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版羞羞铁拳意思,身体互换这个题材比较老,但大美女和变态杀手互换少见。
一开始以为被钉到墙上那个是女主呢,长得不错。
真正女主这金发碧眼大美女怎么也不像校园欺凌的对象啊,欺负她的男男女女看上去可也不怎么坏但死的都老惨了,尤其他们老师生劈了。
小鲜肉和老男人车上热吻那太恶心了,确实想不明白男同。
做为爆米花电影打个不错分数吧,还行。
给这个电影打4星不是因为它有多好看多逻辑严密多剧情饱满多画面美丽,仅仅是因为它真的很搞笑啊!
哈哈哈哈哈!
全程的无厘头美式黑色幽默加不停爆血浆的暴力场面真是太合我心意了。
女主被换到杀人大叔的身体后的部分电影情节笑点太过密集,真的有让我笑到:比如那段女主的两个闺蜜打大叔,大叔后来说“打够了没?
”大叔上厕所对男性的性器官表示难以置信;最搞笑的莫过于gay蜜绑架了女主然后他妈妈回家了,gay蜜说“我是直男”,他妈妈来了句:“You are many things, but being straight are not one of them.”😂😂😂😂😂😂😂😂这部电影确实很商业,剧情也很格式化,blumhouse的恐怖喜剧不都这样吗?
先是开头杀一堆人或来一个鬼吓吓你们,然后中间开始一堆逗比围绕着中心神展开,最后再来几个反转。
这样的电影比如《忌日快乐》、《准备好了没》、《真心话大冒险》、《恐怖大妈》、《人类清除计划》、《梦幻岛》、《狩猎》等等等等。
这些搞笑恐怖片可能分都不算高,但是整体上来说黑色幽默的气氛真的很对我的胃口,安利安利!
提起Blumhouse(布伦屋),相信不少影迷都会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但如果盘点一下这家依附于环球影业旗下的公司所出品的诸多影片,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曾看过。
比如像奥斯卡热门电影《爆裂鼓手》《黑色党徒》都是由他们开发的。
《爆裂鼓手》
《黑色党徒》不过,该公司更多则是以出品中小成本恐怖片而出名。
前些年大热的《人类清除计划》《逃出绝命镇》《潜伏2》,或者近些年的黑马新贵如《忌日快乐》《升级》,乃至今年备受好评的《隐形人》等影片,均出自这家公司之手。
《人类清除计划》
《潜伏2》
《忌日快乐》
《隐形人》就知名度来说,也许Blumhouse尚不如同样深耕独立类型片的A24。
但比起A24更风格化、作者化的制作策略,Blumhouse则更多以创意取胜,其受众更加广泛,商业成绩也更亮眼。
由此常常被业界誉为好莱坞新晋的恐怖片专业户。
在前作《隐形人》获得惊艳成绩之后,北美的疫情却依然不容乐观;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影片引发了北美影迷的广泛热议。
如今,这股热度也已传到大洋彼岸的亚洲。
《砍人快乐》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推荐的热门新作《砍人快乐》,又译《互换身体》。
而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也继承了《隐形人》的精神。
该片的导演,则是此前凭借两部《忌日快乐》而备受好评的克里斯托弗·兰登,同时他也担任了编剧工作。
熟悉《忌日快乐》系列的观众都知道,这位导演非常擅长以某个聪明的高概念结合传统的恐怖片模式去创作一部看起来崭新的作品。
其前作的主要灵感便来自经典影片《土拨鼠之日》。
《忌日快乐》
《土拨鼠之日》而到这部新作《砍人快乐》,我们在另一个译名的提示下,自然可以直接看出影片的核心高概念,也就是“互换身体”。
即便这一概念在如今早已没有那么新鲜,但对于尚属新生代导演的克里斯托弗·兰登而言,他凭借着自己更年轻化的个人经验和对社会现状敏锐的观察,确实让这部影片达到了一个更加具备现实效力的层次。
影片开场,伴随着红色版本的环球影业片头和令人不安的音乐,以及醒目的血色涂鸦,导演便昭示了整部电影的基调。
我们进而了解到杀手将会在返校节期间展开他的杀戮行动。
不出意料,高大强悍的凶手戴着面具登场,并由此展开一系列骇人但又精彩的“杀戮表演”,毫不吝啬的血浆与逼真的杀人道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开场这一独立于主线之外的部分,是非常典型的“杀人魔类型片”拍法。
按现在的说法,这一恐怖片亚类型最早是由约翰·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开创先河,后来的比如《猛鬼街》《惊声尖叫》等系列也都是该类型的代表作。
《月光光心慌慌》这一类型带给我们的恐惧,主要来源于无辜受害者被凶手追杀时的无助与绝望;但在多年的发展中,往往最后都还是以受害者的存活作为一种胜利。
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场面无疑带有一些剥削意味,尤其当大肆的屠杀渐渐演变成小众趣味的时候,甚至许多观众的观看位置会从受害者倾斜至凶手。
而因为受害者常常以女性为主,许多镜头在强烈的男性凝视之下,更带有一种难言的复杂意味。
在如今这个倡导平权的时代,其实是比较不合适的。
因此,本片同样选择以一种经典模式再现的方式开启,既可以理解为致敬,也可以理解为预先安排下的批判与否定。
随后,影片以速写的方式介绍了女主角米莉的身份与背景:她身处一个男性缺席的家庭,有着略微怯懦而又沉默的性格,她默默地喜欢着一个男孩,她在学校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并伴随着随时遭遇欺凌的可能。
与此同时,影片还快速提及了两位主要人物:黑人女孩和同性恋男孩。
导演通过人物的台词和动作轻松地交代了他们的大致形象,并以打趣的方式契合了当下的流行——社交网络。
在完成充分的准备工作后,预先昭示的返校节到来了。
杀手主角“屠夫”在烟雾和传说故事的修饰下登场,而屠戮开始的标志是社交网络的消失(手机没电),暗示着这一时刻的返古。
继而,影片便以一个强硬的、带有奇幻色彩的设定引导人物开启主故事线,亦即从凶手和受害者主角意外互换身体开始。
影片分别展示了两人在互换身体后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整个部分拍得非常幽默。
两位演员的表演也成功表现出了交换后的反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几年大热的《你的名字》。
但身体的互换不仅局限于外在的形象与体征,更重要的是社会身份的互换。
屠夫不适应一个基本的家庭生活,无法自在地享受一个拥有丰盛早餐的清晨。
而米莉因为拥有了一具危险的身体,不再能安然地行走于社会空间中。
长久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她如今反倒成为恐惧化身,并在街头引发了一系列混乱。
这部分段落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视作一种隐喻的性转过程,也是两者分别适应转换为另一种性别的过程。
而米莉朋友最初的误认,不仅代表着对于罪犯的恐惧,同时也可以视作对于少数群体的恐惧。
而在解释过程中被共享的私人体验,则终于化解掉这一层隔膜,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本真联系的重要性,而非停留在表面的各种形象与身份。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两个人物实际上也拥有某些共性,他们似乎共享了各自的伤痛经验。
而凶手“屠夫”也以恐吓与极端暴力的方式向曾经欺压米莉的对象展开报复。
他们彼此以截然不同的做法达成了僵化的亲情关系的和解。
本片最具趣味性的部分在于,大量不带冒犯色彩的喜剧段落的引入。
除了最初的以人物动作制造出的反差笑料,诸多专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台词缔造的性别笑话也同样令人捧腹,以至让恐怖片本身不再显得那么沉重。
导演力图涉及的话题也相当丰富,除了此前在恐怖片中经常被谈论到的校园暴力问题和原生家庭问题外,对于女性主义以及LGBTQ元素的涉及更是此前鲜少能够得见的。
真正危险的不仅仅是那名绝对的杀人狂魔,更多还是来自我们身边,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对女性的“荡妇羞辱,等等;可见影片中充满了十足的人文关怀。
更为难得的是,在这部电影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剥削的意味。
虽然米莉是处于更主动的位置,但实际上她和“杀手”两个人是共同在完成寻找这个动作。
作为主角的米莉,明显拥有一个非常完整而且全面的成长线。
米莉和朋友在车里的一段对话,无疑点明了本片最终主题:成长。
是啊,“力量并不是按体型来算的,而是来自大脑,还有内心。
”所谓强大的力量,必然不是拥有凌驾一切的暴力,而是勇敢地面对一切,同时努力维护好基于生而为人的一切。
这份思考也在影片尾声的补充段落中得到了充分应验。
在结束身体交换之后,米莉终于敢直面自己,并拥有了坦然前行的勇气,由此完成了成长的最后一步。
与此同时,米莉也收获了属于她的“胜利的奖励“:更密切的友情、终于萌芽的爱情,以及互相理解的亲情。
尽管本片的革新大多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实质上依旧是套路化的恐怖片制式。
但在令人深陷迷茫的当下,这样一次有趣的尝试显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影片中那些丰富的小细节,也显露出导演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行之有效的想象力。
合理的人文关怀,足量的类型元素,愉快的观看体验,都让这部新作不容小觑。
尽管观众们的口碑褒贬不一,但至少在我看来,它是今年不能错过的一部类型电影。
作者| 德卡的羊;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片另一译名叫《砍人快乐》, 导演是小成本爆款电影《忌日快乐》克里斯托弗·兰登, 风格延续着他 ‘’青春校园惊悚片‘’ 的老套路,再度复刻了《十三号星期五》+《小姐好辣》的 MIX版。
他的惯用招数就是混搭, 以此出名的《忌日快乐》也是由《土拨鼠之日》+《惊声尖叫》合体。
1980年的《十三号 星期五》算是面具杀手血浆惊悚凶杀片的鼻祖,历时 40余年, 连拍了10几部; 再加上《小姐好辣》身体灵魂互换,男变女, 女变男,显然这两大载体也都早已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 所以整体混搭的观感只能说娱乐性很强, 但肯定不会很好看,7分中等偏上水平可以接受。
荒诞喜剧+校园惊悚就是该片的界定了, 这类电影需要谈逻辑吗? 不存在的。
谈剧情吗? 不合理的。
有深度吗?
没有的。
就是一部逗比的娱乐片, 适合在闲暇时间, 找找乐子放松心情的作品。
全程的无厘头幽默加不停爆血浆的暴力场面, 老梗新拍并不乏味, 还是能妥妥的一路顺畅看到剧终……喜欢《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惊声尖笑》《女男 变错身》 这类电影的观众肯定能接受此片。
因此, 本片入选为美国老牌杂志《名利场》2020年度十大佳片之一,也算合情合理。
观影过程中,脑海里就蹦出了《羞羞的铁拳》,都是喜剧外衣,不同的是,《羞羞的铁拳》是纯喜剧,而《砍人快乐》还掺杂了一丝惊悚、恐惧。
灵魂交换的题材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了,尤其是《你的名字》大火之后,各种各样的灵魂互换题材层出不穷。
《砍人快乐》也算是在众多魂穿题材中比较脱颖而出的题材:杀人不眨眼的杀人犯和胆小怯懦的女高中生灵魂互换。
不过既然是喜剧,要掺杂上犯罪、惊悚,就不得不出现一些降智画面:杀人犯不赶快趁换了身份以后换个地方开始自己新的“快乐生活”,而是抓着小镇的人不放;出现误会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报警;总是留时间给反派回机等等。
但整体上来说,新颖的题材加上还算符合逻辑的故事线,整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
血腥版羞羞铁拳意思,身体互换这个题材比较老,但大美女和变态杀手互换少见。
一开始以为被钉到墙上那个是女主呢,长得不错。
真正女主这金发碧眼大美女怎么也不像校园欺凌的对象啊,欺负她的男男女女看上去可也不怎么坏但死的都老惨了,尤其他们老师生劈了。
小鲜肉和老男人车上热吻那太恶心了,确实想不明白男同。
做为爆米花电影打个不错分数吧,还行。
2020美国恐怖喜剧片《砍人快乐》,全球累计票房1274万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6.4。
本片的导演是《忌日快乐》的导演,所以中文译名傍大牌弄了个《砍人快乐》。
这个傍大牌的中文片名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但看过令人失望,除了开篇的恐怖戏有些《惊声尖叫》的惊悚味道以外,转入正题后就进入了小成本R级片的流水线模式。
至于本片主打的互换身体,完全没有惊喜和亮点——互换身体、互换角色、互换身份这样的电影多如牛毛、早已见怪不怪,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后的扭捏作态的反串表演也早已没有新意,用异性身体来搞笑更是司空见惯,校园霸凌然后变身后反杀的剧情非常常见。
总之,本片的一切都似曾相似,像是一个常见电影套路的集合体。
本片作为恐怖喜剧片,我既没笑起来,也没怕起来,一直等到结局也没有等来什么反转。
看后品一品,没滋搭味,平淡无奇。
本片的暴力血腥尺度很大,没有情色裸露镜头,主要是开膛破腹之类的血腥镜头,不过看多了看惯了欧美B级血浆片,也就见怪不怪了,无非是各种各样的血浆四溢的花式死法。
没有剧情的有效配合,这种纯粹的视觉刺激提不起兴趣。
故事和《忌日快乐》有得一拼,毕竟小成本撬动大票房,这事儿太有可为。
话不多说,故事开篇节奏就很明快,“砍人”需要快乐,就得贡献各种“新奇”的死法,所以开篇的四个“死得”很快,各种血浆。
其中这个被网球拍搞死的,应该是死不瞑目吧。
人家都是男的爽完了走人被各种鄙视,这货的女友自己爽完了把这货给晾着了还要被女友鄙视,更为郁闷的是,当还在纠结小头的问题的时候,大头被人给爆了。
然后故事的女主出场。
首先是背景介绍,因为自己父亲的突然去世,母亲只能酗酒度日,小小年纪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在学校除了两个铁杆“闺蜜”外,还得承受校园霸凌。
这个日子真心不好过。
没想到更糟糕的还在后头,怎么就死不死的被“杀手”盯上了呢?
故事的所有笑点,被这位“高大魁梧”的杀手承包了。
杀手也没想到,杀个人把自己给折进去了。
男女互换的桥段,早在“大雄和静香”的时代,就有过详细的描述。
杀手对自己的“凶”也就摸摸了事,而女主对自己的“身体”,却是大有兴趣,好好折腾了一番。
从故事开始的路人甲没爽完被女友嘲讽,到女孩对杀手的身体“大肆玩弄”,故事的女权主义还很严重啊。
故事主打恐怖、血浆和搞笑。
但一点也不妨碍在插科打诨之间来点鸡汤。
故事中女孩暗恋的对象,不仅贡献了神反转的关键助攻,还是一位灌鸡汤的好手。
不过,说得也对啊。
一个人的强大,并不表现在身体的强壮,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电影名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砍人快乐,这是继 克里斯托弗·兰登 忌日快乐又一恐怖力作,虽然一些镜头颜色,调调很像前作但是这部电影依然有很高的可看性,下面就为大家解析一下这部电影。
一群作死的青年在聚会两对儿情侣在别墅一边喝酒一边讲述着新鲜事,他们在讨论连环杀手,小壮提议和小红去下面拿瓶酒,小花和小强则是在外面互啃,小壮和小红看到、小花的爸爸的收藏品(重要点)
然后在小壮和小红在地窖的时候被{附下图}
一杀
双杀小花和小强在寻欢做x,后来小花竟然觉得小强太久了然后转头走了,就
欲求不满
三杀
四杀在完成收割以后,杀人狂选择带走一件特别帅气的匕首 (附图)
女主一家三口姐姐是警察,女主是个女屌丝,妈妈是卖衣服的商场售货员,看似其乐融融但是女主却有点懦弱,似乎口碑也不太好,可能是平时太訥了,她有三个好朋友,小黑和小基
在学校被霸凌
三人组我个人感觉是因为他们三个都是边缘人物才会走到一块儿的,黑人妹子,一个基佬,还有一个焖壶。
不太待见她的老师晚上的时候有一场运动会,女主焖壶扮演的是海狸,等活动结束了 只剩下焖壶一个人在等着妈妈来接她,而妈妈却睡着了,然后就。。。
屠夫来了
开启条件 月亮被盖住
女主这就会死吗?
不不不 ,在刀子捅到女主身上的时候,大高个也流血了,结果女主姐姐警察女士赶到救了她一命
互换身体后的大高个
互换身体后的焖壶
完了完了,姐姐不会死吧, 不会 当然不会。
大高个叫 昆丁。
谢默 从阿文代尔疗养院出逃,该疗养院是最高安全级别的的关押精神病罪犯的监狱,谢默被当地人称为屠夫,1992年他杀了他的母亲,并无耻的把母亲的头颅放到了冰雪皇后后面(个人认为他是个gay,很大程度是母亲影响的,从他那个乞丐朋友说可以帮他k可以体现)
身份转换的他变成了万人迷,后来把欺凌她的女孩给 活活冻死了
焖壶通过一段舞蹈和兴趣爱好来证明了自己三人组重新组成
罪魁祸首,这个古匕首 ,据说献祭失败就会互换身体,然后24小时就会永久更换,时间不多了。
他需要去警局拿匕首杀大高个才能换回来,
血肉模糊自动和谐了,欺负他的老师被kill了然后然后焖壶和大高个见面了,换身的大高个叫了警察来追击焖壶,然后焖壶三人组逃了出来,他们寻思着给大高个换个衣服。
被全城通缉了的焖壶
抓到了大高个焖壶的暗恋对象骚男被一首情诗来证明了自己的身份,自此就成了四人小队。
焖壶提议去警局拿匕首,然后小基看着高个,毕竟这是小基家,小基的母亲出去了下周才回来,可是万万没想到,小基的母亲提前回来了,自后高个被放走了,焖壶任务失败匕首让高个抢走了,并且关了她姐姐。
逃出去之后的高个又去杀人了
图谋不轨的痞子三人
一杀
酒瓶割喉 双杀
三杀被赶来的焖壶三人组控制住了并成功换身了。
而大高个也被来到的警察击倒送回精神病院,可是在半路大高个神奇复活了来焖壶家准备大开杀戒,结果被反杀(提醒我们蛋蛋是男人克星),焖壶踢了高个蛋蛋然后反杀了他。
这个导演对于此类青春惊悚喜剧已经很熟悉了。
节奏感和血腥度非常不错,这次反差萌的设计以及大叔小鲜肉的基情戏份确实增加了满满的看点,新奇之作。
堪称轻松解压必备之选。
《你的名字》和《惊声尖叫》相结合,节奏和惊悚成分充分结合给观众良好的观影体验,这是2020年喜剧惊悚电影上乘之作。
必火!!!!!
嘿嘿
以下是【喜剧电影院】推介的第128部喜剧电影。
如果没有前作《忌日快乐》1、2的好评打底,导演克里斯托弗·兰登的新作《砍人快乐》将会湮没在众多上映的新片中。
毫不夸张地说,本片作为恐怖喜剧,彰显了这个喜剧类型应有的各种范式,包括喜剧的节奏、选角的标准、“恐怖”与“喜剧”的比例、主要人物的设置、次要人物的设置等。
假如这是一部纯粹的恐怖片,还是同一个少女和屠夫身体交换的故事,全片会被惊悚的气氛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血腥场面升级,观众被迫看到更多残暴的死法以及展现制造这种死法的手段。
假如这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还是同一个身体交换的故事,那么屠夫的设定就会变成一个经典的“笨贼”形象,每次试图杀死他人的时候,总因为武器使用不当而误伤自己,对方却毫发无损。
喜剧的底子,加入恐怖的元素,好在这是一次成功的组接,达到了1+1>2的效果。
《砍人快乐》确实更适合处理成恐怖喜剧,因为处理成单纯的恐怖片会显得空洞乏味,处理成单纯的喜剧片会显得过于低智。
而本片的节奏也是恰到好处,紧张、惊吓、恶心、刺激归入恐怖戏份,搞笑、轻松、谐趣、有爱归入喜剧戏份。
两种鲜明的场景总能配合着剧情发展、人物关系线路交替出现。
上一场让观众吓个半死,下一场又会给观众轻松愉快的空档来平复情绪,紧接着又继续屏住呼吸、心跳加速,然后又迎来有趣的缓和,就这样循环往复至结束。
其中一场非常有爱的戏印象深刻,让人不禁发出“双向暗恋真是太美好了”的感叹。
首先要从本片男主屠夫的选角说起,饰演这个主要人物的演员名叫文斯·沃恩,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喜剧明星。
看过他的众多代表作,包括《婚礼傲客》《分手男女》《实习大叔》《新邻里联防》等,之前并没有觉得他的演技有多么地出众,直到看了以下这场戏,感叹也只有他能成就这个人物。
少女米莉与屠夫交换身体之前,一直暗恋男同学伯克,还曾经偷偷往伯克的储物柜塞过匿名情书。
这一天晚上,伯克和已经变成屠夫模样的米莉并排坐在车后座。
当伯克说出,“那会其实我有点希望是你写给我的”,作为观众看到的画面是,一个大块头中年男人和一个小块头中学男生开始互诉衷肠,彼此表白的情节。
有趣的地方就在于,虽然看到的是一个满脸横肉、胡子丛生的大汉形象,但是丝毫不觉得违和或者恶心,文斯·沃恩当下表现出的扭捏、娇羞、欣喜自抑的动作、神态、表情,不输真实少女半分。
而最搞笑场面奖还是要颁给女主的“基蜜”约书亚,也得益于这个次要人物本来的设定,以及演员呈现出来的效果就非常可爱。
约书亚被安排留在自己的家里看守已经交换身体的屠夫,没错,他现在看起来是米莉的样子,但是约书亚的妈妈并不知情。
于是提早回家的妈妈质问约书亚为什么捆绑着米莉,约书亚只能现编借口,说他俩在玩“角色扮演”,妈妈半个字都不信,因为在西方语境中,这是一种“成人游戏”。
于是,约书亚继续编,诚恳地说道“妈,我没准备好之前是不想告诉你的,但是……我是直男”。
随机被堵住嘴巴的屠夫看了约书亚一眼,轻蔑地笑了出声,然后妈妈以非常坚定的眼神直视他,并说道,“约书亚,你怎么都不可能是直男”。
以上是【喜剧电影院】推介的第128部喜剧电影,关注我们=关注喜剧电影,下期再见。
作者:令希丰
好一般好一般好一般
这种喜剧+惊悚元素的类型片,如果前者没有做好,那基本就是一部失败品。
这就是stab 嘛,喜剧类的连环杀手片中的杀手确实该有这身型才能说服观众为啥他战斗力这么强。现在这类片都要标配一个反转结局了,而这部片的反转是硬凹的,凭啥杀手就满血复活了?
前面就是美国高中生电影桥段嘛,几乎都能猜出来那些橄榄球猛男,深柜,mean girl,bff的人设定位。不过还好不影响观感。能把惊悚拍成超杀女高中历险一样的童话故事,顺便带点女性赋权的内里,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大量桥段致敬了闪灵之流的恐怖片,甚至还能从构图中看到点希区柯克的影子,蛮惊喜的。大爽片嘛,能看得开心还是不错的
所以运动男孩号称从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女主,那女主被人欺负的时候他在哪儿。站出来帮她一比难道不比去亲吻一个中年男子简单吗。。。全片最大的疑问。
很一般,杀人狂设定有点类似Halloween里的面具杀人狂,但到最后也没解释这个杀人狂怎么来的,那把有黑魔法的刀到底怎么回事也没说。太多bug了,没头没尾的电影。
又是俗套的变身游戏,既不够血腥可怖,也不够欢乐
大哥化妆水平和衣品都挺不错,比女主强(不是
血腥满屏,轻松愉快,除了连环杀手跟换身的老梗,还涉及了校园霸凌;刺激程度一般,毫无惊喜,设定交代不详,看来又是打算拍个续集
在如今“换体梗”早就被全世界用烂的前提下,还做得那么没有新意,也是挺难得的。
虽然努力用新瓶装旧酒,但还是比较老套。基本就是《十三号线星期五》和《小姐好辣》的融合体。新鲜度比《忌日快乐》大打折扣,血腥程度也比较收敛,整体比较一般 。
逻辑有点牵强,令人想不通这个故事是否合理。
可以!好爱!那个Booker真的如我所愿和杀人魔亲嘴了!!(好像没有亲上,被Miller用手挡住了),杀杀杀,好好看
期待太高,导致有点失望,太套路了,文斯沃恩真的蛮搞笑的
这个导演的作品始终非常轻松,娱乐性很好。这部也是结构了不少恐怖片,而且卖了很多梗
可能是到了0202年了吧,什么东西都可以互换身体了惹。Anyway,影片的英文名“Freaky”不知道是不是致敬了1979年的“互换身体”神片《疯狂星期五》。只不过这次可不是母女,而是好人和杀人凶手。青年演员凯瑟琳·纽顿表现亮眼,“杀手”文斯·沃恩可可爱爱。
一星给男主演技。//2021上影节。
Blumhouse的小妞恐怖片马不停蹄地拍,熟知套路的我们连滚带爬地逃
小伙伴好给力
这种片调子就是喜剧>恐怖,所以重点更集中在笑点,而这片没有《忌日快乐》那麽搞,套路基本好猜,不过以近年来的恐怖片环境,真的不能要求过高……6.75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