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少女乐队的呐喊

ガールズバンドクライ,哭泣少女乐队,少女乐队的号哭,少女乐团 呐喊吧,Girls Band Cry

主演:理名,夕莉,美怜,凪都,朱李,近藤玲奈,松冈美里,漆山优希,宫白桃子,小岛幸子,降幡爱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4

《少女乐队的呐喊》剧照

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1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2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3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4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5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6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13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14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15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16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17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18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19少女乐队的呐喊 剧照 NO.20

《少女乐队的呐喊》剧情介绍

少女乐队的呐喊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高中二年级,辍学独自在东京工作并设定了上大学的目标的主人公。 被朋友背叛,不知所措的少女。 被父母抛弃,靠打工在大城市中勉强维生的女孩。 这个世界总是背叛我们。 事情总是无法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 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喜欢上什么。 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位置一定在某个地方。 所以,我们歌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走私纽约的一个雨天艾尔莎与弗雷德雪怪惊魂山田君与7个魔女OAD2狼群出动六欲天西游新传银河恶与假面的规则提剑映桃花梦想夏乡境遇之数电器街的漫画店燕子符走戈壁的女人肖塔我的魔法仙妻谜巢无情暴虐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克里斯黛拉·阿朗索:中产阶级应急响应第一季一不小心捡到爱诗人的爱gdgd男纯情天下第一丑我的青春没在怕求职保镖

《少女乐队的呐喊》长篇影评

 1 ) 关于结局——我想赢,但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输

其实很晚了,通宵看完,本来打算倒头就睡,但又害怕睡醒之后现在的心情便忘了个七七八八,那便太可惜了,所以还是伴着渐亮的晨辉写下我的感想。

我喜欢这个结局,虽然看到很多人说在11集处截断就好了,但我喜欢这个结局。

在我个人的角度,不论制作公司的企划是怎样的,花田十辉又是怎么想的,我从12、13话看到的东西,恰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我想赢,但其实,我更不想输。

其实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萌生一种想法,如果用不同的文学分类来归类这些少女乐队的动画,gbc会属于哪一类?

我觉得是现代主义,部分涉及“功利商业乐队才能成功”这一问题的同时,强调人的选择,不论是nina的选择放弃学业专心音乐,mmk放弃商业化的diamond dust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是486为了奶奶的笑容选择演绎、又为了自己的喜爱坚定了音乐的道路,处处都体现着人对于自己道路的选择、对于“自己”的定义与选择。

存在主义说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现代主义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作品中书写人的选择以对抗现实的荒诞。

“人”应当自己定义、自己选择,不然如何称为“人”?

所以我爱这个结局。

在我看来,结局不只是为了第二季铺垫,哪怕没有下文,这样的结局也比断章在11集处更出色,因为12、13集更深入的探讨了人的选择的问题,也就是我提到的想赢与不想输的问题。

面对diamond dust的约战,nina是想赢的,不只是约战,更是面对绝交的旧友、面对旧友对于世界与选择的看法,她想赢。

事实上整个gbc自从比如主线开始一直贯穿着nina想要赢、想要证明自己的想法,当然也不知是nina,mmk、486、智和rupa何尝不是如此,她们都有各自所想要证明的、想要赢过的东西,是生活、是过去、是某种社会默认的“惯例”,如此种种。

如果在11集结束,那大概就是面对荒诞或者更单纯地说面对“看不顺眼的事情”的好胜与拼搏罢。

但12、13集说了另一个点,“不想输”。

不想输和想赢看上去是一样的,实则却截然不同。

如果现实看上去怎么都没有赢面,那怀抱“想要赢”的想法是很难支撑人一直走下去的,怀疑、迷茫最后走投无路的消沉,最后堕入荒诞成为本想要赢过的对象的一部分,乐队或许不会这么沉重,但生活会,现实会,我们在现实面前总是渺小无力,我们试图赢过它,赢过惯例陈规、赢过习以为常、赢过规律或者其他什么,但我们并不能真正“赢下来”,任我们如何努力,它们仍立在原地、岿然不动。

是啊,我们唯能以“现实”形容现实,现实就是如此。

想要赢的心终会在一次次冲击之后消沉,mmk便是如此,她一度退缩,虽然在nina的鼓励下也一度愤然再战,但面对几乎不可能赢的对局,她便又一次退缩了。

如果只是想要赢的话,这样便也无可厚非。

但nina所展现的却不止于此。

她一直说她想要赢,想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其实她是不想认输、不想承认对方对了而自己错了,不想背叛过去自己的选择、背叛自己内心的坚信,不想输、不想输、不想屈服、不想认同,绝不!

正是这股“不服输”,让她没有如mmk一样退缩畏惧,而是能够不断的呐喊、呐喊自己才是对的,自己绝对不会屈服。

勇气的证明不是砍断恶龙的头颅,而是敢于向恶龙拔出宝剑。

证明自己没有屈从于荒诞不是靠销量与收入,而是迈出的不屈服的那一步。

或许旁人只能通过成功了判断你们是否做到了“不屈服”,因为第三者并非全知的神明,他们需要“证据”,但我们不光是为了向旁人证明吧,向外人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向外人证明自己没有输,或许也有、这样也很爽,但绝不只是这样吧,更重要的难道不是“我不想输”、“我不想屈服”的呐喊吗?

比起胜利本身,这样绝不低头的蛮劲才是最让人着迷、最能给人以力量的啊!

胜过现实的希望总是渺茫,规律就是规律,现实就是现实,我喜欢做梦,但梦照不进现实。

那就随它去吧,难道不是吗?

难道梦一定要实现才是美梦吗?

难道打不过恶龙宝剑就不再锋利了吗?

想赢、想要战胜,但更多是不想输、不想屈服吧!

只要自己永远不低头,或许没有能够战胜荒诞,但荒诞也同样无法战胜自己。

或许我们永远也战胜不了现实,但除非从我们口中说出我输了,除了我们低下头行动上妥协了,那现实也就无法战胜我们。

即便diamond dust人气更高、收入更多,即便“对邦”输了,输了一次又次,那又如何?

只要我仍有斗志,只要我仍未屈服,那我就还没有输。

而这恰是我从12、13集感受到的,无关最终对邦胜利与否,无关是黄部长去的solo还是被真由夺走,无关什么现实主义还是戏剧的完满,这两集所传达的,或者说我最为接受者所感受到的,是从挑战现实与荒诞的“想要赢”到不断挑战现实与荒诞的“我不想输”,而这也是我喜欢这个结局的原因。

some day our path part ways in the forest we seei know what you seek, but it isn’t for mei wouldn’t change, won’t give in it’s vital to meeven alone, i’m proud of my beliefs这是sdorica这首歌的歌词,在几年之前看一个视频(似乎是克劳关于明日方舟长夜临光解析的末尾的配乐)的时候偶然听到并深深地喜欢上的,在我写的时候不自主的蹦进了我大脑。

我觉得于gbc、于nina、mmk,也包括486、智、rupa而言,非常合适。

 2 ) 被音乐骗进来了

主角五人团其实只有两个人物的线刻画清晰486很好的小女孩,但她的矛盾在这季中也没有爆发只是淡去(maybe第二季会补但大概我不会看了一开始几集觉得仁菜的刻画很贴近现实,但是随着她个人线的发展:和沉默装死爹和解,不问乐队其他成员擅自作主(没有任何成长),以及(个人)把另一个乐队打成对立面一定要赢……感觉很没必要。

她的愤怒为什么不冲着霸凌的人,不冲着袖手旁观不帮忙的爹,而是冲着在那之前就分道扬镳的同学呢(以及有朋友疯狂把仁菜自我代入感觉更割裂了蒽)mmk我个人偏爱一点,剧情和行事逻辑也圆得回来

 3 ) 音乐新番《哭泣少女乐队》是东映动画的孤注一掷?

《Girls Band Cry》是东映动画制作在2024年制作的原创动画,广泛被称作《哭泣少女乐队》,或者《少女乐队的呐喊》,因为片名神似卡普空旗下动作游戏《鬼泣 Devil May Cry》也被称作《闺泣》(笑)。

一、杂鱼偶像番?

虽然作为四月新番,但是东映动画制作在之前就已经立项,也就是2021年6月举办的“Girl's Rock Audition”选拔活动,之后也在2023年的5月份放出了几首歌的MV版本。

现在来看,四月新番里有着因为円香而出圈的《偶像大师 闪耀色彩》,以及8-Bit和万代合作的霸权IP《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的新作。

看上去《闺泣》除了少女乐队的标签外,并没有其它的引流内容,因此不少人在当初对于《闺泣》并不看好,认为老牌动画公司没有制作经验,认为是“杂鱼偶像番”。

有刺无刺乐队笔者也是在5/25这天一口气看了四集,之后把后面四集补上了。

其实之前也有接触过这部作品,因为其出圈的少女中指,还有各种活灵活现的小表情,让我对这部作品一开始的观点是很抽象的。

生动的五官表情好像自从2022年,《孤独摇滚》从一众高质量的十月新番中脱颖而出后,少女+乐队(乐团)成为新时代的流量密码,这两年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例如《MYGO》,或者日升老牌IP LOVELIVE的新作品,但是本人并没有去接触过,印象里只有《MYGO》里面火出圈的“我什么都会做得”这句话(笑)。

二、全力一搏?

回到《闺泣》这部作品本身之前,我想说说东映动画制作公司,貌似在19年后就十分沉寂,毕竟《风都侦探》,作为东映招牌的假面骑士系列作品,动漫化也是交给了Studio KAI,对于东映动画制作来说,曾经凭借着《龙珠》、《圣斗士星矢》、《魔法美少女》系列爆火的它如今却沉寂下来,鲜为人知。

作为老牌的动画制作公司,如今却无力争夺霸权,因此这部《Girls Band Cry》更像是作为代表它“不想认输”的作品,运用了所有的最新技术,请来了带领LoveLive爆火的监督酒井和男,以及优秀编剧花田十辉,以及投入高成本的音乐制作。

从各个方面来说,不像是一部创新的作品,更像是孤注一掷,正如动画里的几位主角,通过摇滚呐喊,赌上未来;乐队中的鼓手安和昴,以及主唱井芹仁菜都会在情感起伏的时候即兴演奏(在动画中的几个片段中,主要是在排练室中,例如昴在愤怒的时候即兴来了一段鼓点节奏。

233东映动画全力一博的作品,压在了赌注未来的少女身上。

阿bup主动画魂将其称为“东映动画的全力一博” 以及本人授权引用观点。

三、3D动画迎难而上回到作品本身,作品运用了类似游戏一样的3D制作,并且通过上面的插图可以看见,这种模型并不是写实的画风,而是用一种从未见过的渲染方式,与当下主流的3D动画都不一致,以至于我第一眼看上去会有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或者说莫名的“违和感”。

比如此前的作品《拳愿阿修罗》,或者上文提到的《MYGO》,虽然也以3D为主要表现形式,但是主要还是在往手绘方面的画风靠近,而《闺泣》更接近于当下国内的部分二游,这样的模型渲染会让我联想到《绝区零》,《尘白禁区》,有些相似之处。

绝区零但当我开始正式观看作品本身时,被3D模型所带来一系列优势所震撼。

比如角色生动的表情变化,流畅的动作,如同游戏CG一般演出的live现场,这些无一不触动着我,让我找到了当年看《孤独摇滚》的时候。

主角井芹仁菜不善于表达自己,总是去后悔,想和人交流却避免生人的靠近,是一个矛盾结合体,如同当下矛盾着的人们,再加上动画中情感爆发力很强,例如用红黑配色的磁场线描绘仁菜失落的心(OP里也有一个画面是仁菜和画满磁场线的她撇开手。

仁菜和她的“磁场线”正如同东映动画制作说的一样,这次的作品是【脱离了2D固有概念的动画】作为一部3D动画,动画的演出采用的是24帧,所以看上去十分流畅,但同样,对于动画师的要求也非常高,并且动画在许多细节上,以及需要视觉冲击力的地方都选择用3D动画迎难而上。

比如不起眼的角色表情变化,这是真人无法做到,只能靠动画师自己去选择贴合角色的表情,也难怪评论区里总说“动画师干完这单就辞职了。

”(笑)。

动画师干完这单就辞职了❤动画中也频繁使用背景音乐来增加观众的沉浸感,有时是通过桃香对吉他调整试音,有时则是插入合适的音乐,这样对于背景音乐的运用也烘托了角色的情绪,也助于观众更加贴切的感受到剧情中的情感演出,弥补了角色内心戏演出的部分缺失。

接下来就聊到作品最重要的故事以及人物塑造,得益于3D动画的优秀表现,《闺泣》中的角色都能够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动画中,主角仁菜是因为被校园欺凌而厌学,因为桃香的音乐而振作起来,有些自相矛盾和小麻烦。

在剧中,每一集都会围绕着她和队员的争端展开剧情,比如她会因为桃香找到了鼓手昴而吃醋,想要和别人说话却反感主动和她说话的人。

有网友评论其为“小地雷”,但是这样一个麻烦的人设并没有不讨喜,相反,极为孩子气的仁菜十分受欢迎,我认为除了本身性格和摇滚主题意外契合之外,与声优出色的演出脱不了关系。

《Girls Band Cry》BD封面四、角色矛盾讨喜理名(Rina),于2007-11-13出生,作为只有16岁的少女,还需要同为配音演员的朋友们帮她写作业,《Girls Band Cry》是她的出道作,可以说是一鸣惊人般的配音表现,为仁菜这个角色注入灵魂。

理名在三年级就接触了初音未来及其作品《千本樱》,从此迷上了歌唱。

之后“在没有告诉父母的情况下开始上传翻唱视频”,后来就被“Girl's Rock Audition”项目选中,作为“有刺无刺乐队”的一员,在2023年的2月28日,和乐队的成员们首次见面,作为年龄最小的成员,理名意外顺利的和大家打成一片。

作为新人声优,因为极其富有少女感的配音表现,甚至力压几位前辈,被观众所认同。

剧中没有过多进行心里的描写,而是把更为直接的冲突摆在了观众面前,例如被评为神回的第八话中便围绕着桃香和仁菜的矛盾展开。

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桃香想要退队,而仁菜想挽留”,可是在节奏和演出方面把握的及其优秀。

例如在最后,桃香对着仁菜说:“你就是我喜欢的曾经的自己。

”下一秒我会以为仁菜说着:“原来……我在你心目中是这样的形象”之类的话,然后两人重归于好,为了追求真正的音乐继续摇滚下去,但是接下来,仁菜诉说着“我是因为你而活到现在的”,“我才不是你过去的缩影!

”这样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安排让故事意外的合理,并且这一刻桃香也不再是局外人前辈的形象,而是确确实实,作为乐队成员的身份被观众再次认识。

仁菜和桃香的冲突仁菜被桃香的音乐所救赎,而她现在,也用着自己的音乐救赎着我们。

最后说点戏外的,编剧花田十辉参与过日升动画最成功的偶像企划《Lovelive》系列的制作,但是在《Girls Band Cry》中,表达的却是对偶像乐队的不满,戏里戏外也是十分摇滚(笑)。

他很清楚第一话要来一些可以病毒式传播的“名场面”,例如《LoveLive!Superstar!!》中唐可可的“太好听了吧!

”这种,于是他在第一集就让美少女竖起中指以示感谢,但是这些名场面并不会让观众感到出戏,相反,为丰富人物设定起了很大作用。

总之,《Girls Band Cry》是一部无论如何我都十分推荐的番剧,出色的3D演出让live现场更加写实,优秀的情节推动让观众也全身心投入到故事当中。

老牌动画公司东映动画制作的全力一博,动画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呈现形式,无论如何都值得一看!

文:白糖先森

 4 ) 舒适流畅的3d制作,少女尚差一口气的野性呐喊

制作好强,这么美型又流畅的三渲二不多见诶,看爽了,人物形象也设计得很好,衣服都好看。

但也有很多不足,导演水平一般,live的演出很平,可惜了这么好的制作,不够嗨。

live歌曲质量也很一般,这个太可惜了,没有能真的炸场的歌,比不上孤独摇滚和mygo,但配乐倒是意外地有风格,还可以。

剧本比较平庸,有佳句无佳章,整个故事结构有潜力但没hold住炸不起来,校园霸凌的题材选得好,非常适合摇滚,但对这份压抑的释放编剧并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使得最终的呐喊只能说平平淡淡,当然我还是有些被打动了,作为一名姑且算是被校园霸凌过的人,我对校园生活也没什么好印象,那句歌词“怪我未曾抗争,只顾着胆怯”着实打动到了我。

剧情偶尔的野性表达还算有特点的。

后两个入伙的角色塑造好单薄无趣,五个人的人设和塑造其实都一般,甚至有些套路,她们之间的关系塑造在我看来比较浅薄,还有硬卖百合的既视感,真是太商业流水线了花田的剧本。

女主还是个不讨喜的钻牛角尖小孩,很多地方就是青春期想不开的味道,不过这种别扭感刻画得还算细致,就是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她太较劲要强了,其实只是自找不快,有种没冲突硬扭点冲突的感觉,相比较来mygo的冲突就自然有张力得多。

 5 ) 三幻神对比

音乐:mygo(能听的有几首)>少女乐队(能听的有一首)>孤独摇滚(全是狗屎)美术、视觉:孤独摇滚>少女乐队>mygo虽然这部也是个二流动漫,我看很多人在骂,但小孩姐这个角色挺有趣的。

这种钻牛角尖、耿直的性格的人,现代社会太少了(日本估计没有吧),这种是最适合成为朋友的人。

作品想表达的是坚持创作者风格还是妥协于低品位市场,话说真的看笑了,主创团队也知道现在日本大众市场流行的音乐确实垃圾啊。

至于主角团队的实力也挺值得吐槽的。

媚宅、萌属性、休闲风格是日本现代流行文化里最拖后腿的几样。

 6 ) 打着现实主义讲乐队童话

必须坦白,gbc在第一集就充斥着让只要有些微乐器常识的人就会不适的东西:一个吉他老手随手把吉他靠墙放置,nina下雨天抱着电声乐器发足狂奔,更别提最后live明明只有两把吉他,bgm里却有明显的贝斯声。

这让我直接产生了一个印象,这个动画的制作至少对“真实”没那么上心,而后续追番也的确证实了我这种印象。

真实当然是多方面的,就好像哪有那么多人闲的没屁事玩乐队,邦里不依然全民乐队,人均乐器大师?

就好像波奇ytb粉丝上万,凭借打赏广告早就能生活自足。

就好像kon明明大家天天一起喝茶,乐队实力依然不俗甚至能去英吉利开live。

但是大家也清楚,mygo主打的就是女高中生炸团组团的爱恨情仇,波奇主打的就是社恐高玩如何克服恐惧加入乐队,kon主打的就是轻音友谊天长地久。

所以可以选择性忽视这些没那么实际的方面。

但是你gbc不一样,你gbc上来就是要成为职业乐队,就是要不放弃不认输证明自己。

可你证明了个什么东西?

nina最开始塑造的好像全世界都在针对她,被家长控制被同学霸凌,可结果最后发现家里人也关心她四眼同学也在意她,合着你那么苦大仇深只是因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赌气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贝斯全程跟吉祥物一样,抛开不谈。

鼓手的心结是家长想让去演艺圈自己不敢坦白?

键盘的心结居然是因为想成职业压力前队友留下了阴影?

你们是因为乐队发展过于顺风顺水导致没有别的阻碍了吗?

吉他手的矛盾设置有点看头,涉及艺术追求和商业化,但也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一个还没什么成绩就打算往职业发展的乐队,靠nina一通拦车咆哮就把吉他手说服了。

这就涉及到这番的另外一个问题,不管什么矛盾,花田十辉想不到解决方式就拉nina出来咆哮一通。

吉他要回老家辣,nina喊两嗓子就回来了。

鼓手要退队出道辣,nina喊两嗓子就回来了。

吉他手又要退队辣,nina去车前面喊两嗓子就回来了。

一方面,人都是会审美疲劳的,另一方面,咆哮即使能宣泄情感,但是它也不解决实际问题啊?

什么,你说这番本来就没实际问题?

那确实。

主唱高中没毕业写词就能当作词,玩了几天手机上的鼓机小程序就能编曲,零基础学吉他几个月就能上台演出。

乐队官号随随便便上万粉丝,排练不用担心人不齐,不用担心租不到排练室,不用担心音乐风格有分歧,不用担心乐队成员个性不合,不用担心分成不均,不用担心买琴买设备成千上万的资金,不用担心学乐器要投入成百上千个小时,不用担心演出机会,说上live就上live,说上音乐节就上音乐节,说加入事务所就加入事务所,说退出就退出。

你这是哪门子现实,哪门子的职业乐队证明自己,不过是童话故事里一个任性的大宝贝罢了。

(最后,花田十辉你既然这么擅长讲童话故事,怎么到了京吹3就非要走现实路线了,就这么恨久美子吗?

 7 ) 记录

表情表现好丰富,人物刻画好棒(第二集女主边哭边喝酸奶,两个伙伴在旁边看着她哭大笑那一段我太喜欢了)这是我看过的表情动作最丰富生动的3D!根本想象不到3D能做到这种生动流畅程度啊啊啊啊啊啊!一口气看了三集,然后活在一个星期各种循环第三集live那一段的日子里,那一段超有力量超帅超愤怒表达我好爱好爱好爱。

第一集名场面竖中指和雨中live,第二集名场面假笑和两队友嘲笑之下哭着喝酸奶,第三集名场面鸽子跟着音乐点头和小丑服装live。

终于,看上了第四集!感觉这一集没有像前三集一样再给我一个大的震撼了,可能是因为这集没歌?然后目前感觉好像挺明亮的,没有想象中像mygo一样有着过去阴霾的阴沉的感觉,反而是一种很青春的肆意张扬狂爆的感觉。

但是不得不夸还是有亮点的,就是它的镜头和剪辑真的很棒。

这一集印象很深的是昴给仁菜看她奶奶出道的电影时那个两人身影在电视内外重叠的画面,还有仁菜那一段戏中戏之后借着演戏指责昴为什么退出乐队的即兴表演后,直接转电车上仁菜和昴二人对线,节奏很快看的人目不暇接,还有桃香对乐队那种有点冷淡无所谓的调调好酷又有点虐。

目前整体下来还是发挥稳定且有点小惊艳的。

前三集是大惊艳。

总之期待后续(๑˙ー˙๑)第五集名场面美少女互相泼水还有最后的现场live留下爪痕。

现在我很难再去总结它的剧情了,更多是直接的接受人物的激烈情绪带给我的冲击。

非常任性狂野却又充满力量感。

青春就是要不顾一切地去愤怒燃烧和呐喊啊。

第六集,桃香身上的那种有点像娜娜的气质真的好迷人,有点冷淡的表情配合执着于创作的双面性格。

啊。

suki。

键盘和贝斯加入乐队,迷茫的三人因此有了登上武道馆是目标。

仁菜听说对面二人想加入时的小表情好可爱。

整体上真的很视听享受,是很特别的视听享受的感觉。

(没想到居然有这么流畅这么可爱生动这么有表现力的3d啊,加上很有个性的角色和轻微的情绪意识流的表现手法,真的很特别又享受所以很珍惜地在看每一集了)第七集是让我泪目的一集。

除了轻描淡写说出自己不得不辍学为了趁早出名养活自己的小个子。

最喜欢的是桃香的朋友姐姐在酒会散去前说自己为什么坚持在舞台上唱歌那里,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可以走,做个音乐老师,把梦想作为爱好,但就是没办法,(我完全共情),桃香在自己向往的人面前也会变得柔软好可爱,原来桃香也有自己的娜娜啊。

桃香说是最后一次演出那里的意识流表现也很棒(有点像是平时动画爱好者做mad时的手法,但闺泣是直接用在动画里了,作为角色们的情绪展现。

)第八集我看傻了。

桃香和nino吵架,nino打工的时候桃香那个酷酷的自带bgm的出场,帅到我了。

然后接下来就是各种直接冲击我心灵的情绪震撼大动作:捏脸,扇巴掌,nino把桃香按在墙上哭着对她吼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不要再把我当成你逃避的借口了,被你的歌声拯救的人就站在你面前啊,你要守护的不是回忆中的我而是那个想要用歌声传达你的喜怒哀乐的你自己啊。

然后nino拦车桃香飙车桃香鸣笛,钻石成员跑出来然后两人对其下战书,然后开车跑掉,然后nino表白然后桃香爆哭把音响开大了nino也一起哭(啊啊啊我也哭了)。

啊啊啊啊啊真的我好久好久都没看到这么冲击我情绪的番了我震撼!完全看傻and完全被人物激烈的情绪带进去了啊啊啊啊啊。

还有我也喜欢桃香嘤嘤嘤。

温柔成熟又冷淡的傲娇,和直球nino还蛮好磕的。

桃香真的,啊我真的好怜爱啊。

第九集比较平淡。

第十集姐姐抱着nina听她说话讲自己被音乐拯救的时候,一滴泪滴在nina脸上,那里还是泪目了。

然后nina和家人和解了,感觉这个整体风格其实还是比较治愈的,和前期表现出来的那种叛逆不太一样,有点过于伟光正了,可能还是我很难对父母家庭这种感情共情吧,所以还是稍稍有点失望。

第十一集后半集钻石星尘和刺刺live是亮点,做的很用力很突出。

(真的是官方mv啊)但是整体剧情上太平淡了,没撑起我对它的期待,大概是主要矛盾都轻松解决完了,就没什么事可讲。

不过live那里还是燃到我忍不住莫名泪崩了。

感觉整部作品后半部分还是剧情上情感上都不够,有点走向过于轻松阳光了,不像一开始几集给我的震撼,还有第8集的震撼。

第十二集结尾结的好好啊。

前面很顺利,live后直接签约,然后中间出一个纠结是否参与和钻石的竞演的小插曲,非常真实的纠结犹豫互相鼓励,然后一起寺庙许愿进入一个决定竞演小高潮——在这里重拾勇气的momoka决定再拼一次,(还有像光一样傻乎乎横冲直撞但用那股稚嫩青涩的勇敢蛮横激励着momoka的nina)原本以为这一段在这里就结束了,但并没有。

结尾,兴冲冲去看新发布mv播放量的nina满心期待却只看到了仅仅百人的播放量。

(就像一记重音一样敲在这集结尾,从清爽欢快逐渐有些激昂的小曲,在这里突然沉重的敲下。

)第十三集,其实到这里这个结尾完全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惊心动魄,既不完满也不热血。

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属于追梦漂泊少女乐队的故事。

那样青春,那样热血,又充斥着不甘心痛苦。

明明已经结束了却仍没有结束,依然在流着泪奔跑的感觉。

但不得不说也许这才是真正属于她们的故事。

就是这样的特别的不甘心,异样的在人群中挣扎的感觉。

不管怎样,这都是独一无二的她们,也是独一无二的gbc。

依然是本季最值得推荐的一部番。

【后几集的剧情不再那样情绪爆炸,却带着一丝现实的悲凉感。

怎么说呢,的确是难以被定位的独特存在。

也许是现实向的乐队追梦番?】

 8 ) 第十话的恶心

我到底要如何形容第十话的恶心呢?

我看第十话的感觉就好像一个被强奸的人被强奸自己的人按着头看自己被强奸过程的录影。

大团圆这么重要么?

只要事后给甜枣就可以随便打巴掌么?

妈的我花了三年时间还没疗愈完的伤口,我一边看前九话一边在努力继续自我疗愈,结果最后塞给我一句“不论如何你都是被爱着的”?

被爱着,意味着应当心甘情愿地受凌辱;因为别人给了你甜枣,所以它就理所当然地拥有了扇你巴掌的权利。

多么对等,多么公平的权利义务关系。

被爱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我的【身体】吗?

我时刻能够在你眼前出现,让你如此有成就感地看到自己的投射。

是我的【角色】吗?

我能够配合地让你在外人看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是我的【身份】吗?

我是你的子女,我能够配合地实现你生儿育女的期望,配合地延续家庭和血缘的传统。

那我的【人格】呢?

你爱我的人格吗?

在校园暴力,以及其它任何形式的暴力中,我想没有任何身体或心理上的创伤真正比得上人格所受的欺辱。

如果你爱我的人格,为什么可以注视着我站在那里变得破碎、变得肮脏、变得自我厌恶呢?

如果你不爱我的人格,那么在你的眼里,我的身体、我的角色、我的身份,拼起来就是你的子女,是这样吗?

所以我说未成年其实是最可怜的。

被“管理”,呵。

什么叫真正的“管理”?

真正的“管理”是管理事情。

人可以被管理吗?

也许吧。

但是未成年仅仅是事情被管理,仅仅是人被管理吗?

不是,是【人格】都在被管理。

姐姐把钥匙抛给仁菜那一幕是不是很感动?

我只感到脊背发凉,感受到如路边野狗被抛来骨头的耻辱。

你做的事情不受认可,你的住宿的权利都被剥夺,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可以轻巧地收回你的安身之所,让你在世界上没有容身之地。

所谓梦想获得支持,努力获得认可,也是建立在如同主奴关系的身份之下:你的存在价值由我所赋予;如果我不认可,你没有价值;如果我认可,我赋予你价值,你的价值不是你自身就有的,而是我觉得你配有才给你的;这时候,你应当做的就是感激地收下。

是的。

我就是这么做的。

流下几滴眼泪,冲上去抱住我的【主人】,就像野狗冲过去舔舐人的鞋子一样。

去死吧这个世界。

如果血缘意味着理所当然被凌虐的话,我给这个世界看看我如何放尽自己身上的血。

而gbc?

我来看番是渴望被治愈的,不是有自虐倾向找人指着自己鼻子骂自己做错了什么。

 9 ) 这就是伟大的花田魔法!!

剧情思想上最精彩的地方,像是套了个《魔法少女小圆红蓝篇》的壳子。

演出表现上最精彩的地方,是近距离复刻了现实世界摇滚乐队的台前幕后。

其实这两项想要更好兼容,需要像和面一样不断捶打搓揉,最后融为一体。

但是GBC直接给你端了盘包着乐队外皮,魔法少女杏子沙耶香外传馅儿的饺子。

这饺子皮太美味了,这馅儿也是极品。

然后创作者告诉你:这,就是摇滚。

啊!

赞美摇滚!

这哪里仅仅是摇滚,这简直就是魔法!

哦,这都是魔法了。

所以这果然是摇滚。

太摇滚了。

2.补充:第八集之后观感日趋下降的原因,一是乐队的真实场景,在前面已得到很好展示,又没有真正向内深挖。

二是仁菜表白和解后,后续剧情变成了“仁菜为何正确,因为仁菜是强大的,仁菜为何强大,因为仁菜是正确的。

”这就是魔鬼,啊不,魔法。

3.人云亦云地评价仁菜是“正论怪物”有失偏颇。

坚持践行内心的正确,并真正变得强大,是种“知行合一”。

本剧后半程看得别扭,是给很多观众一种感觉,为何仁菜一直输出正论,但好像却原地打转。

仁菜的内战内行,离不开伙伴和家人的迁就妥协。

家人妥协很好理解,因为爱。

队友宠溺的原因,一部分是编剧给了仁菜摇滚天才的外挂,另一部分则比较隐晦,因为小孩姐宁折不弯的别扭劲,同时是也心怀反抗精神的队友们所向往的。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想要勇敢却又瞻前顾后,想要高飞却怕坠落,队友们宠溺仁菜的目光中,何尝不带着几分羡慕,几分欣赏,和几分期待呢。

喜欢仁菜,就是支持心中那个还未认输的自己。

看似小孩姐一个人在幼稚,其实是大家都陪着一起闹。

不过这条暗线有点隐晦,让人疑惑,怎么仁菜好似正确的完全体,是正确本身,类似某种因果律。

这完全是作品表达水平不够导致。

其二,仁菜看似是正论怪,实则是自闭怪。

作品同样却没有表达好。

证明仁菜是自闭怪而不是正论怪非常简单:仁菜口吐正论时,是作为手段,还是目的?

仁菜的底色究竟是正论,还是正论支撑下的“自我坚持”?

“她讨厌正论,但她自己又很喜欢讲大道理。

我觉得这倒可能是过往的压抑让她模仿着使用这种手段,因为她被惹急的时候就不会再装成正论怪兽,而是‘我今天就和你爆了’,不计后果地向前冲。

”众人眼中仁菜倔强,其实是因为她对于外界的价值判断,是有个类似敌我识别的系统。

这种敌意是建立于,她好像真的很喜欢这个世界。

不仅对自己,似乎对整个世界都抱有某种“非分之想”。

倘若世界上存在她不喜欢,或感觉不合理的事物,那么她必须要与之为敌。

“树敌行为”是让仁菜最能确认自身边界和存在的哲学。

她今日要念书,明日就休学;心心念念搞商业化和钻石星辰决战紫禁之巅,眨眼间就退社圈地自萌拜拜啦您,这些本质上都是对抗心态作祟。

朝三暮四的背后,是她始终要站在“假想敌”的对立面。

于是我们看到:世界虽然有恶意,但是有更多善意向她敞开怀抱的情况下。

仁菜却成为了一个充满敌意的自闭怪?!

世界以恶待你,你吸纳了恶意长出棱刺;世界温柔待你,而你选择自闭。

这本来应该是主角性格的主要矛盾,解决该矛盾,或者即使不解决,对矛盾存而不论地面对,都能让本作更进一步。

而创作者对此选择视而不见。

不得不说——“摇滚,爽!

 10 ) 出乎意料的真实 同时可爱超标

本来以为会是普通的宅片,阳光美少女+高冷傲娇女(可能还是主角的宿敌)+帅气的引路人+快乐日常,吃吃喝喝玩玩,没想到开头两集就很重磅,看得完全不敢眨眼,据说动画搞得一批动画师都yy了,辛苦了,希望他们好好休息,拿到高薪,然后重返工作岗位(对不起),剧情很紧凑,反转虽然太多了点但是可以理解,女主一个人生地不熟还有过去的心理阴影,从乡下来到繁华的大城市,刚追星成功就听说偶像要退休,再加上要不上高中考大学(这点是挺好的,我的高中老师就挺差劲的,如果有良性辅导机构竞争,让学生自己规划学习节奏,至少不会那么高发抑郁症),人际交往中又总是被trigger过去的心理阴影,一切都是复杂的,不可控的,所谓的梦想也没有多么具体,还保持着一个乖乖女想要获得家长认同的心态(我懂,可怜孩子)这部分是最真实的,至于引路人和鼓手同学的接纳和鼓励,简直就是美好得照耀得我快瞎了,什么神仙朋友,一个第一面就带回家住,一个愿意跑去别人家里安灯泡。

人设也非常有意思,引路人/偶像姐姐虽然外表才华横溢,弹吉他狂拽酷炫,也在网上火了一把,甚至还有外地演出,实际上喜欢喝酒之后就吐还偷人酸奶hhh;鼓手同学给人一种开朗大大咧咧的感觉,但是看到主角犹豫就立刻察觉自己不受欢迎,提出要走,估计也很有故事。

非常期待后面的剧情,千万不要给我写崩啊啊啊啊,总感觉这么美好的作品好像很难完璧结束,只能祈祷制作团队给力一点!!!

一开始以为女主是那种典型阳光元气女,结果也会很拘谨啊 好可爱

哈哈 没想到吧

女主被震惊到了,好可爱

帅气的引路人姐姐 关键时刻果然还是靠谱的

唱的好好啊 本来对日本歌曲不是很感兴趣 现在竟然很想了解日本的音乐文化

女主这套裙子好乖好可爱(对不起我已经出现了女儿滤镜

总是会突然被trigger到的女主 我一开始还觉得莫名其妙 知道真相之后超级心疼

哭起来好可爱 也好让人心疼

说干就干不逼逼 率性又勇敢

片尾的风格好漂亮 而且是大家一起生活的日常 漫画格式特别有味道

《少女乐队的呐喊》短评

東映這2.5d演出還不錯。劇本習慣性大起大落。第八集實覺搞笑,mmk都這樣了nina你為什麼不順從她呢,鬧半天一巴掌搞定了誰才是小孩。第十集和他爹的和解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nina的犟勁既然來源於家庭和霸凌的事,那麽在敘事方面隨便略過了對這段背景的回溯很顯然不合適,尤其是hina本應成為重點塑造的角色卻只給了兩個場景幾句立不住人設的台詞一筆帶過。同時讓人覺得最後和解得過於輕鬆簡單了點品不出所謂反叛的味道。唐突結尾更有賣谷企劃之嫌。每個人的彆扭不會拖到下一集倒是比mygo的謎語人好114514倍。btw河豚看完第八集和最後一集是不是還能yy一個三角情景

8分钟前
  • Freudlaire
  • 还行

实话实说真看不出哪里能拿这么高分,看得挺难受的,mygo我是很喜欢的,虽然扭曲但情感却其实很自然舒适的感觉,这个的话就感觉有点刻意发癫,也许年轻人其实觉得这个女主的状态很真实?可能是我确实岁数大了,真的感觉几个角色的情感很别扭。

10分钟前
  • 乏了的涎水
  • 还行

成也cry,败也cry。当豆瓣执着地将cry(哭泣)译作“呐喊”,也就意味着一大批观众试图将cry理解为冰菓“ice cream/I scream”那样的双关语。只可惜主创团队各执一端,当故事逐步深入,一道鲜明的裂痕浮现而出。一边是花田的理解——哭泣,包含了不甘、追寻梦想的热忱、被团队温柔以待的感激、自我和解及与外部世界和解的喜悦等等感情的泪水,正应合海报上的题词“愤怒、喜悦还是悲伤,全都倾注其中”;一边则是东映的音乐团队的理解——呐喊着、咆哮着,不惜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也要留下“爪痕”,以愤怒为核心的感情才是刺团的歌曲和血肉。两方相互倾轧、龃龉,结果便是,当花田已经交出集lovelive之大成、鲜衣怒马、踌躇满志的脚本,音乐团队也交出了爆裂、动人的的音乐作品,整体效果却不尽人意。

12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可爱的486一星,k帧帕鲁两星,没了

17分钟前
  • 胡杨水桐
  • 还行

暑08

20分钟前
  • Solituder*
  • 推荐

Live制作好强 吉野家广告瞩目 剧情hmm微妙 好尬 仁菜的演出太让人脚趾扣地了……真诚不等于这种抓马表演 Subaru真是一股清流……

24分钟前
  • 口木君
  • 还行

曲子太难听了,女主的性格有一种让我想扇死她的冲动

28分钟前
  • 死球圣诞要发歌
  • 很差

这3D质量也太高了,人物好流畅,短短几年日本进步好快。这季度好番好多啊,第一集看下来,ost完美,尤其找钥匙那段。(这俩人绝了,一个九州一个北海道)04:昴与奶奶蛮“真实”的,不顾家与女儿背离转身从孙女身上索求爱,只喜欢演戏的奶奶却被迫要成为演员,编织出一对家庭。11:舞台运镜太差了。12:签了事务所播放100?不讲逻辑是吧。完结:怎么每场live都讲故事啊…昴的声音很好听!最后一场live挺不错的(但是运镜太重复以及无美感),有些“幻视”憨八龟…

31分钟前
  • 清显
  • 还行

2022年有孤独摇滚,2023年有mygo,2024年有GBC,现在就是少女乐队番最好的时代!另外,花田老师牛逼,这次原创发挥不逊于小南极

35分钟前
  • 五角星糖
  • 力荐

恐怕是最后一次看乐队番了。GBC有着无可挑剔的3D渲染技术,作为乐队番音效设计也足够细致,问题出在创作者偏偏试着触碰一些现实的刺,但是到最后却给出了一个大家都爱你的结局——回过头来看,你自己不觉得前面吵了十多集挺空虚的吗。动漫当然可以只写自己岁月静好的一片角落,但是GBC的基调却又是沉重的,只有偶尔几个段落能让我感到被现实击中的刺痛感,当然对于番剧来说这样可能就足够了吧。

39分钟前
  • 雪灰
  • 还行

我可能还是会比较期待girl meets rock漫改吧,这部还是有点儿老套的梦想和周围期待。

43分钟前
  • 就有够可爱
  • 较差

虽然整体来看主线走向是不够聪明的、仍然是笨笨的,比如说没有任何解放性的体现,甚至连某些电影开个头的操作都没有……不过要是真有那种开头的本事也不会朝着职业方向搞乐队了不是嘛。如果只是在偶像番里横向对比,自然比很多动漫都现实多了……一旦拉大比较范围就会显得很弱智,比如加入电影的纬度。所以这个评分是单纯是给日漫作品的,只和日漫比是三星,否则应该是惯例一星。多出的两星主要还是给制作+收获了好听的歌。总之就算我打得出一星,这也比很多蠢到接受无能的东西好多了——我说的就是主流喜欢的物化女性那套。除了宅男发癫,本身也没有太多令人不适的特写或镜头。单就观看感受来说很不错啊(

44分钟前
  • sora
  • 还行

第一集,就看的我目瞪口呆,动画能做的这么一无是处也是不容易。

49分钟前
  • cold
  • 很差

青春就是二手吊顶灯装不上去大哭道「我的人生就这么黑暗下去了吗」被损友嗤笑并由此写出五六首歌。

53分钟前
  • gogu
  • 推荐

10/10 杰作

55分钟前
  • Elvick
  • 力荐

A(8.6)在4-5星徘徊,最后还是选择了4星,因为跟同类型的动画对比,在我心中剧情稍微逊色于mygo,剧情上的观感和孤独摇滚差不多,没有什么更大的爆点但小爆点也就足够了,主要还是人设这方面特别有意思,看着nina这个熊孩子用她的天真永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挺好的,即使成功的概率很低也不会抛弃这极小的概率。gbc也是本季观感最好的一部动画,每周都给我带来不错的追番体验,已经被gbc里面的角色给洗脑了。要说我没有给gbc五星的地方,应该就是里面的歌不怎么吸引我,能够洗脑的歌曲只有两三首而已,作为音乐类动画还是没有太多出色的地方,但剧情方面却有许多好玩的乐子,也就是比起看音乐番我更想看里面的角色互动然后做出许多有趣的事情吧。

58分钟前
  • 风见一姬
  • 推荐

最后的一集live怎么不是全曲!!!

1小时前
  • 圆月球
  • 推荐

但凡做出OP那样的2D我还能看得下去

1小时前
  • Phil_Libra
  • 很差

7/10。“少女乐队”正逐渐成为青春故事的又一重要载体,情绪化的表达配合上夸张的演出效果非常准确地将角色迷茫彷徨、需要不断自我确认的状态传达了给了观众。但是随着剧情推进至尾声,自我确认似乎成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观众即使能察觉到角色的成长也无法再随其原地踏步的情绪与认知一同共鸣。不知能否有续作让故事更加圆满、让仍心怀期待的观众得偿所愿。

1小时前
  • 标签
  • 还行

不太喜欢女主,剧情过程搞得炸呼呼的。喜欢斯巴鲁,斯巴鲁可爱捏。

1小时前
  • 政宗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