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克苏鲁大热,但作为最适合表现克苏鲁的一种形式,影视圈竟然一直都没有给到什么好的作品,每次都是大章鱼,大多数导演只会拍触手,拍不出那种对未知的恐惧,简而言之就是没“克味儿”。
我刚开始注意到它是因为陀螺。
陀螺是墨西哥裔导演,被称为墨西哥三杰,就是吵翻天的90届奥斯卡,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的导演。
他拿到那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从此被中外影迷熟知。
陀螺拍过的电影不少,纯人类不多,《水形物语》拍人和鱼,《潘神的迷宫》拍欧美奇幻,他甚至监制了一部电影,标题就特别直白,叫《人兽杂交》。
虽然《人兽杂交》评分不高,但这个电影标题让人看着挺想看的。
可以说,陀螺很懂非人类,他不光自己拍,现在还带着大家一起拍。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是他利用自身影响力和资源,找了八个业界知名的导演和编剧,搞出的恐怖“拼盘”合集,有人觉得这是恐怖版《爱死机》和《黑镜》,从制作形式上来说确实一样。
找来的全都是业界大师,导演一,吉列尔莫·纳瓦罗,小岛秀夫好友,美剧《汉尼拔》、《毒枭》的导演。
帕诺斯·科斯马图斯,拍的《曼蒂》入围了71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插一句,这部尼古拉斯凯奇演的,挺值得一看的,很有趣的恐怖片。
文森佐·纳塔利,成名作《心方慌》,拍过《高草丛中》,之前说的那部《人兽杂交》就是他拍的。
其他就不一一列举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翻一下,打开这些导演的作品集,如果你是恐怖片爱好者简直是打开了自己快乐老家,全都是业界知名恐怖片。
而编剧一栏里,洛夫克拉夫特赫然在列,这里面八个故事里有两个是明确改编他的小说,其他的也有很明显借鉴他书中元素的。
可以说,这部剧集他血统纯正,从导演到编剧到整个制作班底,全都是懂恐怖片的内行人。
而他们目标也明确,我们不搞美式血浆恐怖,也不搞日系氛围感恐怖,我们就搞克系恐怖。
克系恐怖说白了就是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还有人类面对未来和知识的无力感和绝望感。
拍怪物容易,拍出绝望感很难。
一共八集,每集主题不同,质量也不同,各有各的看点,看你喜欢什么类型。
第一集召唤邪神,第二集《墙中鼠》,第四集有点类似韩国的恐怖动漫《整容液》,第五六集直接改编的原著。
有观众表示,前两集就是游戏《血源诅咒》怪物出来再就业。
我今天想介绍的是第三集,也是我个人认为该系列最封神的一集,也是最有意思的一集。
深夜,一位法医在解剖尸体,他刚解剖到第三具死尸,突然听到一声:跑!
快跑!
老法医已经干这行几十年了,而且自己得了癌症就剩六个月的寿命,他连死都不怕,但在那时候却感觉后颈发凉。
为什么要跑?
这是他刚接的一个案子,小镇发生了矿难事故,警长遇到了难以理解的怪事儿,希望法医解剖这十几具尸体帮他找到真相。
这个案件非常离奇,最初是小镇上频繁有人失踪,一个月就失踪五六个。
警察派出全部警力,发动居民一起寻找,在一个树上找到了尸体。
尸体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很诡异地放在树枝缝隙里,打开裹尸袋一看,这些尸体不太对劲。
身上全都是伤痕,但不是什么野兽撕咬留下的齿痕,而是刀痕。
凶手一定是刀法精湛才能切出这么干脆利落的刀口,不仅如此,现场没有一滴血迹,这些尸体也没有血迹。
按理说你都用刀了,肯定会流血,人类的尸体不可能完全没有鲜血,但是这些尸体都非常惨白,像一条鱼,又像冷冻室里的鸡胸肉。
警察顺藤摸瓜很快就找到了嫌疑人,因为这人表现得太奇怪了,他是小镇矿上的一位矿工,本来名叫爱迪赛克斯,在酒吧喝酒的时候,碰到了自己工友,工友说你不是艾迪吗?
他说自己叫艾伦,根本不是艾迪。
工友觉得自己没认错人,这就是自己的同事,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个诡异的事。
艾伦让工友打碎玻璃杯,假装喝醉跟自己走,工友莫名其妙真的执行了他的命令,当天晚上跟着他离开。
当然可以猜到结局,最后工友死了。
警察找到了嫌疑人就要逮捕,走到艾伦家里发现他家有个很难以形容的球状物体,上面裹着头发丝,脏兮兮的特别恶心,凑近了还能听到心跳和呼吸声,简直像个活物。
问房东太太这是啥,房东也不知道,警察带着球状物去矿上逮捕艾伦。
艾伦看到警察明明可以跑,但做了一件很不讨好的事儿,他冒险返回砸破了警车车窗,抢走球体,然后跳进了矿洞。
警察追上去的时候,矿洞下发生一场爆炸,艾伦包括其他矿工全死了。
警察没法破案,找到了老法医,老法医专业素质很强,深夜加班来解剖,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录音自己的解剖成果。
从第一具尸体来看,应该是死于窒息,而不是爆炸。
但越接近艾伦的尸体,就越奇怪,他们的内脏都是惨白的,没有一点血迹。
而且,他们的尸体上都有个小洞,难道那个球体通过尸体吸干了血?
接连两个尸体都没有血迹,里面非常惨白,法医猜测是不是所有的鲜血都在艾伦身体里。
法医猜测,艾伦有没有可能不是想逃跑,而是想摧毁那颗球体?
他刚要解剖第四具,突然听到外面停尸间里传来诡异的声音,一只烧黑的手突然动了。
死去的艾伦竟然活过来,他推开解剖室一步步爬向法医。
艾伦说自己被困在这具血肉之躯里,我是旅行者,不是地球人。
那个球体是飞船,如果被发现就要去摧毁飞船,所以他是外星人?
艾伦的终极目的是占领法医的身体,因为法医职业特殊,他不用冒险在小镇杀人就能接触到食物。
接着法医被绑在解剖台上,平时都是他解剖尸体,这是第一次躺在解剖台的视角。
他浑身僵硬只有一只手能动,而艾伦躺在旁边,竟然拿出手术刀自己把自己解剖,他要让身体里的寄生虫钻进法医的皮肤。
你面对一个比你强大的生物,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地,你眼睁睁看着章鱼触角钻进皮肤,这时候能做的只有留下信息。
而不少观众对于这个举动的评价都是,法医真的太伟大了。
具体后面就不剧透了,这个单元集很短小精悍,一共才四十几分钟,剧情特别紧凑。
刚开始是小镇失踪案营造悬疑氛围,中间引出神秘球体,停尸间解剖,有大段的尸体特写镜头,法医一点点解开真相。
这段特别像一部恐怖片《无名女尸》,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也是法医解剖的恐怖故事。
等外星人出现的时候才意识到是高等生物,从外星人身体里钻出的大章鱼开始克系拉满。
最有趣的是,后半段空间很封闭,只有一个解剖室,而且镜头都很固定,法医和外星人互相进行智力交锋。
剧情层层铺垫,在最后达到顶峰。
镜头特别考究,很多人说是高配版《美恐》,但它绝对比《美恐》上个档次,镜头很有电影感。
其实这部剧集的质量很参差不齐,有些集数争议很大,但就靠着第三集,目前还维持在这个分数区间。
如果你不看其他的可以单独把第三集拉出来看一下,一共不到一个小时,绝对不浪费你时间。
下文有剧透成年人的世界,难免会有苦闷,甚至苦难。
关键是要找到出口,让受困的灵魂得以解脱,将心中的阴霾赶走。
这个出口,可能是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可能是专注于一份工作,可能是遇到一个同病相怜的朋友。
都可以,但重要的是,你要有这个出口。
当你找到它,你就可以重获自由,并且更加勇敢地活下去。
在美剧《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中,就有一个为苦闷寻找出口的故事。
女主人公是一位活在苦闷中的女人,身为鸟类学家,她的科研成果全被她的女性身份掩盖,功劳都归她丈夫——幸好她丈夫还算体谅她。
身为一个母亲,她的孩子不幸夭折,她没流一滴泪,因为难过到无法流泪。
身为一个妻子,她多年不和丈夫亲热,两人之间愈发隔阂。
她就像片中那只被困在屋子里,最后一头撞死的小鸟,生活的每条道给被堵死了。
这个苦闷的女人,终于找到了她的出口,一个和她同病相怜的女人。
为了研究群鸟飞行,她和丈夫搬到一个岛上,住进一座古老的房子。
这座房子里有冤魂,每天制造动静,搅得她不得安宁。
后来她得知,那是一个多年前死去的女人,她为一个有妇之夫生下孩子,本以为那个男人会来找她,谁知他再也不会来。
那个年代的女性,没有自由生存的能力,绝望之下,她溺死了自己的孩子,然后跳楼自尽。
多年不曾流泪的女主人公,终于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流下了眼泪。
而当她走出屋子,群鸟像一阵风,吹拂过她的身体。
她的灵魂像那只被困的鸟,终于飞出窗外,重获自由。
在故事的开头,托罗告诉我们,在一些古老的信仰中,鸟类能将人类的灵魂、信念和希望,传递给上天的神明。
那么,群鸟带走了她的什么信念?
我想,那是一种背负苦难,继续前行的勇气,一种敢于生活、敢于去爱的勇气,一种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希望。
这个“群鸟拂面”的场景太美了!
作为这套美剧的最后高潮,它为之前那些故事中压抑、恐怖、绝望的气氛,画上了完美句号。
表达了一切伤痛终将被治愈,一切苦难终将消失的信念。
最近这段时间,看见这一幕,让我的内心无比舒服。
所以,找到你们的群鸟,让它们带走你的阴霾,帮助你勇敢地走下去吧。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吴平平观影日记)
在原著里,男主角最后没有疯,家人也没有死,他甚至每天好吃好在,到处玩,过的美滋滋,《平克曼的模特》正是他喝酒潇洒的时候随意讲出来的一段人生经历,这下子你能看出原著和电影的差别了吧,阴险的编剧彻底毁了这个完美的故事,这也是我生气之下取了这个粗俗标题的原因(当我看完这一集的时候,气急攻心的瞬间,我就把拖鞋扔到了电视上,结果拖鞋掉到了电视柜后面的夹缝里了,我到现在也没拿出来,这就让我更气了)。
在《平克曼的模特》这个故事里,男主角一直很欣赏皮克曼的画技,故事通过主角与皮克曼的几次接触接二连三的揭开这位奇艺画家不可思议的一生,在故事里主角完全没有被吓到失智乃至sin值狂掉直接祸及家人,甚至根本没有重点提及他的老婆孩子(尽管他的老婆挺漂亮的,尤其眼睛部分很好看,这也让我一直盯着他的老婆看,罪过),总之编剧压根偏离了故事原本的主旨,皮克曼的模特并不完全是一个恐怖故事,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被称之为“我有个好哥们叫平克曼”,剧里女巫什么的完全只是一笔带过,女巫在爱手艺的世界观里并不是主力选手(宇宙深处的湮灭之地,漩涡中央那不可提及之物才是爱手艺笔下的真实恐惧),噩梦什么的简直就是编剧无趣又幼稚的加戏,尤其做梦被切下了头颅的场景完全让观众误以为这是个驱魔的故事(切头的场景在小说里仅仅只出自皮克曼其中的一副画,而对于这副画的描写仅仅只是为了突出平克曼的血腥笔触),总之故事里多次出现的女巫压根不是故事的重点,尤其男主看到老岳父坐在马车里嘿嘿嘿,wtf!这是什么鬼?要把爱手艺从坟墓里气活吗?依我看这集不要叫平克曼的模特了,不如改名叫做《平克曼那一家子的女巫会在你醒来时候看着你/我的老岳父在马车里那些不得不提的故事》!那么好了,皮克曼的模特里到底什么是主题,到底什么是平克曼的模特,平克曼的模特是个啥?平克曼的模特就是食尸鬼,食尸鬼才是重点,才是大菜,那应该怎么拍?只需要按照书里写的去拍就好,这就是一个简单到爆的过程(我觉得只要改变思路, 本集导演能很容易的完成这个故事),故事的顺序实际上是这样的:主角遇到皮克曼→被这个孤独又落寞的画家所吸引→皮克曼并不是一个坏人,从来没有想过迫害主角,他只是画自己在黑暗里看到的事物→那皮克曼到底看到了什么?→主角很好奇,开始研究皮克曼,他看到皮克曼经常画的都是一些残酷的场景,但不可否认,画工精湛,举世罕见→皮克曼是那种类似天才一样的画家,专注又孤独,而且被血统所困,他是只能蜷缩在阴影里的人,但他没有拒绝这一切,他反而很热爱这一切(爱手艺本爱化身),而且平克曼认为主角是懂自己的,他打算把自己最满意的画作给主角看,画作上的主角正是食尸鬼,一种潜伏于城市地下管道里的怪异生物(这些生物直接把巢穴管道挖到了地下深渊的黑暗世界里)→主角一开始并没有见到真正的食尸鬼,他只是一直好奇皮克曼的画作是照着什么画的,两人后来断联了一段时间,关于皮克曼这个人,一时成为了男主波浪不惊一生里的一个有趣回忆→很多年过去了,主角再次与皮克曼相会,两人多少还有点儿老友重聚的喜庆感,皮克曼试图让男主角明白,世界并不是他看到的这样,在城市的下面有着复杂又深邃的地下洞穴,里面住着一种名叫“食尸鬼”的生物,男主角一直好奇,忍不住想看看,皮克曼把男主领到了自己的画室,皮克曼怕食尸鬼吓到男主,还很热心的把食尸鬼赶走才把男主带进画室(电影里也有还原),在皮克曼的画室里,男主角真正的看到了食尸鬼,当然只是一副画,这副画名为《食尸鬼在干饭》画的就是食尸鬼在吃肉,画的血糊里拉可怕至极,但主角是懂画的,他自己都承认这是一副伟大的作品,可惜这样的作品注定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当然主角直至此刻都认为图画上这个食尸鬼是平克曼的臆想生物,直到他看到在画板的后面是有一张照片作为参考的,那张照片上的不明生物正是一头真实的食尸鬼(这也就是平克曼的模特!),这次可真把男主吓坏了,这让男主角意识到,皮克曼不是凭想象力在画画,这世界上真的有食尸鬼,但是男主也没像电影里直接被吓尿那么怂啦,甚至后来,平克曼还很友好的把男主送出了画室,不过男主就不地道啦,这家伙竟然偷摸把皮克曼的模特顺出了画室,也就是那张食尸鬼照片,最后男主把照片烧了,皮克曼的模特也就没有啦,这次经历把男主吓够呛,当然,没过几天男主又回俱乐部愉悦又欢乐的和朋友们喝起了小酒,并且把这段冒险说给了朋友们,那时候,男主角声称要同平克曼断交,因为这家伙认识真正的食尸鬼,然而很多年过去了,男主角反而越发的佩服平克曼精湛的画工,他甚至对外声称能认识平克曼三生有幸,当然自那以后男主再也没有见过平克曼,平克曼这个老实人钻进了电影里那口井,变成了一头真正的食尸鬼,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另外一段堪称为最伟大的冒险里,简直是爱手艺自己当主角的故事里,平克曼再次出现,并且帮助爱手艺脱离险境,攻克难关,看没,这根本不完全是一个恐怖故事,这是关于一个朋友的故事,叫做平克曼的男人的故事。
另外关于鬼魂兄妹那一集改的也一般,但是尸检官那一集拍的太牛了,即使拍成电影也是八分以上的作品!
由于想说的太多,点评写不下,就开了个长贴…本文非常主观,如有冒犯表示抱歉…鉴于本人是重度通灵/巫术/致幻剂/艺术与黑暗的关系/外星寄生体/原始神像/古老文明的爱好者,所以这部片子一经上线我便暂时放下手边主要任务来观影了。
刷完了之后,只剩下被骗了的感觉……主题很有趣,但是这些主题已经被无数的文艺作品讨论过,如何做出新意就是每个导演要考虑的问题。
这个新不是道具精良,构图精美就可以的。
剧集中很多故事都有道德判断的嫌疑,比如前两集的贪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坏人一定有恶报”。
这样的道德判断当然没错,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如此界限分明的“艺术”作品吗?
我在这里并不是在提倡一种不道德或者去道德的行为,也没有鼓吹大家都脱离道德维度思考问题。
拿第一集举例,这个主角参与了战争,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所以他不得不走上这样的道理。
战争使他暴戾、使他成为a radical racist. 这个人物的战争经历值得被凸显出来,而不应该作为一个粗略的背景,只因为他恶劣地对待一位异族女性,被诅咒后得到报应这样草草了事。
道德判断的第二个典型例子就是,无论是画家单集还是在“罗恩”单集,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萨勒姆事件。
到底是人心还是邪灵作祟,我们在这里不予讨论(PS: 单就这猎巫事件的讨论,个人比较喜欢Arther Miller在The Crucible中的某种解读方式)。
但是在画中,在影片中虽然强调她们是人,她们所遭受的痛苦,但无一例外地将这些所谓的女巫引回人们对于该形象的刻板印象:吃人血、衰朽(美艳)、尖手指等等。
并没有对这些黑暗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在这里过于简单地将黑暗以“克系”方式呈现。
克苏鲁的精髓(个人粗浅看法)在于不可名状的恐惧,那种不可名状既包含了敬畏、崇高,又涵盖了黑暗、恐惧、窒息感,是像巴塔耶意义上的爱神之泪一样悖论性的存在,也像所有的哥特教堂作为死亡与光明的完满象征。
但在这里各种各样钻出来的老鼠,黏液和触手让我只有不适…….而且不知道其他人什么看法,但是我觉得虽然是独立剧集,但是其中可以有剧集之间的联动,如果单集片长有限,是否可以用其他剧集对其作为一种补充。
先抛开一二集的时间背景不谈,两个主人公至少都要把自己搞到的东西放在“黑市”(这里对于黑市的概念有所区别)上交易,那是否该地点可以作为一个连接点,丰富一下单集的维度呢?
说到E3,大家对该集颇为好评,但是我对这集没什么太大的感想,倒是觉得二者在神经区对话这个设定很有意思。
平日里看到更多的是在一个外在的空间内沟通/或者说进行着所谓的“沟通”, 比如《降临》、《三体》甚至是《星际穿越》。
但是即便是《异形》也没有关注到人体内部,神经元中人与外星他者的交流。
这一点很有意思。
艺术家的作品让我想到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同样是艺术、绝对黑暗与真理的关系。
《地狱变》是那样短小精悍,艺术家在恐惧和“无有恐惧”之间游走。
但是在这里,搞不清楚年龄的突然增加除了让拥有儿子这件事成为可能还有什么其他内涵……美容术这一单集在填充鸟类标本上想到《惊魂记》,拿斧头的略有点神经质的女人、被雪掩埋的房子、地毯图案以及人物心境想到《闪灵》。
最后一个镜头女主对着镜头发出诡异的畸变和她的大大尖尖的鼻子,感觉此刻就是日漫的真人化!
这集启示就是:每一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不举的(萎/死)男人?
(狗头保命)Dream in the witch’s house ,也就是罗恩所在的单集,这集无聊得给我逗笑了……多巧啊!
印第安人!
多巧啊!
有人画了预言!
多巧啊!
双胞胎-通灵!
多巧啊!
女巫一定会被打败!
多巧啊!
一定要去教堂抵挡“恶灵”!
多巧啊!
This is fxxking boring!!!
The viewing这个故事我最喜欢的可能是构图、布景和灯光了。
为什么原始神像一定里面要藏个异形体,而不能是有其自身的魔力??
我更倾向内一堆石头把人吸走之后,就留在那,两个逃出去的人因为日日夜夜怀念石头给他们带来的“极乐”先后返回,然后每个人的吸食方法不同。
或者说每个人的献祭方式都不同,既然都提到了阿兹特克,没有继续展开我太不认同了!
在所有的故事里我最喜欢最后一个故事the murmuring。
最后一个故事虽然也很容易猜到,但是讲述的方式足够细腻,而且以鸟为medium是一个很好的metaphor。
当众多鸟出现在房子的架构上很难不让人想到《群鸟》,但是相对于希导的那个灾难片、这里的鸟传达出身为科学家的冷静理智克制与母亲的悲伤恐惧非理智。
最后一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第一次读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头生子》、《红围巾》等等。
口吻克制但是却有着极强的情感浓度,这个时候厉鬼的尖叫与其说是一个恐怖片的必备元素,不如解读成这样情感强度的显现方式,尖叫、愤怒、执念、愧疚、怨念这些都是Nancy的心绪。
丈夫永远也无法真正与妻子感同身受丧子之痛,因为那种独特的生命联结和身体体验是无法用精神所代偿的。
这让我想到之前去医院,看到人流手术室之外的情形。
在此无意展开,更无意引战。
只是说由于身体不同,所以体验和感受都不同。
所以对于一个丧子的女人来说,她就是一扇紧紧关闭的门。
她的子宫、她的全部身体联同她的心对所有人关闭。
我明白丈夫的无奈,这种想要做点什么,想要一同承担,但是被赶出去,驱逐出去的感觉很难受。
所以在现实中也会有一些丈夫因为无法承受而离开,至少这个丈夫愿意“等待”,当Nancy自己开始放下执念的时候她也愿意重新为他打开。
剧中只是一年,如果妻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没有一个“闹鬼”的房子逼她尽快认清现状的时候,谁还会在原地等她呢?
我不知道……以上只是拙见,喜欢该剧的人有喜欢的权力,所以希望没那么喜欢的人的权力也可以被尊重。
谢谢。
吉尔莫·德尔·托罗一向喜欢怪物、机甲、克苏鲁、邪典,他有着光怪陆离的内在和跳跃发散的思维,他的电影,都能看出明显的个人风格,并且内容,也都围绕着两个主题“怪物”和“人性”。
不论《水形物语》《环太平洋》《地狱男爵》《刀锋战士》等等,包括动画片,其实都是在讲“怪物外表深藏的人性”,以及“人类内心隐居的怪物”。
水形物语 (2017)7.22017 / 美国 墨西哥 / 剧情 爱情 奇幻 / 吉尔莫·德尔·托罗 / 莎莉·霍金斯 道格·琼斯《水形物语》的鱼人是怪物,女主被人歧视也可以看做是人类中的“怪物”,故事描述了“怪物”之间善良的人性光辉。
环太平洋 (2013)7.82013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吉尔莫·德尔·托罗 / 查理·汉纳姆 菊地凛子《环太平洋》的机甲可以看做人造的怪物,而驾驶员代表了“怪物”里面的人性。
地狱男爵 (2004)7.12004 / 美国 / 动作 奇幻 冒险 / 吉尔莫·德尔·托罗 / 朗·普尔曼 约翰·赫特
刀锋战士2 (2002)7.12002 / 美国 德国 / 动作 科幻 恐怖 / 吉尔莫·德尔·托罗 / 韦斯利·斯奈普斯 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地狱男爵》和《刀锋战士》他们本身都是怪物,但却为了人性而战,在战斗中找到了自己的人性光辉。
陀螺的荒凉山庄
陀螺的荒凉山庄陀螺的“荒凉山庄”更是摆满的各种怪物的模型。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中国长安出版社)国内还出版过一本书,就叫做《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中国长安出版社),展示了陀螺那些骇人又杰出的创意点子。
这次的剧集,由陀螺策划制作,那么也可以从“怪物”与“人性”两个主题来解读。
现在已经放出了前四集,由四个导演为我们呈现了四种不同的画风,四个不同的故事。
表面看四个故事讲述了四个“怪物”,第一集召唤出来的魔鬼,第二集的老鼠和僵尸,第三集的外星寄生虫,第四集的怪物就是女主自己。
四个故事也有一个共同的内核:贪婪。
故事的内驱原动力都是源自于贪婪。
第一集:36号拍卖品第一集男主主要有三次贪婪的行为表现,每一次的行为都推动了故事往前发展。
第一次,因为贪婪,他不让87号仓库的老太太去找自己的东西,老太太的要求很简单,对男主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但是男主却贪婪到想要钱。
这也导致了老太太的嫉恨,推动了故事矛盾,让男主在最后尝尽恶果。
第二次在卖桌椅的时候,男主欠钱一万两千元,其实只要卖了三本书,就能得到一万元,加上桌椅烛台,足够他还钱。
但是他更想要四本书价值的三十万,所以推动了故事的前进,回到仓库翻找。
第三次初次见到书籍和魔鬼的时候,男主因为贪婪,再加上他本身的自大,破坏了法阵,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三次贪婪的行为一次又一次的推动故事往悲剧发展。
为了推动剧情,老太太冒着大雨等了好久好久,就为了最后拿出一把锁当然,也有漏洞,就是老太太为什么一直在仓库,哪怕下雨也等着,解释不清也不符合常人逻辑,除非老太太提前看了剧本知道他还会回来并且放出魔鬼。
第二集:墓地老鼠第二集的故事结构比较简单,但贪婪表现的更加明显一些。
通过对话,了解到男主因为贪婪而经常盗墓,
因为贪婪在赌博的时候下大注而欠钱,
因为贪婪,在躲避了老鼠追击掉落邪会大厅的时候,摘下了讲师的项链,导致自己迎来了更大的悲剧。
前两集都一样,表面是因为外界的压力,但是这压力是贪婪造成的,因为人性的贪婪,让主角最终直面怪物。
第三集:尸检第三集的贪婪,是放在了外星人身上,
因为贪婪,让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却忽略了自己的弱点,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这集的故事不复杂,但却是四集里个人觉得拍的最好、故事讲得最精彩的一集。
而这集也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光辉,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第三集,因为人性的光辉,而让主角战胜了怪物。
第四集:外在第四集,女主简直就是贪婪的代言人。
她贪图融入同事之间所谓的群体(其实她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群体),她贪婪的想要变美,对外貌不满意,忽略了她有一个很爱自己的丈夫。
她的贪婪让她忘了自己的本性,忘了自己的爱好,让她眼中只能看到同事群体那些虚伪的表面关系和浅薄的话题。
专注的美丽
她从内心充实的标本艺术家变成了外表靓丽的空虚伪君子。
从富有人性光辉的形象,变为了毫无个性的肤浅之人。
这一集最后的一个镜头,是非常棒的点睛之笔,女主对着镜头,假笑、皱眉、痴笑、傻笑、惊讶、诧异的表情不停的变换,表现出来的神经失常,正应对了广告里所说的副作用“情绪不稳、产生幻觉、害怕亲密关系、心灵空虚、缺乏动力、缺少个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主张、对之前的爱好失去兴趣”。
广告里说的副作用,与其说是护肤霜的副作用,不如说是贪婪的副作用更为贴切。
是怪物更可怕,还是人性里的怪物更可怕?
期待后面四集的内容。
---分割线--第五集,根据片头陀螺的前言,猜测剧情的出发点,是想表达一个假设:既然油画家画的都是自己看到的东西,他们都有模特,那么那些恐怖主题的画,如果不是想象,而都是真实存在的会怎么样?
并且这些画作被人看过以后,会影响人的思维,去做画作上的恐怖行为,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清醒的旁观者会是什么感受呢?
感觉导演是想把这种感受给拍出来,表达出来,男主就像一个清醒的旁观者,也好像是观众的代言人,去慢慢探索以上假设为真的世界。
但是,导演功力太差了,剪辑乱七八糟,故事也没讲明白,如果没有陀螺的前言,估计都看不明白。
大概率这集的导演是带资进组。
第六集的故事动机直接、逻辑明晰,节奏恰到好处,故事推进的不拖泥带水,看下来很顺畅。
惊喜的是鲁伯特·格林特,哈利波特的荣恩,演技不错,感觉最出彩的,是最后被老鼠附身以后的形态,邪恶的气质自然流露,突然很期待他能接一个反派的角色,应该会非常出色。
第一集确实蛮好看,但是太短小了,很多坑没有填,所以很多人差评。
第二集几乎就是脸谱戏,没有任何交代为什么老鼠长这么大还有僵尸从哪来,那个饰品有啥用,完全莫名其妙。
第三集吊足胃口,外星人来地球就是为了虐待宿主,不仅要寄生,还不让宿主脑死亡,全程看着,吃吃吃,也不让食物脑死亡,让食物看着,设定就是外星反社会人格,不知道是个别变异还是外星通行性格,好在法医老头完全听明白外星人的谆谆教诲,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个外星变态得逞。
不过最后也没看明白为啥要让法医清醒着转移,全麻不就没有这些幺蛾子了吗?
第四集太气人了吧,为了所谓的美什么都可以不要?
气死我了?
第五集男主帅气又有才,莫名其妙倒大霉,最后也没说明白到底哪里真哪里是梦。
第六集穿越阴阳界,也是不够完整。
第七集是外星人?
然后好不容易解除封印啥也没干就结束了?
第八集女人实在讨厌,男人不离不弃一整年,几乎要放弃了,居然被鬼找回真心,这人可真够没心没肺的。
全看完了,第一集四星,叙事铺垫足够,可惜太短排名第三。
第二集3星,垃圾特效垃圾剧情,排名第五。
第三集5星,毫无疑问本剧最佳,btw因为这集又去看完无名女尸,排名第一。
第四集3星,我完全不能理解这件事的逻辑,排名第四。
第五集四星,该黄黄该暴暴,这才是这种剧该有的水准,排名第三。
第六集3星,丝毫不能打动或者说服我,罗恩脸给加分,单纯剧的话本剧最差,第八。
第七集色调铺垫吊足胃口,最后居然磕嗨了被秒,好在铺垫实足,后面如果能撑住可以跟第三集拼拼,可惜本来就不长还烂尾,排名第二。
第八集纯纯塑造一个怨妇一个暖男,跟这剧主旨毛关系没有,倒数第二差,第七。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第一集:36号拍卖品第二集:墓地老鼠第三集:尸检第四集:外在第五集:皮克曼的模特第六集:女巫宅邸的梦第七集:观赏第八集:喃喃最喜欢的几个故事:第二集《墓地老鼠》,第三集《尸检》,第四集《外在》,第七集《观赏》。
其他几集很难说比较喜欢,特别是最后一集觉得特别无聊。
E01《36号拍品》6.5/10:讽刺了利己主义,无功无过,个人对里面邪祟内容比较感兴趣。
E02 《墓园鼠群》7/10:做人不要太贪婪,第一次见这么多老鼠,密集恐惧症噩梦。
E03 《尸检》9/10:永远喜欢这种对人类勇气的赞歌,反杀高等智慧的桥段永不过时,就像神话中人类数次欺诈神明与恶魔的桥段,节奏和吓点恰到好处。
E04 《外在》8.5/10:美剧版活体《整容液》,对当代一些容貌焦虑刻画得还是很不错的,人物演出也很出彩,杀夫情节感觉只是为了服务于恐怖单元剧的设定,没有必要,减分。
E05 《皮克曼的模特》7.5/10:全剧最邪的一集,看完生理不适了好一会,画的效果做得挺有意思,男主也很帅,但真的非常讨厌这种没做错任何事还是要接受厄运的情节。
E06 《女巫宅邸之梦》8/10:涉及巫师就还真把罗恩叫来拍了,演出很出色,结局的反转和首尾呼应是加分项。
E07 《观展》9/10:艺术效果相当让我喜欢的一集,并不恐怖,结尾的节奏稍稍有些崩坏。
E08 《喃喃》7.5/10:暖心收尾,风格有些让我联想到《环形物语》,女主的人设实在不讨喜。
整体观看体验还是不错的,题材算是出众,不少感觉都可以作为长剧集或者电影来拍,但感觉革新性还是不够,能让人觉得很惊喜的就两三个。
然后总结一下远离灵异事件和不明生物的重点:远离尸体,别好奇,尊重自然规律,远离尸体,远离尸体!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与牛大力饮茶】。
关注公众号,回复“陀螺”在线观看。
对于大多数影迷而言,吉尔莫·德尔·托罗这个名字不算陌生,从火出圈叫座叫好的《潘神的迷宫》,维多利亚哥特《猩红山峰》,到近年热议的跨物种之恋《水形物语》,都出自他。
陀螺不止一次把故事设定在二战背景,《潘神的迷宫》亦是。
最喜欢这个角色,意外萌
《猩红山峰》的剧情虽然碎成渣渣,但不妨碍舔屏服化道到布景的哥特。
《水形物语》:《我家浴缸二三事》一幕陀螺属于怪诞暗黑一挂,所以当放出联合号称大数据最懂观众口味的网飞推出《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剧集的消息时,大家都对他的八宝箱充满期待和好奇。
8集独立故事开头,都由陀螺出镜讲述引入,这种方式非常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年代感,如经典系列恐怖电影、剧集如《阴阳魔界》(Twilight Zone: The Movie, 1983),《鬼作秀》(Creepshow, 1982),《魔界奇谭》(Tales From The Crypt, 1989),《鸡皮疙瘩》Goosebumps, 1995)等都用了故事讲述者作为“引线人”。
故事也是类似风格,警世寓言,都市传说。
80年代的《鬼作秀》系列改编自畅销恐怖漫画,制作人是大名鼎鼎的乔治·A·罗梅罗。
罗梅罗是谁?
“丧尸之父”!
就是他开创了丧尸这一银幕恐怖物种。
吃脑子、行动缓慢等设定都源于他的脑洞。
《坟场老鼠》较前辈的叙事风格,“陀螺的珍奇柜”还是有独特之处。
前3集题材难以名状的恐惧、复古哥特式、科幻cult,还放出一堆触手,浓浓的克苏鲁味道扑面而来。
第5、6集藏不住了,分别改编自祖师爷Lovecraft的短篇《皮克曼的模特》和《女巫宅邸的梦》,毫不掩饰他对启蒙老师的偏爱。
这也是相当哥特的两集,喜欢这个味的朋友可以一看。
《皮克曼的模特》
《女巫宅邸的梦》 8集故事下来好比看了一场克苏鲁命题作文大赏。
没有一集让我掉san(应该不是我阈值高吧),但总觉得差点味儿。
其中第三集《尸检》称得上眼前一亮,法医和寄生体质的外星人斗智斗勇,深入体内的视角十分清奇。
《尸检》最喜欢的是第七集《鉴赏》,coooool!
堪称巅峰。
扭曲的电子乐、80年代科幻恐怖片的经典布景,诡异到爆的张力一点点积聚。
最后众人陷入混沌、不可知的疯狂,再次把克苏鲁之核推到顶峰。
第八集《喃喃》改编自陀螺的短篇故事集,希区柯克的《群鸟》和《小岛惊魂》合体版,回到“鬼屋”恐怖主题,比较温馨的结尾。
看完剧,又搬出了陀螺那本同名画册,直接进屋参观,他的工作室和第二个家“荒凉山庄”,他的藏品,他的灵感源泉和奇幻人物的手稿。
直接来一段引言:《世界宛如一间橱阁》 “你不必等亲眼见到才相信魔法是存在的。
”一一吉尔莫·德尔·托罗 对吉尔莫·德尔·托罗来说,一切是从眼睛开始的一一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从镜头开始的。
他敏锐的眼光在审阅着每样东西,判断它们,并把它们铸造成他睿智的、充满创意的企图,再让它们变成他的兴趣和嗜好,精灵古怪又巧夺天工,然后再把它们加工成一幅连绵不绝、独具匠心、令人难忘的画卷一一有些展现在世人面前,有些则完全私人藏有。
他最私密的那些精灵古怪的笔记本里,载满了他日常观察所得、偶发的灵感、来自生活的素描,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
第一眼看去,它们与另外一位智者一一列昂纳多·达·芬奇的笔记非常相似。
凭借着出类拔萃的才能、极广的兴趣爱好,以及永不枯竭的热情,吉尔莫·德尔·托罗完全有资格与达·芬奇相提并论,他就是一位生活在现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与达·芬奇一样,吉尔莫是一个涉猎极广并且天赋异禀的艺术家,这样的天才只能雇用而不能被收买,他们只为狂热追求美的感受而生。
“达·芬奇留给我们所有创作者的最伟大的教海之一就是一一人是艺术品,”吉尔莫写道。
“显而易见,《蒙娜丽莎》(Mona Lisa)是一件杰作。
《维特鲁威人》(The Vitruvian Man)、《最后的晚餐》(TheLast Supper)也都是杰作。
对此我们决无异议。
但达·芬奇这个人,这位解剖学家、设计师、建筑师、科学家才是真正的杰作。
他本人才是他最顶级的作品。
所以好好活着吧,带着好奇、渴望,对这个世界充满敬畏感。
” 达·芬奇绝不是唯一一个激励着吉尔莫·德尔·托罗探寻自我塑造之路的巨人。
“与达·芬奇一样,马克·吐温(Mark Twain)也是一件艺术品。
这不是孤立地指他的小说、故事,或格言警句。
而是指他这个人。
同样道理,就悲剧感来说,奥斯卡·王尔德(OscarlWilde,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曾因同性恋的“罪名”而入狱)和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美国著名作家,曾三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但其在生活上颇不检点,自嘲为一个酗酒者、瘾君子、同性恋和天才)也是同样的情况,我相信,他俩的艺术创作与他们的上流社会生活之间就是一个失衡的悲剧。
” 从他的每一位精神向导的身上,吉尔莫都能采撷到些许零碎的东西,他兼具了弗兰肯斯坦博士(Frankenstein,玛丽·雪莱1818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又译《科学怪人》中的人物,一个用碎尸块拼接成一个“人”的疯狂科学家)和他的怪物两个角色,变成那个同时给自己赋予了美丽和骇人两样时尚元素的科学家。
他综合了拉夫克拉夫特(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owardPhillips Lovecraft,美国恐怖、科幻与奇幻小说作家,尤以其怪奇小说著称)的黑暗、希区柯克(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著名电影导演,以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而著称)的形式主义和费里尼(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意大利著名导演、编剧,拍摄过多部20世纪的伟大电彩)的狂野。
他与众不同的色彩体系是由均等的理查德·寇本(Richard Corben,美国漫画家和插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还有他喜爱象征主义画家一一费里西安·罗普斯(Félicien Rops)、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等。
喜欢陀螺的朋友可以入手。
EP5 & EP6 改编自爱手艺,The Dreams in the Witch House & Pickman's Model https://www.hplovecraft.com/writings/texts/fiction/dwh.aspx The Dreams in Witch-House 魔女屋中之梦 - 知乎 (zhihu.com) https://www.hplovecraft.com/writings/texts/fiction/pm.aspx 译文:《皮克曼的模特》——H·P·洛夫克拉夫特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EP2改编自同名短篇 The Graveyard Rats by Henry Kuttnerhttps://en.wikisource.org/wiki/The_Graveyard_RatsEP3改编自中篇小说The Autopsy by Michael Sheahttps://www.lightspeedmagazine.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Lightspeed_47_April_2014.pdfEP4改编自漫画Some Other Animal's Meat by Emily Carrollhttp://www.emcarroll.com/comics/meat/EP1& EP8创意来自Guillermo del Toro本人Happy Halloween ^__^
整体一般,消费主义稍微有点东西,有想法没能力垮垮垮一直垮到第七集断崖烂,竟然浪费我半个小时看他们嗑药我真的很想骂人
第三个故事封神!
看到第四集弃了,挺无聊的。(画面过于精致但剧情老套)
都是一些现代道德寓言故事改编,对这类恐怖片没感觉
第三集不错
后面开二倍速也挽救不了这部剧的无聊。。。还好当年没看黑暗物质。。每集10分钟,必五星每集20分钟,四星40分钟,三星60分钟,良心。
嗯,你作为一部剧集,8个故事讲了各种各样的内容,最后没办法协调统一,难道不该有个主线么?或者某个象征符号?但是你就给了个这?
乳液那集一骑绝尘!!验尸也相当精彩(除了录音的反转有些太昭然若揭了…)其余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尤其是E5,太差了。
很开心还有人愿意去做模型而不是做CG。
《在黑暗中讲述的故事》已经玩过一遍了,陀螺还要再玩一遍,真的很无聊
老鼠那集还可以,其它都不咋样,又是浪费本巴恩斯的一部剧
克苏鲁短剧合集,第三集最佳,最后一集 the murmuring 也很棒,其他的质量参差。
呃
很用心的拍摄,但是故事不好看
没啥好说的,就是好这口,喜欢。
看了两集 没法看 弃了。
有的故事确实不错,有的就很一般。
谢谢你 陀螺(个人觉得不恐怖 别害怕
居然斷斷續續花了一年才看完。。
那些给四星以上的,应该是没看过什么恐怖片(甚至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