从男人的从属物品,到抗争、寻找自由,再到自我毁灭,是与《恋之罪》整部电影剧情相同的主题。
简单来说,这次最让我惊喜的是,园子温在商业电影的框架下,把自己在《恋之罪》中纯粹地表达过的女性主题重新讲了一遍。
女性主义的解读已经有许多人看了出来,在此不赘述。
以下是我对园子温这部作品额外的定位:这是一部在无法抗拒的外界体制框架下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片子,在某种程度上是导演自己的影射。
美津子在片尾的自杀正是导演自己这一姿态的隐喻。
2007年,借着拍血腥恐怖片而打响的海外名气,园子温曾与日本的电影“大厂”东映有过一次合作,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恐怖爆发(Extension)》,刻板的商业套路,不忍卒看。
唯一印象深刻之处,是片中作为恐怖元素的头发增殖到令人恶心,“不像恐怖片而像娱乐片了”。
也算是B级审美的过度的玩心,以及对端正的商业电影的嘲讽吧。
他后来的回忆是,与大厂合作,导演受到的限制太多,无趣。
或许和库布里克当年拍《斯巴达克斯》,或者好莱坞的导演和制片人剪辑权之争类似。
园导决定再不与大厂合作,而是继续回去拍他的B级片风格,在日本走边缘道路(请注意,园子温的风格即使在日本也是很难受到主流市场认可的,反而在欧美拿奖较多,他也因此一直诟病日本观众的趣味太窄。
一般中国观众认为园子温代表了日本的变态的想法是巨大的误解)。
而若干年后,经过《地狱为何不好》与《Tokyo Tribe》的试水,园导决定正式投身娱乐片。
前者表现了对类型电影与B级片美学的赞美,后者则是电影审美化的歌舞片和物美布景尝试,两者都是纯粹形式的游戏,顶多包含了一种融合主流叙事与B级美学的样式尝试,而没有太多问题与思考。
2015年,他先后与大厂索尼(哥伦比亚)和松竹合作拍摄了《新宿天鹅》《真实魔鬼游戏》两部商业片,片头没有他标志性的“A Sono Sion's Film”,也违背了他“不用成名演员”的原则,采用了绫野刚、山田孝之、泽尻英龙华、特林德尔·玲奈、筱田麻理子、真野惠里菜等名演员或者向演员转型的成名偶像/模特。
因此,问题是,园子温与商业大片的重新握手,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新宿天鹅》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阉割的园子温,园子温第一次没有自己写剧本,全片的观感是完全普通的商业片。
我们甚至可以拒绝从片中解读出任何园子温式的东西的尝试。
我想象,《真实魔鬼游戏》的故事拍得再顺畅,画面再刺激,结果也不过是一种《新宿天鹅》式的无趣。
而出乎意料的是,园子温对这部“系列的新作”宣称:他一页都没有读过原著。
因此,你很明白地看到,他不过是借了一个畅销小说/电影系列的噱头,在拍他自己的私货。
园子温不是一个不会讲故事的人,在《冰冷热带鱼》中我们可以看到剧情的发展的节奏是如何紧张,高度的把握,没有一丝多余的镜头;在《奇妙马戏团》中我们可以看到剧情如何圆满,一切超现实的情节都在好莱坞式的精神分裂的框架下得到完美的解释。
而我们看到,在《真实魔鬼游戏》中,那个写诗的园子温回来了。
他钻回了梦与超现实之中,拒绝被看懂,拒绝为商业电影写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
片中美津子不停变换自己的身份,不清楚自己与所处的世界的联系,不停被身边的人提示她自己是谁,应该怎么办。
像在一个梦中,美津子通过身边的人来问自己:快想想,该怎么办?
呼之欲出的焦灼和对自我的质疑和追寻,最后在长久的自我怀疑后终于坚定喊出的“我是美津子”,无疑是从《我是园子温》时期就开始的一种行为艺术式的姿态,在集体主义的日本对“自我”意识的强烈宣扬。
观众们有权利愤怒。
对于付了钱进剧院或者买了DVD的日本顾客,他们可以抱怨并没有看到一个有“意义”的、“合理”的故事,《真实魔鬼游戏》系列的一个合格的续集;对于花了宝贵的精力点了鼠标,浪费了宝贵的生命在网上看完了的中国观众,他们并没有被感动,也没有被不上不下的血腥镜头震撼,他们感觉什么都没有看懂,没有得到,感觉导演是个疯子;对于冲着女生、杀戮、血、底裤来看的B级片粉丝来说,片中的暴力不上不下,并没有带来大逃杀一般爽爽的快感;对于没有理解、尝试理解、或者仿佛理解了片中游戏与虚拟现实对应的科幻迷观众,他们觉得片子的故事讲得不够清楚,不够精妙,不够“好看”。
打分与写短评吐槽是他们表达对导演的憎恨的唯一手段。
我们还记得片中“超现实”的话吗?
人生即是无意义,我们必须超越。
园子温用日本五大电影厂之一松竹的经费,拍的不仅是大量的航拍(可能前所未有地过了把瘾)、慢镜头,或者MV一般的“唯美”画面和剪辑。
他达成的是,在商业大片与消费市场的框架内嘲讽了其本身。
你以为解读出他在拍女性在虚幻的未来科幻游戏中被物化就足够了吗?
他攻击的是,无论多么荒谬或者虚伪,商业片只须为观众讲一个完整、精巧的故事就成功了,仿佛一件精雕细琢的古代工艺品令观者惊叹。
但电影作为一件精美的商品,毕竟是陈旧的、毫无新意的套路,需要一些“超现实”的方式来打破。
美津子为何写诗?
因为诗的非理性、诗的无意识、诗的跳跃式的美学正是文学用以对抗逻辑与现实的最后的阵地。
园子温同时嘲讽的是电影以其感官的刺激、猎奇的许诺(“鲜血淋漓的高中女生”)对观众的狩猎。
他曾吐槽过大厂的恐怖片“要有噱头,吸引观众,但是又不能太过激,以至将观众拒之门外”,这也是他对于大厂制作的最大不满,也是为何《恐怖爆发》最终变成了一部娱乐片。
抱着对鲜血、杀戮、女性、底裤……的猎奇心态来看电影的人们,对费解的剧情与不够刺激的画面感到被捉弄。
难道来看血浆和底裤的观众不正是电影中打着美少女游戏的宅男吗?
园子温将他十几年来赖以生存的糊口之道完全否定。
人们以为是他恶趣味,是他喜欢拍底裤,是他喜欢拍血浆,是他变态。
而园子温不光说,我拍这些都是因为你们想看,而且特地用一部令人费解的猎奇片,嘲笑了所有追求这些的观众。
他拒绝被消费。
在电影大厂的默许中,他达到了在《恐怖爆发》《新宿天鹅》中没有获得的自由。
那他为什么要拍这些片子呢?
很简单,2015年,园子温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需要钱。
独立工作室的第一部电影《悄然的星》,和《爱与和平》一样,都是进入猎奇时期之前独立时期的,二十余年之前就已经写好的剧本。
园导最近还在推特吐槽说,他到现在都无法接受“终于可以挑电影拍”这样一件事实,因为甚至到他成名后很多年,如果不是不停地接拍任何片子,经济上就会出问题。
所以,首先应该恭喜园导的是,在商业片的体系中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园导终于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自由。
《悄然的星》将是继《庸才》《希望之国》之后,园子温第三部以福岛为主题的电影,继续讽刺政府的无能、虚伪,讲述灾难、孤独、人性。
这部电影中没有杀戮、没有鲜血、也没有底裤。
没有任何的“变态”与猎奇。
有的是极其缓慢而空旷的镜头、古典乐、悄然低语、各种自然的“声音”,和他最爱的女人——神乐坂惠。
这将是一部美丽的电影。
然而,因为没有潜在市场,《悄然的星》在获奖后(而我们看到,真正以拍猎奇片为己业的三池崇史的最新烂作《极道大战争》在同一电影节上并未获奖)却迟迟无法在日本上映。
尽管如此,园导表示,今后还会继续拍摄以福岛为主题的电影。
这在今天的日本,是绝无仅有的一份对这片土地的爱与担当。
观众们看这些商业烂片的钱,将会支持他拍出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作品。
因此我们看到了日本电影真正的困境,这也是园子温为何多年如一日地咒骂日本电影腐朽、要完。
日本的商业电影、市场机制、口味高度统一的观众阻碍了真正的好电影的出现。
不管是猎奇还是所谓的“文艺”片,赚取的都不过是感官的刺激或廉价的感动,血和眼泪的面具后都是商业大片的逻辑。
如果不进入这个商业体系,追求先锋、创新的导演很快就会饿死(事实上,这适用于动画、设计、建筑、时尚等所有创意领域)。
我们看到曾经在园子温片场实习的一位新晋女导演,为了筹拍自己的出道电影而去拍了成人电影,这难道不是园导本人正在走的路线?
在《真实魔鬼游戏》中,我们看到的是,园子温召集了大型片方、有市场召唤力的偶像演员、女高中生与“人气系列改编”的噱头、一群渴望暴力和色情刺激的观众,然后给了他们一坨屎。
而且,这是一坨诗意的屎。
讲真,日本还有几个作者导演?
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片中“超现实”(富手麻妙/冨手麻妙)的中指,以及她和“超现实”的生活的永远的搏斗,不要忘记秋(樱井有纪/桜井ユキ)的勇敢、对美津子的援助与牺牲。
这两位才是园导今后将会大力培养的演员。
她们也将会作为主演出现在园子温下一步作品——电影合辑《Madly》的短片《Love of Love》中。
让我们永远拥抱超现实,与一成不变和体制战斗。
园子温影迷小站:http://site.douban.com/249987/
虽然我觉得园子温拍裙底就是因为他想拍裙底,虐妹子就是因为他想虐妹子,换句话说他是在完全清醒地跟随一股原力/原欲行动,但不得不说,他所设置的这个粉红色大逃杀的情境一下子就带出了我们所处的受虐狂时代的那种绝望感。
那是把绝望浪漫化、把绝望称作这个世界的“真实”(リアル)的新型毒药,是我们所日常服用着的维生素安慰剂。
第二幕光子转生为启子,耳畔仍萦绕着上一个世界的同伴被惨杀的尖叫声,我忽然想到自己有时走在宽阔街道的艳阳里,耳畔也会传来一模一样的刺耳尖声——那种无来由的、无法逃离的颤痛和心悸,大概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面对着本世代的虚无,大约有三种进路。
一是犬儒主义或皮浪式的调和或剥离,抗拒论辩,因为真正的睿智/平静/神意只能在内心追求。
其二是琐罗亚斯德式的永恒抗争,选择这条道路的人相信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因为黑暗本就诞生自光明之中。
第三条进路则是诺斯替式的,向着Nous行进的“超现实”(シユール)之路。
但最后这条路在很多时候看上去都是很作弊的……我举个例子。
比如你能用一个看似罗曼蒂克的自杀结局来真正解脱主角命运受人操控的困境吗?
你能用一部没完没了拍裙底和虐杀女性的电影来真正反对男权社会吗?
你能保证跟着自己的(变态)欲望往前跑,就一定能找到那个理智无法找到的“出口”吗?
在这些逼问中仍然能保持自洽、拥有创作的自信,这大概是种天赋,并非后天努力可以达成。
刚刚微信群消息一直在闪动,朋友们在讨论着音乐节期间发生性侵的新闻。
这个时候看这部电影,我其实是有微微罪恶感的。
我的朋友大都是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人,他们想要以毕生的精力在第二条进路上勇往直前。
而我却始终无法对争斗产生足够的信任,徒然站在第一条路的端点上,望着园子温这样的人在第三条道路上狼奔豸突。
他们好像真能寻得什么超越性似的,而我借由观看来为自己的懦弱开脱。
这部《真实魔鬼游戏》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和一年后的《反情色》都很相近,甚至视为姐妹篇也不为过。
不过《真实魔鬼游戏》的主题更窄(当然可能是因为受限于原著小说),指向性也更明确,直接点到了女性在生命历程的时时刻刻都为男权所操弄的社会问题。
同样是强调寻找“出口”的主题,《反情色》以回环结构大方地承认失败,从被禁锢的绝望回到无路可进的虚无,给观者留有余韵;《真实魔鬼游戏》则安排了两个导师般的角色アキ、シユール,仿佛要向观者给出什么答案,可最终结局却更简陋,草草让主角与幕后黑手同归于尽,以红色的羽毛来把自戕的鲜血浪漫化,这样粗浅的隐喻也让人失望了。
P. S. 让麻里子穿制服然后嘲笑人家已经25岁了是什么意思…?
算上真野惠里菜和冨手麻妙,所以到底是有多喜欢调教元偶像??
凭心而论,给两星的原因是期待太高了。
谷阿莫先生吐槽了满世界的好片坏片居然在说这一部的时候一本正经地掰了一下内涵,撩拨的我心痒痒于是就跑去看了全片。
片子最大的问题是编剧不严谨。
没看过原著,对于女主角最后如何进去了男人的社会,又如何跑到了游戏操控者的空间,影片给出了一团浆糊的答案。
如果说这些女孩都是物理存在的克隆人,那么所有的场景也是物理存在的?
这就应该是个真人秀节目?
然而不是,我们看到影片最后的老宅男是用遥控器操控游戏的(顺便吐槽他玩的过程也是很生硬的切场景,根本不清楚这个游戏到底怎么玩的,可见导演自己都怕自己的故事讲不圆,急着解释),也就是说女主,女配和所有的场景应该都是虚拟数字的存在,那么这又无法解释为什么她可以出现在操控者那个空间。
你跟我说这是手法,野草莓不是也有不同时空的人在同一个画框里,但是一部影片的试听语言应该有一个从一而终的规则吧。
故事上的不严谨也成了最后寓言提升的硬伤。
我们不了解为什么杀死最好的朋友可以帮助你看清世界的真相,不了解最后主角的自杀到底在哪个层面上解放了自己(确实解放了其他人物),为什么她又在雪地里奔跑了,简直没头没尾。
如果真的想没头没尾你倒是拍成“聂隐娘”那样啊。
受微博病毒的影响速看了这部洒血的片子。
然后我又开始疑惑了。
这世界是怎么了,让人能制作出这样的作品?
还是只是霓虹人的社会的问题?
所幸我看了 谷阿莫 的 6分鐘看完日本電影《真實魔鬼遊戲2015》。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289627/顿时觉得台湾同胞毕竟是有着和大陆相同的文化传统啊,价值观多么的正气啊!
真是业界良心的解读片啊。
感到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加固。。。
起先是这样的,一群青春美丽的女高中生在春游的大巴上,春日阳光和煦,漫无目的的青春,这已然是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了,然而R君被骗了。
然后突然画风就变了,突然大家都死了,血脉喷张,那么美好的青春,那么美好的春日阳光,说好的幸福呢。
剧情到此,必须给五颗星了。
然后光子一直在奔跑,没错,就像阿甘一样,在奔跑。
妈蛋机关枪老师,有没有让你想起来你的某位初中或者高中的数学老师,突突突突,让你们逃课,都得死。
这该死的羽毛飘过全程,人生呢就像一块巧克力,谁也不知道下一块的味道怎样。
然后光子跑进了马拉松比赛,向前跑,追着赤子的骄傲。
女主跑到一个小镇然后突然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启子,好了,她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明明那个混血妹妹很漂亮的嘛。
然后女主二号被和一只猪头举行婚礼,虽然我们都是朋克,行为怪诞可以理解,可是导演你也是真不厚道,说好的帅哥新郎怎么就变成猪头了,缩水太多了吧。
当然二号女主角当然不会嫁给猪头兄,二号女主角也不是一号那样的无公害萌妹子,于是二号女主突然变身乌玛瑟曼打开杀戒。
向着夕阳的方向奔跑吧,启子。
奔跑是整部电影的主题,在奔跑中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从一个季节到另外一个季节,看了电影发现日本女孩普遍大腿较为结实,大概都是跑出来的。
等等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出现了画面,猪头刚刚不是被ko了吗。
(这时候的音乐是大段的后摇,也颇为诡异)此次画面较为不适,女二号就这么被撕裂了,为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为了全世界社会主义萌妹子的解放,女二号就这么牺牲了自己。
以下是大段是后摇mv,慢镜头,雪地,自醒,静止的远方。
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做自己想不到的事情,这样命运就改变了。
比起小清新女主,朋克少女自醒意识要开始早的多了五十分钟。
故事的结尾,奇怪老头说这是未来世界,你是个古代人,这一切都是dna复制出来的虚拟世界,看到此处,让R君想起了著名的《月球》,同样的克隆人,同样的以为这是个真实的世界,搞不清楚自己个复制品,一直被人操控着,到了年限就得死去,被接下来的复制品替代。
这部片子无疑是讲一个女人的一生,女孩面容的转换,角色的转换,代表了从学生时代,到婚姻,到为事业奋斗,渐渐迷失了自我,从一而终的奉献与牺牲,不自觉地产生了奴性和惯性,猛然回首找回自己,发现自己受控于男人与家庭之下,贯穿整部剧情的枕头代表了家庭,婚姻,正如里面说的“只有做自己意识之外的事才能走出去”,而最后女主打破了它,染红了它,杀死了各个时期原来的自己,出现在一片雪地中自由的奔跑,雪地代表纯洁纯真本我,女孩找回来自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驰骋
2023年8月22日21:06:30《真实魔鬼游戏》是柴田一成执导,石田卓也、谷村美月、大东俊介等人主演的一部惊悚片。
影片根据山田悠介的小说改编,讲述了翼在众人面前离奇消失,睁开眼却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平行的世界的故事。
挺突然的,老师上课拿了一个加特林!
电影太超现实了!
在2012年10月每日新闻进行的学院阅读调查中,由山田悠介创作的出道作《真实魔鬼游戏》获得了中学生、高中生最喜爱的作品第一位。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全国姓“佐藤”的人都必须参与到一场魔鬼游戏中,只要被抓到就会被杀。
冲击性十足的内容让该作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而大热。
不仅出版了小说、漫画,电影版也在2008年上映。
新剧《真实魔鬼游戏 THE ORIGIN》将沿用原作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还会展开漫画、电影中未出现的新情节。
本乡奏多担任该剧主演,饰演主人公佐藤翼。
饰演其妹妹・佐藤爱的是在2010年获得“MissMagazine”的女演员清水富美加。
翼的好友・佐藤洋则由在话题电影《中学生円山》、《Joker Game》中有出色表演、备受瞩目的横浜流星饰演。
《真实魔鬼游戏》是我看的园子温的第一部电影,当时并不知道园子温是何许人也,只因对同类型电影的兴趣,才让我得知这部电影的存在。
当时是2020年的7月份,对电影完全不了解的我自然没办法在其中看到什么深刻的奥秘,于是只有短短的一句评论,将其定性为“高中无脑屠杀血腥电影“。
包括后来当我大规模重看园子温作品的时候,也没有将该片纳入重看计划,毕竟第一印象便十分糟糕。
这次重看必然抱着与当年不一样的思想,能够看到的东西自然也会更多。
该片在名义上改编自山田悠介的同名小说,不过实际上园子温改动了大量的剧情,到最后已经可以说是挂了别人的名字的原创作品了,以至于当年这部电影在日本上映的时候,原作粉丝十分惊讶,因为完全就不是同一个东西。
这部小说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翻拍过同名电影,总共一直拍了五六部,那个系列可能会更加忠实于原作。
影片开头就是一场修学旅行,女生们在公交车上进行枕头战,女主角光子的笔掉落地面,蹲下拾起。
这时一股妖风经过,将除光子外的所有人全部腰斩。
据说这段剧情是名场面,很多人就是冲着它看完的整部电影。
这个场面在园子温的电影当中已不算新奇,它就是靠血腥暴力而闻名的导演。
这段已经给全片定下了基调,而这个基调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群演身上找到的。
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群演演技都很浮夸,主要表现在过度的热情,包括在后来她们遇到死亡时尽管惧怕却完全不躲不还手。
光子虽然是因为捡笔才躲过一劫,但是她的这个动作也很不自然,因为她其实蹲了很长时间,深情地注视着自己的笔,就像从来没见过这支笔似的。
并且,所有的角色都是女性,这些伏笔都会在最后得到解答。
光子被妖风追击,进入到第一个副本。
她成为了一所女校的学生,过度的和平以及舒服的春天,让她以为今天早上的经历是一场梦。
在这一幕中,提出了平行时空的概念,这也是全片的主题。
从本质上来说,命运无法改变,也就是沿着宿命论的方向前进,但是只要在意识到达之前,做一些平时绝对不会做的事,就能够摆脱命运的控制。
人生就是超现实的(シュール),不能输给人生。
回到教室后,老师们不由分说地拿出加特林等重兵器,对同学进行了一场追逐战。
(这个场面挺搞笑的)
光子继续逃,逃到了一个小镇,成为了别人的新娘,改模换面,成为了新角色启子。
这一关,她要面对的是猪头新郎官。
不过此时的她已经学会了功夫,在神秘女子追击之下,还是成功逃亡,进入到下一个副本。
在下一个副本中,她又成为了另外一个新角色泉,此时的她是马拉松选手,就这么跑,跑到了进入现实世界的入口,变回光子。
穿过一个奇怪的厨房后,正式进入了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被男性统治的世界,所有的角色,以及目之所及的看板,上面都布满了男性的痕迹。
原来,她早已去世多年,而因DNA技术的发展,使得她能够在游戏当中永远存活。
游戏设计者将她召唤出来,只是为了让她与年轻时候的自己上床。
若要改变命运,需要在意识到达之前做一些平时绝对不会做的事。
在园子温的眼中,这种想要逃离命运控制的想法,最后指向的便是,自杀。
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充满了很多恶趣味。
不过,千万不要忘记,园子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通过剥削女性这一极致的方式,来谈论他所想谈论的性别议题。
杀害同学的妖风是什么?
就是在现实或作品当中频频掀起女性裙摆的、永远会被人忽视杀伤力的那缕来自春天的清风。
老师拿起加特林,也是在将《大逃杀》所诠释过的主题进一步具像化。
教育固化了女性的观念,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衣着。
据我在日本的这些日子以来,发现女学生无论何时都只会穿裙子,包括在暴雪的寒冬,因为学校是没有给女生设计裤子的,光腿神器这类东西的使用也相当于是禁忌。
其实这些女生从小就开始练就这项技能,父母在小时候就会刻意地让她们把腿暴露在外面,长此以来双腿便能够抵御严寒。
限制衣着,就是在限制思想。
下一幕的婚礼更近似于盲婚哑嫁,因为此时已经成为启子的光子,是对新郎官没有任何概念的。
从这个地方也能够稍微看出来为什么所有的群演都如此浮夸。
热情的外表之下隐藏的就是一种暴力,这是一种由群众施压而成的,逼迫中心人物就范的暴力。
很多时候女性做出选择,不是因为自己想做,而是这个社会规定女性必须有这样的成长阶段。
女性可以是领路人和同伴,有时也会成为其她女性的加害者,让女性陷入更深一层的命运循环,所以这一关的BOSS就像前一幕的学校一样,安排了两名神秘女子。
在这条充满不幸的婚姻之路,拿起武器与他者对抗,这一幕能够联想起2019年的《准备好了没》,不知道这位导演有没有从这部电影当中得到创作的灵感。
马拉松的部分更像是给主角来到现实世界提供一条路径,却也可以理解成女性的生命就像一场场马拉松,方向全部都是被固定好的,后来她试图打破道路,沿着跳台一跃而下,发现下面也围满了围观群众,这样的选择也是命运的安排。
在身旁给自己打气加油的伙伴,在后面追击的袭击者,都是主角被命运裹挟的象征。
“跑”这个动作贯穿全片,从第一幕躲避妖风开始,主角就在不停地跑,或许可以这么说,“跑”本身就携带着极强的游戏感。
当我们操控游戏角色的时候,玩家不会有太多耐心,所以很少会有角色在慢悠悠地走路,因此多以跑为主。
这也是《罗拉快跑》这部电影为什么能够成为影游融合的经典案例之一。
当主角变回光子来到现实世界,知晓原来自己的命运就是一场游戏,而所有的女性都由男性设计。
这个地方确实会出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原来先前自以为的所有的反抗,都是男性玩家在背后操控的结果。
自己找到了现实世界的入口,也是因为男性刻意如此安排。
日语原标题当中包含着一层“躲猫猫”的意思,而“鬼”的指向性则是多元的,不仅只有表面所能够看到的风、教、嫁,背后的运作逻辑更需要引起每个人的关注。
经历了教育、婚姻,此时也进入了女性生命当中的第三个阶段。
当表达情欲的时候,女性还是需要符合男性的想象,用非本我的姿态去为男性服务。
那自杀是否又真的是逃离命运的唯一方式,当她在选择自杀的时候,意识难道没有更先于行动到达吗,这个落脚点还是值得存疑的。
影片中四次出现过枕头,除却最后的这一次,前三次分别是在公交车、湖边与教室。
在女性空间中,枕头一直都只是玩具,而在男性空间,枕头转换成了释放色欲的工具。
不过这样的设计对于园子温来说还是太过于浅显直白,并没有起到什么很出彩的效果。
若结合现实层面来看,在园子温的作品当中,演员在戏里会被男性角色纠缠,在戏外又会被园子温本人纠缠,这又怎么不能算是里应外合呢?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我们看到少女用居于她体内的虚无反对这个如此造就了她的世界。
她的形式的纯碎空虚,她对存在的一切所怀有的强烈敌意,将会浓缩成一个否定性的炸药包。
她将不得不破坏掉她周围的所有事物。
她内心的荒芜终会以燎原之势将帝国夷为平地。
给我一颗炸弹,我必须死,她狂热得犹如一个上世纪的俄国虚无主义者,乞求以自杀为代价对瑟奇大公爵进行恐惧袭击。
”——提昆《花季少女理论》10
2.5星,美腿,血浆,白内裤。虚拟,疯狂,大杀戮。园子温在边玩边拍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很多镜头很牛逼 最后看了下剧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mark好好看
宅男们都爱园子温,但偏偏他们就是园子温一直变着花样嘲讽的群体。
《真实魔鬼游戏》:(3.0)园子温得看看大夫去了,好好拍一部电影有那么难么。如果非要从中找出点意义的话,去看看谷阿莫的6分钟看片吧。PS.颜值还算行,第一主角是个混血的什么玲奈,还有演过泉野明的真野惠里菜。
明明是超有想象力超cult超有生活体验的片子呀!!!!园子温爱你(づ ̄ 3 ̄)づ
仅仅是开头5分钟,和妖孽的玲奈。
园子温还在进化中。比爱的曝光还浪漫。
比我高的都得死
没有预告片好看。
和朋友一起边看边笑边吐槽。。。。
如果仅仅因为猎奇或者喜欢血腥味的话可能全程一副懵逼状态,所以我从开头就一直懵,里面全是女性角色,一直再跑一直再跑,如同游戏一样的角色切换,充满暗喻色彩,以暴力讽刺暴力,只是这里不是特指单纯的暴力而是残酷青春和人生!很cult另类和恶趣味,女主颜值不错,但比较喜欢女二aki!
喜欢这个阿甘羽毛梗
臥槽,傻逼出新高度了!! 全片除了大量的絕對領域和少量的小褲褲以外毫無看點,劇情簡直煞筆,整個一大型絕對領域MV。。。。。 真野惠里菜變漂亮了倒是真的。。
这部片用惊悚悬疑的手法拍了一部“哲思”片。
喏,科技宅男也是宅男,就算你复制了女神的基因,女神也是不会和你交配的。
一头雾水打下来
看的莫名很爽啊,玲奈美,闺蜜演技炸了,全篇跑步看得我都累,然后其中是女权思想吗?我的天什么鬼
你也是被微博gif骗来的吧||女子高中生的异常||在每一个轮回了,都要与秋相爱哦||羽毛飘啊飘 女主跑啊跑||浓浓的百合魂啊||我觉得真的不错啊||园子温again
与想象中的无脑血腥不同,影片试图用非常另类的方式讲述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一个细思极恐的超现实议题。野心非常大,但隐藏在这样的表现形式下恐怕难以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反正我很喜欢。
像不像互联网厂的求生欲,另,导演把脑洞都写在了纯白内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