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达达

达达,DaDa's Dance,达达的秘密,双城恋人

主演:李昕芸,李霄峰,盖克,刘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语言:普通话年份:2009

《达达》剧照

《达达》剧情介绍

达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家住武汉城区的达达(李昕芸 饰)是一个美丽自信的女孩,她可以随着音乐尽情起舞,全然不顾周遭诧异和误解的目光,特立独行的她俨然是古朴破旧的弄堂中一道靓丽甚至有些刺眼的风景线。她的妈妈(盖克 饰)含辛茹苦,结交的男朋友老陈却是一个靠女人吃饭的无赖,而且他对达达也心怀不轨。 偶然从老陈口中听说自己并非母亲的亲生女儿,达达的内心难以平复。她约上一直喜欢自己的邻居男孩赵野(李霄峰 饰),一起跑到浙江寻找达达的亲生父母。他们不放过任何希望,但是却始终未能得到半点收获。身心渐渐疲倦,两个年轻男女返回家中,殊不知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步履沉重谜证醉公主练胆儿推奴温州两家人使女的故事第二季九连环我的第二故乡守望青春烈马柔情猫姑娘特务亲家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忧郁万花筒复仇的未亡人真探第一季人体雕像BanGDream!少女乐团派对☆PICO~大份~第三种爱情大蛇错嫁我们毕业的夏天候鸟e人功夫龙虾之崛起阴阳玦之生死恋无条件丛林噩梦好孕当头

《达达》长篇影评

 1 ) 青春碎片的无力拼接

反叛、青春、偷窥、爱欲、出走、寻母、杀父、逃避、重逢,如果将张元的这部新作《达达》拆解开来,每一段都可以称得上精彩,然而当这些段落组合成一部电影时,除去青春的无常,却不见得能再说得更多更远——一切都显得那么似曾相识,简单跳跃的剧情虽然不至于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也容不得观众对剧情投入更多的感情。

带点腼腆带点木纳的青春男主角已是司空见惯,倒是喜怒无常的达达,从头到尾都颇有几分欧洲片里的女孩们的影子。

放映现场有观众质疑杀父一段处理得很莫名,我倒觉得这是片中最自然的一段,顺手一推,人就下去了,特别像片中那位达达姑娘能够做出来的事儿。

然而当影片最后,达达独自跳完一支舞,然后说出“我决定去自首”的话时,这部号称一刀未剪的《达达》不由让人想起了经典阉割版《文雀》的结尾,我仿佛听到导演的话外音:青春是注定要被打压的,我们都去广电总局自首吧。

 2 ) 主创屈尊,还是青春屈尊?

要不是买了电影票,专门赶去,换做电脑前对着播放器,我是一定不会坚持看完的。

面对观众没有共鸣的反应,主创人员反复强调,这是“他们的青春,是青春的一种”,是“经过反复排练的”,是他们“回忆里”的片段。

言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观众的不解和没有共鸣,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调和的,是他们无能为力,或者不那么在意的。

独立电影可以没钱请大牌演员;艺术电影可以自说自话讲自己的故事;演员和编剧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故事的情节能够唤起观影者的个体感受,私人记忆,或者带来一些震颤,哪怕是最默契、最平淡的认同感,不值得么?

不值得主创们小小的“屈尊”妥协一下么?

可以有断章,可以无厘头;电影的表达可以多种形式、任意诠释... ...但是,不能说矫揉造作和不合逻辑是“真实自然”能够唤起观影者的一些情感,忆起某些过往,哪怕是小小的、平淡的默契和认同感,不值得电影人做出点“屈尊”的妥协么?

更何况,你在拿“青春”说事,它是群体共有的、每个人独有的、都倍加珍视的。

又或者,不过是次资金缺乏的勉强创作,不必这么当真。

 3 ) 和达达无关,叫它双城恋人

印象里的武汉是一个南方之城,它的夏天,骄阳似火,湿热的味道夹在风里袭来,暑气下降的傍晚和清晨,它都安静得像个南海上的小岛。

小时候生活在这里,因为家人都不爱社交和热闹,眼中的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孤独的岛。

楼房中的我常向往岛外的世界,好奇那些住在老租界洋房里、每天都聚在一起打麻将的人家,怎样生活;孩子们放课后都到街上玩耍,三五成群的日子又该如何?

武汉的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青春期的荷尔蒙一到夏天就变成汗水,汗水又变成衣服上白花花的盐,变成脸上数不清的粉刺,拼命冒着油的象征着热带情欲的脸庞。

当汗水都淋漓,穿堂风穿透了心肺,那一刻,一个青春期孩子的耳朵就飞了起来,无论说什么,他/她也是听不见的。

这是我见证的武汉的青春,把汗湿的背心干透了,把擦过眼泪的脸洗净了,离家出走一次又回来了……无论怎样躁动不安的青春,也总有尘埃落定的时候。

武汉的黄昏总是落日苍莽,狼烟浩荡。

她安静得像个南国的孤岛,她喧哗沸腾的时候,就是即待喷薄的火山。

她叫达达,她在人生的前半段,她不知道从哪儿来,也不知道将到哪儿去?

她夹在尴尬的中间段,时间如同浑浊的空气,看不见来时的路,却也看不透迷雾那端的终点。

那年身体刚刚长成,半熟不熟,半女不女,夹在性别尴尬的中间段,有时候接受自己,有时候恨自己。

那年她夹在人生尴尬的中间段,混沌踟躇,只知道世界大了,自己小了。

 4 ) 没标题

张一白的《好奇害死猫》,是讲重庆的,这部《达达》发生在武汉,可电影的氛围给我感觉都差不多。

我对武汉和重庆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天色灰蒙蒙的,半阴不阴的夏天,我骑着半旧地,咯吱咯吱的自行车,身上的汗把衣服都汗的粘粘的,但又没有湿,像是穿着阴雨天没完全晒干的衣服,但又不似那样清凉,于是我感到燥起来了,猛地蹬几下自行车,穿进一个石板小巷子,又穿出来,巷口幽幽的风把我身上的躁热带走,身上的汗冷却下来,我整个人更潮了,像一根浸了水的秋葵一样,又凉快又压抑又难堪。

成都也是这样,一南一北,可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样。

 5 ) 把现实放下,跳一支舞吧

1999年,张元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整整十年,这一年他的作品《过年回家》终于获得了公映许可证,这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也是艰难的。

因为在最初的十年中,张元最渴望看到的就是灯光亮起时观众们的反应,可是《妈妈》、《北京杂种》、《东宫西宫》这些优秀却也与主流文化不相类同的作品无一有此殊荣。

这一遗憾终于在1999年被弥补,从这一年之后,张元的作品便开始进入“后张元时代”,一个大众能听到张元的声音的时代,也是一个张元开始为观众着想的时代。

2009年,又一个十年,经历了蛰伏,张元带着新片《达达》重回大众视野,张元说自己找到了“一种节奏”。

也有人说这部影片是“非张元”的,它有一种不同于他作的保守和收敛,我却觉得这影片是真真正正属于张元的,而恰恰是因为这份难得的尘埃落定。

达达,这曾经是一个反派运动的名字,他们打破道德桎梏、挑战传统文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也曾是中国摇滚新生代中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乐队的名字,几个年轻人,自说自话,执着地表达。

而在电影中,达达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我不能确定创作者的初衷为何,但我看到了他们的相似——固执、强烈、无法无天的向外冲撞跳跃,打破自我,继而重塑,却从未皈依为任何一个群体的一个分子。

达达这个武汉女孩,像传说中的武汉妹子一样泼辣勇敢,也像任何一个年轻女孩一样敏感脆弱。

在城市的陋巷中,她是一抹暗花,印在台球厅油腻腻的墙壁上孤芳自赏,径自跳着Fado,她的母亲是个可怜女人,渴望得到任何一个男人的保护,所以让一个同时觊觎母女两人的猥琐男人入住了达达的家,不但一再侵犯,还告诉达达她并非亲生。

身心都无法得到依靠的达达投靠了男孩赵野,他们由一次偷窥结识,却在“寻母”的旅途上建立了相依为命的情感。

颠沛流离过后,两人回归的路却因达达杀死继父戛然而止,赵野逃了,达达沉沦了。

影片的结局是一段妖娆的Fado,在音乐响起前,达达说“赵野,我要去自首,你会等我么?

”秉承着第六代导演的精神,影片中的无父和无我情结一直沉沉地压着,亲父从未被提及,继父在贪婪的觊觎后死去,本以为能够提供依靠的赵野也懦弱地逃离。

只剩下母亲在机器声中失语,达达睁着大大的眼睛在期待中惊醒。

身世不明——不知道自己是谁,地点不明——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前途不明——我算过命说我生不出来孩子。

窗口梦幻的世界对她来说,新鲜透明:身体可以舞蹈,可以展示,爱情可以玩于股掌,欲拒还迎;可门口现实的世界却危险重重:独自在家一定要紧锁房门,只是换衣吹头发也会遭人非议。

就像影片的构图,人物总被挤在逼仄的边角,或者被冗杂的前后景遮挡,能够生存的空间小之又小,能够看清的视线又有多少呢。

一句“我觉得你挺有味道的”,在继父口中可以是挑衅的迷药,在赵野口中却是质朴的表白,达达分辨不清了,她被吓怕了,所以只能拒绝,不去相信就不会被欺骗。

无父,继而寻母——这是寻找幻想中窗外的世界,也是寻找完美的“如果”句式。

如果一个富有、美丽的女人是我的妈妈……可她是个神经病;如果,一个卖唱女也是我妈妈……那我不如回家去。

线性的叙事让一切看上去合情合理,可后现代的跳跃却让我们无法信服。

达达相信了一句胡话,不求解,不告知,就说去寻母,然后去向一个她自己可能都不认识的地方,找到旅店老板给的一个莫名其妙的地址,胡闹一番之后又玩累了想回家。

这中间的各种理由和逻辑都被统统省略,只留给我们一个像私奔一样却不浪漫的旅程。

所以与其说是寻母,不如说是寻找一种母体一般的归属,寻找属于自己的身份。

达达觉得自己在家中变得多余,于是想找到少了自己就无法运转的那个宇宙,她在急急奔走的路上,发现赵野是那个宇宙,从前的家也同样是。

于是,镜头中出现了金鱼的死亡,这无疑是个体重组的暗示,过去的那个达达被丢在了路上,她现在一无所有,可以赤条条地回到那颗温暖的子宫中,像婴儿一样重新成长。

这是一个成人世界的寓言故事,张元试图用舞蹈去营造举重若轻的气氛,他希望达达在迷幻的意大利曲风中排解这个世界赋予她的许多无法担当的重负,可事实上实现的并不彻底,片中沉郁的古乐似乎才是影片的主调。

赵野逃跑后的达达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堕落,失去自我,可赵野回来后的达达也顺势变成了她人。

她不再是穿着背心短裤的丫头,而是一袭黑衣,心如止水的成熟女人。

事情随风褪色,青春业已告终,但是这一切终会在达达身上留下印记,有些可以看到,有些却永远无法察觉。

张元的作品总在试图用浪漫的话讲极端的故事,用委婉的话讲真实的故事,正如他对待作品,是认真的,也是孩子气的。

《达达》中的演员、编剧统统都很年轻,他们缺乏经验,也还没有在体制中找到划归自己的条框,但是张元却乐于趁着此时放他们流浪在电影中,这样的新鲜和真实才是难得的。

所以这部电影也不是一部能被划归的作品,它从始至终就是一支舞,跳给别人看,也跳给自己看。

 6 ) 关于《达达》的黑色记忆

大约一年之前,我见到李霄峰,那是为了《达达》;大约一年之后,我写着《达达》,可李霄峰却终于还是要离开上海了。

《达达》上映了,可却被堵在上海门外,李霄峰沉重地提着《达达》拷贝横亘在时间的中央,我想,这大概就是荒诞了。

距离使影评成为了一种尴尬的东西。

这一年来,我从李霄峰口中,从亮亮口中,得知了太多关于《达达》的事情,于是,当两星期前,当李霄峰那辆对我而言本应闪躲于上海街头的车行驶在长安街上时,他说,顺便把张元这事给办了吧,意思就是还记着我们当初相识的原因,而我说,还是算了吧。

我想着自己写影评,做影评节目,一向都是端着,理论的护甲包裹着,冷兵器是对着外;而《达达》呢,我甚至都找不到一个切入点,找不到一个可以安身的保护膜,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达达》太“小”了,“小”得任何宏大的解读都有些不着边际。

前些日子,李霄峰自己写了篇文章,回忆年少时的一位女同学,在记忆的撩拨里身体的乖张、放肆、欲望与偏执,我想是《达达》最准确的注脚;而这种故事,在李霄峰的生命中有,在赵野的生命中也有,在所有经历过青春期懵懂和挣扎的男生的生命里都有。

《达达》太普通了,普通得早已忘却它原本是一部关于暴力和原谅的电影。

可《达达》本来就不说些什么。

赵野是沉默的,达达是沉默的,达达的母亲是沉默的,只有她的继父醉着酒,犯着叽哩咕噜,最终,却也死了,只有误认的亲生母亲喋喋不休,原来,她是神经病了。

《达达》更多的是看与行动。

赵野不吱一声地盯着达达跳舞,达达不吱一声地离家出走,工厂的机械声淹没了达达母亲的哭声,赵野从景深处走到镜头前,在灯光斑驳处,贼贼地一笑,观众们乐了。

张元说,他们演得就是自己。

可他们演得还能是谁呢?

对于赵野的寡言,赵野的疯狂,赵野的偏执,赵野偶一为之却犹如华彩般的幽默,我都过于地熟悉了。

张元说《达达》是为李昕芸量身定做的,于是,达达在开场的长镜头中肆意地舞蹈;而我总是有私心,想如果这个故事如果能像故事的第二组镜头那般从赵野的视角讲,那该有多好:大热天中窥探的眼神、刺激的流汗,石栏杆阻隔了欲望,却也在缝隙中默默流淌。

这大概是所有有关青春期荷尔蒙的电影中最为俗套的段落了吧,可却会因为你知晓某一个人而变得无法简单而又不负责任地述说。

在认识李霄峰的一年里,他从戒备到掏心掏肺,我总是无以面对,总是藏着掖着,他的讷于言最终得以爆发,而我的讷于言呢,却越发反衬出自己的懦弱。

如果《达达》的故事发生在真实世界里,那赵野和达达所能遭遇的,肯定是侧目;中国本来就没变过。

所幸的是,《达达》是部电影。

而在真实的世界里,李霄峰真实地存在着。

如果说《达达》只是一部关于青春的叛逆与寻找、身体的骚动与寂落的电影的话,那么,李霄峰比赵野精彩得多。

生活比虚构更加荒诞,更加残酷,更加肆无忌惮地被欲望、被理想、被窘迫、被寂寞、被愤怒、被愤怒而又无为的无奈、被寂寞而又不得的无助、被欲望而又失望的无聊、被理想而又怀疑的空无、被窘迫而又不得不生存的讽刺,所裹挟着,要挟着,威胁着,每个人都是个人质,关于此,李霄峰懂得比赵野多,懂得也比我多。

在比认识李霄峰更早的时候,张元为了他的个人摄影展来到了上海,我得以第一次认识和采访张元。

张元回到北京,那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事情便发生了,于是,采访带子压了箱底。

后来听李霄峰说,那次在上海,就在那采访的或前或后,他们都在一起。

于是,在一年多前,我因为陌生而无法言说《达达》,一年多后,我因为熟悉而无法言说《达达》。

我决定,就让那盘带子压着箱底吧。

是为记。

 7 ) 是中央6进步还是张导演被招安了

这片要是内地某个新导演的作品,也许不会有那么多人非议,不会说它做作,但它的导演却是张元,第六代的领军人物,出了一个《绿茶》作品部部禁。

所我我就倍感意外,这电影竟然是电影频道投资,张导演怎么TM的和中央6扯上了呢?

是中央6进步还是张导演被招安了呢?

不得而知,但影片的结尾很有被招安的感觉,看过电影这么久了,我始终对结尾耿耿于怀。

烂尾,被和谐了的结尾,杀了人,多高的境界,才能想到去自首?

要是我这么安分的人也不会去自首,奶奶的。

可以说那个男人失足掉下,达达可以继续骚性下去,她骨子里偷着这股劲,可以去当小姐,会是个很有个性的小姐。

他妈的,赵野为啥要去逃避,他完全可以抓住这点控制达达,让她做自己的女人,她当小姐,你可以拉皮条,为爱拉皮条。

这都不是不可以的.电影本身还可以,很有代入感,我都想可以陪这么个自己喜欢的人坐火车,无论去哪里,或去干什么。

这种故事,不只在赵野的生命中有,在所有经历过青春期懵懂和挣扎的男生的生命里都有,虽然我没有,但我也渴望拥有。

 8 )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一个人坐在影院的最后一排看这场大概不到十人到场的首映达达,我只是轻声唤你,你的腰线轻摇,你的头发慢拨,双手习惯性的插口袋,总是不停梳头,那些青春的印记,浅浅的,蔓延。

我只想说:还好我是亲生的。

与电影有关的:1.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不觉与电影够贴切2.落入俗套且陡然的结局,大减分数3.女1很像赵薇4.残缺的片段和大面积氛围渲染,有模仿的痕迹5.我是菜鸟,请别介意

 9 ) 因为我拍的是“青春”

很多时候电影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窘境:没有合适的剧本(甚至没有剧本)却被迫要拍一部并不算太差的电影(即便亏本也不能没个性)。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类型片都会在单纯的感官刺激上做文章--炫目的打斗、四溅的血浆等等,而文艺片则办法不多。

一个令人惊艳的女主角、富有特色的画面都是加分手段,余下来就只能靠导演的名气了。

本片就是如此。

很多导演拍的影片有太多设计、制造的意味在里面———窗明几净的场景,男女主人公不仅相貌不凡,而且有着电台DJ般优美的嗓音,用CCTV主播一般标准的国语对话,就连每一个出现的群众演员都穿着得体———这种画面让你一看便觉得“这就是电影”。

诚然,电影就是制造和设计的艺术,没有任何加工的直白画面那就叫生活,可是加工水平的高下是很有讲究滴。

怎样既能保持生活的原有风味,又能赋予其恰到好处的美感,这就看导演的品位和功力了。

张元是此中高手。

在本片开头,你能听到夏天的蝉鸣、看到树叶摇曳的影子、人们趿拉着拖鞋在巷子里随意走动,女孩在自己逼仄的小阁楼上睁开惺忪的睡眼,耳朵里还插着睡前听的耳机,窗外有对过房檐上的男孩偷偷投来的目光。

他的画面总是保留了生活最原汁原味的一面,却又在其平凡普通中发掘出浪漫的东西,这不是一种突然而至、毫无来由的东西,不是飘然若仙、风华绝代的美,更不绮丽多姿、华美雍容,它还是源自你生活的这个场景、源于你每日所看所接触所感知到的,但却触碰到你心里最柔软的某个所在。

这样风格的画面、配一个漂亮又不失个性的女主角、再说个不错的青春故事,想不成为佳作也难。

可惜,本片的气质和味道在那个令人惊艳的开头后便戛然而止了,优美的序曲过后,便进入枯燥的叙事部分。

青春这个词总和一些莫名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但无论是怎样的颓废和茫然,其实都源自一颗浮躁的心。

在循规蹈矩地充实生活了多年后,突然看到了人生残酷的结果,有一种猛醒的错觉,久而久之便对结果前的过程失去了兴趣,觉得无论怎么色彩斑斓的过程,最后均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的虚无感倏忽而至。

青春就是这样的梦醒时刻。

达达便处于这样的时刻,她开始怀疑自己现有的生活、怀疑自己已经得到的爱、怀疑自己将来还能否继续得到爱,在怀疑中开始了某段很无病呻吟的旅程——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明天在等着自己———而实际上明天早就像一个已被掘就的坟墓就等着你跳进去。

可不管怎样,她还是带着幻想上路了。

影片将青春特有的迷离、茫然、激情、颓废标签化地堆砌在一起,由于故事本身的薄弱,故而有强烈的碎片感。

导演或许是想通过达达离家出走寻找生母、杀死其母的情人这些情节来表现“弑父”这样的成人符号,可惜没有深入刻画其中的矛盾,人物不丰满,戏剧冲突也不够,在有一个不错的故事梗概的情况下又错过了这个故事,或者没将故事最精彩的一面叙述出来,此为本片最大的败笔。

可能因为此片拍的是青春,所以导演能理所当然地忽视情节。

只因如此敏感伤怀的时期是文艺作品大量诞生和吸收的不二时段,所以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处于这一时段的人群是一个黄金市场。

小说市场有大量靠此生存的青春写手,每日制造文字幻梦;电视剧市场有大量靠此生存的俊男美女,每天说着同样无聊的台词;电影市场则有不少靠此获奖的导演,每日带着鄙视(实则羡慕)的目光看着商业片的同行大赚特赚。

所以,每个导演在无题材可拍时,便能轻易跳进这个世界,随意编出完全不着边际的故事而又不会被人指斥,即便有人质疑,他们也能说:青春就是这样无序的!

 10 ) 第六代,还在路上?

首先要击掌恭喜国产片9月份在广电总局的政策下得以重新占领国内银幕,尽管质量、票房种种情况还有很多不如人意之处,但数量繁多、百花齐放的整体态势还是让人欣喜,尤其是百花齐放,各种类型的国产影片能够进入影院和观众见面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国内的电影产业的确处在快速上升状态。

产业的蓬勃给很多导演创造了机会,第六代导演们也纷纷亮出新作,有趣的是9月11号一天就有两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同时亮相,管虎的《斗牛》和张元的《达达》,相信这只是发行市场运作的巧合,并非两个导演想同台PK,可既然一起来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

管虎早年在《头发乱了》这样明显第六代标签的电影后走了条和其他第六代死磕地下电影不尽相同的道路,他迅速转向了电视剧创作,用极具电影创作的手法拍摄了《冬至》、《黑洞》、《生存之民工》等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期间也执导了一些电视电影,02年的《西施眼》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但在国内影响不大。

从几部电视剧和电影的质量和口碑都看得出管虎是把市场要求和艺术追求平衡地比较出色的导演,《斗牛》果然也借用了黄渤和闫妮打出了喜剧这张目前中国电影的市场通行证。

可这是一部很拧吧的喜剧,影片一开始就是全村百姓都被日本人杀光后死寂灰暗的华北农村,幸存者牛二和一头荷兰奶牛负责把整部戏撑下去,这能是喜剧吗?

这样沉重的开局带有很强的荒诞感,让观众怀疑场景的真实性,而牛二和奶牛的登场和不断的闪回叙事证实了故事的真实性,一度很怀疑这种不断的插叙会影响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可现场不断的笑声证明导演成功地让观众更聚焦在黄渤彻底放开的独角表演中了。

黄渤的表演堪称出色但绝非很多人溢美的完美深刻,他承担的让观众笑和继续看下去两大任务都成功完成,但所谓的精彩表现也只是非常本色的面部表情或讥诮的方言,对人物内心缺少关照,而闫妮的表演因为戏份少而浅几乎没什么亮色可言。

看得出管虎还是想通过影片中说很多东西,在战争、喜剧等类型片的包裹之下依然是对人生存意义的拷问,在那样一个人命如蝼蚁般残酷而荒诞的环境下,牛二能生存下去表面的意义是遵守承诺保护奶牛还给八路军这样一个宏大的道德命题,实际上导演想要说的是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人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和动力。

导演张元被公众所知晓并不是因为的他的电影而是前段时间他的“吸毒丑闻”,其实这原本并不能对他的电影产生什么优或劣的影响,可传媒的可怕力量却可以用他的负面新闻来为影片宣传造势,张元或许无可奈何或许暗自窃喜。

《达达》的影片宣传语是“岩井俊二”式的影片,是90后女孩的情欲心灵史,其实这只是部70、80后青春臆想片,这样说绝无讽刺之意,相反我还挺喜欢这部影片的感觉,只是感觉。

影片开始于男孩赵野对达达身着内衣舞蹈的窥视,这种窥视很难推脱性的暗示,好在赵野和达达随后的相识、相知、相伴都相当的干净,否则公映无望也。

青春必须残酷才有故事,于是达达的母亲据说不是亲生的,于是有个猥琐中年男始终盘踞在家里对他们母女两都虎视眈眈,于是有了一段达达和赵野寻母的旅程。

寻找的结果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像达达所说:干吗这么严肃,我们出来就好好玩玩,和我一起出来一定会很开心。

可开心的时光短暂,苦闷和纠结确是长久,自我身份的迷失让达达始终无法停止寻找,而赵野只是迷恋着达达,所以当达达问他喜欢她什么时,他只能大而化之的说:我觉得你挺有味道的。

靠情绪推进影片非常困难,一般需要剧情的转折来推动人物和故事的发展,于是达达将猥琐中年男推下了楼去,责任的承担成为青春走向成熟、迷失回归本位的标志,达达再次找到赵野时内心已经平静而坚定,再次跳起的舞蹈虽无声却仍旧美丽。

近几年第六代导演相继告别地下,浮出水面,可浮出水面的他们却正遇到比审查制度更为残酷的市场考验,再次上路,希望他们一路走好。

《达达》短评

一点点小风情

5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2009,杭州庆春路庆春电影世界。补登豆瓣。

10分钟前
  • 骑马的丁丁
  • 推荐

因为Rocky五星不解释,克制是美德。

13分钟前
  • sipisilent
  • 力荐

张元也是嗑药的主,就是拍出来的片子一般。可能是国内的药太次了。

14分钟前
  • 赵五一
  • 较差

脱一个行不。

1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臭名昭著的张元导演好像也没有那么烂嘛。看前半部本来以为是一部主角电影,女主角是有这个实力的,可惜电影后半部分变差了,李萧峰是有点演技的,可惜眼睛太小不适合演主角。

20分钟前
  • 潜心解剖学
  • 推荐

“你喜欢我什么呀?”“你挺有味道的!”

25分钟前
  • 大科学
  • 还行

你在忍什么

30分钟前
  • 年迈的小蚂蚁
  • 较差

张元永远都是“少了点什么”的感觉

34分钟前
  • 阿三
  • 还行

@北京新天地。感谢新京报·星期五。

37分钟前
  • 萝卜斯特宇治
  • 还行

我爱达达

40分钟前
  • _Phenomenon
  • 推荐

女演员不错。中国电影向来无感动方向,或者说太深,观众没有达到足以被其感动的境界;或者说太浅,那就不说了。。

44分钟前
  • 薛定谔的优雅
  • 还行

男女主角太棒了。

47分钟前
  • 绒毛君
  • 力荐

忧美故事僵硬的表达

49分钟前
  • 邓君一
  • 还行

平淡吧,只能说没有期待中的好。暗恋,偷窥,离家奔走,特立独行,郁执愠怒。这些青春里司空见惯的事情,张元表达得略显苍白模糊。不过那首西班牙歌和结尾达达的翩翩起舞倒是给我写些小惊喜。。

54分钟前
  • 还行

我看过的片儿里,为数不多的一颗星。

56分钟前
  • 鑫豆鑫豆
  • 很差

光线色彩摄影很美。女主角长得既像赵薇又像周迅又像张韶涵又像姚晨又像舒淇,总有一面适合你。看完得出结论一条:美女+帅哥=偶像片,美女+路人甲=文艺片。此乃文艺片是也。

58分钟前
  • vesperos
  • 还行

没看懂

1小时前
  • 罗杯茶
  • 较差

女主是大陆陈意涵,台词“我觉得你挺有味道的”感觉是导演的恶趣味吧,还摆在桌面上让大家看。剧情流水账、一塌糊涂,去找妈妈最后无疾而终,回来达达杀了陈叔,女方没跑,目击者的男方跑了,最后女方表白男方后并去自首。。。文艺片拍成这水准,也是无语,最起码人家暖那部就挺好,香川照之演的那个。本来给2星,但是喜欢火车和它的声音再加上达达的性格我很喜欢,我比较内向加忧郁,想找一个活泼开朗的,性格中和一下,所以,再多给一星,三星吧

1小时前
  • 郎庆春
  • 还行

真的好无趣啊,我居然看完了,披着文艺外衣的各种莫名其妙……哄小孩睡觉的故事吧。。

1小时前
  • Falleth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