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一集之后有尝试理解这个故事,导致我看完二三集后,越发觉得它像末日宗教动画。
天道,末世天启,负责布道。
末日后获得主角光环,传播乐观的心态,让大家享受当下的生活。
其他人则是信天道得永生,天道一旦出现,关于末日悲观的情绪就会消失,会转而反思心态——为什么我不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尝试理解的部分第一集用非人待遇的黑心公司作为铺垫,展现主角天道脱困之后内心得到的救赎。
得知不要上班之后,世界末日好像都不值一提,是有点夸张,但我觉得完全有理有据。
告别压抑厌倦的工作有多开心,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长久的阴霾被突然吹散,就在那一刻尽情享受自由,暂时不过多担忧未来的存活,完全合情合理。
不用上班的天道连死都不怕,当天就想通要好好享受生活,之前三年却没法主动辞职、脱离压抑的环境,前后对比之下会显得不可思议。
但我想了想,依旧能合理解释。
从物质方面,世界末日,没有了生存的经济压力,理所应当地不存在上班了。
从精神方面,有时候我们陷入困境孤立无援,可能真的只有外部环境改变了,人才能得救。
对于其他人来说,丧尸的出现,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但对于天道来说,却代表了地狱生活的结束,人生的重启。
其他人畏惧的是丧尸,而他畏惧的工作,已经被丧尸咬死了。
我开始问号的地方这故事并非娓娓道来的风格,而是在一瞬间点亮一切,包括天道的主角光环。
在无敌主要靠穿越的现在,这里靠世界末日让主角站起来了。
但末日的设定也同样意味着故事的展开需要基于现实,这里欲扬先抑的方法也没有让主角光环变得多合理,即使是大学打了四年橄榄球,即使现在自由了心花怒放了,也不代表能从高楼跃下毫发无损,不代表能把丧尸社长撞飞出房间。
生存能力和心态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故事的表现完全就是——他乐观积极了,他就什么都能做到了。
如果这些只是第一集的大前提,只是他世界被点亮的那一会儿,那一天的运气,那我还能接受。
可二三两集,我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看到的天道那叫一个轻松,就因为打过四年橄榄球、看过很多丧尸片,他做什么都是下楼买菜般的游刃有余,无论从心态上还是能力上,都能做到无视丧尸带来的危机感,仿佛他第一集决定要享受生活了,就立刻变成功夫喜剧里的成龙了。
其他人则是丧尸片里的正常人,负责悲观情绪,和天道形成对比。
最后探讨现实,让天道强调——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享受现在的生活。
为什么我这么执着于,天道是不是有主角光环?
因为这个故事没有否定弱肉强食的现实,就像末日前的天道和末日后死去的人们一样,能力不行,地狱帮您。
如果天道作为主角,只是初始能力值稍微高一点,运气稍微好一点,对比其他悲观的角色,他的乐观让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那么他来强调心态就完全没问题。
可实际上,末日前能力有限的天道,在末日后如鱼得水,他是戴着能把心态值转换为战斗值的主角光环,在强调心态。
当初,生活美满的竜崎憲一朗劝天道辞职,而现在,光环加身的天道,用若无其事的乐观感染其他角色,仿佛也就是在劝他们,向这个末日辞职。
这两种情况,不都是默认能力已经允许,只差一个心态吗?
天道觉得自己早晚会变成丧尸,所以他的目标是现在想做什么就做,死在路上他大概也并不在乎。
而其他人的目标是坚持生存下去,等到末日危机结束。
大家的目标不一致,能力也不一致。
当天道和其他人产生交集时,故事是怎么处理的呢?
光环加身的天道默认大家都生存无虞,就是强调享受当下。
对于其他人,则是无视能力差距,强制让大家向天道的目标和人生态度看齐,信天道得永生,刚才还在丧尸危机的悲观情绪里,天道一点拨,就不担心生存问题,转而反思心态——为什么我不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好好享受现在。
仿佛这个问题解决了,生存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纯靠心态而活,这不是宗教信仰吗。
这么一想,天道世界变成彩色的那一刻,真就是天启嘛。
我期待的内容如果要主角光环那么亮,就不要过度围绕现实,主打轻松搞笑的末日日常就挺好。
如果没有光环,那么天道只是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更多是在乐观心态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现在让我感觉既不搞笑,也不现实,自相矛盾得让我觉得主题是宗教信仰,所以3/10分。
PS:1. 想到一拳超人,埼玉锻炼3年成为最强,天道上班3年成为末日不死小强。
2. 日本还真有一个叫天道的宗教。
与其说这是一部末日求生的丧尸番,不如说是一部借着丧尸背景去探索人生意义的欢乐励志番。
只是想做一些平日无法做到的100件事,亦或者是一直想解放自我、追寻自我而又无果,丧尸不过是一个打破日常的工具,又或者说,以社畜为代表的行尸走肉般的人物就是丧尸,甚至不如丧尸。
动漫中的大部分人在丧尸前都有一段过往,以丧尸爆发为节点,划出一道分界线,展开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有被压榨得失去自我剩下黑白两色两点一线生活的天道辉,有着被安排人生但与梦想越来越背道相驰的三日月闲,也有看似成功但未能逐梦的龙崎,还有每一个不如意的反派,都是被社会压迫而又不能自我排解、不断进行自我内耗和剑走偏锋的社会缩影。
就是因为丧尸的爆发,有的人获得了新生,有的人重新去发现自我、追求梦想,也有人走不出原来的社会,更有人进一步扭曲自我。
当然,还有着朴实无华的村民,或许就是那些一直坚守内心净土的人。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丝滑的运镜,爆炸而又热溢昂扬的色彩,以主角团的搞笑成长与求生为明线,去呼吁人们重新寻找自我。
男主角天道辉,经典团队构成之一的热血男设定bushi,在黑心企业工作了三年,因为僵尸爆发从社畜状态觉醒,开始了“变成僵尸之前想做的100件事”挑战。
阿辉何尝不是众多热血青年的一面镜子,从高考前的热血沸腾,希望登上更高的平台一展宏图,到大学时的意气风发,活跃于课堂,周转于社团和组织,踊跃于竞赛。
有的人顺利考研,再度深造。
有的人投身职场后依旧发光发热。
但也有人心灰意冷,考研失利,职场受挫,逐渐变成了行尸走肉,迷失了自我,不由想到了那首老男孩——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啊你在哪里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它来过,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雁,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未来在哪里平凡啊谁给我答案,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我曾经爱过的人啊现在是什么模样,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头仰望这漫天星河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 女主三日月闲 (但似乎听原作党说,中间人设崩了,成ntr小丑,再之后又和男主成功kiss结成一对,扯远了) 在一开始会一直会强调规避风险的小姐姐,经典团队构成之一的冷静型。
原外资金融企业的社员。
小闲和阿辉是完全相反的现实主义者,但事实上,原本是有着自己的梦想,是由于强控制欲的父亲原因才变成这样。
可以说,这也是社会中一些人的缩影,不断地被安排,或者是被社会潮流裹挟前进,一直在卷,一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一直渴望又一个契机能改变,高考想着大学就自由,大学想着考研就上岸了,硕士想着博士,博士又要焦虑就业,似乎人生处处是岸,又处处看不到尽头。
也正是借丧尸这个节点,闲先是信仰“为了不变成僵尸要做的100件事”,再到被伙伴们改变,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以及将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也祝愿每个看到这的人,如果是这个类型的,能早日抵达心灵的彼岸,亦或者是抓住自己的梦想。
男主角龙崎宪一朗,热天派和经典的社牛乃至社交恐怖份子,原房地产销售。
阿宪大学时代和阿辉是在橄榄球队共患难的好友。
和女性打交道的能力上是三人中第一。
将来的梦想是做能让观众发自内心感到快乐的搞笑艺人。
看似社交Max但生活的忙碌还是让阿宪也有些喘不过气,借由丧尸,去解放自我,也将欢乐与幸福转递给他人的典型正能量角色,也是本剧最大的笑点和槽点的触发器,生活中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是真的很幸运。
女主角贝雅托里斯·阿默豪瑟,原大学生。
因为憧憬日本文化所以来到日本,为了给最后的寿司大师送去最新鲜的鱼和辉他们相遇后,一起旅行至今。
这个角色应该就是现实中极为少数的梦想行动家,估计也是作者将心中最欣赏而又感觉最难做到的人物组合在一起的形象,有着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好和梦想,敢干就干,说走就走,和上述三位主角都不同,贝雅并没有因为丧尸节点而截然不同,反而是顺应原有轨迹,甚至更加刺激和欢乐的奇幻之旅。
在动漫第一季的最后村庄中出现的反派配角们,正顺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社会未必总是对的,但绝对没有人总是对的,每个人都需要与自我与社会达成谅解,都需要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净土,而不是破坏他人,以达到“我不好过,大家都别过了。
”社会或许存在不公,但自暴自弃和损人不利己都不能解决问题。
动漫目前出现的主角就这些,其余配角就不再一一赘述,看官老爷们可以自行去观赏作品。
说实在话,我很意外网飞和麻生羽吕的这次合作会碰撞出如此激烈的火花,之前的《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算是不错的答卷,这次的合作更是具有大卫芬奇那般的大胆。
至于女主小闲的人设,确实有点迷,从一开始的理智,到中间的模糊,再到朋友跟我说她面对男主阿辉的情愫无动于衷,看到帅哥两眼冒星星的离谱,最后再和阿辉相互表白kiss结成一对,不知该怎么评价,看后续制作的表现吧,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作品。
第一集就高能释放日本的社畜高压职场内核,暗恋美丽的小姐姐其实是社长情妇,看到他们在办公室就公然为爱鼓掌一度怀疑人生。
小哥从学校毕业就被泼冷水,来到了血汗工厂,这样的职场环境甚至还是同行中比较好的,很快,来到了第三年,他眼中黯然无光,失去了希望,没有斗志,被整日的琐碎填满,看着地铁的屏蔽门甚至会埋怨,为什么会存在呢,不然明天就能不用去上班了。
这是当代所处相同困境社畜的心声,虽然动画演绎得极端了些,但确实存在企业疯狂压榨劳工的情况,富士康跳楼历历在目。
极致的反转带来的爽快感驱散了所有的阴霾,或许日本动画正需要这样的强刺激才能带给观众哪怕一点感知了,太低烈度的刺激已经完全无法激起观众的观赏欲望。
而后僵尸世界登场,在末世中完成心愿,看起来虽然很荒唐,但这样的荒唐何尝不是理智下的无奈放纵呢,城市中大多数人被禁锢在欲望的深渊中,而城市就是这一切的元凶,人是欲望的化身,而城市则是人类欲望最终极的雕塑。
我看到了第九集,后面没有了么?
不得而知,反正故事还没有结束,遇到的战斗也比较低烈度,甚至可以说不像在末世中求生,反而是学校组织的旅游活动,可是这个世界设定的就是末世,带给观众的观感不是特别写实,然而把社畜的部分搞得特别写实。
内在设定有些冲突和混乱,后续再看吧,我不怎么看好。
故事情节紧凑有趣,充满了惊喜和笑点,时不时加入的对现实生活与僵尸世界的对比,引发了我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思考,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虽然浮于表面,但如果没有热切的期盼,何来动力和力量蹚过前路的黑暗呢。
一位位角色的出现都有着意料不到的惊喜,每加入一个新人,他们的心愿与主角的叠加,产生了新的情节驱动,这样的转场很自然,可是存在的问题是持续,如果没有新的点子加入,或者过多的新奇元素,很快观众就会审美疲劳,主要还是这个故事内核不够硬,甚至可以说没有内核,这就很致命。
我相信这部动画会给观众带来正能量和启发,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
#影评
7月新番《僵尸百分百~变成僵尸之前想做的100件事~》口碑亮眼,绝妙地挖掘了东亚社畜的心声——我,不想去上班。
在成为社畜之前,主人公天道辉也是个志向青年,从朝气蓬勃到死气沉沉,只需要3年。
上班第一天,邂逅人生挚爱,集可爱、性感于一身的会计小姐姐,从此成为天道的暗恋对象。
上班第一天,老板客气、上司稳重、同事友好,给他办了接风宴。
正当饭局散伙,准备回家洗洗睡时,社畜之魂瞬间觉醒,眼看前辈整齐划一地戴上工牌——下班是不可能下班的,回公司加班。
几天之后,天道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下班。
转念,6点的闹钟又响起,他在演算,第二次下班在哪里。
社畜养成有一种社会现象很有趣,东亚地区普遍存在。
从天之骄子,到食物链底层,只需要一天,毕业那天,学士服穿着、博士帽戴着,学生自豪、家长骄傲。
一天之后,还是那个人,彻底卸去学生身份,天之骄子的荣耀尽失。
如果足够顺利的话,第二天他就会变身社畜,开始上班。
公司里面,最不重要的资产就是员工。
正如天道辉眼见那般,在职时,名牌贴在出勤表;离职时,名牌会即刻进入垃圾桶。
所谓人力资源,更是悖论中的悖论,只有“人力”,没有“资源”。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职场垃圾话,“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
社畜的养成,进度条宣告100%,不是老板把他们当牲口,而是自己把自己当畜生。
大家开始只是比拼业绩,后来演变成,比拼加班时长、比拼疾病程度。
社会的现代性,集中表现在——科技追求机器变成人的同时,人又努力将自己驯化成机器。
现代社会的运作下,自觉去掉作为人的属性,转而变成一个没有知觉的工作机器。
不需要休息、不需要洗澡、不需要社交,可以一直响应用户的需求、可以承受上级一切指令、可以永不出错。
天道辉的前辈告诉他,“每年有带薪假期,这是当然的。
每到入职纪念日可以放假一天,外加充电年假。
”“只不过,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休假。
”
天道辉还发现,同事之间总是进行良性竞争,伴随着浓郁的上进气息。
“你上个月,无偿加班了多长时间?
”“150小时。
”
“等你加班超过了两百小时,才算独当一面。
”“等你开始尿血了再说吧。
”“胃溃疡我们工作的一环呐。
”暗无天日的职场,可爱性感的会计小姐姐,是天道辉的挚爱,是他唯一的光。
她,是社长的情妇,人尽皆知。
天道辉想,“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工作?
”
既然在黑心公司这么痛苦,为什么不主动辞职?
天道辉给出答案。
首先是跳槽,不可能的,因为没时间去面试。
要是走了,其他组员还要分摊自己的活儿,感觉他们也不用活了。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有些公司比这里还坑。
”打工人的处境就变成了,只能选择在哪里做畜生,而不能选择做人。
我自由了一天醒来,天道辉发现周遭的人类都变成了僵尸,他被一大波僵尸疯狂追杀。
作为一名优秀的社畜,他的第一反应过于真实。
“再这样下去,我上班要迟到了。
”但很快,他便意识到,人间所有色彩,将重新降临。
老子,再也不用去上班了!!!
“我自由了!
”对于社畜天道辉来说,僵尸暴虐、世界末日算不上什么灾难,只要不上班,就是无比光明的美好。
他又可以做回人了。
于是,他开始给自己列清单——变成僵尸之前想做的100件事。
正式踏上旅途之前,天道辉打开久违的冰箱,开启宅家摆烂大法。
“没想到在早上翘班喝啤酒的感觉,居然这么好。
”“这真是圣水啊!
不,这是众神的琼浆!
”暌违三年,天道辉重拾做人的乐趣,陌生但兴奋,流下滚烫热泪。
屋外僵尸横行,屋内如沐仙境。
很快,最后一罐啤酒也喝完了,这是天道辉不能接受的。
“不喝啤酒,还算什么摆烂呀!
”他决定,出门,买啤酒,只买啤酒。
当邻居夫妇正在为“如何活下去”这种大命题发愁时,从管道下楼的天道辉闯入了人家的视野。
路边僵尸吃着人脑,天道辉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
荒诞又搞笑,被过度压榨的天道辉,宁愿被僵尸吃掉,也不愿意忍受没有啤酒喝的痛苦。
没有什么能阻挡一名前社畜要喝啤酒的心,僵尸也不可以,不可以!
《僵尸百分百~变成僵尸之前想做的100件事~》,就是传说中那种优秀的动画,生机盎然、乐趣充沛、明亮多彩。
天道辉,是他们公司唯一一个还没变成僵尸的人类,他那些同事是什么时候变成僵尸的?
当然是,当他们被其他僵尸啃咬的时刻。
不。
他们戴上工牌加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变成了僵尸。
作者:令希丰
每天推送影视评论,可盐可甜、亦庄亦谐。
“希望世界毁灭,最佳的方式是丧尸病毒爆发毁灭世界”,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有的这种想法,我常常在脑海中想,如果说人生的终极梦想,一定就是这个了。
与主角不同,我并不是一个被pua到极限的社畜,并且其他方面一点也不像,我相对于大部分同龄人来说,有明确的目标,有非常想做的事,做一名富有正义感能真正帮助人们的律师是我的毕生梦想,我也在为之奋斗。
至于梦想为什么是世界毁灭:我认为世间存在太多痛苦的人和事了,我目光所及的这种事自己都无能为力,无法想象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痛苦着。
但如果人类消失,痛苦的事自然也会随之消失,或者说有其他的苦痛也不需要人类来承担了,不需要思考存在的意义,不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因为一切都不存在了,这样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了。
至于为什么最好是丧尸毁灭世界:因为既然世界都要毁灭了,如果能选择更有趣的方式毁灭当然更好了,迷茫的人也许会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好斗的人也许会享受生存的快感,活下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在末世下会少很多虚伪,不过只是可怜了无法挣扎的人们了。
其实我更深层的想法是人要死的有价值,末世可以激发人类的潜力,大不了一死就是了。
再简短的谈谈这部动漫,节奏紧凑、人物刻画简洁清晰,很多的文戏真的说进我心坎里了,有一种想了解作者生平的冲动,像是挚友。
作者想要表达的自由感和松弛感,真的狠狠拿捏住了。
还有就是真的很喜欢这样的女主,她一定是个i人,给人一种平民版战术大师的感觉,头脑逻辑清晰以至于。
观者也可以可以跟上她的思路,整体感觉很像边缘行者的露西,我个人对这种女生没有抵抗力(不过现实很少就是了)。
以上是对这部动漫的观后感,虽然意犹未尽,不过还是没有续集比较好,如此新颖合我胃口的剧本,我不想让剧情又发展到拯救世界的俗套剧情,美好的总是短暂的,处于意犹未尽的感觉才是最棒的。
色彩过于鲜艳,表现手法太夸张,张力过大用力过猛的感觉,导致很容易审美疲劳,高潮燃不起来,这种题材的番还是写实一点比较好。。。。。。。。。。。。。。。。。。。。。。。。。。。。。。。。。。。。。。。。。。。。。。。。。。。。。。。。。。。。。。。。。。。。。。。。。。。。。。。。。。。。。。。。。。。
...。。。
快速过整体来说,略带失望,因为本作没有特别出彩的亮点。
主线剧情速览(含剧透):日本社畜(男主)出场,丧尸危机爆发,不用上班的日子,真是太美妙了!
(底层社畜心声!
)这也是本作的基调之一。
(但是这个基调其实过于日本,而且偏柴废向,所以很难引发多数国人的共鸣,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而且就算引发了共鸣,可能也不是很好的共鸣,毕竟无产阶级只能依靠出卖自身劳动来获取报酬,不用上班的日子,要等到共产主义社会了。
)男二号登场。
男二号的梦想是成为搞笑艺人(肌肉谐星,擅长全裸)。
小地图是情趣酒店。
在地下超市触发空姐团剧情(团灭)在水族馆触发大白鲨剧情。
男主成为 super hero在房车中心上车,女一号(继承者,财阀之女,风险评估小姐,准医女)入团在高速路触发丧尸资本家剧情。
呼应男主日本社畜的初始剧情,社长(丧尸资本家)出场,丧尸世界里的资本主义,压迫感拉满。
给寿司店配送食材,女二号(女武士)入团。
4人团到位。
在温泉区泡温泉。
主角团回乡,触发社会报复者剧情(暗黑版本的丧尸100反派团)大结局,重建家乡。
主题思想,偏向于自由主义(爱干嘛干嘛,丧尸100)因为有搞笑角色,而且整体剧情线并不沉重,本作并不是惊悚或血腥流(除了开局失踪的邻居,被告白的女同事,和地下超市的空姐团,本作后续主线里基本上不再出现其他的悲剧元素)(虽然在丧尸资本家的剧情里,也有几个路人被秒了)整体来说,在丧尸类题材中,本作没有很新的点,也没有感情线的爆发点,因而整体有些乏善可陈。
第一集就让人不想看啦,对女性角色的设定决定了这个作者的浅薄与低俗,我把短评里提到的,看第一集对女性角色设定感到不适的评论都点赞了一遍,如果不把男主喜欢的女生设定成大🐻和社长情人这样的角色,只是一个单纯的打工人,并不会影响这个角色出现的意义,反正第一集也就死了,但是这个作者非要恶心女性一下,让人不适……无语😓
该动画的运作动机不在于人因为危机必须活下去,而是建立在一个共同设想中,“世界快毁灭吧,累了”。
首先,血汗工厂的压榨表现并不夸张,现实里的压榨和动画表现的别无二致。
而以此来把压榨展现完整,即为铺垫观者的观看感受,让后续主角的应对趋于合理。
尸变后,上司和爱慕者的尸变让观者的打工人身份获得幻想满足。
推倒上司亦即推倒统治阶层,且以三年没运动的小身板完成绝对压制,并对爱慕者进行最绅士的表白。
以上全建立在幻想的前提上,因为大家很清楚,哪怕哪一天真的尸变了,作为三年没运动的打工人自己没尸变就谢天谢地了,哪还能去报仇加表白啊。
镜头不断切给女性身体部位,加上轻快的bgm减轻丧尸的威胁感,试图脱离危机感从而描写尸潮中的日常生活。
对日本动画日常媚男已经批判疲劳了,而且这部动画在媚男上的技巧很低级,反而凸显了作者凝视技巧的匮乏,仅仅是基于日本漫画产业发展而做出的必要媚男叙事手段。
以上皆是为了营造日常番氛围,但整体的叙事和谐程度还有节奏也因此很矛盾也很怪,其目的无疑是为了让观者更轻松的代入主人公的情境中借以幻想。
主人公没了资本主义的压迫就能回归自我,暗示似乎打工人要是没有统治阶层的压迫就能成为超人,释放绝对潜力。
没了压迫确实能发挥更多潜力,但不可能骑行跑步毫不带喘,小身板推倒自己体重几倍的丧尸。
所以后续可能会解释主人公为何体力如此了得,而且是以补充设定的方式解释。
如果不补充,那就更明显的暴露该动画的意淫式基础。
主人公朋友作为伪精英阶层,在尸变前看似意气风发,尸变后窘迫不堪。
再看主人公,尸变前被压榨成废人,尸变后变超人。
这纯粹的意淫式叙事藏都藏不住。
而整个能在该叙事中获得观看反馈的受众,自身就在动画的观看中又被压榨了一次,看起来动画是讨好被压榨的工薪阶层,实则是把被压榨的工薪阶层的剩余精力,最后在幻想叙事中一并吃光抹净。
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叙事范本,所以这番的特点也就只是作画能力的突出。
这里不否定叙事中表达的价值与阐发的意义,但因为叙事本身的矛盾,导致意义的铺展是别扭的。
最使人悲观的,是该动画的名字和其拙劣的叙事映照。
失败的叙事导致,变成僵尸之前想做的一百件事影射为现实后即是,打工人这辈子想做,但难以做到甚至不可能做的一百件事。
本文只是当日记、笔记写出来抒发一下,也不打算梳理,等同胡言乱语。
僵尸是什么?
什么定义了僵尸?
僵尸这个概念如果有外延,前几条一定有一条是麻木。
如果不是,那也是麻木的同义语。
僵尸受打击是不疼的,受挫是不气馁的,被侮辱是不难过的,反正不管外界怎么让它不顺心,它都没啥反应。
而每一个合格的社畜,或者正走在变成合格社畜的康庄大道上的人,上述美德多少占几条。
上述美德的共同模式是“外界施力→社畜产生感受”:打击→不疼,挫→不气馁,侮辱→不难过。
所以它们可以称为“一阶麻木”。
还有一种现象可以称作“二阶麻木”。
有麻木就有不麻木,让我们从“二阶不麻木”开始解释,这样比较容易理解:我期待得到表扬→没有表扬→我感到失落,期待→落空→受伤害,两个右箭头,二阶。
很显然,如果没有期待就不会受到伤害,就做到了“二阶麻木”。
但是,人很难没有期待,而由期待造成的伤害又非常隐蔽,导致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遭受的痛苦其实来自期待。
比如你真的把碗洗了嘛,你知道洗碗就该受到妈妈的表扬,两者是自动划等号的,洗了碗=受表扬,天经地义,而且没有任何推理过程。
但其实有推理过程,“洗了碗→洗了碗应该受表扬→受表扬”——这才是世界的真实规律。
“洗了碗应该受表扬”就是你的期待。
你的期待不等于妈妈的原则,妈妈的原则是你洗碗是应该的。
而“表扬”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妈妈,妈妈有选择权。
你没有。
当妈妈选择贯彻妈妈的原则,你就落空了你的期待。
然后你就感到失落。
你觉得你遭受不公对待,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你绝对想不到:你如果没有那个期待,就不会觉得这个遭遇是不公的,就不会有负面情绪。
想不到这个根源,就不会去解决它,痛苦就会源源不断。
“二阶不麻木”造成的痛苦其实非常广,形式非常多样,因为期待无处不在。
比如我对大多数活儿都没有真正的兴趣,真正想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儿换取享乐、休假、上进,所以我期待的是别的东西,这个东西必须在很久以后通过很多次交换才能获得,不能从现在这个活儿里获得(这就是我拖延症的根源!
我想逃避这些痛苦,所以拖延。
连拖延症都可能是期待造成的!
)。
我不想做这个我很想做的项目,因为我真正期待的是项目做成后的放松和收益,而不是项目本身,所以我急于见到项目成功的征兆。
我想象每一环都顺顺利利,好像从一串圆环中间望出去,看到远方的阳光沙滩,全靠这个念想支撑我分分秒秒做下去。
然后,合作方迟疑着没答应我的条件,咔嚓一个遮光板把一个圆环遮住了,眼前一抹黑,我就着急,乱开条件,只想赶紧重新看到我的阳光沙滩。
假如我没有这些期待,干活我就想着干活,干到哪一步我就想哪一步(当然计划还是要做的,做计划也是一步),我就不会有那些痛苦。
甚至因为不会拖延、不会乱阵脚,我的成就还会更好。
而这就是一个合格的社畜啊!
不想那些多的,只想一步一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二阶麻木。
但僵尸是这样吗,僵尸对人肉难道没有期待吗?
其实僵尸并没有“我要吃到这个人的肉”这种期待,要不然它看到活人,它下巴就会一上一下动起来了,它实际上会先走过去,然后扑上去,再然后才咬过去。
走的时候它不咬,扑到了它才咬,这说明僵尸做事也是不想那些多的,只想一步一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二阶麻木。
所以僵尸真是天然的合格社畜啊!
不但一阶麻木,而且二阶麻木。
我们都应该从僵尸身上学到。
如此天生绝配的两个元素,终于合二为一,我很欣慰。
我想故意装呆制造诙谐,但是好像写得太呆了,诙谐没有出来。
但是没关系,你看开头那句,我!
不!
期!
待!
不期待,就没有伤害。
再见。
最大的落差感就是看完后明天还是要去上班……
很新颖的设定,但还是犯了近几年日漫的老毛病,日常剧情贫瘠无力。
论如何在僵尸横行的末日世界里为自己找乐子,主角是个乐天派加略疯狂的行为,看起来很解压,当邂逅一些温情的偶遇的时候又不忘安排递刀子的剧情,而且用五颜六色的颜料来取代僵尸的血浆增添了不少喜感。
前几集真的挺好看,男主进了一个黑心企业,疯狂加班,被总监pua,喜欢经理是上司的情妇。后面丧尸潮来了,男主不想留遗憾,给变成丧尸的经理表白,想完成自己在笔记本上写的事。后面找到了基友,基友自己jio得过得并不好,但是在兄弟面前吹嘘自己过得好。后面进了一个便利店,真由希真的很温柔,直接给男主说有男友了,然后安慰男主说自己很喜欢空姐这个职业。日暮作为反派,和男主一样都写一百件事,不过他写的更多是限制别人的自由,比如把丧尸引到村子里,男主也和父母敞开心扉,以为会是悲剧,村子后面虽然被毁但是重建了,挺好的。女主的性格怎么说,其实还是挺善良的,但是从小的教育让她更加考虑可能性,看的更加现实。男主纯纯铁头娃,不过关键时刻很可靠,总监真实男主那里差点被PUA了很搞笑。但是和反派那里讲道理不太好,太俗套了
日漫真的好无聊..受不了一点.......
《虽然末日降临僵尸横行但想到从今天开始不必上班还是热血沸腾起来甚至学会了跑酷呢》
第七集后没看了,怠。
一边做实验一边等的空隙看完了最后三集 多少还有点教育意义呢 不过整体还是太意料之中了
看多在丧尸世界的勾心斗角,不如来一部爽片让男主往老板脑袋上乱锤!而且画面表现力那么强,男女主人设那么讨喜,讽刺拉那么满,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装的,看就完了!对不起,空姐那集实在是恶心人,还有听说后面女主角ntr,谢邀,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社畜猛于僵尸
原來後面還有10~12集
能想出100件想做的事也很了不起啊
最后三集出了以后还是看完了,感觉是金牌团队 垃圾导演,立意音乐画面都没得说,这个节奏真的 把好好该情感沉浸的地方都给毁了。
交代男主离谱跑酷背景,铺垫公司压抑血汗氛围,穿插男主三年暗恋小故事,丝滑的衔接动作,富有层次感的色彩美学,具有张力的作画,情妇肩上细致的头发丝,这些注定本番的周指活地位。 奈何高开低走,中间说教,还有断档。 僵尸这个命题,没有出彩的活还是不行。
嘻嘻哈哈的臭傻逼,镜头也非常低级,一点破事就得放慢特写惊讶。
中间部分还是有些闪光点的,但总的来说不知道这番到底想表达些什么,又教人自由的活着不要屈服于强权,又说要顾虑他人回报社会,总之跟日本这个地方的价值观一样充满矛盾。
年度级工期管理
@@@@@(2023-07-09)ゾン100~ゾンビになるまでにしたい100のこと~(僵尸100: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100件事)(100 bucket list of the dead)(1-12)(有些奇怪的配色。非典型性僵尸片,愈疗系的。遭遇僵尸围城的第一反应是不用上班,可以执行愿望清单了;这也算是成人童话了。第5集主角团凑齐。第6集开房车远行;被前上司捕获,当苦力。第7集女主把男主从PUA中拯救出来。第8集遇到美国白人妹子,吃寿司,泡温泉。第9集回到男主老家村子;遇到有作恶清单的恶人。第12集拯救全村人;离开村子,去北海道。)
新奇的设定披皮也遮掩不住腐烂的内核哈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