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大棍子:姜武 原刑警大背头;黄志忠饰演崔铁军 原经侦 大喷子:郭涛饰演江海 预审老鬼:仇建军郑光明:黄有发手下 大喷子同学二冬子儿子:耿小青楚冬阳;政委二冬子曾是线人后反水杀缉毒警被大棍子开枪击毙 缉毒警是大背头的亲弟弟 疯子说是二冬子弟弟持青龙剑挟持局长被赶来的大棍子踹倒 脏摊彪子与大棍子打起来 彪子被老鬼拔牙 专案组跑腿儿的小吕加入 大棍子找到线人吸毒者得到线索 酒店抓获吸毒者铁锹包贝尔 公司海底升起集装箱全是现金十几亿 银行职员地下钱庄境外洗钱 群众抗议 楚政委要求结案夜店 彪子女友雪儿被骚扰 彪子打了流氓 看场子的小青打了彪子 老鬼带走彪子 老鬼和小青同一个老板黄有发老鬼在花姐家楼下等大棍子下跪让其放弃查案 郑光明多次给大喷子钱收了 老鬼让雪儿勾引银行人员仙人跳D融宝公司让猎头雇佣了大背头儿子崔斌 大背头把钱給儿子让其辞职还钱 崔铁军停职老鬼拿着视频反水 黄有发三千万给小青 线人被杀 铁锹被杀 大喷子老婆被打 雪儿被杀 彪子跟了小青 老鬼把视频给大棍子 二人被小青包围 彪子杀了老鬼 小青为报父仇杀了黄有发 林楠不听楚政委 楚政委成为局长 楚政委受贿出租司机协助大棍子围住废钢厂 大棍子大背头与小青打在一起 司机与混混打在一起 疯子拿来青龙剑
高群书的电影履历中,有几部电影是值得被称为代表作的,一是与陈国富联合执导的谍战悬疑片《风声》,另外则是风格独特的《千钧一发》和《神探亨特张》。
今年,高导演接连两部压箱底作品上映,《刀尖》算是终结了《风声》的神话,给当年的陈、高主导之争定了案。
《三叉戟》也像《千钧一发》和《神探亨特张》的结合,无论镜头还是三个主角的表演,都带有浓郁的仿纪录片感,力求写实。
但电影又不全写实,还有相当戏剧化的夸张剧情,和年轻演员们的夸张表演,所以缝合感极强,一半写实,另一半又很像癫狂过火的香港警匪片,两种风格互相影响,结果就是异常分裂。
分裂中演员的表演也越发为难,开始还好,大家能够踏实地演绎人物,后来就被赶着只能去表达情绪硬凑剧情了。
《三叉戟》本来是人物带剧情的电影,角色个性很突出,但最后电影人物全没了,只剩符号,连带着大量文戏也成了拖累。
黄志忠、姜武、郭涛都是很好的演员,用成这样,实在可惜。
电影前半部分还是不错的,气氛节奏都算对,几个演员把老警察的味道演出来了,自然,细节也有。
路子很正,让人有代入感。
但另一边,欧豪演的反派又是漫画化的,邪魅娟狂那种,有几年台湾黑帮电影喜欢拍这种人物,《艋舺》、《角头2》里都有,韩日犯罪片里也是一堆一堆,不讲道义规矩又嗜血暴力的新一代。
这种角色一般带点神经质的变态,也容易演出存在感,可以秀演技,只是放在一部试图写实的电影里就很奇怪,格格不入。
也不是表演的问题,事实上欧豪演得还不错(当然没法跟三个男主角比),整个角色设计就是跑偏的,他的凶狠是设定先行,而且毫无逻辑。
耿小青浮夸到什么程度,出门就得带个摩托特技车队,跟个马戏团长一样。
真正需要展现实力的描写都用蒙太奇一笔带过,所以他的“厉害”是天赐的,没怎么费劲就控制了局面,很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你是我的神”。
欧豪如此,会演戏的老戏骨也跟着跑偏,金士杰的演出也是高八度,声嘶力竭挤眉弄眼,像把《绣春刀》的魏忠贤又演了一遍。
反而是邢佳栋演得正常些,有点真狠人的意思。
反派抽象化,直接也导致主角们难有作为,因为对峙的格局并不成立,主演们折腾半天,最后还得靠反派内斗,高潮戏只能化成毫无看点的蹩脚追车与打斗,看得人情绪一泻千里。
你要拍动作戏可以找谢苗啊,折腾几个老戏骨干嘛呢?
主线虎头蛇尾,摇摇欲坠,偏偏旁枝末节还不少,剪辑也稀碎,好多戏都没头没尾。
四十多集电视剧的内容,感觉导演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几个主角家庭也要拍一拍,凡人英雄嘛;苦命小情侣的故事也要拍一拍,视角多元嘛;内部还要打老虎,韩庚和魏晨battle演技简直天雷勾动地火,堪称影史名场面。
然后还要拉一大堆熟脸演员和文化名人,都要几个镜头照顾到,这是《神探亨特张》的经验,一堆文化大V赶堂会,但那部电影冲突不大,认熟脸算是种调剂,也有行为艺术的乐趣。
可《三叉戟》是有紧凑剧情和完整人物的,这些无用而突兀的露脸就显得非常刻意且多余(尤其张尕怂那段唱的),就是基本叙事还没理顺,还玩起花活儿了。
高导演的作品总是有些让人一言难尽,想法有,亮点有,商业中还透着点作者性(当然不多),但很少能交出规整完整的作品,他的风格似乎更适合电视剧,观众没那么挑剔,也逻辑上的瑕疵更包容,而被话题和尺度所吸引。
好在导演似乎不缺投资,手头的本子很多,大多也都是他擅长的警匪题材,有的是为自己证名的机会,这部拍砸就拍砸吧。
之前非常期待这部电影,毕竟是三位影帝老戏骨共同主演的影片,加上还是高群书导演指导的。
结果看完之后感觉极为失望。
几位主演们以及个别配角的演技确实是非常精湛,看得出来他们确实将自身充分融入到了角色当中去。
另外一些大型打斗和枪战场面也都极其壮观和震撼。
但是本片最大的硬伤还是故事情节了。
片中的追凶过程涉及到事件非常多,但很多琐碎的事件都只是被轻描淡写,通常很难弄清楚这些小事件与主线剧情之间的联系,逻辑性极弱。
同时主要案件所牵扯到的人物也非常多,这当中的人物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但几乎大部分的配角对于主线剧情的推动效果都非常有限,大多配角的作用都是可有可无的。
看完全片之后依然对全片具体讲述了什么感到云里雾里。
剧情支离破碎 看得一头雾水,人物关系一团乱麻。
只能边看 边自己推敲人物关系...调查过程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N折... ·崔铁军(黄志忠)得知黄有发控制的D融宝有经济犯罪行为,而他儿子在不知情的前提下给公司背了黑锅 如若调查便只有他儿子首当其冲。
于是他到了抚养儿子的前妻家 晓之以理要求儿子辞职,他还把积蓄都给了儿子... 小雪(陈都灵)和黄毛混混在一起 然后二人莫名其妙惹上了小青(是个势力十分之大的混混)。
后来黄毛和小青约定让黄毛交出硬盘,然后黄毛怕小青使诈 就没交出。
小青欲将二人从老鬼手下拉拢过来,然后小雪割腕自尽了...小青因黄有发的命令 杀死了老鬼。
小青莫名其妙用剑威胁黄有发,他是耿二冬之子 报了杀父之仇。
最后,小青带着一众手下在废弃工地与警员火拼...结尾,何杜娟是代理支队长派去的卧底?
电影一开头就很带劲,立马把人带入剧情里。
电影很多熟悉的面孔演员。
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名字很有意思。
他们是一腔热血不怕事,浑身是胆能扛事,且有勇有谋必成事的警界老炮,角色很丰满。
电影很解恨,解气。
一张崭新的人民币1.15克,涨知识了,满满一集装箱的钱,能装满14亿。
电影中很多青岛熟悉的景色,在青岛取景,很亲切。
其中一句笑死我了,拿我震警察,你以为我是泰山石啊哈哈!
电影插曲带劲,好听!
黄志忠、姜武、郭涛、金士杰、董永,这几个谁都得承认有演技,成熟演员吧?
都凑在这个电影里,戏份还不少。
结果电影看起来就像路边摊不成熟的厨子用煤气罐大火做快抄,看着又颠勺、又油爆的,噼里啪啦很热闹,实际上菜都没熟,夹生的。
不知道导演为什么那么着急,每个角色都只给出了“人设”,但是却并不立体,很难让观众共情。
可见一个电影的核心是导演,在好的演员,再成熟的演员给出再多的素材,剪辑师一通乱剪,观众最终看到什么样子的电影,完全不是演员能控制的。
举个直观的例子。
金士杰演一个变态老大,那应该是他的舒适圈。
属于怎么演都不会出错的地步。
金世杰曾经在电视剧《不完美的她》里面演过一个变态老头,一出场就让观众产生生理性厌恶。
但是,在《三叉戟》里面,明明很重要的一个反派,演员也在企图表现角色的性格和行为逻辑。
但是,最终观众看了之后,就只有一种“喔”的感觉。
不痛不痒。
还有老哥仨最初始走入故事主线的原因。
黄志忠的角色大背头,到年底就退休,姜武和郭涛也是差不多。
电视剧版本里设置了一个他们仨共同的老兄弟在退休前最后一天上班的时候被害,三个人想自己抓住凶手,所以走进主线剧情。
这是编剧技巧里很典型的在初始阶段,因为偶然因素出现主要矛盾。
后续发展是基于角色性格和行为逻辑展开。
三个人是具备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这个案子,所以后面才会不顾高龄而在追凶中拼命。
而电影里,把大背头设置为主线剧情展开的推手。
因为他想调查自己弟弟,另一个警察早年牺牲的隐藏原因。
但是,姜武和郭涛的入局就显得理由不足,他们马上退休了,没有理由局长一劝说就参与,还要积极参与。
后面导演和编剧为了能让姜武和郭涛有充分的破案“主动性”,又安排小青出手伤害两个人的家人。
这种设置是对三个主角的形象有很大的伤害,明明是出于公心,出于职业操守的事情,非要把个人恩怨掺杂进来。
这是对三个主角所代表的职业的侮辱。
难道导演和编剧不相信,我们的公安人员即便快退休了,也可以为了案子拼命嘛?
电影立意高度不够。
对不起原著。
本来以为光看这几个人凑在一起随便演演都好看的。
结果大失所望。
看这片像十年前看《扫毒》,都是直男三警察,年纪不小,不恋官职,不受腐蚀,楞得出奇的正义感和搏命劲。
反派是金融诈骗犯,开不出直升机也扛不出加特林,但有海下机关集装箱巨款,骑摩托车搞酷刑,大佬喜欢虐待下属,也够猎奇一番。
三叉戟从携手破案到决裂又和解,团结的歌唱不起来不要紧,从崔健那儿借首《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放两遍,一样是青春热血在老骨头里沸腾。
节奏蛮奇怪,起承转合以十分钟为单元跳跃,情节能顺下去,情绪不行,当然不咋计较的话也能看。
包贝尔那角色出来吓得直哆嗦,说这帮人水太深了。
结果三下五除二,案子没咋破,镜头直通最上层,把大佬无遮曝光,敢情水深就是暗示巨款藏在海里。
你说这帮黑恶势力战力多强嘛也不至于,还就是KTV和废工厂里斗殴的出息,警车一来不是跑路就是包围全抄,掀不起风浪。
台词也说了,如今不是二十年前了,意味深长。
整个戏的逻辑也很港片。
黑白道对峙,白道一定有情法纠葛,官僚掣肘,黑道一定分派别内斗,无义派要灭了道义派,少壮派要取代老一代,你出卖我我背刺他间接让警察省了功夫。
无义最高层被信任小弟夺命,道义最高层命丧受保护小弟刀口,也都是九十年代的老式桥段,后者还是有一丝悲凉的,旧江湖不在的覆灭宿命。
结尾一场打斗完全不讲道理了,照着中二漫来整,倒是很好看,二挑一铁棍对武士刀,既有传统冷兵器动作片的套招和闪躲,也有当代动作片街头斗殴式的凭本能互揍,往往是一招前者两三招后者这么交叠着来,两种动作型态组接在一起相当流畅,老哥几个应该打得挺过瘾。
各位,注意避雷了!
这部电影版《三叉戟》,演员阵容可以算得上豪华,而且大多数角色演得都还过得去,但很不幸,这是一部彻底失控的电影。
原因在于,主创似乎想要把一部足够拍成10集电视剧的故事,塞到110分钟的影片里,于是彻底剪成了流水账,而且丢三落四,连部分关键情节都剪掉了。
故事连基本脉络都没了,最后就只剩一些没有前因后果的片段了,所以,在片子进行到一半时,我已经如坐针毡。
坚持看到最后,赫然发现竟然是高群书执导……影片失控到这份儿上,真的不像成名已久的导演负责的项目,就特么相当匪夷所思了。
不过总之,这螃蟹我是吃过了,馊的,各位千万别不信邪了。
打分的话,就目前这个公映的版本,我只能给二星半,不及格!
感谢高群书导演,让我在周五的晚上,用两个小时时间,吃了一盘“24k纯大便[骷髅]”导致心脏和肠胃以及脑仁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当今电影市场还有这样拍电影的“野生大傻逼”,真是中国观众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翻白眼]三年前剧版《三叉戟》上映,当时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同步就听说要拍成电影。
因为这个本子具有非常风格化的改编可能。
演员阵容官宣后觉得应该是不错,所以非常期待。
没想到高群书用“黄执中+姜武+郭涛+金士杰+邢佳栋”这样的豪华阵容,拍出了可能是“近五年来上映过得华语电影史上最烂的一部电影”!!!!
其烂的恶臭、烂的新颖、烂的可笑、烂的瞠目结舌,让你怀疑自己是个神经病才会走进电影院花钱买了这么一张票。
整部电影就像把一部50集的电视剧每集的开头片花剪一起给你看,开头30分钟出现了30多个“主要角色”,以及超过10条故事线,然后每个人出现一分钟就消失了。
这部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所有人物的行为没有任何逻辑,剧情没有任何铺垫,这次高群书甚至连“旁白讲剧情”这样的脑残技能都懒得用了,他直接用花絮当正片给你,你看不懂任何一条线,也无法理解任何一个角色,因为全员神经病。
就连评书介绍角色还讲究“开脸儿”,高导连标题字幕都懒得打,就给你下一幕生生剪进一个角色,演三分钟,然后,嘣!
消失了!
和前面、后面都没有任何关系,而这样的操作反复出现了十几次,唯一的目的就是告诉你,你买票来看我的电影,你是傻逼。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丧失语言能力只想爆粗口的电影。
如果你还没有看,请千万、一定、务必避免观看,避免出现生理反应,如果你已经在影院了,除了快跑并且打电话投诉以外,请帮我问一下豆瓣为什么不能打负分[抱拳]就是有这样垃圾人的导演才会导致中国的电影市场都是这种垃圾横行,这就是纯纯的诈骗行为!
电影拍成这样,妈的本身就够判的!
我不觉得有任何自然数可以代表它的质量,因为高群书版《三叉戟》和《逐梦演艺圈》之间还差500多个《猎屠》……如果B站有任何一个电影博主没有把它选入年度十大烂片,他一定是昧着良心收了钱,赶紧取关!
『三叉戟』改编自同名小说,按原著众多的角色和事件,影版最佳选择应该是拍成几部曲,硬压缩成一部的结果就是主线不明、支线杂乱,主角团黄志忠、郭涛、姜武、欧豪的前世今生都没能交代清,就更别提金士杰、韩庚、魏晨、邢佳栋这些配角了,每一场戏都给人一种很“赶”的感觉,加上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外号,更加让人看的一团迷糊,相比下来还不如重刷一遍2020年的剧版了。
【5或6分】
中年男演员演技在线,略油腻。剧情顺风顺水,小风小浪有点刻意,整体是幻想、热血的。
人设都是原著小说和剧版给的。黄志忠老师的大背头👌
这年头,干好工作容易,但要能抵抗得住金钱与美色的诱惑真的很难。给警察的老婆拉存款,给警察的儿子高工资。让人敬佩的是剧中的警察守住了底线,惩治了犯罪。
好看,好看,特别好看,主要是主题曲特别好听,我喜欢看,喜欢看。
高群书可以退休了,他已经不适合再当导演了!当然,《三叉戟》和《刀尖》都是因为积压多年才让2024年还能在大银幕看到他这糟糕的水平,实际上他的电影导演生涯早该结束了。真的,但凡一个还有点行业认知和审美水平的制片人、出品人看了他这两部电影还愿意给他投资的话,那真的是失心疯。当然他最近说导演不应该相信首映礼口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不过看了成片后还是很好奇到底是啥让《三叉戟》积压了这么久?难道就因为涉及警察内部的腐败?但是似乎又感觉不太至于。另外片子除了海报上三位以外,一众配角也算有头有脸有名有姓,居然叫了这么多人来客串,好奇实际制作成本多少?莫非是因为预算不够导致的?剧情因为稀碎的剪辑已经没啥可说的了,那些动作戏真烂呀,跟街头斗殴似的。还有整个摄影和调度,完全就是电视剧的质感。
确实没必要了,剧情和电视剧差不多而且还是浓缩删减,还没原班人马,简直就是圈钱之作。加了一些群殴戏份,质感犹如网大。
好看的剧版为什么影版这么难看?就问你!高导,三百亿你拿了多少?
6/10.原来这部电影是根据42集电视剧改编的,三个老警察除恶务尽的雄心壮志有表现,但剪辑得很乱,东一锤子,西一锤子的。黑社会的镜头居然那么多,这不是现在的年代吧。最后沦为打戏,主动降低了格调,居然还要老百姓帮忙见义勇为对恶徒们,打谁的脸呢。
这部电影可谓是星光熠熠,想不到有这么多的明星同台飙戏,让观众可以一饱眼福!剧情上稍有不合理之处,不过也是瑕不掩瑜,总体来说观赏性还是很强的!枪战、追车.还有肉搏打斗一样不少,视觉效果棒棒的!
5.6.作为一部硬派警匪类型定位的片子,本片一方面没能像《扫黑·决战》一样拍出非常鲜明的正邪对立,另一方面也没呈现出能戳中燃点的动作场面,打戏有如村口械斗,设计感很差。剧情能看出在剧版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讲述空间,线索繁多且足够跌宕,但可惜109分钟的体量完全不够呈现,导致节奏很乱。三位老戏骨的表演魅力也没太发挥出来,魏晨韩庚欧豪更是一塌糊涂。高群书还是抱着《风声》退休吧,别拍了。
前有《刀尖》,後有《三叉戟》,兩把兵器算是讓高群書晚節不保了。連最基本的故事都沒有講清楚,看似犯罪類型片該有的元素全都囊括了,實則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對主線毫無價值的廢話連篇累牘,邏輯崩壞,節奏亂來,連時代刻畫也充斥著矛盾,又舊又新混亂不堪。通篇連一個真正成型的角色都交不出來,各種被貼標籤,和《刀尖》一樣,明明有一堆好演員,卻連一場能讓人拿得出手的表演都沒有。
看这个故事生硬潦草的推进方式,可能是拿着剧情梗概拍出来的。人物没有一个能立得住的,包括三个主演,没有一点深挖的企图,三个演技派演员,呲牙咧嘴地啥也演不出来,那些配角只能用面目模糊来形容了。那个欧豪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觉得他的面部神经麻痹了。魏晨这个黑警更是个笑话,不敢拍就不要拍了。这个案子确实挺无聊的,但剧版观感之所以好很多,是因为那里除了主线案子还穿插了很多小案子,原作者就是干经侦出身的,这些小案子更好地展现出经侦工作的细节和魅力,人物也丰满得多。
国产扫毒4,哥仨演技还行,剧情枯燥乏味,转场拍到哪是哪,韩庚魏晨cos了一段寒战把我看得一身寒颤,演员老中青齐开花,BGM还拉来了孙红雷,还有MadMax同款五马分尸,大乱炖也是不容易了
人物塑造没有成功,于是便演化成了一部流于表面的犯罪扫黑题材故事……
挺好的一部电影
之前非常期待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感觉极为失望。片中追凶过程涉及到的事件非常多,但很多琐碎的事件都只是被轻描淡写,很难弄清楚这些小事件与主线剧情之间的联系,逻辑性极弱。
感觉可能是时长受限 好多地方剧情挺跳跃的
个人觉得还挺不错的 姜武加一分 见弟如兄
一会演破案,一会演动作,一会演老炮儿,叙事跳跃,高导这次不太稳。过程中不断穿插对自己以往作品的致敬,片尾导演名字还放那么大,忽然感觉高导好像有点自恋。
看完电视剧再来看电影,还是电视剧好看。不过电影也没有那么难看啊,不知道评分为啥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