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13 Reasons Why Season 2,汉娜的遗言 第二季,13个原因 第二季,十三个理由 第二季

主演:迪兰·明奈特,布兰登·弗林,克里斯蒂安·纳瓦罗,艾莉莎·博,贾斯汀·普瑞提斯,戴文·德鲁伊,迈尔斯·赫尔泽,罗斯·巴特勒,德里克·卢克,凯瑟琳·兰福德,凯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十三个原因第二季》剧照

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1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2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3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4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5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6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13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14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15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16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17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18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19十三个原因第二季 剧照 NO.20

《十三个原因第二季》剧情介绍

十三个原因第二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虽然Hannah Baker的故事已经说完了,但《十三个原因 13 Reasons Why》的故事仍旧在继续,Netflix正式宣布续订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篇﹑在校园界略具争议的剧集第二季,并且Brian Yorkey会接替Diana Son成第二季制作人。 在首季讲述了女主为何会自杀后,第二季则会讲述她的死亡引起的余波﹑其他人复杂的康复旅途;第二季集数为13集,预定18年播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梅林传奇第四季九九还魂2:光与影工作细胞特典魔法保姆麦克菲2小鬼当家4夏加尔与马列维奇醉红尘公共教育荒凉百宝店甜蜜海风云端第二季解决之道罪犯艾米丽里克·斯坦的秘密法国魔警猪头,我的车咧?顶牛突围温柔酒吧无需害怕都市女医倌天使请吻我最甜蜜的吻狸猫书生势不可挡紫藤恋隘谷外星居民第一季羞耻第二季

《十三个原因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白莲花大战灭霸

说句实话 在看11集之前我觉得多角度叙事等等还是挺有新意的 然鹅 到了E11如果不是逻辑硬伤的话 那就是Clay一党白莲花到让人发指的程度 一箱子证据丢在汽车后座上 连后备箱都不知道放吗?

还有Chloe的照片就这么傻兮兮的还给她 不知道拍照备份吗?

和潜在证人聊天不知道录音吗?

你们智能手机是只会用来打斗地主的吗?

这点看不下去了呀 你要跟这种地头蛇斗 你得比他 更狠更阴啊 傻冒到最后只会拿着枪去火拼 你跟人斗能涨点儿脑子涨点儿心吗?

科特尼和娘娘骂的那句fucking men 和 discussing 简直点睛神笔 还有Jess真的是个bitch 不只是bitch 简直就是人渣 凭什么要求人家站出来说自己被XX 然后还说你能帮我们 你就很伟大 你自己怎么不站出来呀 从头到尾简直对这个时刻端着 一言一行都拧巴的女人毫无好感

 2 ) 第二季就是烂,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是烂!!!

看到第6集果断弃了,混帐乱来,浪费时间。

打了一整个暑假的炮,导演你只字不提?

wtf??? 大姐你耍猴呢?

你在第一季录了人家一面带子,讲了那样的故事,后面你还跟人家打炮???

还打了一暑假???

这事还不放在带子里?

did u fu*king ever bring you head? ? ? 你把男主耍得团团转是吗?

我尼马。

做人呢,要厚道,你这样乱来,很伤观众的心啊April 9th更新请各位不要看本季最后一集,这部剧已经不值得看了,最后一集的某些画面可能会引起内心的强烈不适,强烈不建议观看。

 3 ) 不自觉的想起小时候

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也是被人常欺负,所以苦练单双杠,书包里放一把气枪,打在手上还是挺疼的。

一个朋友还在书包里天天放着一把菜刀,怕有人在路上堵他,就是因为他不认怂。

初中有哪些高年级的讨要零花钱的,这当然是我的说法,更应该说是抢劫恰当一些,所以我们下学都是集体行动。

到了高中是重点高中,貌似这些事情少了很多,也有可能是我们社会一直在进步,终于感化到了我们的边陲小城。

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有斧头帮这种烂大街名字的帮派,干的都是些恃强凌弱的屁事。

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对孩子的管教除了打骂,罚站,叫家长之外,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沟通,现在连三岁的小孩都可以讲道理,可是在当时我们班里的泼皮只有一两个是被教导从良的。

后来我去国外上学生活了十年,在外国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我们经理直接就说No bully in this office。

后来得知她没当区域经理时曾被欺负过,她跟我说任何人都不应该有这样的经历。

跟她一起工作真是非常愉快的一段时光。

让我学会了Take shit from no one.有时候霸凌是被惯出来的,我总是提醒自己一定要在自己即将懦弱的时候就行动起来,把有些人的臭毛病扼杀在萌芽中。

胡言乱语了一通其实跟剧情没什么关系,霸凌不止是在学校,可以是在生活的任何地方。

多沟通多交流尽量别把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

如果你已在水深火热中,一定要和家人朋友说出来。

Consider me as plan B if you have no one to talk.

 4 ) 没有完美的人,受害者也是人

第一季从Hanna的角度阐述了她选择自杀的原因。

她被强奸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他十二个现在看似微乎其微的事,对于那个年纪的我们,每一件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稻草。

青涩年华的懵懂美好和校园暴力一直是青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剧中校园暴力涉及到了生死,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逃离和避开,就连作为校方和磁带里的老师也是一样。

这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所以第一季中每个人在法庭都轻描淡写的讲述了他们和Hanna的关系,似乎在乎这些事情的只有她自己。

但是另外一个磁带里的人却在结尾开枪自杀了。

他没有死,却失忆了,随着记忆的恢复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自责和不安。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年纪。

第二季开始显然剧情变得有点不尽人意,但是从别人的角度我们又认识了一次汉娜。

第二季开始的剧情对于我来说甚至有点模糊,从zack和hanna的恋情开始,慢慢的变得明朗。

Zack没有公开恋情,是因为介意别人目光,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感情,无论是青春期还是现在,这对于当事人都不是小事。

因为缺乏勇气,他错过了一个爱和被爱的机会,所以当他选择公开自己和Hanna的恋情,面对真实自己的时候他成长了。

还有老师,Hanna自杀的时候,他在极力逃避和开脱,但是他的良知不允许他这样,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在尽量弥补,去了Justin家,离职的时候把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告诉了校长。

第二次站上法庭的时候,他承认了自己的过失,指出了为人师表该承担的责任。

在法庭作证的时候也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但此刻,在别处的某个女孩,她正在经历你现在的感受,我不希望她死。

”还有其他人,他们也勇敢的面对了自己。

她不是完美的受害者,我觉得是整剧的灵魂,我们都不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

悲剧既然已经发生了,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至少从这件事中成长了,生活还得继续,那些活着的人,应该向前,这段经历会是他们成长中重要的一课。

看到Hanna从葬礼上离开,如果剧在此时收尾,我会觉得这是一个happy ending。

最后一集后半部分可能是因为编剧要为第三季做铺垫,又是新的校园暴力的轮回。

那我们经历Hanna这一切是为什么?

不能为了IP热度,一遍遍呈现,这会让观众的心变得麻木和失望。

校园暴力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就消失,但至少不应该陷入这样一个圈回,至少我们希望世界会慢慢变好的。

 5 ) 如果这个世界不会好起来

今天看到有人问、那些自杀的人,究竟是想不通,还是想通了。

我想,他们也许只是发现,在这个再也不会好起来的世界、自己再也无力好起来了吧。

有的人受伤后因为周围有爱而想活下去,可有的人依然在黑暗中,支离破碎。

我们都渴望豁出一切爱和勇气后能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但现实它从不听令于谁、哪怕面前已善恶分明。

最难过的是,经历了那么多,改变的却寥寥无几。

Justin戒不掉毒瘾,Bryce对过去的一切始终不以为然,Tyler面对的是更加疯狂的校园报复,Chloe受到的伤害似乎难以追讨。

第二季从一开始就将整个剧置于一种矛盾的绝望中——真相的浮现犹如蝴蝶效应,潜伏在更深处的黑暗被一同连皮带血剥落出来。

每个人都逃不开这场飓风,每个人都想独善其身。

为了维护那些沉寂许久的黑暗秘密不被阳光炙烧,负罪的人不惜以更大的错误掩饰其罪行。

于是真相似乎成了一种错误,每一种罪行的暴露,引发的是更多的罪行。

clay一方和Bryce一方的对抗,将校园暴力推向了新的高度。

此时的凌虐,已经不仅仅是殴打强奸那么简单,放火恐吓威胁等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我知道能够潜藏长久的罪恶向来有其护甲,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轻轻一拉扯难免会引来一场新的风暴,但我们不应因此而退怯。

在事情变得逐渐糟糕,Alex陷入崩溃,证词得不到支持,法案的审理举步维艰的时候,clay始终不肯放弃。

某种程度上说,在Justin得知Jessica不愿意原谅自己而想放弃,Tony担心自己的秘密被发现,zach依然不够勇敢,而Tyler逐渐走向极端时,是clay和Olivia的坚持推动着案件得以深入下去。

而clay作为主角的意义之一也在此。

在clay的世界里,是爱让他勇敢起来对抗反击,对美好的相信让他坚定总存在方法可以找回正义。

clay的信仰和剧里的现实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冲击。

他一面因潜意识幻想的Hannah的话语而时不时陷入疯狂,一面又在清醒时理性坚守着道德底线。

他及其厌恨谎言,坦然承认自己划坏了Bryce的车和犯下的错误,但也是谎言的制造者,为了让Justin出庭而骗他这是Jessica的意愿。

他努力安抚每一个濒临崩溃的人,在Tyler失控时拼命阻止他犯下更大的错误。

他想为Hannah改变这个世界,但他的力量及其有限。

最后的判决无疑像一个重重的耳光,带着嘲笑打在clay脸上。

Bryce所受的处罚与其罪行相比轻之又轻,他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结果远远不成正比。

他用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来看这个灰色的世界,而Bryce在权势保护下游刃有余。

clay潜意识里Hannah的出现未免过于频繁,整一季对强奸的探讨也显得累赘,琐碎叙述了那么多集直到倒数第二集才有所升华。

zach和Hannah的恋情是这一季里难得的糖,但对整个剧情而言意义似乎不大,前面没有伏笔,即使去掉剧情也不会有太大断层,有种强加进来的尴尬之感。

最后Justin和Jessica的旧情复燃并不是个好的选择,Jessica对Justin的原谅之路及其坎坷,再回到最初相同的感情显然不太可能。

而照片依然下落不明,除Bryce以外球队里的其他强奸者还在逍遥法外,包括那些没有权势盾牌的人。

校园暴力可能因此有所收敛,但在Hannah受害后就此断绝并不太可能,Tyler的遭遇因而合乎逻辑。

courtny和Tony选择公开性取向后没有引起多少波澜似乎有点奇怪,毕竟这个学校可以给Hannah强加许多莫须有的坏名声,在Alex中枪后冷嘲热讽,却对courtny和Tony明显很少议论。

Chloe在法庭上选择改变主意可能多多少少出于对Bryce背后势力的忌惮,她在下一季将何去何从值得期待。

第二季完结的时候Bryce说他将会转学重新开始,而Tyler事件将施暴者的矛头指向了其他人。

我觉得编剧有意将单类校园凌暴事件作为每一季中心,第二季的主要揭示对象便是强奸。

第二季和第一季的叙述方式以及中心几乎是完全不同的,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比较,第一季更像是一个大纲,第二季是对第一季的补充展开。

Tyler对枪支的滥用和偷拍他人隐私显然也是个严重的问题,希望后续可以看到相关的内容。

十三个原因的拍摄虽然并不出众,剧情也有一些缺陷,但就其探讨的主旨来说,是有很深现实意义的,显然出现在新闻中的校园问题,有种愈演愈烈的感觉。

虽然仅仅通过发生在某几个孩子身上的事情,在这个主题上无法做到以偏概全,但如果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思考,去关注去改变,便是它意义所在。

一些人的抗战未必可以获得预想中的结果,但至少能带来一点点光明和希望,而这些微薄的希望,或许会成为某个在黑暗中挣扎的人最后活下去的勇气。

听说过明年会有第三部,我还是比较期待的。

 6 ) A sad and angry story.

It’s a sad and angry story. Still, warmth exists. While there are bad guys, there are always good people. It’s so nice to see good kids get united and help each other become stronger. Bad guys must pay for what they did. However, if the system or the people good people turn to fail them, they can only do it on their own. And they can not be blamed because they are kept no choice. That good people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hurt others is the least thing I want to see because it leads to another tragedy. P.s. Tell me that Justin isn’t retaking drugs. I do want to believe that he has changed and that he is as good as Clay now.

 7 ) 关于第二部hanna人设的深刻意义

这个系列都是我一集一集等出来的,最喜欢的当然是第一季,因为它没有后面第三季第四季的那些元素(黑人、同性恋各种),当然我不是说这些元素本身有什么不妥,只是让我有一种硬加进去的那种感觉(至少我看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吧,现在好像又没有了…)anyway,我选择在第二季发表我的长篇大论其实是有原因的,当我我看第二季的感受就是,我的女神hanna的形象没有了,我有种莫名的气愤,但是这种气愤在很多年以后(也就是前几秒)消失了,因为我看到了那个纪录片的一个评论:it's ok to be not ok…如果说我从这个角度去看第二部,它一下子从我愤怒的原因,变成了接纳的开始,也许就是因为第一部让hanna站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我对她的同情在第二部就换成了愤怒,因为第二部在我眼里看来就像是hanna人设崩塌了…这么久了我回忆起来都会不爽,“为什么编剧要这么写,为什么不能还我一个完美的hanna”我太愿意去相信受害的那一方,却忘了在很多事情里,可能没有办法完全说谁就是受害的一方,谁就是应该被厌恶的一方…曾经我一直保有一种想法,如果真的要在理,可能就得成为100%的受害者,这样没有谁能够去反驳了或者是争议什么了,但是不管是现实还是电视剧实际呈现的,也许很难有什么100%的受害者或者是加害者,只是剧里面的hanna因为她自杀了,这个结果让我可怜她,所以第二部里面那些“加害者”的陈述让我不想去相信,因为在看第一部之后,我就已经认定了谁是坏蛋,谁是好人了。

总之我想说的就是,这部剧突然让我明白,结果不能代表对错,也不能代表好人坏人,没有100%的对也没有100%的错,也就是it's ok to be not ok…这个是最重要的,谢谢

 8 ) 一二季对比

从悬念上来说,第一季设置了两个悬念“磁带上有哪些人?

”和“汉娜自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

通过每集克雷听磁带的方式,让我们逐步拨开迷雾,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每集的故事不过是一些支线,让我们了解汉娜这个人物的一个个小关卡。

而第二季能够称得上悬念的两点,“宝丽来照片”和“布莱斯是否被绳之以法?

”在整个剧中几乎沦为了编剧偶尔才想起来的梗,那个在第一季中带领我们解谜的克雷在第二季只顾着跟幽灵对话,甚至陷入自我情绪困境无法自拔,人物的纠结状态丰富了情感,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每集都是这样,拿什么来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呢?

我一直觉得第一季在平衡悬疑和情感方面是做得很好的,克雷对汉娜的情感促使了他对真相的追求,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然而第二季却完全丢失了情节,不光是克雷,所有的配角也都一脸苦相地在自己的泥潭里挣扎,这样空有情感只会显得狗血。

从内容上来说,第二季每个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加一些边边角角的回忆,真正有实质意义的只有两个:“托尼的背景”和“扎克跟汉娜的关系”。

前者只是丰满了托尼这个人物,解释了他的动机,而后者才真正与主线有关,正因为这层关系,才有了扎克后来的“反水”,才引出了重要的宝丽来照片这条线。

虽然编剧有足够充分的理由来增加扎克跟汉娜的戏份,甚至把他俩拍出了爱情片的感觉,这也不能减少我的违和感,这样“哦对不起我只是上一季忘记说了”来打补丁,为了凑集数硬加这样的戏,还不如别拍了。

从视角上来说,第一季是讲汉娜为何自杀,整体围绕着汉娜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展开,而第二季,虽然以汉娜的诉讼为主线,实际上讲述的是汉娜的自杀给其他人造成的影响。

这季传达出来的观点是,没有人能真正了解另一个人,如果你死了,你自己讲述的故事是一个版本,别人讲的故事是另外的版本,他们只能记住他们以为的你,也许那只是你的一面甚至是你的面具,可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只有故事和回忆是被留下的。

从主题上来说,基本上关于抑郁,霸凌、性侵等问题,但第二季还加入了对权威的反抗,对体制的不满等等,甚至喧宾夺主成为了这季的核心,我认为是一定程度上的模糊焦点,布莱斯是个有权势背景的强奸犯,但并不是所有的强奸犯都是有权势的,抑郁的问题可能来自于家庭跟朋友,体制并不能做到完善,一味地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对社会对阶级的愤怒上也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会更丧。

我一直疑惑这剧的受众,因为过于赤裸的主题,因此并不适合现实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人观看,剧中的愤怒,痛苦,很容易触发那些有相似经历的人,而那些加害者估计也是不会看的,所以最后只剩我们这群旁观者,我们唯一能做的大概是成为下一个阻止泰勒的克雷吧。

下面是愉快的吐槽时间:)我想说,贵剧真是一半,不,一大半都是gay吧!

艾历克斯跟扎克,gaygay的。

杰西跟妮娜,姬姬的。

克雷跟贾斯汀,gaygay的。

托尼……哦人家本来就是gay:)讲真,擦枪走火,偷偷关注,打领带这些剧情,得亏你们想得出来,中途几次我都以为剧情弯掉了,结果又直回来了,我服:)

 9 ) 几点感想

本来没想着发的,毕竟写了一些涉及个人的经历。

但看完最近发生的一件件让人心寒的新闻,尤其是庆阳女孩跳楼的事件,突然领悟到“人有多邪恶,善良就有多可贵。

”为什么总是要用生命的代价才能让我们去重视一些潜伏已久的恶性问题?

没什么能做的,但起码发出来安慰自己,我思想上不是一位“旁观者”。

记得看完十三个原因第一季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一种迎面扑来直闯心扉的真实。

而第二季出来的时候,看到微博上许多评论都在说,第二季崩了,尤其最后两集让人难以接受,于是就搁置了。

但机缘巧合的是,前几晚在instagram上刷到一个netflix发的视频,是剧中bryce的扮演者Justin prentice提到了自己在社交网络上受到的语言攻击,并且读了一位性侵幸存者写给剧组的感谢信。

ironic, isn't it?

网友在反思校园暴力所带来的影响的同时,却又不分事理地去攻击演员。

我觉得大概是因为bryce这个角色的确被塑造得人神共愤,部分网友无法把演员和角色抽离开来评价,这是愚;当然还有些网友纯粹只是为了自私地宣泄情绪,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多大伤害,这是恶。

于是决定还是要看第二季,想看看故事的结局。

但看完之后,深深体会到porter老师说的,there will always be a next time unless we start to pay attention to it. 戏剧不是生活,但是源于生活。

剧中Hannah的故事告一段落了,但现实中总有Hannah存在着,不是吗?

关于电视剧本身,个人感觉的确在剧情设置上没有第一季紧凑,主线以庭审和宝丽来照片为主,也设置了一定悬念,但许多回忆剧情感觉是为第一季填坑,显得有点无关痛痒。

人物方面,感觉编剧花了大笔墨想把人物塑造的更为丰满,但我却觉得有点弄巧成拙,反而觉得不真实了。

例如Hannah的不完美受害人人设,可以理解有些设定是为了展开对其他角色的描写,但我不太明白描写Hannah在以前学校欺凌过别的同学有什么意义,感觉用力过猛了。

但我依旧觉得这部电视剧是值得一看的,因为它让我做了很多思考。

我觉得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形成欺凌有时是很微妙的,很多行为往往就在无心之失和故意之过之间左右摇摆。

殴打辱骂这一类欺凌比较容易辨别(最后一集真的太心疼Tyler了(ಥ_ಥ)),其对受害者的影响往往更可视化;但是嘲笑造谣这一类行为呢?

往往旁人很难判断这些行为动机是否恶意,其对受害者的影响也因人而异。

看剧时有弹幕评论Hannah玻璃心,是自己太drama queen了,但青春期难道不是情感最敏感的时候吗?

看起来都是波澜不惊的小事,但当中的纠结总是能引起惊涛骇浪。

青春看起来是一场声势浩荡的群戏,但每个人都总是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说到底不过是个人独角戏零落拼凑起来的大龙凤。

如何维护友情,如何追求爱情,如何平衡亲情,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而青春期它们就如洪水猛兽般向我们汹涌而来,一旦不够坚强,便支离破碎。

而且不知为何,相比起讨论校园欺凌的严重性,我们更愿意将注意力转移到人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上,甚至早已设下了一套规范的应急机制。

这种防守的姿态仿佛默认了校园欺凌总是存在的,默认了我们没有办法预防它,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受害者变得坚强,或者在他们受伤后再进行补救。

狗屁不通。

校园欺凌的发生和受害者如何应对校园欺凌是两码事,你可以认为Hannah应该更坚强一点,但你也不能否认剧中校方的确纵容和忽视了校园欺凌,至于是哪一点导致了Hannah的自杀,那又是另外一个讨论话题了。

关于性侵。

第二季一个高频词就是rapist,而且在一些集数做了观看提醒,主要是针对性侵受害者。

十三集中各位女性角色讲述自己受到性骚扰和性侵害的片段对我来说是震撼的,因为作为一名男性,真的太难理解社会上的女性面临着种种的威胁。

剧中Jessica经历数次纠结,最终在朋友的鼓励下选择直面侵害人。

虽然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但Jessica还是觉得自己变得更强大了。

因为当她选择坦然去面对伤痛,她不再耻于那个不幸的自己,把自己从顾影自怜的victim角色里解救出来了,成为了一名勇敢的survivor。

而至于侵害人,Porter老师第九集里说得太对了,男性是可以自控的,而且应该很清楚女性是否同意与其发生性关系。

当然,男性也有可能是性暴力或性侵犯的受害者。

在b站上看剧组接受一个访谈时,他们提到了一个惊人的数据:有研究发现每6位男性中至少有1位经历过性侵害!

而且男性对性侵往往更难以启齿,因为他们的羞耻感、负罪感和恐惧感可能更加强烈。

尤其在男权社会中,当男性觉得打太阳伞遮阳都是对其男子气概的弱化时,又怎么可能说出“我被性侵了”这样的词句呢?

关于“旁观者”。

例如剧中的校长,当porter老师离职时交给他一沓需要多加关注的学生的档案时,他瞥了一眼接过去了。

但等到porter老师离开办公室了,他漫不经心把档案扔回到桌上就转身走了。

又或者说整个第二季就是对旁观者的控诉,控诉校方在知情的情况下无动于衷,未能给予Hannah帮助和保护。

假如说学校有保护学生的义务,那那些知道事情缘由但却旁观甚至是起哄的人呢?

他们有责任吗?

假如有,他们的责任应该是什么呢?

在这类角色身上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羞愧难当,心里实实在在地忐忑不安,因为我曾经也是个旁观者。

初中舍友曾经跳楼自杀未遂,整件事情前后缘由已经记不太清了,只剩下模糊的片段在心里萦绕。

(亦或是潜意识里记得,但我还没有勇气去面对)我记得我第一次作为班级代表去探望他,他脸上透露着那么一点局促不安,但又带着那么一点欣喜激动。

他和我们说,他是不小心摔下楼的,他想早点回到学校。

晚上回到学校,老师让我把他的话转达给全班同学,底下是止不住的笑声,大概大家都觉得这个理由很荒唐。

我也不记得我当时有什么反应了,也许跟着大家一起笑了,也许是沉默不言,只记得老师很生气。

现在回想起来,年少的我们都是这么飞扬跋扈和不近人情。

自杀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新奇的事情,不懂事的我们都巴不得揭开别人的伤疤看看背后的理由,却不会想到伤疤本身血淋淋的痛。

他后来还是回到学校了,落下学业的他坚持要回到我们班和我们一起学习而不是留级一年。

老师让男生们要轮流帮助拄着拐杖的他,大家都接受了,但私底下依旧会窃窃私语,偷偷给他取可笑的外号,亦或是吐槽他有多么难相处。

我没有站出来制止大家,因为我真的怂,我怕因为帮他说话被大家孤立,“受欢迎”对那时的我来说太重要了。

我很喜欢我的初中同学们,初中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无论是熟络的还是不熟络的,我都愿意相信他们不会有意去伤害别人,只不过是被青春的我行我素冲昏了头脑。

也许当他站在悬崖边上时,我们这些旁观不语的人也在背后推了他一把吧。

大概就是那时候开始懂得世故圆滑,我迫切地想要所有人都喜欢我,以至于磨平了自己的棱角。

时至今日,虽然早已放下“所有人都喜欢我”的这个包袱,但我还是很怂的(´;︵;`)。

看到身边同学好友与自己三观不合观点时不会当面指出,看到社会各种不公事件发生时只会暗暗愤懑,也总是告诉自己要佛系要忍让。

一开始给自己洗脑,认为这是宽容大度无忧无愁,但久而久之,连内心那种想要反驳反抗的冲动都没了,就已经是麻木不仁漠不关心了。

所以写下这篇东西,大概是为了告诫自己,即使还没有行动的勇气,起码保留着一颗赤子之心,不能让自己的思想也“旁观”了。

在看到社会黑暗面时,还是应该要有愤怒,要有态度;看到别人受伤时,还是应该要有同情,要有伤心。

而且希望有一天不仅思想上能做到不旁观了,行动也能跟上思想。

(ง •̀_•́)ง

 10 ) 现实让人不舒服,但我们得学会接受

第一季的评分比第二季高很多,大家都觉得第一季是神剧,而第二季剧情混乱,当我看到第二季前半部分也是疑惑的,但我仍然觉得很真实,这两季我都很喜欢,第二季揭开了除了磁带外汉娜和其他小伙伴更多背后的故事,汉娜善良缺爱,男生们喜欢她得不到他们认为的回应而伤害她诋毁他,还有男生因为别人的看法不承认她。

醒悟的男生和仍然混蛋男生的群架是最过瘾的一幕,克雷无法原谅汉娜,也无法原谅自己。

但是最后,尽管学校和校霸都没有受到惩罚,大家也都看开了,这是现实。

他们明白了汉娜想要告诉他们不要让其他人有相同遭遇,不让下一个悲剧重演。

我们不把心事告诉别人确实是我们不够有勇气或者暂时没找到可以倾诉的人。

希望大家都有想要的生活。

《十三个原因第二季》短评

EVERY woman has a story, EVERY woman has a statement.

7分钟前
  • 石狩川
  • 力荐

面码化了。还有第三季?让Tyler把棒球部突突了不就完了,等了13集没突突成

9分钟前
  • 天王君1/7魂魄
  • 推荐

“不完美受害者”,大概这一季看起来不那么爽快的原因,就是我们也像男主一样,困惑,挣扎,原谅,或无法原谅,并试图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拯救自己和他人吧。我们都不“完美”。

14分钟前
  • 条理性
  • 推荐

回忆太多了。。hannah勾搭的人太多了,Justin太帅。。

15分钟前
  • 小香
  • 还行

编的什么玩意儿?

17分钟前
  • saraxue
  • 很差

第二季都结束了,校园凌霸不仅没有结束,还更加猖狂,Bryce还在逍遥法外,Jessica前脚和Alex跳舞秀恩爱,后脚就和前任啪啪啪,我感觉第三季再怎么编下去,这群人的三观也正不了吧。

20分钟前
  • 疯狂的小猪
  • 很差

脱离了原著,第二季感觉整个主线都不明朗了,编剧显然不知道该做什么。———————————————————提示⚠️13集38分钟左右内容可能引起强烈不适,请谨慎观看,外网已经炸了。

23分钟前
  • 一个十八
  • 还行

真的结尾来一场屠杀这部戏就升华了,结果为了拍续集对每个人都有所保留,莫名其妙的结局,哎可惜哦

25分钟前
  • momo
  • 还行

这个剧集有没有告诉高中生观众:走出高中,会有一个更精彩更广阔的世界?这一切只是成长的痛苦,会过去的? 并没有。这一季传递给高中生的也是一个绝望的信息:highschool sucks, life sucks.

30分钟前
  • 阳聪嘻嘻
  • 还行

居然还有第二季,2,看着好压抑....;这个结局,虽然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还是希望那几个孩子能收到真正的惩罚,而不是转学之类的了事。

32分钟前
  • CottonGarcía
  • 推荐

最后一集的插曲《lovely》非常好听。整部剧有几个令人介意的伏笔:1.杰姬离开汉娜母亲时的理由是(那封信的具体内容)2.克雷一直能看到汉娜3.泰勒通过什么渠道弄到那么多枪?4.艾利克斯母亲的男友5.布莱斯转校,女朋友怀孕6.盒子里一些照片被烧掉的原因

35分钟前
  • 杜小德
  • 推荐

没有了第一季的主线叙事,这一季明显质量下降,叙事杂乱

37分钟前
  • 海角七号
  • 还行

最后一集看得头皮发麻,心惊胆战…不要再来第三季了拜托

39分钟前
  • monojoe
  • 还行

原以为在性侵之后会拓展主题,转而探讨同性恋及其他少数族群受霸凌问题,但现在这样更好:一块块抽去「完美受害者」的木块,到什么程度会让你觉得案件轰然倒塌呢?屹立不倒的轴心只有一个:对方没有同意。只要有这一点,哪怕仅有这一点,这都是无可辩解的罪行。最后一集很多余,多赚眼泪又潦草一抓。

44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推荐

第二季 依旧开展得很慢的剧情如Hannah所说故事有AB面 这季就是B面每个人都有顾忌说出真相 而说出真相的人也没有被保护起来 才酿成了Tyler的结局 像Hannah和Tyler一样经历过甜蜜的人 才懂得冷落和排挤是多么伤人结尾虽感人也揭示了需要帮助的kids仍在所谓大人的“视角盲区”记得一句话:Clay同父亲说 kids不跟父母倾诉的原因是怕父母无法理解得那么深 所以孩子宁愿keep the secret inside关于判决:不算成功的成功 至少鸣响了警钟 一个人 两个人的案例不足以反抗整个社会常态 在No abusing的路上 我们还很远

47分钟前
  • 光咻咻xiu
  • 还行

😑 seriously????

49分钟前
  • O
  • 较差

奈飞制作这剧的初衷肯定是为了赚钱, 而且拍得冗长枯燥, 但为什么不管是收视还是热度都那么高, 因为不可否认的是这剧真的是深入还原了当代社会一直不被重视的, 比比皆是的校园暴力, 我们必须意识到青春期的冷暴力对个人以及社会造成的伤害甚至是远高于成年犯罪的.

53分钟前
  • DrMatthew
  • 力荐

第十三集我看哭了 是的 感到强烈不适 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tyler 但是没想到两季里的泪点 竟然是因为他 此时此刻 我想起来 仍然近乎哽咽 受到了那么大的侮辱 回到家再面对父母的时候 仍然要强颜欢笑地说 I’m really fine 为了足以使他们相信 还要编造出具体的情节

56分钟前
  • 趁尘光如旧
  • 力荐

怎么讲…过于琐碎的残忍真实放在银幕上就不好看了,作为第一季续集真的不知道在干嘛,责备阶级责备体制并不能改变什么。第十三集Tyler那段真的过分了,都8102还在恶性恐同……全剧你只需要看第六集zach和hannah的summer fling。zach和alex这季意外还挺可爱的…

58分钟前
  • toishiki
  • 较差

编剧想反正我不要脸了,啥恶俗我就写啥吧,观众爱看。这尼玛还要接着拍?我怀疑剧本就是按着Netflix所谓的大数据分析来写的,别太膨胀了。总之是一部同人作品水平的续作。

1小时前
  • 瞎说实话的忠祥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