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补完了一直放着的《重力小丑》。
一向的缓慢节奏,两个小时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在结尾的时候不知不觉泪目,这好像是我看日影的一贯流程。
看过三部改编庆太郎的作品,father,魔王,最喜欢今天看这部。
我想说“”《重力》的标签是悬疑,推理。
但是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远远超过推理之上的,还是探讨那个核心的问题“人性”。
从整个叙事节奏到画面都是淡化了推理,对于观众来说,真相也许并不那么重要,而重点是这对美好的兄弟。。
很简单的平行蒙太奇,一条线是纵火事件的发展,一条是兄弟成长的回忆。
事情一步一步发展,真相一步一步揭示,像是一切都是注定,一种无力的宿命感吧。
日本人心中灰色的那一面,一直是我们不能理解的,《重力》也是灰色的。
一个原本完满的家庭背后的秘密。
导演曾说《重力》是一部有光和影的作品。
坏人犯下的罪以及最后的态度恶到极致。
而温柔的爸爸隐忍的妈妈朴实的哥哥则是善的代表。
春则是光和影的结合,惊叹天然呆masaki在18岁的时候能将一个内心装下整个宇宙的创伤少年演绎的这么完美(颜值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加藤亮的泉水,像爸爸一样老实善良责任感,有些沉闷的形象。
不如弟弟的长相,才华却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观众的目光一步步吸引到他那去。
泉水计划复仇后对小春说,不能一直保护他了。
哥哥和父亲一样用小春说的非暴力,温柔的方式在保护春保护这个家。
而春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这个家,从哥哥被坏小孩欺负和妈妈被嘲讽春的捍卫,到后来的报仇,都不只是春自我救赎,更是春保护这个家的方式。
从爸爸决定小春生下来那一刻起,兄弟的命运就交织在一起。
小春拉哥哥一起查纵火犯,涂鸦上留下基因的线索,或许他知道泉水一定能发现,或许他希望有人能阻止自己(?
),最后对泉水说因为他在会更好,看起来老套的日式兄弟情却又在这个不平凡的故事里格外感人。
坏人被惩戒,春做的事没有被发现,这是庆太郎给读者最好的礼物,就像小春涂鸦里的“Unforgiven Gets Attacked”不可饶恕之人必然受到惩罚。
影片最后,春从二楼跳下,是他完成了自我救赎,他成了不受地球重力束缚可以自由快乐的小丑。
经过这一切后,他们才真正理解童年爸爸说过:“只要无忧无虑的活著,地球的重力就会消失无踪。
”听到哥哥说:“春は二階から落ちてきた”的时候心跟着春一起落下。
想看這部電影滿長一段時間的,直到最近好像終於進入屬於我自己的「日影週期」特別想看日本電影,於是也就順理成章地想盡辦法去看了。
本片改編自同名小說〈重力小丑〉,屬於一部親情、犯罪電影,對我來說甚至有一點點像加入犯罪因子的《如父如子》,也讓我意識到原來身份認同的問題同時也與犯罪問題息息相關,雖然小說只是小說,不必太過認真,但其實小說也可以說是社會的影子,或多或少包含了一些隱喻。
故事圍繞在春與泉這一對兄弟身上,然而這個家庭卻與往常所知有些不同—春是母親與強暴犯生下的兒子,通常這樣悲慘的角色背景會帶來有些矯情的故事,但這部電影卻選擇聚焦在自身的身份認同,再加上直接且純粹的情緒表達讓這部電影不僅不矯情,也與常見的日式小清新電影有些不同,簡單來說是一部能讓人記憶猶新的電影。
如我前述所說,本片其實與《如父如子》所探討的主題有些相似,究竟「基因」是不是就決定了一切?
而無論是《重力小丑》或是《如父如子》都試著去證明:「愛,才是一切。
」
愛,才是一切。
就這部電影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馬戲團裡的小丑,而我們每一天都在高空中試著抵抗地心引力的限制,不斷挑戰高空單槓的拋接雜耍,這項表演正包含了這部電影的主旨:你對自己及他人的信任與質疑,而「愛」這把雙面刃既是這個主旨的成因也是結果。
我們這一生或許都會如此圍繞著某件事打轉,也許你會經歷許多事情與問題,但問題的本質卻幾乎大同小異,對春來說,他一直否定自己的出生也因此或許他這一生都會困在這樣的束縛之中,面對這樣巨大且難以承受的離心力,緊抓著春讓他不至於被拋甩出去的是家人的愛。
本片塑造出一種飄忽不定的氛圍,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難處,在這塵世間浮浮沈沈,而也許是因為本片改編自小說,所以許多設定都特別緊抓主旨,包括主角的家業是生產蜂蜜,採收時期需要靠“離心力”從蜂巢中提取蜂蜜、還有哥哥做的基因實驗,時常也需要使用到”離心機”、另外也包括許多春從高處一躍而下的敘述,似是說明這家人都飄浮在塵世之中,他們努力地抓緊彼此靠近中心,避免被巨大的離心力拋甩出去。
雖然全片都在述說這家人的難,但卻並不代表他們過得不愉快,就像片尾馬戲團中小丑的隱喻一樣,即使高空雜耍是有危險性的,但他們還是享受在高空表演的過程,因為享受,所以就算掉下來也不會覺得痛;雖然春總是有些害怕他人的眼光,但這並不代表他無法享受生活,因為家人給了他滿滿的愛,所以就算這個社會對他充滿了偏見,春依然能繼續在塵世之中闖蕩。
整體來說,算是一部四平八穩的電影,讓我比較意外又佩服的是,雖然本片加入了犯罪因子但卻格外溫柔;雖說本片與熟悉的日本電影的風格有些不同,但總是能在其中找到特別舒服的溫度,流動在人物與人物之間。
*收录于《重力小丑》电影DVD随盒小册子中 《重力小丑》对我来说,是至今最中意的一部作品。
这与作品的完成度和评价、获得的成就感等无关,大概与完成作品,出道才三年的那个时候的自己的状况和充满干劲的心情是有关系的。
因此,这之后我也会一直喜欢这部作品。
只提取出故事概要的话,这部作品写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实际上,也曾听过“真是个不过如此的故事啊”这样的感想,我对此无法反驳。
但是,用比较抽象的说法,在写这个故事时,我想写的是“既不积极也不悲观”、“没有明确的结局但使人感到爽快”的故事。
责编始终说:“我想读到一个即使不会落泪也会很感动的故事。
”真的是非常恰当的说法。
我想写出一个有“冷摇滚”感觉的作品。
正因为如此喜欢这部作品,我对于电影化实在没什么兴趣。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答应了电影化呢?
当然是有所原因的。
一点是因为在作品发表后,剧本家相泽友子老师立刻联系了我,说很钟意这部作品。
另一点是,我单纯地想着:“实际上能实现电影化作品的可不多不是吗。
”不过,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最初见面时,相泽老师说道:“这部电影只应当由能感受到对《重力小丑》这部作品怀抱爱意的人来制作,我认为能够将这样的人聚集起来。
” 那之后又过了几年,当电影化这件事越来越接近现实的时候,“还是不要拍成电影比较好吧”,我开始有了这样复杂的心情(真是非常抱歉),每当这时,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相泽老师所说的那句话。
电影制作完成的时候,说实话,我对于观看这部电影感到不安。
倒没有具体担心的问题。
只是对于《重力小丑》的故事拍成电影可能会变成普通的“亲情故事”这样的事情感到害怕。
我十分担忧,在观看了电影的试映会后,大家要摆出什么表情好呢?
但是,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
那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有和原作有出入的地方,也有省略的台词,还有一些人物没有出场。
对于和原作的差异感到介意的观众可能还是会觉得有些不满足吧。
但是原作与电影核心的部分是共有的,最为重要的是,《重力小丑》成为了非常细腻的、充满电影感的电影。
一定是像相泽老师所说的(所期望的),热爱这部作品的人聚集了起来吧。
无论是哪位演员都有着“自然的存在感”。
另外,荧幕中的兄弟二人,确实演绎出了我所写的“冷摇滚”。
我有着这样的感觉。
伊坂幸太郎
加濑亮的内敛温柔,冈田将生的明媚而又带着青春气息的文艺,故事缓缓道来,结局已然知晓,但在温情的推动下,一直这样静静地看完,且至今回味留香,小说和电影都值得一看!
两兄弟的名字小春,从二楼一跃而下!
文艺悬念,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勾住了心弦!
这个樱花盛开的春天,那个少年一跃而下!
因为我除恶扬善时会带上你和它的啊!
兄弟的羁绊,一个温柔内敛,一个阳光帅气!
哥哥偶尔会嫉妒弟弟,却一直在守护他!
春
泉水和春
侧脸美如画
每张照片后都有一个“夏”的幽灵
小哥当年颜如水
眼睛
还是侧脸
温柔内敛的哥哥,为了守护弟弟,也会不惜起杀意
春和生父唯一同框,却是生离死别
兄弟情甚是让人羡慕
两人剧中相差3岁,实际相差15岁
和哥哥打电话,笑意盎然
迷妹求拍照,冷眼相对
绝对没有往其它方向想的意思你不在的话,我会很不安。
其实我很胆小!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盛夏光年我敢肯定至今为止,你对你的行为已经考虑并烦恼了成千上百次!
没有哪个警察或法官有权说你不应该这样做!
做了坏事之后
相互守护的兄弟情
一切将释然
小春,从二楼一跃而下假如你享受着生活,就能摆脱地球的重力,我们一家也像是漂浮在空中一样的。
每个人活着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背后艰辛,而小丑却能背负着这艰辛把快乐带给他人,重力小丑就这样“形成了”。
幸福的一家人
看名字不知道说啥,看演员表超级喜欢的一部片子。
日影就是这点好,跟着演员看片一般不会失望。
比如说漫改小王子的片子就打发一下时间好了;我吉高妹子的片子都有点怪怪的文艺范;以及小日向自带温情的脸;亮哥一向是演技保证,虽然我挺喜欢他的颜,奈何他不爱靠脸吃饭;冈田弟弟是唯一的变数,他对接戏倒是各种不挑,幸亏生的一副好皮囊。
所以就看了。
影片一开头充满了日式青春片的氛围:春日、学校、樱花、英雄救美。
冈田从二楼一跃而下的身影太帅了。
可是接下去片子又拐到文艺片的路上去了。
实验室的闲聊、兄弟间的日常、和父亲的交流都那么缓慢,波澜不惊。
然后是涂鸦纵火,穿插着回忆。
回忆才是大杀器。
父母的初识,不得不说母亲是最有眼光的。
不看外貌经济条件家世背景,挑了身处绝境仍然从容乐观的父亲,事实证明只有这样的人才充满包容之心。
然后悲剧降临。
在世界各地可能每时每刻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在世界各地无论是标榜自由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落后愚昧的地区人们往往指责的是受害人。
几个回忆的片段,路人甲乙们的嘴脸,让人忘记了国界。
特别是女人,女人们更会借机羞辱嘲笑受害的女人。
这是最压抑的部分。
也解释了哥哥查明真相想要复仇的动机:对这一家所犯的罪不仅仅是伤害了母亲,而且伤害了全家,尤其是弟弟。
犯人居然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无罪,可惜了我的渡边叔。
反观现实,日本好像真有这么个类似案例,不同的是他把母亲杀死,把婴儿也杀死。
最终毫无悔改之意,受害人的丈夫打了好久的官司,不记得最终结果怎么样了。
然后夏子登场。
我吉高戏份太少了。
哥哥明白了心地善良的弟弟一直在与自己恶的基因作斗争。
非凡的想象力,艺术才能,对姜汁的喜爱,运动能力,俊俏的外表和冲动的性格都来源于生父,对性的洁身自好也因为生父。
因此内心的矛盾可想而知,可是因为对家人的爱让他有了弑父的决心。
对照白夜行,比为了只见了几面的女孩杀死父亲合理多了。
最终善战胜了恶。
但是过于理想主义了,这可是遍地都是推理作家的日本啊。
杀人放火的居然没有被抓住。
东野笔下揪住一个案子十年不放的刑警们表示不服。
不过我们喜欢就行。
这就是幸太郎特色。
结尾处冈田再次纵身一跃真是太帅了。
PS:大量剧透“春从二楼落下。
”这是第一句话。
湛蓝的天空下,房屋一角,满树的樱花徐徐飘落。
这是第一个镜头。
那我们故事也按时间顺序来讲好了(电影这样主角心思在哪儿镜头就在哪儿的方式真是太赞了,跟我的括号一个体系嘛!
)。
男人和女人相遇于一场因大雪导致的事故中,车上放着罗兰•科克的《Volunteered Slavery》,男人说各种坏消息的语气与说罗兰•柯克时的语气毫无二致,让人以为他只是在说今天天气很好似的。
这种富士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美女坐于右而目不瞬的大豪杰气概彻底征服了美丽的女人(诶,打住,说哪儿去了)。
总之,我要说的是,他们在一起了,并且很快有了一个名叫泉水的可爱的小宝宝,生活美好得犹如夏日的木槿。
但是(但是什么的最讨厌了),厄运还是降临到了这个家庭。
仙台市发现了一起连续强奸案,犯人是一名高中生,作案三十多起,被害人包括了美丽的女人,她在家里遇袭。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女人一直待在家里,心情很低落。
在一个下午,男人打电话回家让女人帮他送一下钱包,女人无奈之下出了门,街上却刚好有祭典,非常热闹。
女人问男人钱包的事儿是不是故意的,男人摸摸嘴唇,说不是。
女人笑了,“你撒谎的时候总是会摸嘴唇的。
”女人告诉男人她可能怀了孕•••在等待医院的结果的时候,男人不知所措,静静地望着天空,乞求神明的帮助。
夕阳让天空绚烂得如同油画,舍弃这个孩子吗,把那个事件当做没有发生,继续生活?
或者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接受它带来的生活的改变?
他决定让妻子生下这个孩子。
夕阳下,这平凡的男人突然让人感受到了坚定的力量。
他们随后搬到了乡下,孩子出生,名叫春,他和泉水共享着同一个名字spring。
两个孩子总是一起玩,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动作,参加同样的活动,即便哥哥腿摔伤了裹上厚厚的石膏,弟弟也用卫生纸缠满腿模仿着哥哥••••••不同的是,春极具绘画天赋。
还在上小学的春的绘画作品获得了金奖,全家人去展馆参观。
大家都被绘画所震撼时,春却不知所踪,泉水找到春,此时两个熊孩子正在为难他,说那幅画是春的爸妈帮他画的。
春当然否认,当泉水要带春离开的时候,两个小孩拦住了泉水。
春看到哥哥被欺负,他一把推开那个欺负哥哥的熊孩子,熊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哭,哭声引来了熊孩子的母亲(我们姑且称呼她为女人B),也引来了泉水和春的父母。
熊孩子的母亲一边安抚着儿子,一边说着春的天赋遗传自父亲,又意味深长地说春和爸爸长得一点儿都不像。
爸爸说,“即使这样,泉水和春都是我的儿子。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他只是在陈述事实罢了。
“当然了,整条街的人都知道!
整条街!
”说完女人B带着她的孩子离开了。
春跑到自己的画面前,取下画框,又一路跑到女人B面前,说:“我和爸爸长得不一样那又怎么样,长得不一样有错吗?
”他举起画框向女人砸去。
随即赶到的爸爸急忙拦住了春,妈妈从春手里夺过画框,看了一眼一脸震惊的爸爸,她不希望丈夫觉得春是个坏孩子,对春说:“住手!
”画框却再次砸向了倒在地上的女人B。
(这一段真是太精彩了,请让我点一个赞,妈妈是希望爸爸觉得孩子不坏吧)回家的路上,爸爸称赞着妈妈做的事儿,妈妈也一脸得意,她可是保护了孩子,保护了家庭呢!
春问 “为什么我那么会画画呢?
”为什么他和爸爸长得不像呢?
为什么别人都在说他呢?
他一定有很多疑问。
爸爸笑着告诉春,“春是毕加索转世哦,因为春出生在毕加索的忌日那天。
”泉水和春都愉快地接受了这个理由。
过了一段时间,在睡前的打闹结束后,春问起泉水,rape(强奸)是什么意思,因为总听到人们在说这个。
泉水想了想,告诉春:“rape,gpape(葡萄),fanta grape(葡萄味的芬达)。
”于是春又满足地睡了。
在春十七岁那一年,妈妈遇车祸去世了。
从医院回到家以后,爸爸告诉了两个儿子春的身世,以及当初作出生下春这个决定的过程。
他告诉两个孩子,“春是我的儿子,我的次子,是泉水的弟弟。
我们这最棒的一家人!
”爸爸在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坚定,没有一丝动摇,没有故作轻松的紧张。
一次又一次,爸爸总是让人感觉到坚实的力量。
(给爸爸赞一个,这一段也很精彩啊)依旧是春的高中时期,他让泉水带着爸爸送的棒球棒,去他高中学校的仓库找他。
他拿着棒球棒,去教训几个男生,几个企图袭击(强奸)班上某个讨人厌的女生的男生。
泉水在一楼等着。
当几个男生被春赶击得纷纷往下逃跑的时候,春从二楼一跃而下,头顶上樱花的花瓣纷纷飘落,镜头美得震撼人心。
当他赶走几个男生以后,姑娘衣衫狼狈却搔首弄姿地走过来向他道谢,春一棒子抵向她的腹部,“我可不是为了救你才来的!
”春长得很帅,不少姑娘纠缠他。
其中有个女生,一直跟踪他,甚至给他的家人造成了不少麻烦。
家里人称呼那女生为夏子,总是跟随春出现的夏。
而到现在,泉水还在学校读基因学相关的研究生,而春则开始在街上帮人清理涂鸦,用他自制的清洁剂,涂鸦可以清理得格外干净。
泉水和春一起在妈妈的忌日回家,看望父亲。
晚上兄弟两坐在一起看电视,新闻正在谈论今天发生的一场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小型火灾,春突然发现火灾发生的地方正好是在他今天清理涂鸦的地点附近。
随后春发现前段时间新闻报告出现火灾的地方附近总是有涂鸦,并且也都几乎没人受伤。
于是兄弟俩怀疑是有人故意纵火,并开始着手调查。
春甚至还带着他的棒球棒和泉水一起埋伏了一个被春认为可能发生纵火事件的地点,但最终火灾发生了,却没找到纵火的人。
在这期间,父亲告诉他们他得了癌症,准备进行手术,父亲说起这些的时候,一如当初跟妈妈说起各种坏消息时的样子。
手术后,父亲又回到了家里。
火灾还在继续,调查也还在继续,经过父亲完拼字游戏的启发,泉水猛然发现火灾附近涂鸦与基因序列组的关系。
泉水和同学谈论起纵火事件时,同学从基因分析犯罪扯到了二十多年前发生的连续强奸案,又说到当初的犯人因为是未成年人,判了五年就出狱了,如今改了名字又回到了这个城市,并且组织着一群高中生卖淫。
泉水在跟踪这个如今名叫葛城的男人到酒吧以期获取他的DNA时,在酒吧遇见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女。
在将葛城的DNA与弟弟的DNA进行比较以后,确认了葛城的确是春的父亲。
泉水去造访葛城,他又在葛城的楼下看见了酒吧的美女。
现今的葛城非但没有对以前的行为有任何反思,还用一套想象力的说法使泉水愤怒之余却无言以对。
(这一段非常精彩,镜头运用很棒,给导演和摄影师一百个赞)回去以后泉水计划要杀死葛城,并为此做着准备。
春依旧调查着纵火事件,在泉水约好葛城谋杀计划的前两天,春找到泉水想聊些什么,烦闷紧张之极的泉水在餐厅狠狠地批评教育了春,然后离开了餐厅,春的脸上写满了伤心绝望。
在餐厅门口,泉水却再次看见了之前在酒吧碰见的大美女。
一番争执解释后才知道这美女竟然是当初跟踪春的夏子,只是她为了变漂亮让春喜欢她整形了而已。
而夏子告诉泉水,一直在纵火的人是春。
当他跑回餐厅,却没有能再找到春。
第二天,泉水在春的房间里发现了藏在甘地海报后面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涂鸦的地点,以及各个发生火灾的地点,夏子也在不久后出现在了春的房间(跟踪狂什么的果然很厉害呢)。
两人随后发现发生火灾的地点和二十多年前的强奸案地点几乎一致,而葛城的照片也赫然出现在墙上。
夏子告诉泉水,他是因为好奇春和葛城的关系,才屡次跟踪葛城的。
春在这时候打来电话,说火灾又要发生了。
找到春说的地点,却发现春给的涂鸦里显示出了终止密码子的序列。
泉水一路追寻,在他们家以前住的房子里,在泉水出生的房子里,在妈妈被强奸的房子里,火灾再次发生了,而这次,里面却有两个人——春和葛城,葛城丢出春寄给他的火灾发生事件的新闻,指责春不该希望他反思而应该感激他,才有了他的出生时,当他企图再次用想象力的理论来说服春时,春点燃了房间里的汽油。
葛城的表情终于变得不再自然,他的嘴角开始抽动,但他依然没有放弃以父亲的身份说服春,而春在他说完以后只是平静地说:“我的父亲只有正在与癌症做斗争的那一个而已。
”说完他将棒球棒挥向了葛城,一次又一次••••••而同时,泉水在屋外,砸开窗户,看着春做完这一切。
晨曦中,父亲起床,看到躺在客厅的两个儿子,他走到屋外去清理蜂箱,广播里播放着头天晚上在某某地方发生的火灾以及屋内发现的尸体••••••客厅里,春坦诚他绘制关于基因密码子的涂鸦是为了让哥哥注意到,并且参与到这件事情,因为“重大的时刻哥哥总在我身边,哥哥不在的话我会很不安的。
其实,我很胆小的。
”而泉水也告诉春,其实他也准备杀死葛城的,只是被春抢先了。
父亲走进房间,告诉两个儿子,他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淋巴,回天乏术了。
他又告诉儿子其实他并不害怕,想来如今唯一害怕的事儿就是当初美丽的妈妈放弃工作到市政厅找他的时候,所以有人看着他,像是他贪污了似的。
他叫两个孩子坐到桌子这边来,问两个儿子是不是瞒着他做了什么事儿,坏事儿,泉水否认,父亲看向春,春也否认。
父亲伸出手,握着春的手,虚弱的身体却爆发出坚实的力量。
父亲又问了一遍,春摸摸嘴唇,再次否认了。
爸爸笑着说,“你和我一样不善于说谎呢。
”爸爸还是去世了。
泉水和春在屋外清理蜂箱,有是地方不知道怎么处理。
春进屋去爸爸的书房里找资料,找到后他走出房间,来到二楼的阳台上和泉水说着话,春向远方看了一眼,看到了正在偷看,被发现后逃离的夏子,他突然笑了,他把书丢了下去,哥哥捡起书,正埋怨春不提前说一声时,春说着“还有一个哦!
”春,从二楼一跃而下。
片子改编自伊坂幸太郎的长篇小说《重力小丑》,因为电影的时间限制,对小说做了一些调整,去除了很多问题的讨论,但小说的主干还是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我喜欢音乐电影,也热爱这种没有过多特技、没有过分渲染,只是认真讲故事的片子。
因为看的片子不多,也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对于电影的很多元素我并不懂,并不敢妄自谈论电影以致被围殴,所以以下讨论的也仅止于电影讲诉的故事本身,有不对的地方,跪求指正。
春是非常崇拜甘地的,除了房间里贴着甘地的海报,他也时常引用甘地说过的话。
总所周知,甘地是主张非暴力的人,他支持人们不卑不亢地承受遭遇的不公,使压迫的人,制造不公的人认识到他们的如此行为的恶劣,以期达到反抗的目的。
而春,他的出生,本身便是由暴力导致的。
而这暴力,深深伤害的,是你非常喜欢的妈妈以及他的家人。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是憎恶自己的出生的,当然这也导致他对于别人男女关系以及性是非常敏感的,他也总是避之不及,虽然他自己并不承认。
他也明白,非暴力虽然伟大,却无法抵抗人性之恶。
所以依旧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他比泉水更早知道葛城的消息,他对于自己生之烦闷也许早来自于他隐约知道自己出生的那一天呢。
所以他更早开始实施了他的计划,他在葛城犯案的每个地方纵火,因为传说火有净化的作用,他又怕伤害到别人,所以又每每在火灾不易蔓延的地方纵火,并且随机报警,他把一张张火灾发生的照片寄给葛城,并且约葛城见面,希望他能有所反省。
当然葛城是没有反省的,或许反倒让春松了一口气。
他可是从小就模仿哥哥呢,所以哥哥所学的基因学,了解的绝不少。
他一直相信,只要和哥哥在一起,他们便是最棒的。
受妈妈的影响,他一直相信各种彩头的。
而他每次要做什么大事儿的时候,他总是带着哥哥和爸爸给他的棒球棒的。
所以他利用基因密码引起哥哥的注意,让哥哥参与到他的计划内,但他又担心哥哥反对,所以也不肯告诉哥哥事情的真相,何况对他来说,这也许本就是他一个人的事儿。
在杀死葛城后,春非常平静,并没有所谓的杀父的负罪感。
正如在泉水说的,他一定为他的行为烦恼了成千上百次,没有哪个警察有权说他不应该那么做,他在行动之前一定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
这非是由自己的欲望和快感导致的行为,我不知道从何指责。
我想我在他的位置,我又会如何呢?
即使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那么做,但就杀人的行为,他是不赞同的,所以他说他要去自首,所以他后来从二楼跳下,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
”突然发现,也许世界真的可以稍微好那么一点儿。
泉水看起来是比较懦弱的人,但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他如同爸爸一般,看起来普通,却有着难得的毅力和行动力。
他几乎不使用暴力,即使被欺负,即使最后想要杀死葛城,他的手法也比较温和。
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他却依然是春坚实的后盾。
他理解春的行为,并且愿意和他背负一样的罪孽。
这样一个人,谁能说他懦弱。
爸爸是整个家庭的灵魂,他坚定不移地相信并践行着“我们是最棒的一家人”。
从认识妈妈的那一刻,即使在危难时刻,他也在认真地把生活过好。
在寒冷的雪地里,在汽油所剩不多的车里,在音乐里,他谈论着音乐,哲学••••••后来,他决定生下春,并且以他的方式保护着他的孩子和家庭。
他希望看到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学会享受生活。
所以每每知道两个孩子是出去玩了,他都会很开心。
再到后来,他经历丧妻之痛,自己患上癌症,他也依然不变地生活着,你看到那个虚弱的在经营着蜜蜂的人有多么强大的灵魂。
如果泉水是理解春的,但又有哪个爸爸在得知儿子杀了人以后可以不责备,还能笑着和孩子谈起两辈人的共同点呢?
尽管小丑在空中荡秋千非常危险,但小丑却非常享受。
如果享受生活的话,便可以摆脱地球的重力哦!
《重力小丑》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家伊坂幸太郎的同名推理小说。
虽说是推理小说可其实原作并不是着重推理解谜的本格派,倒更接近推理小说中的社会派,这类作品推理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犯罪的社会根源、社会矛盾和恶习、人们潜在矛盾和苦恼的过程。
另外这类作品最明显的特点是比较着重凶手的犯案动机,同类作品如推理小说社会派开创者松本清张的《点与线》,还有在国内很受欢迎的东野大神的《白夜行》,都可归入社会派。
由于社会派推理小说的特点,作品的格调一般都较为阴暗、压抑,不过伊坂幸太郎的作品风格十分的清新,讲诉的内容虽然十分的残酷,但总会让你在这黑暗中感受到一股暖意。
电影版的《重力小丑》把原作小说的这个特点很好的还原了。
《重力小丑》实际上讲诉了——泉水一家身为性侵受害者家庭,如何重新面对生活,面对自身的故事。
影片前半部分中有一个场景,大概是在影片的16分钟左右。
泉水兄弟追查出现神秘涂鸦的地点发生的纵火案,两人来到一处纵火点,靠近天桥,地下放着裸露的成年杂志。
看到那些杂志,泉水问他是否讨厌女人,不同腼腆相貌平平的泉水,弟弟春,相貌帅气,颇受校内女孩欢迎,可春从没结交过女朋友。
春回到:“我只是讨厌叽叽歪歪的讨论性。
”泉水听后微微一笑,表示认同。
紧接是春用力踢飞地下裸露的男性成年杂志,再次表明他的想法。
随着影片的发展,角色背景的揭晓,这个场景中春讨厌性的真实原因开始浮现。
主角泉水的母亲在他还年幼的时遭到了强 奸,犯人当时还是高中生,却已犯下三十起同类案件。
犯人被逮捕让泉水一家的感到安慰。
可不曾想到的是这个犯人却留下了另一个受害者,泉水母亲已经怀上了犯人的孩子。
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泉水父亲,他让妻子把孩子生下,从此泉水有了一个弟弟——春(泉水和春的英语都是spring,妻子在取名的时候这么解释到)。
而那个场景中泉水的认同也是因为他也是这一切的亲历者,知道父母、弟弟的痛苦。
从小敏感聪慧的春,早已从旁人的指指点点中得知了自己的父亲是谁——一个强奸犯,他是一个强 奸 犯犯案后的产物,可社会还没进步到认可他的程度,人们的偏见让泉水一家早已被街坊邻里视为笑话。
幸运的是命运给了春一个家,这个家中的哥哥、父母亲,从不排挤他,绝口不提“r a p e”,母亲会为辱骂春的人发火动粗,这些亲人一直知道春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
时过境迁,父亲得了癌症,乐观的父亲让泉水兄弟感动。
这时泉水无意中得知那个曾经得强奸犯出狱了,但还是干着侮辱女性的生意。
泉水无法不在意这回事,他开始了调查。
“甘地相信人是有良心的,遗憾的是,这不过是个幻想。
”春思考圣雄甘地非暴力宣言说出的这句话,在这个强奸犯的身上印证了。
调查结束后,夜空下独自一人的泉水为自己家庭的悲剧流泪,而那个造成这一切的犯人如今毫无愧疚的生活,非暴力宣言失效了,解决这一切的方法指向了暴力——谋杀。
而当泉水从痴迷春的女孩夏口中得知,街头涂鸦纵火是春所为,将所有的一切联系起来,街头涂鸦所指明的信息,让他知道了自己的弟弟春早已准备诉诸暴力。
这也意味着他要谋杀自己的生身之父。
本片正是讲诉了这样一个悲剧,舆论、没有良心的犯人让这个家庭饱受折磨,“如果你享受生活,就能摆脱地球的重力”,在一家人看马戏团中的小丑在空中飞舞着时,泉水的父亲说道。
他们这一家正是生活当中的小丑,饱受折磨,却乐观面对,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爱与关怀,让他们能再一次享受生活,摆脱过往伤痛的重力。
这也是他们这个家庭能够再次面对生活的原因。
影片着重表达家庭一层面,而不去着重强调舆论、社会对这个家庭伤害,让这部影片没有太过明显的批判。
从被伤害一方的角度诉说这个故事,进而展现他们的挣扎与思考。
整部影片充满关怀,也就是很暖。
不过由于影片想重点表达原作中的这些关怀,本来原作是推理元素并不强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改编成电影后推理元素几乎没有,豆瓣电影类型也是将这部影片归类为剧情电影,而不是推理悬疑电影。
更多影评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二三的书影音生活 (ersanMovies),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这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电影。
很喜欢里面的爸爸,他是一个温柔的丈夫,当发现被强奸的妻子怀孕时,他没有嫌弃妻子,而是爱她如初,希望她生下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
正是拥有这样的丈夫,妻子才是那样乐观的人,生下了弟弟春。
长大后的春一直心存愧疚,他把自己当成一个错误,认为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自己的存在就是妈妈痛苦的根源,在恨强奸犯的同时也憎恨自己。
他去做一些“大事”时总是带着哥哥,还有他的棒球棒,因为他觉得这样会心安,哥哥对春的关爱改变了他。
电影最后春从二楼的一跃,跃过了过往的自己,跃向了更美好的明天。
看电影时,总是会被里面家人之间的温情所感动,虽然多年前经历了不幸的事,但是每个人还在乐观的生活着,这正是现在的我们所缺少的能力。
如果你享受着生活,就能拜托地球的重力。
愿你乐观生活,并被生活善良相待。
只要还有原著党这种类别存在,改编就免不了贬损和攻击。
可能是原著党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吧?
于我而言,电影本身就极具魅力,有些处理远超出了自己贫瘠的想象。
电影版的《重力小丑》重新“整理”了泉水“毫无章法”的插叙,算是成功走上了动之以情的道路,不但创造了一些更加精美的画面,还能和小说形成对照,从而延伸了小说的某些点到即止的东西,甚至还有超越——因为电影版着实抓住了小说最核心的情感。
电影版的重心在于温情,而温情的重心在于父亲。
父亲从医院被搬回家,还养起了蜜蜂,承担了电影最重要的温情部分。
通过春和泉水的回忆,“越沉重的东西越要轻描淡写”连同盲人演奏家的故事从春嫁接到了父亲初遇母亲的场景里,既把令人眼前一亮的文艺浪漫转化成更有趣味的睿智醇厚,也点出了春和父亲的相似。
而在母亲被伤害而将自己关在家里时,父亲摸着嘴唇骗母亲出门,慢慢帮助母亲恢复。
当母亲因为意外去世却被旁人质疑是否自杀时,父亲含着泪水说“我妻子是不可能自杀的”。
在母亲的葬礼上告诉春是他自己做的决定要生下他,春和泉水都是他的孩子。
再到最后轻描淡写地告诉儿子们自己的病情恶化。
这些细节与小说有很大不同,却十分贴切,让人忍不住要把他们“添加”到记忆里。
而作为“对照组”的葛城,也相应地被“邪恶”到能与温情抗衡的深度。
泉水和葛城见面的那段华丽地展现了电影超脱于预言的独特魅力。
葛城背光坐在沙发上自顾自地摆弄摄像机,微笑而认真地说着自己的理论;站在远处的泉水则紧张地试探着。
葛城把摄像机随意地对着泉水,画面传到他身旁的电视机上,镜头逐渐拉近,泉水局促不安的脸被放大到电视机上,再拉近,是泉水震惊又隐忍的眼睛特写衬着前面得意而无所谓的葛城。
然后葛城起身去找照片,镜头在泉水的背后“看着”蹲在地上的葛城,听他一脸嫌弃地说“最差的就是生过孩子的妇女了,一点意思也没有,好像是说谢谢你强奸我一样”。
泉水的愤怒、惊愕和死心,葛城的可恨、自私和得意,淋漓尽致地被这精妙的非语言艺术展现出来。
这种极具张力的画面是看小说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来的。
电影里的泉水给我的惊喜还在后面。
泉水满怀悲戚和愤懑地从葛城的公寓出来,独自走上天桥,闪回和春小时候的事。
幼年的春躺在下铺,无辜地问泉水“rape是什么”,知道内情的泉水低头默念,想到相似的grape,然后伸出头去看着春,告诉他Fanta Grape(芬达汽水),然后故意模糊读音,用搞怪的语调教春念:rape, rape, Fanta Grape,用误导保护了弟弟。
然后在回到天桥,泉水用力呼吸,慢慢停下来,低下头压抑地哭泣,交替着母亲意外去世时候父亲满含泪水地回答“我的妻子不可能自杀”。
(这段同样很棒。
镜头慢慢拉近与警察对之的父子仨人,然后聚焦到父亲身上,虚化了泉水和春。
第一次父亲急切地打断警察,很大声地说“我的妻子不可能自杀”,春低着头,泉水看着父亲又转向警察;父亲第二次轻声地强调时,春抬起头看着父亲。
然后父亲回头,随即泪水轻轻地流出来,镜头拉远,父子三人依次离开。
)对夏子由来的交代也是电影青出于蓝的一点。
怎么才能用更小的篇幅交代跟着春的夏子呢?
书可以不限长度,用泉水的回忆、和夏子多次的接触和夏子的自述来创造夏子。
电影则用照片里无处不在的夏子生动地表现了夏子跟踪狂的特点。
最让我与小说混淆的是泉水亲眼目睹春杀葛城(小说里是听见)。
泉水赶到老家的门外,隔着窗户看着里面的春和葛城。
然后画面调转过来,前面是低头背光的春,后面是窗户外急切的泉水,中间是尝试劝说春,强忍着紧张硬扯出微笑的葛城。
“你能站在这里有我的功劳。
如果我不强奸那个女人,你就不会在这里,你明白吗?
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呀!
”窗外的泉水喘着起听完这些,狂奔绕到春前面的窗子那里,看着春即将下手,他用石头砸开了窗户——这绝对是为了告诉春你的护身符在这里啊!
然后泉水亲眼看着春把葛城打倒在地,没有阻止也没有帮忙。
虽然电影里没有泉水在梦中希望春穿越回去阻止葛城,却在春即将下手的时候大声阻止“等一下,这样就没有你了!
”这一段,可是这个结局却似乎在和小说里的泉水遥相呼应。
唯一的遗憾是电影刻意淡化了这一家人的任性气质,把他们拖进平凡的世界里。
首当其冲的是母亲。
刻薄点说,电影中的母亲虽然美丽,却很脆弱,几乎成了父亲展现自身魅力的镜子。
要知道在小说中,母亲和父亲是平等的。
正如泉水所言,“父亲虽然看上去土气、不起眼、也没什么特长,但我毫不怀疑他的伟大。
梵高一定能够理解父亲。
但可惜,他已经死了。
母亲也不在了。
真可惜”。
虽然电影里也有母亲打家长,为春起名字的情节,但是这都跟在父亲宣告春的身份之后;小说中母亲在父亲之外的地方赢得了赛马,也是小丑摆脱重力的原创,这样的母亲才能成为除梵高之外理解父亲的人——这样的母亲才是和父亲一样柔中带刚的人。
而对母亲的贬低,也抹去了父亲的锐利和冷漠。
电影里的父亲几乎不知道春的计划,至少不知道他杀了葛城;自然也谈不上接受春的犯罪,所以那句“你和我一样”的力度还不及“小春是我的儿子,我的次子,泉水的弟弟”。
小说里的父亲可是一开始就有随意判死刑的先例,中途察觉了春的计划还警告我不要和纵火事件扯上关系,最后也只是轻松地说“你们和我一样,都不会撒谎”,再没有干涉春的决定。
最无可奈何的就属Springs了。
电影鸡肋地用春关于性的观点和甘地的两句话概括了春的与众不同,却只字不提春的偏执或是对克拉玛侬人、基因、人性之恶、费马、桃太郎等等的独特观点,在后半部甚至把他形容成无所事事的不上进青年,春成了刺激泉水觉醒和成长的工具——这是这部电影最可恶的俗套:为什么总要站在一个回忆的角度?
为什么总要某个人成长或转变呢?
泉水的失真更是严重。
也许正是通过电影的比较,我才能发现泉水根本就没有成长或转变。
他对基因决定论其实很反感,所以把纠结“nature VS nuture”放在他身上不得不说是一种侮辱。
他对春的关爱从不是“以爱之名”,而是非常细微的:害怕春被报复而患上慢性失眠,顾忌春的感受而没有说出木花开耶姬。
他也远非那种最后鼓起勇气觉醒的逆袭专业户:泉水不但早就开始准备自己的计划,而且一直对少年犯、法律体制、人性有自己的独立认知。
在整本书里,泉水除了失去父亲、担心春被捕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这只是一段偶然被你看到的生活而已,别随便附加无聊的意义喔!
不过要在短短2个小时里展现伊坂的博识和深刻实在有些苛刻。
不如,拍成日剧吧!
看完这部片子已经好几天了,一直没有写下点具体的感想。
最近跟风看了很多日本电影电视剧,结果就是迷上了一个叫做冈田将生的新人。
于是,找到了这部电影,在一个疲惫而又舒心的夜晚,静静地看完了泉水和春的故事。
然后,在此后的几天,反反复复地重温,一遍一遍。
这部电影怎么说都是泉水的主演,然而故事,却是围绕着春的一切。
从片头的纵身一跃到片尾的再一次纵身一跃,闭上眼睛,能够看见黑夜里似明似暗的火,那轻婉而又沉重的音乐萦绕在耳畔,父亲微微的笑容,那绯红色的夕阳布满了视野,还有春转头看向哥哥,眼中无可挑剔的纯洁,那义无反顾的发泄,踢打、捶打,春照相的侧影、打电话的侧影,门的两面兄弟两眼神的传语。。。
***************************************春我喜欢这部温暖的电影,把一个如此苦涩的角色放入一个强大家庭的温馨里,没有保留地阐释他的善良、痛苦和极端。
冈田将生的容貌配上他颀长的身影,无需仔细雕琢,便塑造了这样一个美好的角色。
当然,他演这部片子付出了很多努力,看过‘花样少男少女’、‘夏威夷男孩’,还有‘前路漫漫’之后,再看这部片子,他为角色付出的努力显而易见。
这样的人物适合配上一头直发,而不是他惯常的卷发,刘海遮着眼帘,棱角分明,清澈的眼高挺的鼻,穿皮鞋西装领带,也穿前卫的&*@#裤子,松松跨跨的格子衬衫,总是带上爸爸送的生日礼物,棒球棒,扬善除恶。
导演很会运用音乐,舒缓的音乐配上沉重的人物心理,这是我对片子大爱的重要原因。
开场,美好的春天里,干净舒缓的音乐,他只用一个酷酷的身影和淡淡的表情,便把内心对rape的极端厌恶一掠而过。
结尾,大火之中,春挥下第一棒的瞬间,无声的慢镜头变把我俘获,这个本来应该很纠结的场景就这样轻轻带过,没有一丝痛苦的遗憾。
他对女人不感兴趣,踢飞色情杂志,纵火。
这一切都表现得那么了无声息。
这个用左手吃饭“味道比我想象的要好”、用左手划钩钩、用左手挥打棒球棒、用左手点燃打火机、并用左手握刀细心地割下蜂蜜的男孩,用一个个明亮阳光下柔和的侧面,昏暗灯光下木木的表情,和黑暗中哭泣的看不见的眼,一点一点扣紧了我的心。
于是,我无法不去忽略他尚未成熟的演技,这个角色是我的死穴,我毫不厌倦地反复看他说话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动作。
*************************************************泉水他是一个主演的配角。
他用他完美的演技征服了这部电影。
最爱的一段,是他在酒吧窥探那个男人的一段。
背景音乐巧妙地配上吧台服务生凿冰的紧张氛围,然后在他取完烟头的样品时,音乐戛然而止,他抬头看见夏子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他愣住,然后匆忙地离开,与此同时凿冰声又接着响了起来。
这一段的剪辑大爱。
还有,就是他从那个男人的住所回来,开始谋划杀人的计划,背景音乐配着的是他在电话里的声音,阴暗的缓慢镜头,黑暗中他沉静的脸,这一段也大爱。
他演了一个完美的哥哥,一个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沉重而又坚强的哥哥。
他是如此拿捏得当,即使是一个笑容,也尽显生活的疲惫,一个表情的停滞,也都在说话,他问,我们家是最强大的家庭吧,他的决心也写在脸上了。
当年,他演了蜂蜜与四叶草里面那个颓男,我完全没有看好他,现在想来,那也只是电影本身的缘故。
***************************************************回过头再去看这部电影。
看到了很多第一遍没有看到的东西,比如,片头的片名背景便是片尾的红房子啊。。。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部适合反复看的电影。
期待它的原声大碟
刘海也遮不住冈田同学脸上的光芒。
不如原著,改的地方都处理得灵气全无。
这样讲故事是偷懒吧?冈田将生也太嫩😍
世间能有什么比兄弟爱更美。。。。。对冈田改观了最后一秒跳下来萌毙了杀人不眨眼加濑尼桑可要用力接住他T________T
本来想以这部原著和改编在豆瓣都打8分的片子作为这个“推理周末”的主打,但最终以我在50分钟后睡着收场。以后有"治愈+推理"组合标签的片子还是慎入为妙。
卡塞六又苦闷了
加濑亮真性感
虽然情节有点曲折,但给人的感觉很阴郁,颇有点日本人变态的那种味道在里面,让人不舒服。所谓的家庭温情过于矫情和做作了。
在日小清新文艺片的整体素质下我得说真的太清新太雷了,如果是央视数字片就打四星,鉴于是日本人拍的就三星批评一下。
改编,这点事情就别说那么久了。阿姨该减肥了
其实故事有点牵强但看的时候还是跟着电影走下来没出戏。
温暖的家庭。然后真心好腐
真的很降智,火灾破案和侵犯生子两条线都很降智。罪犯需要一流涂鸦+纵小火+生物螺旋序列的方式来故意留线索?被侵犯后连敲门都不敢开宁愿举家搬迁都要坚持把罪犯孩子生下来?这是什么狗血小说居然还被相中搬上荧幕……再就是节奏缓不代表尬拍尬演,没台词干站那尬死了。
这个剧情老套了吧,至于摆脱重力,呃。反正小演员笑容真好看。啥?男主是演前路漫漫的那个,长的帅不是你的错,杂还不容易让人记得呢?
一部很奇怪的电影,配合着一群很奇怪的角色组合……
挺一般的
后来才知道是书改编的。加濑亮加一星。很喜欢这样味道的电影。这个跟非暴力不合作的道德和以眼还眼的道德无关。一切都是基因惹得祸
日本推理作家多数特立独行,东野的是社会性推理,那么伊坂这部就是青春系。恰到好处的的原作改编,两位主演也挺切合角色。我真心喜欢加瀬亮!
节奏太慢,故事简单。没看过原著,不知原著怎么样。
泉水太呆了,春变成普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