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明白的人,我来言简意赅下。
很简单,片中真实死亡的人我罗列下:母亲,两个警卫,kurt,然后,没了。
是的,没了,为什么?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片中不断回溯的棒球队合照,镜头一直有交代,那是kurt在病房里一直盯着看的海报,10多年来他一直在看,因为人格缺失,他不断的把这些人意象化,这个意象的过程最后在他临死前一一显露了出来,而且有了很切实的身份,但毫无疑问,这些人他根本不认识,全是他幻想的,也就是死亡幻想。
说到死亡幻想,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杰克吉伦哈尔出演的《唐尼达克》(国内译为死亡幻觉)这部电影,其中死前幻想这一点,和这部电影如出一辙,不过《唐尼达克》要好看得多,为什么?
这里就不赘述了,你们去看了就知道了。
两个警卫是Kurt杀死的,也是真正的现实,父亲在最开始回家路上的时候,就碰到了kurt,此时他动了杀人灭口的想法,然后也这么做了,故事就是这么简单,期间的小丑造型,各种逃路追杀,巴拉巴拉,都是kurt死前通过棒球队合照里的人来幻想出来的,不过他在幻想中把自己的人格强加在其中一个警卫gary身上,也是因为他杀死了gary后穿上了他的衣服,至于为什么他要把gary的人格强加到自己身上,导演没有说明,但也不重要,强加了才能为整个幻想过程的叙事确立好角色,也才能有所谓的第一个反转(然而其实一点也不反转,片中只要gary在的场合,不是电话信号不好就是灯一闪一闪的,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杀死了kurt之后,父亲继续开车回家,女儿还是那个女儿(谁告诉了你长大后的女儿到底是样子了吗?
没有吧,之前那个?
你先入为主了伙计,所以有人说“续了一屋子人”真是让我笑掉大牙了,更可笑的是,还一堆人点赞),但妻子已经有了第二任,又有了个小男孩,并不能确定这个小男孩是随继母过来的,还是说是这个父亲和继母的亲生儿子,亦或都不是,认领的?
这些都不重要了,唯一确定的是,噩梦还将继续。
对了,《唐尼达克》有第二部,片名是唐尼达克妹妹的名字,国内还是译为死亡幻觉2,当然,没第一部好看。
影片到1h35min才迎来第一次反转,也就是说之前都可以快进看完。
没看完时觉得有几处胡扯嫌疑:1、之前的人都是保安用小剪刀杀的,不过这就有一个巨大的bug了,这么近的距离刀杀,犯人身上居然没沾一滴血,我特意又看他的衣服了,但凡身上有血就没人能相信他是清白无辜了;2、这两个女孩和她们的妈妈你们在怕啥啊,明明屋外没有蒙脸罪犯还被吓的嗷嗷叫(罪犯是伪装的保安分裂出的人格,就在屋内)这个更扯犊子了,她们居然被空气吓死了。
不过第二次反转来了,男主的小丑人格是因为其父亲是个变态,幼年时母亲也是被父亲敲死的(刚看开头时我就不相信小崽子能把大人敲死)第三次反转:原来男主逃出疯人院时早就被父亲敲碎了,之前这一切都是幻想,而这些妹妹后妈全是在疯人院看到的那张照片(不停闪回的那张照片)演化而来的,这样前面所说的2个bug也就解决了,梦中哪有什么不合理。
警察父亲才是真正的变态!
最后一幕,警察回到家中,后妈和妹妹和之前出场的完全不一样,这就证明之前人物都是男主的幻想。
父亲看了看瑟瑟发抖的二儿子,恶魔的眼神死死的盯着他,这不是结束,而是下一轮惨案的开始!!
这三个反转真的太过瘾了,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结尾真的要吹爆。
看完全片后我的思路是儿子没有逃跑,是他的猥琐老爸知道了他要转院才把他弄出来,那两个警卫是他爹杀死的,他爸把他推下山崖后儿子没死的时候幻想出了一系列事情,连报警都是幻想出来的,(因为医院真正的报警他爸其实也没去)最后他爸看他没死又补了两枪然后开心的回家准备继续猥琐现在的小儿子去了。
不过剧情分得给四星。
很喜欢导演的镜头节奏,开场欢乐的派对,科特欺负妹妹,并且用棒球棒愤恨的打挂树上的挂件。
妈妈去找科特时,也采用Dv手法,也就有了镜头的局限性,增强了观众的猜测心里,因为未知领域超多了。
只看到镜头跟随妈妈被棒球棒打死这场简直设计得太帅气。
让我们开始联想之前科特这个熊孩子,并且镜头给妈妈脸一下下被打到变形,这个感官刺激以后,到单独给手一下下被打得微小挣扎和血喷溅在白色床单上的这种处理手法,真的比一直看打脸死亡的过程刚让人感觉到凶手是凶残变态。
反正这个镜头我给五分,爽爆了。
还有一个是在树林里车上,两女孩点烟,火机的亮光突然车窗出现人脸,我吓一激灵。
但转而却不是变态杀人狂,而且他们两个的男朋友故意逗乐。
导演镜头运用得真的拿捏人心,有节奏,有感情,会说故事,有陷阱又有提示,我太喜欢了。
当得知科特打伤警卫员跑了以后,第一次出现制度警察被杀人狂追赶,就预想到是凯特的人格分裂,之前导演有所交代,所以看的还听清楚明白。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科特穿的是警服追他的是带面具的两个人格设定。
这就让我想起凯特的爸爸是个警察,而妈妈被打死的时候,最开始妈妈和凯特说过,是叫孩子甜心,被打以后模糊说出口的是亲爱的。
这就让我怀疑,凯特之所以变疯去精神病院是因为看到自己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初步猜测,随后警察局打电话给凯特老爸,老爸作为警察去检查科特在精神病医院的房间,里面的画作,有眼睛的,血腥的,一个精神病人的画作是他思想的传达。
老爸在床铺低发现了一个地洞,爬进去看,墙上写着爹地的英文,这第一个镜头给得我心里一阵酸楚。
地洞一个孩子内心深处最深的秘密,在哪里他才敢说真话,就能肯定是他爸杀死的他妈。
加上墙上一副一个警察在前面,后面一个恶魔的画,凯特的内心映射,一个人前的警察父亲人后的杀人恶魔。
凯特受他老爸的影响特别大,所以才分裂出了两个人格,一直被变态杀人狂魔追杀的自己。
好几处精彩反转。
防不胜防的是什么?
是剧透吗?
不不不,现在很多人都很有节操了,都知道剧透就XXX,所以剧透前都会有高能预警。
比如豆瓣,有剧透的文,前面都会提醒“此文可能含有剧透”,这样我们就不会猝不及防被剧透一脸了。
防不胜防的,是有些人的推荐,简简单单,就是这么短短一句“反转反转又反转”。
这简直比剧透还坑爹。
比剧透还剧透。
从看电影伊始,我满脑子就是这句话。
前面大部分的剧情不难猜,和很多人一样,我一开始就猜杀人犯是爸爸,后面的追杀情节是精神分裂病人想象出来的。
然后每分钟问自己一句:情节会怎么反转?
节会怎么反转?
会怎么反转?
怎么反转?
么反转?
反转?
转??
希望以后少遇到这种,比剧透还剧透的,貌似不是剧透的,简短精悍型高能剧透。
—————————————————前方有剧透—————————————————本来这片子是没看懂的,因为看完以后有几个疑点不明白,跑来看其他人的影评然后又返回去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有几篇影评的分析解决了我的几个疑点:1、科特的死亡顺序到底是怎样的?
应该是:父亲探望— Kurt越狱(换上警卫的衣服)—科特摔倒(被自己臆想的人格追逐)— Kurt臆想+回忆—父亲开枪以上推断我有参考: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9037/因为这么一大段臆想不可能是在父亲开枪后短短时间内可以想出了来的,所以臆想应该是发生在摔倒后。
2、那张1994年的照片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影片中一直出现的一张1974年的照片上有所有科特幻想中的人物(除了父亲),但是录像是1994年拍的,录像是真实的话,可以推断出所有照片里的人物都是科特臆想的。
因此所有照片里人物参与的剧情都是科特幻想出来的。
这也与我第一条推断相符。
以上推断我有参考: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955816/的确所有逃逸杀人的故事都是科特幻想,挖洞也是幻想,死掉的只有两个警卫和科特自己。
3、影片字幕后的片段是说父亲又有了一个家庭?
本来是父亲母亲姐姐和科特的一家人,母亲被杀害,科特被送进精神病院,就只剩下父亲和姐姐了。
而剩下的父亲和姐姐并不是科特由照片幻想出的样子,字幕后面的影片出现的那对母女才是现实中的姐姐和继母,那个小男孩应该是继母的儿子,从那双警觉的眼睛也可以明白他或许已经遭受了变态继父的***4、父亲那时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母亲?
录像中父亲躲在门后,母亲上来询问科特怎么了,孩子开始不说话,后来跑向母亲,那瞬间父亲就下毒手了,或许孩子跑过去是想寻求母亲的安慰并说出真相,父亲看纸包不住火了就狠心杀人了,毕竟这个变态能对儿子做出这种事,杀死妻子也是不会考虑太多的。
——————————————————————————————————————所以......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儿子遭受父亲猥亵,又目睹了母亲被父亲杀害,幼小的孩童受到巨大的心理创伤得了自闭症、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
长大后想逃出来找父亲算账却被父亲先杀了......其实刚开始看影片就觉得那么小的一个小孩怎么可能那么实施那么大力的打击,就算被打了一下一个大人也不可能无法反击就那么被打死啊。
所以录像里父亲从门后偷袭打死母亲是合理的,所以也进一步证明录像不是科特的幻想。
另外开始看影片就觉得父亲不对劲,对事情的反应显得很生硬无情,就算是科特幻想出来的剧情父亲的表现这么冷漠也仍可以推断出真实的他不会是什么好diao。
科特幻想中的后妈姐姐以及姐姐的女性朋友表演又烂又浮夸差点让我看不下去,还好看完了,搞清楚剧情以后觉得演得烂也还可以解释,毕竟是精神障碍者幻想出来的角色,浮夸点也是正常的......瞬间觉得导演都安排得好巧妙@ 。
@最后,还有一点点我觉得疙瘩的地方,录像中母亲第一次被击打的方向很明显可以判断是前方,而父亲是从背后偷袭,击打方向最多是右侧,也没有明显的父亲从后面走到前面的影像,怎么就拍得跟正面打击一样呢?
我也不敢再返回重复确认这一段了......好吧,这点无视我吧......以上欢迎讨论* *
感觉是为了反转而反转额,整部电影从枪响那一刻开始就都是幻想,一直故意误导观众emm,你说在一个密闭空间就罢了,整个世界都是他那死亡瞬间幻想出来的?
精神病有这么牛批嘛,有点不合逻辑啊,可能”幻想”一词出来就谈不了逻辑吧和致命ID没法比,感觉就一直反转,到最后为了反转,导演干脆把整个世界都掀了,说:这一切都TM幻想的,你猜不到吧?
呵呵。。
实际上可能会有惊讶的感觉,但完全没有“惊艳”的意思,让人摸不着头脑。
1/一共死的是2个警卫。
2/警卫是他爸杀的。
他爸对医生说
医生说要给科特转院一听要转院,他爸急了,还想开门进去,被女医生拦住了。
进门被阻止了。
警长开车
车上深思
科特 愣头愣脑出现摔了一个跟头以后,倒在路边。
车灯打在他的脸上。
为什么我肯定是他爸的车呢,因为镜头下一秒就切换到了他爸在开车的画面(画面明确给到他爸在开车的镜头)。
然后灯光照着 科特 , 科特 的脑海里开始有小男孩看着照片的画面开始闪回(没错,这个片子出现最多的闪现画面,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所以这一刻开始, 科特 把照片里的人物代入开始联想。
闪现画面一闪而过,接着就是警长开着车直接回到了家,跟女儿老婆汇合的那一段了。
然后再切换回来 科特 这边 ,讲一个路人警察救了他(翻车的时候可以看到是一辆警车),,可以确定因为是看到他爸开着车来了,他看到警车所以联想到的,路人警察的脸也是照片中的脸。
后面的剧情都是联想。
然后他站起来(还记得幻想中他为了保护妹妹而杀死了坏人格,那个时候他倒下了。
所以幻想中的他和现实中的他同步了,都是倒下的状态)倒在地上的他站了起来,父亲毫不犹豫得朝他开枪,他被枪打倒以后,父亲看着他。
说明一下为啥这里是现实:因为科特的幻想是他自己面对的,比如他面对路人警察的时候,会套照片中的人脸,比如他遇到妹妹和妹妹的朋友们的时候,他就会又用照片上的人脸给这些想象出来的人套模样。
但是女医生那边科特从头到尾没有遇到过,女医生和其他警察在调查的时候,也不存在科特闪现的画面,说明科特幻想的是去找妹妹,让妹妹相信他。
另一面现实是确实两个警卫死了,科特出逃,他们在调查。
原话就是“有人”袭击了警卫,而不是说“科特”袭击了警卫。
这里用的单词“someone”。
还有一点,1)科特没有理由越医院,他还能去哪?
他真得了病,换上了警卫的衣服以后就以为自己是警卫了。
2)但是他爸有理由杀科特 ,而且他爸又不是第一次杀人了。
3/我倾向于科特的房间没有洞。
他爸开始想进入房间被医生拦住 了,这回他可算进来了,进来看到满房间都是科特画的画,他把其他人支出去一个人呆里面,可能是想看看科特到底画了些什么东西,如果有明显指认他的证据,就销毁。
科特的画都是贴在明面上的,而且画的很直接。
明面上的画
关于洞所在的位置这个桌子靠墙那边,是有一块白板隔着的,所以可以挡着洞,这时他爸把桌子移开了,发现墙上有个洞,洞进去是 写满墙的爸爸 和一副更加直白的画。
房间是有摄像头的,科特不可能挖墙还不被发现。
这是病房,就是一间间连过去的房间,你要把墙打通,你就到隔壁的房间去了,而不是给你挖个空间出来。
假设科特挖了洞,可是洞里面写满了文字,还画了画,那就必须人呆在洞里面,那外面的房间就没人在了,肯定会被发现。
他爸不可能当着摄像头的面把桌子移开。
所以我更倾向于,房间没有洞,那个洞是科特心里面的树洞,藏着他的秘密。
外人发现不了那个洞藏在隔板下,也发现不了科特画所含的什么意思。
但是他爸能发现。
所以更像是他爸顺着画,发现了科特心里面的树洞,结果进去一看,发现写得满墙的爸爸和一个更加恐怖的画,他就知道儿子还记得这些,他发现了儿子的秘密,所以这个儿子他必须除掉。
最后就是很多人奇怪妈妈的倒向。
示意图
倒在这里,倒在那块围巾边上。
围巾在这个小角角身高长度,以及摄像头的拍摄方向,都是合理的。
emm……某大二心理学渣➕惊悚片顶级爱好者来说道说道呗低档心理惊悚片让人觉得意料之中,当然此处不是说的电影看到一半就可以给你同伴剧透百分百的片子哈(那种不配叫电影叫mv🙃) 例如《无双》《捉迷藏》中档心理惊悚片让人觉得噢难怪呢原来如此编剧牛批啊 例如《恐怖游轮》《意外空间》(致命ID差不多可以归到这一类里来不过我看时年纪太小片龄太短以至于成了我的白月光)高档心理惊悚片只会让人觉得我操你妈亢奋啊!!!!!
当然就是旧日噩梦不可饶恕生吃等等啊!!!!!
另外什么彗星啊不在我的影单内我觉得电影还是自己看出真相一大半来比较带感23333332018.11.1万圣节快乐!!
如果你以为你猜到了结局,到最后真相揭开的那一刻,你会为你贫瘠的想象力感到汗颜。
非常精彩的剧情,同样出色的氛围和节奏,堪称恐怖片中的极品。
故事的解释如下:1. kurt小时候一直遭受他爸爸的猥亵,妹妹生日那天,他爸爸为避免事情败露而杀害了他的母亲并把事情嫁祸给精神分裂的kurt。
2. kurt在转院的那天晚上杀死了两个警卫逃了出来,并穿上了警卫的衣服分裂除了警卫的人格,同时幻想出了追杀他的小丑(以他父亲为原型构建)。
3. kurt在被小丑追杀时摔倒在路边,在白晃晃的汽车灯光下开始了幻想:从他被路人所救一直到最后在家中被父亲所杀,其间出现的路人、警察、父亲、后母、妹妹、妹妹的朋友等人都是他根据病房门口贴的那张照片幻想出来的,在影片最后可以见到他真正的后母和妹妹完全都是另外一副模样,毕竟精神病人不是巫师,你只能幻想却不能未卜先知。
4. 他在幻想中被射杀时惊醒了过来,见到了回家路上路过的父亲,父亲同样为灭口而杀了kurt,最后父亲回到家,家中有他的新家庭和他的新儿子,邪恶的故事还在继续……
长发妹子演技用力过猛!
单调乏味并且故弄玄虚,模仿《月光光心慌慌》和《惊声尖叫》,但是各个方面都很劣质。
非常有教育意义,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有混蛋变态的父母。一切罪恶都源于主角的父亲在其童年实施的鸡奸行为而生。
血色月亮、致命ID,除了演员演技有点烂,其他的还不错的
在电影里:危急时刻、紧要关头,老女人、小女人总是尽其所能表现得讨厌,因而死了的活该。妹妹莎拉表现尚可,所以没死。警察乃一群废物。当然上述都是男主臆想,这点无疑。此片大致可以理出一个剧情脉络、但没有一个解释可称圆满,每个说法都有致命漏洞,因此网友争执、争吵事出有因——剧组罪不可逭。
精神分裂系杀人狂能把恐怖紧张感拍到这个程度还不落窠臼真挺难得。比michael myers系列要好看一万倍。虽然最后的反转再反转有点在预料之中,不过一些镜头还是恐怖效果拉满。
说实话,看到中间的时候,我已经猜到了谁是杀手,他有什么毛病。但是,结局狠狠地抽了我一记耳光。原来这一路,我只是陪着主角来了一场梦中游。不得不说,结尾被窝里小男孩的眼神和父亲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带给我一种沉重的感觉。还有多少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被毁掉了美好的童年,堕入无尽的深渊?
他这样 是怎么放过他女儿的?
豆瓣文艺青年太多,他们总用文艺的心看待惊悚血腥恐怖片,往往不合时宜...电影虽然小成本,但是剧情无太大bug,情节紧凑,反转好评。
套了个老套青春恐怖片的外衣,让一切都觉得是在按部就班的杀时间后,最后几分钟让人不由自主的骂了句“我擦”。是的,世界永远比你想的要再黑一点。这片大概算另一种叙述性诡计吧,只是骗局都是观众自己写的。暗黑结局总是让人难受,好像吞了只蟑螂。
女儿角色沦为了尖叫陪衬,可实际当年是她报的警啊,尤其在反转上闭合了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哦,女儿就更像一个空白的存在。闪回想象的部分处理的很没有自信,为了结尾一再反转而原本就叙述不清不是一个好套路。中间分裂出来的警察被追杀一度非常单薄,其实已经自毁长城了。
前半部分无聊,但还是一部好片子,好在:一、结局够反转;二、导演最后把故事讲圆了,交代清楚了。好过穆赫兰道千百倍。可惜了小成本,不然还可以更精致的。
整体属于悬疑惊悚片,前面铺垫好久的悬疑氛围,甚至有点复古风,营造出一种无脑变态杀手的走向,虽然结尾有剧情设计在,但前面还是未免太冗长了些,一些画面反复闪回,所以目的性过于直白,又变得不惊喜了。而且行为动机太牵强,不能自圆其说。一种还行的感觉。
3*+ 不难看的老腔老调
完完全全复制法国电影《高压电》,然后似乎自己很牛B的在末尾增加了一些东西,拍摄手法剪接手法叙事手法很不入流,估计给这么高分的人是没看过《高压电》,哎,可惜啊,不由分说,一颗星。
色调昏暗,情节平淡,看过zmid的基本上开头就能猜出70%的悬念。
结尾10分钟由一合格惊悚片摇身一变成为暗黑悬疑牛片!
又臭又黑又长。反转个鬼……
害,评分虚高,bug太多了。虽然都填上了,但还是刻意。
剧情:不是你有反转就叫好;演技:我以前一直都以为美国人天生自带演技的,这里面的演员真是让我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