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配酝大家知道赵丽颖,一定比我早得多,我记得当时我表妹天天在我面前念叨赵丽颖演的《陆贞传奇》很好看,说她最爱的明星除了杨幂就是赵丽颖。
我两眼一瞪:杨幂是谁?
赵丽颖又是谁?
那是2013年,我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奔忙得像个疯子,也像被这个城市遗忘的小丑。
真正关注赵丽颖,大概是2016年我自己的一些事开始落定。
这时同事说她又去看了第三遍《花千骨》,每次看每次都哭得稀里哗啦。
被种草,我也去看《花千骨》,发现女主角还挺漂亮的,至少有一张看上去没有动过刀的脸,这让我一下有了好感。
后来百度搜索,才知道饰演女主角的明星,就是我表妹口中最喜欢的赵丽颖。
今天说她,不是要八卦她的经历,而是想说她2015年演的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这部电视剧,和《花千骨》差不多同一时间播出,和《花》相比,这部电视剧没有激起浪花,情有可原。
原因是此剧剧情非常搞笑,比如赵丽颖和同寝室的闺蜜,大学毕业后削尖都想进大公司JM。
一开始,这个公司并不招收实习生,却因为负责人有一次去赵丽颖就读的学校演讲,赵丽颖和寝室的女孩上台说了一番动人肺腑的话,负责人便自作主张放开政策招收了20个实习生。
为什么我说搞笑呢?
一个大公司,除了老板可以拍板确定事儿,下面的人,再是多大的官,谁有胆量去做越权的事?
但这个负责人不仅敢,还在公司上下一副菩萨心肠、为人正直的模样,不仅对公司弟兄多次包容,还多实习生多次提携,简直就是很完美。
这一点,不去多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这样的人。
想说的搞笑点是,赵丽颖要进的这家大公司,招聘员工的方式竟然是让大家拼酒,谁酒量好,谁会来事儿,谁就有机会进入公司。
我不知道北上广等等地方的大公司招人是不是这样的,在我所在的小地方,还真没有这样招聘人的公司。
另一个让我觉得很搞笑的点是,这个所谓的大公司,难道不应该是很多人都非常忙碌并且很内卷的吗?
但这个公司,员工非常闲,闲到大家无事可干就彼此拉踩,更是利用工作时间聊八卦,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好像就只有招收实习生的那个负责人在认真干活。
我就不明白,这样一个公司,业绩从而而来,名声从何而来。
不过我很明白实习生为什么都想进去:第一,大家刚大学毕业,去比起叫不上名字的小公司,进JM这种有名头的公司,脸上有光;第二,大学毕业的孩子,完全一理想主义者,大家脑袋热烘烘着想干嘛就干嘛,一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且无知者无畏的状态,像JM这种在外面有影响力的公司,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进去就是镀金;第三,大学毕业的孩子,只知道要工作,但具体干什么其实很懵,所以只要有一个公司可以应聘,不管专业对口否,肯定先去面试再说。
这样的人,进去这样的公司,会有几种结果:第一,发现工作和学习完全不是一回事;第二,发现工作后,同事都没有同学友好;第三,发现自己的热情、抱负,统统被辜负了;第四,特别憋屈。
赵丽颖就是这样的,她面试几家公司失败,又经过进JM坎坎坷坷的经历后,对于能进JM,她万倍珍惜,所以每天都像打鸡血似的鼓舞自己、也鼓舞别人,总希望有一天可以再公司被看见。
然而作为实习生,部门负责人并没有安排她具体的工作,只是每天让她给大家买饭,关键是买饭钱还不给她,那时候实习生工资一个月600块,赵丽颖愁啊,但又不敢直接和负责人要钱,简直憋屈得要死。
可恨的是期间有个富二代公子哥看她不顺眼,天天和她作对,还把她和上司绘制成漫画发布到公司网站,这让大家误解赵丽颖是绿茶,她又委屈,委屈又不说,真是看得让人心狠狠。
不过换位思考,其实又很理解她的委屈。
当年,我们当实习生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
遇到委屈的事儿,知道单位无人为自己撑腰,知道离开这个单位并没有更好的地方可去,只好自己憋着,憋到最后自己在工作上有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自己的一些人脉,才敢说过去如何如何不舒服,但这个时候,不舒服早就舒服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视剧,搞笑的间隙,不时又有几点真实。
印象非常深刻和觉得这个电视剧搞笑到极致的是,JM公司把20个实习生当猴一样耍:部门负责人今天让实习生无论如何要把5万台积压在公司的路由器卖出去,明天就说这些路由器有问题,大家要收回来,否则每个人都卷铺盖走人。
这不是吓唬人,是真的,因为大老板说只有做出业绩的人才可以被提拔,于是部分负责人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业绩。
最后公司负责人说东西之所以积压是因为有问题,为不迫害老百姓,赶紧想办法,于是部门负责想的办法不是如何补救,而是命令大家收回卖出去的东西。
实习生那个心情就像秋千一样荡啊荡,作为观众我倒没有因此感同身受实习生的难,只是觉得这样的大公司做出这样的事,的确很搞笑,部门负责人更是像吃错药或没有得到性满足的神经病一样,真的是电视剧才这样演。
我看这个电视剧,有个很深的感受:编剧很努力表达职场残酷,但又表达得很拙劣。
并且,安排富二代整灰姑娘这种剧情真的很老套,要知道,这部剧是在2015年播出的,那个时候其实时代早就很放弃这种剧情了。
但编剧写了,又播出了,观众也就将就看了,横竖都是娱乐或打发时间,又何必纠结细节,对吧?
但自从开始写东西后,我就是轴,在看电视剧或电影的时候,总会以批判的眼光来看,然后看到不合逻辑的地方就不舒服,不舒服就想叨叨。
比如这个电视剧,除了这些地方让人觉得很搞笑之外,还有很多地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比如JM公司在崇明岛有一个分公司,赵丽颖实习结束后,公司派她去打理。
JM公司,是大学生削尖脑袋都想进的公司,是和很多同行竞争最终别人早就趴下了但它依然屹立不倒的大公司,在崇明岛的分公司应该也不会太差,对吧?
但是,那是一个什么鬼地方呢?
第一,白天一群人吃吃喝喝,大家聚在一起不是斗地主,就是唱戏,台上大家画着浓厚的妆咿咿呀呀,人人穿一样的衣服化一样的妆,完全分不清谁是谁?
第二,晚上公司居然闹鬼,移影在几缕灯光漏下来的走廊上飘来飘去,真真吓死胆小的人;第三,公司一群大男人不学无术,赵丽颖一下去,他们就各种“迫害”,比如给她断电断水,或者让她去有老鼠且没有热水的地方洗澡,然后他们把她锁在里面……只能说,这编剧脑洞好大。
不过,这部电视剧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有几条线还是蛮好看的。
一条是赵丽颖的父母,为能够陪伴毕业后的赵丽颖生活,他们卖了老家的房子到上海买了离她公司稍微近点的房子;当赵丽颖父亲知道她面试时被公司安排喝酒住院,最后又刷掉了她,便假装送水工人找负责人理论……这份深深的父母之爱,足以让无爹可拼的赵丽颖等一众人感动和安慰啊。
另一条是赵丽颖闺蜜的母亲,原是另一个叫得上名号的公司员工,由于成天打麻将和逃班,最后成了第一批被裁掉的人。
之后,她不得不去女儿上班的公司当保洁员,彼时,她和女儿一起成了公司的实习生。
这给我几点启发:第一,没有任何工作是铁饭碗;第二,一个人成天不学无术,最终等待自己的只有被淘汰,这是铁律;第三,“实习生”这个词,意思是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发展,但又从来没有实践过,哪怕你年纪再大,你都只能做实习生。
也即是说,实习生可以是年幼者,也可以是年长者,倚老卖老或以为自己年纪大就排斥做实习生,这还真不行,除非你有不可替代的能力。
所以,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最大的感悟是:任何时候都要学习,并且,一定要有一项超强的技能,就算它不能成为你的安身之所,也能成为你的立命之本。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铁饭碗,那么,所谓的铁饭碗,不过是你身上不可替代的技能!
2022年8月7日
关于实习生的题材其实还是有新鲜感的,不过在剧情方面有点简单了,编剧显而易见并没有想深度挖掘更多更好的素材,只是就表象很浅显的围绕几个主演讲了个小故事,个人感觉父母辈的戏份有点多了,有点喧宾夺主。
演员方面男女主都是喜欢的演员,只是故事简单他们也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不过仍然配合的很好,希望日后有更好的合作吧!
总结:一部有点真实有些励志有笑点也有泪点的偶像剧,亲情友情爱情也各有动人之处,闲暇时间可以看看!
不是谁的粉丝不吹不黑在电视上翻台等其他节目才看了几眼被内容吸引于是一口气全看完了。
也恰逢我正值大三,比较没有方向有时候忙忙碌碌多少有点迷失自己,剧中有些故事很扯但那也是为了有人看。
里面主人公传达的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做好自己保持善良改变世界是值得我们去体会的,也可以说给了我一股力量。
当明天你好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这首高中升大学是听的歌在将要离开大学踏入社会的时候还是那么应景,在未来不知还有多少机会去感慨未来,去反思自己,可能只会随着社会的脚步随波逐流。
但我们都说过不想做自己年轻时候最讨厌的成年人。
剧里对现实描述的残酷让我触动,每每看到这种剧都会当成戏在看,这次从自己的未来考虑,感觉自己的确没有那种勇气和轴劲做到主人翁那样,这样我很羞愧,我们在学校都曾经骄傲过,可是那又怎样呢?
我们的确不太可能在生活上学以致用,这就是现实,我们学到的永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并且也没人教你去适应社会,最后就会发觉自己一无是处。
就行高温若寒说的,你根本没有那么优秀。
往往那些剑走偏锋在我们看来比较怪的人,混的有声有色。
实在没法说了,会是努力吧。
对了,看完这个对赵丽颖有种莫名的好感,这个长相普通身材普通,说话声音又很普通的明星让我感觉就像自己的一个同学,真的很不错哒。
不过发现她几乎都是古装剧,我几乎不看呐!!!
随缘吧!
个人觉得这部剧有点假(不是演员的演技假),就拿宋暖爸爸到上海来出任主任的事,老家的房子说卖就卖,直接来了上海,在上海买房时被上海的天价房价给吓着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上海的房子很贵的好不?
还有宋暖爸妈的种种表现、周格格妈的种种表现真的很让人讨厌。
还有郝蕾让实习生宋暖买面的事,太假了,就算是欺负新人,也没有这么明显的,这样演只能说明郝蕾很笨。
还有好多都演得太夸张。
黄老师那么夸张的表现不像大公司里的人应该有的素质。
感觉他们进了JM整天都是在做些扯淡的事情,没看到他们做了什么工作上面的事情、销售部的整天在说喝酒的事,也许销售部是应该喝酒但是重点绝对不是喝酒。
整个销售部好像都在强调喝酒,没教过他们别的。
宋暖在总裁办就看见她买面了。
同样都是反映职场的,真心不如杜拉拉升职记好看。
起码拉拉认真的做了几件事情,得到了教训也得到了成长。
也许这部剧走的就是夸张搞笑的路线吧。
有太多夸张不符合现实的地方了,我只能对自己说认真你就输了。
但是感觉男主女主都很喜欢,而且这么好的题材要是拍的励志一点可能就更完美了。
上次这么认真地看完一部几十集的电视剧是《唐顿庄园》了,还不是大陆的。
要说上一回认真看的,没有按快进键的,没有跳集的,没有狂拉进度条的,估计已经是《西游记》了。
很仔细地看完了《加油吧实习生》,有很多感想。
首先说说演员,以前对赵丽颖这个演员有些反感,一是因为自己不了解她也没看过她的任何戏,二是因为网上很多人说她人品差。
虽然我知道不能人云亦云,但当你不了解一个人时,听到有人在说他坏话下意识就会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但是,看过这部戏后,我至少有两点确定了,其一,她可以演这种不矫情的戏;其二,她长得真心Q(褒义)。
然后就是郑恺。
真心帅啊啊(此处省略无数花痴文字)。
郑恺这回不能完全说是接了一个富二代的角色,这个角色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面是有钱的富二代空想家,后面是有理想的白手起家实干家。
这不是肥皂剧的一点很明显的属性就是在张盛妈妈公司被JM董事长使诈搞垮自杀后没有报复没有心理扭曲,而是一步一步变得踏实,成熟,有担当。
这是成长,也是这个角色带给我的正能量。
两位主演真心演出之外,各种配角也是各种到位啊!
尤其是几位家长,宋暖的父母和格格妈。
这几位家长纷纷也变成了实习生,里面印象很深的宋暖爸爸说的一句话“孩子们在进步,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能原地踏步啊”,《加油吧实习生》也不仅仅定位受众群在九零后,爸爸妈妈们也是嘛^_^感觉这部戏探讨了很多问题,也把很多热点放了进来。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
格格妈说“总有人要让步的嘛,总不能一直僵着吧,只有我这个做妈的肯让”。
到底这个脑筋活络鬼主意多的要死的陈爱莲还是同意了,但到剧终还是可以看出她不赞同,那只是一种妥协,父母没有办法,没有那么梦幻:两个年轻人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一个思想顽固的老人,说不买房就不买房了。
但这样比搞僵掉好,陈爱莲还是明智的,点赞!
“那么我能怎么样咯,我只能这么想了咯”(陈爱莲说)哈哈哈哈哈哈哈要爱情还面包。
格格和小川在广场上对她妈说的那番话,哎~又让我想到《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汤唯的“豆浆油条论”了,要是我将来遇上那么一个疼我关心我凡事保护我的周小川我也嫁,我说自己喜欢花花公子哥,喜欢《冲上云霄》里的顾夏阳,喜欢《BJ单身日记》里的丹尼尔,喜欢《穿Prada的女魔头》里的帅编辑,但遇上个豆浆油条我肯定嫁!
(臭不要脸了)哈哈哈哈哈(要是赠送张盛的颜值也可以接受)。
做一个怎样的九零后。
做一个怎样的人。
宋暖在述职报告里说“不管我们将来是辉煌还是最普通,都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底线,都要做一个好人”。
我们可能将来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高温若寒变成了阔太太但是丈夫不幸破产,宁巴拉回老家发展了,周格格找了个穷二代,宋暖依然倔强依然奋不顾身。
不管命运如何,都要做善良的人。
其实她们四个让我想到了《阳光姐妹淘》,宋暖就像里边的任娜美。
她在风华门口送别巴拉,在菜市场和高温偶遇,时间真的能改变太多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积极保持乐观保持善良。
就业。
一个字,难。
这么变态的实习但愿只出现在电视里。
很多无厘头,很多任务简直是来搞笑的。
但只有一个字“忍”。
希望两年半后我运气好一点总之,很正能量也很接地气的一部片子。
溢美之词说到这。
吐槽开始!
我是真的受不了他们一口一个“杰爱母(JM)”,虽说我这英语专业狗学得也没有很专业吧!
但这个“M”能不能有点基本的英语四六级的素养啊啊啊!!
听得我耳朵直发毛!
还好最后述职报告时那三个人(除了我英语麻溜的张盛大帅哥)都没有把尾音给凸出来。
然后是宋暖妹妹的松糕鞋啊啊!
能不能不选松糕鞋啊啊啊!
虽然后来都被强行看习惯了但还是很难受的好嘛!
宋暖妹妹你说你165的身高也不矮是吧你想增高没问题能不能来个内增的啊!
后来的靴子多好看啊!
宿舍太好太假我看不惯我嫉妒好吧。
宋暖妈妈的妆是化了一半是吗?
为什么面色如此暗黄=_=,服装能不能多给两套啊真是抠=_=。
鉴于我那么喜欢这部剧槽就点到为止了。
最后说一下看到的评论。
看到的好的评论就不说了,不好的要么是专业黑赵丽颖的,要么就是些稍微看过一点在那儿发表些纲领性意见的。
有的就是在装逼,顺便说一句,豆瓣里大神多,讲狗屁爱装逼喜跟风的人也太多了。
反正看剧就是个娱乐嘛,不喜欢看没人逼你,最讨厌那些又要看又狂吐槽的人,什么心态……最后的最后,我想说,郑恺真心帅(痴汉脸)
喜欢看这种画面美,人物颜值高,没有乱七八糟事的电视剧。
奔着男女主去看的这部剧,刚开始看的挺有感触的。
开始一些镜头拍的是学生时代。
每一个在学生时代,特别是在在毕业之际看到这些,都会有些感慨。
当初信誓旦旦的来到大学,憧憬着以后的毕业重重。
可当真正到达大学,和自己想想的完全不一样。
尤其当真正到达毕业之际,开始要找工作的时候,现实会一个又一个的把你打回来。
正如电视剧里说的,毕业生需要社会给他们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多么不容易的得到啊。
毕业生都会面临这样的工作门槛:我们需要找有工作经验的。
正是这样的一句话,阻碍了多少毕业生奋斗的劲头。
看电视剧了女主和玩伴在台上演讲的很是激动,是啊,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有多少企业愿意给那?
再来说说男主,男主的妈妈忽然间就去世了。
这个情节当时看电视剧我觉得好突兀啊,而且男主之后的反应也很奇怪,这样的处理我觉得男主内心强大的有些不正常,一点都不像是亲人去世的状态。
我觉得这个应该是编剧很大的漏洞吧。
有些地方太真实了!
还没上大学的时候就看过因此对就业应聘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一转眼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唉,前一个星期也算是体验了找工作的艰辛,不由得在坐火车回家的路上又一次打开了这部电视剧。
一个星期的找工作之旅,每天一个酒店奔波,每天一个学校应聘悬着心等待结果。
心情每天都很沉重压力山大眼泪都止不住。
尤其是赵丽颖吃着薯片强忍泪水这里真的太感同身受了,有时候应聘没有结果不是最打击人的,而是那些之前和你一起找工作的人都纷纷上了岸,只有你被留在冰冷的海里才是真的绝望。
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再次庆幸自己选择了公费师范生,让工作有了很大的保障,大人们有时候说的真的是经验之谈,毕业前觉得自己能力很强,是遗世之珠,但只有在找工作时看到有那么多人和你竞争同一个位置他们都跟你的能力差不多甚至比你还优秀时才会恍然发现,原来你只不过是个普通人。
原来社会真的很残酷,我现在还只是在学校应聘而已。
抓住时机签了省会的一所普通高中,心中虽然也想签更好的高中但能力所限也知道现在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了,可能人生的真谛就是要学会向现实妥协。
希望这个高中不会让我失望。
没看过原著只看了电视剧,但不妨碍以小说的角度来理解人物。
首先出场的是一个女生到处找人签名在背上,这场景很常见,看官也很容易会心一笑,因为当年我们毕业也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女生酷似男生,一开始还真以为是男孩子,还在奇怪怎么女生宿舍男孩可以进去,看到后面宋暖在她胸前签名时才了然。
后面是女主跟校花的戏份,然后一个戴着口罩的女生拖着行礼箱起来了。
毕业前夕、口罩、找工作,这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什么。
反正我一看的时候就知道整容了,高温若寒外地人虽然身在名校可是相比同其他人没有任何优势,她自己觉得整容也许是个出路。
至此,宿舍四人的形象基本有了。
酷似男孩直性子的宁巴拉、老好人宋暖(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任何宋暖的侧面烘托知道她是老好人,因为她是女主,女主必定善良真善美)、整容女高温若寒、高敖校花周格格。
周妈妈一出场就很瞎,假装腿伤又是送礼,但又搞得人家进了医院。
在周妈妈跟宋暖暖妈妈针锋相对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带着你女儿去沾光,要是成功的话我顶多得到一句谢谢”这真是很现实的话,事实不也如此。
而接下来的宋妈妈周妈妈穿着护士服争相想照顾张盛的时候又不禁让人顿感无奈,父母总是这样,可以为了孩子做任何的事。
周妈妈这人物一开始还只是送礼让人觉得瞎,但后来的撕海报还理直气壮的说我又不是杀人放火,但是断人钱财犹如杀人放火不是吗。
这里已经体现了她的自私,但是又扯着可怜天下父母心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大旗。
是不是很多孩子都会觉得这样很无奈,父母这样的理由总让人无法反驳。
一个大公司的面试只有两个人去了,两个人的面试,两个人都被怀疑。
在互相评价两人关系的时候,宁巴拉是我相信她,而周格格是每句话都在点出我很跟她不熟不了解她但没有亲眼见到也不好说。
很圆滑不是吗,既把怀疑对象指向别人又不把话说死。
情商很高不是吗。
回到宿舍的一场大撕逼,周格格和宁巴拉互相怀疑对方,宋暖拉架,高温若寒不紧不慢火上浇油。
宿舍四人的性格已经鲜明,坦荡的宁巴拉、圆滑的周格格、煽风点火的高温若寒、老好人宋暖。
当宋暖被张盛欺负,宁巴拉是为宋习暖主持公道,周格格是两面讨好又想在张盛面前留下善解人意的形象,可惜张盛这个逗比不领情。
但其实跟宋暖关系最好的是周格格不是吗?
这样的人物关系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你关系最好的朋友不一定对你最好,关系好只是因为他们会做人。
看到后面,女主宋暖一直是个老好人的形象真的很烦。
而在面对张盛的时候又很讨厌的样子,怎么又不对着张盛普照好人光芒,难道是男女主的一定要相爱相杀。
周格格在张盛面前表现善解人意的时候我真的想说,小说女主的标配真的不是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的从来都是女配,最后还会爱而不得黑化被收拾。
总而言之,一路看下来除了不喜欢女主,其他人都不讨厌。
张盛终于脱离公子哥的身份去挑战未来,他在最后的述职报告中说“能够想象到并且一定相信会有很多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等着我们,但是我不会害怕,我喜欢困难,我一定会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它们。
”这是曾经的富二代经历的人生蜕变。
宋暖的述职报告很喜欢,她说“进入社会有可能成为职场精英,有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人,但如果能在普通的工作当中成为一个好人也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会改变世界。
但是千万记住一定不要变坏,一定不要变成年轻时我们最痛恨的那种成年人。
哪怕有十万种理由去作恶也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底线。
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能改变社会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
”为所有实习生加油!!!
时间总是能在无言之间推着你不断向前行进,不管你是如何不情愿。
时间也在不断的行进过程中教会了我们成长。
一如剧中的所有实习生一样,由最初的青涩学生经过不断的磨练,不断获得成长最终成为合格的职场人。
这部剧其实很契合我现在的身份-一个即将毕业找工作的学生,所以看到剧中很多情节会有一种很感同身受的共鸣。
剧中所有的实习生所面临的问题或许都会在我不久之后的实习期一一浮现,有点不可思议的是这整个实习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不单单只是考验单纯的工作方面的技能,而是一个人对生活中所有各种不同事物的处理能力。
看到张盛因为揍了王鹏一拳而遭到王鹏等人报复起冲突的时候,我刻意选择了暂停。
因为我在思考,如果这时候我是张盛、宋暖他们,我会怎么办?
我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因为是电视剧,所有各个不同人物的事情都会被我们观众熟知,不过如果我们真的在剧中,是看不到其中很多细节问题的,这个时候我们可能真的无法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
而这件事情的结果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最后会是娇小的宋暖把一众愤恨的报复者镇住了,尽管我早就知道她的内心无比强大、坚韧。
从最初的一直买面到推销路由器到最后扭转崇明岛局势,一路走来宋暖在内的很多实习生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艰辛磨难。
所幸的是他们都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直坚强地存活着。
正如一颗顽强倔强的种子一样,不管环境多么的艰辛,只要着地就一定能花开满地、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特别喜欢张盛在最后的述职报告中说的“能够想象到并且一定相信会有很多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等着我们,但是我不会害怕,我喜欢困难,我一定会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它们。
”这是这位曾经的公子哥经历了人生蜕变之后发出的最为掷地有声的声音。
同样特别喜欢宋暖在最后说到的“进入社会有可能成为职场精英,有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人,但如果能在普通的工作当中成为一个好人也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会改变世界。
但是千万记住一定不要变坏,一定不要变成年轻时我们最痛恨的那种成年人。
哪怕有十万种理由去作恶也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底线。
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能改变社会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
”一直记得中学的语文老师说过的,一则新闻、一篇文章、一个事件如果是表扬某种精神,其实并不是说这种精神有多么可贵,而是因为当下的社会极其缺乏这种精神品质,如果这种品质十分普遍,那根本不必宣扬了。
这部电视剧无疑给了我们90后职场新人很多正面的启示。
面对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争取实习资格,面对上司的很多严苛要求绝不轻言放弃,为了完成任务想尽所有办法,勇于挑战权威,勇于挑战困难,从不退缩……所有的这些无疑给了我战胜未来职场困难无尽的勇气与万丈的豪情。
从学生时代进入社会,是人生的一大蜕变,这个世界无疑是丰富多彩的,从象牙塔走出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等着我们,无论怎么样,成长都是自己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的,迈着我们坚定的步伐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正如宋暖所说“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会改变这个世界”,我们90后的到来一定会给这个世界展现出灿烂的一面!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草莓酒
3.0。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夏天要结束了,假期要结束了,她也要和她分开了。为了逗她笑,一贯严肃的她把面具放在她的盘子里。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