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首发自乸众号【食焦】首先推荐的是还在更新的《荒诞剧团》,一共8集,TVB制作网剧据说演员都是郑丹瑞剧团成员。
跟去年高分港剧《香港爱情故事》一样,属于精品短剧。
7位主角分别对应电影7大基本元素,通过荒诞的故事讲述电影人高低起伏的成名之路。
如果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精心布局的90分钟骗局,那么每一位观众都是心甘情愿受骗的信徒。
从去年的《香港爱情故事》开始,TVB开始尝试全剧都用三四线演员,每集一个小单元的设置,与翡翠台八点档不一样,你会看到网剧无论从视觉、美术指导,还是声音、音乐的效果,都有大幅度提升,可以说TVB终于开始知道ViuTV赢的点在哪,终于醒悟想要挽回年轻观众市场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编剧,所谓剧本,一剧之本!
剧情紧凑才是大台之风,港剧的节奏,不像大陆剧,中间跳一集,完全不影响剧情发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踩大陆剧一脚)7个主角8集的设置,我估计是每个人一集的个人线,这种剧本每个人物都必须丰满且有故事性,最后来个任务完成的Happy ending
荒诞而合理的剧情就是快乐的源泉。
敖嘉年在熬了多年后终于坐上男一番位,非常喜欢他既可以演排骨的懦弱,也能演变态杀手的神韵,本剧表现也非常出色
主角是电影圈的7个loser,涵盖了监制、导演、编剧、演员、美术指导、武术指导、副导演7个影视圈岗位。
这群穷得叮当乱响的失败者,阴差阳错凑到一起,没死心,还想拍电影。
在一次饭局之后,他们为了筹集资金走上了诈骗道路。
这可能是近期最被忽视的高口碑华语剧—《荒诞剧团》。
那顿饭请的是有黑社会背景的老板,数十年没拉到过投资的监制郑国昌,终于在黑道上找到了钱,落魄编剧李莎莎的剧本《黄金梦》,终于有希望被拍成电影。
酒楼选了全香港最豪华的那家,饭菜是价值数十万的鲍鱼宴,可菜刚上好,那边黑道老板就被火箭残片给砸死了。
别说电影投资了,连面前的天价菜单都没人买。
危急关头,编剧李莎莎心生一计,让监制郑国昌和演员楼嘉玲假扮美食点评家,大家齐心协力演出戏,假装酒楼失职导致郑国昌食物过敏差点死掉。
最后这群穷鬼成功吃了一顿昂贵的霸王餐,尝到甜头的他们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骗子!
为把《黄金梦》拍成电影,失意七人决意组成“荒诞剧团”,以职定角、布局骗案、筹措资金。
这条诈骗之路,充斥着影视圈的荒诞、肮脏,也有他们永不熄灭的热爱。
真爱电影的人,才敢这么干《误杀》里面有句经典台词,陈冲饰演的警察怀疑嫌疑人用电影套路杀人,大喝一声:给我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
《荒诞剧团》里各个都是阅片达人,诈骗路上的一切困境都能用电影剧情来解决。
他们行骗的首个对象是方舟大师,一个骗人钱财的神棍,传道slogan“愿玄力与你同在”,改编自《星球大战》的著名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
剧团对方舟大师的行骗,则致敬了《盗梦空间》的植梦。
这群人找准了方舟大师想要孩子的痛点,用一种轻度致幻的药水,对其进行催眠:不放弃神棍这个职业,永远都得不到孩子。
方舟大师对这点深信不疑,从此改邪归正,主角们也敲了好大一笔竹杠。
剧团还接了一个给“影二代”拍片的活儿。
这个二代名叫苏子允,从日本留学归来,张口艺术审美,闭嘴社会意义,热衷的却是“打真军”的色情电影。
主角们为其量身定做了一部《民初的呻吟》,女演员李莎莎假扮成日本女优波多野莎莎。
为阻止苏子允对李莎莎“打真军”,连喊56个“卡”的导演陈志扬突然想起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对她说》。
《对她说》里,阿莫多瓦把性爱活动拟人化,有效地把NC-17级降成了R级。
于是导演让苏子允扮成精子的外形,在片场大跳“精子海草舞”。
二代一听,阿莫多瓦是大艺术家啊,那来吧!
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常爱这么玩,在全世界流行文化中借梗,然后本土化。
《荒诞剧团》中还有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梗,成员开会的聚集点叫“老地方茶餐厅”。
对于香港电影来说,这个老地方可以是卧底们最爱碰头的“天台”,可以是阿sir们吃宵夜的“中国冰室”,可以是出镜过无数次的“油麻地警署”。
老地方是一种回忆。
这个餐厅的老板娘,也就是编剧李莎莎的妈妈,40年来只看一部片。
为什么,她说:“新片不好看啊!
”
这是七组人拍《黄金梦》的另一重隐喻,7个电影人的穷困潦倒,映射香港电影的没落。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以弹丸之地贡献出年电影产量破400的数据,港片在东南亚是最硬的招牌,远销好莱坞也影响了包括昆汀在内的一批电影人。
但进入新世纪,香港电影工业持续萎缩,2003年产量低至50余部。
不要说其地位在世界影坛的下跌,仅在华语世界,港片的影响力也在不可挽回地下降。
尤其这几年,导演陈木胜去世,演员吴孟达、廖启智去世,不但那个时代远去,那个时代的人也在一个个远去。
《黄金梦》里有黄金,但只是一个梦。
《荒诞剧团》诈骗喜剧之下,也包含着悲伤的追忆。
肮脏影视圈,请对号入座刨除大环境,新港片不好看,要么是创作者不行,要么是行的创作者没上,要么就是这行根本不适合创作。
《荒诞剧团》在这进入了大型含沙射影环节。
导演陈志扬早年成名,却因为追求拍摄效果的真实性而得罪了业界大佬,导致以他为核心的剧组成员被封杀。
监制郑国昌、编剧李莎莎和美术指导邵贝怡,都是最直接的受害人。
这些人十年里都没工可开,只能混迹在不同剧组打散工,受尽白眼。
编剧李莎莎,她的《六月飞霜》被反派导演叶立德买走后乱改一通,拿下最佳原创剧本;而她倾注更大心血的剧本《黄金梦》,却死活找不到投资人。
虽然被告知剧本是“一剧之本”,实则编剧处在行业最底层,不仅拿不到署名权,还要被吝啬的投资人压榨。
本剧的两位年轻新编剧傅玉成、陆谷,借演员之口说:在香港做编剧,最重要的既不是天分也不是努力,而是勇气——追讨薪水和谈条件的勇气,否则随时都会饿死。
龙虎武师文师傅,是打遍香港无敌手的老行尊,却在武术指导上没有话语权。
当年苏华雄为赶进度,阻挠文师傅检查吊威亚的钢索是否安全,执意让武替从高墙跳下,直接导致文师傅的武替爱徒摔成残废。
文师傅也自此患上“恐高症”,逐渐淡出武师行当。
在金钱和高效面前,他那以人为本的信念,被视为与当下格格不入的老旧思想,与他一起被遗落在餐厅的洗碗间里,日渐消沉。
还有女演员楼嘉玲。
因为不会对投资人搔首弄姿,只会讲究体验派表演方式。
有天分的她,连入镜的配角都拿不到。
似乎很多行业都是这样,不靠能力吃饭,靠与资本挂钩的人脉活着。
但对于岌岌可危的香港电影来说,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常态”。
钱比人大,创作者和作品都不受尊重。
第一集里,电影公司老板请方舟大师去自己的电影公司看风水。
公司有一部后期已经完工、很快就要公映的新电影《马王》,方舟大师说了一句:“马今年不旺你,不如改成鹿,鹿旺你。
”老板立刻下令,找电脑特效公司,把马改成鹿。
来了一出“指鹿为马”。
第二集里,陈志扬所在的电影公司,为了赚钱,逼他让出《黑白彩虹》的版权,卖给台湾的电视剧公司,把原本的黑白文艺片,重拍成彩色偶像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市面上没完没了地涌现出旧片的重拍和翻拍,为什么烂剧比烂片更火热。
就像周小姐说的:拍电影不如电视剧赚钱,新的创意试错风险又太高,远不如旧版重拍的圈钱方式来得稳妥、快捷。
不知道影视从业者看这部剧,会不会哭出声。
作为一个观众,心有戚戚。
在这个荒诞、残酷的行业里,还有一群人执着地爱电影,跟掌控话语权大佬们相比,这是他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承受屈辱、放低尊严,可贵又悲凉。
盼望他们能拍出《黄金梦》,重新创造一个黄金时代。
文/清晏
有幸受到邀请,可以提前观影前两集。
《荒诞剧团》是一部很独特的喜剧片,独特在于其形式和结构,局中局,戏中戏,剧中剧的形式,去展现一个后现代的荒诞故事。
男主角是一位落魄的导演陈志扬,怀才不遇多年,穷困潦倒,就像是年轻时的你我,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才华。
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却走上与年轻时的理想略为违背的戏剧道路,或者说,是比传统的戏剧道路更为荒诞更为现实的演出。
种种的错位和误解制造出层出不穷的笑料,而每个笑料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黑色幽默,能够在玩笑之余还会带来一些思考。
这大概是继之前的高分港剧《香港爱情故事》后,翡翠台又一部精品短篇剧集。
很难得见到现在翡翠台开始不断积极进取, 又一次尝试打破传统范式制作。
也许故事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玩笑,也许故事是一个玩笑到脱离了现实,这个玩笑,这个现实,由七位失意的电影人所组成,里面有监制、导演、编剧、副导、美术指导、武术指导和过气女星。
这些鲜明又职能分明的岗位角色,反映出今时今日的香港电影人,各种各样的生存困境。
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香港电影,他们用尽全力去实现未来,他们怀抱着各种伟大的理想,但是最终却只能通过一种荒诞的“欺诈”手段来筹集资金,以便最终可以实现自己的电影——《黄金梦》。
也许《黄金梦》这个名字也是一个讽刺,大概,也是一个黑色幽默吧。
这是一部八集的精品短剧,通过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经历的荒诞故事,聚焦香港影视人的困境状况,影射当今娱乐圈的种种乱象。
剧中的七位主角分别对应电影七大基本元素:落魄监制、失志导演、失意编剧、失业武指、被封杀美指、过气女艺人、无知副导演。
七个虽然没有江湖地位、但依然心怀电影梦的娱乐圈loser,为了圆自己的电影梦,共同策划了一系列荒诞、滑稽、无厘头的骗局。
这部剧一共有八集,每集都通过爆笑和夸张的桥段,隐藏着不少对香港影视圈的暗喻,同时反映娱乐圈的真实现状,令从业者感同身受。
剧中的很多情节都来自真实事件,比如监制揶揄颁奖礼是“小圈子游戏”,编剧被黑心老板拖欠工资,落魄导演被迫把文艺片改编成无脑偶像剧…… 真实到无情的揭露了香港电影各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更加是扯下了香港电影最后一块“遮羞布”。
今天有幸观看了港剧《荒诞剧团》前两集。
剧集既荒诞又可笑,又笑中有泪。
剧集中的演员表演都很认真很入戏,比如说有剧中的兼制饰演者旦哥,也就是郑丹瑞。
郑丹瑞表演功底自不必说,而且他的表演自带的一种喜感。
可以说为这部剧锦上添花。
郑丹瑞年近古稀,近年深居幕后,这次能够出山,也可想而知这部剧集的魅力之大。
该剧值得一提的是港剧金牌绿叶敖嘉年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导演。
可以说,他第一次在 TVB新剧中饰演男主角,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
《荒诞剧团》演绎荒诞事这部剧集情节荒诞可笑,情景就出现在当下的香港,充满了城市生活气息,很现实化,很接地气。
能够让人很快速自然地深入到剧情中。
如何荒诞呢,比如剧中导演曾拍摄了一部电影叫《黑色彩红》。
既然是黑色又如何能够彩虹呢。
完全是矛盾的。
再比如剧中的摄制组正在吃天价菜,突然接到金主被火箭意外砸死的消息,不但拍不了戏,饭钱都无处报销。
这显得既尴尬又可笑。
这种无厘头式的喜剧笑料可以说充斥全剧。
而剧组为了拍戏,只好组成“欺诈剧团”,通过诈骗的手段筹得拍摄经费。
除此之外,该剧的配乐独具特色,总是充满诙谐感。
人物的表演也有港人独特的幽默色彩。
“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说出了一句金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艺术本身就是虚假的。
诚然,电影也是假的,但是摄制组能够通过服、化、道、表演等各种手段,营造出一种氛围,用故事情节,用矛盾冲突去掩盖自身的虚假。
让人在九十分钟的时间里面乐在其中,没人会在意它是假的。
《荒诞剧团》主角们正是发挥了和利用了自身的特长。
在第一场戏中,摄制组成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吃了一场霸王餐。
运用了电影人的自身优势,让餐厅老板对他们营造的假象信以为真,也许这正是影视艺术神奇的地方。
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荒诞剧团》虽然情节大多荒诞,但也有现实和温情的一面。
比如剧中的美术指导shell,她有着高学历能找到一份不错的稳定工作,却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即做电影美术。
但是她的电影美术工作并不顺利。
此外,剧集还展现了shell生活的一面,她的生活也不尽人意,但她也在顽强地生活着。
也许她能映射出很多人的影子。
他们都在为了梦想在拼搏,生活也许不如意,但都在坚持。
除了本剧的正面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编剧在处理反面人物这部分时,也并非脸谱化,也刻画了剧中骗子头目方舟大师的另一面。
可以说她也是个可悲的人物。
她骗人钱财,自己的家庭却是残缺的,导演在处理的时候充满怜悯之心,让这个可怜又可憎的反面人物的形象也丰满了起来。
做一场《黄金梦》剧集中的摄制组打算拍的电影叫《黄金梦》。
是的,从片名就能看出这是一场梦。
然而每个剧中人物都有自己的梦想。
黄金是美好的,人人都想得到的。
比如敖嘉年在剧中的饰演的导演就有一个梦想。
他从小痴迷拍电影,他说:“我想这个世界变更好”。
导演曾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但是他因故落魄,甚至烧掉了自己的奖状。
但是丹哥饰演的电影监制召集他,其便投身《黄金梦》剧组。
他的梦没了金主,便利用自身优势筹钱。
《荒诞剧团》中还有很多这类的情节。
都很值得人们去思考。
这部剧表面上是很多荒诞可笑的桥段,深层次却是很多很现实很残酷很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
这部剧既能让人笑得前仰后合,也能让人感动,甚至有时感到心酸。
而这部剧必将成功就在于它能调合大众的口味,每个人都能从《荒诞剧团》中找到可看的东西。
可以说,TVB的港剧是一代人的记忆,曾几何时,几乎完全占据了我们对于电视荧屏的注意力。
而一晃眼,沧海桑田,美剧、韩剧、日剧包括不少大陆国产电视剧都在不断崛起,抢夺着观众。
然而,那些曾在年少时光里种下的那些港剧回忆显然是无法被抹去的,而且粤语电视剧也是中国几乎唯一一个以方言作为主要对白也能跻身主流领域的电视剧分类,也必然拥有其相应的受众群体,是值得作为一个分众需求来加以满足的。
互联网经过多年的流量入口的争夺战,已经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格局,无论是大陆电视剧还是美剧、日剧都有专门的app来满足对应的观剧需求,似乎很少看到有什么软件是主要投放港剧产品的。
而最近参加的一次提前观剧活动才了解到原来有个叫“埋堆堆”的app就是专门上线这类港剧或者粤语类电视剧的软件,作为一个远离粤语区的观众还是感觉蛮新鲜的,也算是打开了一定的眼界。
其实方言一直是影视作品的一大特色,如今不少口碑不错的电影都以方言对白为主,例如姜文的《让子弹飞》、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方言都让电影增色不少。
而粤语正是港剧的主要特色之一,会赋予电视剧一股特殊的气质和味道,吸引到相应的分众群体。
而这次提前观看的TVB港剧《荒诞剧团》不仅让我得以重温当年的港剧情结,也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一群曾经失意的电影人在再次聚首一堂,结果老板意外离世,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在危急关头,大家开始上演神秘食家戏码,成功吃了一顿“霸王餐”。
这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于是为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志扬带领各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的骗案……
光这样一段简介就非常有趣了,而在实际观剧过程中,现场气氛也非常不错,时不时会爆出不少笑声,尤其是针对那位“原力神婆”,真的极有意思。
在富有趣味的同时,也融入了不少对于现实和人性的讽刺,这也让这部以喜剧为主要类型的港剧也带有了一定的深刻性。
另外,温情的戏码在这部港剧中自然也始终不会少,特别是那些电影人回忆自己当初是如何喜欢电影并进入这个行业的片段,作为影迷看了以后会有不少触动。
因为这是梦开始的地方,是所谓的初心,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初的快乐和感动。
谁还没有在生活中和好友模仿过几个经典角色呢?
谁又没有收藏过自己喜欢的一些电影角色海报呢?
也正是那些最初的记忆得以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而“电影才是最大的骗局,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这真是一段又精准又有意思的概括,也很好地描述了这部港剧的核心故事卖点。
坦率讲,提前看了2集,真的会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会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稀奇古怪的骗局与故事。
这些年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太过冗长,而这部《荒诞剧团》则走的是8集迷你剧的路线,一个晚上就可以一口气看完,这点还是蛮不错的。
同时剧集本身的剪辑节奏也比较快,镜头转场也做了不少精妙的设计,使得观看过程中不会感觉特别无聊或者疲劳。
因此无论是对TVB有情结的港剧迷,还是喜欢看快节奏的喜剧观众,亦或对电影本身有一定情愫的影迷,《荒诞剧团》都算是比较值得一看的。
这部剧只有8集,剧情紧凑,题材也不错。
除了剧情好之外,演员全员演技在线也是好看的重要原因。
单方面宣布我觉得杨卓娜和杨怡是TVB哭戏最好的两姐妹!
杨卓娜演的太好了,哭戏真的很打动人。
敖嘉年演坏人居多,但这次颓废导演也很适合,希望跑出有更多主角可以做。
一直爱蒋家旻的水姐,恭喜终于女一。
还有美术指导那个女儿,梓欣,和妈妈的分别戏说台词带哭腔的,还有剧团来的时候的偷偷笑的,演的都太好了,长得也可爱,以后未来可期啊。
上周六我去看了一场港剧的超前试映会,当时正在看伯格曼影展,但鉴于朋友的盛情邀请,于是便没有推脱,抽空去看了,老实讲,我其实没有什么期待,因为当时看到《荒诞剧团》这个名字,我上豆瓣搜了一下,发现连正紧的海报都没有。
就这样去看了,结果大大超出我的意料,甚至可以说是惊喜。
港剧于我而言,是时代的眼泪,小时候看过95版《神雕侠侣》、《陀枪师姐》这些,初中的时候看过《宫心计》,这几年的《金霄大厦》、《玛嘉烈与大卫 前度》虽有耳闻,但也错过了。
这次观剧体验,就像与多年未见的好友重新联系上了,既熟悉又陌生。
《荒诞剧团》是一部TVB短剧,只有8集,讲述导演陈志扬(敖嘉年 饰)因拍摄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戏而导致他和剧组的主创工作人员在接下来的十年都受到业界封杀。
十年后,监制Herman(郑丹瑞 饰)找到老板投钱电影,于是召集志扬、女编剧莎莎(蒋家旻 饰)、武术指导文师傅(林伟 饰)、美术指导Shell(林秀怡 饰)、女明星家龄(张秀文 饰)以及副导阿乐(刘颂鹏 饰)再次聚首一堂。
结果老板意外离世,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在危急关头,编剧莎莎想出妙计,大家开始上演神秘食家戏码,成功吃了一顿“霸王餐”。
这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于是为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志扬带领各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的骗案……
从剧情上看,《荒诞剧团》有点像《十一罗汉》这样的偷盗电影,只不过这一次是落魄剧组再就业,而主线则是荒诞剧团七人组筹拍电影《黄金梦》的故事,由此便引出了剧中大量的喜剧元素。
大量致敬、恶搞与解构的迷影元素,如第二集诈骗神婆借《星球大战》的经典台词对信徒说:“原力与你同在”。
搞笑之余也展现出香港影视圈的生存状态,某种程度来说,《荒诞剧团》有点像《买凶拍人》,以自嘲的姿态为观众带来欢笑,可是欢笑背后却是满是心酸的泪水。
深刻的喜剧往往带着悲凉的底色,曾经的黄金梦都已破灭,现在的电影人要靠演戏骗吃骗喝,曾经相信黑暗中有彩虹,现在却是六月飞霜。
失意的导演,失意的电影与失意的香港,《荒诞剧团》就像一曲奏给香港影视的挽歌。
该剧以电影行业常见职业为主要人物,落魄监制、失志导演、失意编剧、失业武术指导、失落美术指导、不受欢迎的女艺人、无知副导演7名电影人为了筹集电影资金,走上了成为老千的欺诈之路,以黑色幽默的表现形式,反映了电影界的很多真实现状,充满了对电影界怪象的讽刺和隐喻,其中有很多大规模的桥梁。
从一个影视爱好者、从业影视行业或在读相关专业的观众去看会很有共鸣。
无可置疑是一部强烈感觉到幕前幕后的新鲜感、充满活力的团队,这个对于所有戏剧而说是踏入成功的一步,“欺诈”团队做到了,而且给更多人认识影视制作人员的工作,一部作品的成果除了幕前的演员背后是劳苦功高的幕后精英们。
整个故事扎实,根基牢固,没一点是散漏,角色层次丰富饱满。
但一切都掩盖不了剧情的无聊,全部只是用“欺诈”这种方法去包装整个情节,沿用回《原来爱上贼》的剧情。
重点主题“欺诈”这部分做得实在难堪,“欺诈”方面弱势,反而讲电影人的热爱这方面更注重和着墨,是比较好看的一面,既然是“欺诈剧团”为什么不放多一点去“欺诈”,剧集不是讲电影人追梦。
总的来说,这部剧对于普通的观众会觉得单调无聊泛味,没太大的惊喜,换汤不换药的老套路,但对于热爱电影、热爱影视,怀着一颗艺术梦想热血的心的人,这部剧会有得着,令他们更有冲劲,更有热诚,更有火继续前行,就像《欺诈剧团》一群年轻活力满满的团队一样,至少对我是的。
荒诞剧团,荒诞的其实不是人,而是这个世界,为了实现人生的梦,多么荒诞的事情都可以发生,所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绝非虚言。当然无论多么荒诞,底子里都是tvb主流推崇的市井温情和希望光辉,但我并不反感,就像大结局两个大男人窝在家中看电影时所说“看完整个人充满希望”,就像最后一刻所有人带着对未来无限的向往和兴奋,以一声action结束整部剧,但我们相信前面始终有路可走
还行
这应该是TVB这几年来算是有点质量的剧了
剧情跟不上自我剖析的深度。
低配鸡汤版毛骗 苗族那块再减1⭐
非常一般
略微有点虎头蛇尾 前面值得再看一遍
太理想化 太正义 假又假的不刺激
超棒!
永远不要小看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
对这类挽歌始终无法动容 无论它如何调动情感 其实还是在吃老本 把过去那段美好翻来覆去嚼烂了告诉你 只要坚持我们就能回到过去的辉煌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有些消逝了就是消逝了 叹惋和追忆只能成为个人的负累
相当好看,就凭零注水的剧情,值得5星
最开始有点日剧行骗天下那味,结局拉垮
有个不错的开头,前两个骗局结束后进入了不知所云的状态,坚持看到罗兰姐客串,觉得好感动,心想看着罗兰姐的面子给个四星吧。可是后半部分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往下拉垮,结局更是不知所云。即使有罗兰姐的面子也只能勉强给个三星了。。。。现在大家对tvb的期许已经这么低了吗……
7分
一群有心结的人,沿途解开别人的心结,不知道最后他们是否也解开了呢?
港版《行骗天下》,不过很有港人自己的味道
某年某月某日,你仲记唔记得当初点解想做导演?“我想观众行出电影院个一刻可以感受到世界其实喺好嘅。”悲剧最好的表达方式是喜剧,有些现实有些残忍。《黄金梦》,一班过气电影人追梦的故事,让我想起麦浚龙的《僵尸》,也让我想起春夏在金像奖那番获奖感言:“感谢香港电影让我有戏可拍,有梦可做。”不墨守成规时候的tvb永远戳中我。
好剧
港片也可以好看啊,重要的是得短。算是短小精悍,揉了不少英剧和电影的梗进去,本土化做的不错。算是给电影又或者说香港电影的一封情书吧!