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饰演的赵厂长从一个部队连长变成一名钢铁工人,本片整条线基本围绕于此。
中间的历史背景较多,有抗日战争,解放东北,与特务周旋,朝鲜战争,当然还有男女主的爱情线。
林永健是里面最喜欢的演员,他使这部主旋律电影变得不枯燥,一些细节还相对好看。
电影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除了 刘烨,林永健和韩雪外,其他演员的形象比较单薄,属于过后就记不起来那种。
编剧想表达的内容过多,使得整个故事显得有些赶。
今天下午观看了电影《钢铁意志》,生动感人,工业题材能拍出令人激情澎湃的影片出乎意外。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令人奋发向上,斗志昂扬的火红年代。
主演刘烨、韩雪.、林永健、张国强、吴军,表演真实生动,烟火气浓,偶尔还穿插一些幽默风趣。
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尽管只是从父辈或书本与宣传上知道建国后百废待兴,大炼钢铁,看了影片方知炼钢的艰辛与不易,对于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军亊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是英雄与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浇铸了民族钢铁工业。
影片虽无什么豪言壮语,但为了占领新高地,找图纸,抓特务,抗美援朝,炼钢高炉技术攻坚,工人阶级的楷模孟泰、王崇伦这些先徫,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这威武雄壮的歌声后,泪水滑落面庞,旁边座位的大爷低声抽泣,这是感同身受,心灵的呼唤,毛主席领导的工人阶级光辉形象,又重登了银幕舞台,解放军不仅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依然能创造奇迹,凭着钢铁意志完成了常人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这满满的正能量,值得大家走入影院,回忆那高歌猛进的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勇毅携手向未来!
[合十][合十][合十]
《钢铁意志》是一部很催人泪下的电影,情节紧凑,战争场面震撼人心,复习了新中国钢铁工业历史,特别值得推荐去电影院观看。
倾听历史的声音,心中感慨万分,电影展现解放战争时期国家一穷二白,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爬起来,在一片废墟中建设鞍钢,建的是钢铁,靠的是人民群众钢铁意志夜以继日的奋斗,有了钢铁就有了枪炮国防事业,保卫国家主权和平的生活再也不受欺负,感谢《钢铁意志》还原历史,现在的生活来源于革命前辈的付出,珍惜今天的生活,一代代传承这种钢铁意志。
看到一半走了,实在看不下去。
首先没有什么剧情,特别无聊。
然后就是一会来个煽情音乐,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又哭了。
老套得煽情路子,没有故事感就硬套。
刘烨的演技也是太刻意了,没有松弛感。
已经猜到结局的电影,没有意志的感觉,只有降智的剧情。
其他的我们都是追梦人,可以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们都是追梦人,可以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们都是追梦人,可以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国庆前夕在单位工会的组织下参加了电影《钢铁意志》的观影活动。
结果电影刚开场才十分钟,我就受不了屏幕上的内容,已经在看着手机上的《鞍钢厂志》地铁老人手机脸了.jpg要拍主旋律电影,鞍钢确实是个很好的题材。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
它从被新政权接收、逐渐恢复、发展壮大的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成就。
如果要一一详述这些成就,不拍一两季纪录片大概是不够的。
因此摄制组在本片中选用了大量没有具体原型的“代表人物”推进情节发展。
赵铁池(鞍钢厂长转业前居然只是个连长,这其实也是个槽点)、程时勋代表李大璋、郝希英等一批因为有根据地时期小工业管理经验,被委任的新鞍钢管理层;孙雪飞(韩雪)和那几个救出来的知识分子代表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阶层(韩雪的定位总觉得有点尴尬,一会是扫盲教师,一会是工程师,一会汇报工作时又感觉是厂长秘书-_-||);孟泰、王崇伦则代表的工人阶层(这俩人倒是真的有历史原型,也有一定戏份)。
图 1 历史上的新鞍钢开工前合影。
电影里鞍钢正式投产布景则只挂了朱毛画像,这点倒可以理解化用人物的做法,一方面甩掉了大量的背景负担,有力浓缩了剧情,另一方面却也让人物脸谱化和情节简单化起来。
主角军人出身?
那就照着李云龙一比一描呗,演成一个蛮干硬上,动不动拍桌子发火的大老粗一点没错,还能让配角发挥些余热。
什么?
身边的配角也是军人,也想在钢厂工作?
不行,这样人物形象就撞车了,还是安排你开幕领便当吧(笑),不行就帮你找个转世灵童,啊不,是安排后辈继承你遗志的桥段。
这戏居然还有女主?
那就再设计一条钢铁直男不配谈恋爱的感情线,凑出些笑点。
钢厂开工没有配件?
那就立刻安排老工人拖家带口献零件的情节,就凸显一个鱼水情深。
好了,剧情跨度太长,实在连不上来了?
这不是还有女主在么,演完你那场戏别忙着发微博,快来念旁白救场……于是整部电影在情节上就用一段段违和感的旁白,将各种烂俗的桥段黏合而成,观看体验极为不适。
我觉得有句话可以成为主旋律电影的评价尺度:“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是故事里的普通人,火焰则是故事中的主线或某项伟大事业。
有时候火焰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形态变化,也并不精彩。
就好像《钢铁意志》这部片子里摄制组极力想拍的“鞍钢”其实是在本溪钢铁厂取景的。
舍得掏出四五十块钱看电影的城市中产,肯定也早在电视上见惯了“大国工匠”、“大国奇观”,不想在电影院里再温故一遍剧场版。
图 2 图为武装护厂的工人这时将镜头对准“众人”乃至“个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鞍钢确实是有相应素材的。
它既是新中国工业成就的集大成者,更是工业管理经验的先行探索者。
在这方面,《史林》有篇文章《初掌大工厂:中共对鞍钢的接管与早期复产》写得很不错。
文章提到,面对恢复生产后面临着缺机器、缺资本、缺专家,缺干部的局面,以至于陈云曾称在鞍钢中只有政治厂长而无技术厂长。
对此,鞍钢乃至以上的东北局花了极大的心思克服困难,对知识分子、工人阶级以及工厂干部的管理都对症下药。
确保革命传统的韧性与建设之间的张力不被破坏。
到了1952年,不仅残存在鞍钢的设备全部恢复生产,工厂员工总数也达到了6.76万人之多,遑论之后的《鞍钢宪法》。
在这点上,电影虽然给了劳模工人、知识分子不少镜头,但显然还不够。
因为这些情节基本是服务于“火焰”的主题,讲了人们怎么做,却没有介绍为什么。
图 3 图为工作中的孟泰比如说由真实故事改编的,孟泰杀猪给知识分子补充营养的情节。
剧中孟泰在解释自己的做法时,只用为了服务整个炼钢的大局之类的说法一笔带过。
但这合理吗?
在历史上的孟泰看来合理,因为旧社会不名一文的他通过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在新社会备受尊重。
不仅成了厂里的业务骨干,还是全国劳模,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
于是产生了工厂命运与他休戚相关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正反馈”体系,杀猪扶助别人渡过难关也算顺理成章。
在屏幕面前的观众看来却不合理,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孟泰不顾妻女苦苦恳求杀猪,之后又把猪肉拱手相送本来地位就高他一头的专家饭碗里,自己只能吃一点残羹冷炙。
这样的故事显然不能让挑剔的观众信服。
明天要上班,就写这么多吧
纯靠林永健老师的演技和刘烨同志的颜值支撑看完了整部片子,女主角尬出天际,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是一个槽点。
片子情节散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刘烨去演一位战斗英雄,起码做到了粗糙,沧桑感还算真实,镜头怼在女主脸上就真的跳戏了,疲惫苍白,外表加上演技,整个角色都是苍白的,多余且没有灵魂,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投身百废待兴祖国建设的女子不该被如此演绎。
刘烨身上其实有同龄男星稀缺的孩子气,他的天真和忧郁是可以完美兼容的,一个多小时的电影,给他安排了太多的冲动、聒噪的情节,其实他只抽烟皱着眉头不说话就很有气场,导演大概急于将他塑造成一个“大老粗”形象,可是能带兵打仗、能恢复生产的一位英雄,不可能只是一个字面意义上的“大老粗”,结果一直到电影结束也鲜有情节去丰满角色,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让观众记住的。
战友情、家国情、爱情所有的感情都变成一笔带过,题材很新,但剧本和台词没能让人物立住。
可惜题材、布景和演员(女主角除外)了
钢铁意志 (2022)暂无评分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历史 / 宁海强 / 刘烨 韩雪
#电影钢铁意志#影片真实描写了第一代鞍钢人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影片表述的情感细腻,细节真实,让我了解到老一辈钢铁般的意志,更加体会到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真正意义。
时代变迁,转瞬即逝,钢铁般的意志,需要我们继承。
忆苦思甜,需要我们铭记,人性的光辉永存,加油努力,发扬钢铁精神。
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主旋律影片,刘烨演技一如既往卓越!
片中赵铁池探病那段真是钢铁直男之典范,(片中笑点最集中的片段)但播映后采访中他说他是直男但不钢铁,细腻还有点浪漫。
我们需要这样一些展现历史、歌颂人民的影片。
希望透过光影的诠释,让年青一代、让更多人去了解、感动和铭记。
电影《钢铁意志》,生动感人,工业题材能拍出令人激情澎湃的影片出乎意外。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令人奋发向上,斗志昂扬的火红年代。
主演刘烨、韩雪等表演真实生动,烟火气浓,看了影片方知炼钢的艰辛与不易,对于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军亊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是英雄与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浇铸了民族钢铁工业。
接受新任务的英雄为了炼钢占领新高地,找图纸,抓特务,抗美援朝,高炉技术攻坚,工人阶级的楷模孟泰、王崇伦这些先徫,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这威武雄壮的歌声后,泪水滑落面庞,旁边座位的大爷低声抽泣,这是感同身受,心灵的呼唤,毛主席领导的工人阶级光辉形象,又重登了银幕舞台,解放军不仅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依然能创造奇迹,凭着钢铁意志完成了常人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这满满的正能量,值得大家走入影院,回忆那高歌猛进的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勇毅携手向未来!
[合十][合十][合十]
#电影钢铁意志# 电影开始,就向大家介绍了主人公,“战斗英雄”赵铁池,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个在战场上的英雄,临危受命,要到百废待兴的鞍山,投身到鞍钢厂区,执行这样一项特殊且艰难的任务,工作初期,设备的简陋,资源的匮乏,人才的缺少,种种集中在一起,重铸鞍钢似乎都是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铁池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心中的信仰,打击了反动派的阴谋,克服了工业技术上的难关,折服了一群“目中无人”的专家,把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成了。
再到后期提到的抗美援朝战役,在送战友登上火车时,我想赵铁池内心也是极度挣扎的,那时的他也希望自己是一名在一线作战的战士,而不是在二线工作的工人。
直到孟泰大叔带回了前线的战况,从那时起,我想他的心态才是真正转变的开始,鞍钢的成败也同样影响着战场的成败,克服鞍钢的技术难题也就是为这个国家做出伟大的贡献。
电影中的配角渲染的也恰到好处,平淡的描绘孙雪飞,虽然两人关系在情节中凸显并不热烈,但是漫漫的感情更能凸显难能可贵的情。
最后的最后,祝贺妻子回到鞍山,带来了一位叫雷锋的青年加入鞍钢,真是点睛之笔,我能想到的只有“传承”二字,正是因为一代一代的传承,才能铸成我们强大的祖国。
1948年,东北,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
危机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
高炉已成铁坨,厂区如同废墟,专家一致看衰,特务暗中观察,前线战况吃紧,时间日益迫近……看了简介,我其实还是挺期待的,但是真的看的很无语,我知道艺术创作要高于生活。
但是不能脱离生活吧,导的并不好。
我看的都快睡着了,哎……
这明星 这阵容 本来可以拍个好电影来着 可惜了……
太好看了!看完一遍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血液犹如钢水达到1450℃般火热。身为钢铁人,我骄傲~我自豪。~鞍钢万岁!
还是在我老家拍的 这剧情 6
#BJIFF2023 大学生电影节 我们钢铁工人有力量。飞机副油箱拉杆那段,让我想起了电视剧《逐梦蓝天》的相同情节。中国基础工业能力的腾飞正是靠着我们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和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得来的。课本上的一个名字,一句话,背后往往是几代人的努力。铭记历史,才能创造未来。
教科书级别的视频,充满了时代特征。
新梦 年代感还行,但情节有些散有些跳跃,朱老板那里一惊一乍反而出戏。
有钱拍这样的尬烂狗血烂片,不如把钱发给实实在在的工人阶级老百姓!
1💩
最后的彩蛋挺感人的,那个回眸和报出自己的名字……
这个年代了居然还有这么差的电影,通篇喊口号,脸谱化,五分钟就知道特务是谁,破案也极其简单,浪费时间,粗制滥造的产品,可惜了好演员
节奏很赶,也有一些细节,平铺直叙,重心不明显,像是故事片和纪录片的综合体。
体制内的主旋律导演还是太安逸了,这样的作品在年度导演大会上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哭了好几气儿 记住了一句话,刚子说过,认准了一个人,就要跟他一直走下去。
新中国的钢铁战士,他们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群人。他们有着百折不挠的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志和团结一致的决心。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未来,毅然决然投身于抗战事业,舍小家为大家,在保家卫国上贡献着各自的星星之火,终究形成新中国的燎原之势。全片没有一处刻意煽情,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向前辈们致敬!
@@(2022-09-30)钢铁意志(Steel Will)(鞍钢的故事,从占领到恢复生产,再到铸造金属国徽。有牺牲,有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有奉献,有敌特破坏。中规中矩。题材不错,但故事本身不怎么好看。片尾雷锋出场。)
其实演得挺卖力,甚至有些罐子的技术细节在里面,但看完很久以后脑子里只剩下任意场合免麦克风演讲的洪亮嗓音
看预告片就不想去看的电影…
那个年代人人都是士兵,人人都在冲锋!
真是一部钢铁直男的电影啊,倒不止是说角色,而是电影本身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你知道它没有什么坏心思,却不会好好说话,并且自己还特满意。
“鞍钢厂长爱情故事”。真的有特别多剧情很烂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