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头到尾都存在着逻辑混乱,寓意点强行堆砌的片段,就像人们对待一坨屎,一般人看到了就信这是排泄物了,一般导演会给你拍一个人正在上厕所,好的导演会拍洗手间的排风扇在转动,而本片导演则是让人吃屎来达到目的……我甚至觉得该片导演不是想揭露人性的丑恶,也不想展现过去现在与未来见的关系,我觉得他特么真的就只想拍一部三级片过过瘾
感觉就是为了无下限而无下限……不同阶级、国籍的人困在一艘上了天的船上,混混有武器,投靠了议员,议员因此成为领导人。
但他只想自己吃香的喝辣的,饿死其他人。
最后甚至干脆炸了/杀了其他所有人。
唯独就是最后愿意牺牲自己,延续儿子的生命。
儿子一开始也比较善良温柔,虽然还是抵不住诱惑,侵犯了女主,最后直接黑化,吃掉自己父亲也毫无负担。
老头子以及女主辛辛苦苦守护下来的孩子(未来),结果是充满暴力和欲望的混混的孩子(也可能不论是谁的孩子,都是如此)。
所有人都是没有人性的,全片好像就是只想展现人性的黑暗,或者说兽性。
但这种兽性来的太没有逻辑,比如从一开始在正常社会环境下(没上天的时候),就开始强奸、杀人。
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是一样的邪恶,区别只是在于有无武器。
好像只有女主是好人,但她的好没啥意义。
反正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纯粹猎奇一下吗?
2020年12月,金基德导演因新冠并发症在拉脱维亚去世,享年60岁,这位在国际影坛独树一帜的韩国导演,以其极具冲击力和独特风格的电影作品闻名于世,也因丑闻离开家乡,他的人生最终和他电影主角一样,凝视深渊也成为深渊。
金基德的电影常常摒弃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采用碎片化、跳跃式的结构。
电影《空房间》中,故事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切换,不仅增加了电影的神秘感,也让观众主动参与到对故事的解读和拼凑中,有些情节极度写实,但最后的“名场面”又虚幻的像臆想。
视觉语言方面,金基德擅长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画面。
他常常运用大量的空镜头和静谧的场景,如《春夏秋冬又一春》中那座宁静的寺庙和周围的山水。
这些空镜头不仅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也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递着人物内心的孤独、挣扎和思考。
同时,对色彩的运用也颇为精妙,浓烈炽热、清冷黯淡,色彩成为了情绪和主题的有力传达者。
金基德喜欢探讨人性,用以揭开了人性中最隐秘、最黑暗的角落。
《圣殇》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复仇与救赎。
主角从一个冷酷无情的高利贷收债者,在经历了一系列残酷的事件后,内心的人性逐渐复苏。
电影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与挣扎,以及在痛苦中寻求救赎的可能。
《收件人不详》则描绘了一群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他们在战争的阴影和文化的冲突下,人性变得复杂而矛盾。
有的人选择了沉默和忍受,有的人则以暴力和反抗来回应生活的不公。
金基德通过这些人物,展现了人性在历史和社会的重压下所呈现出的种种形态。
金基德也喜欢谈“性”。
《漂流欲室》中,男女主角在一个封闭的水上空间里展开了一场关于欲望、权力和控制的较量。
女性在电影中不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而是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反抗精神。
通过这种性别与权力的冲突,探讨了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社会权力结构对个体的影响无疑,他的电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又充满挑战的电影世界。
他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为韩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
然而,他的电影始终存在着争议,其作品中大量的暴力、性和残酷的画面常常引发观众的不适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些元素过于极端和夸张,甚至有宣扬不良价值观的嫌疑。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通过这些极端的表现手法,试图冲击观众的心灵,引发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金基德的电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恶美丑、社会的复杂多元。
他的作品或许并不完美,但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对人性的探索,还是对电影艺术形式的创新,金基德都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
人类的本性之一:好奇,使我发现并观看了这部电影!
可能看过太多所谓“禁片”的原因吧,这部电影一点都没有震撼到我。
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笑!
无论是血腥还是人性或者最后的母子...这些题材都了无新意。
电影中所谓人性的揭示太过刻意和直接,以至于一开始就脱离了人类社会。
所以我的关注点全部在于逻辑上的漏洞、矫情的角色设定和无病呻吟的台词!
最离谱的是这部电影竟然有6.3分?
当真豆瓣排行榜中的电影一部都没看过么?
①我知道世界很黑暗,可韩国不是发达国家么?
不是印度也不是索马里,一上船就是轮*奸和杀人?
还有日本和韩国男人这么懦弱的么?
女朋友被轮*奸了就在外面看戏?
你确定这是在描述人性而不是刻意抹黑?
②我知道全世界的黑社会都趋炎附势,可是船都TM飞上天了,为什么还要跪舔官员?
你可以控制他当傀儡,但不至于缴械吧?
我觉得这个黑社会老大简直丢黑道的脸,莫非是属狗的?
但凡浩南哥或者山鸡哪怕乌鸦哥在,这官员也不至于这么嚣张!
③你直接把“上帝”或“诺亚”写老头脸上得了,一句话不说你以为这很酷?
而且我也没见过如此“睿智”的上帝。
既然你都让人吃人*肉了,一船的死人做成腊肉烤肉或者风干放冰柜这T*M不比你剁自己香么?
就像抗日神剧一般,明明可以逃命,却一定要和鬼子同归于尽,只为了渲染悲壮的气氛!
④女主和她男友,这确定是圣人而不是圣母*表?
一开始就说什么公平,这直接就出戏了,完全的脱离现实社会。
关键是后面女主依旧圣母...官员都杀人了,你还在谈公平;都开始吃人*肉,却还指望男主的一句“保证”;活下去都成问题了,却满口的“希望”!
自己割肉让别人吃,我以为你是甘地呢!
结果反手就杀了对方喝血吃肉了!
小孩玩枪了!
诶,你这当妈的也不管!
求求你不要再说什么“希望”了,你不配代表人类,果真如此的智商和逻辑,人类当然没希望了!
⑤关于结尾!
还是说女主!
你T*M不是圣母么?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好好教育啊?
小孩玩枪了!
诶,你就惊讶,但你就是不管,就是玩!
这硬说人之初,性本恶也太牵强了吧?
你和孩子完全脱离了人类社会,孩子连“苍老师”都没机会看,这性教育莫非是你从小教的?
其他的槽点实在太多,不一一吐槽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可这电影完全脱离了现实,导演编剧仿佛举世皆浊我独清,这份“人间清醒”我认为这根本不是批判,而是抹黑。
当然,虽然我内心毫无波浪,但还是看完了这部电影,可取之处还是有的!
这也是我打一星的原因!
血腥题材还是挺下饭的,这点我给及格分!
女主还是很好看的!
毕竟人家只是演戏,智商和逻辑都是编剧给的,不关这美女什么事!
三个为艺术献身的韩国女演员还是值得敬佩的!
请告诉我她们的姓名!
浓缩的人类文明——《人间 空间 时间和人》金基德遗作2020年当听到金基德导演因为新冠去世的消息后,我真的是十分痛心。
世界失去了一位作品剑走偏锋,直击人性,敢于挑战极致黑暗暴力的好导演。
金基德导演一直以来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个人认为他与朴赞郁和奉俊昊可以成为韩国“三大宝藏”导演了。
他所独树一帜的“暴力美学”派电影表达,每一次都能够给人视觉与精神上的重击。
这次看完《人间 空间 时间和人》让我又再一次感叹金基德的独到视角和表达功力。
由此,开启我的第一篇正式的影评,也为纪念这一位优秀的导演。
在具体的影片情节上我不做过多赘述,仅仅探讨他浓缩的象征表达。
故事刚开始的军舰和乘客其实就为观众已经构成了一个封闭的浓缩的社会模型。
二刚开始的社会模型——军舰则象征着一个发展完整的人类社会。
参议员象征权力机构,流氓团体象征暴力机构,舰长象征法律和秩序,小田切让饰演的角色象征公知,富二代象征富裕阶层,而美菜饰演的角色象征弱势群体,剩下的骗子和站街女以及剩下的乘客则都是人类社会芸芸众生的代表。
还当然还有一位老者的角色象征神。
解释完这些象征含义那么军舰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就都可以把他们放大到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影片最开始流氓团体就主动和议员搭话要保证其安全,这里其实就是暴力机构与权力机构密不可分为其附属的关系表达。
接着议员和儿子享有比其他乘客更好的待遇,这里可以说是特权阶层的优势吧。
当议员,儿子舰长和流氓头在船头设宴的时候引起了只能吃到普通食物的乘客的不满,这个时候小田切让饰演的(公知)的角色走到议员面前发表了不满。
而后经过一系列冲突,小田成功的让流氓头搞死(这里的隐喻很明显不做过多赘述)随后,美菜和富二代女友所代表的女性和是弱势群体在暴力和权力的威胁下遭到迫害(这里更多隐喻了韩国的社会现状)在这一段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细节,张根硕饰演的议员儿子在流氓踢翻老人的杯子以后,他帮老人拾起。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并且对于神是充满敬畏的。
而后来他也成为了迫害美菜的共犯之一,这里我能够感受到导演想表达在欲望往往会战胜神性,也看出了导演对人性的失望情绪。
而作为“神”的老者在舷窗外看了所有人间和兽性罪恶,正可谓“人在做,天在看”。
影片到此为止可以说是对现代社会关系的一种隐喻,而在下一部分则开启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隐喻和人类命运的预言。
而这部分讲的则是现在的社会所谓人间真实。
以美菜被老者救下后醒来为分界线,这里进入空间部分进入了人类历史相似事件的集体表现时期。
这时美菜醒来发现军舰飞在空中,大海消失了。
这里开始影片朝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了。
显示从这里开始导演在同一空间里为我们展现了两个不同维度的内容。
一是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二是神学的角度。
首先是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
当众人发现军舰危机时候,这象征不可逆的自然危机人类毁灭来了,食物缺乏(资源枯竭)乘客暴动,象征了每一次因为资源和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战争。
当每一次生存资源危机来临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首先崩坏的是法律和秩序,议员(权力)和流氓头(暴力)首先联合剥夺了舰长(秩序)对军舰和乘客的控制,象征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前夕都是秩序崩坏后掀起的。
当议员(权力)流氓(暴力)没有(舰长)秩序和法律的约束后,他们开始控制食物分发自己享受最好的食物(资源)而乘客则饿肚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像极了封建社会时期的人治特权阶层压迫人民。
这里也表现了导演对不可抵挡的天灾降临后人类社会制度倒退的预言。
而后随着影片的发展在议员和流氓的联合下剩余的乘客被杀害,也隐喻了人类社会如果只有权力和暴力则必然走向毁灭的结局。
二则是神学的角度,老者(神)在开船之前就在搜集土,搜集好了就开始种植。
一开始还让观众费解,但是后来含义则逐渐明晰起来。
作为神他掌控着一切,他知道人类必将毁灭但是新的生命也会诞生,他要为新的生命创造资源和生存条件。
这里象征着地球自然的自我净化和再生。
之后,作为神的老者把种子和泥土散播到死亡的乘客身体上,这里的画面充满禅意大有一种尘归尘土归土的意味。
人食万物终了也变做万物的养料。
到最后,船上只剩下议员儿子和怀孕的美菜他们两人最终算是新世界的缔造者亚当夏娃。
二人饥饿难耐只能吃老人从身上切下来的肉为生(这个能理解成早期人类茹毛饮血吗?
哈哈哈虽然有点牵强)随着植物渐渐长成,老者也离去了。
在甲板上踩下的莫比乌斯环的血脚印令人深思,人类文明周而复始一切终究毁灭一切又会重生。
美菜在最后杀死议员儿子的桥段我理解的是,母系社会的回归,这也正是早期人类的社会形态。
影片的最后,美菜生育的儿子在小的时候发现了之前的左轮手枪后便充满兴趣目不转睛的看着,这里也暗示了人类最初的暴力欲望是原罪,也表明了导演对“人性本恶”观点的认同。
在影片结尾,儿子追逐美菜想要发生不可描述之事的桥段,也契合了人类文明最初的神话体系,比如希腊神话中大地之神盖亚的儿子天空之神乌拉诺斯与之发生关系后生出众神的桥段。
当然也反映了人类最原始的繁衍欲望和俄狄浦斯原罪。
最后的结尾也契合了题目最后时间和人,将整个影片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源和神话体系的形成。
到此是我对整部影片的理解,整部影片金基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微观浓缩的人类社会模型。
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抽象的实物具象化,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演绎。
最后,还是要缅怀金基德导演,遗憾未来在看不到他的影片。
看金基德的《人间、空间、时间和人》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总想写下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写起。
这是一部看起来蕴藏着极大的意义于内的电影,但事后反思,又有一种浅显感,浅显到像是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儿已然呈现在画面中了一般。
这种矛盾会大大削弱了动笔的欲望。
这是金基德后期的作品,说后期是因为谁也没想到次年上映的《溶解》竟成为了他的遗作。
相比于金基德大部分的作品风格来说,《人间、空间、时间和人》是有些喧闹的,这位从来都在自己的电影将台词吝惜得有些苛刻的导演,这部电影里的对话是大大超支了。
然而,这又是一部颇具金基德风格的电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露骨到几近于变态的画风,加上带着浓重的宗教色彩的寓言,都是金基德的味道没错了。
刻意抹去的人名,男人和女人、丈夫和妻子、主人和过客,人物只是影像化了的身份符号,何况毫无意义的路人甲。
在《人间、空间、时间与人》里,人名同样只是口中偶尔零星的点缀,角色本身则更让人印象深刻。
管理者、权贵、打手、骗子、妓女、平民,一群人被放置于一艘破旧的军舰之上,开启着一场不知从何而起的旅行。
茫茫大海,天然地构筑起了一道与文明社会隔绝的屏障,而这个鱼龙混杂的各种角色,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又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群体。
这像极了一场没有感情的科学实验,导演将一群玩偶般的生物,丢到一个船型容器之中,然后带着观众,用冷漠俯视的上帝视角,观赏着容器里的玩偶各行其道。
于是,我们看到,权贵与管理者高高在上锦衣玉食,而其他人则残羹冷盘食之无味;我们看到,妓女用身体换取钱财,淫乱之声不绝于耳;我们看到,无助的平民被骗子骗去了所有钱财,还被施以拳脚而无力反抗;我们还看到,打手攀附权贵肆意横行,轮番奸污清白少女,即便杀戮也是轻描淡写。
腐败、贪婪、堕落、凶残,大社会里的恶被压缩在在这艘小小的舰艇之上,白日里的祥和在夜幕的笼罩下暗潮涌动,在一套所谓的秩序规则保护下,包裹着鲜血淋漓的人间惨剧。
只是这样的人间真实却不是故事的终点,当人类被置于隔绝的空间之中,当稀缺的食物成为了生命最大的威胁,所有的人间规则便霎然成为了空谈。
打手换上了军装,手持武器的权贵撕下礼仪的面具,牢牢把持着有限的资源。
直到一切耗尽,人类退化成了野兽,眼见着文明沦陷为地狱般的修罗场。
显而易见的是,这部电影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现实隐喻。
金基德作为韩国的先锋导演,更不惮于去表达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堪,只是在他过于极端眼光的审视下,镜头下所传输的价值观,多少会给观众带来不适感。
但也许正是这样的不适感,才是他可以用来唤起共鸣的诱引器。
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种负能量的视觉冲击之下,这却并不是一部像《莫比乌斯》或是《圣殇》那样暗无天日的黑色电影。
金基德还是习惯性地将他的故事回归到了宗教的主题上去寻找救赎的出口,舰艇上那位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的老人,始终用旁观者的心态默默地收集泥土、播种培育。
他像是来自大自然的使者,漠视着这座修罗场里的种种罪恶,用最大的守护来维持生命的繁衍。
这是自然的使命,人间的荣辱与争夺终究都只是昙花一现,放诸于时间的长河之内,唯有生息繁衍才是得以传承的不灭。
无论是权贵、打手,还是骗子、平民,到头来都只是一抔黄土,种子在尸体上发芽生长、繁荣茂盛,在浩劫的洗礼下,成为了最终舰艇上最后的胜者。
这是人类争斗后的终章,也是地球的发展史,老人用自己的鲜血在船板上走出的,正是这无限繁衍生命的最终奥义。
在众生平等、割肉喂鹰的佛教视角的孵化下,基督教的伊甸园得以重建,浩劫后的诺亚方舟依旧悬在无根的空间之中拼凑出地球上的一块绿洲,夏娃遵从自然的规则将儿子抚养成人,让生物生生不息。
只是当饱餐后的男孩小心翼翼地掀开了母亲的裙角,让故事里的阳光瞬间又陷入了黑暗。
这是金基德的成功,却也又是他的失败。
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天马行空的故事下,他始终都在揭露在阐述,用一种粗糙的暴力来获取眼球的关注,他的影片里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但在这杂乱无章的概念描述中,却始终缺乏价值的提升。
这正是这部《人间、空间、时间和人》所带给我们胸有千言却无法抒发于外的憋趣感,这也是这部电影包罗万象的电影终究无法成为一部优秀影片的最大的绊脚石。
逝者已逝,金基德这位备受争议的韩国影坛奇才,其所创造的电影风格毁誉参半的自成一派,也许已然是对他的电影作品最大的褒扬。
2018年韩国电影,金基德导演。
本质上属于荒诞隐喻的电影。
一群人上了一艘斑驳的军舰,进行一周的旅行。
这群人中有参议员和他儿子,一群流氓,一些普通青年人,几个妓女,还有一对日本夫妇。
但是莫名的是,船突然到了空中,成为一个孤岛,粮食短缺,从而变成血腥的地狱。
故事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虽然明白不过是隐喻,但是还是不太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反而会引起一些不适。
不太能打分…精细琢磨的地方看起来还是很惊艳,把神话从符号具现化到真实世界的时候,亚当的“纯洁”来源于自身的幼稚和罪恶的庇护;上帝的悲悯更多是针对人类这一个物种,而非某个具体的个人(像卢梭那种感觉?
);而夏娃是除了美丽一无所有的工具,陷入无穷无尽被剥削境地的可怜人。
立意是很精巧大胆的,掀开宗教这一维持人类社会道德最古老的方式,揭穿宗教理想化符号背后人性的复杂,这其实还挺痛点的。
但是剧本其实可以再好好磨磨(我觉得),因为在一些细节处理得很粗糙很臆想,才会被大家说疯了。
魔幻现实主义很难逃脱这一点,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让人出戏失去了跟现实互文的震撼。
上帝的角色感觉不应该设计成先知,最好也是个临场应变的普通人。
另外最根本是真到了人吃人的境地,大家也不会上来就自相残杀。
虽然你唾弃道德的外衣,但人真的就不会把它完全丢掉。
当年理查德帕克的案子,那三个船员也是“抽签”来决定谁去死——虽然结果来看显然不是抽签决定的。
但不论如何,真到了那个境地,显然会出现看起来更“合理”的处理方式。
比如某个罪恶的人成为众矢之的被分食,比如某个人犯了巨大的错误被杀死,比如意外死亡的尸体如何处理。
我觉得这个电影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说服观众,一步步打破观众的心里底线,做出让观众认为合理的决定,才能达到效果。
观众是不可能代入一个打砸抢的小混混的,更容易代入被小混混欺扰的普通人。
上来直接大乱斗逃杀只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最后的结局镜头表现力太弱了。
至少要在一个瞬间让观众代入儿子视角吧,光掀开纯洁的裙子显然不够。
总而言之还是有点用力过猛,这个题材真的不太好写。
可惜这是金基德遗作,感觉以后也不太能见到有人再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了。
在看此片之前我先看了豆瓣的评分,评分之低几乎不想看了,翻看了评价区后,反而认真的将它看完,还写下了这一段评论。
评论区喷的人很多,估计我的评论也会被喷,不过无所谓了,反正无论怎样,正如影片中所表达,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物种——永远都会争斗。
为了资源和欲望斗争不息,无休止的享受各种快感:掌控资源和他人的生死、随意玩弄性、尽情享受美食。
嘴上喊着保护自然,但只要自身需要就把自然往死里扼杀。
我是三体粉,对于人类的未来也是报以悲观的态度。
影片的宗教意味很强,明显的表达出一种既冷眼旁观,又悲悯的态度,如同怀抱耶稣的圣母,低头怜悯而无动于衷的俯视这无可挽救的物种。
看着它几千年以不同的形式重复上演着相同的残酷争斗的戏码。
但导演尤觉不够,又加了一出代表自然的老人割下自己的全部血肉以伺人类后离开的场景。
显然,佛主能感化老虎,大自然的牺牲却不能感化人类。
影片最后居然安排了最后的人类雄性,生为儿子却强奸自己的母亲(唯一的女性)。
恶心之余我们却又都明白,这是必然。
除了灭绝,人类没有其他结局。
稍稍提一下被很多人喷的影片比较粗粝的问题。
说实话,这主要在于更重视一部电影的思想性还是视觉效果。
我无意去分析导演是否刻意如此,此片的说教意味虽强,但思想性和反思意识远可以忽略影片的一些硬伤。
如果很在乎视觉享受,何不去看某名导张**近些年拍摄的华丽大场面电影呢?
就酱,乘着刚看完,记下个人的一些观影感受和思考。
爱喷的可以抨击,也可以促使我看到自己没有认识到的新角度。
准确的说的话我是只看了电影解说,有机会无聊的话再看看这个吧。
抛开剧情不说韩国电影在人性方面一直都是不让人失望的,看解说的时候确实也不太那么舒服,因为有些地方在我们看来可能没有那么的合理,但是如果想看下去自己内心就要找个理由让自己认为是可信的,导演这么做是可行的。
还好,我没看到这部剧中有宗教信仰的人在那里胡搅蛮缠,宣扬末世主义。
船长有武器有勇气,可惜的是单枪匹马;那些下面的底层有人数,不过都是一些乌合之众,确实也是靠不住啊,对方一把枪就把几十个人吓成那样,真的要我指挥我就把屎尿往那边一泼,我看你举枪的手动不动,过去先弄死再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搞阶级分化,真以为你还能回去是怎么着。
只可惜这群人就和当年日本侵华的时候一样,几把枪就能让我们不反抗的等死,有人说那个时候的人老实,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如果在对方四五个人武装押运的时候,队伍中有人肯定是想反抗的,遗憾的就是没有人去响应,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就是怕死,不冲上去最起码还能活一段时间,冲上去好死都难,或者还有的人想着旁边的人可以出去把人全干掉那么自己的性命就回来了。
这部电影中也是一样,看解说的时候评论有很多人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一把枪就能控制住饥饿抢粮的“灾民”,那么我认为这群人还是不饿。
这群人可以一直不反抗,坐在那里每天等着食物的发放,也不琢磨怎么去反抗,怎么去争取更大的利益,这就是人,普通人,但凡里面有个反抗头领再加上演说,这艘船早控制在大部分人手里了。
不过很可惜,我们普通人不等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反抗的,都是在逼得你没活路了才想着不能这么干等着了,但是一切似乎都已经太迟了,历史总是重演,我还没看到这样能成功的故事。
看到解说结尾的时候,女主生的儿子好像对自己有兴趣,评论有人说这就是日本人的由来。
哈哈哈,你这个观点得到了韩国高层的认可,因为什么都是他们的,什么都是他们发明的,这回日本人都是他们的后代了,就当看一乐呗。
有时间真得好好看看,剧中的老爷子到底代表着什么,一直都是一脸的平静。
也确实,我们人的教育需要对比,其实想想一个漂浮的森林里要啥啥没有,没书没几个人能教育出个什么玩意,也确实,导演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观众,最后的镜头不就是那个孩子在追他妈。
普通人没法逆袭,能逆袭的从来就不是普通人。
古之成大事者,都得有洗脑的能力,让一群散沙听命与自己,为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打拼,去拼命,这个船上的政客就是很好的代表,不过可惜的是他还不够格,他与黑帮大哥只是利益交换,如果他们回不到现实世界,那么他的权利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记得我想过为什么很少有普通人的电影,或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就是因为太普通了,没特点,看看网络的小说就知道了,为什么成为YY小说。
去年还在说某位香港大导为了“重拾自己”一个劲净胡来,同样的评价给到金基德也毫无问题。
只盯着喘不过气来的当下 那就只让你喘不过气
本性
如果不是在一个架空的情景下发生就好了
这就是金基德啊!这就是他的风格啊!
野心极大,但过于粗糙。金基德对人类已经失望透顶,对自己也有些自暴自弃的感觉,全片看不到一点希望,也不该抱有希望。
这个寓言电影有点猛,然后张根硕的角色真是玩命吃鸡
地球之外,也许有一双眼睛注视着这一切。符号化影像的极端,像是舞台上的提线木偶,每个人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没有逻辑,没有道理,没有动机,只有命运在谱写着一切。于电影是第四面墙外的导演,于我们,又是什么。
忍着对人性的绝望看到最后,画面从船的视角转向天空直到地球,那一刻我承认是我太局限了,无法想象金基德的内心到底藏有一个怎样极端又纯粹的人格。
人间的丑恶,空间的错乱,时间的永恒,人的终点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金基德会让人很痛苦的面对这个世界的问题,然后把这一切当作艺术,在死亡里终结罪恶,在罪恶里体会人性。阴阳和暴力沟通。他的电影里唯一的和谐,是身处动荡里体会内心来自于神的安宁。
地摊文学货色剧本摊上没有灯光和美术的摄制组,但还是要说一句,金基德已经如此自我放飞(放弃),再糙再雷两天写完剧本还是能坚持完成,还是蛮佩服的。
金基德这次开启了上帝视角:人性之恶、欲望之恶已无法救赎,人类文明吃枣药丸。在人类的尸体上重建大自然的桥段真心让人惊悚。藤井美菜盛世美颜+1星。
抛开所有人的身份、角色、地位,金基德只不过是在展现一个地球的食物链罢了。如果片中都是动物或者昆虫的话,恐怕没人觉得导演是变态吧,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大自然现象而已,人自以为是高等动物,基本的欲望面前,谁亦如此。最后孩子身上的衣服也说明了父亲是谁了吧。
看不得那些被牛奶惯坏了见不得泔水的矫情者对金基德的毁谤,狡辩者会说你看你自己都说他是泔水,错了,牛奶和泔水是两种生活状态,金基德把你逃避开的状态拍给你看,你不喜欢只能说你是活在自欺欺人的虚伪的矫情中,你们总认为这种可怕是不存在的,是导演的低俗,是负能量的东西,动不动就说正能量的人最肤浅和奴才相,低俗和残酷是两个回事,分不清低俗和残酷的区别,也搞不清自己矫情害怕现实活在温室里的人,没资格评价金基德。
好恶心的电影
金基德真的疯了
除了基林级驱逐舰,其他都乏善可陈。
金基德,挺有意思。(但不是故事有意思或者延伸出的隐喻,因为都不新鲜,但说是什么讨论人类或者宇宙,力度未免太轻,令我感兴趣的可能是金基德本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