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结局不合理,但我觉得是他们看不懂,编剧在追求一种现实和宿命交织的感觉,姚玉玲落魄和牛大力相遇这不就是她的报应吗?
她年轻的时候看到汪新好就贴上去人一点落魄就立刻撇清关系,牛大力给她买自行车她就跟牛大力看电影,看到比牛大力强的就想甩开牛大力,这什么人?
不就是水性杨花见利忘义的人吗?
最后让挎着小娇妻的牛大力遇见落魄的她就是现世报,人在被现实击垮的时候变得不像原来的自己一点都不奇怪,莫泊桑《项链》里那个美丽的女主不也是因为现实磨平了美貌为自己的虚荣买单么?
牛大力不见得能发财但是姚玉玲绝对成功不了,因为她眼皮子太浅了…但凡她扛的住一点风浪也不会那么轻易跟汪新分手~所以这结局没啥不妥的。
老马的死我觉得也是一种宿命感,自古越是英雄人物越是会死在小人物的手里,只是让人伤感了一些。
很多人说老汪反而落的好结局我不认为,他一辈子愧疚,老了还痴呆了这是报应,他虽然害了老马但也不能说他就完全是个坏人,我觉得这个结局给他不错。
很明显是想对标《人世间》《父辈的荣耀》等年代正剧,但整个剧组无论在局里还是在戏外,给人一种用力过猛,整体虚浮之感。
不仅没有展现出东北的特点,尽是东施效颦,特别是想拍摄火车戏,但整体都是绿幕抠图,没有丝毫认真负责质感,反而将精力用于各种营销之上。
特别男女主不仅没有丝毫带入感,反而局外表现,打工人心疼打工人。
剧中铁路大院的景是棚里搭的吧 1. 场景不是很自然 有点出戏 2. 胡可和金晨演母女有点违和感 感觉俩人年龄差不多 金晨的长相特别洋气 扮相不像是那个年代的人 更像是港风美女3. 白敬亭和姜妍更有 cp 感 希望剧的主线不是感情 特别喜欢看年代剧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 但总感觉虽然那时候什么都缺 但却什么都是真的 人与人之间也更纯粹些 现在真的好累
还不错,推荐但是后半部分在好好编排下,合理点会更好。
第一,作为本剧首要矛盾,汪段长知情不报这一设定。
汪段长当时已经是列车长了的段位了,犯罪分子自己跳窗逃跑,你跟着缠和啥啊?就算扔了个盆,你不也是想阻止逃跑吗就算你胆小怕事,蒙了,你不承认,谁知道啊???????何苦弄成这样?犯罪分子跳车逃跑,失误摔死了。
所有人 信警察还是信死掉的犯罪分子。
这个矛盾点,太牵强了。
都列车长了,这点应变能力没有?那官场不是白混了。
这个矛盾点 圆的不够信服。
第二,作为本剧人物性格最突出的 马魁。
你与汪段长有恩怨,绝对不可能让女儿嫁到汪家。
那你为什么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墨许两人谈恋爱呢???既然你如此在意,那做父亲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阻止呢。
让两人处好几年都30多了着急婚嫁了,才往死了阻止。
那不晚吗????哪个当父亲的会这样做???啊,我女儿先跟你处着,玩呗,反正要结婚时候我就跳出来反对就行。
正常父亲不会这样的,尤其是马魁爱憎分明的人设更不会。
可千万别说马魁不知道他俩谈恋爱。
那可太说不过去了。
这两点 是本剧最大矛盾主线。
也是我认为圆的最不好的两点。
前面一直淡化了马魁对两人谈恋爱的仇视,还不如顺着这个节奏,就直接淡化了。
模糊了。
和解了。
的了。
最后各执一词,此事变成开放式谜团,汪段长即有可能是后来才在2车跑过去的。
也有可能受了威胁 怕事没站出来。
马魁也有可能看的是后来跑过来的汪段长。
很多真相都是模糊的 弱化这个矛盾点,也算是一种填坑办法第三,破案靠闻味,如果你拍唐人街探案网剧,林黑狗。
我就没必要质疑合理性,可你是写实的年代大戏啊!!!!!!!三十年后还能闻出人贩子味来?你怎么知道那个味道就是人贩子?你和人贩子睡过?你怎么那么熟悉?就算熟悉,30年还能闻出来?????不管鲁豫信不信,我是真不信。
第四点大毒贩子,没事老找警茶喝酒也就算了,套情报。
还带着你那一看就是最底层级别的小弟出来,那俩小弟瞅着就不太聪明,不怕露馅吗?太二了。
服画道都很考究,就最后李乃文的这4个小弟,大佬会跟保安一样的小弟玩到一起去吗?起码换换衣服,搞好形象啊。
你是老板,你和重要朋友吃饭,会带门口保安去吗??????如果说你们是好兄弟,那起码 着装和智商统一一下啊。
个人看法,如果后面结尾好好斟酌下,编写的在合理点。
还真能是部好剧我很喜欢丁勇岱 从白宝山 到琅琊榜 到人世间为你点赞!
本来可以给出3星半或者4颗星,但是……南来北往这部电视剧,虽然细节有瑕疵,但是整体是不错的。
如果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讲,它与很多影视剧都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法律知识缺陷特别大,影响很恶劣!!!
第一,马魁抓得是三个盗窃嫌疑人,盗窃嫌疑人被发现盗窃后实施暴力反抗,则性质更改为抢劫嫌疑人,属于暴力违法犯罪,对这类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采取“击毙”的。
第二,就算是没有汪永革作证,两个嫌疑人冤枉马魁,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也是不成立的。
第三,汪永革也是无罪的,哪怕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个人拿刀冲进餐车,对于汪造成威胁,汪只是拿一个盆扔向对方,哪怕这时候造成对方伤害,也是正当防卫或者是紧急避险。
第四,死了的嫌疑人是自己主动打开窗跳车逃避抓捕,汪还实施了救助,救不成是救不成的,与嫌疑人自己的行为无关。
希望以后的影视剧,涉及法律内容请谨慎一些,而且这个不需要什么特别难的知识点!!!
金晨的整容脸 尖鼻子真的不适合演年代剧 每次镜头一转到她脸上 一下跳出去了 … 太出戏了简直 跟其他老戏骨格格不入 跟个假人似的白不管怎么面部表情至少自然 这种年代剧还是要有演技有能力的老戏骨来演的 整容脸真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女主这个脸 演演网剧就得了 整容脸真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建议她跟刘晓庆PK一下 争做内娱假脸第一人
请不要活在那个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的年代!
你说姚玉玲聪明,却被内个年代的思想束缚,一心想嫁的好,从来没想过让自己干的好。
她只是内个时代下封建的产物。
你说她漂亮,确实男主喜欢过她,大力痴迷过她,但是到结婚这个问题,她的选择只有大力,跟男主。
男主有了马燕后,在大院的时候只剩下大力。
为啥漂亮的姚玉玲选择只有大力?
因为跟汪鑫分手的事情,大院都知道了,正常的男性是不会选择姚玉玲的,遇到点事就分手,各位姨姨也觉得姚玉玲人品不怎么样,也不会给她介绍对象的,那个年代没有百合网,也没有世纪佳缘,多半是隔壁李狗蛋跟这边王阿花组建了家庭,贾金龙如果不来大院,不是姚玉玲要不要选择大力的问题,是没得选。
用现在的思维带入姚玉玲!
不会跟一个人认识没几天的男人结婚,只因为他帅气多金,结婚几年了,一点都不知道老公贩d!
是不可能的!
从汪抓她时候!
问的话,你知不道贾金龙是干啥的?
从表情上她是知道,还有之前在火车上汪问她在干嘛的,姚说下海赚钱呗,然后低头!
按照姚的性格,自己有点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恨不得所有人知道。
只能说明工作不体面,不方便说!
看结局那天我跟我姐妹喝茶,咱俩都觉得,她肯定会再找个家庭好的人,继续生活,这才是姚,现实是,没有一个男人,会娶一个坐过牢,前夫是贩d的女人过日子,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有多少家庭是因为d品破碎的,她要每天穿的漂漂亮亮,等他们上门撕了她么!
马燕估么第一个上手,灰头土脸烤串是合理的,说明她不在利用美貌,依附她人,是自身的觉醒。
牛大力带着年轻女友这个确实有点恶心人了!
还有一个版本的老婆不是这个年轻女孩,我感觉内个版本,不相见的会更好,因为姚玉玲,去诋毁牛大力,真没必要。
牛大力一直都是辛辛苦苦的赚钱,草根企业家有很多,做生意不仅靠头脑,还得看运气。
牛大力人品善良踏实肯干,只因为不符合霸总人设,去诋毁他真没必要。
一边是有点小聪明,过着富太太生活的姚玉玲,一方面是踏实肯干,即使跌倒了还要爬起来继续生活的牛大力,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生活,勤勤恳恳的劳工者不该被诋毁,什么再让姚选一次也不会选牛大力……如果当初姚选的是牛大力,作为火车司机,应该过着跟蔡小年夫妻差不多的生活。
又有什么不好呢!
古时候都讲的是门当户对,不对等的爱情跟霸总小说有啥区别呢?
还有人说金龙的爱太,拿的出手了,不后悔,找男人就该找贾金龙,别人不知道,我要是姚玉玲得恨死贾金龙了,贩毒不告诉我,如果没有他我还有个体面的铁路工作。
•᷄ࡇ•᷅相爱的人连最起码都真诚都做不到,算什么爱。
连丁桂安最后都为了妻子,不在作案,为啥贾金龙还要贩毒呢,这个程度真不算爱。
今天和爸妈一同观看了白敬亭和今晨在浪漫的篝火前深情对视,感到很尴尬。
大雨和荒郊野岭,回不去家,这个场景酷似《14岁的母亲》,不过那个日剧里两个人是初中生,这个电视剧里两个人都二十多岁了。
第二天女孩就要面对父母的诘问:昨天你们到底发生什么了没有。
女孩母亲的原话是“他有没有欺负你”“作为一个大姑娘,名声很重要”。
是啊,从前姑娘最重要的就是名声,也是社会留给她们唯一的宝藏。
很可悲。
很窒息。
不知道在一个很正常的性教育环境下,没有性羞耻成长起来的话,我就不会在这种场景里感到尴尬了。
这个剧呈现了一个窒息的年代,但整体基调是怀念的,向往的。
但是作为一个女的,无论如何无法向往那样的一个年代,你只能是女儿、母亲、情人。
无限付出的、甘之如饴的贤妻良母,生活中似乎只有自己喜欢的男人和喜欢自己的男人的漂亮姑娘,她们的使命就是爱男人和被男人爱。
这种叙事,真的太累了。
看到15集了,这部剧的女性只有功能,没有灵魂。
以及为什么要让胡可演金晨她妈
小时候镇上的哥哥姐姐们就这样谈恋爱一、我出生在红梅镇,是x省x市下属一个鼎盛时期只有六万人口的城镇,“红梅”名字的由来是因为镇内坐落着一座煤矿,也正因为这座煤矿,镇中心有座十几米高的旱桥,桥上车水马龙,桥下铁路纵横交错,横穿而过,铁路两旁绿树拥挤,因地势原因夏日积水,低洼处野草疯长。
桥边延伸开来的,便是城镇中心,有农贸市场和商场商店、五金肉铺等。
正如铁路是为了煤矿运输而建,繁华闹市也围绕铁路与桥铺开,俨然一副生机勃勃的小镇图画,画中一个黝黑强健的煤矿工人,怀里抱着一个白胖娃娃,娃娃肚兜上有“红梅”二字。
小镇很小,无论上学、买菜、回家或是去找同学玩,总要经过那桥。
每经过那里,我总下意识地看向桥下,那里随处可见的行驶着的、或驻停的绿皮火车,小时候懵懂,只能看到火车行驶的巨大力量和静止时的庞然,黑色钢铁轮子和突然喷出的蒸汽发出声响,令一个孩子好奇、兴奋和害怕。
煤矿很大,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可以开采近60年,足以哺育整个城镇,大到分为不同的工作线,每一条线都有成百上千工人同时作业,叫做井口。
最早开挖的井口也最大,叫做一井,后面以此类推到五井六井七井。
工人进煤矿作业,叫做下井,地下深处又叫井下。
每天采煤工作结束出来都是全身黑色,如涂满沥青,上来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有专属煤矿工人的免费澡堂,洗好更衣吃饭回家,远的还坐绿皮火车,煤矿工人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免票,矿井一天作业结束。
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中国东北小镇。
煤矿四井有一栋楼的一楼,靠边的一户带个院子,院子里有一棵杏树,一棵李子树,树下有种一些草莓。
我放学早(大概八九岁)就会去矿里等我爸下班,他会带我去矿井澡堂和一群高大的黑叔叔洗澡,澡堂池子里水灰色像雨后轮胎印里的积水一样浑浊,然后他会像恨我一样给我搓澡,再然后带我吃饭或者买一些馒头回家。
我爸做菜不好吃,有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被我随口夸了一句,于是连做了一个月给我吃到吐。
如果他夜班,我就会自己回家,忘带钥匙的话我会翻院子的木栅栏(东北叫杖子)进来,那时候我家有一只白色狮子狗叫胖胖,后来几年后突然咬了我手一口,跑出家门再也未归,我左手虎口至今留疤。
夏天,我喜欢在院子里玩泥,吃杏,躺在树下吃地上的草莓,草莓不洗,甚至还能闻到泥土的清香。
这是我记忆里最后一个家。
二、当我首次登上长途的绿皮火车,走向远方离开小镇时,那年初中二年级。
第一次坐要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起初几小时是兴奋和好奇,甚至心中雀跃,想着终于能奔赴远方,这种感觉就像被人告知你长大了。
很快我就疲倦了,屁股也开始坐的麻木,不得不左右调整重心姿势让腰和背轻松一点儿。
起初还竖起耳朵听身边各种对话的内容,后来渐渐听不到什么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睁眼看窗外和闭目养神。
绿皮火车车速并不快(跟现在比起来),年久的铁路岁月感沉重,每经过一节便发出火车碾过铁轨与铁轨之间连接处的碰撞声,形成规律的节奏,像数数一般计量着行程的距离。
数不完的百千万次撞击声,绿皮火车碾过地平线送残阳下山,碾过白天来到黑夜,碾过白山黑土来到平原,碾过林海雪原穿过山海关。
车厢里的聊天说笑声由强变弱,再到少有人讲话,深夜鼾声四起,后来天渐渐亮了,车厢中重新嘈杂,很多人被清晨咳嗽和吐痰的声音吵醒,索性起身去洗漱,来回走那么几次,桌上就多了一碗康师傅泡面和保温杯里装满了开水。
途中当然是有乘务员查票的,大家基本逐一出示配合。
也会有乘警走过,应该属于巡视工作,会随机挑选乘客出示身份证,查完就走。
“香烟瓜子矿泉水儿,脚收一下”,你听这几句就知道最热闹的莫过于推小车的售货员了,有些人不管吃不吃,总要买点,有些人不管买不买,总要问几句。
后来在我数次登上这趟火车,每逢春运经常买不到座位,咬着牙买站票,才感同身受了父母一辈在绿皮火车上吃的站票的苦。
我钻到座位下面睡过觉,甚至最挤的时候一半身子在过道上,一半身子在座位下,睡眠中不知有多少人跨过我的身体进出抽烟、接打电话、上厕所、接热水。
我还在车厢的连接处睡过觉,坐在行李箱上靠着车门,看着车玻璃上厚厚一层冰霜,手指戳过去直到指尖冻僵都不会融化几分,靠久了会被出来抽烟的乘客呛醒,看看时间算一下还有多久下车,听着铁轨撞击声又昏沉睡去。
每次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都很熬人,列车启动三两个小时之后时间就会变的迟钝又慢,如果再赶上寒暑假的站票无座,那种无奈又无助地登上列车,站在入口看着乌央乌央的一车人的混乱、各忙各的七嘴八舌,没有自己的座位,甚至不知道自己此刻应该在车厢里还是去车厢连接处,亦或四处走走寻个临时没人的座,脑中一片空白。
听同学们说,他们的父母会心疼他们讲,实在不行就去餐车吃饭,意思就是再花三分之一车票钱可以在餐车吃东西,并且有沙发座位休息一两个小时。
而我的亲人偶然聊起这事时会讲,大小伙子年纪轻轻,地上坐一会儿就到家了都不会着凉。
三、绿皮火车一次又一次的载我往返于转学之后的城市和东北小镇,初中、高中,直到我大学毕业留京工作,才回去的少了。
红梅镇的初中同学很快便淡了联络,在镇里长大生活那些年的记忆,渐渐成了和家中亲人打电话时候的闲聊话题,熟悉、重复,慢慢乏味。
不过每一次绿皮火车带我到家,出站时凌晨的东北空气都会给我熟悉的拥抱,它们扑面而来从我的鼻腔凛冽侵入,我不仅不冷反而觉得心中一丝暖意,我拖着行李,口中白色浓重的哈气,身后火车头喷出几米高的蒸汽,发出轰鸣声,就像是成功抵达目的地的骏马在嘶唳。
上次回去,应该是我毕业工作十五年后,我回镇里看姥姥等亲人,清晨四五点起床小姨带我去镇里吃油条豆腐脑。
吃完早餐那个太阳初升刚暖,打在脸上非常惬意。
依旧会路过旱桥,桥边杂草荒芜,近商店的桥边处堆着生活垃圾,农贸市场和商场早已荒废,铁轨锈迹斑斑,几节生锈的车厢停在站里,冬季积雪很厚,盖住大部分铁轨,只有远处几条隐约可见,吱吱扭扭地绵延到视线尽头。
夏天时的旧车站一
夏天时的旧车站二四、我查了资料,2008年我家里这个煤矿小镇有6万人口,如今只剩下3万多人,矿产各类资源采掘殆尽,围绕煤矿衍生的学校、医院、矿井纷纷裁员下岗,合并关闭,采煤量枯竭,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火车运输了,于是各井口纷纷关闭,青壮年人口离家去外地谋生,短短几年人口锐减。
镇里已鲜见年轻人和孩子,随处可见的是老人和一些路边摊贩,车也不多,旧时我就读的学校操场,也改成了老人傍晚扭秧歌的娱乐区。
听说我的同学们有的搬去了市里,发展更好的去了长春、哈尔滨沈阳。
一时间,我有点分不清到底是绿皮火车把我带回这个小镇,还是把大家都送去了远方。
这几年我父母身体欠佳,我们在北京协和做了手术,术后几年复查,也是绿皮火车往返,不过现在都是软卧硬卧,人少安静,干净整洁。
甚至全程坐,哦不,全程睡下来十几个小时,睁眼就到家。
我睡过几次,一路无言,只剩窗外几棵树影和远处荒原。
我和父母,后面是镇招待所五、我父母住在市里,姥姥还住在镇上,偶尔会去市里住,我和我妈都会对我她说,要不带你去北京看看。
姥姥说,不去,晕车晕的厉害,绿皮车都晕,上次心脏不好去看病,坐车一路吐了一路。
我想她说的意思应该是这辈子都不会出去了,但我爸妈不知道一件事,就是我去年开车回家,送姥姥从市里回镇里,她非但不晕还一直给我指路,就是从市里回我出生那个小镇的路。
路上穿过铁轨,火车轰隆隆地在面前驶过,安全铃声叮叮叮叮,栏杆吱吱呀呀地抬起,放车通行。
姥姥说这个岗楼在我出生之前就建了。
也就是说这个杆子每天无数次抬放,抬过九十年代、千禧年、2010、2020...抬到过那个最高处,光镇里就有五所学校,七个井口,每天澡堂子里挤满了不穿衣服的黑叔叔们,澡堂池子里水灰色像雨后轮胎印里的积水一样浑浊。
太阳即将下山,落日和煦。
我手扶方向盘看了一眼远去的绿皮火车,拉的是人不是煤,两旁玉米地郁郁葱葱,铁轨伸着懒腰指向远方。
这火车开去哪儿啊?
我问。
你瞅瞅车上的字儿有没,我这眼睛不行了。
姥姥说。
完。
他最应该恨判错他的法guan感激为他平反的人但他的性格是畏惧强权,只敢恨老汪,并且把恨意转移到下一代,目前看他女儿也完美继承了他的特点。
汪新似乎也有点受他师傅的感染。
老汪和儿子说我还没遭罪呢。
他心里很清楚老马必须要他也遭罪心里才能平衡,不得不说他真的很懂老马其实老汪还救过老妈的夫人,老汪的夫人临死前还嘱咐老马让这个事儿翻篇
白压根挑不起男主大梁,明显配角脸啊,演技也是刻意难评!
男女主没选好,尬。
陪我妈看了几集,全员演技麻麻,滤镜打得一点年代感没有,整体还透露着市井小民的尖酸刻薄,来来回回就那点鸡毛蒜皮的破事儿,难看死了
胡可竟然又演了白敬亭的丈母娘。。。
2024.02.25 前面几集看得我嘎嘎乐,越往后看就感觉越不对劲,虽然我知道在这种年代剧里,女性基本都是洗洗涮涮的角色,但还是感觉看着不得劲。给姚儿安排的结局我是不认可的,这不就是对她的惩罚吗,就因为她物质她爱钱她找了个有钱的老公,所以这个老公就必须把她带入深渊,然后把她原来看不上的男的安排一个成功人士的结局,还要把她的窘迫直接摆在这个男的眼前,恶意太大了吧,当时看牛大力一直缠着姚儿就感觉很不舒服了。剧里的大部分案件都是男的犯案,但每一个犯人背后,编剧都要给这男的找一个犯罪的理由,而且还都不是他们自愿的,他们都是有苦衷的……蒽……也有一个女罪犯,她背后的故事怎么不展开讲讲呢……总之整部剧看得人别扭,很容易就被带到男权/父权叙事里去了,毕竟这两个主角本质上就是父子关系…
男二女二好好磕,看了一眼南来北往,我真的蛮喜欢看年代剧的哈哈哈哈哈。第一次知道这个姐姐!感觉演技很好为了角色特意研究了台词声线,这个夹的我就很爱~~妈呀东北甜妹!!她吃大白兔之后看向汪新的那个眼神真的把我笑吐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力:喵喵喵?。。。。喂屎的结局,什么烂结局,姚儿就非得是这种结局???
哈哈主旋律被你们玩透了算是,算不上喜欢姚,但是美女落魄被发达了的舔狗带着小女朋友看到真的很ex
结局好low的剧情,出人头地的中年男找了个年轻貌美女孩然后遇到了以前看不上他的漂亮女人,她落魄、衰老,而我露出了同情、心疼,算了吧,往事不可追忆,呵呵,男人的意淫,男人的爽点,真是好匮乏的想象力啊。。
其实最后没必要把马魁写死的
央八黄金档 连着九点半到大唐狄公案一起看的 作为年代剧质量极其一般,打光混乱节奏差,毫无意义的情节拉时长,目前为止剧情毫无新意极为老套
进组了白敬亭已经进组了!!!!喜大普奔,可太期待了!!!!24年2月9日更新:我竟然和白白有同框!!!!我要哭死了!!!!!和白白的一天同事当的值了!!!!!24年2月25日:大结局了!马叔真的刀死我了!!!!所有人都回归,说我有事情都有交代!一整个大闭环!!!!这种感觉真的好棒!没想到从来都不看年代剧的我,get到了年代剧的好看!
这个女二的结局真的让人呕吐
姚的结局是牛大力最后的幻想
这编剧的每一步操作都很难理解
姚玉玲真的蛮可爱的,总是笑着,喜欢自己喜欢的人,爱漂亮,总是穿的亮亮堂堂的。只能说编剧太恨女了!牛大力这个追人的态度也真的好可怕,姚玉玲从头到尾没有点过头,牛大力就四处“我的女人”了,我的吗,恶心死了……
有缘再见,相逢言欢。
感受一下春山学男主的开年大戏
看姚玉玲结局就知道编剧是什么货色
男主这个蹩脚刻意的东北话...本东北人听了太难受了...还不如说普通话..两颗星给其他配角..
一口气看了三集,无水分,不愧是郑导的剧,嘎嘎好看,丁勇岱老师演技超级棒,白子也出乎意料了戏路真顶,年代剧古装剧都可以,小南北冲冲冲~~~~~~更新一下,女主父母线也很感人,大喜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