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这个电影有个设定上的优势,就是不能发出声音,这个对电影氛围感的营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直给人一种紧张的气氛,这是一种相对高级一点的恐怖感,有点温子仁电影的感觉,让你感觉怪物不在但是离你又不远心里始终悬着。
2.小女孩解谜音乐广播想要拯救一家子,这里面犯了一个我不能接受的错误就是,越不让你做你就一意孤行偏要做,俗称作死。
其实电影里交代了自从怪兽出现她们活了400多天,作为一个“团队”最重要的就是步调一致听指挥,这里导演明显就是强行推动剧情。
3.关于为什么在广播里放音乐而不是直接告诉幸存者这里很安全,我觉得就是害怕把那些罪犯招过来,不过细较真的话,如果坏人解了谜,过来把小岛占领,一切也没有什么意义,这个点也没必要深究了。
4.大儿子一意孤行不听指挥擅自作主爬上来,看到这段就更无语了,妈妈明明严肃交代过。
我觉得这段导演想和小岛沦陷那块剪辑剪到一起双线叙事,但导演因为这段脑残剧情出现明显搞砸了。
这剧情推动的简直太生硬了。
不过整体来看,节奏不拖沓,算是行云流水,及格分吧
第一部时有被惊艳到无声却充满了惊悚元素每次影片中的人疼得忍不住发出声 又要拼命忍住的时候 我也跟着觉得疼死人了看第二部时 已经知道了怪兽的恐怖和弱点 反而更加期待起剧情来可以说 这一部 人的元素多了起来 信任还是背叛、勇气还是懦弱在随时可能丧命的氛围里 有些人在想怎么活下去 有些人在想 怎么让大家都活下去我反问自己 你会怎么选在看着小女孩的勇气时 我对自己说 要选择勇敢与相信啊也许在真的面临选择时 我会犹豫 会胆小 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永远记得看电影时的心情 提醒自己做出更勇敢的选择最后 永远不要小瞧孩子的勇敢 就像 永远不要小瞧你自己的能量
有剧透,慎看,百思不得其解的几处逻辑黑洞:1.大儿子毫无动机的上去溜达一圈,是寂寞么?
已经经历474天的怪物世界却仍然会被一具尸体吓倒地?
2.已经世界末日,岛上桃花源的居民放广播放一首歌让大家猜谜?
不会直接说怪物怕水,可以来岛上避难?
3.大女儿猜谜成功,去拯救世界的路上莫名其妙一定要进火车厢,仿佛先知一样知道门里有急救包,也不知道拿要干嘛,故作玄虚4.女主老公的朋友,也就是男主,一开始特别坚定不挽留这一家子,女主随便说几句,不仅挽留,还帮着找大女儿,360度秒变态度也没有什么理由。
5.怪物对声音敏感,然而每次发现一个弄出一点点声音的目标的时候,怪物自己张牙舞爪制造的噪音都能拆了一栋楼,然而对于自己制造的巨大噪音毫无反应,仍然能捕捉猎物的一点点声音,呵呵。
6.对于怪物本体的弱点也是很迷,一个从天上降落经历了宇宙空间加大气层各种摩擦的生物,怕吵还怕水。
看完,我就呵呵呵。
失望。
槽点太多了。
工具人男主先是被女主道德绑架从自己家被赶出去帮她找女儿,找到了又被女儿道德绑架陪她去大冒险。
然后两个人似乎都忘了女主还在家等他们回去,就这么头也不回的漂到了海的另一边,到了之后发现是世外桃源竟然也完全没想要把女主和另外两个孩子给接过来?
女儿你这会儿怎么突然又不道德绑架了?
而且女儿你有没有想过发收音机信号的可能是坏人?
像行尸走肉终点站里那样专门吸引人过来然后好收割的?
后来按喇叭开车我还以为是要把怪物引到河里,谁知是去播音室发噪音。
难道大本营里没有话筒收音机之类的东西吗?
不是能更快地达到同样的效果?
绕这么一大圈干嘛呢?
最后男主都命悬一线了,女儿还在那边0.25倍速地摆pose做表情,干嘛呢赶紧把助听器放上去发噪音啊。
一向懦弱的儿子发现耳机里突然变噪音了一下子就牛逼起来了。
哎哟瞧把你给能的,拎着个收音机一步步逼近怪物看起来是挺英雄无畏的,但你连耳机里为什么会突然有噪音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不会突然消失?
一旦没声音了你这是不是立马被收割?
不说了。
太失望。
今天聊聊电影《寂静之地2》。
片名A Quiet Place: Part II (2021),别名无声绝境II(港) / 噤界II(台)。
《寂静之地》(A Quiet Place ,2018)上映后票房成绩斐然,拍摄续集自然也被提上日程。
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在《The Big Picture Podcast》节目中表示,他最初并不想参与《寂静之地》的续集,但制片人说服了他制作续集,最后他还是以导演、演员身份回归。
约翰·卡拉辛斯基最终选定了续集的创作方向,并在短短三周半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稿剧本草稿。
不过本片的另外两位编剧斯科特·贝克(Scott Beck)和布莱恩·伍兹(Bryan Woods)决定不再写这个系列的续集,转向了其他新项目。
约翰·卡拉辛斯基是演职员表上的主演之一,不过他出场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
《寂静之地2》故事发生时间和第一部重叠,从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第一刻开始,直到伊芙琳(Evelyn)找到新的避难所。
《寂静之地2》拍摄于2019年6月至9月,拍摄时间共47天,比第一部影片多11天。
这部电影的预算也是第一部电影的三倍。
但剔除影片中的闪回部分,《寂静之地2》和前作一样,实际进行时间都是五天。
本片原定于2020年3月8日首映,后由于疫情推迟到2021年5月28日,并上线流媒体派拉蒙+(Paramount+)。
艾米莉·布朗特(Emily Blunt)也承认,她最初对要不要加入续集也很犹豫,因为她觉得自己无法超越第一部电影。
然而,当她听到导演介绍第一段公交车的场景后,她决定加入。
她承认自己被这个镜头吸引了,当庞然大物以60多码冲向自己时,她感到很震撼。
小儿子波(Beau)在第一部电影中由小轻演员凯德·伍德沃德(Cade Woodward)扮演。
在本片的倒叙镜头中,波由卡德的弟弟迪恩·伍德沃德( Dean Woodward)扮演。
毕竟小孩子长得太快了……
小岛男人一开始选定的演员是布莱恩·泰里·亨利(Brian Tyree Henry),但后来由于日程安排冲突,改成了杰曼·翰苏(Djimon Hounsou)。
说实话,小岛男人就是个工具人,选谁并不是很重要。
《寂静之地2》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设定和剧情无法对应,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割裂感。
外星生物表壳坚固无比、刀枪不入,行动迅敏无比,自带手刀,无坚不摧无往不利,但弱点之多更是令人笑掉大牙。
在《寂静之地》中,影片大篇幅描写外星生物带来的恐怖压抑感。
所有人都被外星生物打蒙了,人类付出无数惨痛代价,才摸清外星生物对特殊高频声音敏感。
观众被带入影片的气氛之中,观影时大气都不敢出,最后主角们找出外星生物弱点强势反击收尾,一切都显得十分融洽。
《寂静之地2》同样玩这个套路,还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但人类发现的外星生物弱点也更多。
外星生物除了对高频声音敏感,还不会游泳。
人类幸存者们甚至早就发现了这些弱点,但处理方法居然是藏着掖着,生怕别的人类发现了这些弱点,堪称人奸。
时间线拉长,人类就有足够的时间动用武器,针对弱点组合攻击,高效消灭入侵者。
甚至利用不会游泳加噪声诱捕,就可以把外星生物玩弄致死。
但电影里就是不用这些有效方法,硬生生地搞出一波又一波降智,争先恐后送人头。
也难怪很多人觉得续集在胡编乱造。
要知道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人类能够占领地球依靠的并不是进化出蛮力,而是恐怖的智力、不断创新和团结协作。
人类懂得利用工具,会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创新发展各种各样的新玩意儿,针对不同野兽的劣势,制造各种各样的陷阱,创造各种各样的捕猎方式,齐心协力把远古的洪荒巨兽干到灭绝。
这些才是人类成为地球最后赢家的关键。
可能我们对影片中各种极端利己加脑残的行为感到很不解,但看到西方社会对疫情防控的反应,大概也能理解影片并不是智熄,而是写实。
影片开场还有一个小彩蛋。
影片开场出现了布罗迪披萨店(Brody's Pizzeria),这是致敬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大白鲨》(Jaws ,1975)。
重复前作套路,降智巩固设定。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端木胥】纪念第一次在影院看恐怖片。
三幕式戏剧结构,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的戏剧理论,即戏剧应包含开始、中间、结尾三个部分。
著名编剧悉德·菲尔德则对这一理论加以扩充和具象化,他的概念模式放在电影剧本中,可分为以下三幕:第一幕是铺陈,占电影的四分之一。
目的在于为整部电影的叙述架构基本的框架,交代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和事件,介绍主要的人物关系;第二幕是冲突,占电影的一半。
这一阶段通过冲突的演变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逐渐增加主角对抗障碍而生的张力;第三幕是解决,占电影的四分之一。
主要是将冲突高潮戏剧化,并最终给出一个形式上的完结。
上述模式对于现实主义或形式主义的影片进行分析并不适用,但对于从1910年以来的以情绪、冲突推进剧情发展的剧情片,基本上契合,并且由于菲尔德所著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广为流传,使得三幕式结构成为了最常见的剧作模式,尤其是在好莱坞。
2018年派拉蒙影业推出的高概念恐怖片《寂静之地》,以17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狂卷了近3亿美元票房,因此顺理成章出了续集《寂静之地2》,并在今年上映。
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是续集目前也已经拿到了将近2亿美元的票房,第三部指日可待。
影片卖座的原因自然与其“不能发出声音”的高概念密不可分,但支撑着这个概念推进剧情发展的,依然是上述经典的三幕式剧作手法。
一、故事的铺陈影片剧情部分时长88分钟,第一幕时长约19分钟。
这里有必要对第一部的剧情做个大致介绍。
伊芙琳一家总共五口人,包括李、伊芙琳夫妇和大女儿瑞根、儿子马库斯和小儿子博,其中瑞根是名聋哑人,因此全家都会手语,这也让他们在怪物降临时便于沟通。
在怪物降临后,每天晚上邻居之间都很有默契得会在楼顶点燃篝火,证明自己还活着。
伊芙琳一家也幸存了下来,有次他们去超市取生活用品时,小儿子博拿了一个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于是被怪物杀死。
后来伊芙琳怀孕,在去地下室时踩到了钉子意外打翻了手上的相框而引来了怪物,伊芙琳一家便于怪物展开了搏斗,李为了救瑞根和马库斯选择牺牲,伊芙琳也顺利产下一个孩子,而最后瑞根发现怪物对她佩戴的助听器的高频声反应巨大,能使其暴露出被硬壳包裹的最脆弱的头部,伊芙琳便配合着开枪将怪物杀死,第一部结束。
不同于第一部开门见山直接展示了后怪物时期的生活,这一部则是先介绍了怪物的来源。
怪物来自外太空,人们在逃难时发现其没有视力,但是听觉敏锐,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它的警觉,并对发出声音者进行杀戮,手段残忍且行动迅速。
这一幕也交代了主要的人物关系,伊芙琳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同时也引进了一位新的角色艾莫特,是他们的邻居兼好友。
之后剧情便跳到了第一部结束的地方,伊芙琳收拾残局,带着瑞根和马库斯以及刚出生的孩子往一处篝火的方向走去,第一幕结束。
二、冲突的发展第二幕从影片的第19分钟一直到第68分钟。
这一幕中主要围绕着制造冲突-冲突发展-解决冲突的模式推动剧情发展,并且不断循环这个模式来控制影片节奏,让观众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从而激发观众继续观看的欲望,这一幕中比较突出的冲突点一共有五处。
第一处冲突是伊芙琳一家进入了有篝火的一幢废弃建筑中,但因为不知道谁布置的机关而造出声响,马库斯也因踩到野猪夹大叫,此时画面中出现了用狙击枪对准伊芙琳一家的镜头。
这样便制造了两个小冲突,一个是马库斯的大叫将引来怪物,另一个是布置机关以及拿狙击枪的人是谁?
但因为掌握了怪物的弱点,伊芙琳一家娴熟得用助听器的频率和霰弹枪杀死了赶来的怪物,可是却引来了更多的怪物,好在被一个神秘人救下,来到了地下室一处相对密封的空间。
这时两个冲突同时解决,伊芙琳一家得救,而布置机关的神秘人正是他们的好友艾莫特。
第二处冲突发生在当天夜里,马库斯偶然听到了一个电台在放歌,瑞根认为这是有人在发信号,可是艾莫特认为外面的世界已经没有安全的地方,双方就此产生分歧,矛盾凸显。
夜间更具冒险精神的瑞根在与马库斯说了前往放歌电台地点的计划,却没得到支持,于是选择一个人出发,矛盾加剧。
最后在伊芙琳的央求下,艾莫特出门寻找瑞根,矛盾解决。
这一个冲突没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气氛营造,主要是为了平稳推动剧情,以及使影片从单线叙事转变为双线叙事,自此艾莫特和瑞根同一路,其他人则继续待在艾莫特的藏身处,等待艾莫特回来,而后两边剧情同时发展,双线叙事,交叉剪辑,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先看伊芙琳和马库斯这条线。
在艾莫特出门寻找瑞根后,伊芙琳也准备去镇上药店拿几罐氧气瓶回来给刚出生的小孩供氧(因为刚出生的小孩容易吵闹,因此伊芙琳将小孩放在一个木箱中,通过氧气瓶供氧让小孩呼吸)。
第三处冲突发生在伊芙琳出门后。
见母亲迟迟不回来,马库斯便出了地下室,在废弃建筑中“探险”,但是当他看到已经成为干尸的艾莫特的妻子后被吓得打翻了身边的物品,制造出了不小的声响,必将引来怪物,冲突出现;于是马库斯急忙跑回地下室,将小孩一起带进了完全密闭的防空洞中,可是却将门完全锁上,只有从外面才能将门打开,而里面的氧气只够呼吸几分钟,冲突加剧;这时母亲赶了回来,制造爆炸使自动喷水灭火器工作,混淆怪物的听觉,从而来到地下室,打开了被锁住的门救回了马库斯和小孩,冲突解决。
再看艾莫特和瑞根这边。
第四处冲突是瑞根在路上看见一辆废弃的火车,想要拿车上的急救包傍身,却意外招来一只怪物,冲突出现;随后使用高频让怪物暴露脆弱的头部,可是瑞根第一枪并没有将怪物打死,并且霰弹枪卡壳了,冲突加剧;眼看怪物就要走到跟前,艾莫特及时赶到,一枪爆头打死怪物,冲突解决。
第五处冲突是艾莫特同意与瑞根一同前往放歌电台的地点,在一个港湾时遇上了一群幸存下来的人,可他们为了抢夺随身物品,将挂满瓶子的渔网绑在了艾莫特身上,只要他一动就会发出声响,从而引来怪物,冲突出现;这群人不仅将瑞根背的包抢走,还拿走了能够对抗怪物的助听器,冲突加剧;随后在艾莫特的暗示下,瑞根跳进了河中逃脱,艾莫特也发出声响引来怪物,在怪物袭来的一刻跳进河中并将渔网解开,最后两人坐上小船去往放歌电台的地点,冲突解决。
第二幕也伴随着艾莫特和瑞根远行的船只而结束。
三、剧情的完结第三幕从影片的第68分钟一直到第88分钟正片结束。
在这一幕中会将剧情推向最高潮,并对影片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合理的解决。
艾莫特和瑞根终于到达了放歌电台所在的小岛上,令人惊喜的是,岛上真的有人类居住,他们发现怪物不会游泳,不会从对岸到岛上,因此在这里是十分安全的。
可是第二天艾莫特在岛上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艘载着怪物的小船也停在了岛岸。
此时影片进入到最高潮,毫无防备的人们突然受到了来自乘船到岛上的怪物的攻击,而另一边伊芙琳在出去拿药品的时候遭到了怪物的袭击,两边同时制造了冲突,并且导演通过交叉剪辑将这种冲突最大化,让观众为两边的形势都屏住一口气。
最后瑞根将助听器放置于广播站的麦克风上,让高频声音能传播出去阻止岛上大杀四方的怪物,同时马库斯也通过收音机听到了电台传来的高频声音,便将收音机外放,于是两边同时用高频声音抑制住了怪物的行动,瑞根和马库斯也同时走向了怪物,并且同时使用武器将怪物击杀。
第三幕结束,影片也随之结束。
当然,这一幕不算典型的谢幕,一般来说正常的第三幕结束会有一个给观众在剧情高潮后的缓冲时间,比如两边都杀死怪物之后终于团聚,或者各自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下一程云云,而不是像影片这样戛然而止,会让观众不尽兴。
不过这样处理也情有可原,可以给下一部做足铺垫,也许下一部的第一幕就是交代两边团聚的背景。
总而言之,影片中规中矩,很多观众在第一部中已经接受了无法发出声音的设定,因此这一部中无声的设定对观众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也许导演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影片其他方面做足了功夫,相比第一部,这一部用多个地点丰富空间,用双线叙事丰满情节,用交叉剪辑控制节奏。
而在剧本创作上,则是经典且标准的三幕式结构。
第一部应该是看过的,记不住情节了,这部看了一半,开始二倍速了,说实话,也没有什么不适。
还是把它归结为烂片吧,剧设简直无脑到要把人逼疯。
完全无法理解主角不穿鞋,还装模作样的缠条绷带,你试试缠到鞋上,它能消音,还不扎脚呢啊。
最最最无语的就是标配的圣母情深和道德绑架。
女主一家白人,捡个黑孩就成宝了,看来美帝也得考虑郑智正确的事哈。
全程没有出现喂奶和奶粉镜头,但它就是能一直活着,还得专门抗个箱子背着气瓶末日狂奔,圣母很伟大。
一个中年大妈脸的big girl,又不是我女儿,我特么凭什么认为她值得去救?
男主遇见她们也是曰了狗了。
行,你觉得你对,又不想和别人商量,那你去呗,自己承担后果就好了。
还有把戒指放到十字架上的那段真是没看懂,我都以为是绑架完了要以身相许男主,来和前任做告别的,结果不是,没头没尾。
难道只有快世界末日了才知道有种东西叫助听器?
真的听障人士,应该控制不了自己发声的大小吧,这一到关键时刻又能听又能说,是平时隐藏的太深了么?
好么,这边码头全是经历过末位淘汰的坏人,然后就只有你们发现了怪物怕水,只有你们知道去岛上安全?
不过坏人必死,这点我还是赞同片方的。
最后就有点柯南附体,走到哪哪完蛋,岛上人被祸害的死路一条,那简直就是怪物的食堂,跑都没处可跑啊。
剧终呢,两边各干死一个怪物,就觉得自己是救世主了,圣母光环又一次在头顶闪耀。
从拍摄角度来说,剧情还算紧凑,不拖沓,但节奏偏慢。
说科幻不科幻说恐怖也不恐怖,抛开一惊一乍的话,可以给两到三颗星,但绕不过剧设,一颗也不少了。
看到一些评论说音效好,但是作为一个化工厂的员工,我来告诉你,她们之前藏身的地方,叫容器,那两个口,叫人孔,那个盖子开关的时候想不出声,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巨沉,一只手就能拎起来的估计的是奥运会举重冠军吧。
剧情需要了,总能弄出来点动静,剧情不需要了,全世界又能瞬间开启静音模式,这不是音效,这是搞笑。
最后就是吐槽到人性上,世界末日的时候还是先想好怎么保全自己和家人吧。
我倒觉得结局的寓意挺好的,你觉得你是世外桃源,那就制造崩溃给你看,让你贱。
太平盛世只讲人性都活不了很好,别说世界末日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么长的吐槽,打了这么多字,给了自己觉得就一颗星的电影,替自己不值啊。
精彩!
第一次觉得续集比上一部好看,虽然也有吐槽的地方,但是依旧很对我的胃口。
看第一部的时候怪物最后才具象化,第二部哪里都有怪物各种面相特写,恐怖氛围拉满…这部最大的亮点是女主的两个孩子,特别是男孩,刚开始怯怯懦懦的,最后勇敢拔枪杀怪!
女孩虽然失聪,但是做事却异常果敢,也非常聪明,就像男人所说,她很像她父亲…曾经拼死保护的小家伙们,已经成长为可以保护自己的小战士,看到最后竟然跟着女主眼泪留下来。
强烈推荐这部有恐怖氛围感,也不完全恐怖的剧!
寂静之地2 (2021)6.42021 / 美国 / 科幻 惊悚 恐怖 / 约翰·卡拉辛斯基 / 艾米莉·布朗特 基里安·墨菲
在第二部电影里面来了更多的人,也出现了更多的幸存者,让这部电影变得更有悬念起来,尽管在最后好像被杀死了不少怪兽,但是我感觉真正的决战还没有开始,我感觉真正可以把怪兽从这个地球上抹去的决战还没有开始,不管怎么样,我肯定是希望我们人类获胜的,因为这才是我们应该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拍三四部吧,毕竟这种系列的希望以后能够多拍一些。
拖后腿的大儿子就不说了,每部电影总有这么几个这样的。
然后吐槽着吐槽着突然很奇怪为啥怪物要攻击人类呢?
不是食物也不是因为繁殖,那干啥盯着人类呢?
乌鸦嘎嘎叫飞过都不管,人类不小心叫了就立马跳出来了!
然后想到难道怪物是外星人为了占领地球提前在地球放的怪物为了消灭人类?
艾玛,这样一想就说得通为啥人类不小心碰到啥发出声音怪物就跑来了,那老鼠啥的不小心弄出声音怪物也会跑来?
那怪物不是累死了!
那它是咋分辨是哪个弄出的声音呢?
为啥锲而不舍和人类不死不休呢?
就是外星人👽做的哎!
可能这些怪物就是外星实验室作品,把杀死人类作为最高纲领,已经刻入它的基因里面了!
所以一直追杀人类!
所以它既怕超声波又不会游泳还能被枪/棍子啥的爆头,因为它就是一战争的先头部队也就炮灰咯,只是放出来先消灭清除一大部分人类咯,好用就行,有弱点啥的,后面实验室还会改进呀!
和丧尸一样不停滴进化咯,要是有第三部估计是会飞会水不怕超声波啥的都有了!
这么一想瞬间觉得恍然大悟,和小伙伴一讨论也觉得炒鸡有道理啊,豁然开朗😆😆
果不出意料續集只能主打「家庭感情牌」且大量毫無新意的特效與怪獸追逐戲堆砌得不堪入目。
没有任何长进,拖沓无比,智障依旧。
这就是那种只能在电影院看的恐怖片,音效太尼玛吓人了。。。
不错,孩子们成长了,独当一面了。屏住呼吸的惊吓感真的很棒,希望赶紧把第三部出了,然后就此打住吧,这个创意拍个三部曲足够了。
看到那个钉子隔了两年还没拔出来我真的太开心了
【🍅94%🍿️90%】➖:噤声的压迫感不如前作;音效与配乐顾此失彼;没有进一步完善概念设定,或者没有足够的亮点让我忽略细节漏洞;结尾戛然而止。➕:幸存者活动范围扩大,末日景象符合预期;喜闻乐见美国片女子力初具规模,轮到儿童战力提升,姐弟异地同步双杀营造张力,作为“传承”强调了该系列的家庭属性;小聋女的总体表现(尤其是最后的飒爽)让我能够容忍她前期的愚勇。
8.0/10 懂得扬长避短,利用三线叙事将恐惧惊悚感充分释放,观众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依旧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这部,母亲庇护下的孩子不得不成长,终有勇气克服内外在的恐惧去保护母亲,牺牲的父亲终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褪去光环的母亲竟也会如此无助。末日来临后的亲情点缀,亲情传递下的末日希望,这点怪兽又算什么。
非常之简单,不过我忽然发现了一个惊悚片的要素——就是在一个高概念(或大危机)之下,日常生活转化为一种“奇观”。而且我好久没看过这种靠一惊一乍来吓人的电影了,蛮low的。
这才是爸爸去哪儿了
比1强那么一点
太烂了……逻辑一窍不通……刺激倒是挺刺激
我明明看过的为什么把我纪录删了都不记得多少部了也不记得啥感想了。应该就是比第一部要差的还行吧
结尾给我的感觉就是,第十一集电视剧看完了。
比起part 1,细节和世界观设定细腻了不少,总体能做到自圆其说了
音效太吓人了😂各种一惊一乍的镜头🤣预算可见的比第一部大了很多,不过确实也没必要拍3了。这剧本像是绞尽脑瓜想出来的剧本,那么厉害的怪物居然不会游泳怕水🤣🤣 这种逻辑太扯了...不得不说这种片还是在电影院看最爽啊
全程面无表情,感觉看了个寂寞。没有任何“恐怖”元素,love&peace啦~
丑东西们想要消灭一切声音,那就发出刺耳的噪音让它们听个够
比第一部观赏性略强。但是缺点也一样,剧情设定硬伤太多。怪物来袭地球部分和男孩踩陷阱这两段拍的挺好,紧张刺激,剪切也是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结尾高潮段落只是重复第一部的点子,没什么太大的新意。中段高潮男孩上二楼惹祸上身完全是为了拼凑平行剪切段落的硬来,和其胆小人设不符。其余幸存者的出现只是一笔带过太过仓促。另外怪物又多了一个弱点,不会游泳,还楞水里跳!这个设定真的无语。。。第三部人类不把这些怪物轻松干死我是不认的!
第一部设定已经吃过了,第二部便少了一丝乐趣
7.5分。比第一部好看,商业味很重;比第一部退步,艺术味不浓。跟第一部的高概念相比,第二部在创意上是退步的,不仅没有针对高概念做进一步的延展,反倒有违背之嫌。比如不让说话这个设定,第一部除了手语基本没人说话,在这个设定下展开叙述和表演是戴着镣铐跳舞,需要功力才能把舞跳好,而第二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这个设定,说话的场景和比重增加太多,大概是没了帮手的编剧(兼导演)力所不逮。这反过来让制造气氛的音效失色。除了在格局上扩展了第一部的空间尺度,并没有挖掘和拓展第一部的世界观,相反,有些情节明显是模仿僵尸片、打怪片、追车片硬攒出来的。即便如此,本片的技术层面,摄影、剪辑、音效、配乐仍然保持高水准。进入高潮之前的三条线以逃脱为核心的平行剪辑非常精彩,高潮通过两条线的平行剪辑把故事推向情绪爆点。【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