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像那只乌龟,高高在上的人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平常被关在小盒子里的你一直想要逃走,终于有一天你逃走了,却发现自己只是来到了一个比较大一点儿的鱼缸里罢了,身处边缘的小人物们,每次都想重新来过,可老天一点儿机会也不会给我们,宿命,悲哀,无可奈何,即使最后豁出性命战斗,爆发,却也不过是大人物眼中的又一个笑柄--你们只会自己人打自己人,是啊…在这个红绿色的世界里,我们这群蝼蚁只能互相残杀来获取那宝贵的生存空间。
手卷烟、古惑仔、黑帮、百粉,这些老港片的元素,就像东莞仔被遗弃的华籍英军身份一样,掺和在一起,迷失在了时间里面,他们似乎已经不知道,今天已经是2021年了,这些东西早就随着时间消亡了。
片中破败陈旧的场景,过时的家具,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这些东西不应该出现在现在这个时代。
就像那些住在老城区老屋的老翁,还在用收音机播着张国荣梅艳芳,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还沉溺在自己的黄金年代,全然不知道这片老屋已经残旧得人去楼空了。
导演似乎是想提醒我们,不要太沉迷于过去,想想当下和未来。
钱是香港电影唯一的麦格芬。
香港电影一切情节冲突都是为了钱,也因此具有浓厚的雄性特征,人物两眼一睁,就要为钱奔命,出门就是捕猎,一天空手回家一天日子难过,江湖就是斗兽场,所有倾轧,争斗,都是捕猎,人物是被金钱驱动的,以至于抽掉金钱,香港人会突然失忆,忘了自己在拍什么。
钱的另一面即欲望,港式黑帮片很早就抽掉了钱的实质正义,不讲什么劳动所得,但纯粹不劳而获的钱违背观众的良心,但作为卖钱的电影,没人要看教你老实做人的片子,大家都在电影里找出轨的刺激,这很拧巴,于是义气/兄弟情就出现了,义气赋予金钱合法性,它把不劳而获来的钱给洗成合法的。
林家栋股票亏钱,债台高筑,这纯粹是一个人贪婪惹下的麻烦,可连同兄弟一起债台高筑,这欲望就合法了,这钱就欠得有意义,有正义感了,接着兄弟欠钱自杀,这才是使林家栋产生负罪感的真正原因,也即炒股破产本身不是罪,兄弟一起破产,这就有了道德问题,本片中的人物才背上了罪。
香港电影的无奈之处是无法去追问欲望本身的罪,去追问一些更深层的的东西,比如社会,比如人为什么天天要像困兽一样活着,成为欲望刺激的条件反射物,他只能用兄弟情这种东西去替代反思。
所谓人在江湖,干什么不吃饭,吃饭无罪,但盗亦有道,人永远在为生存找理由。
回到电影,这构成了推动林家栋行动的两条动力线:欲望和义气。
欲望是原动力,情节发生之源,股票、交易、毒贩、金钱龟买卖都是欲望,义气负责洗白,提供欲望的意义,让贪婪,让哪怕小弟对大哥的服从有落脚之地。
南亚仔眯了泰哥的货只是黑吃黑,这里不涉及正义,但南亚仔和超哥之间就是纯粹的正义了,哪怕超哥最终死,导演也不会辜负这种正义,不会让观众的道德期待落空。
南亚哥不供出泰哥,泰哥出卖小弟,结果一死一活的区别就是义气之神的审判。
这义气之神是无数部江湖电影滋养出来的伟大造物,祂突然出现,给予背叛义气的泰哥雷霆一击,于是泰哥死翘翘。
而超哥的那帮兄弟始终置身事外,加上超哥死去的兄弟墓碑,则更像一种义气之神在人间的塑像,是一种信仰,需要超哥拿命去供奉和赎罪。
香港电影拍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义气宗教。
老实说,影片的完整性和紧凑性都成问题,前半部实在太慢,后面突然好看起来,导演用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故事模型,让南亚仔像迷路的羔羊进入超哥的庇护,又用了类似《登堂入室》的故事套路,让南亚仔在超哥的房间窥看超哥的过去,但都没拍好,南亚仔和超哥的感情仍然莫名其妙,或许超哥从他身上看到自己死去的兄弟,但这没表现好。
所谓金钱龟,手卷烟都既是叙事道具,又是情感道具,金钱龟类似《文雀》里雀的作用,手卷烟作为承载兄弟义气的信物,还承担了瞬间推动叙事进展的作用(从口袋里掉出,暴露两人关系)龟壳突然变成凶器这个设计也很神,所谓出现道具的物尽其用,一把枪出现就要开。
片头山顶一帮人抽烟,超哥反复点不着烟,这里也很好,代表林家栋这个人物的一种走神,作为带头大哥,他对前途的看法可能更焦虑。
其他诸如“我看邵氏电影长大的”,“自己人打自己人”,都是一种彩蛋式的金句埋在电影里边。
高潮部分的打斗戏借鉴了老男孩,体现了调度和设计的精确,整个暴力过程始终隔着铁网,困兽挣扎的意味鲜明。
那个叫辣鸡的小弟,则是一种“男花瓶”的角色,他兽人的外表就是演技,其存在代表残暴,但导演还把点题的意义赋予了他,使他成为画龙点睛的睛,这个人物也没白费,这一手玩得十分漂亮。
可综上所述,这些都是小聪明,导演小灵感不断,但难掩整部片的平淡(拍得像分集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黑帮电影里的许多场景,比如酒楼,仓库,码头,陋室,因巨量电影的反复消耗,已不具有写实特征,而更像某种象征,你不让影片在这些场景中进行,你这电影味道就弱,但场景本身,却是不用写实的。
本片美术风格则像《南方车站的聚会》,尽可能地用五颜六色覆盖后现代都市的肮脏感和杂乱感,让出挑和脏之间形成反差,现在许多电影都这样拍。
林家栋的家,抹去了正常生活居家的特征,几乎有一种科幻般的色彩,脏乱又艳丽,你说这是未来某个长久漂泊在宇宙中船舱内景我都信。
近年来港片已死的说法甚嚣尘上,诚然,相对90年代的繁盛,港片确有式微迹象,这其间有经济重心转移带来的娱乐中心变迁的原因,亦有各种媒介传播方式百花齐放,大家消遣方式更多选择的缘故,但实际上,香港其实也依旧不断在产出高质量的片子。
比如此片,看后确实有耳目一新,并有些许惊艳。
导演陈健朗是一位90后,和当年致万人空巷的《古惑仔》系列属同一时代。
其自称是看着杜琪峰电影长大的,所以此片黑社会的范儿拉地很足。
从表象来看,暗黑环境并充满暴力的情节始终贯穿整个片子,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在讲一个黑道故事。
但掀开隐藏部分,却发现其志不小,同时在关注香港少数族裔,在聊人性本能,在讲中年男人的尴尬人生。
马斯洛需求说,生存是第一需要。
活着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希望能活的安逸舒适,然而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人,生命终究如一袭爬满蚤子的华美袍子,各种困窘经历会如影随从,伴随一生。
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一旦选择错误,人生轨迹必将滑向难以纠偏的深渊。
香港临近回归时,因形势不太明朗,很多有钱人移居海外,高阶层官员则被英女皇赋予移民资格,获得可进可退的权利。
这并不稀奇,如我们在《2012》《僵尸世界大战》中都可以看到,在所有大变动期,有钱的有权的有稀缺技术傍身的,终究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作为普罗大众,只有被人挑选的份。
而影片中的关超、华佬、木头、豆腐和云斯顿,作为低阶军人的他们恰巧不幸的就是无各种硬通货的普通民众,在被旧制度抛弃之时,解甲归田是顺理成章的,也是唯一出路。
无论在任何时代,搞钱总是硬道理。
为了搞钱,关超和云斯顿去炒股,炒股在当时看起来是个无比正确的事情。
政权更替期的香港,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幸运的时代也是倒霉的时代,是一夜暴富的时代更是一贫如洗的时代。
恒生指数在1997年6月20日突破了15000点,1997年8月7日达到了最高点16673点,相比90年2918点,恒生指数7年间,涨幅659%,很多人发出宁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呼喊,每个人都从中看到发财的机会。
但,很多生意其实讲究的是个入市良机,同样的行业和领域,适当的时候介入是时机,不适当的时候介入就是危机。
不幸的是,他们入市时机非常不好,由于1997年5月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索罗斯等国际游资开始疯狂阻击香港,特区政府开启狙击战沉着应对,而这场战役由于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以游资大败结束,但伤敌一千,自伤八百,很多应对政策的实施导致了香港股市和楼市的下跌。
至1997年10月28日,恒生指数跌为9059点,历时13天(除去市场休息日),下跌了5578点数,平均每天下跌444点多。
香港楼市在短短一年内也大跌七成,超过10万名业主成为“负资产”。
如方芳所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座大山,实在太沉了,最终云斯顿承受不了破产打击选择自杀, 留下关超一人活着。
同袍将云斯顿的死归结在关超介绍炒股的缘故,而关超也因之抱憾愧疚。
时间对人的情感影响很有魔力,可让相互关系愈加融洽,也可让彼此隔阂越来越大。
由于介怀,关超与他们间的关系日渐形同陌路。
而关超为弥补过错,也不声不响一人扛下所有债务,但庞大账目的压力让其无法通过正行谋生,不得不通过非正常途径寻觅解决渠道,但处于灰白界限的生活其实是最艰难且最不易看到希望的。
所以,直至中年,其依旧是这么艰难的活着,经历着所谓人到中年不如狗的尴尬人生。
关超与南亚仔的初始交集也是尴尬的,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重庆大厦,其实是一个社会缩影,其映射出无论是关超还是南亚仔,都同处于社会底层,而相较于关超,南亚仔更甚,作为没有社会地位的少数族裔,所能获得的资源少得可怜,能从事的正当行业寥寥可数,但尽管如此,大家终究靠信念的支撑如小强般顽强的活着,关超的信念是救赎还债,而其终究是实现了(2200万的天债被勾销),南亚仔是希望能让弟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剧中并未提及。
因为信念,再加上内心固存的善,二人由开始的相互不信任至后来的惺惺相惜,关超将一直携带的手卷烟盒送给南亚仔时,其实是一种认可,是将其当作可信赖朋友的标志,当然或也有对其实现理想,过体面生活的一种期盼。
而南亚仔某种意义上的确未负关超,在其生命遭到威胁,被打得不像人样的时候依然不曾出卖关超。
人生如戏场场出,世事如棋局局新。
但无论该如何优雅退场,无论是否能再次开局,都应保持内心中的那份纯良。
虽然我知道导演肯定想表达的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但是我看完以后脑子里就只剩一句:没关系 是爱情啊🥰🥰超哥和他的南亚小老婆这什么绝美爱情我一整个嗑生嗑亖😍😍!!
两个社会的边缘人在昏暗的生活中抱团取暖简直不要太戳我🤤🤤
长官和南亚仔简直要成为他俩之间的专属昵称了
这宠溺地笑…超哥你别太爱😏同居生活一起养🐢简直不要太甜好吗
文尼作为印度人你真有够特别哦
帮lp处理弟弟在学校的问题 怼区别对待的老师
我算是明白了 手卷烟一整个就是你俩之间的定情信物啊🚬
这个眼神了这种程度了你还告诉没什么?!
还有林家栋抽烟也太性感了吧!!
又颓又蛊的 我愿封他为我见过的抽烟最有味道的男人如果可以的话请您以后多多下海 这个氛围感和x张力我真的瑞思拜🙇🙇
我看的应该是港版的开放结局 但是我还是认为超哥应该是s了 毕竟真的伤得很重(还把自己的🏠留给文尼了他真的、、我哭死😭😭而且他的南亚小老婆整个人的气质肉眼可见地寡了很多这是可以说的吗🤭🤭
文尼在印度人里面应该蒜很好看的了吧 之前真的很少get到印度人的长相来着。
2005年,曾上映了一部特别黑暗的剧情犯罪电影《黑社会》。
当时的审查环境还没有现在这般严格,所以在片中有不少大尺度的戏份。
这部电影中的演员现在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奢华。
任达华饰演了新一届话事人乐哥,梁家辉饰演了有钱有势的头目大D,张家辉饰演了心狠手辣的飞机,古天乐饰演了做小贩被人欺负后来加入黑社会寻求保护的占米......
在剧情上更是有一种爽快感。
前期交代各方势力的划分,中间抢夺龙头棍,最后乐哥排除异己成功上位。
整部影片剧情紧凑、线索层叠,基本上每推进一步,都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伏笔,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黑社会》以及续作除了后来在金马奖、金像奖拿下多项大奖之外,还留下了不少有意思的梗。
比如“黑社会不动脑,一辈子都是飞机”“钓鱼要带头盔”“八点钟有骨气”等。
林家栋在片中饰演的东莞仔原本只是一个小弟,后来通过帮乐哥找回龙头棍而借机上位并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第二部里更是有了竞选话事人的资格。
不过东莞仔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一个是特别能打,第一部中血虐林雪饰演的大头,第二部中与狠人加钱哥血拼了一个五五开。
另一点是带着小弟去砍人时,显露了一手比较帅气的跨栏动作。
当时林家栋凭借在《黑社会》中的出色发挥提名了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
最终与获奖失之交臂,却也足以说明他的演技之突出。
更可惜的是,林家栋之后又凭借在《叶问》《寒战》中的精彩表现多次提名最佳男配角,可最后都没能笑到最后。
直到2017年,他才凭借《树大招风》中的“季正雄”一角,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3年之后,林家栋以影帝的身份再次出演了一部跟黑社会有关的电影《手卷烟》。
这部电影的票房可谓相当凄惨,只有94.6万。
除了跟电影只在香港上映有影响之外,还与题材有关。
后来它在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等多项提名,其实也说明这部电影的质量并不差。
电影讲述了华籍英军关超在香港回归后就选择了退役。
可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让关超的生活一直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后来他跟同是退役军人的朋友借钱进入股市,打算海捞一笔。
可恰好出现的金融风暴,让两人血本无归,还欠下了上千万的高利贷。
朋友承受不住压力跳楼自杀了,独留下了新婚不久的妻子。
不过关超决定把债务扛起来,既是为了保护朋友妻子也是为了给自己赎罪。
他以中间人的身份给做走私生意的菜甫和贩卖毒品的泰哥牵线搭桥,打算从台湾走私一批价格昂贵的金钱龟。
泰哥收到货后发现很多金钱龟都死了,一怒之下就杀掉了菜甫。
作为中间人的关超也因此遭到泰哥敲诈,欠下了另外一笔巨债。
在这期间,关超结识了遭到泰哥追杀的东南亚人文尼。
文尼的表哥盗取了泰哥的一批货物,而文尼没有门路只能帮着表哥一点一点散货。
后来文尼在逃跑期间阴错阳差地躲到了关超家里。
对于关超和文尼,电影花费了大量情节去刻画两人的境遇。
即使作为一个旁观者,也能轻易地感受到那种生活的不易。
关超加入黑社会却只能赚到一些糊口的钱,而外面欠下的高利贷、泰哥向他勒索的巨额赔偿、因菜甫身亡引来的台湾黑社会,让他的生活犹如走钢丝一般,随时都可能粉身碎骨。
文尼来自东南亚,本以为来到香港后能赚到大钱,结果发现正常糊口的钱都难以挣到。
再加上需要供弟弟上学,文尼的境遇实际比关超好不了太多。
比较有意思的是,给文尼带来无数灾祸的毒品,最终成了解决关超困境的关键。
关超联系到放高利贷的人,以文尼的货物为交换,还清了所有债务,而他也为文尼解决了弟弟的安置问题。
两人面对自己的问题时,同时走进了死胡同,可在对方手中却成了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事情。
这可能也是电影给背负生活重担独自前行的人的一点温暖。
电影最后以一场混乱却有深意的打戏作为了收尾。
关超原本打算出去躲几天,但遇到了台湾来的黑帮。
此时泰哥打电话过来让关超过去,否则就要杀掉文尼。
关超顺水推舟带台湾黑帮去见了杀害菜甫的真正凶手泰哥。
原以为双方老大会发生一起激烈的交战,可两人不打不相识,反而谈起了合作赚钱。
随后关超与泰哥的多位小弟扭打在一起,看似不合理的超高战斗力,其实在电影开头说他曾是军人退伍就已经解释了这一点。
打斗过程中,泰哥和台湾黑帮坐在桌边冷眼旁观,他们是这个食物链的顶端,不用动手就可以坐享最后所有成果。
但是小弟的突然反叛,让泰哥也没有笑到最后。
《手卷烟》中的关超一角,其实对林家栋的演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他是多方势力汇聚的交接点,这就意味着面对不同的势力要有不同的态度和脸色。
周围萧条的大环境以及欠下的巨额债务,要求他展现出内心中的压抑和挣扎。
而与其他退役战友的情谊,以及与文尼渐生出的兄弟情,还要有不同的温情一面。
尽管林家栋最后给出了一番精彩的表演,可《手卷烟》注定是一个故事深刻却不讨市场喜的电影。
片中提到的种种苦难离我们并不遥远,炒股亏钱、背负债务、为生活奔波......苦难越现实就越难让观众去买票支持。
毕竟现实已经够苦的了,看电影总是希望能够爽快一点。
香港是好尴尬的一个岛,当年被代英殖民,乱世中辉煌过,在没落时回归,多元文化特殊位置,造就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和不知如何认同身份的人民。
解放前有只国军退到香港,后来成了割据一方的黑社会;男主好不容易进入了铁饭碗英军编制,不逢时回归被弃,以前是兵,以后变成贼。
时机真的很微妙啊,回想教育、旅游行业之前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悲凉。
剧中故事是19年,回想起19年我在国外做旅游连续100多天在团上,当时好累好想休息,谁知20年这个行业就没客源了,人生无常啊。
剧中很多镜头直接把你拉回香港街头,重庆大厦,当年我和朋友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印度人,走了不到50米就受不了那个气氛跑出来了,还有拥挤的庙街。
情和义值千金,我们最早就是从港片里接触到的,男主朋友借高利贷股市大跌跳楼后,男主十多年一直在帮他还债,却没对任何人说,即便反目成仇,到最后100w才找朋友开口。
香港电影在低迷后已经反弹了,香港也会一样,我们也会一样。
关超和文尼关系有点暧昧和微妙,演员的演技满动人的,尤其是文尼青涩又有点过于老实的样子前路还很长 最后的长镜头有点干 撑不起 这些问题当然可以部分地用经验少预算少来解释 但剧作上的问题就真的是问题了 很多元素/背景为了存在而存在 并没有合理的解释和展开 写男人情谊写到如此gay 两个黑帮大佬又如此油腻 不小心就成了半部爆笑喜剧。
好久没有看这么够味的港片了!
结尾的打戏看得我心潮澎湃,拳拳到肉的声音和鲜血淋漓的搏斗真的太精彩了!
绝境之中背靠背对抗世界的情义也很动人,没有过多的煽情,只有用淌着血的颤抖的手递过去的一支手卷烟,一句“从来没有人给我卷过烟”,气氛就很足。
从头捋捋,开始应该是双线并进,一条线是给黑帮老大做经纪人介绍龟贩子的超哥,心里一直怀着对兄弟的愧疚(昔日战友在他的怂恿下一起借高利贷,无法偿还后自杀);一条线是参与贩毒挣钱照顾弟弟的文尼,始终不愿意弟弟走上自己的老路。
随后,当文尼带着偷来的货到超哥家避难时,两个人才有所交集。
从防备和封闭到分享秘密,再到最后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过程充满波折又顺理成章,情节编排得很细腻。
前半段节奏确实比较慢,介绍背景故事但是看不出必要性(后面才知道是为了还钱服务),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后半段节奏紧凑,堪称精彩。
这个故事有老港味,不仅仅是布景和配乐给人营造的气氛。
最根本的是两个主人公虽然都在底层挣扎,为了生存似乎什么都可以贱卖,但是心中都有一点不愿意彻底沉沦的坚持,这也是港片最原汁原味的东西。
他念着昔日战友的一点兄弟情义,虽然四处借钱早就被老战友当成过街老鼠,但是还是会为了还清逝者的高利贷上刀山下火海。
他念着弟弟未来的一点曙光,被追杀东躲西藏的时候,还会为了老师请家长的电话不知所措,甚至打算露头去学校。
所以他们为彼此付出的一切,都能得到对方足够份量的回应。
文尼值得超哥的烟盒,超哥值得文尼的手卷烟。
至于那个白毛黑帮大佬,认识这么久没人请你抽烟,纯属活该。
白毛电话里骂关超站一秒关超x文尼。
提一个细节,超哥之前和战友在山里抽烟也点不着,借了战友的火好几次,后来文尼第一次抽手卷烟,点不着借了超哥的火。
手卷烟是超哥的旧习惯,背后是念旧的执念,也是兄弟情义的载体。
一起抽烟了,算是盖章认证,接过兄弟接力棒正式结交了。
“文明能压碎,情怀不衰,无论枯干山水,旧时年月投入垃圾里,你我一起同居。
”
《手卷烟》大概是香港电影一个新开始吧,退役英军华人士兵,南亚裔黑帮。
该打还是打,把机位如贾樟柯一般远远的架着,打完才知道林家栋打是本地黑帮,太保只是坐在桌子旁抽烟。
没有特写,没有切的花里胡哨,也可能没有武行的替身,铺了条直轨,一个全景长镜头打完了最后一场重场戏。
所以看评论都说没有香港电影过去的质量,大概金马的评委也这样想,觉得香港电影就应该是《怒火重案》。
可能他们忘记了像徐克,杜琪峰这批把画面美到极致,票房以十亿论的导演都是香港电影新浪潮那一批的弄潮儿。
香港电影新浪潮到底是什么,我懒得重复了。
只说2000年后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搵钱后,这些年香港电影终于又有新人喷薄出一次新浪潮。
《沦落人》《叔 叔》《浊水漂流》《手卷烟》,无一不是把镜头对准底层,其间又掺杂着大量香港类型片的元素,无论是技术部门的坚持还是导演对前辈的致敬。
总之香港本土电影已经换了个活法,不再是商业元素堆砌的类型片,开始用人文色彩更浓的情感唤起人性的共鸣。
就连TVB都开始拍摄外卖小哥的剧集。
无他,因为这就是香港,不是警匪片武侠片僵尸片职业剧这些摄影棚里的香港,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维港也有庙街的香港。
失望与惊喜并存,看得出导演吸收了不少前辈的养分,但既视感并不强,能把东西吸收成自己的是一份本领。几场动作戏都很好,夜晚尖东街头一场,古惑仔之后终于又看到了这种街头劈友的阵仗。但开场主角的身份设定本来很有意思,谁想后面迅速抛弃了这份深意,直接转到黑帮片的套路上去了,所谓的兄弟情谊也不知从何而起,分明林家栋的角色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高高在上的态度差,这是演员没有处理好,林家栋身上的狠戾简直压不住;除了两位主角之外,戏里面其他演员反而都很好,袁国富白只钱小豪,到太保的出场简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本片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可以对导演有更多的期待。
11.15 林家栋作为老一代香港,南亚人作为新一代香港人,有心扶持,无力回天。失去台湾市场后97焦虑一代电影人北上失望后将目标重新投向“最起码可以呼吸”的台湾,熟不知《大佛普拉斯》面前也只有自相矛盾的份儿。迷影元素太多,多到你想明白了原来“港片已死”早就不是进行时而是完成时
眼高手低的代表之作 各种影帝加持也难以拯救
《去年烟花特别多》背景下的一部港派动作类型片,一根手卷烟寓意颓然且牵强,多重身份认同的深意也流于表面,不愧是陈果发掘出来的新导演。后殖民主义的背景、华籍英军的身份、少数族裔的议题、毒品犯罪的故事、以及没落的重庆大厦所代表的低端国际化中心的迁移,多重边缘性嵌套在强商业类型中,都透露着新导演勃勃的野心,不背靠华语市场,假以时日,也能走很远。即便盛世不在,香港电影无论取材还是制作仍然丰盈成熟,本应不逊于韩国电影。
结尾的处理实在拉垮…
为了早已熟识的港味,可惜浅尝即止,不过有了林家栋,应该不会差。“手卷烟”应该不只是对旧时岁月的回味,更是兄弟情谊的勋章,永远镌刻在手上
你们啊……就喜欢自己人打自己人
小人物也有情怀,谁在乎呢
台湾大佬就那么看戏,然后一走了之?
故事简单甚至有点单薄,而导演在努力地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在表面繁华的香港下挣扎生存的边缘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与疏离,甚至连最后一场打戏长镜头都是全景远远地看着,故意让观众与人物产生距离感,但也正因如此,很难与人物产生共情,即使想塑造的义气与人物的转折也有点流于表面,就如白只为反杀而反杀,作为处女作来说还可以,但就是差了那么一口气。“唔讲一,唔讲三,讲义”。7.1
林家栋这两年可谓港片演员里统治级的存在。
给逝去的港片时代又祭奠了一幅花圈
几位影帝飙戏 值得一看
挺杜琪峰的。充满殖人情结的“怀旧”作品,一开场抓大陆偷渡客的桥段最能体现港人的夹心状态。结尾的设计和拍法太刻意了,看得人一身鸡皮疙瘩。不过时代倒是真的不同了,以前揸正牌帮事头婆做嘢都攞唔到居留权,宜家地盘工上上街抌抌砖分分钟BNO。
仅林家栋表演能看,剧情可真不行,19年了,还拿老港片里黑道那一套糊弄人可不行,整一堆符号也没说明白这个故事。
后半部分的乱来毁了前半部分精心营造的氛围,刚拿了奖的袁富华表演过火,反而影响了后面的节奏,相比之下林家栋更加收放自如,已极具个人魅力。对于人物背景导演并无深挖那也在此不做深究,反倒是见到了久违的蒋祖曼有点惊喜。
怎么一直在谈情说爱!
一切的推动都源于巧合,当下香港小成本底层犯罪题材的平庸之作。
挺难看的,香港喜欢拍这种自我感动的烂片,贩毒还偷货骗大佬钱还骗他的货,这种人设简直没眼看,不知道评论那些人怎么看到爱,从头到尾一堆烂人
2.5家栋稳,太保绝,编导青涩还算稳健,直男情未来还有人能拍好吗?想念梅尔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