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向都特别擅长悲情剧,让你一边流泪一边感同身受,让你一次又一次的发誓再也不为那些无关自己的人和事哭泣一边又止不住的擦眼泪。
我是那种感情很丰富的人,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哭大笑,所以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哭了至少有一个小时。
在看电影之前我搜了剧情,我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啊,就是一个女人的死亡改变了一个家庭。
看完后我才发现,她的离去其实改变的是许多人的内心。
这些人包括剧中的人,包括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当然也包括我。
这个家庭没有什么了不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人都很平常。
这个女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很善良,很为家人着想。
所以她的离别,更让人觉得可惜,更让人难过。
印象中最深刻的场面,是她抱着她已经老年痴呆到不知她是谁的婆婆说着那些掏心窝的话,这些话让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只要产生了就会一直一直存在,是永远永远都不会变的。
她想带着她的婆婆一起死去,只因为她太爱婆婆和自己的家人,爱到觉得自己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也要为他们再多做一件好事。
电影看了太久,很多画面都不是很记得,但是我还记得在结尾的时候,房间里无时无刻都是这位伟大的女人的身影,还有她那坐在树下发带着笑容看着她最爱的人们。
有句话是,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想,如果人真的有来世,那么今生所有的的离别都是为了来世能与自己相爱的人更好的相遇。
片中裴钟玉是一个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好母亲,一边做着家务忙上忙下,一边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还要操心儿子的学业和女儿的婚姻,以及去关心对自己不闻不问的丈夫,活的比一般女人要累的多,当然上天也就是这么的不公平,让这么好的一个母亲患上了癌症。
或许本片剧情方面稍微有些老套,但本片要告诉我们的忠指还是显而易见的 1.不要等到无法挽回了才知道去关心你的爱人(对妻子一向不闻不问不关心的丈夫,在得知妻子快死时才学会了关心) 2.子女孝顺父母要尽早(当你得知自己的母亲快死时,每个做儿女的都会后悔自己没有早尽孝道,孝顺不一定是要长大以后才能做到的,不要等到人走了才后悔莫及) 3.世界上最关心你的人一定是你的亲人(嫌弟弟不务正业改不了坏习惯,她一直为自己的弟弟攒钱,并不是弟弟说的那样不留给自己) 世界上有很多像裴钟玉这样伟大的母亲,她们并没有得癌症,但她们一样默默无闻的坚守着自己的这份职业,一个母亲的职业。
不是很喜欢剧中儿女对母亲的情感定义,总觉得表现的不够深,不天天陪在母亲身边还找什么男女朋友,结尾母亲走了那点也不是很喜欢,只有丈夫在身边陪着她离开了,而儿女都不在,既然都死了也不能编个全家在一起,这样她走的会温暖开心许多。
总之当一个母亲不容易,母亲是伟大的.再过不了几年我也就做母亲了,希望将来能有一个依然关心自己的老公和孝顺的儿女,这也算是每一个做母亲的感到最幸福的事了.
她的名字叫仁姬,一个和名字一样平凡的女子;她喜欢花,喜欢把新鲜的花朵精制后描绘在茶杯上、相册里,装饰在这个家里的每处角落;她曾是如花朵般娇美的女子,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尽心饰演着生活赋予她的各样角色;她是妻子、母亲、儿媳、姐姐,每天忙忙碌碌,默默的照顾着身边所有的人,唯独那个属于“仁姬”的角色,戏份少得可怜。
影片从一朵花开始,萌芽、盛开,在它最娇艳的时刻被采摘,压制在容器中渐渐干瘪,还以为这就是花朵生命的终止,可它转瞬又以永恒的姿态凝固在洁白的瓷器上,暗香存留。
导演用这么一种美丽的花语,诠释了仁姬的生命轨迹,为家庭耗尽一生芳华,鲜花虽已枯萎,但那存留的馨香又深深烙印在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心里。
离别带走的,是忽然察觉的不舍,可它带不走的,却是家人长久的怀念。
其实故事挺老套的,看着前面的铺垫就明白后面的结局,没有悬疑、没有逆袭,有的只是一大家子婆婆妈妈,平凡、琐碎,不乏闹心的鸡飞狗跳。
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小秘密、小烦恼,都觉得自己忙、累,充满委屈,一边逃避着、抱怨着,一边心安理得、天经地义的享受着仁姬无微不至的照顾。
时光无言,一辈子过起来这么长,感觉有大把时间挥霍不尽,很多事情,很多心愿,总想着来日方长,直到无法挽回的癌症惊醒了一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终有一天,我们会流着眼泪痛彻心扉的读懂这句话。
就是这样一部明知道它在刻意煽情,但眼泪就是止不住往下掉的电影,像一面清晰的镜子,照进心底的柔软,看到了不耐烦的自己,看到了如空气般的存在,无法察觉却不可或缺的爱。
同为女人,我也是妻子、女儿、母亲和儿媳,虽然我感动于影片中传达的感情,但却并不认同这样的人生,可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哀的不是她的病痛,而是无法逃避的离别;怒的不是家人的忽视,而是她爱所有人,可她并不爱自己;长的是磨难,短的是生命,就这么一辈子,哪怕短暂,但求精彩。
生离死别,哪有什么美丽,在离别之前,学会珍惜,所有的所有,趁一切都还来得及,正是这部影片,告诉我们的美丽。
细看方解美丽,久品才知可爱,她正是如此……
老套的剧情,但是,还是催人泪下。
老年痴呆的婆婆,十五年的悉心照顾,可是嘴上还是会说着她抢了别人的孩子。
在这个婆婆的心里,似乎这个儿媳妇始终都是不尽人意的吧!
但是她对她的无私包容与忍耐,却足以说明他儿子当初的选择有多么正确。
如果现在她还是个清醒的老人的话,当然也不是,如果她还是清醒的话,恐怕也不能验证出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的儿媳会如何对她吧!
但是,她还是依赖她的媳妇的,她还是在不自知的心理下承认她的!
不务正业的儿女,对自己漠视的丈夫,还有误解自己的唯一的亲弟弟。
她对待周围人的善良,与周遭的杂乱形成鲜明的对比。
能够泰然又乐观面对这一切的她,真的让人由衷的敬佩。
即便是疼痛,即便是得知患了癌症,她并没有脆弱,反而是去开导他人。
很庆幸,她还是有个善良的弟妹的。
尽管她弟弟是个赌徒,花光了所有的钱,又在外面沾花惹草。
可是她的这个不能生育的弟妹因为他的不离不弃还是心怀感恩,并选择包容他的过错,说着他并没有那么坏……当她生病的时候,弟妹还是会去放下一切工作,去照顾她,并说着笑话逗她开心。
可是,当她女儿得知母亲的情况,她推开门,说着对不起。
那个时候还会觉得这个女儿还是有良知的,可是她也只是站在门外,透过一个门缝的空间和她的母亲对话着。
她的心里还是缺少了一份爱吧!
手术室里,男主人公虽然戴着口罩,可是他脸上的神情却看得十分明显。
当他放下手术刀,转过身去,满脸泪水的样子看着很心痛。
身为医生的他,此刻要比任何人都能明了自己妻子的情况。
他眼底的绝望,要比其他职业的丈夫来得更深刻吧!
空有本领,却无力回天……再多努力,也只是挣扎而已。
看到丈夫得知妻子的情况醉酒的时候,还是有些理解他的。
因为医疗事故而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医院,上了年纪却还是赚着较低的薪酬,对于这个家庭,他心里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上班前停在家门口,听到自己的妈妈折磨老婆的时候,他回头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样子。
他心里是有愧疚的吧,只是没有办法表达。
无法治愈自己最亲爱的人,这是作为医生最悲哀的事情吧!
他酒醉入警察局,儿子却说着父亲丢人。
他打他,结果却被儿子一把推倒。
唉……弟妹照顾生病的她,弟弟却跑来要钱,说着算是当仆人的钱……她明明给了弟妹,但是没有告诉他。
他却说着不给,就会遭报应,所以现在生病了……最终他把医疗费抢走了……弟妹跟他抢着钱……这个弟弟,还不如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弟妹……因为另一个医生的要求换了药,可是当她问起的时候,他只是回答着是他自己的要求,因为看她太累了。
为什么人们总不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呢?
沟通,真的很难,是吧?
得知病情后,她写着信。
那信封上的花瓣吸引了她的目光。
此处导演用虚幻的手法,勾勒出了她心中的失落和怅惘,一片片花瓣,蜗牛爬过的痕迹,还有那流转的时光。
那些都只能在她的想象中实现,在未来的那些人的人生里,她无能为力……每次让他的儿子叫她学电脑,他都说着以后的吧……以后……真的有那么多的以后吗?
如果有一天再也没有以后了,他的心里便只是悔恨了吧……我们总以为拥有的东西不会消逝,所以不懂得珍惜,可是就在我们一点一点忽略和挥霍中,那些珍贵的东西流逝不见了……她总是会跑去看女儿口中的男朋友。
身为妈妈的她,是很担心又很好奇的吧!
到底会是怎样一个人,到底他好不好,到底他适不适合自己的女儿,他又能否给女儿幸福。
在妈妈的眼中,没有比孩子的事情更重要的吧,即便她已经重病,即便她病痛缠身。
可是当她看到那个所谓的男友被人叫着爸爸,还有美丽的娇妻的时候,她眼中带着怀疑、失望……去了丈夫的办公室,却已发现换了人。
我不明白,为什么生活对她总是这么残酷。
除了病痛,还有来自各方面的阴霾,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坚强的女人呢?
好人不是都应该有好报的吗?
为何老天总是这样捉弄她呢?
车流涌动,她一个人站在路口。
我只是觉得,她的世界好像都黑了……没有光明的样子……她给弟弟买了保险,那个误会她、埋怨她,只懂得索取的弟弟。
看到那张保单的时候,他的心里又会是怎么样呢?
她爬在地上,儿子在沙发上却没有发觉。
她勉强地拿出了药,翻出了柜子里母亲的东西。
她喊着妈妈、妈妈。
每个做子女的,无论何时,最想念的都会是自己的父母吧……那个世界上无私疼爱自己的人。
而她,她的心里是否也藏着一些对父母的遗憾呢?
儿子哭着,她跑过去抱着他安慰,可是他却说着自己的女友生气不理他。
呵呵,做儿女的担心的永远都不是自己的父母吧……她为他的女友买了烤肉,那慈祥的神情,我想,如果她将来有了媳妇,应该也会是最善良的婆婆吧!
她的女儿在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她的情人却围在妻子和女儿身边。
这个时候的她该明白,自己究竟该去寻找一个怎样的幸福。
对于已婚男人来说,放弃妻子的概率远远要比想象中微小的多!
她看到他的妻子为他打点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
她是该长大了……该去爱上一个自由的男子,然后做他真正的妻子!
丈夫每日都在忙着装修新房,他是想让她在闭目之前圆了心愿吧……可是,这到底对不对呢?
剩下的时间那么短,为何不多陪陪她呢?
陪她走完最后一段时光……他说,他宁愿相信她的提前离开是去了更好的地方,毕竟她活着受了太多的苦……“很想孝敬妈妈……”总是在快要没有机会的时候,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好多事还没有做啊她刚进屋,被婆婆一棒子打倒在地。
丈夫见状,气急败坏地把妈妈扔进了屋,并拿着锤子和棍子要把屋子封死。
唉,虽然理解,可是,孩子终究是孩子,毕竟那是他的母亲啊生病了的母亲,就不值得包容嘛?
她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夜里去看了自己的婆婆。
看到她手上的伤,她帮她吹着,十分心疼的样子。
这样的儿媳妇,世界上到哪里去找呢?
她看着全家福,又看着婆婆熟睡的脸,眼中盈着泪水。
她是在担心,她离开后无法再继续照顾她吧!
她哭着用被子捂着婆婆,就让她和自己一起死去吧!
她可以继续照顾她,而她的丈夫和孩子们也不至于太辛苦……她靠着墙壁哭着,说着害怕,说着不想死去。
她说着是自己遭的报应,说着总在累的时候暗暗的期待婆婆的去世。
说着发誓要照顾她一辈子去做不到了……一个是视其如亲生母亲一样的存在,一个是嘴上不承认却十分疼爱的儿媳。
两个人打了半辈子,却也是真正的心灵相通,相互支撑过来的!
她成为了大学新生,可是……却是三月份开学……尝着女儿做的菜,一遍一遍喊着女儿的名字。
时间啊,是否可以慢一点,慢一点。
她让儿子一遍一遍喊着“妈妈”,唉,以后的以后,便是一种奢求了……弟弟为她买了核桃饼干,又递过一罐饮料……他没有多说什么,在看着她的车离开时,他敲着方向盘放声大哭着。
还好,还好,他终于回归了正途!
慢慢会想,或许她的离开,也是一件好事吧,让身边的人慢慢改变,一切都变得很好,变得很好。
也许,真的像她的丈夫说的,是件好事吧!
最美丽的离别,最后的日子里,他为她做了很多事情,帮她装饰屋子,帮她把花草移进新房,一起散步,一起过节,翻着从前的旧照片,陪她看从前不能看的电影,为她弹吉他唱歌……“我死后,你会想我吗?
”嗯“具体什么时候?
怎么想”“每天都会想……早晨上班前,打领带时,喝难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醒酒后,看见床铺时,睡觉时,醒来时,想听唠叨时,妈妈闹脾气时,妍秀出嫁时,正秀开学时,毕业时,春节煎圆饼时,中秋节做松片时,生病时,孤单时……”“那你要快点来找我啊,这样我也不会觉得无聊。
”……“老婆,我真是太感谢了!
”那句感谢,要比我爱你更动人吧!
婆婆还在寻找她的身影,她走到花房里,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一切都是唯美的,一切都是抓不住的……最美丽的离别,虽然她走了,她留下的叮嘱还在,她好像还在身边,还在那些人的记忆中……“细看方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你也如此!
”她,一直都在的!
整个一个催泪弹,这样的离别是美丽的吗?
何谈最美?
女主耗尽了一生辛劳,换来最后几日家人的善待,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吗?
只能说女主是好媳妇、好妈妈的典范,极具奉献精神。
影片人物简单,背景单一,导演却以此为背景,为我们展示什么是单调而不乏味。
离不开爱情的亲情。
女主很美吧,喜欢花,将生活过得很精致,却又一个痴傻吵闹的婆婆,有一个做别人小三的女儿,我知道懦弱无能的丈夫,有一个不争气的弟弟,但幸运的是他们都爱她本片最残忍的是将生活和戏剧结合的天衣无缝,你会怀疑这样戏剧的人生有一天你是否也会经历会不会有一天你深爱着一个叫别人老婆的男人,回不了头;会不会有一天你嫁给一个懦弱寡言的男人,他一心待你却总免不了忽略你;会不会有一天你要独自面对家里老人的衰老,面对他们痴傻癫狂的样子束手无策;会不会有一个年少无知的儿子,不会心疼你的冷暖;会不会有一天要被生活的琐碎打磨掉生命应有的诗意,会不会有一天带着遗憾离开。
人生总少不了这样那样的遗憾,在没有遗憾时离开,在有遗憾时努力过活女主无疑是幸运的,在她生命的倒计时里,有人愿意守护她周全,婆婆清醒时会关心她会不会疼,女儿放弃了深爱的人,撤出了别人的婚姻,儿子也学着体会人情冷暖,弟弟不再颓废度日,她死在了丈夫亲手为她布置的新家里而我们总是在平淡的日子里忽视最珍贵的亲情,总是忘记我们在爱情里扮演着爱人的角色,总是忘记陪你走过风雨的朋友也需要一个拥抱。
总有一天我们会为那些粗心而付出代价,若上天垂怜,给你有限的时间与爱人温存,若上天无情,你避不过要带着悔恨过完一生,当然悔恨不会一直在,它只是会不时提醒你。
这部电影并不能使我感动,或者打动我。
电影的主线一直是处于家庭、家庭成员的视角,也就是说,通过电影画面,我们知道了作为母亲的她,作为儿媳妇,作为妻子,作为姐姐的她,我们知道了她的温柔,她的劳累,她的尽职尽责,然后又让我们看到家人们终于在失去面前学会珍惜。
那么,她这个人本身呢?
她也会恐惧死亡,也会在深夜哭泣,那然后呢?
她作为人这个个体,是否一直向往着,现在虽然辛苦,但是以后会得到幸福?
是否从没有认真的审视过自己的生命。
当她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她心中对于自己的一生,究竟作何想法?
照顾了老年智呆的婆婆15年,她难道真的不恨婆婆?
她的心中就没有其他更想做的事,比如离开家,离开家人们,自己去做些一辈子都想,却被责任所束缚着做不到的事。
这样的恨,这样的痛,这样的梦,难道真的没有吗?
直到最后也兢兢业业的为家做贡献,为家人操心,直到最后也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无怨无悔的死去,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类吗?
世界上最美的离别,为什么美?
因为最后时光的高浓度的亲情吗?
因为家人们的幡然醒悟吗?
所以她的幸福还是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电影不让她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从生到死,她都是各种责任的载体,但她却忘了,她对她自己的责任。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她痛到极点,抱着自己母亲的白色毛衣,喊着妈妈。
那一刻,她也是孩子,一个寻求着母亲庇护的孩子,一闪而逝的孩子。
可以说,这一画面是整个电影最精彩的一幕。
看过别人的评论,才知,原来哭得那么凶的,不仅是自己。
到底是这部电影有独到的感人之处,还是“母亲”本身就是“最容易被忽略又是自己心头最愧疚悔恨”而一触即发的话题?
可能,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突出了母亲爱家人胜于关心自己的细节:丈夫出门默默注视观望;对老年痴呆的妈妈细心照料、无怨无悔;给弟弟暗中攒钱。。。
是否,当母亲们爱家人胜于爱自己的时候,我们更幸福?
王菲在《给自己的情书》说到“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怎么可给爱人好处?
”妈妈说我总是理解不了她的那份爱,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懂了。
可是妈妈,小的时候,你对我的爱是对我无微不至关怀;我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需要的爱,就是你在身边,就是接受女儿的照顾,就是无助的时候想想世上还有妈妈疼而勇敢往前挺的底气!
所以,妈妈,为了,请您对自己再好一些!
剧情有些地方夸大处理产生的不真实感以及不合逻辑之处,多少会让人产生厌恶、生气或无语。
比如母亲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无任何感知;即将离去,丈夫却不告诉儿女;女儿说要结婚母亲就凑着想婚礼预算,甚至连男朋友都没正式见过。。。
另外,开篇唯美的纸花,痴母喜爱花样,末尾花园生长起来的鲜花,都很美,但似乎并没有结构整个故事,有木有小孩子写作文,开头摘抄一段漂亮但离题前言的感觉?
有本书《活在当下》写得很好,此时此刻你的感受诠释着你的将来,而生活没有爱的滋润是多么孤独而剥夺生命意义,爱在当下,相信人生即使平凡,但绝不会平庸。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缓了好几天才稍稍平复心情,不得不说韩国电影在对人性的处理方面确实很好,他们总是能轻易地触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影片围绕着一个母亲每天琐碎的日常而展开,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一个人挑起家中的重担,一年到头操劳不休。
而家里的其他成员,她的老公、女儿还有儿子,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烦恼,没有人帮她分担,理所当然享受着来自妈妈,来自妻子的这种好。
她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对这些琐事毫不关心,连他出门时打的领带、穿的鞋子都必须她准备好,甚至在她提起自己身体不好想去自己老公上班的医院检查时,她的丈夫却因为薪资低没面子直接让她随便找个社区医院看看就行,她的女儿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成了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她去女儿上班的地方,想约她一起吃一顿午餐,哪怕只是一碗简单的乌冬面,女儿却忙着跟情人约会借口工作忙推脱了她,儿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每天饮酒作乐,好不惬意。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她被查出身患膀胱癌晚期,这一刻,这个女人突然成了家庭的焦点,每个人都在自责,怨自己为什么平时不分出多一点时间来陪陪自己的妈妈,自己的老婆,可是就像女儿说的,他们也很自私,因为他们想得最多的是没有妈妈的以后,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是啊!
妈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可我们却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些,却没想过,妈妈她也曾向往过拥有自己的时间。
这位母亲第一次半夜吐血的片段是整部影片最催泪的地方,她痛得嚎嚎大哭,她开始惶恐,开始害怕,怕自己再也没办法好好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怕自己没办法再陪陪家人,甚至差点闷死婆婆就是为了怕她一个人留在世上受苦,怕以后没有人愿意照顾她。
可是后来她愧疚时哭喊着的那一句“妈”直接让我泪奔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愧疚和不舍。
她放不下一切,可是她已经没有时间了,她担心丈夫以后生活没有人打理怎么办?
女儿连个大酱汤都煮不好以后怎么过日子?
儿子这么优秀,真想看看他以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可能我一直写这位母亲会显得比较片面,毕竟还有影片其他家人的付出和情感不是吗?
我只是觉得,所有的这些,比起妈妈的爱,真的是微不足道,她平时被忽略得太多了,若是之前的关怀多一点,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呢?
因为习惯所以忽略,似乎知道你一直都会在,于是就再也无需回头确认你的身影。
时间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我知道你在那里不会离去,时间最残忍的是我知道你已离去,并永不回头。
母亲是这样存于我们身后。
不管生活松垮还是紧致,一旦定局就不易易容,而一旦投石便是层层涟漪扩散。
死亡,它神秘的气味带来肃杀威严,和时间一样不容抗拒,不可侵犯。
三十年,她将生命中大部分时光都给予了家庭,倾尽心力,而死亡如同清醒剂滴入她的生命之杯,她已饮下,且时日无多。
它逼迫她将视线缩小至身边至亲。
他人的死亡威胁同样承担着唤醒的使命,多少挖掘出我们内心的悔恨、迷惘。
自身的死亡与疼痛会令自己重新需索爱与温暖。
如同她被病痛折磨时忆起早已离逝的母亲,声声呐喊那埋藏在心底的“妈妈”。
她也是母亲的女儿,同样渴求被爱,只是已为人母而渐渐隐起了这层身份,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苦难,并成为护佑儿女的母亲。
“细看才知美丽,久品便觉可爱,你也如此。
”这是她的墓志铭。
她死去时,痴呆的婆婆闯入花房发觉她宛若待放花朵的肉身,轻轻吹拂,她亦如散飞的花瓣,幻化为每一小片,消逝尽头,香消玉殒,大抵如此。
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女人稍上年纪总会担负起妻子、母亲、主妇等多重角色,原本满位的位置忽然空缺了下来,对谁都不好受。而且病重是件特别麻烦、恐怖的事,莫不如直接尊严地死掉。
韩式煽情电影,人物刻画的很细致,但故事进展有些拖沓,煽情的台词和对话堆砌的太多了,另外在片中也能看到韩国人的孝道,让人敬佩。
有泪点,但较为分散,结尾丈夫对于妻子什么时候会想她的回答好动人,与其在行将失去的时候弥补,不如在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看完风在吹现在才发现,怪不得这么眼熟,原来你是王秘书啊。
母亲病后家人才开始聚拢起来,给她在最后的时刻里留下美好的回忆~冷淡丈夫的心痛不舍,任性儿女的泪流难止,落魄弟弟的浪子回头,就连那个疯癫的婆婆也开始用拥抱依恋着自己的媳妇~为什么总要到了即将失去,才会开始懂得珍惜,离别是必然却让人痛不欲生,如果可以,我宁愿永远都停留在平淡的生活当中…
我同事居然说这是20年来最触动她的电影!
一枚細膩卻平庸的癌癥催淚彈。
小催泪了一把
也许不是最美,反正是戳中我们宿舍三个的泪点了。
最近沒心沒肺,這麼慼人的片也無味
韩国绝症电影实在无感
哭成鬼!
边看边哭边哭边看
又个绝症~~~ 真韩剧
没有传闻中的好看 有点夸大了 就一般的剧情
哭惨了
感动是感动 但情节过于老套
为什么我想到了小咩,这是多不好的征兆啊摔!
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
相比泡菜国别的催泪弹片 这部略粗糙啊
女主身边围绕着一群垃圾,什么狗屁最美离别,只看到了一代代女性被剥削压抑的一生,完全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