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浅的这部电影 有点迎合大众的样子。。
讲道理感觉有失水准——剧情. 首先先说男主 男主在性格转变方面刻画的比较少 , 碰到人鱼然后转变开朗这段还行 但是后来人鱼表演前夕 男主又变回之前的性格情绪 这里我知道导演可能是想表示男主其实是很怕自己被忽略 因为父母离异的原因啥的 , 但是转变显得有些突兀 看到这段就开始让我产生厌烦情绪. 然后说说我个人觉得有失水准的地方: 太俗套了。
人鱼登上舞台之后 本来还以为不会往 “矛盾点"的方面发展了 结果还是以人与鱼之间的矛盾 然后 又慢慢和解的这种方式 来作收尾, 和汤浅以往的剧情风格感觉实在有点让人失望。
主要还是太俗套了。
登上舞台其实让人感觉是走向美好路线的 为什么要打破 又创造一个矛盾冲突点呢。。。。
特俗套 。
同时这样也导致了 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可能是作为汤浅的粉丝的我,对这部作品有些失望吧!
两部主题相同的电影,故事都发生在岛国,而一部满是杀戮,另一部确全篇歌舞,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一种风格才能真正唤醒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呢?
感性的人一定更喜欢本片,因为其愿意相信世界本就可以永远美好:为什么海洋和美人鱼不能成为朋友?
为什么不能有只剩鱼骨还依然活着,将来还可以再生的鱼呢?
为什么掌管自然的神对人类的诅咒不能因人类意识的觉醒和自我的救赎而消失呢?
但作为一个偏理性的人,我还想问:为什么象征欢快幸福的歌舞,只能在阴影下进行呢?
这就是这部影片,将象征自然的美人鱼塑造得过于美好,结果就是变得不那么“自然”。
人们更愿意将它当成一部青春歌舞片,或者亲情爱情片,而不会去关注影片背后的主题,因为其表达的过于晦涩。
(为什么主题是保护生态,和平共处呢?
我认为人鱼父亲这一角色、养殖场、和游乐场桥段就是最好的论据。
) 还有关于结尾的诅咒,人们将气象反常的原因推给了虚无的诅咒,而没有其它对自身的反思。
认为用歌声和鼓励就能换回自然的眷顾,这个设定着实很“感性”。
影片还是很美的,可以给小朋友们塑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观。
但它到最后也只会是一部歌舞片,即便不拿其与海豚湾相比,即便只是拿它与它应有的高度相比,显然还是达不到预期的...
三天看了两部汤浅政明今年的新片,无论是少女心爆棚奇幻又绚丽的黑发少女与学长的寻爱记,还是热爱音乐的少年与人鱼之间相互倾慕有爱的故事,都那么有爱。
有青春。
有音乐。
还有电音人鱼魔性的舞蹈。
人鱼是深海里的吸血鬼,无法直面阳光的它们其实很善良,而海滨小镇的传说中,它们却是食人的恶魔。
当人鱼露第一次出现在画面中,发现她真的好像宫崎骏笔下的波妞啊!
萌萌可爱型的小女孩,想和人类做朋友的小人鱼。
单纯的喜欢音乐,喜欢对她友善的人们。
有误解就会有和解的时候。
老婆婆愤怒的拿着鱼叉要找人鱼偿命,却发现自己当年的恋人也变成了人鱼,还永葆青春。
那些溺水的人们啊,都变成了人鱼,他们以另一种形态继续生存下去。
还有被露解放的一群收容所的狗狗们,它们被露咬一口就变成了狗鱼,比陆地宽广的是蓝色海洋的怀抱,狗狗们在人类遇到危机时还会义无反顾的去解救他们,被丢弃又如何?
感恩曾经共同走过的日子,挥一挥手,再见依旧是朋友。
两处看到我想落泪的情节:露的爸爸不顾阳光的炙烤披荆斩棘的一路奔跑过去保护自己的女儿,即使焚身之痛都阻止不了他的脚步。
天底下疼爱孩子的父母都会这样吧,本能的要去保护自己的孩子,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
老爷爷年幼母亲出海捕捞却不幸溺水,再回到船上腿已经被人鱼咬伤,烈日下竟自燃了起来,然后又被巨大的力量吸入水中,老爷子自己那么多年一直都误会了人鱼,憎恨了一辈子人鱼却发现它们是自己的恩人。
和这个世界和解之前,首先是和自己的执念和解。
我们总是会先入为主的给一件事定论,以至于会偏执的自以为是。
汤浅政明的作品里《猫汤》应该是我最早看过的一部,那种残忍的成长让人难以忘怀,《露之歌》的青春显然更积极向上,男主海从一开始不愿意同家人沟通交流的阴郁少年到最后因为想要守护人鱼露而逐渐变强大变阳光;女主游步因为娇生惯养从小被视为焦点,一旦有人颠覆了她的光芒,她就心生嫉妒想要所有人关心她,最后也越来越坚强勇敢,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
宣告黎明,告别黑暗。
被妖魔化的人鱼们最终与人类和解,单纯善良的它们会继续守护风雨后阳光明媚的小镇和继续前进的少年们。
第一次写影评,有点小紧张>_<,电影撸完就来写了,纯属抒发内心的感想,也正新鲜。
买电影票刚好看到20届上海电影节赶紧进去抢票,悲哀地发现很多电影已经售罄,比如拿了奥斯卡的月光男孩,还有我们的明月几时有和烽火芳菲,明月是许鞍华的作品,之前看过天水围系列,还不错,烽火是刘亦菲主演的,很想看看她演战争片,也期待天仙演技有所突破。
貌似扯远了。。。
作为一条日语狗当然不能放过动画片系列,更何况是关于音乐的故事呢。
第一波选了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第二波是跑调歌手,日后再表。
片头交代了男主海是个玩音乐的咖,这段有点快,没有看过来,但和后面的剧情是有连接的,这段音乐也非常带感,我要找出来!
接着男主的同学游步和国父夫邀请男主加入他们的乐队,男主表示不加入但还是参加了在人鱼岛上的排练。
此前男主在海边的小屋放音乐已与小人鱼有过。。
算是接触吧,在岛上的排练更是以音乐为媒介,加深了海与小人鱼露的联系,也让海意识到露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
后面的海与露的正式见面也是归功于音乐。
又一次的排练露也正式在乐队面前亮相。
三人一鱼的感情也渐渐深刻起来。
在小镇的灯笼会上,露无意中用她的歌声和舞蹈带动大家一起快乐地舞动,群众们纷纷表示这个"小姑娘"很可爱。
但是露的暴露引来海的担心,着急忙慌地要把露送回海里。
这一切被游步的爷爷看在眼里,发现露是一个商机,能让人鱼乐园恢复生机。
于是他费劲唇舌说服想要出道的游步和国夫在开业时带着露表演。
善良单纯的露答应表演,但海始终不愿再和乐队一起,他担心人鱼出现会引来群众的恐慌和骚乱,但游步和国夫并不知道这些。
乐队的表演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一个小意外游步发现这场表演最关键的是露而不是自己,她伤心的离开了表演并任性的在网上发布被人鱼咬请求大家求助的信息并将手机扔进海里。
与此同时露也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游步的爸爸看到游步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并且已经联络不上爱女,怒不可遏的抓住露,并用人鱼最害怕的光线进行拷问,露的一声惨叫引来露爸爸的心急救援,游步爸爸运来釜将他们关在里面并继续用光线刺激以至于人鱼们无法再进行对抗。
此时岛上开始有海水倒灌,群众赶紧避难。
危难时刻,海出现,用尤克里里弹起音乐,人鱼们也恢复了斗志。
在人鱼的帮助下海水被激退,小岛恢复了平静。
最后海向露表白自己喜欢她,但露还是不能接触阳光,在一片晨光中,露回到了海里。
撸完电影,发现它比想象中好看。
萌萌的人鱼形象,以往所见的人鱼无不美艳动人敢于为爱牺牲,但露走的是萌蠢路线,圆圆的脸,小小的身体,头发是浅绿色,果冻状,还可以养小鱼,身穿海藻,鱼尾只有在听到音乐时才会自动分离成腿的样子,看到情侣接吻食欲大开以为是在吃东西,走路的样子就像一只笨拙的企鹅。
什么都不懂,只是单纯的想要大家喜欢,和大家建立良好的关系。
方言看一下现在的人,有多少只是因为单纯喜欢才做朋友的呢。
另外还有它的音乐,无论是主题曲还是插曲都很好听,相信之后都会被找来传唱吧。
还有无时不在的日式小幽默,总是引人发笑。
再来说说几位人的角色。
男主海,很多时候心里都是有明确想法的,但就是不主动表达给身边的人听,总是勾着背低着头,真让人着急。
游步,看似大大咧咧总是自我安慰,她是喜欢海的但这只是单恋罢了。
有所有女生的小心思,嫉妒露的才能,气愤海那样否定自己,一心想要出道并且抓住一切机会提高曝光度。
最后还是承认了自己的能力并不适合唱歌搞乐队。
这样也很好,有时候早点认清自己的能力,免得徒劳一场。
最后的最后,电影彻底播放完之后,观众厅不约而同响起了掌声,在这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
其实无所谓尊重不尊重,正片放完之后,观众可以选择离开,毕竟看的是电影剧情本身,不在于关注有多少个演员,多少个彩蛋,但我总习惯呆到最后,直到大屏幕全部黑掉,这也让我有点尴尬,所有人都走了只有保洁的工作人员盯着我。
所以响起掌声的时候我是惊讶的,也是感动的。
看电影还是需要仪式感的吧。
在没有电影院没有富余的钱之前,电影都是放映员走街串巷放映,普通老百姓如果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都会广而告知一下,那天,大家都早早吃了晚饭,搬着板凳手持蒲扇期待着,中间万一停了电也依旧等着,哪怕电影只有黑白的,心里也是满足的,就是这么纯粹的感受。
影片放映完的时候瞥到前排小哥掏出手机打开豆瓣看露之歌的影评,当时我笑了,想一定要贡献一篇,于是有了以上内容。
能得到豆友们的共鸣是我的荣幸,如有不赞同之处,欢迎讨论,哈哈哈哈。
露 陆海 大海他们是陆地和大海的链接体活在阳光之外的人鱼 善良 快乐 活在阳光之内的人类 也有极端 痛苦 黑暗人鱼用自己的方式救落水的人类没有处理好力度 太着急了 只能将其同化人类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 保护自己没有处理好分寸 太用力了 于是被蒙蔽了双眼海的左右为难和勇敢 女主的面对错误的勇气 爸爸爷爷对孩子的理解 男二的热情海爸爸和女主爸爸对孩子的爱世界好像都没有错 认真活着和活过也没有错只是 还是要谢谢所有的救赎和理解啊愿你也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章鱼,章鱼啊。
”突然有一个声音在背后呼唤她,她举着一根长长的矛,猛得回头,看见自己的爱人,多少年过去了?
他的青寸都变成了长发,趴在船边笑吟吟地望着她。
我的眼泪哗啦啦流,像猛涨不泄的绿色海水,一边擦眼泪一边在心里大喊,好俗啊,好俗啊,但眼泪还是止不住。
刚开始我以为是想讲出去闯荡的年轻人还是会回到故乡:退役偶像现在是广播播报员和民宿老板;来学校分享经历的前辈以前在东京跳舞,现在做水产养殖;海的爸爸以前做乐队,现在也回到乡下被人吆喝着做苦力——唯一提到还留在大城市的是海的妈妈尚子,但家人们从未提起她。
看到后面,汤浅的老一套就出来了,像《春宵苦短》一样,在这个故事里要向永远睁大眼睛微笑的露一样,放下心里的那块石头,勇敢往前迈步,放声歌唱吧,“唱歌并不难,只要把身体交给声音”,像游泳一样,放松呼吸就能飘在水面上,其他也是一样。
别再让恨意伴随时间、走路不要畏畏缩缩的驼背、坦然和朋友道歉、遇到喜欢的人大胆告白、勇敢放出自己的歌声——像北岛说的那样:春天是没有国籍的,白云是我的公民。
和人类言归于好吧,我的歌声。
等那块巨大的石头消失了,从今天开始的每一天都会这样阳光明媚,虽然永远有人抱着梦想冲向东京又被现实的浪潮打回来,但不要怯弱、不要害怕丢脸,勇敢的前进吧!
山的那边还是海,请多看看不同的海,再回到这里来。
ただ想像力が恐ろしい...あの...本来只想写以上这一句的,这一句就几乎代表了一切了...但看的过程中还是想到了点什么,所以就记下来吧并不是ky,只是说这些在别处得到的经验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部电影。
通过咬一口将死之人实现拯救,把他转化成另一种生命形态,这让我想到暮光之城。
ルー的形象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了金鱼姬,不过波妞有个厉害的妈妈,露露有个厉害的老爸。
还有最后御印岩发怒的情节则让我想到了刚刚看过的《冰雪奇缘2》,两方力量或者两种生命若不和睦相处,第三方自然界就会发怒。
不过在这部电影里,在自然界嫌麻烦,想要把两方都赶尽杀绝时(毁掉人鱼和人类共同的栖息地),人鱼们选择了拯救人类,然后自己,被人类引起的自然之怒杀掉了意难平啊真的发现了宝藏,包括海浪之上在内,每个人物的优点缺点都明明白白,情节进展就自自然然,作者没有把他们做成完美人设,置于道德高地,观众也就省了指摘的力气,对我来说,助かた期待汤浅导演的春宵苦短
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关于人鱼的老套故事,只不过穿上了漂亮的外衣。
我错了。
这其实是关于生死的老套故事,穿了一件漂漂亮亮的外衣。
人鱼不是人鱼,而是寄托了仍然活在世上的人对于往生者的思念的产物。
表面上看来,他们会唱歌跳舞,像明星一样,他们会活体宰鱼,像个熟练工一样,他们还会,很多很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像神一样。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终于撩起了神秘面纱的一角,原来那些传闻中被人鱼所害的亲人都是被人鱼所救,以新的身份延续了生命,而误解与仇恨让他们拒绝靠近大海,以及真相。
因为真相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与情感接受能力。
当人无法接受现实的时候,通常有两个办法:第一种是回避性策略,封闭自我与事实的客观联系,第二种是美化策略,或者说是幻想出另一种现实来与之对抗,犹如毒品麻醉神经。
爷爷是前者,而导演,是后者。
他用一种极其温柔,温柔到难以察觉的方式来安慰自己也顺便告诉我们:那些离开的爱人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得很好,他们的爱随时随地都在守护我们。
当我们被困难团团包围,他们负责渡我们上岸。
爱是救赎。
海最终鼓起勇气亲吻了小人鱼露,“我喜欢你”,毫不犹豫也不打折扣的喜欢呀,热烈如同日头,然而眨眼间露就消失了,所有的人鱼都消失了,只留下五彩缤纷的遮阳伞在海平面上发呆着飘荡。
如果你足够幸运,你能赶在爱人消逝之前了解爱,彼此不留遗憾,而青春,是遗憾的代名词。
爱过伤过才知道一切惘然,是来不及,是恨不当初。
哎呀,那一颗颗流下脸颊的泪水,在时间的打磨下,终于变成了贝壳里那一颗颗珍珠。
电影的名字很生涩,如果说与故事本身有着关联,那就是特指最后的画面,当太阳渐渐升起倾泄在海面上,人鱼一族瞬间消失在海水里,伴着露的歌声。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少年的成长,小镇居民的成长,环保意识的成长,对往事释怀的成长。
海生长在四面环海的小镇上,他的爷爷从事制伞业,父亲从事渔业,海因为父母离异而封闭自己,长成了沉默寡言的少年。
小镇上有许多关于人鱼的传说,人鱼对爷爷这样的老人们来说意味着伤害、入侵、不祥。
海喜欢音乐,与同学游步和国夫组成了塞壬乐队,乐声引来了活泼可爱热情善良的人鱼——露,他们分享音乐尽情歌舞,成为好朋友。
游步和国夫为了乐队的发展以及满足露对歌舞的喜欢,将露带到了人们面前,一时间小镇的人们几乎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强烈反对人鱼的存在,一部分是希望将人鱼经营成旅游项目,而海以及少数人则坚持人鱼应该拥有自己的世界,与人类并存,不受伤害与制约。
在人类妄图杀害人鱼的同时,自然界也对人类发起了惩罚,海水不断上升,小镇渐渐淹没。
人鱼们加入了拯救小镇居民的行列,在那个过程中,我们才真正发现,原来老人们认定的人鱼杀人都是误会,那些以为逝去的人都在危险时被人鱼搭救而变成了人鱼,生活在大海里。
当小镇终于平安,海对着在即将离开的露喊出了“我爱你”,随后阳光出现,不能见到阳光的人鱼们消失。
片中的人鱼有着吸血鬼的特性,不能见太阳咬人一口就会让对方变成人鱼,不过整体造型还是蛮可爱的,特别是露,像精灵一般,拥有天籁的歌声,活力四射的舞姿,还有天使般的心。
比较不能接受的就是海对露的告白,出于露的外形与性格,我觉得她更像是一个孩子,远远没到达可以恋爱的时段。
经过了露的海,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高中,也联系了在东京的母亲,少年打开了心扉 ,积极面对成长。
曾经看过关于日本湾杀戮海豚的纪录片,我没法看完它,因为太过残忍太过血腥。
本片中小镇居民在得到人鱼的帮助大自然的惩戒之后,真正明白了万物存在即是合理的,应该与自然和谐并存,而不是因了一己之私去破坏这一份平衡。
老人们其实见过自己人鱼模样的亲人,他们根本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转而将一切伤心与怨恨转嫁给了人鱼,这其中的不肯原谅不过是他们懦弱不能面对现实的借口。
画面与人物线条很美,音乐与舞蹈很美,但故事情节有些牵强。
比如人鱼爸爸用活谛法帮助小镇的人保存活鱼,他的外形根本就没法掩饰,居然未引起人们的怀疑。
比如一心要用人鱼搞游乐场赚钱的游步爷爷,怎么突然间就会帮助人鱼逃跑了。
露与海夜晚在街头漫步的画面特别美好,露穿着海宽大的衣服,与海一起荡秋千,如果非得将二人之间的感情扯到爱情,那晚是俩人步入彼此心底的契机。
本片技术方面能力出众,故事欠佳,人物塑造方面除了露和海其余的配角们都太过粗糙。
它在豆瓣的评分高达八分,我不赞同的。
2018-05-23 于福州
说到日本动画电影,永远绕不开今敏,宫崎骏等人。
时代的年轮周而复始,今敏已无法再有作品问世,宫崎骏年年喊着退休,却仍在创作。
而正当大家纷纷担忧大师退休使得行业进入寒冬,一位旷世奇才出现了。
汤浅政明Masaaki Yuasa汤浅政明被号称是今敏的接班人,宫崎骏也权威认证他为“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动画人”。
2017年,他执导的《宣告黎明的露之歌》获得了“动画奥斯卡”之称的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水晶奖,同年他的《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在上影节大放异彩,广受影迷热捧。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相比于宫崎骏,汤浅政明确实是小众派,但了解他的粉丝已将他封神,被业内称为集才华与创造力于一身的鬼才。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汤浅政明的作品绝非传统式的动画,他有着极强的个人风格,充斥着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想象。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运用大胆撞色带来从未体验过的视觉快感,诡谲多变的无数脑洞,快要把观众全部吞没。
《兽爪》你完全无法想象他下一个镜头会是什么,却充满着期待进入他构建的另一个奇幻世界。
而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天才的成名作竟是《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
《蜡笔小新》剧场版当年身为美术生的汤浅政明毕业后,进入了亚细亚堂公司。
1990年,担任《樱桃小丸子》的美术设计。
1992年,在《蜡笔小新》中担任作画监督、设定、原画等。
《蜡笔小新》剧场版但那时他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创作才能,在《蜡笔小新》剧场版中,他运用了的快速推进运动镜头来展现了一段追逐戏,因其与以往的《蜡笔小新》作品截然不同。
《樱桃小丸子》剧场版《樱桃小丸子》剧场版中也有一个歌舞片段,运用到了旋转运动镜头,由俯视到环绕再到仰视视角,这些独一无二的镜头语言和大胆的色调搭配使他立马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海马》这可以说是“汤浅风”的早期雏形,那么他的作品与众不同在哪里?
这汤浅风,又是什么风呢?
让我们好好分析分析。
“表里不一”的人类
《兽爪》首先,你会发现汤浅政明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内心戏饱满的人,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你都能看见人物内心情绪的夸张式外化,用低角度特写,人物身体的随意变形或突变的缤纷色彩来表达当时当下角色的内心戏。
《四畳半神话大系》男主遇心上人变方
《四畳半神话大系》男主内心震惊
《心理游戏》男主被胁迫时害怕到面目狰狞
《春宵一刻,少女前进吧!
》他们吃辣吃地嘴唇发肿这种夸张表现手法是汤浅风的特色,汤浅对动作的夸张演绎绝无仅有,这与如今很多追求写实的动画导演背道而驰。
即兴发挥的创作欲望
《摔跤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据说汤浅对于创作所持的是开放包容的态度,他拍电影更像是玩电影,看过其作品的人就能感受到莫可名状的娱乐精神。
也正是汤浅与其工作室固定班底营造的即兴创作之感。
《摔跤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汤浅向粉丝众筹得到的20万美元,制作了一部13分钟的短片《摔跤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粉丝们纷纷表示以后多众筹,送钱给他玩。
汤浅乐于看到主创们即兴发挥而不是墨守成规,没人玩过的东西我们就玩,甚至有时不得不修改故事以适应预期之外的画面效果。
动画师们也秉着娱乐至上的心态肆意进行个人风格的创作,再糅合成一部作品。
因此你会发现,他们可以完美适应多维度的艺术风格,轻松跨界。
《心灵游戏》从其长片处女作《心灵游戏》开始,他就进行了实验性的尝试,在动画中加入了真人写实画面,即原本应为漫画脸,却突然变成真人声优脸。
《乒乓》像《乒乓》这种神作,便沿袭了汤浅的御用韩国原画师崔恩映自己一贯的风格:作画线条随性且复杂,犹速写画的质感,却又行云流水般的流畅。
《乒乓》手稿他们将所有元素精心混搭在一起,看似混乱却有条不紊。
因此你很难界定“汤浅风”是什么,他作品的韵味千变万化,无法预判。
独树一帜的镜头语言
《心理游戏》也许是美术生出身,汤浅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艺术审美体系,每个不同的作品风格他都驾驭地如鱼得水。
但没想他艺术总监做得到位,就连镜头语言也完美把握。
《兵乓》广角镜头是他比较标志性的方式,还有的便是360度无死角旋转运镜,以及蛮横刁钻的仰角镜头,还有不同程度的拉伸,扭曲。
《海马》《海马》中便运用了大量的广角运镜,以及各种快速运动的背景。
《心理游戏》《心理游戏》中角色在海上的极速逃亡,飞速的广角镜头跟拍,如学会了蜻蜓水上漂般。
除却镜头,他在大部分作品中,都采用了人物透视处理,即“无影处理”,摒弃了人物阴影。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所以在《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中,你可以看到女主角喝入一杯网红酒“伪电气白兰”时,你能看到酒在胃中化成了蝴蝶飞舞,背景再变为舒怡的亮黄色,如中华小当家中吃到某惊为天人的食物时的感受,沁人心脾。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当然,色调的突变除了表达内心情绪以外,它还是区分现实与幻想世界的桥梁。
现实与幻想的差距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汤浅的作品大多是反常规色调,即与现实完全不相符的背景配色,给你极致的迷幻体验。
比如夜晚的天空原则意义上是黑色的,但在《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中,天空可以是任何颜色,时而深紫,时而深灰。
《四畳半神话大系》全橙色调色调可随心情切换自如,不同的地方也会采用反常规的色彩。
而故事到结尾,当主角回到现实世界,色彩也都恢复为正常。
《猫汤》现实与幻境之间的切换,一直是汤浅在作品中反复运用的叙事手段。
《猫汤》中猫弟弟带着夺取灵魂的姐姐在经历了一段怪诞之旅后,回到了最初梦开始的家中,姐姐却恢复了正常。
《猫汤》《心理游戏》男主角先是起死回生,而后与女主角在海上生死逃亡后,时光又倒转回到了一切未发生的时候。
《恶魔人》他大多的作品都会被制造成一个伪命题,即被打回现实,而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可以说是幻想,也可以说是真实发生过得,而在最终的现实中,一切回归正常,但到底有没有发生过?
这取决于观众。
现实与幻想世界的界限很模糊,而每一个幻想世界中都映射着现实人类的种种问题。
《猫汤》猪的部位被分类,就地取肉汤浅既温柔又残酷,那些得以从幻境逃离的人们虽是保住了性命,却仍要面对未能解决的现实问题,你该怎么办?
汤浅的发问掷地有声。
《四畳半神话大系》但或许汤浅玩味的人生态度,娱乐至上的处事风格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想东想西,活着多累啊只有乐观积极,才能继续前行。
《超级小白》听说,他最近执导了一部以蜡笔小新的小狗小白为主角的电影,名为《超级小白》。
这不,他这个有趣的灵魂又要玩味人生了。
小互动你有看过汤浅政明的动画作品吗?
你觉得怎么样?
若没看过,你想看哪一部?
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素材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往期回顾:
太难看
一半人鱼一半吸血鬼,一半波妞一半雨中曲,一半现代一半未开化,一半志怪一半范特西.混搭很重.角色全员保有反差强烈的两面性,而以日本而言稍许超现实的粗线条一以贯之.内里哀愁的故事,人鱼当然会在耀眼的朝阳中化为泡沫,但它的洒脱衬得某些同样描述神话时代终结的作品歇斯底里到让人发笑.感伤与愤怒最佳
前三分之一好看 后面俗套了
纯纯粹粹的风格化东西 全是当年心理游戏的路子 汤浅是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了吧 再找找他的几部TV看看 这故事搁中国估计都没谁能看的上 加上中间居然还来了几段煽情的戏码我也是看呆了 几乎全篇都在扩张的想象力中度过 水魔法 伞之舞 鳞拨片 初音的唱 理想化的世界 没有死亡 只有人鱼 人物关系真的太糟糕了
悬崖上的塞壬姬 如果屋里藏书被水淹没简直会气炸好嘛 嗯明年想去薄荷岛潜水(:3_ヽ)_
竟然看到有人拿这个跟宫崎骏比?
人物故事从头到尾就一个字蠢,故事缺乏基本逻辑,人物没有情感表达,连音乐都很糟糕,最恐怖的是连想象力都丧失了,汤浅真的是除了作画没一样在行的
后半段都是以卧槽?!的心情看完的,感动远远抵不过恶心程度,两星给画面和音乐,剧情 节奏 人设一星也没
是不是拍给自己孩子看的,所以
弹唱浓情蜜意的老歌,传达我爱你的心意,来不及说再见——汤浅政明居然拍了部能治好小确丧的动画电影!谷花音声线无敌天然萌~声优都太赞了好吗00你也赞!人鱼爸爸我喜欢你你怎么那么帅!OP一如既往有毛病2333。。。果然露的鳞片变成了拨片❤汤浅政明大概有迪士尼情结?看完这群魔乱舞我的腿也痒了 ==
人魚喜愛音樂,卻創作不了音樂,所以一聽人類唱歌就歡天喜地為之做牛做馬做魚。呃,這不就是文化殖民?
汤浅政明的动画表现力真不是盖的,直接依靠画面来叙事的段落很厉害,但也更显本片其他地方的聒噪,废话台词太多了。从剧情表现来看汤浅可能很难接吉卜力的班,这部片的剧本更倾向于如今被视作“亚文化”的那类拿不上台面的作品,绝不同于吉卜力这类可被大众主流所接纳的动画。故事本身薄弱经不起品咂与推敲,人物刻画也尽显脸谱与单调,居然这样还能拍到近两个小时也是很厉害…最可怕的是当下的日本电影中充斥的那种廉价的自我感动,人鱼为什么要拯救一直在伤害他们的人类?只能解释为他们天性善良,不然就只是愚蠢了,而这本身是可以有更深层次的解读的。主人公拯救人鱼的情节其实也只是为了营造一个意淫式的外表废宅内心热血的大众青年形象,其性格的转变是突兀且生硬、不具层次性的,所以更遑论角色魅力了。
#2017SIFF# 人鱼竟然是吸血鬼混上「波妞」设定这也是脑洞够大,典型小镇少年漫路子,汤浅政明放飞自我的时候有限,不过还算有风格。声音设计非常有想法。结尾确实蛮感人。
太低龄了
3.5 结尾泪目
人鱼恋,不过导演的画风太过夸张和抽象不喜欢
好尬..
就像男主喜怒无常的性格一般让人感觉无趣。
竟然这么温柔正常积极向上
整部片的画风就跟吃了五斤迷幻药一样晕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