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第一头牛

First Cow,初生之犊(台),深夜里的美味秘方(台)

主演:约翰·马加罗,奥赖恩·李,勒内·奥贝尔若努瓦,托比·琼斯,艾文·布莱纳,斯科特·谢帕德,加利·法梅尔,莉莉·格莱斯顿,阿莉雅·肖卡特,约翰·基廷,戴兰·史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第一头牛》剧照

第一头牛 剧照 NO.1第一头牛 剧照 NO.2第一头牛 剧照 NO.3第一头牛 剧照 NO.4第一头牛 剧照 NO.5第一头牛 剧照 NO.6第一头牛 剧照 NO.13第一头牛 剧照 NO.14第一头牛 剧照 NO.15第一头牛 剧照 NO.16第一头牛 剧照 NO.17第一头牛 剧照 NO.18第一头牛 剧照 NO.19第一头牛 剧照 NO.20

《第一头牛》剧情介绍

第一头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改编自乔纳森·雷蒙德的小说《半条命》,雷蒙德和导演雷查德共同改编,设定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即1820s)的俄勒冈,一个西方厨子Cookie(约翰·马加罗饰演)来到荒蛮的西部碰运气,遇到了同样前来寻找机会的中国移民King Lu( 奥瑞恩·李饰演),两人一见如故,并借着一头奶牛合伙做起了生 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浪客剑心:传说的完结篇黛西的日子绿毛怪格林奇我让最想被拥抱的男人给威胁了:西班牙篇魔法耳光李献计历险记空姐为了梦中见到的那孩子新娘未满Escape完结篇情人眼里出西施钻石王牌侠路相逢卧底警花一起同过窗第二季逃杀2020火线警探第二季煮妇神探变速杆黑金营救失忆的梦想健身房星际大逃亡钱进球场骇故事之凶宅迷魂山庄之魅影重生暴躁圣诞节麦克白夫人假面教师镖行天下前传之烽火辽东十年带球跑

《第一头牛》长篇影评

 1 ) 补一篇《第一头牛》影评

写于19/07/2020,同时期待导演今年戛纳新作。

(注意:包含剧透)故事开篇其实就交代了主题:影片的开场白当中中引用了威廉·布雷克的诗句:“鸟儿有巢,蜘蛛有网,人有友谊。

”显然,明线讲情谊。

故事发生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西部俄亥俄州。

一个队伍为了寻求发财的机会来到地里库姆(Tilikum),队伍的厨子Cookie (Otis Figowitz)在途中结识了被俄罗斯人追杀的King-Lu,一个为了寻求商机而留在西部两年的中国移民。

第一头牛来到地里库姆成了稀有物,原因是:在蛮荒西部,英国首席代理商(chief factor)希望像在伦敦的绅士一样往他的茶里加牛奶。

稀有的牛奶,稀有的脱脂牛奶饼干,启发了Lu。

和Cookie实行半夜偷牛奶的计划,而后做成美味的炸小甜饼放到市场上出售。

当别人问起原材料,用了一句“古老的中国秘方”糊弄了过去。

但说到底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偷牛奶事件泄露之后,仓皇之中两个人走失了。

King-Lu跳河逃跑,后在土著居民的帮助下交换到了了独木舟回到地里库姆,去“银行”拿回了他们的“小金库”;Cookie跑路途中头部受伤,朦胧中在好心的原住民家醒来,回去寻找他心心念念的老朋友。

两人不约而同回到已经被打乱的旧房子,重逢。

故事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

“ I’ve got you ”温柔的一句,是最后的浪漫,又走向早在开篇就已定下的结局。

采用情节留白和倒叙,已然算是委婉,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导演的用意,也就是影片的暗线。

回到影片标题,“第一头牛”,“牛”是一种叙事视角,在采访中导演凯莉雷查德提到过:这是一个没有批评的视角,一个完全天真的视角。

在自己的主人面前“第一头牛”还是摇头晃脑地朝偷奶的Cookie靠过去,而Cookie和Lu是两个偷她牛奶的小贼(其实也包括首席代理商装模作样花十块钱“插队”买抢手的炸甜饼)。

正如导演说的,整部影片中有一种完全天真的目光,电影才不显得过于严肃和沉重。

一间屋,两个人,劈柴、生火、摘蓝莓、剥栗子、洗衣服、缝衣服——有幸福生活的感觉,我认为作者选择这种角度其实也想表达——就算在蛮荒肮脏的西部,也有这样田园式美好生活的存在。

回到叙述视角,其实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这种“天真”也确确实实存在,比如摆弄贝壳项链的原住民不解侵入者给他们的破环,被雇佣来抓海狸的人不懂这些带给自然的破坏……和“牛”的视角是一个性质,其实有点讽刺,人们往往感知不到自己所处的位置。

(换个角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生产关系,人和人之间,以雇佣作为表现形式,以代币作为运作工具的生产关系,暗线相当明确了)虽然说Lu的确是意识到了社会阶级的存在,但Lu的这种智慧依然在资本主义的模式之下,受到大环境的限制。

凭借几块小炸饼的收益,只能说改善了当下的生活标准,而无法攻破壁垒。

这也就是为什么结局虽然不甚完美,但某种程度上讲,反映了一种必然。

小结:很有意思的非典型西部片,采用4:3画幅,如同在看自然风景,好像在讲述一个温柔的故事。

而影片又四两拨千金一般地点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几乎没有一处地方是新的”,自然资源被耗尽只是一方面,更是对当时乃至对现在社会环境的映射。

最后插播Cookie的小幽默以及一些小细节:1. 把东西藏进树洞里Lu藏衣服以及后来和Cookie提议的树洞藏“小金库”,果然想法一致哈哈2. 口弦琴队伍里的一个人弹拨声音(类似弹簧)很滑稽的乐器是一种口弦琴3. Lu两次跳河逃跑Lu躲在推车上避免被发现第一次游泳跑走偷牛奶事件泄露Lu第二次跳河逃跑4. 心心念念的炸蛋糕(原来开篇十分钟就提到了)看来真的很好吃5. 真的有猫头鹰

 2 ) 我观影史中,第一部以实物为货币时代为背景的电影

说节奏很慢吧,你以为刚看完开头的时候,其实已经过半,不知不觉的,情节就进行到那了。

说节奏快吧,它舒缓得每个画面都像是慢动作。

想想还真是奇妙,其实在以前,很多地区很多物种都是没有的,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一切,在曾经都不存在。

蛮荒的美国西部丛林迎来了第一头牛,人们对之行以注目礼。

两个冒险的失意者夜晚偷偷去挤奶,用稀缺的牛奶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小面包,并由此获得了巨大的生意成功。

现在已经物质泛滥,但影片中一个带奶味儿的小面包都吸引人们大排长龙。

那时候的交易是用贝壳、纽扣这些实物,现代货币出现以前,商品就是用这些物件来结算交易的。

看过历史书里描述过,但好像还是头一次在电影中看到这个场景?

当然,这部影片其实是关于冒险、梦想、友情、资本主义萌芽的,拍得极为细腻,但我的关注点有点跑偏。

在我的观影经历里,以那个时代为背景的电影,这部还是第一部,所以带给我比较大的新鲜感。

 3 ) 牛代表的是财富

影片描写的是美国建国前的时期,实际一样可以套入现代的语境,第一头牛的到来,实际就是生产资料、工具、资源。

它可以改变许多人的生活,但富人(资本家)不会让出自己的资源,因为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是掌握资源的多少。

所以最后两位不同肤色的新大陆的移民一起长眠不醒,他们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放到现代他们下场可能有所不同,但境遇却是一样的。

这部电影因为缓慢的节奏和沉闷的剧情必定成为许多人不喜欢它的理由,但不妨碍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因为你值得为它思考!

 4 ) 森林里用来交易的东西是危险的,森林是温柔的

看完《第一头牛》,我真的对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西部有着一些不成熟的憧憬,自然资源完全开放在眼前的感觉真好,现代城市中储存再多的资源,拥有再丰富的工业体系,就只会让我感到生活灵感一步步走向枯竭。

片中两位主角Cookie和Lu偷首领第一头牛的牛奶,用作炸小饼干,挣走了部落大部分人手里的银币。

有点投机,但也有点浪漫,在这森林里,你知道捡些树枝生火,你知道打猎是为了填饱肚子,大部分人还过着以物易物,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制品的生活时,他们就已经带来了那些可以麻痹大脑的,高甜小饼干。

你一天的忙碌是为了买那一块饥饿营销的小饼干,在城市里,这总显得有点羊入虎口,但身处在森林中的荒蛮生活,不得不承认这份甘之如饴,是甜蜜的。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一开头就用两具被深埋的白骨交代了两位主角的死亡,当Cookie和Lu选择偷牛奶的时候,大概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们为何而死,但结局也没说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只是被追杀得累了,并肩在森林里躺下,入睡。

森林里用来交易的东西,和其中运作的资本是危险的,但森林本身永远是温柔的。

甚至是爱所有人的。

 5 ) 鸟筑巢,蛛结网,人交友

一个少女在野外发现了两具依偎的白骨,开启了一段关于友谊的故事。

Cookie是一个西进运动者团队中的厨师,无依无靠,意外在丛林里捡到了被俄国人追杀的中国移民金路并为他提供了食物和毛毯,帮助他逃过一劫。

但很快大家就在前进的路上走散了。

之后被抛弃在村里在酒吧休息的Cookie再次和金路相遇,两人到了金路的家里一拍即合成了挚友。

相处的过程中Cookie展示了烘焙才能,金路则提议半夜去偷领主的奶牛的奶,做蛋糕卖。

这笔生意很快做了起来,蛋糕供不应求也自然引起了领主的注意,他俩战战兢兢决定尽快攒够钱离开此地。

又一次偷奶的时候被意外发现了,跑路的过程俩人再次走散,Cookie也受了伤,但他们都没有放弃寻找彼此,最终再次相遇一起离开,路上两人休息着,在一片森林中,依偎着睡了过去……

导演凯莉雷查德已经是个大奖项多次提名的知名导演了,而我在打开她最新的电影《好戏登场》(过两天看)之前想更好地了解她,就打开了这部提名超多的电影。

大家都评价它是“新”西部电影,我想它的新和特别就在于视角细腻,语言温柔。

提起美国西进运动和西部影片,能想到的都是战争殖民压迫和灰突突的荒漠,而这部影片将这些隐藏在一段非常普通不会被看到的友情下面,设定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里。

白人男性角色放下了武器拿起了厨具,中国男性角色聪明机智勇敢,都不是常规会展现的角色特性,同时掌权者的愚昧和被压迫者的沉默也都展现在了各处,并没有被回避或刻意的去戏剧化,这也是这部电影不同的地方。

它讲述友谊,跨越种族;它讲述殖民,回避暴力而展示她们脸上的表情;它反西部,用的是一个悲伤的结局,希望产生于这片土地,也埋葬于此。

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的展示,平缓流动的节奏,专注特写的构图和深绿色很有韵味的色彩,都让人在残酷历史之外看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真实存在的人的意义。

它是值得作为一个范本去揣摩和观看的,其中包含的美感和对一个大环境的观点被柔软包裹,不冒犯但更绵长。

故事里很多关于水的镜头,不同的船,来来往往,代表着交替,新生。

而拿走在岸边的女人,正是本在这土地上被压迫主的人。

即使新旧更迭,被压迫人却始终不变,这也是最令人无奈和压抑的地方吧。

我喜欢这些水的镜头,安静,适合去思考打破宁静的发展究竟是不是资本的一厢情愿。

 6 ) 中国观众第一次观影体验

女性导演的温情,所以即使开头给你看到结局,到最后一幕也是温柔的画面。

不过作为一名中国观众,作为一个已经习惯在西方影视作品里面司空见惯的丑陋华人形象的观众。

当路金第一次开口说自己不是印第安人而是中国人的时候,就一直害怕他背叛,撒谎。

所以当路金提出去偷牛奶,却忽略了他只是为了满足库奇的一个小愿望。

当路金不断的坚持偷牛奶,让人觉得他太贪婪的时候,却忽略了他只是为了满足库奇开旅馆的愿望,丝毫不提自己梦想农场的事。

才想起片头的那句,鸟为巢,蛛为网,人为了友谊。

相比4比3的荧幕比例,更让我在意的是本片的夜戏非常的昏暗,昏暗到甚至看不清人脸的轮廓。

在崇尚高感,灯光照明技术尤其发达的美国电影,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看到酒吧那场戏算是明白了,就两根蜡烛的时代,没必要营造出后橙前青的灯光(我自己也看腻了)。

所以在美洲大陆刚被开发的时代背景,这种环境反而凸现他的原始,让人把关注点放到人性上,4比3的比例恰巧也是同样的目的。

 7 ) 悲伤森林

《第一头牛》它像一个深刻又沉默的绅士,讲述着一个伤感的关于两个非基友的伙伴的故事。

两位主角是非亲非故相伴而生的人。

跟路金不同,小甜饼属于浪漫主义者,即使在四面透风的木头棚户中,他也会在门外采一把野花,作为棚子里装饰。

森林里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好像是有所归属,但是小甜饼看见它的时候并不知情。

像是职业病那样,看见奶牛他就想到了面包,最好还有糖的面包。

路金,绝境中想方设法生存的人,打听挤牛奶会不会引起不必要麻烦以后,爬树上放哨,小甜饼提着木桶去挤奶,合作共赢,一个专业的厨师,一个有经商头脑的商人,一拍即合将他们制作出来的类似于炸糖糕的东西摆出去卖。

没有人会拒绝美味,他们第一次销售轻而易举,甚至引起加价哄抢的场面。

于是,生意越做越顺。

偷牛奶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危险,知道得知那头母牛属于一个手里有枪的家伙,事情就坏了。

当两个人深夜被发现,森林里逃亡的日子就开始了。

逃跑的过程中两个人走散,风声暂时停下来之后,他们便重聚。

一个久别重逢死里逃生的拥抱之后,路金带着受伤严重的小甜饼往森林外面奔逃…两个人身后跟着一个拿枪的少年,他曾经因为没能吃到他们所售的面包耿耿于怀。

最后两个人一起躺下去休息,也便呼应了一开头两具被扒出来的白骨…很特别的一部影片,非常平静却像险恶的深流,其中淘金时代各种黑暗面淋漓尽致却毫不渲染。

娓娓道来中带着从容和伤感,却并不想招惹人去为谁哭泣。

不要错过它,真的好看。

 8 ) 温柔男子,蛮荒生活

长镜岿然不动,巨轮横穿银幕。

资本主义的现代气息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扑面而来。

《第一头牛》的开场就在提醒我们的处境:我们在21世纪——一个资本横行,物欲横流的时代。

可电影真正的背景却是19世纪20年代的俄勒冈——美洲西北部,土著印第安人的聚集区,一个野性和粗鲁滋生的蛮荒之地。

无数拓荒者途径此处,脑袋里装的都是发财美梦。

电影所展现的泥泞,丛林,原始荒败,粗野人群,向我们再现那个时代的落后荒凉。

是的,一切真的太陈旧了。

破旧的帐篷,不成形的木房子,沾满泥土的牛奶,肮脏凌乱的衣装…它们宛如一处匪夷所思的奇观,横亘在我们面前,被锁在银幕里,偷走我们好奇的目光。

如此“劣质”的自然景观,让故事中的两个男人更显无助和渺小。

事实也证明,在那个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的地域,一个人生存是相当艰难的。

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丝不挂的金路为躲追杀,藏在树丛中是何等悲苦的心境。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Cookie的出手相助,是他们伟大友谊的开端。

一个是腼腆温柔的西方厨子,一个是精明果敢的中国商人。

他们要面对是整个恶劣的环境,金钱的欲望以及资本运作下的潜在威胁。

威胁来自冒险,冒险源于欲望,欲望生于丛林。

他们显然不甘于服从固有的丛林法则,用一技之长来碰碰运气。

Cookie有烘焙的手艺,他提议可以烘焙一些糕点去镇上售卖,但是原料中需要牛奶。

一场危险激情又略显滑稽的行动就此展开:一人在树上放哨,一人负责挤奶。

糕点大获成功,他们用镇上的第一头牛,赚来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

但牛终归不是自己的,风险值飙升的背后,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也越来越大,最终他们的得意和“放肆”点燃了逃亡的引线。

这张剧照做了我的电脑壁纸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

他们就像是时代的尘埃为荒野丛林做了肥料。

电影以非常客观冷静的视角去观察这一切,宛如福楼拜的笔触,眼睁睁看看包法利夫人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

我们也是从银幕中看着他们刚踏上高楼的台阶,还没站稳,就跌了下来。

这是一场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从独木舟到巨轮的时代演进中,有多少人像他们一样倒在资本主义的旋涡之下?

电影的理性气息似乎并没有把矛头指向任何人,戏剧性遭到肢解,主观性惨被阉割。

导演雷查德试图从生活的瞬息中捕捉它所激发的感情涟漪。

从一开始cookie在缓慢运镜下摘蘑菇的举动,野外生活变得不再粗鲁,反倒是显得轻盈,朦胧,仪式,蘑菇就像花一样在他手中跌落。

这是一个温柔细腻善良的男子,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神圣的时刻。

还有他和金路之间的相遇。

一间木房,一人劈柴烧火,一人摘花装饰屋子。

彼此之间的那种喜悦,尴尬,暧昧,微妙的小情绪不断发酵,这是生活,这是真实,这是一种潜在爱的酝酿。

也许是女性导演的缘故,男人的友谊显得那么柔情。

雷查德镜头下的西部故事如月色一样轻柔。

沉寂的氛围,暗冷的色调,颗粒质感的暧昧。

她故意让镜头和角色都慢起来,营造了一股“从前的车马很慢”的诗性温柔气质。

温柔男子,纯真面孔,蛮荒生活。

西部拓荒发财致富的梦想,还是如阳光下五彩缤纷的泡泡,闪闪发光的耀眼,最终消散如烟的陨灭。

这个时代留不下他们一丝痕迹,只剩下两堆白骨彼此依偎深埋泥下。

但至少他们并不孤单。

首发在:几点电影

 9 ) 第一头牛

悠扬的背景乐下缓缓引出的两个男人的故事,节奏真的是很缓慢了,一度认为坚持下去有点困难。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两人的生活细节和做糕点经营的桥段,总有种西部双人小森林即视感。

但越是温馨有爱的互动和蛋糕的大受欢迎而为两人带来第一桶金的成功,都反向映衬了两人走钢索般的富贵险中求的危险境地…影片结尾两人终于重逢,负伤的cookie和疲惫的金互相照应着逃亡,对于从一开头就看到两人结局的我们来说,缓慢而充满希望的行走镜头都太过于折磨人,导演给了尾随他们之后的持枪少年不多的镜头,但从第一个镜头起我们就备受折磨地在等待静谧丛林中的枪响…结尾cookie坚持不住躺了下来,本想守岗的金最终也疲累地躺在他的身边,向观众传递着安全且只休息一会的信息,然后镜头定格在两人躺一起的画面就戛然而止…我们始终没有听到那声枪声,最终两人如何死去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想到他们历尽艰辛,勤勉认真地生活,在那凶险贪婪之地用尽所学智慧并还抱有真诚与善意,最终终究是短暂的美梦一场…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还拥有彼此吧…

 10 ) 西部电影中的另类

这部拍得很写实,那个年代拓荒者所寻找的就是兽皮,用于制作附庸风雅的欧洲贵族喜欢的河狸皮帽子。

影片将西部最典型的几种人演绎成故事人物,第一类人是具备技能的人,是被需求所带来的人群,只想老老实实赚个营生;第二类人是投机者,片中竟然塑造成中国人,他们是不畏惧风险的商人,具有丰富经历和犀利眼光,四处寻找商机,渴望成为暴发户;第三类人是当权者,这类人最怕被欧洲贵族瞧不起,而对阶层较低的大众却冷酷无情,这是这类人最重要的特征,他们占据着重要的资源和暴力机构,影片为了讽刺这帮人,把他们塑造成白痴;第四类应该是行侠仗义的人,一般西部片里主要应该是讴歌这类人,可这部西部片偏偏走了写实路线;第五类是土著,早年间的西部片都把他们塑造成杀人越货的野蛮人,这部也是另类地把他们塑造成当权者的炫耀对象。

集合前三类典型人物,故事就变成,怕人嘲笑的权力者为了几桶牛奶杀了勤劳的劳动者和聪明的商人的悲惨故事。

第一头牛代表拓荒过程中,为了虚荣而带来的却未能发挥其效用的生产资料。

实际上,人类历史中最为悲哀之处,就是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总是会存在这种无知又残忍的当权者,以及没有英雄的现实世界中可怜的牺牲品们。

而我喜欢这部的原因,还在于它把西方文明优越论的遮羞布撕得粉碎,把所谓的拓荒精神还原成人性本色,在西方傲慢与偏见的宣传背后,美国西部历史不过是累累白骨在内华丽包装在外的血泪史罢了。

一直以来,西方宣扬自己的文明优势,包括冒险和竞争的精神、先进科学、人权和经济制度、消费主义,自己宗教信仰等。

本片中嘲笑了美国这个暴发户当时在产业链中做低端原材料供应商的低贱面孔。

所谓冒险精神刻在了无数可怜投机者的白骨上;所谓先进科学技术反而为众多混口饭吃的民众带来了无尽的悲惨命运;所谓人权或所有权制度,是当权者为牛搭的护栏罢了;所谓消费主义,不过是遮掩无知和虚荣的帽子;所谓宗教信仰,可能只是茶余饭后的夸夸其谈。

《第一头牛》短评

看完给Old Joy加满星。

7分钟前
  • Octopus
  • 还行

这些稳重大气的评论让我自惭形秽啊 电影完全看不下去

12分钟前
  • 破越
  • 很差

7分。再次证明了乳糖不耐受会死(误)。很少见的华裔当男主的电影,不仅不怪异不变态,而且还极尽温柔。萍水相逢的两个人耍了小聪明赚了一大笔钱,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俩人死在了丛林深处。好在那一处生命的归处风景优美,并且好友就在身边。感觉是编剧在哪看了这么一个出土白骨的新闻,自己想了这么一个浪漫的故事。两个男的,也可以浪漫温柔。

14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粗粝凶恶的西部中温柔的两个小人物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恬静的注脚。那段曾经无人知晓的友谊,如脚下的泥,汇入山川河流,化作一缕云烟,天地可鉴。

1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反正我是不喜欢。拍得很沉闷。

21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较差

#Berlinale70th 12# 我死了两次,一次是开头静悄悄挖出的白骨,另一次是两个人肩并肩躺下来闭上眼睛迎接电影的结束。我也心碎了无数次,颤抖了无数次。长满森林的蘑菇、湿漉漉的草地,温柔看着你的奶牛,是资本主义伊始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导演安置的一个乌托邦,又温柔又残忍。如果电影可以拟人化的话,第一头牛一定有双时时刻刻都湿润的眼睛。用最简单的语言,最简单的人物,最简单的情节讲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最美好的故事。希望他们睁眼醒来能到另个平行世界一起开旅馆,烤面包。

22分钟前
  • 世界已夷为碎片
  • 力荐

两个人在小屋的相处段落对偶式的拍法很亲密又很自然,颇有静水深流之妙:通常是两人一前一后的构图;一人半身特写和另一人的局部肢体动作相结合;两人同时进行的动作会各自带动镜头,一人动作过程完成接上另一个人动作的结果(砍柴/清扫装饰—花&清洗喂伺/烘焙—蛋糕)。然后以更隐蔽的暗语的对位(目送轮船和独木舟/捡拾卵石和菌类/发动机声和神秘的爆裂声)去重述西部拓荒史,身份和地域的议题以味觉激起“乡愁”召唤历史空间,《昨日欢愉》式的对俄勒冈地域的历史环境的重构。只是对情节剧的框架持保留态度,偶尔感觉乏力。

26分钟前
  • 卡佛啪啪卡夫卡
  • 推荐

沒想到Kelly會拍了個美食片,然後順帶講個故事這樣子。也是個很簡單的故事。簡單的倒敘手法,引起觀眾好奇,繼而説下去。一種很輕鬆的敘事角度和中景鏡頭,敘說關於階級為主題的故事。鈕釦、獨木舟、印第安人、貴族、勞動者。然後比較有趣的是,Kelly很會利用動物作為其中一種敘事的趣味手段,爲電影增加了很多靈性。例如一開始那隻引入好奇的狗,那隻想偷吃麵包的卷毛小狗,和那隻大母牛的親密行為。這些利用動物天性的鏡頭很有趣。★★★☆

27分钟前
  • 一朵潛水云
  • 还行

西部小森林中国秘方曲奇的悲歌,友谊地久天长

29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真的太暗了 完全无法在影院以外的地方看

34分钟前
  • TUNA
  • 较差

这部影片极其缓慢的叙事节奏,实在让我不敢相信结束的时候这部片子就结束了。首先,两位男主的情谊暧昧不明,在漂泊生存的路上遇见同行的情谊我可以理解,但两人之间也并没有碰撞出什么火花,一切都是平铺直叙,只有cookie的沉默和中国人每天都絮絮叨叨的生意经,并不让人为之动容。两个主角的命运既不让人同情,也无法产生共鸣。其次,这基本上是一部随意叙事的电影,没有什么起伏的情节,即便是有,也被这拖死人的节奏给消化了,环境是美的,也是极尽刻意的。比荒蛮更荒蛮,比自然更自然,就觉得有点过了。所以,清醒一下头脑,我至今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看了一部这样的影片。而为什么可以获得很多人的认可,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37分钟前
  • 小信徒
  • 较差

即使在荒野这样以生存、发财为最大目标功利至极的空间里,人还是需要纯粹的感情,就像他们需要司康饼,茶需要牛奶。不过我始终觉得有浪漫化西部拓荒历史的嫌疑。3.5星。(这群男的真的是不进厨房啊,饼干好吃是因为有全脂牛奶,这都吃不出来吗???)

38分钟前
  • 小小虫
  • 还行

最喜欢最后一场,I’ve got you

39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还行

5.0前一个小时在干么?

42分钟前
  • 大象姐姐KK
  • 较差

其实故事框架不错,根据小说改编。但剧本较弱,情节及台词平淡不丰富。导演叙述故事的方式很成问题,为了镜头的美感与质感,不惜牺牲叙事逻辑,拍得相当不流畅。另外,运用16毫米的胶片,为构图总是采用黑夜情景,这也是两大败笔。

45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还行

友情版断背山,亚裔版绿皮书,西部片版食神。

48分钟前
  • 木石子
  • 还行

雷查德总能将野性与温柔恰到好处地融合,这部新作在静缓之中隐伏着张力,简约小格局的文本与场景之中,蕴含着丰富而真实的影像密度。那些细腻的自然环境音与用心的服化道,足以令人沉入旧时西部。影片全然关注着个人,注视着两位异族移民间的挚朴友情与他们略显寒酸的野心,这是一次对小人物跌宕命运的深情凝望,展露出以往隐没于美国梦宏大叙事背后的残酷底质。传统学院派的画幅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观者的视角,西部广袤壮阔的全景在影片中也基本缺席,时代背景与人物前史仅由只言片语提及,于是,重心便转移到了个体的生存斗争与互助情谊之中。男主被救后躺在木屋里醒来时的主观镜头被模糊了边缘,恍若命运投(头)下的阴霾。戛然而止的收尾联系片头后显得如此怅然,他们至终没能用上第一桶金,没能去往那片奶与蜜之地。(9.0/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电影开始的三个镜头沉闷乏味,一分钟放弃。

53分钟前
  • 郭曦
  • 很差

挤资本主义的牛奶,薅社会主义的羊毛。

58分钟前
  • 起止淡然
  • 还行

看不懂

1小时前
  • Impert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