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别想看电影,找到了名字很熟悉,却没看过的宿醉。
-故事以一个婚礼的准备开始,美国喜剧喜欢的故事背景。
新郎道格失踪,朋友打来电话。
故事开始倒叙。
两天前,新郎邀请小舅子去拉斯维加斯共度单身汉之夜,很不靠谱的行为举止,当时并没有觉得这个角色多么重要。
菲尔把收来的学生的费用加入到拉斯维加斯的经费中。
西德骗过女友,应付了她的唠叨。
四人来到凯撒酒店,入住总统套房。
艾伦一路都在看赌场攻略。
四人换装,来到楼顶,喝下艾伦递过来的酒。
醒来时已是第二天,房间里面有鸡、老虎、小孩,乱七八糟,道格失踪,西蒙掉了一颗牙齿,众人记忆全无,并且车子变成了警车。
三人寻道格,发现了赌场、医院的线索,去医院从医生那打听到教堂与婚礼。
到了教堂,得知前晚荒谬的一夜,西蒙与小孩的母亲脱衣舞女郎结婚,出了教堂被拿枪追杀,逃过一劫。
到得脱衣舞女郎处,西蒙发现想像女友求婚的戒指戴在她手上,三人被警察逮捕。
警局的故事很有亮点,因为偷警车被抓,抓住警方不想声张的弱点,与警方交换条件,但是三人必须得配合警察来给孩子做电击实验。
呵呵,跟艾伦很像的小胖子,亮点。
出来警局,拿回来道格珍视的奔驰,意外地在车子后备箱发现了赤裸的周,亚洲人,激动地跳出来将三人打倒在地。
艾伦招出来,在屋顶给大家喝了迷奸药,西蒙异常气氛,菲儿解释好歹知道是不是别有用心的坏人下的药。
抱着道格可能回到酒店休息的希冀,三人回去,意外地发现了拳王,才知道是自己几个人喝醉了酒大胆地将拳王的老虎偷回来,让几个人将老虎运回家,条件是给他们看监控。
用迷奸药来对付老虎,盖上被子推出酒店,岂料在路上老虎醒来,吓坏了众人。
只得推着车子走了一公里将老虎送回给拳王。
监控中,几人的荒诞行径让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起码得知了道格还安全。
回家的路上,艾伦感慨着车子遭到了破坏,菲儿说只是内饰,有朋友会弄,话音刚落,被一辆车撞得毁了外观,呵呵,又一亮点。
之前的周回来寻仇了,说抓到了道格,但是自己被偷的八万块必须交出来。
三人又回到酒店找八万块,未果,艾伦发现了自己之前看的赌场攻略。
打扮一番,喊上西蒙老婆,去赌场筹钱。
此时才发现,原来艾伦是一天才,算牌屡战屡胜。
经验颇丰的西蒙老婆意识到自己一伙人被盯上了,倒地装病,等他们起来的时候艾伦和菲儿已溜之大吉。
筹到钱了,去到约定地点,才发现此道格非彼道格,但是提到了迷奸药的信息的时候让西蒙恍然大悟,记起来床垫扔在雕塑上面以及以前夏令营的事情,想到可能是大家恶作剧把道格留在楼顶。
找到了道格,西蒙与老婆话别,才发现已生情愫,二人话别,西蒙定下下周约会。
匆忙赶会婚礼,道格对老婆承诺,菲儿一家团聚,西蒙终于意识到自己在感情中的地位,分手了。
最后,艾伦找到了相机,片尾是那些疯狂的失忆的记录。
---估计中国人是不会到这部片子有太多好感的。
因为里面丑化了中国人,借周那一形象。
骗子,绑匪,娘娘腔。
这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么。
殊不知,二十个中国男人里面也找不出这样的一个伪娘吧,中国男人都是阳刚、讲义气、正直的。
再一个就是丑化了美国警察。
警局那一段,突出了警察的虚伪、弄权。
这样的片子,在中国是没法走上银幕的吧。
另一个就是裸露很多,艾伦,周,以及片尾。
这几点不是我所能接受的,也是美国大片的一些重要元素吧。
另外,电梯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亮点,三次吧。
四人去楼顶,三人抱小孩、带着老虎。
这几次电梯都体现了一部分美国的生活与文化。
---写完了剧情回忆,才意识到,整个故事是很连贯的,每个小片段之间是一环扣一环,过渡自然。
主要是寻找道格,把他带到婚礼上,这是故事的线索,但是故事集中在菲儿、艾伦、西蒙三个人身上。
冷静、理智、寻求生活中刺激的菲儿。
变故屡生,每次艾伦消极、西蒙抱怨时,总是菲儿鼓励他们,让大家相信道格还活着。
不靠谱但是很有爱心、聪明的艾伦。
生活中的艾伦,大家认为是有一点不正常的,但是当他抱着孩子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小胖子好有爱啊。
艾伦误把迷奸药当摇头丸给大家吃了,引出了一连串的事情,最后艾伦带领大家赢回来八万块,这一刻的小胖子是万能迷人的。
墨守成规、陷入错误的感情的西蒙。
不停地骗女友说去葡萄酒庄园,即使在被人拿枪指着的时候也说是拖拉机堵在路上了,入住酒店吃喝各种,怕被查账。
最后,西蒙意识到这不是爱,这是束缚。
爱情中的男人应该是想干什么而没有太多顾忌的。
这次旅途,收获最大的大概是西蒙吧,从过往的生活和感情中逃出来了。
几个人不遗余力地寻早道格,让他按时赶到婚礼现场,为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道格对自己的新娘,菲儿对自己的老婆孩子,西蒙对艳遇中的脱衣舞娘,让我看到了爱,看到了责任。
从未想过,跟好友,可以有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体验。
喜欢刺激、好玩,没有真爱过的我,大抵无法真正体会到这样的生活,这样的责任,这样的爱的吧。
至少,我知道了,以后,爱不是相互束缚,是发自内心的责任。
婚姻,应该是自己真正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当做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按部就班地完成。
朋友,是拿来共同经历生活共同扶持的,而不是相互讨好取悦。
婚礼之前的单身派对,大多是极尽荒唐之能事的,不过还没有人能够遭遇这样疯狂的经历。
宿醉醒后,断片、房间的一片狼藉和新郎不知所踪,让他们不得不踏上了寻找新郎的疯狂之路,最后顺利结婚。
情节由平常到不可思议,悬念设置恰到好处,到最后的谜底揭开也是画龙点睛之笔。
真是可怜了新郎被绑在天台暴晒了一天,哈哈哈。
而相机里揭开了宿醉夜的神秘面纱,简直够黄够疯狂。
这大概引起男人回忆,女人鄙夷的影片了。
话说这是无节操的电影,也男人的梦想?
不过还是值得推荐,可以看看。
前几天看了部电影叫《宿醉》,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票房黑马横扫各大电影票房排行榜,终于找来看了看后没有太失望但是还是觉得票房成绩那么好有些噱头,有那么好么?
有么有么??
一直到今天我突然想起,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一部男性电影。
从我女性的视角当然不会觉得太好看。
从这部电影里大致可以窥见,婚姻对于男女双方意义的差异性。
在传统习俗里,“婚姻”这一社会基本组织形式,事实上对女性充满了偏见。
对女性而言,婚姻被认为是“公主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起点;而对男性而言,男人从此失去了自由的单身身份,要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简言之是苦难的开始。
所以童话故事的结局“王子与公主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基础是:男性是拥有无上财富的王子,而不必为柴米油盐子女抚养教育的票子早出晚归。
所以男性有了充足的理由在结婚这一历史转折点之前来一次“拉斯维加斯纵情之旅”,空留不知情的未婚妻苦苦等候。。
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事实是女性一向在婚姻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这是不争的事实!
让我们看看女性的悲惨遭遇和境地:首先,生殖问题。
十月怀胎的负累和分娩的痛苦,这是男性永远无法了解和承担的人生第一大痛苦。
若是有个照顾有佳的孩子他爸也就算了,一个不小心遇上中国出了名的第一大难搞关系——婆媳关系,那麻烦可就大了,脸色看尽苦头吃尽留那懦弱的丈夫在旁闷葫芦一声不响。
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终烙下个产后忧郁症。
呜呼哀哉。。
其次,子女喂养问题。
男性有一万个理由把洗尿布哄睡觉的任务推给你女人,三更半夜用咯吱窝蹭蹭你的背催着你起来给哭闹的小孩儿换尿布,自个儿翻个身睡得一脸踏实又深沉,你还指望他做什么?!
再次,两性婚姻婚外情问题。
在两性关系中,女性比男性更难获得性高潮和性满足,这是事实。
更遭的是,不少女性甚至沦为丈夫发泄的出口,过着敢怒不敢言的地狱般生活。
那个寿头能叫“男人”么?
简直就是一禽兽!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男性的拈花惹草行为,就是男性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这是通过几千几万年的进化决定的天性,不是道德伦理的境界能克制的!
精子的泛滥和卵子的稀少注定了女性比男性更忠诚,更忠实于家庭!
最后,家庭暴力问题。
男性仗着自己在身体素质上的优势,哪天不爽了就对妻子拳打脚踢,可怜的女人手无缚鸡之力,只能沦为那禽兽脚下的豆沙包!
总而言之,女性牺牲事业奉献于家庭反倒是吃力不讨好得来拳头棍子相加,这是许许多多中国女性遭遇的事实!
所以不是男性,而应该是女性,在结婚之前来一次单身派对恣意纵情一番,好为婚后的苦难生活做个准备!
我敢打赌,hangover是2009年最好的一部喜剧片(如果你把暮光之城:新月也归到喜剧片的类型就另当别论),尽管2009年才过去了2/3,因为很久没看到那么花心思创作的喜剧。
片中照样是充满了低俗的笑话,搞笑的情节以及犯贱的对白,但与其他廉价喜剧片有着本质上区别的是,hangover有着一条很清晰的故事线,而且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也花了功夫,举个例子,贱男们上酒店的天台时,alan在打开天台的门之后,总是拿件物体顶一下门,这就说明了那扇门是只可从里面向外开而不能从外面往里面开(这样设计应该是出于防盗),这就把全剧关键的一点在逻辑上说得比较圆满了。
一方面连续的发放笑弹,一方面又不忘在犯贱的同时去试图窥探人性,难怪在北美暑期的票房会一路飘红。
这年头,喜剧片是越来越多,越出越滥,好的喜剧片却是买少见少。
因为大家都认为,喜剧片就是搞笑,搞笑不是很easy吗?
于是,例如什么“十全九美”、“大内密探”、“举起手来”之类的搞笑片就陆陆续续的推出来。
但“笑果”如何?
反正我是一点都不喜欢。
我觉得,电影的片中之中,喜剧片是最难拍的,喜剧的剧本是最难写的。
因为你要有“桥”,你要有“料”,你要有“脑”,不是你哈哈哈对天大笑三声就能成的,笑料是要靠你耗尽脑汁“煲”出来的。
但这年头,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才华呢?
或者肯花心思花精力去设计精彩的桥段呢?
没有,取而代之的只是些靠夸张的肢体动作、靠网上流转了N久的旧笑话、靠只有说的人才觉得自己搞笑的对白撑场的所谓的“喜剧”。
所以,我觉得拍喜剧的人是最悲哀的,一方面带给别人欢笑,另一方面却把痛苦留给自己。
例如卓别林,看过他的一些生平介绍,他私底下其实不善言笑,一方面和他的成长以及政治上的立场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对艺术的执着做成的。
另一个更明显的例子就是周星驰了,近几年一直被传媒打上“孤僻”的标签。
幕前的笑匠,幕后却给人不近人情的印象。
但我却很能理解周星驰,不疯魔不成活,谁能理解他心中的压力呢?
喜剧要用心才能制造笑果,难怪他头发都白了不少。
最后说一句,支持一下那些如hangover这样导演和编剧花了心思创作的喜剧,我知道,我的快乐是建立在你们的痛苦之上。
最近才看了这部电影,感觉很有意思。
四人男人一起云拉斯维加斯进行结婚的单身派对。
本来很开心的,可以好好享受一样。
可是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切都变了样,而且都记不起晚上发生了什么事。
电影的叙事结构很有意思,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一件一件的异样来反推回他们在晚上发生的荒诞事情。
这样,抓住的观众的好奇心,很有兴趣地跟着电影去发现。
影片的基调很是轻松有趣,将他们荒诞不经的事情一件件拎出来却没有镜头倒回,只有到最后看他们的相片才知道有多荒唐。
久仰大名,痞子无间道也致敬了这部电影,所以终于看了。
开头是婚礼现场的画面加上新娘不断打电话的声音。
然后倒叙到两天前,这帮男人最后的单身派对。
四个男的凑到一起就跟马戏团一样的,不过我蛮喜欢他们的放荡不羁爱自由。
最烦的就是医生,担心这担心那,不能完全享受快乐。
现实世界我是这样的类似悬崖勒马的角色,但在电影里我更喜欢老师那种痞子角色。
4200一晚???
币种是人民币我都不敢住。
Who let the dogs out好可爱最后他们翻出照片来看,大家瞪大眼睛说Classic!!好可爱Btw,新娘的弟弟书呆子,gay gay的,也很可爱,不过在电影里他的性取向看起来时而gay时而不
周天看完了09年的美国电影《宿醉》,讲述了四个好兄弟一同前往拉斯维加斯过马上要结婚的道格的单身派对,不小心误食药品,导致了一场彻底的集体断片,不仅搞得一地鸡毛,甚至早上起来发现连道格也找不到了。
他们便开始了长达两天寻找道格、寻找回忆以及清理烂摊子的故事。
《宿醉》是当年低成本电影票房逆袭的黑马,可见其精彩之处。
除电影本身以外,关于影评的风评两边倒的现象也非常的有趣。
在豆瓣评分中,打高分的往往是男性,他们的主观评论形态一般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拉斯维加斯”“这是男人天性的释放”“这才是人生”“没有断片后做出疯狂的事,人生就不完整”等等。
而很多女性却认为这是一部教坏“小朋友”的电影,往往会贴上“三观不正”,“把男人乱搞当成骄傲”,“鼓吹大男子主义的厌女电影”,“白男的意淫”的标签。
非常有趣的是在这里,东亚与欧美文化隔阂被人类性别本能所覆盖压制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厌女”与“女权”的意识对抗。
“厌女”一词,最早来源于19世纪美国学者伊芙·赛吉维克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但真正把这个概念推广出来并且广泛为大众知晓,是日本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女性学领军人物上野千鹤子。
厌女不是指厌恶女人,而是指社会对女人的贬低与客体化,厌女也不一定来自男性,也可以来自女性自身。
男性厌女的表现是迷恋女性却又看不起女性,将她们当做生育或者消遣的物品。
而女性厌女则表现在对自身性别的蔑视甚至自卑,渴望成为男性,甚至由于自身所受的迫害而开始迫害其他女性。
厌女症是几千年来的人类父系社会所塑造的,是作为强势主体的男性将女性客体化的意识体系。
而如今的女权便是对此意识体系的反抗,希望将女性从男性客体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不仅是社会地位上的,更是意识形态上的。
这样的对抗加大了男女对立。
厌女与女权,不过是关于性主体权的争夺。
主体性一直是各大哲学所争相讨论的话题,谁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从《宿醉》我们便可以管中窥豹,即使在美国这样政治正确,男女平等的文明国家里,男人似乎也占有了人生所有的快乐:
男人们尽情饮酒,参与各种惊心动魄的冒险,男人们享受着极致的社会自由,他们潇洒,他们能将上半身和下半身彻底分开,当然他们也背负着更多,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挑战。
更理智聪明的大脑让男人学习更多,更宽容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男人是这场游戏的最佳体验者。
而片中的女性,更多的是待在家中,焦急地等待,或者是不停地抱怨,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或者是成为在拉斯维加斯花花世界里供男性消遣的玩物,似乎女性都是围绕着男性,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女性更像是这场游戏中的NPC。
那么女性该如何找回自己的主体性?
我认为依靠女权去抨击男人的享乐是不可行的。
现在很多女性试图将男性变成单纯的供养者:没有性魅力,能赚钱,没有“不良”爱好。
将男人客体化成老黄牛并不是女性找回主体化的救赎。
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尊重每一个个体,也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主体性,把人当做客体的工具是不可取的,那是野蛮人的社会。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男女各自主体化也在不断在进程当中,厌女和女权也会失去对抗的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体,而自己的主体性也不应该去干扰其他人的主体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体,活出自己,享受自己的生活,不论男女。
我们每个人都值得一场人生的宿醉。
男人们的宿醉本来就有千奇百怪的理由和出糗花样。
每一次断片后的复盘,都能钩织出无数匪夷所思的戏剧段子,让当事的自己汗流浃背,愧不敢当。
宿醉后的人格,或许更加接近本我那头野兽的底色,平时再道貌岸然,再貌合神离,此刻都一把撕开遮羞布,仿佛无比的透亮和坦荡,当面怼,直接开撕,或者无边无际地唱啊,耍啊,哭啊,乐啊。
当街撒尿,疯跑,踹车门,拦出租,不走车门非要从窗口钻进去,炫耀体力,举井盖,举电动车,成群结队地唱着跑调的沧海一声笑,破坏之王一般逮着什么都要踹一脚,小树苗,花盆,路牌叮咣的贼热闹,直到一脚闷消火栓上才消停一个,回头发现还少一个B,刚还吐脚上了傻笑呢,回去找发现躺垃圾桶边上睡着了,死活不肯起来,深圳的天气真不错,冻不死人,这要在东北,冬天喝大了躺地上半宿就能过去。
我还一哥们,喝大了回家把身份证给媳妇说,开房去。
自己随后上来。
至于说,喝大了,埋汰这个数落那个,得罪领导,屌飞客户的事,就更是常规操作,第二天大嘴巴自己抽自己都褶不回来。
拿犯虎当真诚,拿刻薄当有趣,拿戳别人肺管子当友谊试金石,拿揭秘隐私当童言无忌,宿醉了,都觉得自己是大男孩,明明都几十岁糙老爷们,偏觉得2B是天真,犯浑是真诚,身手还一如当年,一个打十个没问题,然后就是被揍得爬不起来,第二天想不起来伤口哪来的。
宿醉系列的开山座,几乎耗尽了元气。
后面的都没有这部有意思。
结婚前的几个好友组织单身派对,纪念并告别单身汉的青春。
好像西方挺愿意搞这种仪式。
咱们这边的仪式一般都还挺凝重的,加冠啊,束发啊,换长衫啊,条件好的大户人家,可以先和通房丫头来一发,试试火力,校正下姿势习惯,有没有剑走偏锋。
欧美那边就是一通大酒,玩点花活。
也就是宿醉一场,看个艳舞,飞个粉什么的。
现在我们的年轻人估计要去K个歌,喝个低度的啤酒也就算纪念了。
宿醉无数次,各种纪念,理由不一而足。
复盘昨夜之事,一定是羞愧难当。
这题材特别好找。
现在通信发达了,找线索还方便一些,比如消费记录,微信留言,一般喝多了,就喜欢在莫名其妙的群里发各种平时根本想不起来的话。
我上回醉后在家里的物业群里,怼一帮不认识的业主,平时大家都还挺客气斯文的,这喝多了,突然就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的,挨个怼一遍。
导致第二天醒了,也不好意思道歉,只好退群了事。
本片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宿醉后留下的线索,失踪了的道格,洗手间里的老虎,衣柜里的婴儿,菲尔手上的医院手环,牙医西德掉了一颗虎牙,丢失的床垫戳在酒店外面的雕像手指上,开的车变成了警车,800美元的收据,房间里溜达的公鸡。。。。。。
所有人都失了忆,为了找次日要当新郎的道格,于是根据线索一点点复盘,重回宿醉的路线。
前几天还重看的《世界尽头》,和这个内核有点类似,其实就是一群中年人,告别青春之际,缅怀和放纵,再当回大男孩的心路轨迹。
只不过,宿醉里是他们搞了一条打老虎,而世界尽头里,喝醉了的一群老友结结实实地和满镇的机器人大战了一场。
骨子里,都一样,每个中年男人都还想当一回肆无忌惮的大男孩。
偷警车也好,干老虎也好,把全世界的别人都当成僵尸或机器人也好,反正就是不想这么痛痛快快地就当起了油腻中年。
哪怕就是举个井盖,或者对着路灯撒个尿的我们,在那一刻,恍惚还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单纯且骁勇的少年。
作为经常宿醉出过无数洋相的本尊,对该类题材还是有很深切的体会和好感。
作为喜剧,能完成对所有离奇线索的逻辑复盘,剧本上是OK的。
讲好一个故事,还能生动有趣,本身就是个合格作品。
影片里有几个点,还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被未婚妻管教得服帖的牙医西德,菲尔总是当面嘲讽他,他的未婚妻曾经和一个游轮的酒保出过轨,西德在宿醉当夜与一个带着孩子的妓女结了婚。
影片结尾,也几乎明示了,西德终于爆发,不再妥协,和未婚妻告吹,也许会再去拉斯维加斯找那个妓女。
这个段落,就很值得讨论。
未婚妻与西德是不是真爱情?
不能因为曾有过的出轨,就断定未婚妻是贱人吧?
是出轨本身可耻,还是被朋友一再当面提起搞得举世皆知,更可耻?
这个地方,文本似乎有偏见上头。
大男孩艾伦是准新郎道格的小舅子,外表粗犷,内心更像是个儿童。
整个行程,他格格不入,荒唐而蹩脚。
就是他把飞魂当摇头丸给几个哥们喝了,导致的群体失忆。
几个大男人虽然都烂醉如泥要当少年,但好像都在自觉维护着这个内心没长大的老爷们。
觉得,他其实就是个小孩。
所以很搞笑的是,你们一心想当少年,但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自己是大男人,要呵护好真的少年。
哪怕这个少年壮得像头牛。
而且,最后少年艾伦还和西德的未婚妻调戏说,我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想当个“酒保”。
有时候,我真不知道,单纯和猥琐,直男和色胆包天之间的细分区隔。
当然本片一个BUG就是让艾伦无往而不利地当了赌神。
好像天底下的先天弱智都能是某方面的天才。
其实鬼才信这些烂梗。
电影里的这些鬼点子最害人不浅。
只要电影里出现主人公靠赌博一把翻身逆天改命的桥段,电影就等而下之了。
上一部好像是冯的《只有芸知道》。
再来说说菲尔这个人。
他最帅,好像也是三剑客里最不靠谱的一个。
出坏水主意,挑头干坏事的好像就是他。
而且还挺抠门的,花钱的时候,他喜欢溜边儿,顶着牙医上,而且一再挑唆牙医和未婚妻的关系,这种刻薄,不能拿好朋友之间无话不谈来搪塞。
你哥们与女友好了三年,要结婚。
你还非总拿她当年和谁有过一腿来说话。
碰着脾气大的早一直拳飞过去了。
从道格老丈人叮嘱道格千万别让菲尔开他的车来看,这家伙名声在外的糟糕不靠谱。
而他本人,还是个人民教师,有体面的工作,从结尾来看,他与妻子俩人关系铁得瓷实,还有可爱的儿子。
这家伙,看来就是拼命搅合别人,唯恐天下不乱的主,但自己家后院妥妥的。
和《世界尽头》里的西蒙完全不一样,西蒙也是各种不靠谱,可是自己本身就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只不过想重圆少年梦而已。
而菲尔,却是个永远把别人搞得鸡飞狗跳,而自己的生活经营得妥妥的安逸,永远不让别人沾边的精致利己男。
生活中遇到菲尔这样的朋友,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2023年8月7日19:00
很不错的搞笑片 里面的胖子哥们忒给力了 做的事太可爱让人无语 如果那胖子是我小舅子 我早上去削他了 太2 当然他确实也是一个看点 这种喝酒玩失忆真刺激 警车和老虎的出现很震撼 唯一想不通的事楼顶那个哥们难道没有办法自救么?
作为一部喜剧片,还算合格,有点悬念,有点粗口,有点热闹,现在对好莱坞编剧的智商要求不能过高,做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要不是因为上班实在没事干了打死我也不会看这种片子解闷儿...=_=
也不是那么搞笑嘛
结构好,结尾好
剧情不错,很搞笑,又看到扎克那个胖子了,依旧幽默
就,犯花痴。
没多少笑点 伴娘更密集!
没有经历过放纵和疯狂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再蠢再2再无厘头你也是我的好哥们,fuck fuck fuck,fuck vegas!!fuck life!!!
看的想睡了 没找到笑点
可能我没认真看,真没觉得多好笑
是我笑点太高了么?
还是赛胖和付兰兰的搅基大麻喜剧更得我心。除了陈老师的全裸motherfuck此外毫无亮点。
年过三十的男人情感危机,全程屎尿屁,适合解压
拉斯维加斯,一定要去!一点都不好笑
创意是很好的。尼玛的太拖沓,太三俗,屁屎尿喜剧中的垃圾。
不好笑,就这种烂片还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电影,这世道变了……
最后照片中一个大婶在给艾伦口,是真的么?真的么?真的么?
交易那段 大家從車窗出來 很贊!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尤其是神志不清以后
笑点不多,有点生硬。
很逗还挺色情想像力N丰富醉成这样真该去当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