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初现时的最后阴影
Last Shadow at First Light,破晓时分的最后残影,曙光残影,ラスト・シャドー・アット・ファースト・ライト(日)
导演:妮可·美岛莉·伍德福德
主演:白田迪巴耶,永濑正敏,筒井真理子,俞宏荣
类型:电影地区:新加坡,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洛文尼亚语言:日语,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3
简介:16岁的少女艾美(白田迪巴耶 饰)总是在做奇怪的梦,不堪其扰的她决定启程从新加坡前往日本,寻找她失踪的母亲(筒井真理子 饰)。在东京,她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舅舅(永濑正敏 饰),一位愤世嫉俗的出租车司机。舅舅性格孤僻乖戾,不情愿地担任起照顾艾美的角色,陪伴艾美返回被阴霾笼罩的故乡。这条光怪陆离之路亦布满了母亲一步步走..详细 >
16min,不是烂东西,但也不是我有劲儿看的东西。
前面部分还是太冗长了,虎头蛇尾的,前面那么长都在铺垫,最后却将对母亲的情感处理得那么轻薄,而且直接扩大化来升华了。新海诚拍两小时311的故事能接受,但是一个在新加坡的导演,将共情日本祖母在二战原子弹下的创伤,移情到311上,确实是太遥远了,功力不够讲不好这个故事。
母女题材死亡主题我很期待,呈现的结果差强人意。有阿彼察邦的影子但是很难进入情境,强打精神,连连哈欠。剪辑和内容的取舍,镜头语言的分寸,都需要再打磨。2023平遥电影节No. 5
被创
好睡
2.5/5
异国寻母,主角是舅舅……
一颗星是给筒井真理子的
感觉我一直在嘴硬说是无聊的公路片,是《铃芽户缔》、其实刚开场Tapes的播放和Ami的独白就让我流泪了。我感觉也许是我跟导演一样对母女情感的想法很复杂,相当别扭。我总不愿意承认那些本该有的、我独有的心绪。看之前没想到本片以日语为主,加上影后制作人分享背景、制作历程时,作为日专生突然又能感知到除了自身复杂情感之外的,另一种对自然对生命,对不同文化的感受。这一场让我彻底感受到映后AS的最大好处和意义。
舅舅像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钱德勒,女主像菊次郎的夏天里正男的抑郁系I人翻版,除此之外还带有东亚特有的人与鬼魂的联系,金黄色的游动线条像游荡在这片灾后之地的集体记忆化作的蛇,也像徘徊在人类身边带来宁静和痛苦的海浪,不断游荡、冲刷,这个喻体的选择也是我整部影片最喜欢的一点,仿佛将痛苦、情绪与鬼魂一同有形化,带来一种神秘的、无法言说、孤独的痛苦。但目前影片最后这个喻体被化解的过程背后的逻辑我并不是很能get到。
死亡搁浅311ver.
面对群体性创伤的讨论,没法共情,小男孩的出现与消失也莫名其妙。别人都是线条,就小男孩具象了是吧。女主和舅舅的互相和解、理解的点在哪里也没看出来。
学生作业水平,对女主妈妈心理创伤的表现完全不到位(灾后创伤其实是个很值得深挖的议题),导致整个片子看起来略显矫情。
女孩儿去寻找逝去的母亲的痕迹,到日本以后的画面都挺美的,讲的道理也很治愈,只要不忘记逝去的人他们就还活着。可是真的很无聊,女孩儿演的太木了。
自然灾害对人伤害真大,久远得,无法遗忘,只能铭记
真的受不了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片子了。
#7th PYIFF#
不太行,还是在说311后遗症和寻根。
这世上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你,你都不算彻底死亡。(总的来说,挺细腻的一部影片。)
些许好看,很多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