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说:“假期看了部2D + 3D的動畫,士郎正宗原作 + 吳宇森導演的 Appleseed Ex Machine。
咋一看好大的卡司。
但近幾年這種架空科幻片多如牛毛,故事畫面都似曾相識。
裏面還不乏吳宇森致敬吳宇森的畫面,片頭的白鴿、持雙槍的男主角,好乏味。
再想起最近看到的新聞說在赤壁中老吳也“情不自禁”地放起白鴿...不搞幾只鳥,就怕別人認不出您麽?
”遂同感兼笑死
作为电影迷而不是动画迷,观者对荒木伸志的这部换代作品好感颇多。
最核心的莫过于他将真人动漫化的倾向。
赞米吉斯的《贝奥武夫》和《极地特快》一直在追求用数码动画重塑真人,这种尝试无所谓失败与否,但的确让人看起来很糟糕。
用数码去拼凑一个真人,而当下的技术也不允许如假包换的克隆活人出来。
因而,看《贝奥武夫》是一种折磨。
当然,赞米吉斯的探索堪称伟大,但即使将动画如活人般栩栩如生又有何意义?
荒木伸志的《苹果核续集》正好相反,更喜欢将真人彻底动画起来,而且相当的传神养眼。
这个事情本身就很传统,如同绘画时去临摹一个人物,是人性的本能。
《苹果核续集》运用同样的3D技术看起来却如同二维手绘。
无论怎样,看着数码拼凑出来的安吉丽娜朱莉的肉身总觉得冰冷冷如同机器,而看着将真人秀成手绘动画的味道则舒坦得多了。
作为电影迷而不是动画迷,看《苹果核战记》这样的剧场版电影也许会更爽。
因为,这是那种已经彻底电影化的纯动画片,这种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完全可以跳出皮克斯动画独树一帜的美式卡通而惊艳起来。
日本的二维动画之所以在技术落后那么久时间依然灿灿生辉,还不是因为更富于大众的支持和自身的特性。
如果彻底电影化如《苹果核战记续集》这般,不仅杀伤力激增,而且势必可能延展一条适合二维动画发展的3D之路。
《苹果核续集》的影像效果完全是电影化的产物。
镜头语言、视角切换以及快速剪切,活脱脱一部商业动作大片。
吴宇森风格的介入也适时的提升了影片动作场面的号召力和深度。
荒木伸志有些贪婪的借鉴了近年来动作电影划时代的特技效果所营造的典型动作场景,如《骇客帝国》的360度视角等等。
影片中相当极速的动作戏最为出众,几乎达到了一叶障目的功效。
《苹果核战记》剧场版(包括《日本锁国》)的结尾高潮戏都是致敬《星球大战》一般的经典长距离追逐战,急速飞行、疯狂驾驶、枪火沸腾、弹壳横飞、暴力搏击、极限速度等动作片元素。
这种将游戏感受、电影视效、动漫情怀综合一起不仅形成肾上腺的超级刺激,而且让人欣喜的感受到早已久违的新鲜奇妙之感。
这里也不得不说说,影片通过3D技术渲染的画面当真的出类拔萃,那种光影更让人沉迷。
相比三年前的第一部,影片在技术上堪称跨时代。
前作在当年已经颇为震撼,不想时隔三年就已经入土为安。
两部电影重新放在一起观看,直接可以印证CGI的突飞猛进。
这种感官视听技术的大幅提升不得不提醒具备二维动画观感作品的前景。
也许是杞人忧天,但依赖单纯视听享受的影迷已经迅速放弃了对前作的赞许。
也就是说,如大师宫奇峻为首的日本二维动画势必尽早摸索出一条可以融合贯通优势技术的出路。
就如本片,用3D还原了二维,用二维修正了3D ,一举两得。
同样风格,师出同门的《日本锁国》(曾利文彦导演)与本片形式几乎雷同,灵感都来自于士朗正宗1985年的经典动漫《苹果核战记》。
更为相同的是影片情节的单调无趣,这方面的确乏善可陈不提也罢。
即使连再次日本锁国的灾难都幻想出来了,也不能带来什么关于剧情的惊喜。
荒木伸志的确需要好好想一想,如此剧情是不是会影响影片的寿命呢?
而且,过于绚烂的色彩为影片添加的不止是美,也具备了一种滥俗感受。
也许,将动画彻底电影化不是动漫文化的终极选择,却肯定是一种好的出路。
这些年,最强的日本动画,如《恶童》,甚至是连续几部《机器猫》,几乎都是在电影院上映的剧场版在引领锋芒。
这些剧场版中,动漫的质感和风情也凭借着电影技术的跃进有机会彻底实现动漫在脑海中的大量留白,如本片中强悍的动作场面。
因而,维系二维动画强大的生命力是需要同先进的事物有所整合与翻新的。
纵然我是苹果核战记1的忠实拥趸,也绝对不忍心看到这样一部情节简单俗套,外加打斗繁冗的,除了CG华丽无比其他一无是处的电影,,,白白浪费士郎大神创造的世界啊~~~~~女主角迪娜虽然算的上强悍御姐型,但电影中的演出也太弱智,(那粉红色的装甲机体算什么啊,,导演在梦游吗~~~~没想到4年后的续集竟然是如此水准,除了CG还是这么NB华丽(这跟导演没任何关系)之外,情节、设定、音乐、演出太平庸了,太无趣了,太无趣了,,,(跟第一部差了十万八千里啊~~~~~ps 这部电影的监制吴宇森,ms除了白鸽广场飞过加男女主角摆酷耍不切实际的pose再加慢镜头满地散落的弹壳之外,其他无任何新意,老吴啊,,,老了啊~~~~~
第二部比第一部画得更为细腻,可惜却丧失了第一部对角色深入地刻画,流于表面的花哨。
不过无愧吴宇森的风格,标志性的暴力美学比比皆是。
还凑合吧,因为是纯粹视觉感受的电影,所以当然是制作技术越高越精良越值得无聊的时候拿来打发时间的,看到最后忍不住来一句“操,非要好莱坞式的逃出”模仿的剧情和动作还是有模有样的,最后赫肯系统的触手让人不良的想起日本的特产——性兽,我靠了,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能当点心看的电影吧
这是部续集的动画片电影,引起我兴趣的有三点原因。
一是第一部非常好看,二是跟之前看到的《2077日本锁国》在故事主题上有些比较,三是这部电影的制片是那个惯用鸽子和羽毛的香港人(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吧) 在未来,一场由于电脑故障引发的全球性核灾难之后,人类重新建设起自己的文明,而且机械和人体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出现了所谓的生化战士。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企图通过这些科技手段控制全球。
在第一部之后,我们的男女主人公就开始了新的战斗。
作为一部续集,在整个剧情上和第一部没有太大的联系,在画面表现上也没有太大的突破,故事的发展也略微平淡,缺乏足够的震撼力,尤其是和2077日本锁国比较起来,思想性上弱化了一些,商业性浓重了不少,甚至最后一段战斗中,非常神似黑客帝国里的那场著名保卫战,令人多少有些失望。
效果真是很华丽啊,看了第二部真怀疑自己还有兴趣看第一部么,画面的差距是巨大的……开头的营救人质行动还是蛮有看头的,我果然还是喜欢动作类的。
本来还以为迪娜会和复制人有暧昧呢,还好没有。
不过最后那段真够搞的。
复制人说自己也会找到自己的女孩时,我是多么欣慰他看开了啊,结果那个刀疤男居然来一句:“也许吧,说不定他们会帮你复制一个。
”差点笑死我,果然冷面笑匠厉害啊
看完之后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外乎由以下电影的经典元素构成 1黑客帝国 机甲操纵机枪乱打得场景,挥枪扫射的样子,包括士兵操纵机甲的设定,那种组成长龙状的机械兵,最终boss的机械触手 。。。。
简直就是抄阿!!!!!!!!!!
黑客帝国阿!!!
我为你喊冤,一天到晚被人抄袭。。。
各种各样的抄袭 。。。。。。
2机动警察 女主角的肌肉男友的机械头,机械人的设定 3独立日 最终boss在的要塞和独立日里的外星人老窝像极了 4我,机器人 超级电脑控制机器人暴动和动画里的boss控制人,生化机器人云云暴动如出一辙。。
甚至两部电影里的最初的暴动也是由土木机器人打响的第一枪。。。
最冷的就是那种注射绿色液体消灭boss的办法竟然都是一样的。。。。。
连特种部队的队名都是抄美国特种部队swat的。。。。
无非前面带个e。。
还有一点就是过分的审美。。
帅哥美女,男性无非就是肌肉很大很有型,长得帅又打不死,女的无非就是很靓很有胸。。
一眼就能看出的教科书般标准的疯狂科学家大反派 。。。。
结局也是。。。。
boss一死 ,原来莫名其妙黑暗的天空莫名其妙的突然又明亮了,阳光万丈万里无云。。
人类得救了。。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祖国万岁!!!!
〉〉〉〉 omg!!
特效和3d人物还凑或看看吧,剧情就不要深究了。。。。。。
我发现一个特点:日本人画人,要么只能画长得特别漂亮的,要么就画成很难看的,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他们就没法画出来。
这部片子的剧情就不用去说了……看到前十分钟就能够把结尾猜出来。
不过开场的突入教堂那段,非常的吴宇森啊……而且可以看出,有意识的作出了之前日本三维动画很难或者说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运镜,不再是平常展示或者特写就两种了,刚刚潜入那段镜头的摇动,以及吴宇森标志性的慢镜,都很刻意。
然则后来就很难看到了。
个人认为最精彩的就是开场的教堂,后面的都不如了。
之后的剧情发展还是有些日本动画的幼儿化毛病:联合国开会怎么会是那么一种场景。
最有趣的一段应该是三个人逛街,两个家伙的反应完全一样……我也觉得很好玩。
不过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太过平淡,没有什么亮点。
最后结果也应该是猜得到的。
最大的毛病出现在最后的总攻上。
那个反重力要塞完全就是个Matrix+Transformers‘ Unicron的玩艺,不是人类能够造出来的玩艺,实在过于突兀了。
Matrix的章鱼阵cos我们不去说它,关键在于,这场战斗完全是一场七龙珠Like的战斗——完全失控。
初期的教堂,人和人打,还要考虑对方的战斗力,秘密潜入,爆破,很精彩。
但是这场,你牛逼,我比你更牛逼,就看不出感觉来了——就像两个小孩子吵架说我爸爸能怎样怎样一样,吵到后来就没意思了。
你会飞我也会飞,你有枪我的枪比你大,我还有刀——打起来眼花缭乱,但是没什么意思。
就和终结者打架一样,都用蛮力把你往墙上砸,十分没有美感的一种打法。
还有最后的矫情的那个桥段——如果是我们两个把你带出去,多带一个人少带一个人事关生死,这个桥段还有点意义,但是——大家一起等飞机,这个感觉就只能用可笑来形容了。
Whatever,这部动画仍然只处在消耗爆米花的地步。
记得吗?
当那个傻傻的刀疤脸嘲笑BUNINOSI的带指针的手表蒂娜骄傲的扬起自己的左手手腕露出一模一样的只是小一圈的同样腕表温馨的透入心底后来的打斗让人心里总有一丝不安作为生化战士注定不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就好像后来在教堂的械斗谁都知道我们注定会牺牲些什么没有配乐只有子弹和受伤后呻吟的声音原本还有的那一点点的眷恋也不见了是值得拯救的吗是值得我们哪怕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的吗但是蒂娜对布宜诺斯说我会一辈子保护你就算到了世界末日也一样又是蒂娜给了我们有些疲惫的心又一丝温暖谢谢你蒂娜也谢谢你布宜诺斯谢谢你让蒂娜还可以那么温柔的温暖我们的心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BJIFF 240425 党史馆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