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卢森堡
Люксембург,卢森堡,卢森堡,寻父冒险记(台),Luxembourg, Luxembourg
导演:安东尼奥·卢基奇
主演:Amil Nasirov,Ramil Nasirov,Nataliya Gnitiy,Lyudmyla Sachenko,Viktor Drapikovsky,Doris Maidanyuk,Karina Cherchevych,克塞尼娅·米希纳,Alex Avvakumov,Wolodymyr Holosnyak,Oksana Bandura,Sergey Yary
类型:电影地区:乌克兰语言:乌克兰语,德语年份:2022
简介:一对双胞胎兄弟听闻他们久未谋面的父亲在卢森堡抱恙,于是踏上了去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旅程。他们找到的男人会是他们记忆中的那个坏蛋父亲吗?详细 >
【北影节天幕新影云4.23】即便是乌克兰喜剧也带着浓烈的感伤味。喜剧元素不做作,前部分哥哥着墨过少,刻画略刻板简单。
看得很亲切,寻父是个沉重的时代命题,乌克兰的社会转型、阶层对比等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呼应。轻巧的喜剧性转折和厚重的情感浓度让片子加分不少,男主湿漉漉的鹿眼也救了他。(不太理解导演对身高的迷思 /既然是双胞胎为什么拍得像一人分饰两角??#bjiff2023
#SIFF2023 像在看大纲文,作者想写的情节就顺滑不想写的就大笔一挥 最后加油站到叶子的部分情感到位了
红衣弟弟真的是个毫无教养不守规矩的人渣!令人厌恶。
双胞胎寻父之旅,好笑也伤感,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23年上影节最后一部 三星半 很多幽默的瞬间和有趣的镜头 但还不足以串成一整个故事
#79th Venice# 地平线单元入围。不及导演前作《沉默吾思》。不过上一部解决母子关系这部解决父子关系也还挺有趣的。片子大问题是剧作各种断裂,悬念也好麦格芬也罢,寻父之旅其实一点都不重要而是通过兄弟俩的差异来写父亲缺失的影响和各自的成长线(警察与小混混这个兄弟设定还挺来戏的),视角跳来跳去去,戏虽然有趣但是写得又太散漫……虽说第三幕还是写得挺不错尤其结尾还真是蛮动人的,不过第二幕实在太碎了……
表现为情节剧的拙劣写作掩盖了所有可能的隐喻,各种意义上看都感觉太刻意。2.6
一想到开场父亲出场的利落干脆和之后大部分时间的愚钝琐碎形成对比就非常感动。记忆是一面家了太多滤镜的镜子,在生活的另一面想象是对生活困苦的更进一层诠释
7分。片名莫名其妙,电影还不错。孪生兄弟长大后一个成了毒贩,另一个是警察。他俩的生活交集不多,但无形中却相互影响。有一天,乌克兰驻卢森堡领事馆工作人员告诉弟弟,他的父亲命不久矣。与父亲失联许多年的弟弟想方设法要去卢森堡,却因犯罪无法前往,哥哥也因为弟弟的行为失去升职的机会。最终他们还是去了卢森堡,不过死去的那人不是他们的父亲。弟弟因为假释期出国无法回到乌克兰,哥哥一个人回去的路上却意外遇到了几十年不见的父亲。乌克兰版的寻父,年迈的落魄父亲是俄罗斯的化身?虽然感情不及以前那么深,但却依然为父亲的衰弱而感到悲伤。
很惊喜,只是我一想到后期是战时在防空洞里做的,好像笑声就要凝固起来。
很难集中精神看,部分因为所看的版本没有声音。/两兄弟从乌克兰去卢森堡见父亲(其实别人搞错了),路上的篇幅不多,也没有《雨人》那样的有趣。/人生感悟,对于其他人,最多只是几行警言金句。东欧的小混混,对于我等,就更隔膜了。
电影的节奏处理的挺好的,比较奇怪的是导演用第一人称叙事但设定又是双胞胎,所以叙事主体有点混乱。
#SIFF第五场。前半段为了突出兄弟二人性格的不同将多段笑点尴尬的“小品段子”剪辑在一起,呈现出的剧情破碎不连贯,而且耽误了太多时间,后面踏上卢森堡的温情又来的突然,一时很难进到情绪中。这样的题材,如果拍成公路电影,我想效果会更好。
这是特定环境的特定产物,有属于嗅觉的独特的价值观,借以公路旅行的噱头,实现了最终的和解
#25th SIFF
很少看到乌克兰电影,略颓废的社会比印象里的东欧现实要好许多。电影并不沉闷,还有点小幽默。它把乌克兰人的那种自卑跟现代追求写进故事里了。卢森堡寻父是个文化意象,它用生命的轻跟重来形容能离开的距离,我记得《美国丽人》里也有类似的对生活的感触。命运总想摆脱现实,但却并不能够。
这不是公路片也算不上喜剧、主角抛弃了弟弟就如当年父亲抛弃他们兄弟俩一样。兄弟去卢森堡挪车快挪出国了。
3.5+.乌克兰忧郁轻喜剧.地缘政治暗线.加油站无声表演提气儿.年轻化拍法、年轻人对死的观看,年轻视点、寻父之旅,年轻人的迷惘荒诞冷幽默.一个人越是“轻”就越难以猜到,他最终会落到哪里.风会把他们带到哪里,也许是卢森堡.
4.5 很棒的一部电影,导演蛮有趣。很自由,流浪叙事,“我怎么也挤不出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