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的时候穿了一件卡其色的风衣,忽然想起今天会去看《晚秋》便连忙换下了。
电影上映前,汤唯近乎素颜的风衣形象已经太过深入人心,致敬什么的就免了。
最近这类明星撑场的所谓文艺片总是卖得很好,真正文艺范儿的自然不会错过,而佯装文艺的更是要彰显自己品味于是蜂拥而上了。
至于我是哪种类型,也许我只是很低级趣味的想去看一个关于悬疑或者爱情的故事,因为听说这部电影翻拍自韩国相当经典的前作,还是有所期待的。
电影开始,色调很复古,被神话了的汤唯撑起开场。
被丈夫暴力相向的安娜因为被控谋杀而身处牢狱7年,渐渐丧失生气的她在监狱里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死亡,哥哥替其交了保释金,让其回西雅图奔丧。
于是在开往西雅图的车上,她遇见勋。
他一副浪荡的样子,她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终于到达,却并不是她的家,连寒暄都少得可怜。
哥哥一来便让她签字卖母亲的房子,她是个尬尴的过客,想逃遁却不得。
电影到此,故事是好的,虽然略显缓慢,但至少不是言之无物的缓。
汤唯对角色的驾驭虽没达到先前过分的褒奖但至少娴熟,而玄彬凭借在电视剧里的淘洗,至少没有了韩剧男演员那种夸张的外放,我还是禁不住期待着下面会发生什么。
之后安娜与旧爱相遇,受不了他的背叛,受不了亲戚间那样虚伪又残酷的气氛,于是她离开,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也许她的心里已经没有期待了。
然而这时,她遇见依然一副浪子相的勋。
后来才知道他是个专为女人提供开心的老练职业男宠,而她总是一副仇深似海的压抑模样,于是他们一起吃饭,去游乐场,她用他听不懂的中文讲出埋在心里的故事,而他仅凭着对情绪的感觉给她“好”或者“坏”的回应。
后来他们又分开了。
她只有三天自由,他却又出现在她母亲的葬礼上,他与她的旧爱大打出手,她终于奔溃,听到了旧爱的一句对不起。
再后来,房子卖了,他在她回监狱的路上与她同行。
她仿佛有些动心了……。
如果这个时候电影结束,我会觉得尚可,然而后面一个无比狗血的续貂,生生把这部本来就只算还好的电影拍到谬误了。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安娜和勋的相遇,我却完全看不出哪里有爱情。
安娜受尽了最亲近人的嘲弄,而勋自始一副浪迹的姿态,他只把感情看作一门生意,从未付出真心,所以两个人的遇见并不是惺惺相惜,而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互相取暖。
这种目的明确的关系比亲人间虚伪狡诈的联系更为真实,比以挣钱为目的的工作更没有压力,于是他们对萍水相逢的人坦诚,只是他们的相互依恋不过是两个沉沦的人抓在一起上岸的救赎,与爱情无关。
有人说这是一部催眠的电影,也不尽然。
安娜和勋在葬礼上相遇的时候确实有电影渐入佳境之感,我们还是想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和爱情有关。
但是主创的逻辑过于混乱,越到后面越混乱,起初电影和缓的基调让人觉得本片也许想探讨萍水相逢的人相互依赖的关系,后来我又以为这是一个讲述不同阶级通婚的韩剧式爱情的故事,甚至安娜和旧爱相遇的时候,我以为导演要讲的是悬疑推理,只是再后来导演加入了勋被绑架,加入了又两年后安娜到相约见面的地点,我实在不知道导演要讲的是什么了,至于他们有没有相见,与我完全无关。
其实《晚秋》本来还是有好的地方,至少画面似韩国电影一贯的漂亮,而两人在碰碰车里为远处男女虚构对话表达出自己内心看法的桥段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而用那对男女行走中的蒙太奇表达两人若即若离感情关系的设置让人忍不住叫好,只是导演延续了韩剧一贯的过犹不及,没完没了,在让那对男女吊着钢丝共舞后,终于把一个好好的桥段拍到让人厌倦。
如果电影结束在他们回程的路上,大雾弥漫的高速公路上车在前行,而两人相互介绍自己,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好的结局,至少那个时候我的心里是温暖的,而对于两人的关系也留有一点余味,之前的言之无物和逻辑不明也可以忍受了。
然而,这后面还有长达几十分钟的番外篇,让人对这部电影仅存的好感都被消耗了。
而关于汤唯的表演,我觉得远没达到所谓的神级,有些地方甚至过于用力让人觉得在看话剧,对角色的诠释也让人想起《月满轩尼诗》里的爱莲,但是一个国产女演员可以几乎不带妆、不美艳,然后一直云淡风轻还是让人喜欢的,只是希望有一天她可以从云淡风轻成长为举重若轻那就更好了。
至于玄彬,也许太过追求英文发音的字正腔圆,所以看起来有些生硬。
不过还好,如果没有汤唯、玄彬,这部电影更是几乎什么都不剩了。
所以,如果你想去看爱情,也许会失望。
如果你想去看悬疑,依然会很失望。
如果你只是想去看汤唯和玄彬,那好吧,也许你会喜欢。
电影里的王晶对勋说“不要假戏真做”,但《晚秋》却在假戏真做。
西雅图的长途车穿过迷雾,仿佛一场幻境,安娜在车上往返,恍若有一段艳遇,其实是黄粱一梦。
金泰勇更改之后的剧本,完全符合他这样的剧情设计,玄彬扮演的勋,一个漂泊异乡的无姓之人,身份背景从伪钞制造者变成午夜牛郎,就和安娜的身份有了惊人的相像,他是禁锢于监狱良久的安娜内心的一种投射,代表着自己的奢望——乐观的、雅痞的、雄性的。
他亦有某种共性,譬如处在混乱的情感关系中间,亦都有着移民飘零的背景,就成为她自我宽慰的一种疗伤方式。
大巴来去的旅途,安娜没什么得到或者失去,最后仍然独自面对高墙,而勋却如魅影,神秘消失,音讯全无。
最有征兆的一场戏发生在安娜母亲的葬礼之后,勋和王晶各自看不顺眼,他看不惯他的雅痞气,他看不惯他的假惺惺,继而扭打一团。
在这场冲突中,最直接的却是安娜和王晶的关系宣告破裂,勋亦只是安娜勇气的一种象征罢了。
模仿那场外国男女对话的那场戏里,两个人都有代入感,他们演的是戏中戏,但于安娜来说,则是自娱自乐,勋是她幻想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的个体,只为陪自己游戏,事实上在他们所臆想的“男女对话”中,那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恰恰是“王晶”的化身,超现实主义的升空镜头恰恰映射了这段感情看似美好却从不真实的一面,才有了最后女人转身大踏步离开的一幕。
或者她希望那个男人来追上她,但那人早已结婚生子,种种现实的外力,将他们越拉越远。
而在所谓“现实”里,追上来的是勋,这是个可以与她相互取暖、同样孤独的角色,同样夹在另一对夫妇的关系中间,同样面对疑心很重的男人,她有开餐馆的经历,他有开餐馆的愿望,倘若这是真的,那便巧合地无法令人置信。
两个人在异国他乡用第三方语言交谈,更增加了某种间离感,甚至勋用“好”、“坏”来应答,都显然是安娜对自己感情生涯的一场苦涩告解。
她因情感而谋杀,继而入狱,数年光阴过后,已经可以用宁澈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她多么希望自己像勋那样,洒脱、自由、浪漫、勇敢……而这是最值得商榷的地方,也是韩国主创对自身的美化,在不经意间给不同国籍的人物打上标签:美国人疑心很重(安娜和玉儿的丈夫),中国人假惺惺(王晶)或者私心很重(安娜的家人)。
当然,母亲的去世是电影里的真实事件,它不但是安娜从狱中暂释的引子,也用一种仪式化的形态宣告了安娜家庭的破碎,几个家庭成员各打算盘,卖掉了家族经营的餐馆,也预示着安娜变得和勋一样无家可归。
从此,作为孤独的游子,她必须勇敢而乐观地面对将来的一切。
手表是另一个真实存在的实物,从整个电影来看,它并非勋的“定情信物”,而只是一个梦的源头,象征着时间、希望、来日正长,或许它只是从一个陌生旅客那换来的,却成为整个旅途的寄托,并陪着她熬过最后两年牢狱时光。
在安娜的幻想里,勋最后的结局一样是受情感陷害,注定面对牢狱之苦,与她本人的遭遇完美契合,可谓是她构思出的另一个自我的翻版。
出狱后的安娜在桌旁喝着咖啡,嘴里自言自语,更证实了这样一种幻像。
所以这样一部电影,根本无关勋,无关爱情,只是长途旅程中的一场睡梦,它凄艳断肠,醒来却只是一场镜花水月而已。
一直都比较喜欢看文艺片的,安安静静的,适合以全身心放松的姿态蜷在椅子里看的那种文艺片。
已经很久没有以这样的状态看电影了,可能是过得太忙碌了,总是静不下心来的缘故。
有时候,我会很怀念当时看宫崎骏电影、看《花与爱丽丝》、看《东京日和》时的那种感觉,感觉出情感细腻的流露,什么都可以慢慢来,用5秒的时间,或者10秒的时间看电影里人物静静地发呆,跟着他一起放空。
有那么多电影,能够找到对自己喜好的很不容易的呀。
没有错过《晚秋》,这真不错。
能看上这部电影,还是公司的福利,不然我是不会特地去电影院看的。
以前是认同同学的观点的,说去电影院的话是为了看动作片之类,因为它不可替代的音响、或者大屏幕、高清特效,看文艺片的话,显得没那么必要,放在电脑上看也差不了多少。
然后看了《晚秋》,我就不再认同了。
就好像在图书馆一个人学习会效率更高一样,在电影院看电影,对我来说,是给我一个时间,一个空间,专心致志地只看电影,不去管别的事情,于是,就更能专注于电影。
我觉得,看电影是一种沟通方式。
跟面对面的沟通不同的是,电影是制作方先以电影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所想;而观众,是通过看电影,了解制作方的所想。
不一定要有共鸣才是好的沟通,如果通过看电影,能了解不同于自己的所想,那也是很好的。
在看《晚秋》之前,我大致知道它讲的是一个72小时恋爱的故事,我就觉得很好奇,真的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出爱情吗?
于是我在看的时候,特别注重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
就发现,他们的感情发展,全靠了玄彬的主动。
那么玄彬为什么就会对汤唯这么有好感,这么想要接近她呢?
汤唯不搭理他,他却主动一再搭讪。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剧情需要,电影里,爱情就可以这么简单,你不用投以温柔、投以微笑、投以附和,只要以你原来的样子,也会有人喜欢你的。
但后来电影给了解释。
在丧礼后的豆腐饭上,玄彬说:“人是很奇怪的,有的人非常的奇怪。
但是奇怪的人,在我看来,总是很好的。
我自己就特别喜欢奇怪的人。
”这番话冷到了王晶夫妇,却让我觉得好喜欢。
电影里,汤唯的不苟言笑是有点怪怪的,可以看做很奇怪吧。
我想,可以做到这么酷,是因为无所顾忌吧。
只有三天时间,会和谁有什么瓜葛呢?
会期望和谁有什么发展呢?
既然这样,就随着自己喜欢的作吧,爱笑就笑,爱不笑,就不笑。
或许就是这点不世故,让玄彬喜欢上了汤唯。
写到这里,有好多情节都回想起来了,觉得有好多可以说。
电影里,有两处情节看得我哭了。
第一处是汤唯独自一人去教堂妈妈的遗体旁边,用活泼的口气讲话给妈妈听。
那种活泼的口气,让我觉得她原来是这么的不开心。
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对一切都冷漠的样子。
只有在妈妈面前,她才会不设防地显出自己活泼的样子,但是,这个人却已经死去了,那她以后,在谁面前才可以活泼得起来呢?
第二处是在豆腐饭上汤唯痛哭的时候,这是挤压了多年的委屈、哀怨爆发的时刻,真苦的。
电影有讽刺汤唯的家人,还有王晶夫妇。
其实也没有可以的讽刺,因为我觉得表现得很现实,没有夸张。
汤唯刚回家时,亲戚们都过来说了几句问候的话,然后统统散开了,很形式的,但是在生活中,又很常见。
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这样的情形,需要出于礼貌,见面问候,没有其他更多的内容,表达的只是尊重对方的存在,虽然令人觉得尴尬,但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然后是汤唯的哥哥姐姐为了妈妈遗产的事情的争论。
姐姐讲话的口气,显出很有教养的样子,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的样子。
那么老练、那么世故的,那么正常的。
是这样子的吧,可能如果汤唯没有进监狱,正常地结婚生子,工作赚钱,也会变成这个样子的。
也不能怪罪什么。
唯一我觉得讽刺的,是王晶。
他看上去像个好人,很温柔,很有涵养的样子。
确实是的吧。
但是他却有一个好大的缺点,懦弱。
他的懦弱在于没有回去现场,没有说明真相,为了保全自己的幸福家庭回避汤唯。
这样看来,他还是很自私的。
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他摆出一副善良的道德圣人的样子,对玄彬说:“你不要伤害安娜,她的生活已经有太多的黑暗了,经不起伤害了。
”怪不得玄彬会生气地上前直接揍他,太虚伪,太自欺欺人了。
真让人感到心寒。
或许他是不幸运的,恰好遇到了反映他性格弱点的事情,不然,他就可以很光明地、很坦然地过一生了。
还有汤唯在超市向玄彬倾诉的情节。
汤唯用中文讲述自己的经历。
为什么要用中文呢?
是倾诉,但是却不需要对方理解,只需要让对方知道是在倾诉。
是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太多,用不一样的眼光看自己吗?
但是却真的需要说出来?
我不懂。
有一个很妙的情节,我觉得好新颖,好浪漫。
汤唯和玄彬为一对情侣配音的那一段。
我觉得是好聪明的方法,通过配音来表现汤唯和玄彬的内心,体现他们所拥有的丰富情感,虽然不表现在平时的言语之中。
最为温馨的是在回去的客车上,画外音再度重复玄彬的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勋……”那么诚挚的自我介绍,显示出能够相互认识的珍贵。
结尾是有点遗憾,汤唯独自一人等玄彬的出现。
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结束或许是好的。
这样,就可以把美好的记忆保存了。
如果真的在一起,或许感情会因为生活而变质。
这一段72小时的爱情,发生在72小时之内,是抛开各种社会关系,全部过去和未来的,纯粹的,当时、当地的两颗心之间的故事,就像鸭子客车上司机所说的,发生在鸭子客车上的事,只留在鸭子客车上。
推荐的原因是我是汤唯的脑残粉.如果不是因为汤唯,谁会在妖风大作的周末夜坚持去大屏幕看韩剧呢?约了小路痴兔子在中影电影院,上次来这儿看还是10年跟佩樵看<2012>,转眼就真的2012了.因为知道小兔纸容易迷路,所以从地铁站到影院的路上我还特意留意了下沿路的参照物,好等下指引她过来,结果,兔纸在电话里头还是慌得听信了无良路人的指引,走过了天桥.错过了一点点的开头,坐在靠前的座椅上大吃老婆饼和卷饭.节奏非常慢,汤唯几乎没什么表情,台词更不多. 她杀完人,一脸疲惫,不知如何是好时,抓起一包薯片啃的细节挺妙的. 我六神无主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想咀嚼膨化食品.完全无妆的汤唯, 带着淡淡的黑眼圈的眼神,不用笑也勾人.一个华侨杀人犯和一只韩国鸭子的半夜情,绝望人生开出的艳遇花.爱情吊桥理论:源于一个著名的心里实验,在一座高耸摇晃的吊桥上和安稳的木桥上站着同一个美女, 男人们分别从不同的桥上经过, 隔天经过吊桥的男士们纷纷给美女打来电话相约...理由是,经过吊桥时的心跳加速感和坠落爱河时很像...这条法则的最佳案例实践:约会时去看恐怖电影or坐过山车,增加肌肤相亲机会的同时,瞬间以为:爱情来了.我的理解是:有些人的爱情是注定要戏剧化的开始的, 尤其对安逸空虚的人来说,在越是危险缺乏安全感的时候越容易寄希望于爱情,给两人的相遇来抹上一笔宿命般的英雄主义色彩...我很少喜欢身边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日久生情.再我喜欢上对方之前,如果对方先喜欢我,我怎么样都来不了电这就导致了在某些莫名其妙的时候我的Crush来的更加凶猛.凶猛到对象可以完全颠覆我该坚守的价值观.女囚犯在被关七年之后突然重获自由的72个小时,虽然是因为母亲的离世,但毕竟是跟过去七年日日夜夜完全不同的72个小时,总该是幻想着发生点什么的吧...而牛郎哥则跟金主的有钱有势的丈夫玩躲猫猫, 漫不经心地逃一场命,侥幸地想去哪去哪,想做什么做什么...后来的后来,她问他:Why Me?为什么当时车上那么多人,你偏偏挑我借钱?他说因为我知道你肯定会说Yes.又加上一句:因为你当时在笑.她很执拗地否认,一次又一次, 我没笑.Why Him/Me?挺羡慕有些人给自己的对象定下条件标准,然后到处找找找,找到一个全能打勾的人,就立马下定决心:this is the one.想了想,我总是在某些类似爱情的场合,突然觉得:啊!这TM不谈恋爱太浪费了,然后刚好身边有个单身available的对象,就催眠自己,我爱上他了.管他是什么样.是多年前一次走错楼梯的相遇;是一起出演群众演员的一场戏,是眼前一亮的一身警衣,是米老鼠和唐老鸭和日出时的迈阿密.爱情拼的都是演技和想象力.我以为我每次都演的很认真很努力, 担心看戏的人太无聊, 怕对手对我不满意,可是爱情里又没有金像奖金马奖,而且你怎么能又拿最佳女主角又拿最佳导演奖呢?扯远了.True love knows no strangers.我最喜欢我对你一无所知的时候爱上.多纯粹多简单.他两最妙的地方是, 在开始的开始他们都没有任何目的性.对!她心中无爱,出来还要再回去,不缺钱也不渴望婚姻, 唯一想要的也就是自由了吧,那也不是我们的男主角能给的...他呢? 一般男性的下半身思考在他这儿不成立,作为一个自恋的牛郎,提供性服务你还得给他按小时付费...现代社会最常拿来交换爱情的两个要素居然在他们这段关系中都无意义了.于是真的是单纯的两个寂寞男女相互作伴的时光.但他们却在互相温暖.当她的初恋情人在葬礼时,一本正经地质问他:Who Are You? Don't mess up with Anna!他本能地反驳: at least i can make her laugh.她的确是笑了.在她百无聊赖一而再再而三地徘徊在车站售票口剩下的十几个小时不知道去哪儿时,是他带她坐观光bus吹着鸭子哨跟一整车的人学:嘎嘎嘎;是他故意假装生日假装夫妻在餐厅让服务生问出了她的姓名;是他带她去游乐场玩只有两个人的碰碰车,然后看着远处争吵分手的恋人,擅自给他们配音对话;是他用仅会的两句中文:"好""坏"似懂非懂地倾听了一晚她终于絮絮叨叨说出口的故事;是他说i will be back,并真的be back了这算不算患难见真情呢, 我对油头粉面的玄彬着实无感,可是他最后在车窗下送她时,走了又回,回了有走,走了又回的笑脸,真的让人心软成一团.故事没有结局.爱情最好都没有结局, 一段接着一段,仿佛不断累计前世的记忆, 虽然这样你也不会拥有超能力,也不能预知未来,就像一场梦,每天晚上都做着不同的梦,你白天还是好好的.PS:小插曲:电影结束,有人趁着人群没散去高呼:有没有人叫:XXX我一愣: 有! 我!心想怎么这么高级的电影院还实名制,难道我刚才干坏事了?结果是:特别鸣谢中影的工作人员,我装了六百多大洋,身份证各种银行卡证件卡的钱包失而复得. 这也算白羊新月的小Lucky吧...哦,对了,我决定下次一定要跟男生去看文艺爱情片,从<春娇与志明>开始,立此为据.
一部充斥着悲伤、无奈的文艺电影,看完后虽不曾落泪,但会让人意味深长地回味着这种感觉。
个人觉得韩国电影优于电视剧,而此电影又是翻拍而来,已经是第5版了,又另一种的诠释,外加上欧式的艺术体现。
这种片无需刻意追求逻辑和结局,享受这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即可。
为爱情而弑夫的安娜,入狱7年,因母亲去世而假使3天,在车上遇见男妓的勋,一段陌生平淡的感情,在这3天里悄悄地发生着。
没有很多的台词,更多通过表情、眼神来展现情感,没有滔滔不绝的共同兴趣,更多看到的是勋在努力打开安娜。
《晚秋》是金泰勇执导的一部电影,由汤唯、玄彬主演,根据李满熙导演1966年的同名电影改编而成,影片以美国西雅图为背景,讲述两名男女在异国他乡的爱情故事。
这部影片细细品来有几处场景是为汤唯量身打造。
比如娱乐效果最强的游乐场“配音”片段,不但可以让汤唯展现出色的英文,并且对于一贯沉郁的她而言,这是难得强悍的时刻。
至于在车站与勋讲述自身经历一段,其切换到华语模式后随即游刃有余,台词功底可谓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等到众人葬礼后见面,玄彬引发爆笑的“叉子”桥段,突如其来的大哭成为了最歇斯底里的宣泄。
那个时候,隐忍的王佳芝,曾经在轩尼诗道相亲的傻丫头和云南腾冲的村妇化为一人,那便是漂洋过海来爱你的安娜。
她遇到了不该遇到的人,却好在没有错过应该遇到的人。
泪水滂沱,闻者动情。
金泰勇版的《晚秋》完全颠覆了好莱坞的叙事方式,用一种颇似实验艺术片的形式来营造影像,甚至插入了带有幻想性质的现代舞段落,全无商业片的套路。
该片在国内上映后,取得了令人咋舌的票房佳绩——汤唯的“文艺”气质在《晚秋》中展露无疑,有效传达了影片的旨趣,对票房功不可没。
《晚秋》主要讲述的是华侨Anna(汤唯饰)背着弑夫的罪名被捕入狱,七年后因为母亲过世获得狱方几天的外出许可,于是Anna乘上前往家乡西雅图的长途汽车,同上一辆车的Hun(玄彬饰)因没带够车钱,前来向同是亚裔的Anna借补车钱,并将自己的手表作为抵押交给对方,并单方约定西雅图再相见。
就这样,一段各自不同背景的两个陌生人由此展开了一段简单却曲折的爱情。
I will be back 等还是不等--这句话对于Anna来说是一场沉重的心理考验,恰恰说这句话的都是自己爱的两个男人。
第一个男人是Anna的初恋情人,婚后的Anna在与情人打算私奔时被发现,丈夫狠狠地将Anna打昏死过去,Anna醒来后气之便将丈夫杀害。
随后打电话联系情人,可惜对方只留下了“I will be back”后便再也没有了音讯,当Anna获得出狱许可回到家中才得知,原来情人早已与他人结婚生子。
对Anna说这句话的第二个男人是在长途车上遇见的Hun,Hun是一名性服务者,有固定的服务对象且因此常受人威胁追杀。
在与Anna第一次温馨约会将近告别时,Hun突然接到女老板即刻要求见面的电话,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的Hun对Anna说“I will be back,wait”,并如同之前借车钱是一样,再次将手表抵押给Anna做承诺。
那么已受过一次心伤的Anna会不会忘记之前的伤痛,再等一次爱的人呢?
这次的结果是完满的,Anna决定等Hun一会儿,Hun也办完事后匆忙赶回,只可惜时间差使得双方错过了对方。
是嫉妒作恶 还是轮回宿命-如同Anna得到许可外出但还是受到警方通信牵制一样,Hun过得也不是一个真正自由人的正常生活,Hun的牵制方是一对夫妻,妻子作为Hun的服务对象要求随叫随到,并且Hun需要服务对象支付费用度日。
同时,在得知自己的妻子红杏出墙后的丈夫派出手下四处追查Hun的下落。
由此从某一层面来看,Anna和Hun的生活圈虽然不同,但两人的共同点却皆为天涯亡命之徒。
就是这样一对亡命鸳鸯,过往看似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影片的结尾处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处。
在Anna返回监狱的长途车上,Hun决定陪同Anna一道出行,再次重温两人初次见面时的那时那刻。
可惜没想到的是Hun在路途中最终还是被服务对象的丈夫抓获,虽然没有严刑拷打或是复仇杀戮,但服务对象丈夫将妻子突然死亡,并且Hun作为头号嫌疑人的消息带来时,还是给了Hun当头一棒。
如同先前Anna入狱的宿命一般,Hun原本看似平凡的宿命突然之间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有情人再相见?
你猜-开放式的影片结局,刑满出狱的Anna坐在两年前与Hun约定再相见的汽车站,咖啡厅大窗前Anna的神情既期待又紧张,伴随着周遭过客之间的对话声,与咖啡馆大门开开合合的铃铛声,但这一场景中镜头中至始至终只有Anna。
这是一出长镜头等人戏,陪女神等男神的感觉,又焦急又期待,好想快快快点看到男神!
但,等着等着屏幕黑了,电影结束了。
恩。
ps.影片的几处看点:-1.Anna与Hun两人在游乐园约会场景,面对一对白人情侣,与之对口型讲台词;以及之后画面感十足的剧中剧,在整部感觉苍凉的电影中有了一丝温暖的感觉。
2.当Hun与Anna的初恋情人在母亲丧礼上相遇后发生的一段口角与打斗,之间的台词很幽默很给力。
3.影片将近结尾处,汤小姐与玄先生有长达20秒的激情接吻。
(秒数没有具体细数,但肯定的是时间很长很激情)以上晚秋是lz在一年前看的,所以这文章称作影评很牵强,只能算是海外完整版的简述,如与大陆版有不同之处,此文章仅供参考。
whatever。。
居然被贴上了中差评的标签我勒个去····1年前写的文章 当时国内还没上映 所以写的大部分是剧透爱2个演员的演技 眼神只能说文艺片。
各有各的口味爱的人会很爱 不爱的人会觉得是垃圾还是那句话 懂的人自然会懂片子确实有很多情节看不懂 所以需要这样的一个交流空间以上!
从11月推迟到2月17号上映昨天去看了晚上9点50的首映这大概是我在韩国电影院里看懂的唯一一部片子。
60%的英语 25%的中文 15%的韩语。
像一部纯爱片,又是一部文艺片,还是一部爱情片呢?像是一部老套的爱上陌生人的爱情情节。
但是汤唯的演技,和眼神太到位了。
越是有故事的人往往表现的越单纯。
汤唯一出场,有点被吓到,色戒里王佳芝的惊艳没有了。
朴素,沧桑,还是?
说不出,戏中汤唯饰演一个美国华侨安娜。
一开场,满眼的慌张,脸上都是伤疤,我想到的就是家暴她回到一个房子里,地上躺着一个男人,没有脸部特写。
周围散落着照片。
anna急切的把一张照片从死者手里夺出,撕碎,慌乱的吞进嘴里嚼着,警车的声音出现了。
一句对白都没有,汤唯却演的恰到好处,让人能猜出是她杀了丈夫。
第二幕狱中 7年后anna在狱中接电话,中文,母亲过世,哥哥交了保证金 允许出狱编号2537.不知道为什么 记得特别牢 这个数字,大概我喜欢奇数吧·72小时的时间,给了一部电话。
监狱随时要掌控她的行踪。
坐上了去西雅图的汽车,中转站停车休息,刚要开车,玄彬追着汽车上车,少了30美元,看见了anna,谎称丢了钱包向她借钱,anna停顿了一会 一句话也没说一脸生人勿近,却又具有怜悯心的挣扎,还是掏出了钱。
隔着过道。
“are you chinese?
”“是的”“i'm korean not chinese”想继续搭讪,却被安娜一句 i don’t need you pay me back 回绝 “我不用你还钱”休息站,咖啡馆外。
玄彬刻意走近 i need the time。
anna把表给他,他却顺势给anna带上了表到达西雅图,问安娜电话号码,没有。
给她名片让她联系自己,却在分别后被安娜丢进了路边的垃圾桶到家,哥哥,姐姐各类亲戚先来寒暄,缺席多年家庭生活的不适应,和紧张感几分钟后哥嫂都故意找别的事离开哥哥想卖掉房子,就差安娜最后一个签字,妈妈刚去世,哥哥把墓碑上的生辰年月都弄错了。
姐姐和哥哥吵起来了安娜走出家门,一只大肥猫纵身一跃,安娜看见旧时的最爱的男人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一段能让人猜出的对白"你还是像小孩子一样,什么都没变,我变了很多。
”男主角的话记不太清了。
是说经历了很多 还是变了很多还有一句是“我当时应该回去看看的'(这里我甚至有点怀疑是安娜替他顶罪的)只记得安娜一字一句 甚至有点愤恨的说 我什么都没变!
玄彬,饰演的是“高级应召牛郎”浴室里,玄彬的肌肉真的很有看点有夫之妇留下钱就走了、 第3幕 像是美国的一个二手衣店。
正如预告里看的那样,皮草加连衣裙。
有一个细节 耳洞由于长期不用而堵塞,拼命扎上耳环的不甘。
走出店之后,已经是衣着光鲜,妆面精致却有故事的感觉,汤唯的眼神太厉害了。
红唇。
让我想起舒淇上次上康熙时的妆面,只是比那个红唇暗了一度。
走在西雅图的大街上,恍若无人 ,穿上礼服时转圈的神采飞扬,却被一通电话打乱,慌乱的翻遍身上新礼服的每个地方,一把抽出袋子里黄色的旧风衣拖在地上,监狱的电话“number。
location”与预告里的一样“2537. i'm in Seattle”“don't forget you need be back tomorrow”回到车站,在洗手间换下了那身华丽的衣服,又穿着那件黄色的风衣。
犹豫着要买明天几点的票,每次排队到窗口,问她要去哪里的票。
几次想要脱口 却又转身 又排队,循环3次,走出车站又遇见玄彬。
玄彬还钱。
安娜的一句“do you want me?"玄彬笑了。
汤唯的表情很到位,感觉心里积压了很多,也有即将要回监狱的不甘。
motelONS未成 意料之中的,哈哈玄彬被推出的那一刻把台灯罩都压坏了。
玄彬跟安娜坦白 自己是顾客需要什么 就干什么的人·you need me good .i'm goodyou need me bad,i;m bad .玄彬作为导游 陪安娜逛一天西雅图先去了一个famer market,像个农贸市场,接着去了一个西餐厅,拉开门, waiter 问他预约了么玄彬耍了个小心机 说是我生日 我妻子预约了.waiter转问汤唯 你叫什么名字 用什么名字预约的汤唯犹豫了再三说 对不起我没预约没关系.那就现在预约好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安娜,陈" 餐桌上对面的2个人"安娜,你好.,我叫hun,(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翻译成勋)"坐了观光bus去了游乐场却在维修,但是还是偷偷进去玩了碰碰车,汤唯的那股淡定气质真的很适合演安娜突然就停下来,看着远处一对男女,黑人和白人的组合,有点奇怪好像在吵架,玄彬懂唇语,在为双方配音, 突然安娜开口了。
”wait?
you told me to stay here wait for you”为女方的配音玄彬配男生的 “no!
i don't say that! " 一串英文台词争吵,双方分开了画面上2个外国情侣已经离开了屏幕,突然左边的男生回头 "wait!" 赶上,女生又加快了脚步,每次快要接近的时候 女生都加快了脚步.最后在一个类似海边的地方,其实周围的背景都虚化了,只有男女情侣2个人,跳了一段舞 表示和好了.第四幕汤唯疯狂的从地下道狂奔,玄彬追赶着,停在了一个昏暗的超市还是类似于之前的农贸市场.因为看见了 柜台里贩卖的是各种猪肉牛肉.玄彬突然开口'说了一个字的中文“好” 然后解释说这是我会的唯一一个中文,是bad的意思么?
安娜说“不是 是好的意思”“那么bad是什么?
”“坏”突然一群旅游者出现,(吓死我了,以为是打劫的)走出,到达一个类似于地铁还是火车站站台的地方坐着安娜开口开始讲故事。
用中文 其实玄彬都听不懂“他是我哥的朋友,有一天他突然不见了。
” 玄彬用中文说“好”就这样安娜说一句 玄彬就用“好”或者“坏”答一句。
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搞笑。
因为明明是坏的情况 却回答好“我后来嫁给了一个开始很爱我 很疼我的男人,可是他是个没有耐心又疑心病很重的人” “好”“他回来了 想带我一起走。
不知怎么回事被他知道了,痛打了我一顿,还说要去找他” :“好”安娜没有再说下去。
2个人在街上走着 突然玄彬接到顾客的电话,对安娜说“wait me 30minutes”女顾客说跟我一起逃亡生活吧, “ NO”' 你这个傻瓜 我也有很多钱。
说完又给了玄彬一包钱,开始没有接最后还是塞进口袋里 然后送女顾客回房间 就立刻出来追安娜回到那个motel的时候安娜已经离开了,只有那只表在床上放着。
第6幕安娜去了母亲那里,面对母亲的遗体,拿着地图跟母亲指着说 这是我住的地方 那里空气和阳光很好。
一种倾诉委屈的变形撒娇。
第二天葬礼上,玄彬出现了。
葬礼结束后的 聚餐哥哥和季节讨论的确实房子卖了以后怎么分,以及家族餐厅的支配权。
初恋情人和妻子也走向安娜和玄彬这桌,妻子问安娜 中国现在怎么样?
听说你一直待在那”安娜不知如何回答,玄彬知道是他刻意隐瞒,帮安娜说 我和她一起在中国,等等等等··哥哥叫安娜过去讨论财产分配。
初恋情人的妻子也借故离开,只剩玄彬和初恋情人,质问玄彬“who are you!
”“我和她一起从中国来的”“你到底是谁。
你想从她那得到什么”最后厮打起来。
安娜过来质问玄彬“what are you doing!
”“他用了我的叉子还不道歉” 这个桥段让电影院里的人 全都笑了。
初恋情人很无辜,一句话不说安娜借机发泄自己深埋多年的委屈。
你为什么 你为什么要用他的叉子 为什么!
一直没掉眼泪的汤唯 说完这句话就哭着趴在地上初恋情人只好说'对不起“然后离开到了回监狱的日子,玄彬陪安娜返程,却在休息站被前顾客先生寻仇,说妻子死在酒店房间里 你是最大的嫌疑人,警察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影片规定15岁以下不准观看,大概就是因为以下的镜头吧安娜知道自己要回监狱了。
玄彬知道自己快要被捕了。
在休息站的海边亲吻。
长达20秒之久安娜去买了2杯咖啡,司机也叫着说大家抓紧时间上车 要出发了。
却发现没有了玄彬的踪影,只有一辆警车的突然造访,镜头没有拉过去,但是从汤唯连上的表情已经可以猜出她看见了。
第7幕已经是2年后 安娜出狱,又来到了当初约定好的 汽车休息站的咖啡馆,一杯咖啡 一份点心,等待着。
神情既期待又紧张不断传来说话声和门被打开的门铃声。
这一组镜头始终对着安娜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安娜说了2句话,你好,好久不见。
不知道是她的自言自语还是真的2个人又相见了。
玄彬作为一个韩国人,能说这么标准的英语真的很难得
还记得汤唯在《色戒》里借王佳芝之口向邝裕民埋怨:“当初你可以的,为什么不。
” 同样地,安娜的情绪在勋和王晶两个人的冲突中爆发了,一个是刚刚认识的做皮肉生意的陌生人,一个是青梅竹马的又爱又狠的邻家大哥。
现实与回忆冲突,彻底崩溃了安娜的底线,再怎样冷若冰霜也抵不过这种愁苦。
正如每一个在感情中被逼疯的女人一样,她吼叫,抱头痛哭,无助。
画面冷的快要死掉。
你为什么用他的叉子。
当你的亲人满脸堆笑,笑里藏刀地跟你商量房子买卖,餐厅股份;当你曾经的最爱背信弃义跟一个让你想吐的女人结婚生子却依旧迷人;当那个教你叠纸的母亲躺在刻错了生辰日期的墓碑下,你却没有在她垂垂老矣之际奉养她,陪她度过那短暂的天伦之乐。
哦,还有那个你甩不掉的污点,不仅仅是那永远脱不去的沉重得压迫到你喘不过气的犯罪记录,还有物是人非的惨痛经历,爱人捶在你肌肤上的每一记拳头。
你面无表情已经难以抵抗生命的洪流肆虐了。
生命的每一秒都是煎熬,安娜还是没有忘记在废墟上插一支玫瑰。
花枝招展、轻抿红唇,艰难地带上一个耳坠,但是没有人呵护的美丽又怎能持久。
裙摆飞扬,在服装店里的安娜简直就是一只蝴蝶。
勋就在这个时候撞进了她的生活,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
明明知道他是个猥琐下流之徒,按斤出卖灵与肉的男人,却意外地不加抗拒。
西雅图的雾,游乐场的灯火,鸭子观光车和幽灵菜市场,一场西餐终于让安娜卸下了防备。
在月台的座椅上,她可以放心地用中文告诉他一段自己的故事,容许陌生人闯进自己的回忆,她相信勋肯定能听懂。
我真为她感到幸运,有时候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陌生人的短暂陪伴便胜过千言万语。
你有你自己的承诺,你说I will be back,可是你究竟是个懦夫。
安娜为了王晶踏入了地狱,可是他不仅自己过得舒坦,竟然还跟她有剪不断的情丝,重要的是还爱着安娜。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连同过去的情人,还有那个“猜疑心很重却很不坚强”的丈夫,在荒诞中统统滚开。
面对勋给她的另一个承诺,她还是尝试着坐到咖啡厅里等待,像一只蒲公英竭力想捕捉生活中最微弱的风。
最后的开放式结局很耐人寻味,我不敢给一个确定的答案,生活也不正是这样的吗。
汤唯的一颦一蹙毫不费力地表现出了安娜的所有心理状态,一个有欲望又绝望,行尸走肉看不见希望的女人。
她的面具只摘下来过一次,说出了那句台词:“你为什么用他的叉子。
”
1,判断一个电影是否足够文艺,我有一个土办法,就是看人物话多话少,文艺电影多走极端,要么少的要死,整段整段的沉默,要么就是话唠,说个没完没了,总之文艺的就是不正常的。
《晚秋》明显属于前者,汤唯老师整部戏话都很少,而且集中在几场戏里面爆发,印象深刻的是一句“Do you want me?
”,玄彬听到这句话,眼睛都放光了2,汤唯在戏中扮演的“安娜陈”,在紧张的时候喜欢吃东西,第一次表现是在杀死自己丈夫之后,她非常慌张,不停的把手中的纸塞到嘴里嚼,此处表演甚佳,看着她吃纸我都觉得好像很好吃的样子;第二次为刚刚从监狱出来坐长途大巴回西雅图,七年的牢狱生活让她对外界充满了警惕和担心,她往嘴巴里塞着薯片,迟迟不敢上车。
3,警笛声在全片共响起了三次,分别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是汤唯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警笛声作为背景音乐由弱渐强,然后黑场出片名,此处的警笛声代表汤唯被抓;中间是在玄彬安抚好玉子小姐后赶回旅馆找汤唯发现汤唯已经走了时,一辆警车试过旅馆门口,警笛淡入淡出,此处的警笛声为伏笔,暗示玉子小姐在旅馆被害,与结尾处的警笛呼应;结尾时候,玄彬因为玉子小姐被害而陷入麻烦,警车赶到,汤唯在一片警笛声中焦急的寻找玄彬,而玄彬却被警笛声带走了。
4,汤唯在片中的脸色,此处的脸色真的是指脸部的颜色而非表情,有三次比较明显的展示,第一次为第一次出狱,镜头是一个仰角特写,脸色为晦暗的,有黑眼圈;第二次是汤唯在西雅图一家服装店里精心打扮之后,烈焰红唇脸色惨白,虽然有别于之前的晦暗,但仍未病态的不健康的脸色;第三次为第二次出狱,镜头与第一次出狱时一样,整张脸呈现一种健康的白皙肤色,形成前后对比。
相由心生,对脸色的刻画即为对内心的刻画,尤其第二次,当汤唯换上新衣服化好妆短暂的逃离了那种晦暗之后,监狱的电话一下就把她残忍的拽回了现实,她默默去厕所换回自己的旧衣服,同时还有旧脸色。
5,在游乐园的那场戏中戏非常精彩,应该也算是电影人特有的小趣味,汤唯和玄彬各自为发生在眼前的别人的爱情故事配音,而他人即自己。
这段戏看似无用,实则是一次转折,汤唯的内心在此之前是排斥玄彬的,在经过这场戏,她终于向玄彬敞开了心扉,至少是一部分。
6,玄彬和王晶在葬礼后打架那场戏同样精彩,玄彬在两人发生激烈冲突后喊道“因为他用了我的叉子!
他凭什么用我的叉子!
”时我大笑不止,但笑中包含理解,我不认为此处的叉子象征汤唯,叉子就是叉子,仅仅因为叉子就大打出手是幼稚的,如同一个已经跟汤唯毫无关系的男人和一个尚未跟汤唯有任何关系的男人因为汤唯打架一样幼稚。
7,汤唯,真漂亮!
西雅图,真漂亮!
看腻了汤唯和玄彬的脸后,睡了两觉还没完,然后结局的时候听到全场人的一致无语感慨。
太闷了看不下去
一个能读懂女人心的男妓才会被个富婆爱到放弃一切和他私奔。
节奏慢得可以。。。。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女人如叉子,不要乱用别人的叉子。
疯了,这么诡异是要闹哪样。看韩片需谨慎啊!好简单一个故事,给拍得这么晕,而且习惯性地最后五分钟拯救一下情节吗?无从消受。。玄彬造型跟90后似的是要闹哪样!汤唯一直一个表情又是要闹哪样。。。无力扶墙。。。
玄彬的造型俺是一点也不喜欢 完全怪蜀黍。电影登陆中国之前 炒的很多...就如同以前王的男人在韩国爆火 但是我一点也看不懂的样子...和我一起看电影的某人觉得晚秋超级无聊。整部片子不温不火,实在是文艺。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汤唯的素颜和演技,改观了我之前在看色戒时对她不太好的印象。气质加分。
韩式特色的水片儿,这三星就都给玄彬和汤唯吧,这两个人实在很有FEEL
很韩国feel
差一点儿在电影院睡着……
最爱的三幕戏:废弃游乐场陌生恋人的起舞、幽灵市场中文对话的"好"和"坏"、中餐馆里"你为什么要用他的勺子?!"但最最喜欢的还是结尾,静坐于时间的无涯荒野处,好久不见:)汤唯小姐请继续加油吧!
勋,最后应该死了吧。这部片子非常平淡,没有任何激情的地方。太文艺了。不知道导演想表现什么。
完全是为了汤唯啊。。。。。
汤唯小姐你的气质独一无二。
@中影
大、烂、片、 汤小姐明明顶着一张灵气聪明脸,为什么演技这么水这么糟?
矫揉造作,不知所云。
看了这部才懂斋藤耕一的《约束》为何会被奉为经典,对比气度和格局,大师与普通导演的距离立竿见影。另外,汤唯虽美,又怎及岸惠子深邃真切、有血有肉。
懂的人自然懂
汤唯演技太生涩完全没hold住,玄彬这样的男的,如果能花钱雇到的话,可凑钱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